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8415B - 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8415B
CN102918415B CN201180026875.3A CN201180026875A CN102918415B CN 102918415 B CN102918415 B CN 102918415B CN 201180026875 A CN201180026875 A CN 201180026875A CN 102918415 B CN102918415 B CN 102918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istance
epipole
dimension
op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68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8415A (zh
Inventor
李润根
赵胜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apore Yidi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D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D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DNetwork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18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8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8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84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84Relative pos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从位于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选择至少N个节点,利用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N>n,n≥1),利用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形成的n维中确定其他节点的坐标,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更加有效地测量位于网络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优点。

Description

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尤其涉及利用维空间计算位于网络的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是能够用来相互交流信息的通道,多个装置等相互之间交流信息。
构成这种网络的装置根据功能或位置被称为服务器、客户端、路由器、开关等多种名称,但通常将构成网络的各个装置一般统称为节点(node)。
而且,在网络中要传送信息即数据的装置称为源(source),最终将接收数据的装置称为目的地(destination)。
另外,随着电气/电子装置和网络的发达,这种网络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据此,为了将数据从源传送到目的地,虽然存在从源直接将数据传送至目的地的情况,但大部分都会经过多个路径,即,存在于网络上的诸多装置传送数据。
据此,为了将数据从源传送至目的地,即,为了进行通信,掌握最短路径或最佳路径至关重要。
通常,最短路径和最佳路径可以如下地区分,即,最短路径是用于将数据从源传送至目的地的距离相对最短的路径,最佳路径是为了将数据从源传送至目的地而不仅考虑距离,还考虑数据传输成本等其他要素的相对更有效率的路径。但是,在本说明书中,下面不进行这种区分而都是用最佳路径这一术语。
另外,这种最佳路径的设定方式如下:测量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并以测量出的距离为基准确定源和目的地之间经由的节点,据此设定最佳路径。
网络中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不是节点实际所处的位置的节点之间的物理、地理距离,而是基于节点和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的相对的概念。
例如,假设节点1是位于首尔的装置,节点2是位于纽约的装置,节点3是位于东京的装置时,虽然在物理、地理上节点1和节点3之间的距离更近,但根据网络的状态,例如,通信线的种类、相关装置的性能或种类等,实际上节点1和节点2进行通信的时间可能会比节点1和节点3进行通信的时间更短,此时,可以表示为节点1和节点2之间的距离相比节点1和节点3之间的距离更近。
另外,为了在逐渐具有复杂的结构的网络中,测量能够反映网络特性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这种距离,提出有各种方法,但随着网络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实际上没有实现有效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
因此,需要能够更有效地测量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能够更加有效地测量位于网络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可通过以下的针对实施例的说明容易地理解。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方法,用于在与网络连接的装置中测量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选择至少N个节点;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N>n,n≥1);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形成的所述n维中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利用确定的所述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利用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的步骤可以在从各个节点接收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
而且,从所述各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可以是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于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所述利用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N>n,n≥1)的步骤可包括如下步骤:将从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述形成的n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N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N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N-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N-2)维超平面的垂线与第(N-1)个轴平行。
与所述网络连接的装置可以是位于所述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以用于在与网络连接的装置中测量位于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至少两个节点设定为核点;利用所述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分别选择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任意的节点;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分别形成的维空间内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利用所述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从位于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任意的节点设置为核点的步骤可包括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地选择至少M个节点的步骤,所述利用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的步骤包括利用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的步骤,其中所述M>m,m≥1。
而且,利用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的步骤可包括如下步骤: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m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M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M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M-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M-2)维超平面(hyperplane)的垂线与第(M-1)个轴平行。
所述利用分别包含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的步骤可包括利用包括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P个节点形成p维的步骤,且所述P>p,p≥1。
而且,所述利用包括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P个节点形成p维的步骤可包括如下步骤: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p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P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P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P-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P-2)维超平面(hyperplane)的垂线与第(P-1)个轴平行。
所述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的步骤中形成的各个维空间中,至少一个维空间可具有不同的维度。
所述利用被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的步骤可在从各个节点接收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
