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2117A - 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2117A
CN102932117A CN2011102273550A CN201110227355A CN102932117A CN 102932117 A CN102932117 A CN 102932117A CN 2011102273550 A CN2011102273550 A CN 2011102273550A CN 201110227355 A CN201110227355 A CN 201110227355A CN 102932117 A CN102932117 A CN 102932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et
subframe
combination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73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君
黄亚达
陈玉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273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211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1944 priority patent/WO20121521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2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中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其中,终端还包括采用第二无线电技术的第二子设备;第一子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子帧配置信息包括分别预留给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进行信号传输。本发明达到了减少同一终端设备中不同无线电技术之间的干扰的效果。

Description

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电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尤其为了满足终端客户的多种通信需求,在同一个智能终端内,将同时使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不同的无线电技术。
如图1是一种同时使用三种无线电技术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在该终端设备S100中,设计使用了三种无线电技术,分别是使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技术的子设备S101(或称子模块);使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Engineers,简称为IEEE)Std 802.11规范规定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简称为WLAN)技术的子设备S102,即,无线局域网站点(WLAN STA);使用EEE Std 802.15规范规定的蓝牙(Bluetooth)无线电技术的子设备S103。终端设备S100的三个子设备分别和各自无线电技术所对应的对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其中,S101与S104演进型基站(E-UTRANNodeB,简称为LTE eNB)通过空中接口进行无线通信;S102与另一个WLAN STA设备S105通过空中接口进行无线通信;S103与另一个Bluetooth设备S106通过空中接口进行无线通信。
在图1中,S101,S102和S103三个子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电技术之间的接口(inter-radiointerface)相连,例如,S101与S102之间通过L101相连,S101与S103之间通过L102相连;S102与S103之间通过L103相连,或者三个子设备受控于一个公共的控制设备S107。
同一个终端设备内配置多种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然而,鉴于终端设备体积太小,这势必意味着同时设计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无线电技术终端设备内,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的子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相隔很近,比如,几个厘米,因此,即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的各子设备所使用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空间隔离度无法设计的足够大,也会导致以下问题:当同一个终端设备内的各无线电技术使用相邻的频带时,由于带外泄露(Out of band emission)、杂散发射(Spurious emissions)和接收机阻塞(Blocking)等原因,当其中一个无线电技术模块进行发射时,另一个无线电技术模块的接收将受到干扰,反之亦然,而且,这种干扰又无法通过现有的滤波器进行消除,因此,各无线电技术模块的通信质量会受到影响。
以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S100为例,WLAN和Bluetooth使用“工业、科学及医疗(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简称为ISM)”频带(2.4GHz~2.5GHz),其中,WLAN使用ISM频带中的2.4GHz~2.4835GHz频段,Bluetooth使用ISM频带中的2.4GHz~2.497GHz频段。ISM频带正好与LTE的频带40(Band40:2.3GHz~2.4GHz)和频带7的上行频带(Band7UP:2.5GHz~2.57GHz)相邻,如图2所示。因此,如果S101使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模式且使用Band40,那么S101与S102、S103之间将相互干扰。如果S101使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模式且使用Band7,如图2所示,由于LTE Band7的下行频带与ISM频带相隔很远,因此S102和/或S103的上行发射不干扰S101的下行接收,但是,由于LTE Band7的上行频带与ISM频带毗邻,因此,S101的上行发射将干扰S102和/或S103的下行接收。
使用不同无线电技术的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会降低该无线电子设备双方的通信质量,以图3所示的应用为例,S302为智能终端,配置有使用LTE技术的LTE子设备和使用Bluetooth技术的蓝牙子设备,其中,LTE子设备通过空中接口L301与LTE基站S301通信,蓝牙子设备通过空中接口L302与对端蓝牙耳机通信,LTE子设备的工作频点为2.390GHz,蓝牙子设备在2.402GHz~2.410GHz之间以跳频方式工作,当同一时刻,LTE子设备进行下行接收而蓝牙子设备正好向对端蓝牙耳机发送数据时,LTE子设备的下行接收被蓝牙子设备干扰。而蓝牙子设备向对端蓝牙耳机所发送的数据是从LTE子设备的下行接收获得的,由于蓝牙子设备的干扰导致LTE子设备下行数据接收效率低下反过来又影响了蓝牙子设备向对端蓝牙耳机发送数据的效率,最终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反之亦然,即,LTE子设备的上行发送干扰蓝牙子设备的接收也会同时影响L301和L302两个通信链路,最终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的无线电技术在同一终端设备内同时通信时,这些无线电技术之间将相互干扰,从而降低这些无线电技术的通信质量,影响用户的通信体验。同时,通过类似上述的无线电技术之间的接口或者公共的控制设备,可以获得不同无线电技术的通信规则,进而估计出在何时可能产生干扰。随着移动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在同一终端设备内配置多种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寻求有效措施降低甚至避免不同的无线电技术在同一终端设备内通信时的相互干扰,确保移动用户良好的业务体验。
针对相关技术中不同的无线电技术在同一终端设备内同时通信时,这些无线电技术之间将相互干扰,从而降低这些无线电技术的通信质量,影响用户的通信体验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扰避免方案,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同的无线电技术在同一终端设备内同时通信时,这些无线电技术之间将相互干扰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避免方法,包括:终端中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依照上报准则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其中,终端还包括采用第二无线电技术的第二子设备;第一子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子帧配置信息包括分别预留给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进行信号传输。
优选地,上述上报准则用于终端确定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上报准则包括以下之一:终端自主决定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终端接收的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所要求的内容;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保证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干扰最小,并且保证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数目最多的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的时序关系。
优选地,上述上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子设备上报对端设备在上报指示信息中所要求的干扰情况,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时间偏差,和供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供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的下限。
优选地,上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包括下列之一: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优选地,时间偏差信息包括:时间偏差,指第一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与第二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优选地,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在无线帧上的传输规律是相同的。
