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7725A -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7725A
CN105227725A CN201410313005.XA CN201410313005A CN105227725A CN 105227725 A CN105227725 A CN 105227725A CN 201410313005 A CN201410313005 A CN 201410313005A CN 105227725 A CN105227725 A CN 105227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icrophone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30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籍国兴
李小棠
吴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130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77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8493 priority patent/WO20160003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7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772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9Arrangements of transmitters, receivers, or complete sets to prevent eavesdropping, to attenuate local noise or to prevent undesired transmission; Mouthpieces or 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终端中,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一个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处于通话状态的所述终端通过自身的麦克风获取在所述通话中的第一通信信号;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

Description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噪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实现通话消噪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平板电脑PAD、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均可实现语音通话功能。通话过程中,电子设备如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语音信号时,同时也无法避免的接收到了外界的环境噪声。
目前,对通话过程中的移动终端进行消噪时,通常为移动终端设置两个麦克风MIC,主麦克风和副麦克风;在布置电路结构时,主、副麦克风在位置上需满足这样的距离要求,通话中使主麦克风采集到语音信号和环境噪声,使副麦克风采集到环境噪声和少量语音信号;由于两路麦克风采集到的环境噪声大小相当,而语音信号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将二者采集到的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模数混合、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等消噪处理,即可实现环境噪声的消除,分离出了语音信号。
随着移动终端的轻薄性、小巧性SMART发展,为麦克风预留的物理空间越来越小,理论上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消噪;其中一种是为移动终端仅设置一个麦克风,通过仅有的麦克风所采集到的信号来实现消噪,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是在仅有的小范围物理空间上为移动终端设置主、副麦克风,而此种方法往往使得主、副麦克风在空间上的距离要求得不到满足,进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消噪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可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同时,提高终端的消噪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中,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一个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处于通话状态的所述终端通过自身的麦克风获取在所述通话中的第一通信信号;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上述方案中,在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通话中,当定时周期到来时,监测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阈值;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未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重新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包括:
通过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副终端之间的相应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所述副终端,以控制所述副终端的麦克风启动且控制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通话中的第二通信信号;
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
计算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每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中,选取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差最小的差值;
确定与所述最小差值相对应的副终端的麦克风作为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第二通信信号均包括所述通话中的环境噪声及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少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
相应的,所述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处理,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配置至少一个副终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处于通话状态时,通过麦克风获取在所述通话中的第一通信信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副麦克风;
第一分离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通话中,当定时周期到来时,监测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阈值;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未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一分离单元;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二获取单元。
上述方案中,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通过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副终端之间的相应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所述副终端,以控制所述副终端的麦克风启动且控制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通话中的第二通信信号;
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上述方案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
计算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每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中,选取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差最小的差值;
