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6765A -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6765A
CN102916765A CN2011102223636A CN201110222363A CN102916765A CN 102916765 A CN102916765 A CN 102916765A CN 2011102223636 A CN2011102223636 A CN 2011102223636A CN 201110222363 A CN201110222363 A CN 201110222363A CN 102916765 A CN102916765 A CN 102916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interleaver
data flow
interleaving treatment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23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昆鹏
刘江华
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223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167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9711 priority patent/WO20130171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916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67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所述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包括: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实施本发明,对于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该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模糊检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LTE网络中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中,其下行传输技术基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其上行传输技术基于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
LTE中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信道条件的不同,进行信道编码的码率会自适应的变化,即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可以进行不同的码率的信道编码,导致经过调制后的调制符号数不同。包含不同调制符号数的控制信道单元称为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而PDCCH是一个或者多个CCE聚合而成,PDCCH包含的CCE个数可以是1、2、4和8(也即PDCCH的聚合级别可以是1、2、4、8)。
如图1所示,PDCCH1由1个CCE组成;PDCCH2由2个CCE聚合而成;PDCCH3由4个CCE聚合而成;PDCCH4由8个CCE聚合而成。
如图2所示,一个CCE包含36个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则PDCCH1、PDCCH2、PDCCH3、PDCCH4分别包含36、36×2、36×4、36×8个RE。在LTE中,物理时频资源划分为多个RE,RE是资源分配的最小粒度。
LTE中的UE接收到PDCCH数据流后,进行译码和校验,如果PDCCH数据流没有被UE正确接收,UE会通过上行控制信道向基站反馈应答信号NACK;如果PDCCH数据流被UE正确接收,则UE会通过上行控制信道向基站侧反馈应答信号ACK。
需要说明的是,UE在上行控制信道反馈应答信号ACK/NACK的控制信道资源与其PDCCH占用的第一个CCE之间相互映射,这里,反馈ACK/NACK的控制信道资源为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其由多个RE组成;
具体如图3所示,假设PDCCH4的聚合级别的大小为8,也即由8个CCE聚合而成,8个CCE的序号依次为1、2、3、4、5、6、7、8;UE在上行控制信道反馈ACK/NACK的控制信道资源为Y,Y与PDCCH4中的序号为1的CCE1之间相互映射。
这里用于传输PDCCH数据流的第一个CCE称为CCE起始位置。UE在上行控制信道反馈ACK/NACK时,需要根据检测到的PDCCH的CCE起始位置,然后采用与该CCE起始位置相互映射的RB的第一个控制信道资源反馈ACK/NACK,而PDCCH接收UE反馈的ACK/NACK是通过CCE的起始位置接收的。UE检测PDCCH过程称为盲检测。
现有技术中,当PDCCH中传输的数据流的帧长payload size大小为48bits,进过1/3编码后的比特数为144bits,再经过QPSK调制后占用2个CCE传输,例如占用CCE1和CCE2;或者占用4个CCE传输,例如CCE1、CCE2、CCE3、CCE4,此时CCE3和CC4是CCE1和CCE2的重复;或者如果在8个CCE上传输,则每两个CCE就会重复一次。
如果PDCCH数据流在8个CCE上传输,例如如图4所示的CCE1、CCE2、CCE3、CCE4、CCE5、CCE6、CCE7、CCE8上传输,例如CCE1上传输的数据为123、CCE2上传输的数据为456;而CCE3中传输的数据也是123、CCE4上传输的数据为456;以此类推,CCE3、CCE4分别是对CCE1、CCE2的重复,CCE5、CCE6也是对CCE1、CCE2的重复,CCE7、CCE8也是对CCE1、CCE2的重复,此处CCE中传输的数据仅便于理解而举的例子,实际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流的格式和位数比123456复杂。
UE在接收到PDCCH数据流后,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CCE传输的数据流,就可以正确解码出PDCCH数据流123456,例如接收到CCE3传输的数据123和CCE4传输的数据456,可以解码出123456;收到CCE5和CCE6传输的数据123和456,可以解码出123456;收到CCE7和CCE8传输的数据123和456,也可以解码出123456;因此,UE可能将CCE3或CCE5或CCE7作为PDCCH的第一个CCE,即作为CCE起始位置,也就是说在UE对PDCCH数据流进行盲检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模糊检测。模糊检测带来的问题有许多,典型的一个问题是UE通过与其误检的CCE起始位置(CCE3或CCE5或CCE7)成映射关系的上行控制信道中的ACK/NACK信道(非第一个)将ACK/NACK反馈给基站;而基站只能通过PDCCH的第一个CCE1接收ACK/NACK,无法通过CCE3或CCE5或CCE7接收应答信号ACK/NACK,这就导致基站无法正确检测到ACK/NACK。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控制信道传输方式,以有效避免UE的模糊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一种基站以及控制信道传输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控制信道传输存在模糊检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包括:
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通过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数据流;
交织器,用于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
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通过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
处理模块,用于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系统,包括上述基站和上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包括:
对除最小聚合级别以外的每个聚合级别的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二交织器,用于对除最小聚合级别以外的每个聚合级别的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所述第二交织器对所述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单一的所述第二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对于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该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模糊检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PDCCH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CCE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UE通过上行控制信道反馈应答信号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数据流在PDCCH中传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传输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站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的组成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传输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传输交织后的数据流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传输交织后的数据流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传输数据流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传输交织后的数据流的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传输交织后的数据流的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的组成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站实施例二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UE盲检测PDCCH数据流所导致的例如UE将其检测到的CCE起始位置误认为是实际的CCE的起始位置,以其盲检测到的CCE起始位置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向基站反馈应答信号ACK/NACK,基站无法接收到ACK/NACK应答信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UE在接收到经过交织处理的数据流之后,不能正确解码,只能在解交织过后,才可以正确解码,而解交织的过程,就可以正确检测到PDCCH传输数据流的起始位置,从而避免UE在盲检测PDCCH数据流的时候,其检测到的PDCCH传输数据流的起始位置与实际的起始位置出现偏差。避免模糊检测的好处之一在于UE可以通过与实际的起始位置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向基站反馈ACK/NACK应答信号,而基站也可以正确接收ACK/NACK应答信号以判断UE接收PDCCH数据流的情况。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技术的具体实现过程。
参见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系统,其包括基站1和终端2,所述基站1包括:
交织器11,用于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传输模块10,用于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11处理的数据流。
所述终端2包括:
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来自基站1的通过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
处理模块21,用于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
该系统中的基站1和终端2的功能和作用将通过以下实施例详细描述。
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实施例一的组成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1,包括:
传输模块10,用于通过控制信道传输数据流;
交织器11,用于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所述传输模块10还用于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其中,交织器11的大小由每个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的大小以及控制信道单元CCE的大小确定。
当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时(M正整数),交织器11的列数设置为X,所述X为所述控制信道单元所包括的资源单元(RE)的个数,由X的值确定所述交织器11的行数Y的值,使Y×X=M,将所述数据流按行读入所述交织器11进行交织处理后从所述交织器11按列读出。若所述交织器11的列数为X,行数为Y,所述X为所述CCE所包括的RE的个数,并且Y×X>M,则将所述数据流填充哑元(NULL)后按行读入所述交织器11进行交织处理后从所述交织器11中按列读出。
当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M正整数),交织器11的列数为k,所述k为每个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的大小,也即每个控制信道聚合的控制信道单元的个数,由k的值确定所述交织器11的行数Y,使Y×k=M,将所述数据流按行读入所述交织器11进行交织处理后从所述交织器11按列读出。若设置交织器11的列数为k,行数为Y,并且Y×k>M,则将所述数据流填充哑元后按行读入所述交织器11进行交织处理后从所述交织器11中按列读出。
其中,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是经信道编码和扰码之后的比特流,或者是经过调制和层映射后的单层中的调制符号的数据流,或者是调制后由N个调制符号为单位组成的数据流,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其中,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11为大小不同和/或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11;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11为大小相同和/或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11;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11为大小不同并且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11;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11为大小相同并且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11;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11为大小不同和/或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11;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11为大小相同和/或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11;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11为大小不同并且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11;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11为大小相同并且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1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配置相同图样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的方式相同,配置不同图样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的方式不同,例如分别为行列置换交织处理或循环移位交织处理。
具体实现中,可以对上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分别采用单一的行列置换交织器或单一的循环移位交织器进行交织。
实施本实施例,对于基站的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或者相同控制信道传输的不同层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该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以避免UE对控制信道的模糊检测。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技术的具体实现过程。
参见图7,为本发明中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步骤101,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上述单一的交织器可以是指不同大小的交织器,也可以是配置了不同图样的同样大小的交织器,也可以是配置不同图样的不同大小的交织器。