优选地,如果第二无线电技术为蓝牙Bluetooth技术,则第二子设备的无线帧是蓝牙的收发窗口。
优选地,第一子设备在一个或多个无线帧中使用不同的子帧组合或者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或者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示出:在位图中,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记为1,第一子设备不使用的子帧记为0,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在位图中,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记为0,第一子设备不使用的子帧记为1,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在该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其他子帧记为0;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在该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其他子帧记为1;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标识和干扰和/或被干扰的子帧的位置的标识。
优选地,当第一无线电技术为长期演进LTE技术或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技术时,子帧组合满足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时序关系。
优选地,子帧组合所满足的HARQ时序关系包括以下之一: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优选地,子帧配置信息中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满足HARQ时序关系。
优选地,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满足HARQ时序关系包括以下之一: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优选地,如果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干扰第二子设备,则对端设备在干扰第二子设备的子帧上降低第一子设备的发射功率;如果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被第二子设备干扰,则对端设备在被第二子设备干扰的子帧上使用低阶的调制编码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避免装置,包括:发送模块,位于装置中的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中,用于依照上报准则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其中,装置还包括采用第二无线电技术的第二子设备;接收模块,位于第一子设备中,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子帧配置信息包括分别预留给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传输模块,位于第一子设备中,用于使用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进行信号传输。
优选地,上述上报准则用于装置确定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上报准则包括以下之一:装置自主决定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装置接收的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所要求的内容;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保证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干扰最小,并且保证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数目最多的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的时序关系。
优选地,上述上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子设备上报对端设备在上报指示信息中所要求的干扰情况,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时间偏差,和供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供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的下限。
优选地,上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包括下列之一: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优选地,子帧配置信息中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满足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时序关系。
优选地,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满足HARQ时序关系包括以下之一: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优选地,如果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干扰第二子设备,则对端设备在干扰第二子设备的子帧上降低第一子设备的发射功率;如果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被第二子设备干扰,则对端设备在被第二子设备干扰的子帧上使用低阶的调制编码参数。
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依照上报准则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对端设备向第一子设备发送第一子设备和使用第二无线电技术的第二子设备子帧分配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同的无线电技术在同一终端设备内同时通信时,这些无线电技术之间将相互干扰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减少同一终端设备中不同无线电技术之间的干扰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一种配置有三种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ISM频带与LTE频带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同一终端设备内LTE与Bluetooth同时通信的应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避免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luetooth使用eSCO EV3的数据收发窗口时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TDD上下行配置1的时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luetooth eSCO EV3与LTE TDD上下行配置1的时间偏差关系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1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2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3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避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模块的一种优选结构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模块的另一种优选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干扰避免方法,以解决不同的无线电技术在同一终端设备内同时通信时,这些无线电技术之间将相互干扰,从而降低这些无线电技术的通信质量,影响用户的通信体验的问题。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避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2,终端中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依照上报准则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其中,终端还包括采用第二无线电技术的第二子设备;
步骤S404,第一子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子帧配置信息包括分别预留给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
步骤S406,第一子设备使用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进行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依照上报准则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消息,第一子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子帧配置信息中包括分别预留给终端设备内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第一子设备在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上进行信号传输。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方法,第一子设备在预留给自己的子帧上进行信号传输,在预留给第二子设备的子帧上停止信号传输,避免了采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的各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无线电技术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的通信体验,适用于在同一终端设备内配置多种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能够确保移动用户良好的业务体验。