而且,从所述各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可以是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到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与所述网络连接的装置可以是位于所述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中,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是核点时,所述距离可以是利用所述被设定的核点所形成的维空间内的所述核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中,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中只有一个节点是核点时,所述距离可以是作为所述核点的节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加上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所述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中,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不是核点时,所述距离可以是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所述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加上所述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侧面,提供一种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是与网络连接而测量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准节点设定单元,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选择至少N个节点;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基准节点设定单元所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N>n,n≥1);距离计算单元,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形成的所述n维中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并利用确定的所述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基准节点设定单元所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时,可以在所述距离测量装置从各个节点接收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之后执行。
而且,从所述各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可以是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到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N>n,n≥1)时:将从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述形成的n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N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N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N-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N-2)维超平面的垂线与第(N-1)个轴平行。
所述距离测量装置可以是位于所述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装置,以用于在与网络连接的装置中测量位于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准节点设定单元,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至少两个节点设定为核点,分别选择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任意的节点;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距离计算单元,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分别形成的维空间内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并利用所述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基准节点设定单元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任意的节点设定为核点时,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地选择至少M个节点,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时,利用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其中所述M>m,m≥1。
而且,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时,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m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M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M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M-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M-2)维超平面(hyperplane)的垂线与第(M-1)个轴平行。
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分别包含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时,可利用包括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P个节点形成p维,且所述P>p,p≥1。
而且,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包括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P个节点形成p维时,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p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P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P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P-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P-2)维超平面(hyperplane)的垂线与第(P-1)个轴平行。
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时,所形成的各个维空间中,至少一个维空间可具有不同的维度。
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被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时,可在所述距离测量装置从各个节点接收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之后执行。
而且,从所述各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可以是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到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所述距离测量装置可以是位于所述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距离计算单元利用确定的所述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是核点时,计算在利用所述被设定的核点所形成的维空间内的所述核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距离计算单元利用确定的所述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中只有一个节点是核点时,计算作为所述核点的节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加上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所述距离计算单元利用所述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不是核点时,计算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所述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加上所述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侧面,提供记录有用于实现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有用于实现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记录有用于实现在与网络连接的装置中测量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方法的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选择至少N个节点;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N>n,n≥1);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形成的所述n维中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利用确定的所述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利用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的步骤可以在从各个节点接收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
而且,从所述各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可以是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于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所述利用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N>n,n≥1)的步骤可包括如下步骤:将从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述形成的n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N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N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N-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N-2)维超平面的垂线与第(N-1)个轴平行。
与所述网络连接的装置可以是位于所述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有用于实现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记录有用于实现在与网络连接的装置中测量位于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方法的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至少两个节点设定为核点;利用所述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分别选择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任意的节点;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分别形成的维空间内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利用所述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从位于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任意的节点设定为核点的步骤可包括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地选择至少M个节点的步骤,所述利用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的步骤包括步利用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的步骤,其中所述M>m,m≥1。