具体地,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不同和/或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相同和/或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不同并且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相同并且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不同和/或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相同和/或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不同并且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相同并且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配置相同图样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的方式相同,配置不同图样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的方式不同,例如,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分别采用单一的行列置换交织器或单一的循环移位交织器进行交织。
实施本实施例,对于基站的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或者同一控制信道不同层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该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UE接收到所述经过交织处理后的数据流,不能正确解码,必须要经过解交织之后才能够正确解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糊检测到的传输该数据流的起始位置与实际的起始位置不符的情况,从而使得基站可以正确接收到应答信号ACK/NACK。
在对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之前,通常该控制信道的传输的数据流会经过一些数据处理,因此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是经信道编码和扰码之后的比特流,或者是经过调制和层映射后的单层中的调制符号的数据流,或者是调制后由N个调制符号为单位组成的数据流,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如果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是经过层映射的数据流,假设层映射的层数为N,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假设控制信道中传输的经过层映射的第1层的数据流为S(i),0≤i≤M,M为的整数,第N层的数据流为Sn(i),1≤i≤M:具体表示如下:
第1层数据流:S(i),0≤i≤M;
第2层数据流:S2(i),0≤i≤M;
......
第N层数据流:Sn(i),0≤i≤M。
其中每一层的数据流控制通道内传输,如图8所示,该控制信道由k个控制信道单元聚合而成,也即该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k。本实施例中,每个控制信道单元用V_unit表示,该控制信道单元V_unit中包含X个RE,图8所示的控制信道则包含X×k个RE;
通常来讲,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k的取值可以为1、2、4、8,X的取值为36,表示一个V_unit包含36个RE。但是也不排除技术发展的需要,这里的控制信道单元V_unit可以包含的RE的个数与现有的CCE包含的RE个数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中就以一个V_unit中包含X个RE为例说明对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的交织过程。
参见图9,如图所示,第n层的数据流为:Sn(i),1≤i≤M,本实施例中,M=Xk,该数据流在包含有k个控制信道单元V_unit(依次为V_unit1、V_unit2、......V_unitk)的控制信道内进行传输;这里的Xk表示的是X×k。同理,图中kX也是k×X。
对于不同控制信道或相同控制信道中传输的不同层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该层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以便UE端收到来自不同控制信道的数据流或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的数据流时,可以分别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进行解交织处理。对于每一层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可以是大小相同或者大小不同的交织器,也可以是配置相同图样或配置不同图样的交织器。只要满足对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或者同一控制信道传输的不同层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即可。
本实施例中,将对第n层数据流Sn(i),1≤i≤kX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的列数设置为X,所述X为所述控制信道单元所包括的资源单元的个数;行数设置为Y,本实施例中,行数Y=M/X=kX/X=k,将第n层数据流Sn(i),1≤i≤kX按行读入交织器,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081019710000101
然后再从所述交织器中将第n层数据流按列读出,具体为Sn(1),Sn(X+1),Sn(2X+1)...Sn((k-1)X+1);Sn(2),Sn(X+2),Sn(2X+2)...Sn((k-1)X+2);Sn(X),Sn(2X),Sn(3X)...Sn(kX)。
每个控制信道传输按列读出的数据流;具体如图10所示。
如图10所示的聚合级别为k的控制信道将交织处理后的第n层数据流发送到UE端,UE端接收到该交织处理后的数据流之后,无法正确的解码,也就无法确定哪个控制信道单元是发送该数据流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V_unit1。因此,UE端只有将k个控制信道单元中传输的数据全部接收完毕,然后经过解交织后,对第n层的数据流才能正确进行解码,从而可以判定发送该数据流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V_unit1。
上述实施例中,数据流M的个数是Y乘以X个,在实际传输过程中,也有可能数据流M的个数有可能小于Y与X的乘积,也就是Y×X>M,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数据流Sn(i),1≤i≤M的头部或者尾部填充哑元按行读入所述交织器,然后从交织器中按列读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说明的是对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行列置换;为了避免对数据流的模糊检测,对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还可以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循环移位操作或者同时进行行列置换和循环移位操作后按列读出。
具体的,设数据流如下:
Figure BDA0000081019710000111
对上述数据流做循环移位操作处理后,如下:
Figure BDA0000081019710000112
然后再从所述交织器中将第n层数据流按列读出,具体为Sn(2),Sn(X+1),Sn(2X+2)...Sn((k-1)X+2);...;Sn(X),Sn(2X),Sn(3X)...Sn(kX);Sn(1),Sn(X+1),Sn(2X+1),Sn(3X+1)...Sn((k-1)X+1)。
在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交织器的列数设置为k,k为每个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的大小,也即每个控制信道聚合的控制信道单元的个数,由k的值确定交织器的行数Y的值,使Y×k=M,本实施例中,Y=M/k=Xk/k=X,将控制信道中传输的第n层的数据流Sn(i),1≤i≤Xk(M=Xk)按行读入交织器,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081019710000113
然后再从所述交织器中将第n层的数据流按列读出,具体为:Sn(1),Sn(k+1),Sn(2k+1)...Sn((X-1)k+1);Sn(2),Sn(k+2),Sn(2k+2)...Sn((X-1)k+2);Sn(k),Sn(2k),Sn(3k)...Sn(Xk)。
上述实施例中,数据流M的个数是Y乘以k个,在实际传输过程中,也有可能数据流M的个数有可能小于Y与k的乘积,也就是Y×k>M,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数据流Sn(i),1≤i≤M的头部或尾部填充哑元后按行读入所述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后从交织器中按列读出。
然后控制信道传输所述按列读出的数据流;具体如图11所示。
