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3403A - 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3403A
CN102883403A CN2012103797929A CN201210379792A CN102883403A CN 102883403 A CN102883403 A CN 102883403A CN 2012103797929 A CN2012103797929 A CN 2012103797929A CN 201210379792 A CN201210379792 A CN 201210379792A CN 102883403 A CN102883403 A CN 102883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s
node
cluster head
bunch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97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3403B (zh
Inventor
王晓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RIGIA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3797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3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3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3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3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所述移动自组网中设置五类节点:簇首节点、簇内节点、新节点、关联节点和潜在关联节点。所述移动自组网划分为多个簇,每个簇由一个簇首节点和一个以上簇内节点组成;同一个时刻内,两个簇首节点只能通过一个且只有一个关联节点进行通信。移动自组网的构建包括初始化和维护两部分:其中初始化部分在移动自组网启动时执行,只执行一次;初始化结束后,开始执行维护部分,用于处理节点的移动、失效以及新节点的加入。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的构建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自组网是一种不依赖任何固定基础设施的多跳无线网络,其节点具有路由器和普通节点双重身份。由于节点可以自由移动,因此稳定的移动自组网络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稳定的网络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路由的更新代价,减少路由功耗。相对于平面网络体系结构而言,采用层次网络体系结构的移动自组网性能更好,扩展性更强。
实现移动自组网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移动自组网,使路由功耗更少,延迟更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所述移动自组网中设置五类节点:簇首节点、簇内节点、新节点、关联节点和潜在关联节点;
所述簇首节点具有路由转发功能,两个簇首节点之间不直接通信;
所述簇内节点不具有路由转发功能,用于数据采集;
所述新节点为没有标记为簇首节点或者簇内节点或者关联节点或者潜在关联节点的移动节点;
所述关联节点同时位于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覆盖范围内,用于连接两个以上簇首节点,具有路由转发功能;
所述潜在关联节点同时位于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覆盖范围,不具有路由转发功能;
所述簇首节点和关联节点组成移动自组网中的路由骨干网;
所述移动自组网划分为多个簇,每个簇由一个簇首节点和一个以上簇内节点组成;同一个时刻内,两个簇首节点只能通过一个且只有一个关联节点进行通信,其他位于这两个簇首节点覆盖范围内的簇内节点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不执行路由转发功能;
如果两个簇首节点在一跳范围内,则进行簇合并操作;
簇首节点用于接收本簇的簇内节点发送的数据并通过路由骨干网进行数据路由转发;
新节点通过创建新的簇转换为簇首节点,或者通过加入原有的簇转换为簇内节点;
移动自组网的构建包括初始化和维护两部分:其中初始化部分在移动自组网启动时执行,只执行一次;初始化结束后,开始执行维护部分,用于处理节点的移动、失效以及新节点的加入;
初始状态下,所有节点都是新节点且具有网络唯一性的ID值,同时保存一个邻居节点记录表,记录表项包括两个域:邻居节点的ID值及邻居节点类型;
节点在一跳范围内定期广播信标消息,信标消息负载包括节点类型、邻居新节点总数、以及节点自身和邻居新节点中最小的ID值。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如果新节点发现邻居新节点广播的信标消息中最小的ID值是自己的ID值,它则发起下述初始化操作:
步骤301:开始;
步骤302:新节点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
步骤303:簇首节点一跳范围内的新节点收到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后,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同时记录下簇首节点的ID值;
步骤304:簇首节点在收到本簇簇内节点的信标消息后,选择邻居新节点总数最多的节点为关联节点,并向此节点发送新关联节点消息;
步骤305:收到新关联节点消息的节点将自己标记为关联节点,同时向一跳范围内邻居新节点总数最多的新节点发送新簇首节点消息;
步骤306:新节点收到新簇首节点消息后,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然后重复步骤303至步骤305,直到移动自组网中没有新节点为止;
步骤307:结束;
初始化结束后,能够接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的节点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