而且,利用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的步骤可包括如下步骤: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m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M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M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M-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M-2)维超平面(hyperplane)的垂线与第(M-1)个轴平行。
所述分别选择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任意节点的步骤包括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至少选择P-1个任意的节点的步骤,所述利用分别包含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的步骤可包括利用包括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P个节点形成p维的步骤,且所述P>p,p≥1。
而且,所述利用包括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P个节点形成p维的步骤可包括如下步骤: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p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P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P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P-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P-2)维超平面(hyperplane)的垂线与第(P-1)个轴平行。
所述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的步骤中形成的各个维空间中,至少一个维空间可具有不同的维度。
所述利用被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的步骤可在从各个节点接收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
而且,从所述各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可以是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到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与所述网络连接的装置可以是位于所述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中,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是核点时,所述距离可以是利用所述被设定的核点所形成的维空间内的所述核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中,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中只有一个节点是核点时,所述距离可以是作为所述核点的节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加上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所述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中,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不是核点时,所述距离可以是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所述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加上所述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有益效果
由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具有能够更加有效地测量位于网络中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概念性地例示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图。
图2为在由多个节点构成的网络中概念性地例示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图。
图3为概念性地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三维空间布置多个节点的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形成维空间的顺序的图。
图5为概念性地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多个维空间内布置多个节点的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形成多个维空间的顺序的顺序图。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能够执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的距离测量服务器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进行多样的变更,可具有多种实施例,因此在图中例示特定实施例,并详细进行说明。但是,这并不是要将本发明限定于特定实施方式,本发明应被理解为包含本发明的思想和技术范围所包含的所有变更和等同物或替代物。
在对各个附图进行说明时,对类似的构成要素使用了类似的附图标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当判断为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混淆本发明的主旨时,省略其具体说明。
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在对各种构成要素进行说明时使用,但所述构成要素并不能被所述术语限定。使用所述术语的目的仅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区分。
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
术语“和/或”包括多个相关记载的项目的组合或多个相关记载的项目中的某个项目。
当描述为某个构成要素“连结到”或“连接到”其他构成要素时,可能是某个构成要素直接连结到或连接到其他构成要素,但还应该理解为中间可能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反之,当描述为某个构成要素“直接连结到”或“直接连接到”其他构成要素时,应该理解为中间不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使用的,其意图并不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上下文没有明显的不同时,对于单数的描述包括复数的含义。本申请中,“包括”、“具有”等术语是为了指定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不能理解为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只要没有不同的定义,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在内的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和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内具有普通知识的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具有相同的意思。
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被定义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根据相关技术的上下文所具有的意思相一致的意思,只要本申请没有明确地进行定义,就不应解释为理想化或过度地加以形式化的意思。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于与附图标记无关的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首先,如前所述,本发明中的距离并不是节点实际所处的位置的节点之间的物理、地理距离,而是基于节点和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的相对的概念。
另外,在本发明中,首先基于节点和相邻于这种节点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可以表示为节点1n1和节点2n2之间的距离d,作为相邻节点的n1和n2之间的距离可利用诸如利用响应时间信息的网络连线品质测试(ping test)等方法进行测量,但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在实际网络中,如图2所示,由多个节点构成,在网络中在节点之间利用距离信息的路径设定可具有更加复杂和多样的形态。
例如,图2的例示中,从n1到n5的路径不仅具有从n1至n3,并从n3至n5的路径,还具有n1~n4~n5、n1~n2~n5、n1~n3~n2~n5、…等多种路径。
据此,在计算从n1至n5的距离时,根据途经的节点,该距离的大小分别不同,通常来说,若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诸如n1~n3~n5、n1~n4~n5、n1~n2~n5的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路径可能是最佳路径。
但是,如前所述,根据网络状况(即,通信线的种类或装置的种类、性能等)从n1至n5的各个路径将变得不同。
例如,并不是途经最少的节点的诸如n1~n3~n5、n1~n4~n5、n1~n2~n5的路径才是最佳路径,即便与n1~n3~n2~n5的路径一样地增加一个经过的节点,这种路径也可能是更快捷的最佳路径。
不仅如此,虽然图2中没有示出,n1和n5可以直接形成连接,此时相对于n1和n5的直接连接,途经其他节点的路径可能相对更近。
此时,在如图1的一维或如图2的二维平面中难以反映复杂的网络状况并将其全部图示。
据此,需要反映复杂的网络状况而表示基于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位置,由此测量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
为此,本发明中,首先从存在于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中选择任意的N个节点,并利用所选择的任意的N个节点形成n维。
此时,从存在于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中选择的任意的N个节点的数量可大于所形成的维的维度n,所形成的维的维度n可大于或等于1(N>n,n≥1)。
从存在于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N个节点是被设定为用于形成n维空间的基准的节点,满足N>n,且n≥1的关系式,只要是存在于网络上的节点,则不存在任何的限制。
