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3457B - 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3457B
CN102883457B CN201110199187.9A CN201110199187A CN102883457B CN 102883457 B CN102883457 B CN 102883457B CN 201110199187 A CN201110199187 A CN 201110199187A CN 102883457 B CN102883457 B CN 1028834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type
upstream data
uplin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91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3457A (zh
Inventor
曾清海
张爱琴
雷凌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991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3457B/zh
Priority to EP12814576.0A priority patent/EP273390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8657 priority patent/WO2013010462A1/zh
Priority to JP2014519402A priority patent/JP5750817B2/ja
Publication of CN102883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3457A/zh
Priority to US14/153,915 priority patent/US971701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3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3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其中,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包括: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对上行资源采用集中式调度的方式中,从专用无线承载中识别数据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上行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网络(LongTermEvolved,LTE)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时延,提高用户数据速率,增强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以及降低运营商整体成本的演进网络。但是,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在移动网络中出现了点对点(Peer-to-Peer,P2P)应用。P2P技术使得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无需连接到服务器进行浏览和下载,消除了服务器的瓶颈问题,迅速扩展到文件下载、流媒体等业务领域。目前,P2P业务的流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网络带宽造成极大压力。
现有网络中除了P2P业务外,还存在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浏览、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WAP)浏览,电子邮件(ElectronicMail,E-mail)、网上聊天等多种业务。如果将P2P业务与其他业务,如http浏览、WAP浏览等业务复用在同一个专用无线承载中,可能会使得其他业务的可用空口资源非常少,甚至无法获得空口资源,其他业务可能会呈现很差的用户体验。
当前,LTE所支持的上行方向的专用无线承载(DedicatedRadioBearer,DRB)有上限的限制。每个上行DRB对应一个上行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LC),每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一个上行发送缓存。一个或多个上行逻辑信道划分到一个逻辑信道组,每个终端最多有4个逻辑信道组。终端以逻辑信道组为单位向基站报告上行发送缓存状态(bufferstatus,BS),基站根据终端报告的缓存状态以逻辑信道为最小单位进行上、下行调度,并给终端分配上行资源。终端再将分得的上行资源分配给内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但是,一个无线承载(对应一个逻辑信道)可能包含多个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要求相近的业务数据流(ServiceDataFlow,SDF)。一个业务数据流通常与一个用户的某个应用层业务相对应。其中,业务过滤模版(TrafficFilterTemplate,TFT)根据TCP/IP中的特定字段值进行过滤,将业务数据映射到特定专用无线承载上。终端侧每个上行承载的TFT由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PDN-GW)提供。
现有技术中,由于P2P业务在业务请求和调度阶段无法区分,导致它们占用过多的上行空口资源而影响其他业务的服务质量甚至其它用户业务,降低用户体验。特别是当P2P业务和http等其他业务复用同一个承载中时,由于目前LTE空口的上行调度以无线承载为最小粒度,终端和基站的接入层(AccessStratum,AS)均不能识别同一个承载内的不同业务,更无法将P2P业务从某个专用无线承载中识别出来进行控制,从而导致Http等其他业务的服务性能急剧下降,降低用户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在对上行资源采用集中式调度的方式中,从专用无线承载中识别数据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上行服务质量。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降低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这样,在对上行资源采用集中式调度的方式中,可以避免或者缓解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占用过多的上行空口资源而影响其他服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保证上行的服务质量,从而保持其他业务的服务性能,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流映射到独立上行发送缓存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其包括:
101.终端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其中,该下行业务数据流可以是来自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PDN-GW)或者基站。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网络(LongTermEvolved,LT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GSM)、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WiMAX)系统等。其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可以根据网络运营的需要自行定义,特别是影响正常网络服务的业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P2P业务等。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可以通过所述PDN-GW或基站利用深度包检测(DeepPacketInspection,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得到。
102.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控制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降低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的实现方式有多种:
可选的,该方法包括: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映射到独立的上行发送缓存,并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调度优先级。为此,可以接收所述PDN-GW或基站给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所在的无线承载指派的多组流模板TFT和服务质量QoS,与所述业务类型相关的TFT组映射到一个上行发送缓存,并对应一组QoS,所述多组TFT中的其他TFT组可以分别映射到各自的上行发送缓存,也可以共同映射到一个上行发送缓存。
可选的,将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包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降低。或者,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降低。或者,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映射到专用承载,其中,专用承载包括新的无线承载或者其他所述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已经映射到的无线承载。或者,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进入对应的上行发送缓存的速度。
步骤102之后,可以向所述PDN-GW或基站发送以上行发送缓存为粒度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接收上行传输控制标识,进而根据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降低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这样,可以避免或者缓解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占用过多的上行空口资源而影响其他服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保证上行的服务质量,从而保持其他业务的服务性能,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其包括:
201.基站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其中,该上行传输控制标识为指示了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其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可以根据网络运营的需要自行定义,包括但不限于P2P业务等。
本步骤中,该基站获取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可以是该基站基于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而得到。
或者,该基站接收来自PDN-GW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其中,来自PDN-GW的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所述PDN-GW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得到。
202.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控制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降低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的实现方式有多种:
可选的,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到新的逻辑信道组。或者,丢弃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或者,丢弃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确认字符。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进而根据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降低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这样,可以避免或者缓解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占用过多的上行空口资源而影响其他服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保证上行的服务质量,从而保持其他业务的服务性能,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如下图3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PDN-GW向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或者适用于基站向用户设备(下称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在本实施例中,仅以基站向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为例进行说明,其他适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仅以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P2P业务为例进行说明,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其他业务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该方法具体包括:
301.给终端建立了三个专用无线承载DRB1~3。业务数据流SDF1和SDF2映射到DRB1,共用一个上行发送缓存,SDF3映射到DRB2,SDF4和SDF5映射到DRB3,共用一个上行发送缓存。其中SDF5是P2P业务的业务数据流。
302.基站通过DPI检测发现SDF5是P2P业务,将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下行业务数据流下发给终端。
其中,针对SDF5是否下发上行传输控制标识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根据网络业务中资源占用的具体情况设定,具体的,可以在检测到SDF5是P2P业务,直接将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下行业务数据流下发给终端;或者,进一步的,在检测到SDF5是P2P业务时,并不直接下发上行传输控制标识,而是在检测到SDF5占用网络资源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后,再将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下行业务数据流下发给终端。针对SDF5是否下发上行传输控制标识的方式,在各实施例中都适用。
303.终端接收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的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之后,参阅图4,将SDF5映射到独立的上行发送缓存。
其中,终端可以在接收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的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之后,根据预先的配置,直接将SDF5映射到独立的上行发送缓存。或者,可选的,基站将P2P业务的流模板(TFT)通过信令以新的形式告诉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基站将SDF5的TFT作为独立的TFT分组下发给终端,本实施例中,独立的TFT分组作为上行传输控制标识。假设SDF4所对应的流模板为TFT4,SDF5对应的流模板为TFT5。在本实施例中,发起DRB3的承载更新,将上行TFT以TFT组的方式发给终端,例如{{group1:TFT4},{group2:TFT5}},其中,TFT下发可以采用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消息,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的方案,在此不再赘述。即终端接收上述{{group1:TFT4},{group2:TFT5}}流模板描述后将对应上行业务数据流(即SDF5和SDF4)映射到独立的上行发送缓存,其中SDF5的数据分离到独立的上行发送缓存,但是不改变SDF5对应的逻辑信道。该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可以给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所在的承载指派多组TFT和QoS。每组TFT映射到一个上行发送缓存并对应一组QoS。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步骤304.终端将SDF5的调度优先级降为最低。
305.终端接收到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后,以最低优先级调度单独缓存的SDF5数据。
其中,进一步,可选的,终端在报告上行发送缓存状态时可以不包含SDF5缓存的信息,以避免基站分配更多的上行资源,影响其它用户的网络服务体验。进一步地,可选的,可以优化终端当前基于逻辑信道组为粒度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方法,改为以上行发送缓存为粒度的BSR报告方法。
在以上行发送缓存为粒度的BSR报告方法中,可以扩展当前的BSR或使用新的层2/层3消息对SDF5业务的缓存状态进行单独上报,从而使基站明确知道每种业务有多少数据等待上行发送,有的放矢地进行上行空口资源分配。基站可以通过自己或PDNGW的DPI或终端的指示知道各上行发送缓冲区的优先级。基站可以通过自己或PDNGW的DPI获知终端对各上行缓存的调度是否与自己的预期一致。可选的,终端也可以给每个缓存(buffer)预设不同的特征字段(例如buffer1--->tag1.buffer2--->tag2,buffer3--->tag3),特征字段基站预先知道。终端在组建每个上行数据的层2协议数据单元(PDU)时,在PDU中加入对应buffer的特征字段。基站在收到上行包的时候,检测特定业务所对应的特征字段,通过特征字段的统计判断终端对各业务的调度是否与自己的预期一致。如果基站检测到终端没有按要求进行调度,比如将过多的资源分配给了“麻烦”业务,则基站可以采用丢弃数据或对应下行TCPACK包的方法加以惩罚。
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PDN-GW向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或者适用于基站向用户设备(下称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在本实施例中,仅以基站向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为例进行说明,其他适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仅以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P2P业务为例进行说明,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其他业务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501-502与步骤301-302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503.终端接收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的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之后将SDF5对应的逻辑信道(即逻辑信道3)的调度优先级降为最低。
可选地,为了保证基站和终端两侧对逻辑信道3采用相同的调度优先级,终端可以先改逻辑信道3的调度优先级,再通知基站;或者终端也可以根据基站的信令来改逻辑信道3的调度优先级。该信令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ResourceControl,RRC)信令。
504.终端接收到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后,以最低优先级调度SDF5对应的逻辑信道3。
