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2527B - 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2527B
CN102932527B CN201210359707.2A CN201210359707A CN102932527B CN 102932527 B CN102932527 B CN 102932527B CN 201210359707 A CN201210359707 A CN 201210359707A CN 102932527 B CN102932527 B CN 102932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value
distance
range sensor
jud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97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2527A (zh
Inventor
李香来
钟祥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597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2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2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2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5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在判断为是时,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判断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若否,则存储有效值并将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本发明能够提高距离传感器的校准精度,有效减小移动终端的背光错误开启或关闭的几率。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率损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尽可能地降低功率损耗成为了移动终端的发展方向之一,而移动终端的屏幕功率损耗则是影响移动终端的功率损耗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屏幕长时间显示时,消耗的功率更大,甚至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因此,在不需要屏幕显示的时候通过关闭屏幕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率。
在移动终端中,距离传感器已经成为移动终端的一个标配的内置器件。在移动终端的通话过程中,通话双方只需通过声音进行沟通,此时通常会根据移动终端和用户脸部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屏幕的显示和关闭。设定移动终端和用户脸部之间的一个距离值为移动终端屏幕的背光阈值,该距离值则是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得。如图1所示,图1为距离传感器1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距离传感器1的发射装置2发出红外光,红外光经过透光片3射出,红外光碰到障碍物4后会反射,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再次经过透光片3后进入距离传感器1的接收装置5,由此能够读取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的强度。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强度和透光片3与障碍物4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关系,因此根据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的强度可以获得障碍物4与透光片3的距离。移动终端屏幕的背光阈值由距离传感器1获得,但是,不同的用户其脸型各有差异,且手势等习惯也会有不同,导致移动终端和用户脸部之间的距离远近不一。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固定的背光阈值来控制屏幕背光的关闭和打开,或者使用粗略的阈值校准方法进行校准。但是,在实际移动终端产品中,根据距离传感器的接收装置获取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的强度并不能精确地获取反应障碍物的距离,可能原因为:
a.距离传感器的来料存在一致性问题,导致接收或发射的红外光强度有误差;
b.透光片存在一致性问题,透光率的差异将影响到最后的接收发射光的强度;
c.镜片、透光罩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容易产生装偏、空隙等情况,影响了红外光的聚光性,最后导致接收装置的读数有误差。
因此,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用户手势差异等情况,采用固定的背光阈值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和关闭显然是不合适的,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背光关闭和距离之间的一致性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背光错误关闭,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能够提高距离传感器的校准精度,有效避免移动终端的背光错误开启或关闭,同时能够降低对移动终端的物料一致性以及整机装配一致性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在判断为是时,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判断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若否,则存储有效值并将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其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模式;在判断为是时,获取移动终端的握持倾角;判断握持倾角是否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的步骤。
其中,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距离传感器多次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多个有效值;计算多个有效值的平均值。判断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若否,则存储有效值并将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平均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在平均值不大于设定距离值时,存储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其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之前,包括:获取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距离传感器的设定阈值;判断设定阈值是否为距离传感器的出厂默认阈值,若否,则将设定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是时,获取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存储有效值并将该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其中,第一判断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模式;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模式时获取移动终端的握持倾角;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握持倾角是否在设定的倾角范围内。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握持倾角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时,获取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三获取单元和计算单元。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距离传感器多次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多个有效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多个有效值的平均值。其中,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平均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平均值不大于设定距离值时,存储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其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三判断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的或关闭的设定阈值;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设定阈值是否为距离传感器的出厂默认阈值;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将设定阈值作为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其中,移动终端为手机、小灵通或平板电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移动终端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首先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在判断为是时获取当前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在该有效值不大于设定距离值时,存储该有效值并将该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该控制阈值即为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用户手握移动终端的姿势不同,移动终端的手持通话姿势也不相同,因此移动终端能够根据用户手握移动终端的姿势来自动获取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而不是使用固定的阈值来作为控制阈值,从而能提高距离传感器的校准精度,有效减小移动终端的背光错误开启或关闭的几率,同时也能降低对移动终端的物料一致性以及整机装配一致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距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终端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图2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之前的流程图;
