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7042A - 太阳能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7042A
CN102897042A CN201210433075XA CN201210433075A CN102897042A CN 102897042 A CN102897042 A CN 102897042A CN 201210433075X A CN201210433075X A CN 201210433075XA CN 201210433075 A CN201210433075 A CN 201210433075A CN 102897042 A CN102897042 A CN 102897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apacitation
push rod
lens group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30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7042B (zh
Inventor
李万红
李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echnology Park Lvpai Soft Packing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万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万红 filed Critical 李万红
Priority to CN2012104330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97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97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7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7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70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90Energy harvesting concepts as power supply for auxiliaries' energy consumption, e.g. photovoltaic sun-roof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车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单一动力的具有自动跟踪阳光轴、透镜群聚光光伏发电、水冷散热的太阳能车。所述的太阳能车,包括获能系统、贮能系统、辅助能源系统、空调系统、操控及车体系统;所述的获能系统,包括车头、车顶及车尾的获能箱(01)、(011)及(016);所述的获能箱,由若干具透镜群聚光光伏的太阳能电池组(014)以纵列横行阵列组合;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014),包括活动电池板(17)及水冷散热水箱(0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014),以化整为另的模式,在流线型透明罩(010)下的狭小空间中能上下左右地旋转;所述的空调系统,智能调控泊在阳光下的车内温度;太阳能车的推广应用解决了燃烧汽、柴油传统汽车污染空气难题,倡导洁净的生活环境。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动车的领域,尤其是采用单一动力的一种水冷散热、聚光光伏发电、阳光轴自动跟踪的太阳能车。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在汽车上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全球环境污染,创造洁净的生活环境,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石化资源的消耗殆尽及燃烧汽油的汽车成为城市中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头,严重地破坏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太阳能汽车作为传统汽车的更新换代的产品,以引起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太阳能车,包括获能系统、贮能系统、辅助能源系统、空调系统、操控系统及车体;现今的太阳能车,在辅助能源系统的设计上,有采用内燃机作为混合动力的模式,这一模式,不尽增加了车体的自身重量,还仍然有污染环境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专利就是为解决上述之不足,公开了采用单一动力的一种水冷散热、聚光光伏发电、阳光轴自动跟踪的太阳能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动力强劲。由于本专利的太阳能车的获能箱采取了化整为另的模式,使获能箱中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在流线型透明罩(010)下的狭小空间中,能作上下左右的旋转,以实时保障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的中轴线与阳光轴平行;以获高达 50% 以上的太阳能转换率。
模块化。太阳能车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不同的车型及安装位置,可按照“削足适履”的原则,将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像搭积木一样地快速安装。