为了使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承载建立的时候,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就已经确定了。终端利用该优先级来在不同逻辑信道间再次分配基站分配的上行空口资源。这个优先级对于在这个DRB上的所有的业务数据都是相同的,对于不同的业务数据并不做区分的处理。在T1时间,P2P业务占用整个带宽的占比为20%,http业务的占比是60%,其他业务占比是20%,那为了体现http业务的优先性,基站将整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设为“正常”并通知终端。但是到了T2时间,P2P业务的占比是70%,http业务的占比是10%,其他业务的占比是20%。为了体现对P2P业务的限制,基站将P2P业务所在整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设为低,并通知终端。基站除了使用信令通知终端调整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外,还可以在下行数据包中携带上述的正常、低优先级信息进行通知,在本实施例中,P2P业务所在整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作为上行传输控制标识。具体的,可以采用IP头的服务类型(TypeOfServiee,Tos)字段中的不同业务的点码(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DSCP)中的比特位来标识。其中Tos字段结构如表1所示,携带优先级信息后的Tos字段结构如表2所示。其中,表1中的CU表示预留字段(CurrentlyUnused),可用作显式拥塞指示(ExplicitCongestionNotification,ECN)。
表1
表2
具体的,表2中,可以用DSCP的前1个bit标识逻辑信道优先级(上行传输控制标识),0标识正常优先级,1表示低优先级。携带在下行数据包的包头字段中,这样,终端在收到下行数据包之后,调整对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调低或恢复)。为了细化上行控制,还可以使用DSCP中的多个bit来标识逻辑信道优先级,比如用3个bit来标识8个优先级。终端直接根据该捎带的优先级来调整对应上行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
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PDN-GW向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或者适用于基站向用户设备(下称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在本实施例中,仅以PDN-GW向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为例进行说明,其他适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仅以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P2P业务为例进行说明,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其他业务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601与步骤301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602.PDN-GW通过DPI检测发现SDF5是P2P业务,将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下行业务数据流下发给终端。
603.终端接收到下行业务数据流数据携带的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之后为SDF5发起专用承载建立。
可选的,建立的专用承载将SDF5映射到新的无线承载上,或者将SDF5映射到其他与SDF5业务类型相同的业务数据已经映射到的无线承载上。
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PDN-GW向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或者适用于基站向用户设备(下称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在本实施例中,仅以基站向终端下发下行数据流为例进行说明,其他适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仅以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P2P业务为例进行说明,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其他业务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701-702与步骤301-302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703.终端接收到下行业务数据流数据携带的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之后,控制SDF5进入上行发送缓存。
具体的,终端可以通过NAS层应用捎带来的SDF5的TFT或自身通过业务流数据分类得到SDF5的TFT来控制SDF5进入上行发送缓存。其中,控制SDF5数据进入上行发送缓存可以是停止SDF5进入上行发送缓存,也可以是降低SDF5进入上行发送缓存的速度,还可以是丢弃SDF5对应下行的全部或部分TCPACK包。
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PDN-GW向基站下发下行数据流。在本实施例中,仅以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P2P业务为例进行说明,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其他业务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801与步骤301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同时假定逻辑信道1属于逻辑信道组A,逻辑信道2和3属于逻辑信道组B。
802.PDN-GW通过DPI检测发现SDF5是P2P业务,将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下行业务数据流下发给基站。
其中,可选的,基站也可以无需由PDN-GW进行DPI检测,而是自行通过DPI检测发现SDF5是P2P业务。
803.基站接收到下行业务数据流数据携带的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之后将SDF5对应逻辑信道(即逻辑信道3)的调度优先级设置为最低,并分配到新的逻辑信道组C。然后,通过RRC配置信令通知终端。
804.终端在缓冲区状态报告中分别报告逻辑信道组A、B和C的缓冲区状态。
可选的,在步骤804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805.基站在给终端分配上行资源时忽略逻辑信道组C的缓存数据或只为逻辑信道组分配少量资源,比如满足保证比特速率(PBR)需要的资源。
806.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时按最低优先级给逻辑信道3分配资源。
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PDN-GW向基站下发下行数据流。在本实施例中,仅以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P2P业务为例进行说明,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为其他业务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901与步骤301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902.PDN-GW通过DPI检测发现SDF5是P2P业务,将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下行业务数据流下发给基站。
其中,可选地,PDN-GW在下行业务数据流中携带SDF5的TFT。可选的,基站也可以无需由PDN-GW进行DPI检测,而是自行通过DPI检测发现SDF5是P2P业务。
903.基站接收到下行业务数据流数据携带的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之后丢弃SDF5对应上行逻辑信道的所有数据,或根据上述SDF5的TFT对对应上行逻辑信道的数据进行有选择的丢弃,即只丢弃SDF5的数据包;或者丢弃SDF5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流的TCPACK包。基站可以采用DPI检测技术对于SDF5下行TCPACK包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可选的,步骤902PDN-GW无需将SDF5的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下行业务数据流下发给基站,相应的,步骤903扩展为PDN-GW直接丢弃SDF5的上行数据或对应下行TCPACK。
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其包括:
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所述PDN-GW或基站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得到。
其中,该下行业务数据流可以是来自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PDN-GW)或者基站。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LTE、UMTS、GSM、WiMAX系统等。其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可以根据网络运营的需要自行定义,包括但不限于P2P业务等。
控制单元1002,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可选的,为了适用于控制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的不同实现方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映射到独立的上行发送缓存,并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调度优先级。为此,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PDN-GW或基站给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所在的无线承载指派的多组流模板TFT和服务质量QoS,与所述业务类型相关的TFT组映射到一个上行发送缓存并对应一组QoS。
在其他适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用于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的不同实现方式中,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映射到专用承载。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进入对应的上行发送缓存的速度。特别地,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通过NAS层应用捎带的所述业务类型的TFT或者通过业务流数据分类得到的所述业务类型的TFT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进入对应的上行发送缓存的速度。