图5是图2中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在本发明移动终端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该校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00: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
当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时,在未使用耳机的情况下,通常会手握移动终端将移动终端靠近耳朵和嘴巴以进行通话,并且在手握移动终端时用户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手握习惯来放置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处于常用的手握通话姿势。
具体地,可参阅图3,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包括:
子步骤S201:获取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
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可根据移动终端的音频状态来判断,不同的通话模式其音频状态不相同,如当扬声器开始时,音频经过扬声器放大而输出,而当插入耳机时,声音则是通过耳机方式输出,或者直接由移动终端的听筒输出,各种方式的音频状态并不相同。
子步骤S202: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模式;
在获取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后,判断该通话模式是否为手持通话模式。本实施方式中,在未检测到耳机插入时,判断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为手持通话模式,此时执行子步骤S203。而在检测到耳机插入时,说明移动终端可能并不处于手持通话模式,此时执行子步骤S201。
子步骤S203:在判断为是时,获取移动终端的握持倾角;
在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模式时,说明用户以手握移动终端进行通话,移动终端通常会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例如,用户将移动终端听筒的一端靠近耳朵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话筒的一端靠近嘴巴以将声音传播给对方,此时移动终端倾斜的方向与耳朵到嘴巴的方向一致,通过移动终端的重力传感器可检测出移动终端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即为移动终端的握持倾角。
子步骤S204:判断所述握持倾角是否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获取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的步骤。
在获取移动终端的握持倾角之前,需预先设定移动终端的倾角值范围。在判断获取的握持倾角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时,说明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姿势,即判断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姿势,此时执行步骤S101;当获取的握持倾角不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时,执行子步骤S203。用户在通话过程中可能会更换手握移动终端的姿势,移动终端的倾斜角度也相应的会发生变化,而只要倾斜角度落入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则说明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姿势,即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判断结果为是。
S101:在判断为是时,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
当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移动终端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当前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的距离,通过距离传感器的读数即可获取当前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的距离值。当距离传感器的读数超过设定值时判断为无效的读数,因此在检测当前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的距离时,距离传感器的读数在设定值范围内时,该读数为有效值,即当前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的距离值为有效值。
S102:判断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若否,则存储有效值并将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在距离传感器中预先设定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所允许的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最大距离值,即设定距离值。在获取当前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距离的有效值后,判断当前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距离的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在判断为否时,将当前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距离的有效值进行存储,并将该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控制阈值即为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在判断为是时,执行步骤S101。
在当前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距离的有效值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值时,该有效值在正常的阈值范围内,将该有效值作为后续通话过程中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在后续通话过程中,当检测到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大于该控制阈值时,说明用户有可能需要观看屏幕或对屏幕进行操作等,此时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当检测到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该控制阈值时,说明用户可能将移动终端靠近耳朵处进行通话,而不需要观看屏幕,此时控制移动终端的背光关闭。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参阅图4,移动终端进入通话状态时,在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之前,还包括步骤:
步骤S301:获取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距离传感器的设定阈值。
步骤S302:判断设定阈值是否为距离传感器的出厂默认阈值,若否,则将设定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移动终端进入通话状态时,首先是获取距离传感器中的设定阈值,然后再判断该设定阈值是否为距离传感器的出厂默认阈值,最后在根据判断的结果决定下一步步骤。具体来说,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说明该设定阈值已经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过调整,因此就没有必要再进行重复的调整,故可以直接使用该设定阈值作为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即控制阈值;而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就说明该设定阈值并没有根据用户实际使用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对该设定阈值进行重新设定。
当判断该设定阈值为出厂默认阈值时,进入距离传感器的校准过程,执行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握通话姿势的步骤,以根据用户的使用姿势自动获取距离传感器的控制阈值,对距离传感器的控制阈值进行校准。
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判断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姿势时,然后获取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当该有效值在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值时,存储该有效值并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该控制阈值即为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用户手握移动终端的姿势与移动终端的手持通话姿势相关,而本实施方式通过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以获取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校准方法能够根据用户手握移动终端的姿势自动获取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而不是使用固定的阈值来作为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提高了距离传感器的校准精度,有效减小移动终端的背光错误开启或关闭的几率,同时也能降低对移动终端的物料一致性以及整机装配一致性的要求。
本实施方式是通过获取当前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距离的有效值,在该有效值不大于设定距离值时将该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多次获取移动终端和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对获得多个有效值求平均值以获取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具体地,参阅图5,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401:获取距离传感器多次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多个有效值;
步骤S402:计算多个有效值的平均值。
在获得多个有效值的平均值后,判断该平均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当判断为否时,存储该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当判断为否是,执行步骤S401。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多个距离的有效值,并将该多个距离的有效值求平均值以作为距离传感器的控制阈值,能够使距离传感器的校准精度更精确。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判断模块14、第二判断模块16、第三判断模块12、第一获取模块15、第二获取模块11、第一处理模块17和第二处理模块13。