体积小巧。常规的齿轮传动,都得通过制动齿轮或涡轮、蜗杆,由电动马达来驱动的,所以齿轮传动的机构是比较复杂的,占有空间也就会很大,本专利采用气动阀驱动齿轮的技术方案,驱动机构简单可靠,且可大幅节省装机的空间和重量,非常适合在电动车上的应用。
结构紧凑。双联结构的气压阀,大幅节省安装空间和安装负载,结构紧凑的双联式气动阀,同设于一个底座上,既节省空间又增强了运作的可靠性。
成本低廉。气动驱动与液压驱动的相比,优势是很明显的,特别在相同的需多单元部件协同工作的情况下,气动驱动的优势就更为突出了,对制造而言,生产成本就会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车领域,尤其是一种单一动力的,采用阳光轴自动跟踪、透镜群聚光光伏电池、水冷散热技术的太阳能车。
所述的太阳能车,包括获能系统、贮能系统、辅助能源系统、空调系统、制动系统及车体;所述的单一动力,即太阳能车是只采用电能作为动力的;所述的电能,以太阳能透镜群聚光光伏电池发电为主,充市电为辅;所述的获能系统,包括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所述的获能箱中,安装有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及采用水冷的散热水箱(09);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上,安装有流线型透明罩(010);所述的获能系统,安装于车体的车架中心位置上;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以化整为另的模式,在流线型透明罩(010)下的狭小空间中,能作上下左右的旋转,以实时保障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的中轴线与阳光轴平行;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与车顶获能箱(011)及车顶获能箱(011)与车尾获能箱(016)间形成的空间,分别形成电动车的前视窗(04)和后视窗(013);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采用透镜群聚光、水冷散热、阳光轴实时追踪综合技术(见:申请在先已获授权的专利号为:2012201981203的水冷式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场及专利号为:2012201396214一种太阳能列阵式透镜群的专利),使太阳能的转换力高达50%以上;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是电动车获得主动力源的发电装置;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包括滑块及滑槽(1)、气动阀(2)、“L”架A(3)、旋转接头(4)、轴承座(5)、双联式气动阀(6)、推杆A(7)、上支柱(8)、斜齿轮(9)、推杆B(10)、“L”架B(11)、轴承(12)、安装环座(13)、推杆C(14)、十字支架(15)、连接螺栓(16)、活动电池板(17)、下支柱(18)、支柱座螺栓(19)、支柱座(20);所述的活动电池板(17),由纵列横行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阵列组合而成;所述的活动电池板(17),由气动阀(2)及双联式气动阀(6)驱动,以实时调整活动电池板(17)的中轴线与太阳光轴保持平行;所述的活动电池板(17),其向阳的正面,布设有采用透镜群聚光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的背面,设有十字支架(15);所述的与气动阀(2)相近的十字支架(15)的垂架上,设有滑块及滑槽(1);所述的轴承座(5)上,设有“L”架A(3)的安装螺孔,气动阀(2),通过“L”架A(3)固定于上支柱(8)的轴承座(5)上;所述的气动阀(2),通过气动阀(2)上的推杆A(7)与滑块及滑槽(1)中的滑块相连接;所述的十字支架(15)的中心位上,设有与上支柱(8)相连接的旋转接头(4);所述的旋转接头(4)与上支柱(8)的顶端相接;随着气动阀(2)上的推杆A(7)的上下运动,位于上支柱(8)上的通过十字支架(15)相连的活动电池板(17),在上支柱(8)上,作垂直旋转,以调整活动电池板(17)的仰角;所述的位于上支柱(8)下方的轴承座(5)中,轴承(12)位于其中;所述的轴承(12),紧实地套着于位于安装环座(13)以上的下支柱(18)上,实现上支柱(8)与下支柱(18)的连接;所述的安装环座(13)的下面,设有“L”架B(11)的安装螺孔;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6),通过“L”架B(11)固定安装在位于下支柱(18)上方的安装环座(13)的下面;所述的轴承座(5)外侧的斜齿轮(9)的斜齿部,伸入双联式气动阀(6)的推杆A(7)及推杆B(10)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推杆A(7)及推杆B(10),在动力系统的程控下,交替驱动斜齿轮(9)作正向或反向的旋转及锁定的动作;以实现与斜齿轮(9)紧实地套着的上支柱(8)作同步的旋转,随着上支柱(8)的旋转,与上支柱(8)相连的活动电池板(17),随着作正向或反向的水平旋转。
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6),包括下阀体(21)、后室液嘴(22)、安装螺孔(23)、密封环A(24)、方导柱(25)、前室液嘴(26)、推杆B(10)、密封环B(27)、推杆头(28)、推杆圆弧头(29)、上阀体B(30)、连接底部(31)、推杆A(7)、推杆方孔(32)、前液室(33)、上阀体A(34)、及后液室(35);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6),是由二个左右对称的上阀体B(30)及上阀体A(34)与下阀体(21)紧合并通过连接底部(31)相连形成双联结构的;所述的推杆A(7)及推杆B(10)前端的推杆头(28),其头部的上半部,被削除了1/2,留下1/2设计成圆弧状,以便推杆头(28)能在斜齿轮的二个斜齿间实现灵活进退的动作;所述的推杆A(7)后端的中心位,设有推杆方孔(32)。