例如,假设网络上存在n1~ni的多个节点。
假设利用这种多个节点形成n维空间,且n=3时,如图3所示,可以在网络上任意地选择诸如n1、n2、n3、n4的四个节点,并以此为基准形成三维空间。
当然也可以任意地选择四个节点,并以此为基准形成三维以下的维,即,可以形成n=2或n=1的维,这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在如此形成的n维中布置其他节点(n5~ni),并可以在所形成的n维中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
虽然图3中例示了三维空间,但如果节点和节点之间的结构变得复杂,则可以增加任意选择的节点的数量,以进一步增加相关空间的维度,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可以从存在于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中任意地选择五个节点,利用任意选择的五个节点形成n=4的4维空间,并将剩余的节点布置在4维空间内,在所形成的4维空间测量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另外,对于形成n维的方法,在对图4进行说明时更详细地进行描述。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为了形成维空间而在维空间内布置节点的顺序的顺序图。
图4中例示了n=3,即形成三维空间的情况。
图4仅为例示,对于为了形成维空间而任意选择的节点的数量和所形成的空间的维度来说,只要从存在于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之中任意选择N个节点,且任意选择的节点的数量N和所形成的空间的维度n符合N>n,且n≥1,则如前所述,没有任何的限制。
参照图4的例示,为了形成n=3的三维空间,如前所述,任意选择的节点的数量应至少为4个。这种被选择的4个节点分别定义为n1~n4。
利用n1~n4形成三维空间的步骤为,首先如步骤1,将n1布置在所形成的三维空间上的原点(第一个节点的位置定义为p_1)。
然后,在步骤2中,将n2匹配于与n1的距离而布置(第二个节点的位置定义为p_2)在任意一个轴(定义为第一轴,图3中相当于y轴)。
在步骤3中,将n3的相关位置定义为p_3时,将p_3布置为使从p_3至直线p_1,p_2的垂线平行于任意的另外一个轴(定义为第二轴,图3中相当于x轴)。
在步骤4中,将n4的相关位置定义为p_4时,将p_4布置为使p_4至包含p_1,p_2,p_3的平面的垂线平行于任意的另外一个轴(定义为第三轴,图3中相当于z轴)。
通过这种方法,可利用n1~n4的四个节点(N=4)形成三维(n=3,N>n)空间。
另外,在如此生成的三维空间内布置除了为形成三维空间而选择的任意的节点(n1~n4)之外的其他节点时,可以利用n1~n4的四个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三维空间内布置其他节点。
如同这种图4的例示,任意选择N个节点形成n维空间的方法一般表示为如下。
首先,将从网络上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一个节点(定义为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n维空间上的原点(第一个节点的位置定义为p_1)。
然后,将第二个节点匹配于与第一个节点的距离而布置(第二个节点的位置定义为p_2)在任意一个轴(定义为第一轴)。
将第三个节点的相关位置定义为p_3时,将第三个节点布置为使从p_3至直线p_1,p_2的垂线平行于任意的另外一个轴(定义为第二轴)。
将第四个节点的相关位置定义为p_4时,将第四个节点布置为使p_4至包含p_1,p_2,p_3的平面的垂线平行于任意的另外一个轴(定义为第三轴)。
通过这种方法,将第N个节点的相关位置定义为p_N时,将第N个节点布置为使p N至包含p_1~p_(N-1)的(N-2)-维超平面(dimensionalhyperplane)的垂线平行于第(N-1)轴。
另外,选择存在于这种网络上的N个任意的节点,并利用所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可以形成n维空间,在所形成的n维空间内,利用与N个任意的节点之间的距离布置存在于网络上的其他节点。
另外,在网络上增加新的节点时,即,需要在根据本发明形成的维空间内增加节点时,利用所增加的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计算节点的坐标,由此可以将节点布置在维空间内。
为了在维空间内增加节点而用来进行坐标计算的数学计算可表示如下。
将需要增加的节点定义为x,x的坐标定义为(x_1,x_2,…,x_n),并将第i个特定地点的坐标定义为(p_i1,p_i2,…,p_in)时,距离的误差可以如下用[数学式1]表示。
[数学式1]
d_err(x)=(sqrt((x_1-p_11)^2+(x_2-p_12)^2+…+(x_n-p_1n)^2)-d_1)^2+…
为了在上面的[数学式1]中最小化函数,求解使以各个x_i对上述函数进行偏微分的函数变成0的、作为联立方程式的[数学式2]。
[数学式2]
D=sqrt((x_1-p_11)^2+(x_2-p_12)^2+…+(x_n-p_1n)^2)时,
0=d(d_err)/dx_i=2(D-d_1)(2x_i-p_1i)/D+2(D-d_2)(2x_i-p_2i)/D+…(for i=1,2,...,n)
据此,将依据[数学式2]的值设置为坐标,从而可以给网络中增加的节点赋予坐标。
为了在维空间内增加节点而用来进行坐标计算的数学计算并不局限于这种[数学式1]和[数学式2],也可以通过其他数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另外,通过将这种各个节点布置在维空间,通过利用节点的坐标进行数学计算就能够知道各个节点的距离。
因此,通过测量网络上存在的节点之间的距离,可在复杂的网络结构中更加容易地表示节点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更加容易地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
另外,如图3和图4说明的那样,选择存在于网络上的N个任意的节点,并利用选择的N个任意的节点形成n维空间之后,在n维空间内布置存在于网络上的其他节点,从而计算位于网络上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时,由于网络上存在非常多的节点,而且节点之间的连接状态或节点的性能等各种条件都彼此不同,因此有可能难以准确地测量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此时,利用存在于网络上的节点不是形成如图3和图4的一个维空间,而是形成多个维空间,并使形成的多个维空间相互之间形成关联,由此可以更加准确地布置存在于网络上的诸多节点的位置,且可以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
另外,对于形成多个维空间的方法来说,形成多个维空间中的每一个维空间的方法可以根据图3和图4说明的方法。
以下,参照图5和图6对形成多个维空间并布置节点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个维空间的形成顺序的顺序图。
如图5所示,首先从存在于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中选择M个任意的节点而设定为核点(core point)(S500)。
其次,利用被设定为核点的任意节点形成维空间(S502)。
为了形成维空间从任意的节点选择的核点的数量M可以是大于利用核点形成的维度m的数。
即,对于利用所设定的核点形成m维空间来说,如图3和图4说明的那样,选择存在于网络上的任意的M个节点时,形成小于M的m维(M>m,m≥1)空间。
另外,利用这种核点形成维空间时,选择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的任意的节点(S504)。
而且,利用分别包括各个核点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S506)。
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再次形成各个维空间时,如图3和图4说明的那样,当选择存在于网络上的任意的P个节点时,形成小于P的p维(P>p,p≥1)空间,此时,P个节点中包含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
例如,如图6的例示,当网络上的节点中设定三个核点时,利用核点形成二维空间,并分别包括核点而再次选择四个节点,对于各个核点形成三维空间。
另外,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而分别形成包括各个核点的p维空间时,除了用于形成p维空间的核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即,包含于p维的节点可以核点和相关节点之间的距离为基准被确定。
例如,图6的例示中,当假设n1、n5、n9被选择为核点时,将n1、n5、n9设定为核点的核点数量为M=3,由于利用核点所生成的维空间的维度m是M>m,因此m可以是2,据此形成二维空间。
然后,n2~n4、n6~n8、n10~n12比较与作为核点的n1、n5和n9之间的距离,由此变成包含于作为相对距离近的核点的节点(n1、n5、n9)所属的各个p维空间内的节点。
另外,在图6的例示中,用于形成p维空间的包含核点的任意节点的数量P为4(分别为n1~n4、n5~n8、n9~n12),因而p维空间可以是形成三维空间,由于核点选择了三个,其结果,形成作为由核点形成的维空间1的一个二维空间和作为核点分别所属的维空间的三个三维空间(维空间2~4)。
另外,对于核点分别所属的维空间来说,虽然示出了如图6例示的分别具有相同的维度的维空间,但核点分别所属的维空间的维度也可以不同。
例如,也可以彼此不同地将n1为核点的维空间2的维度设定为三维,将n5为核点的维空间3的维度设定为四维,将n9为核点的维空间4的维度设定为五维。
以下,参照图6的例示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形成多个维空间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形成多个维空间的顺序的顺序图。
如图6所示,从存在于网络上的任意节点之中,将n1、n5、n9设定为核点。
由于设定为核点的节点的数量为3(=M)个,因此利用所设定的核点可形成的维的维度为2(=m)维空间,据此如图6例示,维空间1形成二维空间。
另外,当利用这种核点形成二维空间时,以各个核点为基准任意地选择P-1个相对距离近的节点。
图6的例示中,以作为核点1的n1为基准时,与n1的距离相对与作为核点2的n5或作为核点3的n9的距离近的n2、n3、n4分别被选定。
据此,由于包含核点n1选择了四(=P)个,因此可以形成三(=p)维空间。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以作为核点2的n5或作为核点3的n9为基准分别形成三维空间。
另外,如前所述,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再次形成各自的p维空间时,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而分别形成的p维空间的维度可具有分别不同的维度。
但是,此时包括核点而选择的任意的节点数量P应大于所形成的空间的维度p,且相同地,p应为1以上的自然数。
另外,以上的说明中,例示了首先选择核点,并先形成包括核点的m维空间,然后以各个核点为基准再次形成各自的p维空间,但也可以首先以各个核点为基准形成各自的p维空间,然后再形成包括核点的m维空间或可以同时形成这种各个维空间。
另外,形成这种多个维空间,并使形成的多个维空间相互产生关联时,也与形成一个维空间一样,有时也需要在多个维空间产生关联的维空间内增加节点。
即,存在在网络上增加节点的情况,此时所要增加的节点以各个核点为基准,靠近核点的节点将被添加到核点所属的维空间之内。
即,首先测量需要增加的节点和核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最为靠近的核点之后,将需要添加的节点布置在最为靠近的核点所属的维空间之内。
例如,图6中要将节点13(n13)添加到维空间时,首先测量从n13至各个核点(n1、n5、n9)的距离信息,然后当计算出最为靠近的核点是n5时,n13将被布置于n5所属的维空间3之内。
另外,在n13将要布置到n5所属的维空间3时,使用前述的在维空间内添加节点的方法而实行。
即,需要添加的节点定义为x,x的坐标定义为(x_1,x_2,…,x_n),第i个特定地点的坐标定义为(p_i1,p_i2,…,p_in)时,距离的误差可以用前述的[数学式1]表示。
而且,为了最小化[数学式1]中的函数,求解使以x_i分别对所述函数进行偏微分的函数变成0的、作为联立方程式的前述[数学式2],并将依据[数学式2]的值设定为坐标,由此可对添加到网络上的节点赋予坐标。
另外,通过将这种各个节点布置在维空间,可利用各个节点的坐标计算出距离。