其中,步骤S402根据不同的上报准则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当上报准则为终端自主决定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时,终端的第一子设备主动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给对端设备;当上报准则为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保证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干扰最小,并且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数目最多的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的时序关系时,终端的第一子设备根据满足该准则的筛选算法确定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并主动发送所述信息给对端设备;当上报准则为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终端接收的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所要求的内容时,终端的第一子设备根据接收的上报指示进行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发送。下面对步骤S402的两种优选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方式一
第一子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然后,根据该上报指示信息向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
方式二
第一子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之后,第一子设备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然后,第一子设备确定上报指示信息对应的干扰情况,向对端设备发送包含该干扰情况的干扰避免请求信息。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第一子设备在对端设备的指示下,确定对端设备需要的干扰情况,并将该干扰情况上报给对端设备,从而使得对端设备能够更好地确定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分配情况。
优选地,上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子设备上报该上报指示信息所要求的干扰情况,例如,上报该上报指示信息的内容所对应的情况下的干扰,该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时间偏差,和供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供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的下限。本实施例提供了上报指示信息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优选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包括下列之一: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本实施例提供了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其中,时间偏差信息包括:时间偏差,指第一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与第二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优选地,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在无线帧上的传输规律是相同的。
优选地,如果第二无线电技术为Bluetooth技术,则第二子设备的无线帧是蓝牙的收发窗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第一子设备在一个或多个无线帧中使用不同的子帧组合或者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或者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示出:在位图中,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记为1,第一子设备不使用的子帧记为0,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在位图中,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记为0,第一子设备不使用的子帧记为1,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在该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其他子帧记为0;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在该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其他子帧记为1;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标识和干扰和/或被干扰的子帧的位置的标识。通过本实施例,可以方便的获得子帧组合和子帧组合对应的干扰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无线电技术为长期演进LTE技术或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技术时,子帧组合满足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时序关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上述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可以满足HARQ时序关系。
上述子帧组合所满足的HARQ时序关系可以为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即支持该HARQ进程所有重传的时序关系;也可以为非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即只要满足一个或多个HARQ进程时序的传输配置、传输和反馈即可。其中,上述HARQ进程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也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可以满足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也可以满足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还可以同时满足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上述子帧组合可以满足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也可以满足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还可以同时满足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对DL HARQ来说,满足非严格HARQ时序关系的子帧对包括一个DL子帧,其中承载了PDSCH进行下行数据传输,以及对该PDSCH进行分配的PDCCH;还包括一个配对的UL子帧,其中承载了对所述PDSCH中数据进行响应的ACK/NACK信息。对UL HARQ来说,满足非严格HARQ时序关系的子帧对包括一个DL子帧,其中承载了PDCCH来指示进行数据传输的PUSCH;包括一个UL子帧,承载了PUSCH;包括了另一个DL子帧,承载了对PUSCH进行响应的ACK/NACK信息。
其中,上述DLHARQ和ULHARQ子帧对均满足特定的时序关系,本发明不再赘述。在LTE技术中,下行HARQ为非同步HARQ,因此其重传调度比较灵活;上行HARQ为同步HARQ,即重传子帧的时间是按照HARQ的时间关系固定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重点关注满足严格上行HARQ进程(process)时序关系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详细介绍了LTE系统中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根据第一子设备所发送的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对第一子设备的可用子帧进行限制的实现方法。简单起见,在如下描述中,第一子设备特指由多模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内部的LTE设备;对端设备特指LTE控制节点,如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简称为eNB)、家用演进型节点B(Home Evolved Node B,简称为HeNB)、中继(Relay)等;第二子设备特指UE内部的ISM设备,如蓝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为Wifi)模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模块等。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类仅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UE上报的为满足严格HARQ时序关系的子帧组合以及在此子帧组合基础上的干扰/被干扰信息,控制节点基于该上报信息为UE分配LTE收发子帧。在第一种情况下,控制节点所分配的LTE收发子帧满足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但在干扰/被干扰子帧上对UE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举例来说,在LTE干扰ISM的子帧(LTE发送,ISM接收)上,控制节点对UE进行功率控制,例如降低UE LTE设备的发射功率。在LTE被ISM干扰的子帧(ISM发送,LTE接收)上,控制节点可以在调度该UE时,应用高可靠性的技术,例如使用低阶的调制编码参数(更加可靠的调制编码参数),采用能容忍更高强度干扰的低阶调制(每个调制符号代表较少数据比特,例如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简称为QPSK);采用较低编码率。在第二种情况下,控制节点根据UE的干扰/被干扰信息,调整HARQ进程的收发,控制节点所分配的LTE收发子帧不再满足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而成为非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在第一种情况下,HARQ进程的处理比较简单,UE所上报的干扰/被干扰子帧信息被控制节点充分利用。在第二种情况下,HARQ进程的处理相对复杂,但是避免了使用干扰/被干扰子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UE上报的可用子帧组合中除了至少包括一个支持LTE上行所有重传的HARQ进程,还可以包含不满足HARQ时序关系的无干扰子帧,这些不满足HARQ时序关系的可用子帧由eNB灵活进行调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避免方法,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或者第一子设备接收对端设备的上报指示信息,向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第一子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或者进一步的上报指示信息,子帧配置信息中包括分别预留给终端设备内配置的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