所述的上支柱(8)与下支柱(18)通过轴承(12)相连接;所述的轴承(12)位于上支柱(8)下端的轴承座(5)中;所述的轴承(12),紧实地套着于位于下支柱(18)上方的,安装环座(13)上的下支柱(18)上,以实现上支柱(8)在安装环座(13)上可作旋转运动;所述的轴承座(5)上设有“L”架A(3)的安装螺孔,气动阀(2)通过“L”架A(3)安装于轴承座(5)上;所述的轴承座(5)的外侧紧实地套着有斜齿轮(9),斜齿轮(9)的斜齿部伸入双联式气动阀(6)的推杆A(7)及推杆B(10)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推杆A(7)及推杆B(10),在动力系统的程控下,交替驱动斜齿轮(9)正反的水平旋转及锁定的动作。
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以化整为另的模式,在流线型透明罩(010)下的狭小空间中,能作上下左右的旋转,以实时保障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的中轴线与阳光轴平行。
所述的流线型透明罩(010),采用高强度的透明树脂注塑成型,为提高透明罩的抗压强度,透明罩下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可采取分组组合;所述的太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采用气动传动,以减轻电动车的负载。
所述的贮能系统采用在相同的重量情况下可高于铅酸蓄电池的两倍效率的镍镉蓄电池组(02)贮能,所述的镍镉蓄电池组(02),兼容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的太阳能发电的电能及市电充电电能的贮能作用;所述的镍镉蓄电池组(02),向直流驱动电机(04)、压缩泵(05)及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不工作情况下的太阳能空调系统(02)实施供电;所述的辅助能源系统借鉴公知的充电设备向太阳能车的镍镉蓄电池组(02)充电。
所述的太阳能空调系统(02),具有智能的特性,在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工作情况下,太阳能空调系统(02)利用水冷散热获得热能,驱动太阳能空调系统(02)运营,以维持泊在阳光下的太阳能车保持适宜的车内温度;在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不工作情况下,可由人工设定太阳能空调系统(02)工作与否,有关太阳能空调系统(02)的工作原理,在申请在先的已公开的专利号为2012101662946名称为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楼宇机构的专利中已作详解,不再赘述。
所述的直流驱动电机(04),是采用轻质材料的36V的双线圈直流无刷电机,在额定的RPM(每秒转速)达到98%的使用效率。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车具有传统汽车的操控系统及车体结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太阳能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太阳能车获能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本发明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列阵组合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追踪阳光轴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双联式气动阀的结构图。
附图8为本发明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附图1的标记名称是:车头获能箱(01)、太阳能空调(02)、前视窗(03)、直流驱动电机(04)、镍镉蓄电池组(05)、前车轮(06)、侧视窗(07)、前车门(08)、循环水箱(09)、流线型透明罩(010)、车顶获能箱(011)、后车门(012)、后车轮(013)、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后视窗(015)及车尾获能箱(016)。
附图4的标记名称是:滑块及滑槽(1)、气动阀(2)、“L”架A(3)、旋转接头(4)、轴承座(5)、双联式气动阀(6)、推杆A(7)、上支柱(8)、斜齿轮(9)、推杆B(10)、“L”架B(11)、轴承(12)、安装环座(13)、推杆C(14)、十字支架(15)、连接螺栓(16)、活动电池板(17)、下支柱(18)、支柱座螺栓(19)、支柱座(20)。
附图7的标记名称是:下阀体(21)、后室液嘴(22)、安装螺孔(23)、密封环A(24)、方导柱(25)、前室液嘴(26)、推杆B(10)、密封环B(27)、推杆头(28)、推杆圆弧头(29)、上阀体B(30)、连接底部(31)、推杆A(7)、推杆方孔(32)、前液室(33)、上阀体A(34)、及后液室(35)。
附图8的标记名称是:循环水箱(09)、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自攻螺丝(41)、阳光轴(42)、透镜群支架(43)、透镜群(44)、低温管口(45)、光伏电池(46)、安装板(47)、水冷散热片(48)、聚焦点(49)、水冷散热器(50)、连接螺栓(51)、密封垫(52)、水箱(53)、高温管口(54)。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如图1、图4、图5所示,太阳能车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布局于整个电动车的中间的顶面,以获得尽可能大的采光面积;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以化整为另的模式,安装并旋转于流线型透明罩(010)下的狭小空间里。
