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4458B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4458B
CN102104458B CN 201010224540 CN201010224540A CN102104458B CN 102104458 B CN102104458 B CN 102104458B CN 201010224540 CN201010224540 CN 201010224540 CN 201010224540 A CN201010224540 A CN 201010224540A CN 102104458 B CN102104458 B CN 1021044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feedback
control information
ascending control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245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4458A (zh
Inventor
高雪娟
潘学明
沈祖康
林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 20101022454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4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4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4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4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4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LTE-A系统下的终端设备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适当的信道编码算法,将相应的UCI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以使该UCI信息能够通过相应的上行传输方案进行反馈,从而,满足了在LTE-A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的UCI信息的需求,而且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信道编码算法的处理方式也实现了译码性能和译码复杂度的均衡。

Description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为支持比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比如100MHz,一种可能是直接分配100M带宽的频谱,如图1所示;一种可能是将分配给现有的系统一些频谱聚合起来,凑成大带宽供给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使用,此时系统中上下行载波可以不对称配置,即用户可能会占用N≥1个载波进行下行传输,M≥1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如图2所示。
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包括:ACK(Acknowledgement,肯定确认)/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确认)反馈信息以及周期/非周期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其中,CSI信息进一步包括: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PMI(Precor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RI(RankIndicator,秩指示)信息。
在LTE R8(版本8)系统中,UCI信息可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进行传输,也可在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与数据复用传输。
CQI/PMI/RI信息的非周期上报在PUSCH中进行传输,对于CQI/PMI/RI反馈比特数不超过11比特的情况,其信道编码首先采用RM(32,O)分组码(即Reed Muller码的一种,是一种应用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的编码方式)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然后通过重复/截短(repetition/truncation)编码变换到对应的CQI/PMI/RI传输资源大小,其中,O表示原始输入信息比特数,LTE Rel-8系统中的RM(32,O)分组码最大支持11比特原始输入信息。对于CQI/PMI/RI反馈比特数大于11比特的情况,其信道编码采用tail biting(截尾)卷积码进行编码。
CQI/PMI/RI信息的周期上报则根据预先配置的上报周期在PUCCH format2/2a/2b信道中进行传输,采用RM(20,A)分组码对传输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其中,A表示原始输入信息比特数,LTE Rel-8系统中的RM(20,A)分组码最大支持13比特原始输入信息。
ACK/NACK反馈信息则可根据具体的调度确定在PUCCH或PUSCH进行传输,Rel-8系统最多支持4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当ACK/NACK信息在PUCCH format1/1a/1b进行传输时,不进行信道编码;当ACK/NACK信息在PUSCH上与数据进行复用传输时,对1比特或2比特ACK/NACK反馈采用重复编码作为信道编码,对大于2比特ACK/NACK反馈的信道编码同非周期CQI/PMI/RI传输,采用RM(32,O)分组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信道编码。
为了与LTE系统保持兼容性,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支持UCI在PUCCH和/或PUSCH的传输。
LTE-A系统目前确定最多可支持5个载波进行聚合,即在同一个上行子帧内,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需要反馈对应多个下行子帧的多比特UCI信息。
以ACK/NACK反馈信息为例,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最多需要反馈10比特ACK/NACK信息,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最多需要反馈40比特ACK/NACK信息。
为了支持更多UCI信息在PUCCH上传输,LTE-A系统可重用Rel 8 PUCCHformat 2/2a/2b传输多比特UCI信息,或使用新的PUCCH传输结构,如基于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的PUCCH新结构,PUCCH format2/2a/2b与MSM(Multi-Sequence Modulation,多序列调制)相结合等方案。
不同配置的下行载波数,对应着不同的UCI反馈信息大小,而不同的传输方案可承载的UCI反馈信息数也不同。
LTE系统在选择CQI信道编码方法时已经验证,RM分组码性能较好,且其编译码处理简单,对不同长度的输入信息无需分别定义码字集合;卷积码与RM码相比,其性能较差,特别是对输入原始信息长度较短时性能明显变差。但是,对于LTE-A系统,当接收端采用ML(Maximum Likelihood,最大似然)译码方法进行译码时,RM分组码的译码复杂度与编码原始信息长度成指数增长关系;而对于卷积码,采用Viterbi译码算法(一种卷积码的解码算法)作为最优的ML译码算法,其译码复杂度与编码原始信息长度成线性增长关系,因此,LTE-A系统中UCI信息应根据其信息比特大小选择性能和译码复杂度折中的信道编码方法。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LTE-A载波聚合系统中,一个上行子帧内需要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的UCI信息。目前,LTE-A系统中还没有确定具体的UCI信息传输结构,因此其信道编码方法也未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解决LTE系统的信道编码方式不能适用于LTE-A系统中较大UCI反馈信息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判断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
如果不大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组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如果大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卷积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传输方案将信道编码后的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基站。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门限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是否大于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门限值;