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PDN-GW或基站发送以上行发送缓存为粒度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中的终端。因此,本实施例和上述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接收上行传输控制标识,进而根据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降低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这样,可以避免或者缓解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占用过多的上行空口资源而影响其他服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保证上行的服务质量,从而保持其他业务的服务性能,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参阅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其包括:
获取单元1101,用于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其中,获取单元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可选的,获取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子单元,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所述PDN-GW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得到。或者,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进一步用于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得到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控制单元1102,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可以应用在包括但不限于LTE、UMTS、GSM、WiMAX等通信系统中。其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可以根据网络运营的需要自行定义,包括但不限于P2P业务等。
可选的,为了适用于控制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的不同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并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到新的逻辑信道组。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丢弃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丢弃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确认标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基站。因此,本实施例和上述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进而根据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降低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这样,可以避免或者缓解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占用过多的上行空口资源而影响其他服务的服务质量的问题,保证上行的服务质量,从而保持其他业务的服务性能,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如处理器)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所述控制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包括:
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映射到独立的上行发送缓存,并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调度优先级;
或者,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
或者,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映射到专用承载;
或者,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进入对应的上行发送缓存的速度,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PDN-GW或基站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而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映射到独立的上行发送缓存,并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调度优先级包括:
接收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或基站给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所在的无线承载指派的多组流模板TFT和服务质量QoS,与所述业务类型相关的TFT组映射到一个上行发送缓存并对应一组Qo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向PDN-GW或基站发送以上行发送缓存为粒度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进入对应的上行发送缓存的速度包括:
通过NAS层应用捎带的所述业务类型的TFT或者通过业务流数据分类得到的所述业务类型的TFT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进入对应的上行发送缓存的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承载包括新的无线承载或者已有的无线承载,其中,所述已有的无线承载已经被其他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映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类型是影响正常网络服务的业务类型。
7.一种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所述基站控制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包括:
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并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到新的逻辑信道组;
或者,丢弃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
或者,丢弃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控制协议确认标识;
其中,所述基站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包括:
接收来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其中,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所述PDN-GW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而得到,或者通过所述基站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而得到。
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映射到独立的上行发送缓存,并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调度优先级;
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
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映射到专用承载;
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进入对应的上行发送缓存的速度,
其中,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或基站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或基站给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所在的无线承载指派的多组流模板TFT和服务质量QoS,与所述业务类型相关的TFT组映射到一个上行发送缓存并对应一组QoS。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PDN-GW或基站发送以上行发送缓存为粒度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通过NAS层应用捎带的所述业务类型的TFT或者通过业务流数据分类得到的所述业务类型的TFT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进入对应的上行发送缓存的速度。
1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控制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以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的传输速率;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降低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调度优先级,并将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到新的逻辑信道组;
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丢弃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
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丢弃所述业务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确认标识;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的下行业务数据流,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流携带上行传输控制标识;其中,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通过所述PDN-GW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而得到;