如图4所示,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中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包括气动阀(2)、双联式气动阀(6)、活动电池板(017);所述的活动电池板(017)由气动阀(2)及双联式气动阀(6)的驱动,实时调整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中轴线与太阳光轴保持平行,以实时追踪阳光轴,获得50% 以上的太阳能转换率。。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其向阳的正面布设有太阳电池板,其背面设有十字支架(15);所述的十字支架(15)的中心位上,设有与上支柱(8)相连接的旋转接头(4);所述的旋转接头(4),安装于上支柱(8)的顶端。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十字支架(15)的垂架上,设有滑块及滑槽(1);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以化整为另的模式,在流线型透明罩(010)下的狭小空间中,能作上下左右的旋转,以实时保障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的中轴线与阳光轴平行。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由气动阀(2)及双联式气动阀(6)驱动,以实时调整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中轴线与太阳光轴保持平行。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气动阀(2),通过“L”架A(3)固定于上支柱(8)的轴承座(5)上,气动阀(2)能随着上支柱(8)的旋转作同步的旋转;所述的气动阀(2)的推杆C(14)的前端,与位于活动电池板(17)背面的十字支架(15)上的滑块及滑槽(1)中的滑块相连接,随着推杆C(14)的运动,活动电池板(17)在上支柱(8)上,能调整垂直的角度。
如图7所示,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6),是由二个左右对称的上阀体B(30)及上阀体A(34)与下阀体(21)紧合并通过连接底部(31)相连形成双联结构的;所述的推杆A(7)及推杆B(10)前端的推杆头(28),其头部的上半部,被削除了1/2,留下1/2设计成圆弧状,以便推杆头(28)能在斜齿轮的二个斜齿间实现灵活进退的动作;所述的推杆A(7)后端的中心位,设有推杆方孔(32)。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上支柱(8)与下支柱(18)通过轴承(12)相连接;所述的轴承(12)位于上支柱(8)下端的轴承座(5)中;所述的轴承(12),紧实地套着于位于下支柱(18)上方的,安装环座(13)上的下支柱(18)上,以实现上支柱(8)在安装环座(13)上可作旋转运动。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轴承座(5)上设有“L”架A(3)的安装螺孔,气动阀(2)通过“L”架A(3)安装于轴承座(5)上。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轴承座(5)的外侧紧实地套着有斜齿轮(9),斜齿轮(9)的斜齿部伸入双联式气动阀(6)推杆A(7)及推杆B(10)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推杆A(7)及推杆B(10),在动力系统的程控下,交替驱动斜齿轮(9)正反的水平旋转及锁定的动作。
如图1及图8所示,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以化整为另的模式,在流线型透明罩(010)下的狭小空间中,能作上下左右的旋转,以实时保障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的中轴线与阳光轴平行。
如图1所示,所述的流线型透明罩(010),采用高强度的透明树脂注塑成型,为提高透明罩的抗压强度,透明罩下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可采取分组组合。
如图1所示,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采用气动传动,以减轻电动车的负载。
如图1所示,所述的贮能系统采用在相同的重量情况下可高于铅酸蓄电池的两倍效率的镍镉蓄电池组(02)贮能,所述的镍镉蓄电池组(02),兼容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的太阳能发电的电能及市电充电电能的贮能作用;所述的镍镉蓄电池组(02),向直流驱动电机(04)、压缩泵(05)及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不工作情况下的太阳能空调系统(02)实施供电;所述的辅助能源系统借鉴公知的充电设备向太阳能车的镍镉蓄电池组(02)充电。
如图1所示,所述的太阳能空调系统(02),具有智能的特性,在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工作情况下,太阳能空调系统(02)利用水冷散热获得热能,驱动太阳能空调系统(02)运营,以维持泊在阳光下的太阳能车保持适宜的车内温度;在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不工作情况下,可由人工设定太阳能空调系统(02)工作与否,有关太阳能空调系统(02)的工作原理,在申请在先的已公开的专利号为2012101662946名称为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楼宇机构的专利中已作详解,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所述的直流驱动电机(04),是采用轻质材料的36V的双线圈直流无刷电机,在额定的RPM(每秒转速)达到98%的使用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的太阳能车具有传统汽车的操控系统及车体结构。 