即,如前所述,可根据数学计算将节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来。
但是,在形成多个维空间,并使形成的多个维空间相互关联时,与在一个维空间中不同,由于存在多个维空间,根据节点属于各个维空间中的哪一个维空间以及是否为核点等,计算节点之间的距离可变得不同。
例如,均位于k维的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距离(Euclidean distance)可表示为d_k(A,B)。
但是,形成多个维空间,并使形成的多个维空间相互产生关联时,可如下地计算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
例如,假设存在布置于由多个维空间形成的空间内的节点A和节点B,并假设整个空间的维度为n,核点所属的空间的维度为m。
此时,若节点A和节点B均为核点,则距离可表示为d_n(A,B)。
其次,在节点A为核点,节点B不是核点时,将B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定义为B_L时,距离可以表示为d_n(A,B_L)+d_m(B_L,B)。
最后,当节点A和节点B都不是核点时,将节点A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定义为A_L,节点B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定义为B_L时,距离可以表示为d_n(A_L,B_L)+d_m(A_L,A)+d_m(B_L,B)。
另外,如上所述地节点A和节点B都不是核点,且节点A和节点B都位于相同的k维时,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距离与位于一个维空间的节点之间的距离相同地可表示为d_k(A,B)。
利用这种维空间的概念针对各个节点赋予坐标,并利用赋予的坐标测量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具有非常复杂的形态的网络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测量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另外,为了将这种多个节点布置在维空间,并设定从源到目的地传送数据的最佳路径,例如,可能存在需要找出离目的地近的节点的情况。
或者,为了从相对最近的节点接收被分割的各个数据,可能存在在网络上以节点本身为基准需要找出位于近距离的节点的情况。
此时,首先在仅形成一个维空间的情况下,例如,将目的地作为目标节点,由此在维空间内以目标节点为基准选择距离近的节点即可。
但是,在形成多个维空间的情况下,首先从目标节点所属的维空间内找出需要找出的数量的节点。
如果在目标节点所属的维空间内没有找出所有的所需数量的节点,则以目标节点所属的核点为基准找出靠近的核点,由此找出需要找出的剩余数量的节点。
例如,在图6的例示中,假设n2为目标节点,需要找出靠近n2的四个节点,并假设n1至n5的距离和n1至n9的距离中,n1至n5的距离更近。
此时,首先在n2所属的三维空间内找出n1、n3、n4这三个节点,并以作为核点1的n1为基准找出核点中最为靠近的n5,由此找出总共四个节点。
如果假设需要找出靠近n2的五个节点时,在n2所属的三维空间找出n1、n3、n4这三个节点,并包含作为核点的n5和n9总共找出五个节点。
如果,假设需要找出靠近n2的六个节点时,在n2所属的三维空间找出n1、n3、n4这三个节点,并包含作为核点的n5和n9,然后在作为核点的n5和n9中,在各个核点所属的三维空间内,利用各个节点至核点的距离找出剩余的一个节点,由此找出总共五个节点。
当然,根据距离,即便是存在于相同的维空间内的节点,当存在于其他核点所属的维空间内的节点更近时,也可能选择其他核点所属的维空间内的节点。
例如,在图6的例示中,假设n2为目标节点,且需要找出靠近n2的三个节点,并假设从核点n1至n5的距离相比n1至n4的距离更近。
此时,被选择的靠近n2的三个节点并不是n1所属的维空间2的其他节点n2、n3、n4,而是n2、n3以及位于维空间3,而不是位于维空间2的n5。
另外,这种以目标节点为基准找出靠近的节点可在网络上设定用于传送数据的最佳路径时或者诸如p2p方式的从多个节点接收分割一个数据而形成的各个被分割数据时使用。
对于实际网络中使用这种将多个节点布置在维空间而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方法的情况,通过例示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与网络连接的专门的装置(例如,服务器)等,存储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这些距离信息可应用于各种领域。
图7中例示了利用与网络连接的专门的装置(例如,服务器)等测量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的状况。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的系统的结构的图。
如图7所示,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的系统可包括网络100、距离测量服务器110以及数据库120。
首先,如图7所示,网络100可由作为构成网络的多种装置的多个节点(n1~nk)相互连接而形成。
而且,作为可以相互收发信息的通道,只要是各个装置等相互之间收发信息的情况,则不存在任何的限制。
因此,本发明的网络100不仅包括移动通信网以及因特网,因特网还包括提供TCP/IP协议以及存在于其上层的各种服务,即HTTP(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Telnet,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DNS(Domain NameSystem),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NMP(Simple NetworkManagement Protocol),NFS(Network File Service)等的世界范围内的开放型网络结构。
而且,移动通信网除了基站(BS:Base Station)、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Mobile Telephone Switching Office)、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 LocationRegister)之外,还进一步包括诸如可实现无线包数据的收发的访问网关(Access Gateway)、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等构成要素。
距离测量服务器110从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接收针对各个节点的信息和针对与各个节点相邻的节点的距离信息(即,到相邻节点的距离信息)。
针对各个节点的信息可包括诸如节点的识别号或标识符(ID)的节点的识别信息、节点的IP地址、装置的种类、通信线的种类、物理和地理位置等与节点相关的多种信息。
至相邻节点的距离信息可优选为关于相关节点至物理和地理上连接的其他节点为止的距离的信息。
而且,针对相邻的节点的距离信息,如前所述,利用诸如利用响应时间信息的ping测试等方法进行测量,并可传送至距离测量服务器110,但其方法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在图2的例示中,距离测量服务器从n1~n5的五个节点分别接收包括IP地址等的节点信息,而且可以从n1接收n1的IP地址,装置的种类信息、通信线的种类等节点信息和作为至相邻的n2、n3以及n4的距离信息的诸如d1、d2、d4的至相邻节点的距离信息。
另外,距离测量服务器110从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接收针对节点的信息和至相邻节点的距离信息,使用如前所述的方法,利用节点之间的距离形成维空间,并利用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形成的维空间内布置各个节点。
而且,基于布置在维空间的节点的信息,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而且,在网络上增加节点时,利用增加的节点和既有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形成的维空间内布置节点,尤其在形成多个维空间时,首先测量增加的节点和各个核点之间的距离之后,可在最为靠近的核点所属的维空间内布置增加的节点。
另外,距离测量服务器110从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接收针对节点的信息和至相邻节点的距离信息可以是如下情况,即,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以预定的时间或例如与其他节点的连接状态的变化等多种基准,从相关节点向距离测量服务器110传送针对相关节点的信息和至相邻的节点的距离信息。
而且,距离测量服务器110可以向各个节点请求针对相关节点的信息和至相邻节点的距离信息而进行接收。
而且,距离测量服务器110接收针对节点的信息和至相邻节点的距离信息时,可通过诸如agent的程序执行。
另外,数据库120中可以存储距离测量服务器110从各个节点接收的针对节点的信息和针对相邻节点的距离的信息。
而且,数据库120中还可以存储布置节点的维空间信息和所形成的维空间内的节点的布置信息。
另外,以下参照图8说明从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接收针对节点的信息和从节点至相邻节点的距离信息形成维空间,并在形成的维空间内布置各个节点,由此计算节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测量服务器的结构。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能够执行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的距离测量服务器的结构的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距离测量服务器可包括基准节点设定单元800、维形成单元810、距离计算单元820。
另外,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距离测量服务器110从构成网络100的各个节点接收针对节点的信息和从节点至相邻的节点的距离信息,而这些信息可通过与网络连接的通信单元(未图示)接收。
另外,为了利用所接收的信息形成一个维空间,需要选择多个任意的节点,而为了形成多个维空间并使多个维空间之间产生关联,也需要选择多个任意的节点设定核点,且需要与核点相邻的节点的信息。
图8所示的基准节点设定单元800为了形成一个维空间,选择多个任意的节点,或者为了形成多个维空间并使多个维空间产生关联,选择多个任意的节点而设定核点。
维形成单元810利用由基准节点设定单元800选择或设定的多个任意的节点或核点形成预先设定的维空间。
如前所述,这种维空间是一个维空间或形成多个维空间并使多个维空间相互关联的维空间。
另外,如前所述,当仅形成一个维空间时,首先选择任意的N个节点,并利用所选择的任意的N个节点形成n维,且满足N>n,n≥1的关系。
如前所述,当形成多个维空间,并形成使多个维空间相互产生关联的维空间时,选择任意的M个节点设定为核点之后,形成m维,并包括核点而包括相对靠近核点的P个节点,形成p维,且满足M>m,m≥1,P>p,p≥1的关系。
维形成单元810还在所形成的维空间内确定其他节点的坐标而布置其他节点。
距离计算单元820利用所确定的坐标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
另外,图7至图8中,例示了包括连接到网络100的单独的距离测量服务器110而利用针对各个节点的信息和节点与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形成维空间,并利用所形成的维空间测量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但是,与此不同地,可以将距离测量服务器110的功能包含于构成网络100的各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或者提供给与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连接的另外的装置而测量构成网络的节点之间的距离。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方法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在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之中实现,由此可设置到各个节点而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
