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6845A - 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6845A
CN102916845A CN2011102183982A CN201110218398A CN102916845A CN 102916845 A CN102916845 A CN 102916845A CN 2011102183982 A CN2011102183982 A CN 2011102183982A CN 201110218398 A CN201110218398 A CN 201110218398A CN 102916845 A CN102916845 A CN 102916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back
end point
source
nod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83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6845B (zh
Inventor
肖敏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183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6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6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6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6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68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设备,能够实现ECMP场景下的以太网OAM环回检测功能。所述方法包括: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携带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该环回消息后,从当前节点上去往目的维护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环回消息;目的维护点针对每个接收到的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向源维护端点回复包含该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响应消息;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目的维护点反馈的环回响应消息后,从当前节点上去往源维护端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环回响应消息;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Description

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以太网中,标准组织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IEEE)制定了一套以太网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OAM)的工作机制,并已于2007年正式发布为802.1ag标准。
IEEE 802.1ag标准定义了以太网中的OAM功能逻辑实体,包括位于以太网传输路径两端的维护端点(Maintenance End Point,简称MEP),以及位于以太网传输路径中间的维护中间点(Maintenance Intermediate Point,简称MIP)。其中,维护端点和维护中间点统称为维护点(Maintenance Point,简称MP)。
以太网中的每台交换机(Switch,简称SW)都可以基于端口创建MP。环回检测是IEEE 802.1ag标准定义的以太网OAM功能之一,该功能运行于MEP到MEP或MEP到MIP,目的是检测整个或一段以太网传输路径的连接故障。
图1描述了现有IEEE 802.1ag标准定义的环回检测机制,图中,SW1、SW2、SW3和SW4为四个交换机,其中SW1和SW4各创建有1个MEP和1个MIP,SW2和SW3各创建有两个MIP,现有以太网环回检测机制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步骤1,启动环回检测功能后,MEP向某个MIP或对端MEP发送环回消息(LoopBack Message,简称LBM),该消息沿固定单路径到达目的MIP或MEP;
如图1中SW1的MEP1向SW3的MIP5发送LBM,LBM经过SW1、SW2和SW3到达MIP5。
步骤2,目的MIP或MEP接收到环回消息并检测无误后,向发送该环回消息的源MEP回复环回响应(LoopBack Reply,简称LBR)消息,该消息沿反向固定单路径到达源MEP;
如图1中的MIP5向MEP1回复LBR,LBR经过SW3、SW2和SW1到达MEP1。
步骤3,发送环回消息的源MEP接收到环回响应消息并检测无误后,向操作员返回环回检测成功的通告。
IEEE 802.1Qbp项目正在制定以太网中等价多路径(Equal CostMulti-Path,简称ECMP)的工作机制,以实现业务流量在等价多路径上的负载分担,提高以太网中的链路利用率。802.1Qbp项目规定,对于一个支持ECMP的以太网,网络边缘交换机要给进入该网络的客户以太帧打上一个转发标签F-tag,此后网络边缘交换机和网络中间交换机根据F-tag选择等价多路径中的一条进行客户以太帧的转发,当打上F-tag的客户以太帧离开该网络时,网络边缘交换机会剥离客户以太帧携带的F-tag。
表1描述了IEEE 802.1Qbp项目规定的转发标签F-tag的具体封装格式,如表1所示,转发标签F-tag包含16比特的标签协议标识(Tag Protocol ID,简称TPID)、3比特的优先级码组(Priority Code Point,简称PCP)、1比特的丢弃标识(Drop Eligible,简称DE)、6比特的保留字段(Reserved Field,简称Rev)、6比特的存活时间(Time To Live,简称TTL),以及16比特的流标识(Flow ID)。其中16比特的流标识用于对进入网络的业务流量进行分流,不同的流标识可能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路径,每一个特定的流标识用于选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等价多路径当中的一条特定路径。
表1IEEE 802.1Qbp项目规定的转发标签F-tag封装格式
Figure BDA0000080348020000021
Figure BDA0000080348020000031
目前已发布的IEEE 802.1ag标准定义的环回检测功能,只适用于运行该功能的两个维护点之间只有一条以太网传输路径的情况,而无法适用于两个维护点之间存在等价多路径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设备,能够实现ECMP场景下的以太网OAM环回检测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包括:
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环回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目的维护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
目的维护点针对每个接收到的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向源维护端点回复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目的维护点反馈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源维护端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响应消息;
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进一步地,所述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包括:操作、管理和维护(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专用流标识的值置为0x0000。