信道编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大于时,采用分组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或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时,采用卷积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上行传输方案将所述信道编码模块编码后的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基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LTE-A系统下的终端设备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适当的信道编码算法,将相应的UCI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以使该UCI信息能够通过相应的上行传输方案进行反馈,从而,满足了在LTE-A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的UCI信息的需求,而且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信道编码算法的处理方式也实现了译码性能和译码复杂度的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频谱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频谱聚合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一中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二中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三中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四中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五中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场景六中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LTE-A系统中,基站聚合了多个下行载波向用户发送数据时,终端设备将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的上行控制信息(UCI)。
为了满足在同一上行子帧中传输更多的UCI信息的需求,LTE-A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UCI信息的传输:
(1)重用Rel 8 PUCCH format2/2a/2b传输多比特UCI信息;
(2)使用新的PUCCH传输方案,如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
(3)使用PUCCH format2/2a/2b与MSM相结合的传输方案;
(4)采用PUSCH传输UCI信息。
不同的配置下行载波数,对应着不同的UCI反馈信息大小,而不同的传输方案可承载的UCI反馈信息数也不同。
考虑到LTE系统采用的RM分组码的信道编码方法在ML解码时的复杂度与编码长度成指数增长,对于较大UCI反馈信息数,其解码复杂度不可接受。
因此,LTE系统的RM码不能适用于LTE-A系统的较大UCI反馈信息数,需要对不同的UCI传输比特数以及不同的UCI传输方案选择不同的信道编码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一种LTE-A系统中UCI传输的信道编码方法。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判断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
如果不大于,执行步骤S302;
如果大于,执行步骤S303。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预设的门限值具体为10比特或11比特。
根据实际的需要,上述的预设的门限值也可以设定为其他数值,这样的数值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S302、终端设备采用分组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分组码编码方式具体包括:
RM(32,O)码编码方式;或,
RM(20,A)码编码方式;或,
RM(32,O)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或,
RM(20,A)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
其中,O表示RM(32,O)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A表示RM(20,A)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
步骤S303、终端设备采用卷积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卷积码编码方式具体可以为tail bitting卷积码。
在此种情况下,对于大小超过门限值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添加CRC信息,具体的添加方式如下:
如果终端设备判断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大于预设的门限值,终端设备进一步判断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是否大于预设的校验门限值;
如果不大于,终端设备为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RC信息;
如果大于,终端设备放弃为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
其中,预设的校验门限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门限值。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由于CRC信息的添加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因此,可以为该过程进一步的设置相应的策略,例如:
当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具体为指定类型的信息时,终端设备放弃为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即在此种情况下,无论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与校验门限值的关系如何,都不会添加CRC信息。其中,指定类型的信息具体可以为ACK/NACK反馈信息,或周期/非周期CSI反馈信息,或不设定任何上行控制信息类型,即对于任意长度ACK/NACK反馈信息不需添加CRC校验信息。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该过程不是系统必须的,即可以不指定任何上行控制信息类型。
通过进一步的策略的设置,可以增加CRC信息添加的灵活性,当然,具体的策略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的步骤S302或步骤S303完成信道编码后,直接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04、终端设备通过上行传输方案将信道编码后的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基站。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上行控制信息,具体包括ACK/NACK反馈信息,或周期/非周期CSI反馈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的各步骤中,上行传输方案具体为以下方案中的一种:
(1)Rel 8 PUCCH format2/2a/2b。
(2)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
(3)PUCCH与MSM相结合的传输方案。