另外,这种根据本发明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可应用于多种领域。
如前所述,在网络中需要将数据从源传送至目的地时,数据传送应通过最佳的路径进行。
为此,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设定最佳路径。
而且,从多个源中的最佳的源向目的地传送数据时,可计算各个源至目的地的距离而确定最佳的源。
不仅如此,在诸如p2p(点对点,peer-to-peer)的网络中,当要从多个用户接收数据时,也能够选择最佳的用户(点)而从相关用户接收数据。
而且,当构成诸如p2p的网络时,图7的距离测量服务器110的功能可以包含于管理p2p网络的p2p管理服务器而选择将要提供用户所请求的数据的最佳的点或服务器,从而提供给作为用户的点。
尤其,将p2p网络应用为用于传送内容的内容传送网络(Contents DeliveryNetwork)或与内容传送网络结合而使用时,距离测量服务器110的功能可以包含于管理p2p网络的p2p管理服务器或/和内容传送网络的构成要素之中,以应用于选择将要提供用户所请求的数据的装置。
另外,也可以采用将在p2p网络中成为用于形成维的基准的核点设定为连接或中继点之间的通信的中转器(broker)或超节点,并在点上添加根据本发明的距离测量方法的功能,选择将要实现文件等的收发的最佳点,由此向点提供信息的方法。
不仅如此,为了设定核点而选择任意的节点时,将在地理和物理上或者以服务的提供者为中心成为相关网络的中心的节点选定为将要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由此使根据本发明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能够被适用。
例如,将位于各个地域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等的服务器选择为用于形成维空间的任意的节点而形成维空间,并根据距离在维空间内布置与位于各个地域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等的服务器分别连接的各个节点,由此可计算节点之间的距离。
而且,通过将位于韩国的特定IDC等的服务器作为核点而形成一个维,并将位于美国的IDC等的服务器作为核点而形成一个维的方法按照各个国家在每个国家的网络中形成维空间。
而且,利用在相关国家中被选定为核点的节点再次形成空间维,形成将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的维空间,而位于每个国家的节点能够被分别布置在以相关国家的核点为基准而形成的维空间内。
而且,在地域上,例如,也可以将韩国的各个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IDC等服务器设定为核点而形成以各个ISP为中心的空间维,将与各个ISP连接的节点布置在以各个ISP为中心的空间维内,由此测量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不仅如此,对于无线网络来说,可以将基站或无线网络的访问点(AP,Access Point)设定为核点,并将这种无线网络上的终端设定为非核点的其他任意的节点,由此能够计算出节点之间的最佳距离,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在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能够进行通信。
这种根据本发明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不仅可以以前述的例示适用,也可以以各种形态适用,只要是设定如同核点的成为基准的节点,并利用所设定的节点形成空间维,且在所形成的空间维给各个节点分别赋予坐标而计算节点之间的距离,由此测量距离,则都应视为包含于本发明。
上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仅仅是以例示为目的揭示的,对于本发明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之内进行多种修改、变更、附加,而这种修改、变更和附加属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用于在与网络连接的装置中测量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选择至少N个节点;
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且N>n,n≥1,其中,形成所述n维时利用从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中的每一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执行;
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形成的所述n维中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
利用确定的所述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为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于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将从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述形成的n维空间上的原点;
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
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
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N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N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N-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N-2维超平面的垂线与第N-1个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网络连接的装置是位于所述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5.一种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以用于在与网络连接的装置中测量位于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至少两个节点设定为核点;
利用所述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
分别选择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任意的节点;
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
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分别形成的维空间内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
利用所述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至少两个节点设定为核点的步骤包括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地选择至少M个节点的步骤,
所述利用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的步骤包括利用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的步骤,其中所述M>m,m≥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m维空间上的原点;
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
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
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M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M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M-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M-2维超平面的垂线与第M-1个轴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分别包含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的步骤包括利用包括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至少P个节点形成p维的步骤,且所述P>p,p≥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包括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至少P个节点形成p维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p维空间上的原点;
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
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
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P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P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P-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P-2维超平面的垂线与第P-1个轴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的步骤中形成的各个维空间中,至少一个维空间具有不同的维度。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被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的步骤在从各个节点接收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各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是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到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网络连接的装置是位于所述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为,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是核点时,是利用所述被设定的核点所形成的维空间内的所述核点之间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为,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中只有一个节点是核点时,是作为所述核点的节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加上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中,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不是核点时,是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所述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加上所述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17.一种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是与网络连接而测量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基准节点设定单元,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选择至少N个节点;
