CN102946473A - 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6473A
CN102946473A CN201210418948XA CN201210418948A CN102946473A CN 102946473 A CN102946473 A CN 102946473A CN 201210418948X A CN201210418948X A CN 201210418948XA CN 201210418948 A CN201210418948 A CN 201210418948A CN 102946473 A CN102946473 A CN 102946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ous
convers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condition
talk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89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6473B (zh
Inventor
吴廷彬
谢良
王斌
刘道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189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46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6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6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6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6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装置和设备,属于通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如果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本发明能够在处于异步通话模式时,实时的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以获知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一旦符合,则将当前的异步通话模式转换为同步通话模式,使得两个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具体场景的变化改变其通话模式,而不再受到初始时通话模式的限制,不仅提高了通话的灵活性,还提高了通话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终端广泛使用的今天,存在两种语音通话模式:同步通话模式和异步通话模式。同步通话模式,类似于普通语音电话,通话两端设备能实时听到对方的语音。而异步通话模式,类似于对讲机,通话的一方可以将语音传输给另一方,而通话的另一方接收到语音以后,也不用立即回复,使得对话可以类似接力一样进行。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模式实现通话,如果当前通话两端设备处于异步通话模式,即使当前通话两端设备可以实现同步通话模式,也不会切换到同步通话模式,而是需要结束当前通话后,才能根据通话两端设备中任一方的请求建立同步通话模式,从而无法实时根据具体场景切换通话模式,通话不灵活且通话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如果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处于异步通话模式时,实时的判断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已获知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是 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一旦符合,则将当前的异步通话模式转换为同步通话模式,使得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具体场景的变化改变其通话模式,而不再受到初始时通话模式的限制,不仅提高了通话的灵活性,还提高了通话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可以在终端设备实现,还可以在服务器实现。 
参见图1,该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其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优选地,该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为移动终端。 
而当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处于异步通话模式时,由于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在进行异步通话时的具体场景可能发生变化,如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语音数据交互的越来越快,甚至同时进行语音数据的 发送,则需要根据其具体场景的变化对通话模式进行调整,以提高通话效率,因此,需要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该同步通话条件为预先设置。 
102、如果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当所述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时,说明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能够进行同步通话,则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以使所述两个终端设备的用户能够进行同步通话。 
如果本实施例的方法在服务器实现,服务器通过步骤101的判断获知所述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时,服务器将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以使所述两个终端设备的用户能够进行同步通话。 
较佳地,所述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有如下几种实施方式: 
第一、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第二、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第三、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和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和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在该实施方式中,判断通话状态是否符合两个通话条件,能更准确的判断两个终端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第四、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 
当所述通话状态不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时,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 
当所述通话状态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时,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在该实施方式中,先判断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其中一个通话条件,如果不符合则进行另一个通话条件的判断,由此使得判断过程可以更加灵活。 
可选的,上述四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同步通话条件为接 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可选的,上述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较佳地,所述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 
较佳地,所述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如果本实施例的方法在终端设备实现,终端设备通过步骤101的判断获知与通话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时,将建立与通话对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以使所述两个终端设备的用户能够进行同步通话。 
较佳地,所述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包括: 
获取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以及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判断所述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与所述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与通话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较佳地,所述建立与通话对端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 
较佳地,所述建立与通话对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通过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如果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在处于异步通话模式时,实时的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以获知这两个终端设备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一旦符合,则将当前的异步通话模式转换为同步通话模式,使得这两个终端设备 能够根据具体场景的变化改变其通话模式,而不再受到初始时通话模式的限制,不仅提高了通话的灵活性,还提高了通话效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仅以服务器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中转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2,该实施例具体包括: 
201、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服务器进行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 
该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是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仅以服务器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中转为例进行说明的。 
通常情况下,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是通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实现时,其同步通话模式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实现:第一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起同步通话请求(例如拨号),服务器将该同步通话请求转发给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返回针对该同步通话请求的确认后,服务器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该同步通话通道进行实时的通话。 
异步通话模式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实现:第一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异步通话请求,并向服务器发送语音数据,服务器将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转发到第二终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对当前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处于的异步通话模式的建立和实现不做限定,而仅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当前已处于异步通话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202、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如果是,执行步骤203;如果否,执行步骤201。 