(4)PUSCH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具体应用上述哪种上行传输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此外,具体的上行传输方案可不限于以上几种方案,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LTE-A系统下的终端设备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适当的信道编码算法,将相应的UCI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以使该UCI信息能够通过相应的上行传输方案进行反馈,从而,满足了在LTE-A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的UCI信息的需求,而且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信道编码算法的处理方式也实现了译码性能和译码复杂度的均衡。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LTE-A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可能需要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的UCI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对于某一种UCI信息,如ACK/NACK反馈信息,或周期/非周期CSI信息(包括CQI/PMI和RI信息),或多种UCI信息的组合,在选定的传输方案下,其信道编码方式可以根据待反馈的UCI信息的大小与预设的门限值的关系进行选择,为方便说明,在以下说明中,以字母N表示预设的门限值,具体的处理方式包括:
方式一、当待反馈的UCI信息的大小L≤N时
终端设备采用分组码进行信道编码,如RM(32,O)码、RM(20,A)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信道编码,将待反馈UCI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大小相对应的编码比特数。
其中,O表示RM(32,O)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O≤11;
A表示RM(20,A)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A≤13。
方式二、当待反馈UCI信息长度L>N时,采用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如LTE系统中的tail biting卷积码,将待反馈UCI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大小相对应的编码比特数。
在方式二的场景下,即待反馈UCI信息长度L>N的情况下,还进一步包括是否添加CRC校验信息的处理过程,具体的判定规则同样可根据待反馈UCI信息长度确定,具体的处理过程如下:
当待反馈UCI信息长度L满足N<L≤M时,可以添加CRC,其中M≥N;
当待反馈UCI信息长度L>M时,不需添加CRC,其中M≥N。
上述的M表示的是校验门限值,是大于或等于前述门限值的另一个设定数值,需要在终端设备中进行预设。
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UCI反馈信息,是否添加CRC信息可以独立进行考虑,即另行设定其他的CRC信息添加策略,例如,当待反馈UCI信息为ACK/NACK信息时,对任意长度UCI比特可以不添加CRC。
其中,UCI信息的类型具体包括ACK/NACK反馈信息或者周期/非周期CSI反馈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上述CRC信息添加策略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门限值N的大小可以设置为10比特或11比特,或者其他数值,具体的数值设置依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传输方案可以为Rel-8 PUCCHformat2/2a/2b,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PUCCH format2/2a/2b与MSM相结合,Rel-8PUSCH传输等方案,同时,本技术方案也并不排除其他传输方案的可能,凡是可以确定传输资源大小,从而为前述的信道编码方案提供相应的目标编码大小依据的传输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的技术方案的应用过程描述如下,其中,设定任意长度ACK/NACK反馈信息不需添加CRC校验信息:
应用场景一、终端设备重用Rel-8PUCCH format2/2a/2b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且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不大于门限值。
首先,设定门限值为10比特。
如果终端设备判断当前上行子帧中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A1≤10比特,那么,终端设备对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
由于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不大于门限值,所以,终端设备确定应用分组码编码方式对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且由于相应的传输资源为Rel-8 PUCCH format2/2a/2b,所以,确定选用RM(20,A)码编码方式作为此应用场景下的信道编码方式,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采用RM(20,A1)分组码对原始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将A1比特的原始的ACK/NACK反馈信息编码后,输出20比特的编码信息,并经过相应调制、扩频和映射,最终在1个PUCCH format2/2a/2b信道上将相应处理后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发送。
应用场景二、终端设备重用Rel-8 PUCCH format2/2a/2b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且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大于门限值。
首先,设定门限值为10比特。
如果终端设备判断当前上行子帧中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A2>10比特,那么,终端设备对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
由于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大于门限值,所以,终端设备确定应用卷积码编码方式对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确定选用tail biting卷积码编码方式作为此应用场景下的信道编码方式,且由于相应的传输资源为Rel-8PUCCH format2/2a/2b,所以,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采用tail biting卷积码对原始的ACK/NACK反馈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将A2比特的原始的ACK/NACK反馈信息编码后,输出20比特编码信息,并经过相应调制、扩频和映射,最终在1个PUCCH format2/2a/2b信道上将相应处理后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发送。
应用场景三、终端设备采用PUCCH format2/2a/2b与MSM相结合的方案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且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不大于门限值。
首先,设定门限值为10比特。
如果终端设备判断当前上行子帧中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O1≤10比特,那么,终端设备对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
由于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不大于门限值,所以,终端设备确定应用分组码编码方式对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且由于采用了PUCCH format2/2a/2b与MSM相结合的方案,使得相应的传输资源为两个Rel-8PUCCH format2/2a/2b,所以,确定选用RM(32,O)码与重复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作为此应用场景下的信道编码方式,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首先采用RM(32,O1)分组码对原始的ACK/NACK反馈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将O1比特的原始的ACK/NACK反馈信息编码后,输出32比特的编码信息,然后通过重复编码操作将该32比特编码信息重复编码为40比特的编码信息,并经过相应调制、扩频和映射,最终将编码后的40比特信息拆分在2个PUCCH format2/2a/2b信道上进行发送。
应用场景四、终端设备采用PUCCH format2/2a/2b与MSM相结合的方案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且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大于门限值。
首先,设定门限值为10比特。