确定与所述最小差值相对应的副终端的麦克风作为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上述方案中,
所述第一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处理,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第二通信信号均包括所述通话中的环境噪声及语音信号,且所述第二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少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终端中,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一个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处于通话状态的所述终端通过自身的麦克风获取在所述通话中的第一通信信号;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同时,提高终端的消噪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考虑到未来每个用户将携带有至少两部智能终端如移动终端;其中,每个移动终端均设置有MIC(一个或两个)。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至少两部移动终端中的处于通话状态的移动终端视为主终端,将除了所述主终端之外的其它至少一个终端视为副终端,将主终端的MIC作为实现通话消噪的主MIC,将至少一个副终端的MIC作为候选副MIC,通过对每一个候选副MIC所采集的信号的信噪比计算,主终端选取一个候选副MIC作为所述主终端的副MIC,以使得所述主终端实现双MIC的消噪处理,分离出所述主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其中,由于所选取出的副MIC位于副终端中,主MIC位于主终端中,主、副终端为两个不同的终端,所以该双MIC的物理距离能够满足空间要求,消噪效果显著,在保证了语音质量的同时,提升了消噪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应用于一终端中,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一个副终端;其中,所述终端可视为主终端;可将用户所携带的除了所述主终端之外的其它终端中的至少一个终端配置为所述副终端。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处于通话状态的所述终端通过自身的麦克风获取在所述通话中的第一通信信号;
这里,视处于通话状态的终端为主终端,所述主终端可以是仅配置有一个MIC的终端,也可以是配置有主、副MIC的终端;其中,当所述主终端仅配置有一个MIC时,视该MIC为所述主终端的主MIC;当所述主终端配置有两个MIC时,优选的,将为所述主终端配置的主MIC视为本步骤中的获取所述通话中的第一通信信号的MIC;其中,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包括:所述通话的语音信号及环境噪声。
本步骤中,当所述主终端发起通话或接听通话时,确定所述主终端处于通话状态;在处于所述通话状态时,所述主终端开启自身的主MIC,通过主MIC来采集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及环境噪声;其中,所述主终端发起通话或接听通话的通话对象为除所有副终端之外的其它终端(通话对端的终端)。
步骤102: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这里,所述第二通信信号包括:环境噪声及少量的语音信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得知,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与第二通信信号中的环境噪声大小相当,语音信号大小差异较大。
由于为每一个副终端所配置的MIC可能为一个,也可能为两个;当为副终端所配置的MIC为两个时,所述副终端中用于采集第二通信信号的MIC为所述副终端的副MIC。所述主终端预先与每一个副终端建立相应的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所述主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控制相应副终端的副MIC(主终端的候选副MIC)启动,并控制所述候选副MIC采集所述通话中的环境噪声及少量的语音信号;通过与所述副终端建立的所述通信链路,所述主终端接收所述副终端的副MIC所采集到的第二通信信号;其中,所述通信链路可以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副终端通过各自的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或蓝牙、或近场通信(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功能而建立起的链路。
步骤103: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这里,主终端计算自身的主MIC所采集的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以及计算每一个候选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继续所述主终端计算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每一个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的差值;在所述差值中,所述主终端选取与第一阈值最小的差值,并确定与所述最小差值相对应的候选副MIC作为所述主终端的副MIC。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设置的,可根据主终端的实际消噪能力而灵活设定;所述信噪比的计算请参见现有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04: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这里,当所述主终端选取出自身的副MIC时,将所述副MIC所采集的信号以及所述主MIC所采集的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模数混合、DSP等消噪处理后,分离出所述主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其中,对终端信号的消噪处理具体请参见现有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通话中,当定时周期到来时,监测自身麦克风所采集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与所述副MIC所采集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的差值是否超出第二阈值;当监测到所述差值未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当监测到所述差值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重新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这里,在利用自身的主MIC及选取出的副MIC进行所述通话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定时周期到来时,所述主终端监测主MIC所采集信号的信噪比与副MIC所采集信号的信噪比的差值是否超出第二阈值;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未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副MIC所采集的信号以及所述主MIC所采集的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模数混合、DSP等消噪处理后,分离出所述主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按照前述步骤102、103所述,为所述主终端重新选取一个副MIC,并将重新选取出的副MIC所采集的信号以及所述主MIC所采集的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模数混合、DSP等消噪处理后,分离出所述主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其中,所述定时周期、第二阈值为预先设置的,可根据主终端的实际消噪能力而灵活设定;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一固定值,也可以为一范围值,依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候选副MIC可以为副终端的主MIC,也可以为副终端的副MIC,当主终端配置有主副两个MIC,所述候选副MIC还可以是所述主终端的副MIC,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灵活配置。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为主终端所选取出的副MIC位于副终端中,主MIC位于主终端中,主、副终端为两个不同的终端,所以该双MIC的物理距离能够满足空间要求,为提高消噪效果提供了有效依据;在通话中,依据主、副MIC各自所采集的信号,分离出较高质量的语音信号,保证了语音质量,提高了消噪效率;同时,定时对主MIC和副MIC所采集的信号信噪比的差值进行了监测,巩固了消噪效果。
图2为本发明的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图2中,以终端一为主终端,终端二、三为副终端为例;其中,主终端配置有主MIC和副MIC;主终端的副MIC和终端二、三的副MIC作为所述主终端的候选副MIC。