如图11所示的控制信道将交织后的第n层数据流发送到UE端,UE端接收到该交织处理后的数据流之后,无法正确的解码,也就无法确定哪个控制信道单元是发送该第n层数据流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V_unit1。因此,UE端只有将k个控制信道单元中传输的数据流全部接收完毕,然后经过解交织后,对第n层的数据流才能正确进行解码,从而可以判定发送该数据流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V_unit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说明的是对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行列置换;为了避免对数据流的模糊检测,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还可以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循环移位操作,或者同时进行行列置换和循环移位操作后按列读出。
具体的,设数据流如下:
Figure BDA0000081019710000121
将其做循环移位处理后,如下:
Figure BDA0000081019710000131
当然循环移位的列数还可以是2列甚至更多列。
然后再从所述交织器中将第n层数据流按列读出,具体为Sn(2),Sn(k+1),Sn(2k+2)...Sn((X-1)k+2);...;Sn(k),Sn(2k),Sn(3k)...Sn(Xk);Sn(1),Sn(k+1),Sn(2k+1),Sn(3k+1)...Sn((X-1)k+1)。
本发明提供的交织器,针对不同控制信道或相同控制信道不同层中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可以是大小相同或者大小不同的交织器,也可以是配置相同图样或配置不同图样的交织器。只要满足对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或者同一控制信道传输的不同层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即可。
为了便于理解,如图12所示,假设第n层的数据流Sn(i),1≤i≤36×4,在聚合级别为k=4的控制信道上传输(也即由4个控制信道单元V_unit(依次为V_unit1、V_unit2、V_unit3、V_unit4)聚合而成的控制信道中进行传输;并且设控制信道单元V_unit中包含的RE的个数X=36,其中V_unit1中传输的数据流的序号是0-35,V_unit2中传输的数据流的序号是36-71,V_unit3中传输的数据流的序号是72-107,V_unit4中传输的数据流的序号是108-143。
将交织器的行数设置为X=36,列数设置为k=4;将第n层的数据流Sn(i),1≤i≤36×4按行读入交织器,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081019710000132
然后再从所述交织器中将第n层的数据流按列读出,具体为1、37、73、109、2、38、74、110、......36、72、108、144;控制信道传输按列读出的数据流;具体如图13所示。
当然,也可以将交织器的行数设置为k=4,列数设置为X=36;
将第n层的数据流Sn(i),1≤i≤36×4按行读入交织器,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081019710000141
然后再从所述交织器中将第n层的数据流按列读出,具体为1、5、9、...141、2、6、10、...142、3、7、11、...143;4、8、12、144,控制信道传输按列读出的数据流;具体如图14所示。
根据LTE中控制信道传输数据流的规定,V_unit3、V_unit4中传输的数据是V_unit1、V_unit2的重复。也即71-143号数据是0-71号数据的重复,这就导致了现有技术中,当UE检测到V_unit1、V_unit2或者检测到V_unit3、V_unit4,都可以正确解码,因此UE有可能会将V_unit3作为传输数据流的起始位置,会将应答信号ACK/NACK通过与V_unit3呈映射关系的上行控制信道中的ACK/NACK信道进行反馈,而基站只能通过与V_unit1成映射关系的ACK/NACK信道接收UE反馈的应答信号。
而依据本发明图13和图14所示的控制信道将交织后的第n层数据流发送到UE端,UE端接收到该交织后的数据流之后,则因为交织过后,V_unit3、V_unit4中的数据流不再是V_unit1、V_unit2的重复,因此UE无法正确的解码,也就无法确定哪个控制信道单元是发送该数据流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V_unit1。因此,UE端只有将k个控制信道单元中传输的数据全部接收完毕,然后经过解交织后,对第n层的数据流才能正确进行解码,从而可以判定发送该数据流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V_unit1。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如图1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0,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
步骤201,终端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
所述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包括:按照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的单一的解交织器,并采用所述确定的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
具体地,终端UE接收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该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可以是整个系统带宽的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并且计算出该数据流的搜索起点,按照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例如该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可以为1,2,4,或8。可以按照聚合级别1,2,4,或8分别确定对应的解交织器,使用该对应的解交织器对相应聚合级别的候选搜索区间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上述解交织的过程为交织的逆过程。如果对于某个聚合级别以及相应的候选搜索区间,解交织后的数据可以正确译码则盲检测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终端,如图16所示,该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通过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
处理模块21,用于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21,具体用于按照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通过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的单一的解交织器,并采用所述确定的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如图1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对除最小聚合级别以外的每个聚合级别的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步骤301,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站,如图18所示,该基站包括:
第二交织器12,用于对除最小聚合级别以外的每个聚合级别的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所述第二交织器对所述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
第二传输模块13,用于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单一的所述第二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织器的大小由每个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的大小以及控制信道单元的大小确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M为正整数;
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X,所述X为所述控制信道单元所包括的资源单元的个数,由X的值确定所述交织器的行数Y的值,使Y×X=M;
所述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将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按行读入所述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并从所述单一的交织器按列读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M为正整数;
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X,行数为Y,所述X为所述控制信道单元所包括的资源单元的个数;
若Y×X>M,