如果终端设备判断当前上行子帧中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O2>10比特,那么,终端设备对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
由于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大于门限值,所以,终端设备确定应用卷积码编码方式对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确定选用tail biting卷积码编码方式作为此应用场景下的信道编码方式,且由于采用了PUCCH format2/2a/2b与MSM相结合的方案,使得相应的传输资源为两个Rel-8PUCCH format2/2a/2b,所以,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采用tail biting卷积码对原始的ACK/NACK反馈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将O2比特的原始的ACK/NACK反馈信息编码后,输出40比特编码信息,并经过相应调制、扩频和映射,最终将编码后的40比特信息拆分在2个PUCCH format2/2a/2b信道上进行发送。
应用场景五、终端设备采用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采用QPSK调制方式,且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不大于门限值。
首先,设定门限值为10比特。
如果终端设备判断当前上行子帧中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O3≤10比特,那么,终端设备对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
由于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不大于门限值,所以,终端设备确定应用分组码编码方式对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且由于相应的传输资源为采用了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使得相应的传输资源为一个基于DFT-S-OFDM的PUCCH的上行子帧,所以,确定选用RM(32,O)码与重复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作为此应用场景下的信道编码方式,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首先采用RM(32,O3)分组码对原始的ACK/NACK反馈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将O3比特的原始的ACK/NACK反馈信息编码后,输出32比特的编码信息,然后通过重复编码操作将该32比特编码信息重复编码为48比特的编码信息,经过相应调制、扩频和映射,最终在1个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的上行子帧上将相应处理后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发送。
应用场景六、终端设备采用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采用QPSK调制方式,且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大于门限值。
首先,设定门限值为10比特。
如果终端设备判断当前上行子帧中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O4>10比特,那么,终端设备对ACK/NACK反馈信息的信道编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
由于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大小大于门限值,所以,终端设备确定应用卷积码编码方式对待反馈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并且由于相应的传输资源为采用了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使得相应的传输资源为一个基于DFT-S-OFDM的PUCCH的上行子帧,所以,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终端设备采用tail biting卷积码对原始的ACK/NACK反馈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将O4比特的原始的ACK/NACK反馈信息编码后,输出48比特编码信息,并经过相应调制、扩频和映射,最终在1个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的上行子帧上将相应处理后的ACK/NACK反馈信息进行发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LTE-A系统下的终端设备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适当的信道编码算法,将相应的UCI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以使该UCI信息能够通过相应的上行传输方案进行反馈,从而,满足了在LTE-A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的UCI信息的需求,而且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信道编码算法的处理方式也实现了译码性能和译码复杂度的均衡。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具体包括:
设置模块101,用于设置门限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设置模块101所设置的门限值具体为10比特或11比特。
根据实际的需要,上述的门限值也可以设定为其他数值,这样的数值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判断模块102,用于判断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是否大于设置模块101所设置的门限值。
信道编码模块103,用于在判断模块102的判断结果为不大于时,采用分组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或在判断模块102的判断结果为大于时,采用卷积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分组码编码方式具体包括:
RM(32,O)码编码方式;或,
RM(20,A)码编码方式;或,
RM(32,O)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或,
RM(20,A)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
其中,O表示RM(32,O)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A表示RM(20,A)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
卷积码编码方式具体可以为tail bitting卷积码。
发送模块104,用于通过上行传输方案将信道编码模块103信道编码后的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基站。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设置模块101还用于设置校验门限值;
判断模块102,还用于在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大于设置模块101所设置的门限值时,进一步判断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是否大于设置模块101所设置的校验门限值;
信道编码模块103,还用于在判断模块102判断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不大于设置模块101所设置的校验门限值时,为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或在判断模块102判断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大于设置模块101所设置的校验门限值时,放弃为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
其中,校验门限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
另一方面,由于CRC信息的添加时一个独立的过程,因此,可以为该过程进一步的设置相应的策略,设置模块101还用于设置指定的上行控制信息类型;
信道编码模块103,还用于在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为设置模块101所设置的指定的上行控制信息类型时,放弃为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
其中,设置模块101所设置的定的上行控制信息类型具体为ACK/NACK反馈信息的类型,或周期/非周期的CSI反馈信息的类型,或不设定任何上行控制信息类型,即对于任意长度ACK/NACK反馈信息不需添加CRC校验信息。