步骤201:终端一接听通话,开启自身的主、副MIC,控制主MIC采集在所述通话中第一通信信号,控制副MIC采集在所述通话中的第二通信信号;
这里,与所述终端进行所述通话的对端终端是除终端二、终端三之外的其它终端;在进入接听状态时,终端一的处理器向基带电路中的MIC通路产生控制信号,控制MIC通路打开主MIC和副MIC,并控制主MIC采集在所述通话中的环境噪声及语音信号,控制副MIC采集在所述通话中的环境噪声及少量语音信号。
步骤202:终端一通过自身与终端二之间预先建立的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终端二,以使终端二的副MIC(终端一的候选副MIC)启动;终端一通过自身与终端三之间预先建立的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终端三,以使终端三的副MIC(终端一的候选副MIC)启动;
这里,以第一链路通过蓝牙装置实现为例,预先开启终端一、终端二、终端三的蓝牙装置,通过蓝牙装置,终端一与终端二建立起蓝牙链路,终端一与终端三建立起蓝牙链路;其中,所述蓝牙装置包括:蓝牙芯片、天线;终端一的处理器将用于实现终端二、三的副MIC启动的控制命令进行编码后,发送至蓝牙芯片;所述蓝牙芯片按照蓝牙AT(Attention)指令集合的形式,对所述控制命令进行编码,并经由所述天线发送编码后的射频控制命令分别至终端二、终端三的蓝牙装置;终端二、终端三的各自蓝牙装置将所接收的射频控制命令进行射频解码,再进行基带信号解码,AT指令转换后,发送给各自的处理器;终端二、终端三的处理器执行各自的AT指令,以控制各自基带电路中的MIC通路打开自身的副MIC。
步骤203:通过自身与终端二之间预先建立的通信链路,终端一接收终端二的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通过自身与终端三之间预先建立的通信链路,终端一接收终端三的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这里,终端二、三通过各自的副MIC采集所述通话中的环境噪声及少量的语音信号,并将该信号进行数字-模拟转换(A/D转换)、编码后通过各自的蓝牙链路,发送至终端一;通过相应的蓝牙链路,终端一接收相应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步骤204:终端一分别计算自身的主MIC所采集的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自身的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所接收到的终端二的副MIC所采集到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所接收到的终端三的副MIC所采集到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
这里,所述信噪比的计算过程请参见现有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205:终端一计算自身的主MIC所采集的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与每一个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的差值;在所述差值中,选取与第一阈值最小的差值,并确定与所述最小差值相对应的候选副MIC作为终端一的副MIC;并控制除与所述最小差值相对应的候选副MIC之外的其它候选副MIC关闭。
这里,终端一计算主MIC所采集的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与自身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的差值,计算主MIC所采集的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与终端二的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的差值,以及计算主MIC所采集的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与终端三的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的差值;将所计算出的三个差值排序,以预设的第一阈值为6dB为例,在所述三个差值中,选取出与6dB的差最小的差值,也就是说,选取一个最接近6dB的差值,与所选取出的差值相对应的候选副MIC作为终端一的副MIC;例如,所述三个差值依据为4dB、5dB、5.5dB为例,选择最接近6dB的差值为5.5dB,该5.5dB是由主MIC所采集的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与终端三的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作差而得的,那么选取终端三的副MIC作为终端一的副MIC;终端一控制终端二的副MIC、自身副MIC关闭。
步骤206:在所述通话中,终端一检测到定时周期到来时,监测主MIC所采集信号的信噪比与副MIC所采集信号的信噪比的差值是否超出第二阈值;
监测为未超出时,执行步骤207;
监测为超出时,重新执行步骤202;
这里,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3dB;当定时周期到来时,监测到主MIC所采集信号的信噪比与副MIC所采集信号的信噪比的差值超出3dB,确定由所确定出的副MIC所采集到的第二通信信号较差,重新执行步骤202;当监测到所述差值未超出3dB,确定所述通话在当前处于较稳定状态,继续执行步骤207;
步骤207:终端一将所确定出的副MIC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以及主MIC所采集的第一通信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模数混合、DSP等消噪处理,分离出终端一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为主终端所选取出的副MIC位于副终端中,主MIC位于主终端中,主、副终端为两个不同的终端,所以该双MIC的物理距离能够满足空间要求,为提高消噪效果提供了依据;同时,在通话中,定时对主MIC和副MIC所采集的信号信噪比的差值进行了监测,提高了消噪效率且保证了语音质量。
基于上述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组成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终端包括:第一配置单元301、第一获取单元302、第二获取单元303、第一确定单元304及第一分离单元305;其中,
第一配置单元301,用于配置至少一个副终端;
这里,所述第一配置单元301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一个副终端,视所述终端为主终端;所述主终端可以仅配置有主MIC,也可以既配置有主MIC也配置有副MIC。
第一获取单元302,用于在处于通话状态时,通过麦克风获取在所述通话中的第一通信信号;
这里,当发起或接听通话时,所述第一获取单元302触发主MIC,通过主MIC来采集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及环境噪声;其中,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包括:所述通话的语音信号及环境噪声。
第二获取单元303,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这里,所述第二获取单元303通过预先建立的与每一个副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所述副终端,以控制所述副终端的麦克风启动且控制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通话中的第二通信信号;并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所述第二通信信号包括:环境噪声及少量的语音信号;其中,所述通信链路可以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副终端通过各自的WiFi、或蓝牙、或NFC功能而建立起的链路。
第一确定单元304,用于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副麦克风;
这里,在所述第二获取单元303通过通信链路接收到每一个副终端的MIC采集到的第二通信信号后,将所述第二通信信号发送至第一确定单元304;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4计算通过主MIC而采集的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计算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再分别计算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每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在所述差值中,选取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差最小的差值;确定与所述最小差值相对应的副终端的麦克风为副麦克风。