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基准节点设定单元所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且N>n,n≥1,其中,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距离测量装置接收的来自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中的每一个节点的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形成所述n维;
距离计算单元,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形成的所述n维中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并利用确定的所述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中的各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是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到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形成n维时,
将从任意选择的所述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述形成的n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N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N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N-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N-2维超平面的垂线与第N-1个轴平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测量装置是位于所述网络上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21.一种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以用于在与网络连接的装置中测量位于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基准节点设定单元,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至少两个节点设定为核点,分别选择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任意的节点;
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
距离计算单元,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分别形成的维空间内确定所述其他节点的坐标,并利用所述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节点设定单元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将至少两个节点设定为核点时,从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中任意地选择至少M个节点,
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时,利用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其中所述M>m,m≥1。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M个任意的节点形成m维时,
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m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任意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M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M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M-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M-2维超平面的垂线与第M-1个轴平行。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分别包含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时,利用包括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至少P个节点形成p维,且所述P>p,p≥1。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包括所述任意选择的至少P-1个节点和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的至少P个节点形成p维时,
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一个节点布置在所形成的所述p维空间上的原点;匹配于与所述第一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二个节点布置在任意的第一个轴上;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之中任意选择的第三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三个节点至所述第一个节点和所述第二个节点所形成的直线的垂线与任意的第二个轴平行;将从包括所述核点的节点中任意选择的第P个节点布置成使从第P个节点至包含第一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至第P-1个选择的节点的位置的P-2维超平面的垂线与第P-1个轴平行。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分别包括被设定为所述核点的节点而分别选择的任意的节点形成各个维空间时,所形成的各个维空间中,至少一个维空间具有不同的维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形成单元利用被设定的核点形成维空间是在所述距离测量装置从各个节点接收节点信息和所述节点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之后执行。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各个节点接收的节点信息是包括所述节点的识别信息、所述节点的IP地址、所述节点的装置种类、连接到所述节点的通信线的种类、所述节点的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测量装置是位于所述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计算单元利用确定的所述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时,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是核点时,是计算在利用所述被设定的核点所形成的维空间内的所述核点之间的距离。
3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计算单元利用确定的所述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中只有一个节点是核点时,计算作为所述核点的节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加上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不是所述核点的节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3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节点之间距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计算单元利用所述确定的坐标计算位于所述网络的多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当测量所述距离的节点都不是核点时,计算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和所述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加上所述各个节点所属的维空间的核点之间的距离的距离。
CN201180026875.3A 2010-03-30 2011-03-30 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8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28398 2010-03-30
KR1020100028398A KR100984479B1 (ko) 2010-03-30 2010-03-30 노드 사이의 거리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1/002168 WO2011122839A2 (ko) 2010-03-30 2011-03-30 노드 사이의 거리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8415A CN102918415A (zh) 2013-02-06
CN102918415B true CN102918415B (zh) 2014-08-06

Family

ID=43010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687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8415B (zh) 2010-03-30 2011-03-30 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13521B2 (zh)
EP (1) EP2555009B1 (zh)
JP (1) JP5795790B2 (zh)
KR (1) KR100984479B1 (zh)
CN (1) CN102918415B (zh)
WO (1) WO201112283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7325B1 (ko) 2012-12-18 2013-11-11 국방과학연구소 감시 정찰 센서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의 3차원 공간에서 노드 배치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14137732A (ja) * 2013-01-17 2014-07-28 Fujitsu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3973837B (zh) * 2014-05-27 2018-02-13 湖南网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物理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68341B (zh) * 2014-08-15 2018-01-1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Ip地址的定位方法和cdn调度方法以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2404B1 (en) * 1998-05-14 2001-02-20 Sun Microsystems, Inc. Determination of distance between nodes in a computer network
CN1939003A (zh) * 2004-01-30 2007-03-28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使用节点的位置信息选择网络中靠近另一个节点的节点