所述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将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填充哑元后按行读入所述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并从所述单一的交织器中按列读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M为正整数;
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k,所述k为每个控制信道聚合的控制信道单元的个数,由k的值确定所述交织器的行数Y,使Y×k=M;
所述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将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按行读入所述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并从所述单一的交织器按列读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M为正整数;
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k,行数为Y,所述k为每个控制信道聚合的控制信道单元的个数;
若Y×k>M,
所述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将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填充哑元后按行读入所述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并从所述单一的交织器中按列读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不同和/或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相同和/或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不同并且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相同并且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不同和/或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相同和/或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不同并且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大小相同并且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分别采用单一的行列置换交织器或单一的循环移位交织器进行交织。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是经信道编码和扰码之后的比特流,或者是经过调制和层映射后的单层中的调制符号的数据流,或者是调制后由N个调制符号为单位组成的数据流,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织器,用于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器的大小由每个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的大小以及控制信道单元的大小确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M为正整数;
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X,所述X为所述控制信道单元所包括的资源单元的个数;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Y;
所述交织器,具体用于当X的值和Y的值满足Y×X=M,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按行读入所述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并从所述单一的交织器按列读出。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M为正整数;
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X,行数为Y,所述X为所述控制信道单元所包括的资源单元的个数;
所述交织器,具体用于当所述X的值和Y的值满足Y×X>M,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填充哑元后,按行读入所述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并从所述单一的交织器中按列读出。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M为正整数;
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k,所述k为每个控制信道聚合的控制信道单元的个数;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Y;
所述交织器,具体用于当所述k的值和Y的值满足Y×k=M,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按行读入所述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并从所述单一的交织器按列读出。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S(i),0≤i≤M;M为正整数;
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k,所述k为每个控制信道聚合的控制信道单元的个数;所述交织器的列数为Y;
所述交织器,具体用于当所述k的值和Y的值满足Y×k>M,对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填充哑元后按行读入所述单一的交织器进行交织处理,并从所述单一的交织器中按列读出。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为大小不同和/或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为大小相同和/或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为大小不同并且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或,
对于每个不同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为大小相同并且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为大小不同和/或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为大小相同和/或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为大小不同并且配置相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或,
对于同一控制信道的不同层中传输的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的交织器为大小相同并且配置不同图样的单一的交织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器为单一的行列置换交织器或单一的循环移位交织器进行交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是经信道编码和扰码之后的比特流,或者是经过调制和层映射后的单层中的调制符号的数据流,或者是调制后由N个调制符号为单位组成的数据流,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19.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
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
20.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包括:
按照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的单一的解交织器,并采用所述确定的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
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通过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
处理模块,用于采用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处理。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通过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的单一的解交织器,并采用所述确定的单一的解交织器对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交织。
23.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和如权利要求2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24.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除最小聚合级别以外的每个聚合级别的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交织器对其进行交织处理;