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处于异步通话模式时,服务器在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起到语音数据中转的作用,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进行异步通话时的具体场景可能发生变化,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交互的越来越快,甚至同时进行语音数据的发送,则需要根据其具体场景的变化对通话模式进行调整,以提高通话效率,因此,服务 器需要判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有以下任一情况时,可以确定其符合同步通话条件:(1)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频率很接近,比如1秒;(2)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出现并行发送语音数据的情况,也即是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同时发送语音数据;(3)第一终端设备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用户同时按住了录音键,即同时发送异步通话请求。 
对于上述的情况(1)和情况(2),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取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和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并对其时间间隔大小进行判断获知,也即是:服务器获取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服务器判断接收第一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203;如果否,执行步骤201; 
对于异步模式通话来说,如果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可认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频率较高,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执行步骤203的提醒步骤,或是跳过提醒步骤直接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如果接收第一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不符合同步通话条件,继续执行步骤201中的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预设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设置,较佳地,该第一预设阈值为1秒。 
例如,服务器在10:00:05:41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在10:00:06:11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而第一预设阈值为1秒,则时间间隔为0.5秒,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执行步骤203。 
优选地,为了保证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能够维持同步通话模式,则该方式(1)还可用以下步骤替换:服务器获取预设时长内至少一次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和至少一次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判断接收第一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 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或是时间间隔的平均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该预设时长内的时间间隔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是时间间隔的平均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如果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不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例如,服务器在10:00:05:41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在10:00:06:11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在10:00:06:41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在10:00:07:11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而第一预设阈值为1秒,则数次交互中时间间隔均为0.5秒,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执行步骤203。 
而对于上述情况(3),可以通过服务器对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异步通话请求和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异步通话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大小进行判断获知,该具体步骤可以采取以下:获取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判断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如果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不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其中,第二预设阈值为技术人员所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异步通话请求可以由用户按住终端设备上的录音键触发,录音键被触发表示语音数据发送的开始,放开录音键表示语音数据发送的结束。 
203、服务器分别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用户获知当前能够进行同步通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该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用于将当前能够进行同步通话的情况通知给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分别提示第一终端设备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用户。该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可以是包含提示语的信息,还可以是包含提示标识的信息。 
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时,可以 根据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分别在屏幕上显示该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或是提醒用户对是否切换通话模式进行选择,当终端设备用户选择切换,则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返回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而当终端设备用户选择不切换,则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返回建立同步通话拒绝消息或不返回任何消息。 
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可以给予终端设备用户充分的选择权,使得通话模式的切换更加人性化,符合用户使用的需求。 
204、当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 
较佳的,当服务器在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时,则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而当服务器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或是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中任一个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拒绝消息时,不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继续进行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步骤203和204还可以采用下述步骤进行: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服务器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该建立不对用户进行提示,可以为用户之间的通话模式改变提供更平滑的过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该步骤203和204还可以采用下述步骤进行: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服务器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所述服务器分别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以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用户进行同步通话。该建立和提醒的顺序可以在为用户之间的通话模式改变提供更平滑的过度,还对用户进行了提醒。 
205、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该同步通话通道进行同步通话。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处于异步通话模式时,实时的判断互为通话对端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已获知这两个终端设备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一旦符合,则将当前的异步通话模式转换为同步通话模式,使得这两个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具体场景的变化改变其通话模式,而不再受到初始 时通话模式的限制,不仅提高了通话的灵活性,还提高了通话效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仅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进行语音数据交互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3,该实施例具体包括: 
301、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直接进行语音数据交互为例进行说明的。 
通常情况下,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是通过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实现时,其同步通话模式可以具体由下述步骤实现:第一终端设备直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起同步通话请求,在第二终端设备确认该请求后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利用该同步通话通道进行实时的通话。其异步通话模式可以具体由下述步骤实现:第一终端设备直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起异步通话请求,然后开始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对当前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处于的异步通话模式的建立和实现不做限定,而仅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当前已处于异步通话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该通话状态的判断和同步通话通道的建立可以由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中的任一个进行,而本发明实施例仅以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话状态的判断和同步通话通道的建立为例说明方法流程。 