进一步地,所述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源维护端点所在的源节点,以及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各维护中间点所在的节点;所述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目的维护点所在的目的节点,以及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各维护中间点所在的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包括:所述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是否等于源维护端点所在源节点与目的维护点所在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进一步地,所述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是否等于源维护端点所在源节点与目的维护点所在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包括:
如果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则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成功;
如果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不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则判断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的交换机设备,包括源维护端点、第一转发模块、目的维护点、第二转发模块,其中:
所述源维护端点,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源节点时,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所述第一转发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时,在接收到环回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目的维护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
所述目的维护点,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目的节点时,针对每个接收到的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向源维护端点回复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所述第二转发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时,在接收到目的维护点反馈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源维护端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响应消息;
所述源维护端点,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本文扩展了IEEE 802.1ag标准规定的以太网环回检测工作机制,使得该功能能够应用于IEEE 802.1Qbp项目规定的支持ECMP的以太网,实现ECMP场景下的多路径的环回检测,可在一次环回检测中同时遍历所有等价路径。
附图说明
图1为IEEE 802.1ag标准规定的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示例1多路径的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示例2多路径的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该环回消息中携带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目的维护点可能是对端维护端点,也可能是维护中间点。操作员输入目的维护点的标识并启动多路径的环回检测,由于目的维护点是基于交换机端口创建的,所以其标识一般是目的维护点所在端口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MAC)地址。
该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用于标识本次检测是针对多路径的环回检测,例如包括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
以包括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为例进行说明,表2为本实施例的环回消息和环回响应消息的转发标签F-tag封装格式,如表2所示,环回消息和环回响应消息的转发标签中携带1比特的OAM消息标识(OAM Flag,简称OF),在本实施例中OF置为1表示该消息为OAM消息,同时专用流标识Flow ID的值固定置为0x0000。在其它实施例中,在不与现有标准冲突的情况下,该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Flow ID也可设定为其它的值。该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共同作为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以使各节点能够识别这是多路径的环回检测。
表2环回消息和环回响应消息的转发标签F-tag封装格式
Figure BDA0000080348020000061
步骤202: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环回消息后,根据环回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目的维护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
在正常情况下,目的维护点接收到的环回消息的数量应等于源维护端点所在源节点与目的维护点所在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
以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包括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为例进行说明,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环回消息后,查看其中F-tag携带的OF和Flow ID,如果发现OF为1且Flow ID为0x0000,就会同时从所有去往目的维护点的出接口复制转发该环回消息,于是目的维护点会收到与等价路径数相同数量的环回消息。
上述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路径经过的所有节点,既包括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各维护中间点所在的节点,也包括源维护端点所在的源节点,也即源节点对环回消息进行转发时也遵循上述的转发规则。
步骤203:目的维护点针对每个收到的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向源维护端点回复环回响应消息,并在该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以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包括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为例进行说明,表2为本实施例的环回消息和环回响应消息的转发标签F-tag封装格式,如表2所示,环回响应消息的转发标签与环回消息一样携带1比特的OF和16比特的Flow ID,并且OF置为1而Flow ID置为0x0000。
步骤204: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源维护端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响应消息;
以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包括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为例进行说明,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环回响应消息后,查看其中F-tag携带的OF和Flow ID,如果发现OF为1且Flow ID为0x0000,就会同时从所有去往源维护端点的出接口复制转发该环回响应消息。
上述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路径经过的所有节点,既包括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各维护中间点所在的节点,也包括目的维护点所在的目的节点,也即目的节点对环回响应消息进行转发时也遵循上述的转发规则。
步骤205: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具体地,源维护端点收到目的维护点回复的所有环回响应消息后,判断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数量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则认为本次环回检测成功,否则,就认为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实现上述方法的交换机设备包括源维护端点、第一转发模块、目的维护点、第二转发模块,其中:
所述源维护端点,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源节点时,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所述第一转发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时,在接收到环回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目的维护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
所述目的维护点,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目的节点时,针对每个接收到的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向源维护端点回复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所述第二转发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时,在接收到目的维护点反馈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源维护端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响应消息;
所述源维护端点,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优选地,该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包括:操作、管理和维护(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该专用流标识的值可置为0x0000。
优选地,该源维护端点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所述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是否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具体地:如果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则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成功;如果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不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则判断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以下应用示例均以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包括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为例进行说明。
应用示例1
本示例中,源维护端点向对端维护端点发起多路径环回检测,产生环回消息的节点有多个出接口。
图3为本示例多路径的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例中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源维护端点MEP1根据操作员的输入,确定目的维护点MEP2并向其发送环回消息,携带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
操作员输入的信息包括MEP2所在端口的MAC地址。启动多路径的环回检测后,MEP1向MEP2发送环回消息,环回消息中的F-tag携带置为1的OF和置为0x0000的Flow ID。
步骤302: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SW1、SW21、SW22和SW3收到环回消息后,同时从去往目的维护点MEP2的所有出接口进行复制转发,MEP2会收到与等价路径数相同数量的环回消息;
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产生环回消息的源节点SW1,以及环回消息所经过的中间节点SW21、SW22和SW3。SW1收到MEP1产生的去往MEP2的环回消息后,查看其中F-tag携带的OF和Flow ID,发现OF为1且Flow ID为0x0000,所以同时向连接SW21和SW22的出接口进行复制转发。同样的转发规则应用于SW21、SW22和SW3,于是目的维护点MEP2会收到LBM1和LBM2共2个环回消息,等同于SW1到SW4的等价路径数2。
步骤303:针对每个收到的环回消息LBM1和LBM2,目的维护点MEP2向源维护端点MEP1回复环回响应消息,携带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
具体地,目的维护点MEP2收到源维护端点MEP1发送的环回消息后,会分别针对每个收到的环回消息LBM1和LBM2,向源维护端点MEP1回复环回响应消息,环回响应消息中的F-tag携带置为1的OF和置为0x0000的Flow ID。
步骤304: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SW4、SW3、SW21和SW22收到环回响应消息后,同时从去往源维护端点MEP1的所有出接口进行复制转发;
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产生环回响应消息的目的节点SW4,以及环回响应消息所经过的中间节点SW3、SW21和SW22。SW3收到MEP2产生的去往MEP1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查看其中F-tag携带的OF和Flow ID,发现OF为1且Flow ID为0x0000,所以同时向连接SW21和SW22的出接口进行复制转发。同样的转发规则应用于SW4、SW21和SW22。
步骤305:源维护端点MEP1根据是否收到与等价路径数的平方相同数量的环回响应消息,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如果经过报文分析,环回响应消息的所有字段都符合预期,则判断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个数是否符合要求。由于MEP2针对两个环回消息分别进行响应,因此SW3将收到两个环回响应消息,这样,SW21会收到两个环回响应消息,SW22也会收到两个环回响应消息,SW21和SW22分别进行转发后,源维护端点MEP1将会收到目的维护点MEP2回复的4个环回响应消息,它们是LBR11、LBR12、LBR21和LBR22,等同于SW1到SW4的等价路径数2的平方,则MEP1认为该次多路径环回检测成功。
由于802.1Qbp项目所规定的以太网ECMP环境中,网络中所有节点都会运行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简称IS-IS)路由协议,因此所有节点都了解全网的拓扑和到达其它节点的最短路径,节点SW1上的MEP1也就了解SW1到SW4之间的等价路径数。
应用示例2
本示例中,源维护端点向对端维护端点发起多路径环回检测,产生环回响应消息的节点有多个出接口。
图4为本示例多路径的环回检测过程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4所示,本例中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源维护端点MEP1根据操作员的输入,确定目的维护点MEP2并向其发送环回消息,携带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
操作员输入的信息包括MEP2所在端口的MAC地址。启动多路径的环回检测后,MEP1向MEP2发送环回消息,环回消息中的F-tag携带置为1的OF和置为0x0000的Flow ID。
步骤402: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SW1、SW2、SW31和SW32收到环回消息后,同时从去往目的维护点MEP2的所有出接口进行复制转发,MEP2会收到与等价路径数相同数量的环回消息;
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产生环回消息的源节点SW1,以及环回消息所经过的中间节点SW2、SW31和SW32。SW1收到MEP1产生的去往MEP2的环回消息后,查看其中F-tag携带的OF和Flow ID,发现OF为1且Flow ID为0x0000,向连接SW2的出接口进行复制转发。SW2收到MEP1产生的去往MEP2的环回消息后,查看其中F-tag携带的OF和Flow ID,发现OF为1且Flow ID为0x0000,所以同时向连接SW31和SW32的出接口进行复制转发。同样的转发规则应用于SW31和SW32,于是目的维护点MEP2会收到LBM1和LBM2共2个环回消息,等同于SW1到SW4的等价路径数2。