其中,上报指示信息是指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指示第一子设备上报在特定条件下的干扰情况,包括以下之一:
时间偏差,以及第一子设备使用的特定子帧组合;
第一子设备使用的特定子帧组合;
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下限。
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包括下列之一:
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第一子设备使用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特定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第一子设备使用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特定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第一子设备使用特定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间的时间偏差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特定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时间偏差是指第一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与第二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偏差。
无线帧是指子设备在该传输单位上的传输规律是相同的,特别的,若第二子设备为采用蓝牙Bluetooth技术的子设备时,第二子设备的无线帧指蓝牙的收发窗口。
第一子设备在N个无线帧中使用不同的或者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或者特定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可以通过下列之一方式给出:
位图: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标识为1/0,不使用的子帧记为0/1,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1;
标识与位图: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0,其他子帧记为0/1;
标识与干扰和被干扰位置: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在哪个子帧上干扰/被干扰。
特别的,当第一子设备使用的无线电技术为LTE技术或UMTS技术时,可以限定子帧组合必须满足HARQ时序关系。
实施例三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子设备使用LTE技术且第二子设备使用Bluetooth技术,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为eNB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使用其他无线电技术的终端也可以采用与本实施例类似的方式来避免干扰。
LTE无论采用FDD模式还是TDD模式,均采用10ms周期的无线帧(frame)结构,尤其对于TDD模式,为满足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置比例,目前共有7种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且这7种TDD上下行配置的设计均可以保证以10ms无线帧周期重复。如图7所示,为TDD上下行配置1的时序图,其中,特殊子帧中包含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简称为DwPTS)、保护间隔(Guard Period,简称为GP),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简称为UpPTS),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视之为下行子帧。
Bluetooth使用同步面向连接(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简称为SCO)链路或者eSCO链路传输语音数据。SCO或eSCO链路传输数据在时间域上具有周期特性,以Bluetooth协议规范所规定的数据包格式EV3为例,使用eSCO链路传输时,eSCO EV3的数据收发窗口时序如图5所示。图5以Bluetooth作为主设备(Master),一个数据eSCO收发窗口(Tescowindow)内有6个Bluetooth时隙(slot)为例,一个eSCO收发窗口内共有3个发送/接收时隙对(Tx/Rx instance),每个slot时长0.625ms(毫秒),因此,一个Tesco window时长为3.75ms。其中,发送时隙用于发送,接收时隙用于接收。Bluetooth主设备向对端从设备(Slave)发送数据时,一个数据包只能在一个eSCO收发窗口内的3个Tx/Rx instance发送并接收来自Slave的响应数据,如果在这3个Tx/Rx instance均发送失败,该数据包会被丢弃,即,Bluetooth的每个Tesco window内传输的都是不同的数据。
LTE与Bluetooth共存于同一个设备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内时,若两者工作的频率足够近,由于滤波技术的不完善,相互之间将会产生干扰。当LTE技术的上行子帧与Bluetooth的接收时隙在时域上重叠时,LTE的上行子帧会干扰Bluetooth的接收时隙,导致Bluetooth可能无法正确解码响应数据;当LTE技术的下行子帧与Bluetooth的发送时隙在时域上重叠时,LTE的下行子帧会被Bluetooth的发送时隙干扰,导致LTE的下行子帧可能无法正确解码。
Bluetooth的传输特性决定当LTE采用不同的子帧进行工作时,一个eSCO收发窗口使用的发送/接收时隙对不同。同时,LTE技术采用哪些子帧进行数据传输取决于eNB的调度算法以及信道条件、网络负载、UE的业务类型等多个因素。通过图1中的无线接口(L102)或者控制设备(S107),UE可以获得在当前的时间偏差下或者特定时间偏差下,LTE技术使用不同子帧组合时,相应的,哪个子帧会干扰Bluetooth以及哪个子帧会被Bluetooth干扰。
例如,LTE的TDD上下行配置1在3个无线帧中的满足HARQ时序的所有子帧组合如下所示,其中3个无线帧中的所有子帧标号为0~29。
DL:{0,7},{1,7},{4,8},{5,12},{6,12},{9,13},{10,17},{11,17},{14,18},{15,22},{16,22},{19,23},{20,27},{21,27},{24,28};
UL:{1,7,11,17,21,27},{4,8,14,18,24,28},{6,12,16,22,26},{9,13,19,23,29};
当使用上述集合的任意组合的子帧时,都可以获得对应的干扰的情况,因此,UE可以获得所有组合以及对应的干扰情况。
实例1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1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2,第一子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
以LTE与Bluetooth共存于同一终端设备内,第一子设备使用LTE技术为例,根据上文中介绍的UE获得的干扰信息,UE向eNB上报以下内容之一:时间偏差以及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时间偏差以及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下面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时间偏差以及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该时间偏差是指LTE的一个无线帧与Bluetooth的一个收发窗口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偏差,如图7所示为一种时间偏差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不仅限于图中给出的情况,也可以其他时间偏差的情况,例如,LTE的一个无线帧的起始时间滞后于Bluetooth的一个收发窗口起始时间的长度。网络可以预先与UE商定好几种不同的时间偏差(例如,在协议中写定几种可用的时间偏差),UE从中选择一个与当前时间偏差最接近的,或者UE可以选择当前的时间偏差进行预估干扰以及时间偏差上报。不同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的上报方式可以是以下之一:位图: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标识为1/0,不使用的子帧记为0/1,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1,例如,若使用集合{1,7,11,17,21,27}和{5,12}的组合,在某个时间偏差下子帧17干扰了Bluetooth,子帧5被Bluetooth干扰,则上报的位图为010000010001100000000100000100,其中,1表示使用的子帧,有下划线的0表示干扰或被干扰,其他没有下划线的0表示没有使用的子帧;标识与位图: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在该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0,其他子帧记为0/1,将所有的集合组合都编号,对应不同组合的编号即是子帧组合标识,上报时将对应的标识与用位图表示的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信息告知网络;标识与干扰和被干扰位置: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在哪个子帧上干扰/被干扰。
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网络可以与UE预先商定一种时间偏差(在协议中写定这种时间偏差),或者UE可以通过内部评估出一种最优的时间偏差,在该种时间偏差条件下,干扰情况最缓和。不同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的上报方式与上文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时间偏差以及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该时间偏差可以是网络可以预先与UE商定好几种不同的时间偏差(例如,在协议中写定几种可用的时间偏差),UE从中选择一个与当前时间偏差最接近的,或者UE可以选择当前的时间偏差进行预估干扰以及时间偏差上报。由上文的描述可知,UE可以获得某个时间偏差下使用所有不同的子帧组合时,LTE技术与Bluetooth的干扰情况。通过UE内部的一些筛选算法,UE可以选出一种子帧的使用组合以及对应的干扰信息。向网络侧上报时间偏差以及通过筛选算法选出的那组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的干扰信息。特定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的上报方式与上文中相同。这里的筛选算法可以是UE内部决定的也可以是与网络事先约定好的,例如:
筛选方法一、所有的下行(Downlink,简称为DL)的集合权值为1,上行集合权值为3,所有组合都可以根据使用的组合对应的权值相加,得到初始得分A,这里如果某个DL集合已经包含在某个UL集合中,则可以累计加分,干扰子帧和被干扰子帧的权值都为-1,则根据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个数可以算出干扰得分B(这里干扰得分为负值),某个组合的最终得分C为A乘以系数α加上B乘以系数β,其中α+β=1,公式如下式所示:
C=α×A+β×B                    (1)
选出最终得分C最高的组合以及对应的干扰,将得分最高的一组子帧组合及干扰以及时间偏差上报给eNB。这里一组或多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的上报方式与上文中相同。
筛选方法二、所有的组合中必须至少包含一组不干扰以及不被干扰的上行(Uplink,简称为UL)的集合,所有的DL的集合权值为1,上行集合权值为其包含的子帧个数,这里如果某个DL集合已经包含在某个UL集合中,则不能累计加分,由此得到初始得分A,干扰子帧和被干扰子帧的权值都为-1,则根据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个数可以算出干扰得分B(这里干扰得分为负值),某个组合的最终得分C的计算方法与式(1)的计算方法相同。由此选出得分最高的一组或多组子帧组合及对应的干扰情况。这里一组或多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的上报方式与上文中相同。
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网络可以与UE预先商定一种时间偏差(在协议中写定这种时间偏差),或者UE可以通过内部评估出一种最优的时间偏差,在该种时间偏差条件下,干扰情况最缓和。然后根据上述筛选方法选出一组或多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上报给网络侧,上报方法与上文中相同。
步骤S804,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向第一子设备发送子帧配置信息。
该子帧配置信息中包括分别预留给终端设备内配置的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第一子设备在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上进行信号传输,第二子设备在预留给第二子设备的子帧上进行信号传输。其中,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是指预留这些子帧用于第一子设备的信号接收和发送;预留给第二子设备的子帧,是指预留这些子帧用于第二子设备的信号接收和发送。
子帧配置信息为子帧配置位图(或子帧配置位图索引);或通知第一子设备开始干扰避免的指示信息。网络侧在接收到UE发送的干扰避免请求信息之后,可以根据信息中携带的内容为UE选取合适的传输子帧,这里需要兼顾UE上报的不同子帧组合的预估干扰情况、整个网络的负荷、UE在不同子帧上的信道条件和UE的传输负荷等因素。为UE选好传输使用的子帧后,网络侧向UE发送子帧配置信息,可以使用子帧配置位图(或子帧配置位图索引)的方式,例如,1/0预留给第一子设备使用或者0/1预留给第二子设备使用;特别的,当UE上报的干扰避免请求信息是特定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或者时间偏差和特定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时,还可以使用通知第一子设备开始干扰避免的指示信息的方式,告知UE可以使用其上报的时间特定子帧组合或者其上报的时间偏差以及特定的子帧组合。
步骤S806,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在配置的位置上传输信号。
当接收到的子帧配置信息是子帧配置位图或者子帧配置位图索引时,UE根据约定的时间偏差,或者使用所述子帧配置时干扰最小的时间偏差,根据位图或者位图索引中指示的信息,在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上进行传输,在预留给第二子设备的子帧上停止传输。
当收到的子帧配置信息是通知第一子设备开始干扰避免的指示信息时,根据之前上报的特定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或者时间偏差和特定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使用约定的时间偏差或者所上报的时间偏差上报的任一种特定子帧组合进行传输,在使用的子帧组合指示的子帧位置上进行传输,未使用的子帧位置上停止传输。
实例2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2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902,第一子设备上报干扰避免请求。
步骤S902与步骤S802类似,只是此处UE上报的干扰避免请求包括以下之一:时间偏差以及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或者特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上报的方法与步骤S802相同。
步骤S904,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向第一子设备发送进一步的上报指示信息。
该上报指示信息是指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指示第一子设备上报在特定条件下的干扰情况,该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时间偏差,以及第一子设备使用的特定子帧组合;第一子设备使用的特定子帧组合;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下限。该上报指示信息的内容即为特定条件的内容。例如,如果上报指示信息中包含第一子设备使用的特定子帧组合,则该上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子设备上报“第一子设备使用的特定子帧组合”情况下的干扰。
网络侧在接收到UE上报的干扰避免请求指示之后,可能由于其中包含的内容无法使网络做出分配哪些子帧给UE使用的决定,或者其中包含的内容不是网络希望获得的,或者网络希望获得更多其他子帧组合以及对应干扰的情况。而向UE发送进一步的上报指示,在该指示中,网络指明其希望获得的信息内容,例如,在网络指定的时间偏差下,使用网络指定的子帧组合时的干扰情况;或者网络指定子帧组合,在不同的时间偏差条件下或者约定时间偏差条件下的干扰信息;或者当LTE至少使用M个子帧的条件下,所有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的干扰情况。
步骤S906,第一子设备上报干扰避免请求。
UE根据步骤S904中接收到的进一步上报指示信息的内容,当上报指示信息为时间偏差以及第一子设备使用特定子帧组合时,UE使用给定时间偏差与给定子帧组合,确定干扰情况,上报给定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的干扰信息,上报方式与上文中相同;或者仅上报干扰信息,采用位图或者干扰子帧位置的方式进行上报。此时,干扰避免请求包括以下之一:特定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或者使用特定组合的干扰信息。
UE根据步骤S904中接收到的进一步上报指示信息的内容,当上报指示信息为第一子设备使用特定子帧组合时,UE根据预先与网络侧规定的规则,或者根据协议写定的方式,UE采用约定的时间偏差和指定的子帧组合,确定干扰情况;或者采用指定的子帧组合,并选择一种干扰最小的时间偏差。此时,干扰避免请求包括以下之一:特定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或者使用特定组合的干扰信息;或者时间偏差以及干扰信息。
UE根据步骤S904中接收到的进一步上报指示的内容,当上报指示为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下限时,UE在所有子帧组合中,选择满足使用的子帧个数最少为所指示的子帧下限的那些子帧组合,并使用约定的时间偏差,或者使用可以所用子帧组合的干扰子帧个数最小的时间偏差,获得此时的干扰情况。此时,干扰避免请求包括以下之一:时间偏差以及特定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或者特定子帧组合以及干扰信息。
步骤S908,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向第一子设备发送子帧配置信息。该步骤与步骤S8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910,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在配置的位置上传输。该步骤与步骤S8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例3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3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2,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向第一子设备发送上报指示信息。
该步骤与步骤S904类似,网络侧根据当前网络的负载、UE的传输负载以及传输的链路条件等因素,网络侧可能希望UE的第一子设备使用某些特定的子帧组合进行传输的干扰情况,使用至少某个数子帧进行传输时的干扰情况,因此,网络向UE发送上报指示信息,其包括以下之一:时间偏差,以及第一子设备使用的特定子帧组合;第一子设备使用的特定子帧组合;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下限。
步骤S1004,第一子设备上报干扰避免请求。该步骤与步骤S9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006,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向第一子设备发送子帧配置信息。该步骤与步骤S8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008,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在配置的位置传输。该步骤与步骤S8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避免装置,用于实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方法。该装置可以是终端。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避免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102,位于该装置中的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中,用于依照上报准则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其中,该装置还包括采用第二无线电技术的第二子设备;接收模块1104,位于第一子设备中,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子帧配置信息包括分别预留给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传输模块1106,位于第一子设备中,耦合至接收模块1104,用于使用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进行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依照上报准则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消息,第一子设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子帧配置信息中包括分别预留给终端设备内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第一子设备在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上进行信号传输。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方法,第一子设备在预留给自己的子帧上进行信号传输,在预留给第二子设备的子帧上停止信号传输,避免了采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的各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无线电技术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的通信体验,适用于在同一终端设备内配置多种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能够确保移动用户良好的业务体验。