Claims (9)

1.本发明属于太阳能车领域,尤其是一种单一动力的,采用阳光轴自动跟踪、透镜群聚光光伏发电、水冷散热技术的太阳能车;所述的太阳能车,包括获能系统、贮能系统、辅助能源系统、空调系统、制动系统及车体;所述的单一动力,即太阳能车是只采用电能作为动力的;所述的电能,以太阳能透镜群聚光光伏电池发电为主,充市电为辅;所述的获能系统,包括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所述的获能箱中,安装有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及采用水冷的散热水箱(09);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上,安装有流线型透明罩(010);所述的获能系统,安装于车体的车架中心位置上;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以化整为另的模式,在流线型透明罩(010)下的狭小空间中,能作上下左右的旋转,以实时保障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的中轴线与阳光轴平行;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与车顶获能箱(011)及车顶获能箱(011)与车尾获能箱(016)间形成的空间,分别形成电动车的前视窗(04)和后视窗(013);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采用透镜群聚光、水冷散热、阳光轴实时追踪综合技术(见:申请在先已获授权的专利号为:2012201981203的水冷式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场及专利号为:2012201396214一种太阳能列阵式透镜群的专利),使太阳能的转换力高达50%以上;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是电动车获得主动力源的发电装置;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包括滑块及滑槽(1)、气动阀(2)、“L”架A(3)、旋转接头(4)、轴承座(5)、双联式气动阀(6)、推杆A(7)、上支柱(8)、斜齿轮(9)、推杆B(10)、“L”架B(11)、轴承(12)、安装环座(13)、推杆C(14)、十字支架(15)、连接螺栓(16)、活动电池板(17)、下支柱(18)、支柱座螺栓(19)、支柱座(20);所述的活动电池板(17),由纵列横行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阵列组合而成;所述的活动电池板(17),由气动阀(2)及双联式气动阀(6)驱动,以实时调整活动电池板(17)的中轴线与太阳光轴保持平行;所述的活动电池板(17),其向阳的正面,布设有采用透镜群聚光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的背面,设有十字支架(15);所述的与气动阀(2)相近的十字支架(15)的垂架上,设有滑块及滑槽(1);所述的轴承座(5)上,设有“L”架A(3)的安装螺孔,气动阀(2),通过“L”架A(3)固定于上支柱(8)的轴承座(5)上;所述的气动阀(2),通过气动阀(2)上的推杆A(7)与滑块及滑槽(1)中的滑块相连接;所述的十字支架(15)的中心位上,设有与上支柱(8)相连接的旋转接头(4);所述的旋转接头(4)与上支柱(8)的顶端相接;随着气动阀(2)上的推杆A(7)的上下运动,位于上支柱(8)上的通过十字支架(15)相连的活动电池板(17),在上支柱(8)上,作垂直旋转,以调整活动电池板(17)的仰角;所述的位于上支柱(8)下方的轴承座(5)中,轴承(12)位于其中;所述的轴承(12),紧实地套着于位于安装环座(13)以上的下支柱(18)上,实现上支柱(8)与下支柱(18)的连接;所述的安装环座(13)的下面,设有“L”架B(11)的安装螺孔;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6),通过“L”架B(11)固定安装在位于下支柱(18)上方的安装环座(13)的下面;所述的轴承座(5)外侧的斜齿轮(9)的斜齿部,伸入双联式气动阀(6)的推杆A(7)及推杆B(10)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推杆A(7)及推杆B(10),在动力系统的程控下,交替驱动斜齿轮(9)作正向或反向的旋转及锁定的动作;以实现与斜齿轮(9)紧实地套着的上支柱(8)作同步的旋转,随着上支柱(8)的旋转,与上支柱(8)相连的活动电池板(17),随着作正向或反向的水平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6),包括下阀体(21)、后室液嘴(22)、安装螺孔(23)、密封环A(24)、方导柱(25)、前室液嘴(26)、推杆B(10)、密封环B(27)、推杆头(28)、推杆圆弧头(29)、上阀体B(30)、连接底部(31)、推杆A(7)、推杆方孔(32)、前液室(33)、上阀体A(34)、及后液室(35);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6),是由二个左右对称的上阀体B(30)及上阀体