步骤403:针对每个收到的环回消息LBM1和LBM2,目的维护点MEP2向源维护端点MEP1回复环回响应消息,携带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
具体地,目的维护点MEP2收到源维护端点MEP1发送的环回消息后,会分别针对每个收到的环回消息LBM1和LBM2,向源维护端点MEP1回复环回响应消息,环回响应消息中的F-tag携带置为1的OF和置为0x0000的Flow ID。
步骤404: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SW4、SW31、SW32和SW2收到环回响应消息后,同时从去往源维护端点MEP1的所有出接口进行复制转发。
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产生环回响应消息的目的节点SW4,以及环回响应消息所经过的中间节点SW31、SW32和SW2。SW4收到MEP2产生的去往MEP1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查看其中F-tag携带的OF和Flow ID,发现OF为1且Flow ID为0x0000,所以同时向连接SW31和SW32的出接口进行复制转发。同样的转发规则应用于SW31、SW32和SW2。
步骤405:源维护端点MEP1根据是否收到与等价路径数的平方相同数量的环回响应消息,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如果经过报文分析,环回响应消息的所有字段都符合预期,则判断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个数是否符合要求。源维护端点MEP1共收到目的维护点MEP2回复的4个环回响应消息,它们是LBR11、LBR12、LBR21和LBR22,等同于SW1到SW4的等价路径数2的平方,则MEP1认为该次多路径环回检测成功。
上述示例中,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等价路径个数均为2,其它实施例中,该等价路径个数还可以为其它大于2的值。例如等价路径个数如果为3,那么目的维护点收到的LBM消息将有3个,针对每个LBM都会回复LBR,每个LBR又复制3份遍历3条等价路径,这样源维护端点将会收到9个LBR消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包括:
源维护端点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环回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目的维护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
目的维护点针对每个接收到的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向源维护端点回复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收到目的维护点反馈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源维护端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响应消息;
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包括:操作、管理和维护(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专用流标识的值置为0x0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源维护端点所在的源节点,以及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各维护中间点所在的节点;
所述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包括:目的维护点所在的目的节点,以及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各维护中间点所在的节点。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包括:
所述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是否等于源维护端点所在源节点与目的维护点所在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是否等于源维护端点所在源节点与目的维护点所在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包括:
如果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则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成功;
如果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不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则判断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7.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的交换机设备,包括源维护端点、第一转发模块、目的维护点、第二转发模块,其中:
所述源维护端点,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源节点时,向目的维护点发送环回消息,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所述第一转发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源维护端点与目的维护点间的转发节点时,在接收到环回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目的维护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
所述目的维护点,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目的节点时,针对每个接收到的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消息,向源维护端点回复环回响应消息,该环回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
所述第二转发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作为目的维护点与源维护端点间的转发节点时,在接收到目的维护点反馈的环回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环回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从当前节点上去往源维护端点的所有出接口转发该包含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的环回响应消息;
所述源维护端点,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路径环回检测标识包括:操作、管理和维护(OAM)消息标识和专用流标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换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专用流标识的值置为0x0000。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交换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维护端点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所述源维护端点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是否等于源维护端点所在源节点与目的维护点所在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换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维护端点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根据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是否等于源维护端点所在源节点与目的维护点所在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来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是否成功:
如果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则判断本次环回检测成功;
如果接收到的环回响应消息的数量不等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的等价路径数的平方,则判断本次环回检测失败。