通过进一步的策略的设置,可以更加CRC信息添加的灵活性,当然,具体的策略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上行控制信息,具体包括ACK/NACK反馈信息,或周期/非周期CSI反馈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的各步骤中,上行传输方案具体为以下方案中的一种:
(1)Rel 8 PUCCH format2/2a/2b。
(2)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
(3)PUCCH与多序列调制MSM相结合的传输方案。
(4)PUSCH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具体应用上述哪种上行传输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不排除其他上行传输方案,这样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LTE-A系统下的终端设备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适当的信道编码算法,将相应的UCI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以使该UCI信息能够通过相应的上行传输方案进行反馈,从而,满足了在LTE-A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的UCI信息的需求,而且根据UCI信息的大小选择信道编码算法的处理方式也实现了译码性能和译码复杂度的均衡。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判断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
如果不大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分组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如果大于,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卷积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传输方案将信道编码后的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门限值,具体为10比特或11比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码编码方式,具体包括:
RM(32,O)码编码方式;或,
RM(20,A)码编码方式;或,
RM(32,O)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或,
RM(20,A)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
其中,O表示RM(32,O)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A表示RM(20,A)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码编码方式,具体可以为tail bitting卷积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具体包括:
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反馈信息;或,
周期/非周期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方案,具体为: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 format 2/2a/2b传输方案;或,
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传输方案;或,
PUCCH format 2/2a/2b与多序列调制MSM相结合的传输方案;或,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方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判断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大于预设的门限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判断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是否大于预设的校验门限值;
如果不大于,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RC信息;
如果大于,所述终端设备放弃为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的校验门限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门限值。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具体为指定类型的信息时,所述终端设备放弃为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类型的信息具体为ACK/NACK反馈信息,或周期/非周期CSI反馈信息,或不指定任何上行控制信息类型。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门限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是否大于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门限值;
信道编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不大于时,采用分组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或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大于时,采用卷积码编码方式作为信道编码算法,将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编码为与上行传输方案所确定的传输资源相对应的大小;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上行传输方案将所述信道编码模块编码后的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基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门限值具体为10比特或11比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码编码方式,具体包括:
RM(32,O)码编码方式;或,
RM(20,A)码编码方式;或,
RM(32,O)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或,
RM(20,A)码与重复/截短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
其中,O表示RM(32,O)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A表示RM(20,A)码的原始输入信息长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码编码方式,具体可以为tail bitting卷积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具体包括:
ACK/NACK反馈信息;或,
周期/非周期CSI反馈信息。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方案,具体为:
PUCCH format 2/2a/2b传输方案;或,
基于DFT-S-OFDM的PUCCH新结构传输方案;或,
PUCCH format 2/2a/2b与MSM相结合的传输方案;或,
PUSCH传输方案。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设置校验门限值;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当前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大小大于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门限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是否大于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校验门限值;
所述信道编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不大于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校验门限值时,为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或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大于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校验门限值时,放弃为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