或者,所述获取单元进一步用于利用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识别上行无线承载中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控制的业务类型而得到所述上行传输控制标识。
CN201110199187.9A 2011-07-15 2011-07-15 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2883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9187.9A CN102883457B (zh) 2011-07-15 2011-07-15 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12814576.0A EP2733908B1 (en) 2011-07-15 2012-07-14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ensuring uplink service quality
PCT/CN2012/078657 WO2013010462A1 (zh) 2011-07-15 2012-07-14 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JP2014519402A JP5750817B2 (ja) 2011-07-15 2012-07-14 サービスのアップリンク品質を保証するための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US14/153,915 US9717016B2 (en) 2011-07-15 2014-01-13 Method for ensuring uplink quality of servi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9187.9A CN102883457B (zh) 2011-07-15 2011-07-15 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3457A CN102883457A (zh) 2013-01-16
CN102883457B true CN102883457B (zh) 2016-06-22

Family

ID=47484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9187.9A Active CN102883457B (zh) 2011-07-15 2011-07-15 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17016B2 (zh)
EP (1) EP2733908B1 (zh)
JP (1) JP5750817B2 (zh)
CN (1) CN102883457B (zh)
WO (1) WO20130104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0797A1 (zh) * 2013-01-18 2014-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间通信的逻辑信道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5122830B (zh) * 2013-02-21 2021-03-12 奥提欧斯塔网络公司 基于基站中的应用检测调度数据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EP2784673A1 (en) * 2013-03-28 2014-10-01 Alcatel Lucent Scheduling
KR101827936B1 (ko) * 2013-08-29 2018-02-09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신 시스템, 송신 장치 및,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CN104702535A (zh) * 2013-12-06 2015-06-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PL2922360T3 (pl) * 2014-03-21 2019-06-28 Sun Patent Trust Procedura żądania planowania dla łączności D2D
US9642034B2 (en) * 2014-03-27 2017-05-02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to support intra-QCI QoS-aware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JP6462733B2 (ja) 2014-06-18 2019-01-3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サービスデータフロー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70238349A1 (en) * 2015-05-15 2017-08-17 Ntt Docomo, Inc. User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CN106559842B (zh) * 2015-09-25 2019-09-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站及其承载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US11343693B2 (en) * 2015-11-06 2022-05-24 Ipcom Gmbh & Co. Kg Enhancement of MDT services
US10841189B2 (en) 2016-04-05 2020-11-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US10015694B2 (en) 2016-06-09 2018-07-03 Apple Inc. Buffer status report including uncategorized data
CN108306843B (zh) * 2016-09-26 2020-11-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流传输方法、系统和pgw
CN107889224B (zh) 2016-09-29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逻辑信道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89171B (zh) * 2016-09-30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WO2018074703A1 (ko) * 2016-10-17 2018-04-2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기지국장치 및 무선구간의 qos 제어방법
WO2018131902A1 (en) * 2017-01-13 2018-07-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L PACKET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LOW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WO2019054841A1 (en) * 2017-09-18 2019-03-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REFLECTIVE SERVICE QUA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WO2019095295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会话管理功能smf设备
US10778568B2 (en) * 2017-12-05 2020-09-15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Switch-enhanced short loop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for TCP
CN109981472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封装方法、转发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982391B (zh) 2017-12-28 2023-04-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158699A1 (en) * 2018-02-15 2019-08-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qfi harmonization between ran and 5gc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and core network nodes
KR20200013576A (ko) * 2018-07-30 2020-02-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5g 무선 릴레이를 위한 흐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0972197B (zh) * 2018-09-28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31842A (zh) * 2019-01-10 2020-07-1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专网环境的串口终端无线传输方法
US11323910B2 (en) * 2019-03-28 2022-05-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s based on collision-triggered adaptation
WO2022006823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模态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702144B (zh) * 2020-12-17 2022-08-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EP4256886A1 (en) * 2021-01-14 2023-10-11 Apple Inc. P-bsr enhancements for iab networks to improve e2e latenc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671A (zh) * 2006-09-07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小区内负荷控制的方法