CN201110218398.2A 2011-08-01 2011-08-01 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6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398.2A CN102916845B (zh) 2011-08-01 2011-08-01 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398.2A CN102916845B (zh) 2011-08-01 2011-08-01 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6845A true CN102916845A (zh) 2013-02-06
CN102916845B CN102916845B (zh) 2017-02-01

Family

ID=4761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839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6845B (zh) 2011-08-01 2011-08-01 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684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4259A (zh) * 2014-11-25 2015-04-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62679A (zh) * 2015-04-22 2016-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无线宽带设备工作机制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8964943A (zh) * 2017-05-18 2018-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ioam封装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125A (zh) * 2005-04-19 2008-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回的实现方法
US20080137660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Alcatel Lucent Multicasting Unicast Packet/Multiple Classification of a Packet
CN101420331A (zh) * 2008-12-12 2009-04-2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t-mpls网络中的超长连接快速故障定位方法
CN101800679A (zh) * 2010-03-10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丢包检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125A (zh) * 2005-04-19 2008-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回的实现方法
US20080137660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Alcatel Lucent Multicasting Unicast Packet/Multiple Classification of a Packet
CN101420331A (zh) * 2008-12-12 2009-04-2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t-mpls网络中的超长连接快速故障定位方法
CN101800679A (zh) * 2010-03-10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丢包检测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宇峰: "自适应的LSP故障环回检测机制",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4259A (zh) * 2014-11-25 2015-04-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62679A (zh) * 2015-04-22 2016-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无线宽带设备工作机制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6162679B (zh) * 2015-04-22 2019-09-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无线宽带设备工作机制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8964943A (zh) * 2017-05-18 2018-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ioam封装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64943B (zh) * 2017-05-18 2022-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ioam封装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6845B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614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messages in ethernet, and a node device
CN101536411B (zh) Pbt网络中的中间节点上的以太网oam
EP2129049B1 (en) A pro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ethernet tree service
CN102415065B (zh) 在有路由的网络中冗余主机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EP2124392B1 (en) Ring network routing method and ring network node
CN101051995B (zh) 基于无连接网络的保护倒换方法
CN102197627B (zh) 组播流量收敛的改善
CN113381933B (zh) SRv6网络中双向转发检测的方法与系统
CN102694718B (zh) 一种vpls快速重路由方法和设备
US20080002570A1 (en) Network redundancy method, and middle apparatus and upper apparatus for the network redundancy method
EP2226975A1 (en) A message transmitting method, network system and node equipment based on ring
CN101999224A (zh) 对虚拟专用lan业务的冗余的以太网自动保护切换接入
CN103685022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服务提供商网络边缘设备
CN101692646A (zh) 一种二层转发处理方法和一种分布式设备
CN101197733A (zh) 网络连通性的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490933B (zh) 双向转发检测切换方法及边缘设备
CN101127724A (zh) 一种城域以太网中基于802.1ah协议的组播系统、设备和方法
EP252127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unnel protection
CN103297338B (zh) 一种vpn路由通告方法和设备
CN102833122B (zh) 一种环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916845A (zh) 一种多路径的环回检测方法及交换机设备
JP5618946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8601055B (zh) 在lte移动回传网络中部署l3vpn的方法及系统
US20110222541A1 (en) Network System, Edge Node, and Relay Node
CN102724126A (zh) 一种E-tree业务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