其中,发送模块1102根据的上报准则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当上报准则为该装置自主决定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时,发送模块1102主动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给对端设备;当上报准则为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保证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干扰最小,并且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数目最多的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的时序关系时,发送模块1102根据满足该准则的筛选算法确定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并主动发送所述信息给对端设备;当上报准则为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终端接收的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所要求的内容时,发送模块1102根据接收的上报指示进行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发送。下面对发送模块1102的两种优选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模块的一种优选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发送模块1102包括:第一接收子模块1202,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第一发送子模块1204,耦合至第一接收子模块1202,用于根据上报指示信息向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模块的另一种优选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发送模块1102包括:第二发送子模块1302,用于向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第二接收子模块1304,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确定子模块1306,耦合至第二接收子模块1304,用于确定上报指示信息对应的干扰情况;第三发送子模块1308,耦合至确定子模块1306,用于向对端设备发送包含干扰情况的干扰避免请求信息。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发送模块1102在对端设备的指示下,确定对端设备需要的干扰情况,并将该干扰情况上报给对端设备,从而使得对端设备能够更好地确定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的子帧分配情况。
优选地,上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子设备上报该上报指示信息所要求的干扰情况,例如,上报该上报指示信息的内容所对应的情况下的干扰,该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时间偏差,和供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供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的下限。本实施例提供了上报指示信息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优选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包括下列之一: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本实施例提供了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其中,时间偏差信息包括:时间偏差,指第一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与第二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优选地,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在无线帧上的传输规律是相同的。
优选地,如果第二无线电技术为Bluetooth技术,则第二子设备的无线帧是蓝牙的收发窗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第一子设备在一个或多个无线帧中使用不同的子帧组合或者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不同的子帧组合或者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示出:在位图中,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记为1,第一子设备不使用的子帧记为0,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在位图中,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记为0,第一子设备不使用的子帧记为1,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在该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其他子帧记为0;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在该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其他子帧记为1;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标识和干扰和/或被干扰的子帧的位置的标识。通过本实施例,可以方便的获得子帧组合和子帧组合对应的干扰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无线电技术为长期演进LTE技术或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技术时,子帧组合满足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时序关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上述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可以满足HARQ时序关系。
上述子帧组合所满足的HARQ时序关系可以为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即支持该HARQ进程所有重传的时序关系;也可以为非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即只要满足一个或多个HARQ进程时序的传输配置、传输和反馈即可。其中,上述HARQ进程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也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预留给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可以满足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也可以满足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还可以同时满足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上述子帧组合可以满足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也可以满足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还可以同时满足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对DL HARQ来说,满足非严格HARQ时序关系的子帧对包括一个DL子帧,其中承载了PDSCH进行下行数据传输,以及对该PDSCH进行分配的PDCCH;还包括一个配对的UL子帧,其中承载了对所述PDSCH中数据进行响应的ACK/NACK信息。对UL HARQ来说,满足非严格HARQ时序关系的子帧对包括一个DL子帧,其中承载了PDCCH来指示进行数据传输的PUSCH;包括一个UL子帧,承载了PUSCH;包括了另一个DL子帧,承载了对PUSCH进行响应的ACK/NACK信息。