具体来说,在移动终端进入通话状态时,第一判断模块14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且其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获取单元140、第一判断单元141、第二获取单元142和第二判断单元143。第一获取单元140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第一判断单元141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模式;第二获取单元142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141判断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模式时获取移动终端的握持倾角;第二判断单元143用于判断握持倾角是否在设定的倾角范围内,当第二判断单元143判断握持倾角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时,说明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姿势,即使得第一判断模块14的判断结果为是。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5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143判断握持倾角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时,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
结合前一实施方式中相关方法项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上述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故这里不再赘述。另外,由于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故这里也不进行过多说明。
第一获取模块15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14判断为是时,获取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第二判断模块16用于判断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第一处理模块17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16判断为否时,存储有效值并将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该控制阈值即为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以此完成了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此外,在第一获取单元140工作之前,首先通过第二获取模块11获取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的或关闭的设定阈值。第三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设定阈值是否为距离传感器的出厂默认阈值,如果判断为是,说明距离传感器的阈值没有经过校准,此时进入校准流程,第一获取单元140开始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以通过后续模块的处理获取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而如果第三判断模块12判断为否时,说明距离传感器的阈值已经过校准,无需再重复校准,此时第二处理模块13将该设定阈值作为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同样的,由于上述模块的工作过程已在前一实施方式的方法项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故这里也不再进行赘述。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小灵通或平板电脑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第一判断模块14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然后第一获取模块15获取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在第二判断单元16判断该有效值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值时,使第一处理模块17存储该有效值并将该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以完成距离传感器的校准,用户手握移动终端的姿势与移动终端的手持通话姿势相关,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能根据用户手握移动终端的姿势自动获取距离传感器的校准值,而不是使用固定的阈值来作为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提高了距离传感器的校准精度,有效减小移动终端的背光错误开启或关闭的几率,同时也能降低对移动终端的物料一致性以及整机装配一致性的要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获取距离传感器测量用户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并根据该有效值来确定控制阈值以使控制阈值能够符合特定顾客的实际使用习惯。同时,通过利用该控制阈值来对背光的开启或关闭状态进行控制,能够使得背光的开启或关闭符合顾客的实际预期。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参阅图7,第一获取模块25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250,用于获取距离传感器多次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多个有效值;计算单元251,用于计算多个有效值的平均值。另外,第二判断模块26具体用于判断平均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第一处理模块27具体用于在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值时,存储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获取单元250用于获取距离传感器多次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多个有效值;计算单元251用于计算多个有效值的平均值。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应当理解的是,“多次检测并得到多个有效值以及计算多个有效值的平均值”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通过多次获取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并将该多个距离的有效值求平均值以作为距离传感器的控制阈值,能够使距离传感器的校准精度更精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终端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其中,获取移动终端通话模式,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模式,在判断为处于手持通话模式时,获取移动终端的握持倾角,判断所述握持倾角是否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当判断所述握持倾角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时,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姿势;
在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姿势时,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
判断所述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若否,则存储所述有效值并将所述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当前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多次检测移动终端与人脸之间的距离的多个有效值;
计算所述多个有效值的平均值;
所述判断所述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若否,则存储所述有效值并将所述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在所述平均值不大于设定距离值时,存储所述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距离传感器的设定阈值;
判断所述设定阈值是否为距离传感器的出厂默认阈值,若否,则不执行所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且将所述设定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若是,则执行所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
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是时,获取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有效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存储所述有效值并将所述有效值作为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通话模式;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模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移动终端处于手持通话模式时获取移动终端的握持倾角;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握持倾角是否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握持倾角在设定的倾角值范围内时,获取距离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有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多次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多个有效值;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多个有效值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设定距离值,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平均值不大于设定距离值时,存储所述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的或关闭的设定阈值;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设定阈值是否为距离传感器的出厂默认阈值;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使所述第一判断模块不执行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且将所述设定阈值作为距离传感器控制移动终端背光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阈值;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为是时,使所述第一判断模块执行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手持通话姿势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小灵通或平板电脑。