302、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判断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303;如果否,执行步骤301。 
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处于异步通话模式时,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进行异步通话时的具体场景可能发生变化,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交互的越来越快,甚至同时进行语音数据的发送,则需要根据其具体场景的变化对通话模式进行调整,以提高通话效率,因此,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判断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而一般地,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有以下任一情况时,可以确定其符合同步通话条件:(1)当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和第一终端设备接 收到第二终端设备的语音数据的频率很接近,比如1秒;(2)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出现并行发送语音数据的情况,也即是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语音数据的时候,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的语音数据。对于上述的情况(1)和情况(2),第一终端设备获取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以及接收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判断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以及接收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303;如果否,执行步骤301。 
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以及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以及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不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303、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以使第二终端设备用户获知当前能够进行同步通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该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用于将当前能够进行同步通话的情况通知给第二终端设备,以使得第二终端设备提示第二终端设备用户。该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可以是包含提示语的信息,还可以是包含提示标识的信息。 
当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时,可以根据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分别在屏幕上显示该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或是提醒用户对是否切换通话模式进行选择,当第二终端设备用户选择切换,则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而当第二终端设备用户选择不切换,则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建立同步通话拒绝消息或不返回任何消息。通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可以给予终端设备用户充分的选择权,使得通话模式的切换更加人性化,符合用户使用的需求。 
较佳地,第一终端设备可在屏幕上显示该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或是提醒用户对是否切换通话模式进行选择,当第一终端设备用户选择切换,则执行步骤303。通过根据本地设备用户的选择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使得通话模式的切换更加人性化,且当本地设备用户选择不切换时, 节约了后续建立的步骤,不会对当前进行的通话造成影响。 
304、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较佳的,当第一终端设备在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时,则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而当第一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或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拒绝消息时,不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继续进行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步骤303和304还可以采用下述步骤进行: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判断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该建立不对用户进行提示,可以为用户之间的通话模式改变提供更平滑的过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该步骤303和304还可以采用下述步骤进行: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判断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以通知第二终端设备用户进行同步通话。该建立和提醒的顺序可以在为用户之间的通话模式改变提供更平滑的过度,还对用户进行了提醒。 
305、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该同步通话通道进行同步通话。 
以上步骤301~步骤305是以第一终端设备作为执行主体进行说明,实际上这些步骤也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作为执行主体。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同时都在执行这些步骤,则其中一个终端设备收到通信对端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并返回确认后,该终端设备可以停止后续建立同步通话通道的操作,由另一个终端设备完成建立同步通话通道的操作。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该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10,用于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 同步通话条件; 
建立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10的判断结果,如果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如果图4所示的通话装置位于服务器一侧。 
判断模块10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或者,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或者,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和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和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可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 
当所述通话状态不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时,进一步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 
当所述通话状态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时,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建立模块20具体用于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 
可选地,建立模块20还用于:在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之前,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接收所述两个终 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 
可选地,所述建立模块20还用于:在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之后,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如果图4所示的通话装置位于终端设备一侧。 
判断模块10具体用于:获取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以及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判断所述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与所述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与通话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建立模块20具体用于建立与通话对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20还用于:在建立与通话对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之前,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20还用于:在建立与通话对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之后,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装置在通话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装置与通话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 
一个或多个模块(programs),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存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并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模。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如果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或者,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或者,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和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和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
当所述通话状态不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时,进一步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
当所述通话状态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时,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或者,所述第一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为: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包括:
获取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以及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判断所述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与所述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与通话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为:建立与通话对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通话对端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通话对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12.一种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如果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或者,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或者,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和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如果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和第二同步通话条件,则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
当所述通话状态不符合第一同步通话条件时,进一步判断所述通话状态是否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
当所述通话状态符合第二同步通话条件时,所述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或者,所述第一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异步通话请求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同步通话条件为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如果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在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之前,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提醒信息,并接收所述两个终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在为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建立同步通话通道之后,分别向所述两个终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以及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判断所述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语音数据的时间与所述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语音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与通话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在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时,建立与通话对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在建立与通话对端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之前,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建立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接收通话对端设备返回的建立同步通话的确认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在建立与通话对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之后,向通话对端设备发送当前要进行同步通话的提醒信息。
23.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
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存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并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具有如下功能:
判断互为通话对端的两个终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是否符合同步通话条件;
如果所述通话状态符合所述同步通话条件,建立所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同步通话通道。
CN201210418948.XA 2012-10-26 2012-10-26 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946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8948.XA CN102946473B (zh) 2012-10-26 2012-10-26 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8948.XA CN102946473B (zh) 2012-10-26 2012-10-26 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6473A true CN102946473A (zh) 2013-02-27
CN102946473B CN102946473B (zh) 2014-10-01

Family

ID=47729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8948.XA Active CN102946473B (zh) 2012-10-26 2012-10-26 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464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6927A (zh) * 2015-02-10 2015-08-12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语音同步方法和终端
CN105207764A (zh) * 2014-06-23 2015-12-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系统及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165A (zh) * 2005-02-04 2006-08-09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在移动电话间进行通话的方法
CN101483896A (zh) * 2008-01-08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到cs网络、测量cs网络、实现cs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WO2011125288A1 (ja) * 2010-04-08 2011-10-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用プログラム
CN102340599A (zh) * 2011-10-26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通话时的处理方法、终端以及处理系统
CN102387236A (zh) * 2010-08-30 2012-03-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接听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165A (zh) * 2005-02-04 2006-08-09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在移动电话间进行通话的方法
CN101483896A (zh) * 2008-01-08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到cs网络、测量cs网络、实现cs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WO2011125288A1 (ja) * 2010-04-08 2011-10-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用プログラム
CN102387236A (zh) * 2010-08-30 2012-03-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接听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2340599A (zh) * 2011-10-26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通话时的处理方法、终端以及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7764A (zh) * 2014-06-23 2015-12-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4836927A (zh) * 2015-02-10 2015-08-12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语音同步方法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6473B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018A (zh) 一种多方通话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1608742U (zh) 一种智能固定电话
CN103402186A (zh) 一种来电转接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5682056B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以及装置、系统
CN101179794B (zh) 移动通信终端以及通话切换方法
CN104618571A (zh) 基于蓝牙协议实现通话音频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184499A (zh) 蓝牙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CN103716849A (zh) 一种自动切换语音电话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01544A (zh) 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33A (zh) Ims的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695289B (zh) 移动终端的双通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97421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391640A (zh) 一种实现并发数据业务的双卡双待终端和方法
CN105307227A (zh)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24706B (zh) 一种手机间转接电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46473B (zh) 用于异步通话模式的通话方法和装置
CN102035907A (zh) 一种智能固定电话
CN101159452B (zh) 多卡终端的主被叫处理方法、处理模块及终端系统
CN105120524A (zh)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227725A (zh)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
CN108429849A (zh) 数据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872849A (zh) 单射频语音呼叫连续性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067624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5847505A (zh) 一种切换电话通话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35261B (zh) 一种多模智能通信设备信息可靠传递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Street No. 68 Huarun colorful city shopping center two floor 13

Patentee after: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eijing Wangjing West Road, a volume of stone world building, A, block, floor 12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