其中,上述DLHARQ和UL HARQ子帧对均满足特定的时序关系,本发明不再赘述。在LTE技术中,下行HARQ为非同步HARQ,因此其重传调度比较灵活;上行HARQ为同步HARQ,即重传子帧的时间是按照HARQ的时间关系固定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重点关注满足严格上行HARQ进程(process)时序关系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详细介绍了LTE系统中第一子设备的对端设备根据第一子设备所发送的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对第一子设备的可用子帧进行限制的实现方法。简单起见,在如下描述中,第一子设备特指由多模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内部的LTE设备;对端设备特指LTE控制节点,如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简称为eNB)、家用演进型节点B(Home Evolved Node B,简称为HeNB)、中继(Relay)等;第二子设备特指UE内部的ISM设备,如蓝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为Wifi)模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模块等。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类仅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UE上报的为满足严格HARQ时序关系的子帧组合以及在此子帧组合基础上的干扰/被干扰信息,控制节点基于该上报信息为UE分配LTE收发子帧。在第一种情况下,控制节点所分配的LTE收发子帧满足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但在干扰/被干扰子帧上对UE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举例来说,在LTE干扰ISM的子帧(LTE发送,ISM接收)上,控制节点对UE进行功率控制,例如降低UE LTE设备的发射功率。在LTE被ISM干扰的子帧(ISM发送,LTE接收)上,控制节点可以在调度该UE时,应用高可靠性的技术,例如使用低阶的调制编码参数(更加可靠的调制编码参数),采用能容忍更高强度干扰的低阶调制(每个调制符号代表较少数据比特,例如QPSK);采用较低编码率。在第二种情况下,控制节点根据UE的干扰/被干扰信息,调整HARQ进程的收发,控制节点所分配的LTE收发子帧不再满足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而成为非严格的HARQ时序关系。在第一种情况下,HARQ进程的处理比较简单,UE所上报的干扰/被干扰子帧信息被控制节点充分利用。在第二种情况下,HARQ进程的处理相对复杂,但是避免了使用干扰/被干扰子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UE上报的可用子帧组合中除了至少包括一个支持LTE上行所有重传的HARQ进程,还可以包含不满足HARQ时序关系的无干扰子帧,这些不满足HARQ时序关系的可用子帧由eNB灵活进行调度。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干扰避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机制中存储有上述干扰避免软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向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对端设备向第一子设备发送第一子设备和使用第二无线电技术的第二子设备子帧分配信息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同的无线电技术在同一终端设备内同时通信时,这些无线电技术之间将相互干扰的问题,达到了减少同一终端设备中不同无线电技术之间的干扰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干扰避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中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依照上报准则向采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还包括采用第二无线电技术的第二子设备;
所述第一子设备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所述子帧配置信息包括分别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进行信号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准则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所述上报准则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终端自主决定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
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所述终端接收的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所要求的内容;
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保证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之间的干扰最小,并且保证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数目最多的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的时序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设备上报所述对端设备在所述上报指示信息中所要求的干扰情况,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时间偏差,和供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
供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的下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包括下列之一:
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所述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所述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所述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所述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差信息包括:时间偏差,指所述第一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与所述第二子设备的一个无线帧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设备在所述无线帧上的传输规律是相同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无线电技术为蓝牙Bluetooth技术,则所述第二子设备的无线帧是蓝牙的收发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设备在一个或多个无线帧中使用不同的子帧组合或者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所述不同的子帧组合或者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示出:
在位图中,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记为1,所述第一子设备不使用的子帧记为0,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
在位图中,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记为0,所述第一子设备不使用的子帧记为1,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在该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1,其他子帧记为0;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标识和位图,在该位图中,干扰和被干扰的子帧记为0,其他子帧记为1;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标识和干扰和/或被干扰的子帧的位置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无线电技术为长期演进LTE技术或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技术时,所述子帧组合满足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时序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组合所满足的HARQ时序关系包括以下之一:
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配置信息中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满足HARQ时序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满足HARQ时序关系包括以下之一:
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干扰所述第二子设备,则所述对端设备在所述干扰第二子设备的子帧上降低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发射功率;如果所述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被所述第二子设备干扰,则所述对端设备在被所述第二子设备干扰的子帧上使用低阶的调制编码参数。
14.一种干扰避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位于所述装置中的采用第一无线电技术的第一子设备中,用于依照上报准则向采用所述第一无线电技术的对端设备发送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采用第二无线电技术的第二子设备;
接收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子设备中,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子帧配置信息,所述子帧配置信息包括分别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设备的子帧的分配信息;
传输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子设备中,用于使用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进行信号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准则用于所述装置确定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所述上报准则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装置自主决定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
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所述装置接收的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上报指示信息所要求的内容;
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的内容为保证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之间的干扰最小,并且保证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数目最多的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的时序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设备上报所述对端设备在所述上报指示信息中所要求的干扰情况,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时间偏差,和供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