A(34)与下阀体(21)紧合,并通过连接底部(31)相连形成双联结构;所述的推杆A(7)及推杆B(10)前端的推杆头(28),其头部的上半部,被削除了1/2,留下1/2设计成圆弧状,以便推杆头(28)能在斜齿轮的二个斜齿间实现灵活进退;所述的推杆A(7)后端的中心位,设有推杆方孔(32);所述的推杆A(7)及推杆B(10)前端的推杆头(28),其头部的上半部,被削除了1/2,留下1/2设计成圆弧状,以便推杆头(28)能在斜齿轮的二个斜齿间得以进退如自;所述的推杆A(7)后端的中心位,设有推杆方孔(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其布局范围与太阳能车的车头、车顶、及车尾相一致;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上,设有一张恰似大网的流线型透明罩(010);所述的流线型透明罩(010),采用高强度的透明树脂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包括自攻螺丝(41)、阳光轴(42)、透镜群支架(43)、透镜群(44)、低温管口(45)、光伏电池(46)、安装板(47)、水冷散热片(48)、聚焦点(49)、水冷散热器(50)、连接螺栓(51)、密封垫(52)、水箱(53)、高温管口(54);所述的透镜群(44),由自攻螺丝(41)固定安装于透镜群支架(43)上;所述的透镜群(44)形成聚焦点(49)的位置上,设有安装板(47),光伏电池(46)安装于其上;所述的安装板(47),与透镜群支架(43)及水冷散热片(48)系是一体成形的元器件;所述的光伏电池(46)的中心轴与透镜的中心轴保持一致,以保证聚焦点(49)能汇集于光伏电池(46)的中心点上;所述的水冷散热器(50),通过连接螺栓(51),与其等效结构的水箱(53)相连接,水冷散热器(50)与水箱(53)相连接的层面上,设有密封垫(52);所述的水箱(53)上,设有低温管口(45)及高温管口(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获能箱(01)、车顶获能箱(011)及车尾获能箱(016),采用气动传动,以减轻电动车的负载,所述的压缩泵(05)位于车头中直流驱动电机(0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空调系统(02),具有智能的特性;所述的太阳能空调系统(02),在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工作情况下,太阳能空调系统(02)利用水冷散热获得热能,驱动太阳能空调系统(02)运营,以维持泊在阳光下的太阳能车保持适宜的车内温度;所述的太阳能空调系统(02),在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不工作情况下,可由人工设定太阳能空调系统(02)工作与否;所述的太阳能空调系统(02),位于车头中直流驱动电机(04)的另一侧;有关太阳能空调系统(02)的结构及原理,在申请在先的并已公开的专利号为2012101662946,专利名称为水冷式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楼宇机构的专利中已作详解,不再赘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能系统采用在相同的重量情况下可高于铅酸蓄电池的两倍效率的镍镉蓄电池组(02)贮能,所述的镍镉蓄电池组(02),兼容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的太阳能发电的电能及市电充电电能的贮能作用;所述的镍镉蓄电池组(02),向直流驱动电机(04)、压缩泵(05)及透镜群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014)不工作情况下的太阳能空调系统(02)实施供电;所述的辅助能源系统借鉴公知的充电设备向太阳能车的镍镉蓄电池组(02)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驱动电机(04),是采用轻质材料的36V的双线圈直流无刷电机,在额定的RPM(每秒转速)达到98%的使用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车具有传统汽车的操控系统及车体结构。
CN201210433075.XA 2012-11-05 2012-11-05 太阳能电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7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3075.XA CN102897042B (zh) 2012-11-05 2012-11-05 太阳能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3075.XA CN102897042B (zh) 2012-11-05 2012-11-05 太阳能电动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7042A true CN102897042A (zh) 2013-01-30
CN102897042B CN102897042B (zh) 2015-07-22