第一分离单元305,用于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这里,由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与第二通信信号中的环境噪声大小相当,语音信号大小差异较大即第二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少于第一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所述第一分离单元305将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模数混合、DSP等消噪处理后,分离出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如图3所示,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监测单元306,用于在所述通话中,当定时周期到来时,监测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阈值;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未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一分离单元305,所述第一分离单元305将所选取出的副MIC采集的信号以及主MIC所采集的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模数混合、DSP等消噪处理后,分离出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二获取单元303;所述第二获取单元303重新获取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4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重新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重新确定副麦克风。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为主终端所选取出的副MIC位于副终端中,主MIC位于主终端中,主、副终端为两个不同的终端,所以该双MIC的物理距离能够满足空间要求,为提高消噪效果提供了依据;同时,在通话中,定时对主MIC和副MIC所采集的信号信噪比的差值进行了监测,提高了消噪效率且保证了语音质量。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为主终端所选取出的副MIC位于副终端中,主MIC位于主终端中,主、副终端为两个不同的终端,所以该双MIC的物理距离能够满足空间要求,为提高消噪效果提供了有效依据;在通话中,依据主、副MIC各自所采集的信号,分离出较高质量的语音信号,保证了语音质量,提高了消噪效率;同时,定时对主MIC和副MIC所采集的信号信噪比的差值进行了监测,巩固了消噪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一个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处于通话状态的所述终端通过自身的麦克风获取在所述通话中的第一通信信号;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通话中,当定时周期到来时,监测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阈值;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未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重新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包括:
通过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副终端之间的相应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所述副终端,以控制所述副终端的麦克风启动且控制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通话中的第二通信信号;
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
计算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每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中,选取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差最小的差值;
确定与所述最小差值相对应的副终端的麦克风作为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第二通信信号均包括所述通话中的环境噪声及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少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
相应的,所述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处理,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配置至少一个副终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处于通话状态时,通过麦克风获取在所述通话中的第一通信信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副终端中的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在所述通话中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副麦克风;
第一分离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中,分离出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通话中,当定时周期到来时,监测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所述副麦克风所采集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阈值;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未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一分离单元;
当监测到所述差值超出所述第二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二获取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通过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与所述副终端之间的相应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所述副终端,以控制所述副终端的麦克风启动且控制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通话中的第二通信信号;
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信噪比;
计算每一个副终端的麦克风所采集的第二通信信号的信噪比;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信噪比与每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信噪比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中,选取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差最小的差值;
确定与所述最小差值相对应的副终端的麦克风作为所述终端的副麦克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一同经过差分放大处理,分离出所述终端在所述通话中的语音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及第二通信信号均包括所述通话中的环境噪声及语音信号,且所述第二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少于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包括的语音信号。
CN201410313005.XA 2014-07-02 2014-07-02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 Withdrawn CN105227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3005.XA CN105227725A (zh) 2014-07-02 2014-07-02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
PCT/CN2014/088493 WO2016000350A1 (zh) 2014-07-02 2014-10-13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3005.XA CN105227725A (zh) 2014-07-02 2014-07-02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7725A true CN105227725A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3005.XA Withdrawn CN105227725A (zh) 2014-07-02 2014-07-02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7725A (zh)