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2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交织器,用于对除最小聚合级别以外的每个聚合级别的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单一的所述第二交织器对所述数据流进行交织处理;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经过所述单一的所述第二交织器处理的数据流。
CN2011102223636A 2011-08-04 2011-08-04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Pending CN1029167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23636A CN102916765A (zh) 2011-08-04 2011-08-04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PCT/CN2012/079711 WO2013017107A1 (zh) 2011-08-04 2012-08-06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23636A CN102916765A (zh) 2011-08-04 2011-08-04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6765A true CN102916765A (zh) 2013-02-06

Family

ID=47615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23636A Pending CN102916765A (zh) 2011-08-04 2011-08-04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6765A (zh)
WO (1) WO20130171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036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北京邮电大学 Lte系统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的半盲检测方法
CN10939136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40A (zh) * 2007-08-23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小区干扰协同的控制信道交织、解交织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27400A (zh) * 2009-03-04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932005A (zh) * 2009-06-26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预留与索引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05942A1 (en) * 2008-02-04 2011-08-25 Nokia Corporation COMBINING CCE's FOR POWER BALANC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40A (zh) * 2007-08-23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小区干扰协同的控制信道交织、解交织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27400A (zh) * 2009-03-04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932005A (zh) * 2009-06-26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预留与索引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036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北京邮电大学 Lte系统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的半盲检测方法
CN104580036B (zh) * 2014-12-26 2018-10-02 北京邮电大学 Lte系统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的半盲检测方法
CN10939136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91364B (zh) * 2017-08-11 202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17107A1 (zh)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2185B2 (en) Multiplexing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CN102468917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CN102215085B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系统、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170338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599906B (zh) 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EP25978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determining a number of coded symbols
CN101986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终端、基站
CN104067609A (zh) 用于上行链路harq-ack和csi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04458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263617A (zh) 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1594211A (zh) 大带宽的多载波系统中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
CN102282819A (zh)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93418A (zh) 用于在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传送应答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82451A (zh) 用于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将调制码元映射到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6434B (zh) 用于映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消息的方法和通信节点
CN106105078A (zh) 通信系统中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12649A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1340442A (zh) 信息复用方法
CN105491591A (zh) Dtx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1699781A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和秩指示信令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1882981A (zh) 获取确认/非确认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100098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at different repetition levels,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data at different repetition levels
CN102916765A (zh)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CN106572046B (zh) Lte-a系统上行共享信道中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515845B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的发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