其中,所述校验门限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门限值。
16.如权利要求9或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设置指定的上行控制信息类型;
所述信道编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为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指定的上行控制信息类型时,放弃为所述待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添加CRC信息;
其中,所述设置模块所设置的定的上行控制信息类型具体为ACK/NACK反馈信息的类型,或周期/非周期的CSI反馈信息的类型,或不指定任何上行控制信息类型。
CN 201010224540 2010-07-02 2010-07-02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104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24540 CN102104458B (zh) 2010-07-02 2010-07-02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24540 CN102104458B (zh) 2010-07-02 2010-07-02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4458A CN102104458A (zh) 2011-06-22
CN102104458B true CN102104458B (zh) 2013-07-31

Family

ID=44157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24540 Active CN102104458B (zh) 2010-07-02 2010-07-02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44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694A (zh) * 2011-07-19 2011-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299770B (zh) * 2011-09-07 2013-12-18 北京交通大学 Lte上行控制信息的统一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03650395B (zh) * 2011-09-23 2016-09-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07058A1 (en) * 2012-01-21 2013-07-25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CN103427961A (zh) * 2012-05-17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KR102088022B1 (ko) 2012-08-01 2020-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시그널링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5035603A1 (zh) * 2013-09-13 2015-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5991249B (zh) * 2015-01-30 2019-08-2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增强载波聚合系统中用于反馈uci的方法
CN106160956A (zh) * 2015-04-10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5356905B (zh) * 2015-10-16 2017-09-29 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序列扩频码与1/k 码率卷积码混合编码方法
EP3461042A4 (en) * 2016-08-03 2019-08-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9560906B (zh) * 2017-09-27 2021-03-1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WO2019218367A1 (zh) * 2018-05-18 2019-11-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544A (zh) * 2004-04-23 2005-11-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442B (zh) * 2008-08-07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复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544A (zh) * 2004-04-23 2005-11-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4458A (zh) 201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4458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AU2011280441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signal and method thereof
CN11151025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03270803B (zh) 资源分配方法、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94800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CN106470089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247747B (zh) 通信系统中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4082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process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CN102082625B (zh) 一种反馈多载波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78371B (zh) 上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
EP2609701B1 (en)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and data in ul mimo system based on sc-fdm
KR102083813B1 (ko)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 방법과 수신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CN104054292B (zh) 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95398A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2019398A1 (zh)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02075293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US95323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UCI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hereof based on MIMO system
CN101702632B (zh) 一种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02104467A (zh) 一种确定uci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015811A1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1054206A1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和秩指示信令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2491503A (zh)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21133A (zh) 通信系统
CN117242732A (zh) 确定用于pucch传输的prb的数量
CN107005373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