WO (1) WO201600035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1095A (zh) * 2016-12-21 2017-05-3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改善通话音质的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CN107040638A (zh) * 2017-06-08 2017-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噪音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119091A (zh) * 2018-08-17 2019-01-01 西安蜂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降噪方法及装置
CN111479180A (zh) * 2019-01-24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拾音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15086A (ko) * 2004-08-13 2006-0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마이크 입력단의 잡음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CN101420491A (zh) * 2008-11-24 2009-04-2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麦克风降噪的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3000184A (zh) * 2011-09-15 2013-03-27 Jvc建伍株式会社 噪音降低装置、声音输入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噪音降低方法
CN103811013A (zh) * 2012-11-07 2014-05-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噪声抑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通信处理方法
CN104092802A (zh) * 2014-05-27 2014-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的消噪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9709Y (zh) * 2008-05-28 2009-02-25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去除噪声功能的移动通话终端
CN103248727A (zh) * 2012-02-01 2013-08-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录音装置
CN102611965A (zh) * 2012-03-01 2012-07-25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解决双麦克风消噪手机发送响度受手机与嘴距离影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15086A (ko) * 2004-08-13 2006-0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마이크 입력단의 잡음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CN101420491A (zh) * 2008-11-24 2009-04-2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麦克风降噪的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3000184A (zh) * 2011-09-15 2013-03-27 Jvc建伍株式会社 噪音降低装置、声音输入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噪音降低方法
CN103811013A (zh) * 2012-11-07 2014-05-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噪声抑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通信处理方法
CN104092802A (zh) * 2014-05-27 2014-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的消噪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1095A (zh) * 2016-12-21 2017-05-3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改善通话音质的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CN107040638A (zh) * 2017-06-08 2017-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噪音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119091A (zh) * 2018-08-17 2019-01-01 西安蜂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降噪方法及装置
CN111479180A (zh) * 2019-01-24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拾音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479180B (zh) * 2019-01-24 2022-04-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拾音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00350A1 (zh) 2016-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0075B (zh) 基于虚拟sim卡的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05305101B (zh) 天线系统及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118718B (zh) 移动终端自动呼叫转移方法
US20110319018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phone and a hearing aid
CN104954546B (zh) 双卡智能终端及基于双卡智能终端的sim卡智能切换方法
CN203858579U (zh) 一种控制智能终端进入静音模式的系统
WO2011126511A8 (en) Establishing a video conference during a phone call
CN103167184A (zh)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227725A (zh) 实现通话消噪的方法及终端
CN102158597A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讯终端的电磁辐射提示系统及方法
CN105307166A (zh) 终端切换方法、接入设备、终端及系统
CN104092802A (zh) 音频信号的消噪方法及系统
CN104869517A (zh) 一种蓝牙手机助听器
CN105682056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以及装置、系统
CN107431524B (zh) 一种天线配置方法及终端
CN103428367A (zh) 一种通过智能电话一键实现手机来去电转接的方法
WO201500449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ing base station controlled optimization of adaptive antenna selection parameters, terminals with adaptiv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CN104023117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155555B1 (ko) 보청기 호환성 모드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9338275B2 (en) Terminal network for wireless voice communication
CN104317540A (zh) 在终端上显示关联终端的信息量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70369A (zh) 一种天线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72355A (zh) 一种具有蓝牙系统的双卡双待手机
WO2016124039A1 (zh) 一种实现多卡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77298A (zh) 一种切换接听模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