CN201210359707.2A 2012-09-24 2012-09-24 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2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9707.2A CN102932527B (zh) 2012-09-24 2012-09-24 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9707.2A CN102932527B (zh) 2012-09-24 2012-09-24 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527A CN102932527A (zh) 2013-02-13
CN102932527B true CN102932527B (zh) 2015-03-04

Family

ID=4764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970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2527B (zh) 2012-09-24 2012-09-24 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325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9145B (zh) * 2013-07-11 2016-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结合陀螺仪来处理手机通话过程中误操作的方法
CN103442136B (zh) * 2013-08-19 2015-07-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近距离传感器双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03914225B (zh) * 2014-03-25 2019-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38156A (zh) * 2014-08-07 2016-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式判断装置与方法、听力保护装置与方法及终端
CN105468392A (zh) * 2014-09-09 2016-04-06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更新标识的清除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202480B (zh) * 2014-09-12 2016-08-24 深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自适应型校准的测距方法和手持通话型通讯设备
CN105049602B (zh) * 2015-06-05 2019-12-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校准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04841B (zh) * 2015-08-17 2019-02-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量程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655304A (zh) * 2015-10-30 2017-05-1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628079B (zh) * 2015-12-30 2021-07-30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距离感应器动态校准方法
CN105677104B (zh) * 2016-01-07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6094055B (zh) * 2016-06-21 2018-07-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终端
CN106303926A (zh) * 2016-08-23 2017-01-04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500751B (zh) * 2016-10-20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91053B (zh) * 2016-12-07 2020-08-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距离传感器的感应阈值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7339961B (zh) * 2016-12-20 2019-08-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校准距离传感器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7483740B (zh) * 2017-08-25 2020-08-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15024B (zh) * 2018-01-24 2020-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校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595213A (zh) * 2018-04-11 2018-09-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距离传感器的阈值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632467A (zh) * 2018-05-09 2018-10-09 深圳大米智联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护眼方法
CN111262986B (zh) * 2020-01-16 2021-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1132B2 (ja) * 2008-07-24 2013-04-1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および携帯電話装置
CN102196080A (zh) * 2010-03-05 2011-09-2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及其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
CN102265252B (zh) * 2011-06-24 2013-04-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感知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11425B (zh) * 2011-07-22 2014-07-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触摸屏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65008B (zh) * 2012-05-08 2013-11-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屏手机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算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527A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2527B (zh) 移动终端及其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CN108737921B (zh) 一种播放控制方法、系统、耳机和移动终端
CN108540900B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707761B (zh) 一种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90117B (zh) 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805708B2 (en) Headset sound channel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CN106340925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562890B (zh) 超声波特征值的校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1993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13146B (zh) 一种音量调整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782280B (zh) 一种贴膜厚度的检测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63507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511960B (zh) 一种扬声器振膜的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210127200A (ko) 이동 단말 및 사운드 출력 제어 방법
CN108521501B (zh) 语音输入方法及移动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3002972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its communication mode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0730260A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6013228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sensitive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udio output
CN108681413B (zh) 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2034263A (ja) 携帯端末装置
WO2017031647A1 (zh) 一种检测触摸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110036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0888494A (zh) 一种角度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307075B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882084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电量均衡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