CN102036131A (zh) * 2009-09-28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ON系统的端到端QoS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5221B1 (en) * 1998-11-09 2001-02-06 Cabletr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ir and efficient scheduling of variable-size data packets in an input-buffered multipoint switch
FR2863442B1 (fr) * 2003-12-04 2006-03-24 Evolium Sas Procede de preemption de ressources d'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s mobiles, en vue d'un service en fonction d'un debit maximum de preemption associe
FI20040888A0 (fi) * 2004-06-28 2004-06-28 Nokia Corp Palvelujen ohjaaminen pakettivälitteisessä dataverkossa
EP1892901A3 (en) * 2004-10-01 2011-07-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Quality-of-service (qos)-aware schedu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n dedicated channels
JP2006279615A (ja) * 2005-03-29 2006-10-12 Ntt Docomo Inc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JP4445999B2 (ja) * 2005-04-28 2010-04-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US7499426B2 (en) * 2005-11-04 2009-03-03 Intel Corporation Uplink throughput for wireless network interfaces
JP5060885B2 (ja) * 2006-09-22 2012-10-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116805B2 (en) * 2006-12-17 2012-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cheduling for OFDM systems
WO2008156308A2 (en) * 2007-06-18 2008-12-24 Lg Electronics Inc. Pag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effective call setup
US20090296613A1 (en) * 2008-06-03 2009-12-03 Colin Kah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quality-of-service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JP5309708B2 (ja) * 2008-06-16 2013-10-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局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KR20100060800A (ko) * 2008-11-28 2010-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HeNB에서 단말에게 선택적으로 자원을 할당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장치
JP2010193080A (ja) * 2009-02-17 2010-09-02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0112077A1 (en) * 2009-04-02 2010-10-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network traffic
US20100260109A1 (en) * 2009-04-10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ed inter-access point packet routing for ip relay nodes
EP2244515A1 (en) * 2009-04-23 2010-10-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generating multiple uplink transport blocks
KR100924309B1 (ko) * 2009-06-04 2009-11-02 전자부품연구원 시간확장성과 버퍼상태판단을 통한 품질 적응적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 스트리밍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1050540A1 (en) * 2009-10-31 2011-05-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quality of service fulfilment
WO2011076384A1 (en) * 2009-12-23 2011-06-30 Nec Europe Ltd. A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wireless network
US8913509B2 (en) * 2010-10-25 2014-12-1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a fixed wireless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671A (zh) * 2006-09-07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小区内负荷控制的方法
CN102036131A (zh) * 2009-09-28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ON系统的端到端QoS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3908B1 (en) 2018-12-26
WO2013010462A1 (zh) 2013-01-24
CN102883457A (zh) 2013-01-16
EP2733908A1 (en) 2014-05-21
JP5750817B2 (ja) 2015-07-22
US20140126363A1 (en) 2014-05-08
EP2733908A4 (en) 2014-09-03
US9717016B2 (en) 2017-07-25
JP2014523201A (ja) 2014-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3457B (zh) 保证上行服务质量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314710B (zh) 用于通信网络中的服务质量监测、策略执行和计费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99370B (zh) 服务层南向接口和服务质量
CN101483909B (zh) 基于多载波的反向功率控制方法
EP1909442B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granularity level of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status
CN101180912B (zh) 基于低质量检测的网络电话呼叫的连接类型切换
KR101567295B1 (ko) 자원들의 레이트 적응적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EP3496451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qos control method in wireless section
EP2802170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ervice rate control
US11785496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implementations for separating user plane
CN110022266A (zh) 负载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417720A (zh) 拥塞控制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470253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1237602B (zh) 为移动台指派载波资源方法及其系统
CN108024284A (zh)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CN104469957A (zh) Lte系统基站设备下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KR20140002036A (ko) 통신 네트워크 내에서 송신을 스케줄링하는 방법
Lottermann et al. LTE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CN109804663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45853B (zh)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32101B (zh) 传输时间间隔的调整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3004134B (zh) 控制上行应用层业务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7426721A (zh) 一种无线网络资源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06411764B (zh) 一种带宽配置的动态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12202589B (zh) 网络业务管控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