供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子帧组合的个数的下限。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避免请求信息包括下列之一:
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所述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不同的子帧组合以及对应所述不同的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所述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以及对应所述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所述第一子设备与所述第二子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信息,和所述第一子设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子帧组合的干扰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配置信息中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满足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时序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配置满足HARQ时序关系包括以下之一:
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上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和下行HARQ进程时序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干扰所述第二子设备,则所述对端设备在所述干扰第二子设备的子帧上降低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发射功率;如果所述预留给所述第一子设备的子帧被所述第二子设备干扰,则所述对端设备在被所述第二子设备干扰的子帧上使用低阶的调制编码参数。
CN2011102273550A 2011-08-09 2011-08-09 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932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73550A CN102932117A (zh) 2011-08-09 2011-08-09 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PCT/CN2012/071944 WO2012152109A1 (zh) 2011-08-09 2012-03-05 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73550A CN102932117A (zh) 2011-08-09 2011-08-09 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117A true CN102932117A (zh) 2013-02-13

Family

ID=47138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73550A Pending CN102932117A (zh) 2011-08-09 2011-08-09 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32117A (zh)
WO (1) WO20121521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9096A1 (zh) * 2017-06-02 2018-1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6659C (zh) * 2004-07-13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配置终端设备的方法
US20100265856A1 (en) * 2009-04-17 2010-10-21 Xue Yang Multi-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coexistence between a bluetooth transceiver and a wimax transceiver operating in fdd m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26067B2 (en) * 2009-10-26 2014-01-07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coexistence efficiency for multi-radio termin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6659C (zh) * 2004-07-13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配置终端设备的方法
US20100265856A1 (en) * 2009-04-17 2010-10-21 Xue Yang Multi-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coexistence between a bluetooth transceiver and a wimax transceiver operating in fdd mod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Study on signalling and procedure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Release 10", 《3GPP TR36.816 V1.0.0 》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9096A1 (zh) * 2017-06-02 2018-1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8990153A (zh) * 2017-06-02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11223464B2 (en) * 2017-06-02 2022-01-11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self-interference
US20220094506A1 (en) * 2017-06-02 2022-03-24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Self-Interference
US11689340B2 (en) * 2017-06-02 2023-06-27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self-interfere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2109A1 (zh)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1146B (zh) 用于有限带宽通信装置的蜂窝通信系统支持
CN104486055B (zh) 在中继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KR101803019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기내 공존 간섭을 조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2326347B (zh) 在中继通信系统中分配回程链路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821914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of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215040B2 (en) Hybrid in-band/out-of-band relays
CN10220185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22917B (zh) 动态tdd配置用户设备和方法
US20100290372A1 (en) Method for multiple tdd systems coexistence
CN104685955A (zh) 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和上行链路传输装置
CN105519211A (zh) 用于执行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EP2901763A1 (en) Operations on shared bands
US975664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125610A (zh) D2d通信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2007790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方法
CN101925118B (zh)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37481A (zh) 一种实现非连续收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62939A (zh) 无线电通信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8062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支持多个载波的帧结构收发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0800367B (zh) 直连通信操作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180049750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33628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40596A (zh) Lte/nr共存中的解调参考信令
JP2010541381A (ja) 周波数分割複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半二重および全二重加入者局オペ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方法
CN102548013B (zh) 多种无线电技术在终端共存时的时分复用通信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