EP1906692A1 (de) * 2006-09-26 2008-04-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bstandsermittlung zwischen Netzknoten in einem Nachrichtennetzwe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2715A (ja) * 1999-05-19 2000-11-30 Nec Corp Sdh伝送のノード間距離測定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1299743A2 (en) * 2000-07-03 2003-04-09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Method and wireless terminal for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a relative positioning system
US7554988B2 (en) * 2002-09-10 2009-06-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reating expressway for overlay routing
US7457860B2 (en) * 2003-10-09 2008-11-25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Node localiz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60050651A1 (en) * 2004-08-19 2006-03-09 Cyril Brignone Establishing a coordinate system and coordinates for nodes in a network
US20070155408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John Belce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s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low frequency signals
EP1821116B1 (en) * 2006-02-15 2013-08-14 Sony Deutschland Gmbh Relative 3D positioning in an ad-hoc network based on distances
US7880676B2 (en) * 2006-04-19 2011-02-01 Wichoru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positioning using partial distance information
JP4774559B2 (ja) * 2007-08-09 2011-09-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網におけるノード間距離推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20090048837A (ko) * 2007-11-12 2009-05-15 세연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두 노드간의 거리 측정 방법
SE534644C2 (sv) * 2008-03-27 2011-11-01 Sics Swedish Inst Of Comp Science Ab Förfarande och system för lokalisering av noder
EP2482093B1 (en) * 2008-08-20 2019-03-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ireless terminal positioning system, method of positioning wireless terminal, environment measurement system, facility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of measuring environment, and method of deciding destination of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
US8284788B2 (en) * 2008-08-29 2012-10-09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scalable routing with greedy embedding
WO2010035565A1 (ja) * 2008-09-29 2010-04-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距離メトリック推定システム、座標算出ノード、距離メトリック推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2404B1 (en) * 1998-05-14 2001-02-20 Sun Microsystems, Inc. Determination of distance between nodes in a computer network
CN1939003A (zh) * 2004-01-30 2007-03-28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使用节点的位置信息选择网络中靠近另一个节点的节点
EP1906692A1 (de) * 2006-09-26 2008-04-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bstandsermittlung zwischen Netzknoten in einem Nachrichtennetzwerk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332715A 2000.11.30
JP特表2008-510171A 2008.04.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84479B1 (ko) 2010-09-30
WO2011122839A9 (ko) 2011-11-24
US8913521B2 (en) 2014-12-16
EP2555009B1 (en) 2019-10-23
EP2555009A4 (en) 2014-08-27
JP5795790B2 (ja) 2015-10-14
EP2555009A2 (en) 2013-02-06
US20130064121A1 (en) 2013-03-14
JP2013529404A (ja) 2013-07-18
WO2011122839A2 (ko) 2011-10-06
WO2011122839A3 (ko) 2012-02-02
CN102918415A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07261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ofence networks
US11711666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ofence networks
CN102318288B (zh) 节点排序与选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8516528A (ja) ネットワークのサービスノードの特定
Tian et al. Topology mapping and geolocating for China's Internet
CN110402567B (zh) 信息为中心的网络中基于中心性的缓存
CN102918415B (zh) 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Zheng et al. Sparse WiFi deployment for vehicular internet access with bounded interconnection gap
CN105704034A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和中央服务器
CN102006234A (zh) 一种用于优化p2p网络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039316A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map, and method of measuring location of terminal using the map
CN104935462A (zh) 一种端服务器部署方法及装置
Ciavarrini et al. Smartphone-based geolocation of Internet hosts
CN113645318B (zh) 面向人机物资源的结构化对等网络自适应构建方法和装置
Yang et al.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in 3-d sensor networks with general topologies
Hillmann et al. Modelling of IP Geolocation by use of Latency Measurements
Al-Arnaout et al. MP-DNA: A novel distributed replica placement heuristic for WMNs
US11838744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ofence networks
CN104734919A (zh) 一种测量网络时延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200332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ofence networks
Sànchez-Artigas et al. TR-clustering: Alleviating the impact of false clustering on P2P overlay networks
Xu et al. Hybrid retrieval mechanisms in vehicle-based P2P networks
Sarkar Geometric abstraction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sensor networks
Hartmann et al. Coordinate-based routing: Refining nodeids in structured peer-to-peer systems
Schwabe et al. Topology model to generate realistic latency for simul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3

Address after: Hong Kong CDNetworks Holdings Limited, Room 13A/F06, South Tower, Harbour City, 17 Guangdong Road, Tsim Sha Tsui, Kowloon, China

Patentee after: Hong Kong Cedi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CDNETWORK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2

Address after: 3 killinini Road, 04-05, winsland tower,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Singapore Yidi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Hong Kong CDNetworks Holdings Limited, Room 13A/F06, South Tower, Harbour City, 17 Guangdong Road, Tsim Sha Tsui, Kowloon, China

Patentee before: Hong Kong Cedi Holding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