Family

ID=4756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307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7042B (zh) 2012-11-05 2012-11-05 太阳能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9704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1757A1 (zh) * 2013-02-09 2014-08-14 Xiong Xiaowei 太阳能休闲代步电动车
CN104085493A (zh) * 2014-07-10 2014-10-08 孟文辰 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CN112009257A (zh) * 2020-10-13 2020-12-01 冯海忠 一种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0907A (en) * 1995-02-17 1997-10-28 Weihe; Clyde R. Auxiliary solar-power automobile drive system
US20030217874A1 (en) * 2002-05-22 2003-11-27 Andrew Schoenberg Combination pedal/motor driven tricycle
CN101537777A (zh) * 2009-05-05 2009-09-23 黄灿荣 风能太阳能发电水陆空多功能电动飞行车
DE102008046798A1 (de) * 2008-09-11 2010-03-18 Schaeffler Kg Kraftfahrzeug
CN201784474U (zh) * 2010-08-27 2011-04-06 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CN102476591A (zh) * 2010-11-24 2012-05-30 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透明薄膜太阳能板的汽车
CN203254972U (zh) * 2012-11-05 2013-10-30 李万红 太阳能电动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0907A (en) * 1995-02-17 1997-10-28 Weihe; Clyde R. Auxiliary solar-power automobile drive system
US20030217874A1 (en) * 2002-05-22 2003-11-27 Andrew Schoenberg Combination pedal/motor driven tricycle
DE102008046798A1 (de) * 2008-09-11 2010-03-18 Schaeffler Kg Kraftfahrzeug
CN101537777A (zh) * 2009-05-05 2009-09-23 黄灿荣 风能太阳能发电水陆空多功能电动飞行车
CN201784474U (zh) * 2010-08-27 2011-04-06 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CN102476591A (zh) * 2010-11-24 2012-05-30 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透明薄膜太阳能板的汽车
CN203254972U (zh) * 2012-11-05 2013-10-30 李万红 太阳能电动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1757A1 (zh) * 2013-02-09 2014-08-14 Xiong Xiaowei 太阳能休闲代步电动车
CN104085493A (zh) * 2014-07-10 2014-10-08 孟文辰 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CN112009257A (zh) * 2020-10-13 2020-12-01 冯海忠 一种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7042B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0420A (zh) 车用太阳能电池板层式自动伸缩装置
CN105034825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107483006A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211701938U (zh) 一种折叠太阳能板
CN102897042B (zh) 太阳能电动车
CN208186187U (zh) 一种具有调节太阳能板的新能源路灯
CN203254972U (zh) 太阳能电动车
CN208670852U (zh)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环保型太阳能路灯
CN2839021Y (zh) 电动汽车
CN210462834U (zh) 一种能调节太阳能板角度的太阳能灯具
CN210485525U (zh) 一种具有旋转调节功能的大型移动式路灯
CN205029613U (zh) 一种电池板可多自由度动作的太阳能发电站
CN215892216U (zh) 一种带随动装置的太阳能路灯
CN206726469U (zh) 一种风光互补太阳能交通灯
CN206739196U (zh) 一种可持续工作的太阳能光伏led路灯照明装置
CN201623663U (zh) 一种可俯仰的光伏自动回转底盘
CN103853165A (zh) 光伏发电用太阳光双轴跟踪机构
CN114855687A (zh) 一种道路桥梁养护装置
CN105605520B (zh) 一种风光互补路灯
CN210319777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发电面积的太阳能路灯
CN101007509A (zh) 密闭-轻型舱式太阳能电动车
CN205139716U (zh) 一种太阳能温室微型履带拖拉机
CN212985066U (zh) 一种可光伏蓄能的窗框
CN200939835Y (zh) 密闭-轻型舱式太阳能电动车
CN211289849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Yang Mu Lu high tech Zone 315030 in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City 226 No. 103 Lane 601

Applicant after: Li Wanhong

Address before: 315332, Zhejiang, Ningbo, Cixi province Hai Hai Road, No. two

Applicant before: Li Wanhon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 WANHONG

Effective date: 20140925

Owner name: NINGBO TECHNOLOGY PARK LVPAI SOFT PACKING TRADE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WANHONG

Effective date: 201409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25

Address after: Yang Mu Lu Zhejiang high tech Zone 315030 Ningbo 226, Lane 103, Room 601

Applicant after: Ningbo Technology Park Lvpai Soft Packing Trade Co., Ltd.

Applicant after: Li Wanhong

Address before: Yang Mu Lu high tech Zone 315030 in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City 226 No. 103 Lane 601

Applicant before: Li Wanho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