初始化结束后,节点仍然在一跳范围内定期广播信标消息,消息负载包括节点类型、邻居新节点总数和邻居簇内节点总数;其中,关联节点和潜在关联节点的信标消息还包括邻居簇首节点的ID值,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还包括本簇簇内节点的数量,簇内节点的信标消息还包括本簇簇首节点的ID。
通过移动自组网初始化,连通度最大的新节点被选举为新的簇首节点,从而保证了移动自组网中簇首节点最小化。这样,有效降低了路由更新代价,以及路由延迟和功耗。由于簇内节点的离开和加入并不影响移动自组网骨干网的拓扑结构,因此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如果簇首节点X收到另外一个簇首节点Y的信标消息,且簇首节点X所在簇的簇内节点数量小于簇首节点Y所在簇的簇内节点总数,那么簇首节点X进行下述簇合并操作:
步骤401:开始;
步骤402:簇首节点X查看本簇簇内节点是否都标记为关联节点或者潜在关联节点,如果是,进行步骤403,否则进行步骤404;
步骤403:本簇内所有关联节点或者潜在关联节点加入另外一个簇,同时簇首节点X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记录下簇首节点Y的ID值,进行步骤408;
步骤404:簇首节点X选择本簇中邻居簇内节点和新节点总和最多的簇内节点M作为新的簇首节点,并向簇内节点M发送新簇首节点消息,同时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X;
步骤405:簇内节点M收到新簇首节点消息后,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M,其一跳范围内的新节点标记为簇内节点,潜在关联节点X原来所在簇的簇内节点加入簇首节点M所在的簇;
步骤406:簇首节点M检测是否存在一个关联节点能够同时收到簇首节点M和簇首节点Y的信标消息,如果是,进行步骤408,否则进行步骤407;
步骤407:簇首节点M通知潜在关联节点X转换为关联节点;
步骤408:结束;
上述过程中,如果簇首节点X所在簇的簇内节点无法加入簇首节点M所在簇,那么该簇内节点将自己标记为新节点。
通过簇合并操作以保证移动自组网中簇首节点最小化,从而有效降低路由更新代价以及路由延迟和功耗。由于簇内节点的离开和加入并不影响移动自组网骨干网的拓扑结构,因此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如果簇首节点失效或者脱离本簇,那么其所在簇关联节点和/或潜在关联节点则加入其他簇,簇内节点X则根据下述过程选择新的簇首节点:
步骤501:开始;
步骤502:簇内节点X在一跳范围内广播选举消息,消息负载为邻居新节点与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以及簇内节点X的ID值;
步骤503:相同簇的簇内节点Y收到选举消息;
步骤504:判断簇内节点Y的邻居新节点与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是否大于簇内节点X的邻居新节点与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如果是,进行步骤506,否则进行步骤505;
步骤505:簇内节点Y在一跳范围内转发接收到的选举消息,进行步骤507;
步骤506:簇内节点Y放弃接收到的选举消息并在一跳范围内广播自己的选举消息;
步骤507:在规定时间后,簇内节点X检测自己的邻居新节点与本簇内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是否为本簇内最大,如果是,进行步骤509,否则进行步骤508;
步骤508:簇内节点X收到新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后,将自己的簇首节点的ID值更新为新簇首节点的ID值,进行步骤510;
步骤509:簇内节点X则将自己标记为新的簇首节点,在簇首节点X一跳范围内的簇内节点将自己的簇首节点的ID值更新为簇首节点X的ID值;
步骤510:结束。
当簇首节点失效或者脱离本簇时,通过在本簇内选举新的簇首节点从而维护簇的稳定性,因此增强了网络稳定性,降低了路由更新代价和路由延迟。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如果关联节点和/或潜在关联节点只能收到一个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它则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同时加入该簇首节点所在的簇,如果关联节点和/或潜在关联节点无法收到任何一个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则将自己标记为新节点;
如果一个簇首节点检测到一个关联节点失效,该簇首节点则启动另外一个连接同样簇首节点的潜在关联节点,使其转换为关联节点。
上述过程保证了路由的正确性和通信的连续性。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如果簇内节点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则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如果簇内节点没有收到任何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则将自己标记为新节点。
上述过程保证了路由的正确性和通信的连续性。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如果新节点在规定时间内收到多个邻居簇首节点广播的信标消息,则选择加入广播信号最强的邻居簇首节点所在的簇;如果新节点没有收到簇首节点广播的信标消息且其邻居新节点总数大于其他邻居新节点的邻居新节点总数,那么新节点则根据下述过程发起簇创建过程:
步骤601:开始;
步骤602:新节点X在一跳范围内广播新簇首节点消息,消息负载为邻居新节点的总数;
步骤603:邻居新节点在规定时间后从收到的多个新节点广播的新簇首节点消息中选择邻居新节点总数最多的新节点,并向此新节点返回新簇内节点消息;
步骤604:判断新节点X收到的新簇内节点消息总数是否小于其邻居新节点总数,如果是,进行步骤605,否则进行步骤606;
步骤605:新节点X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X,向新节点X返回新簇内节点消息的节点收到簇首节点X广播的信标消息后,该节点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
步骤606:结束。
连通度最大的新节点被选举为新的簇首节点,保证了移动自组网中簇首节点最小化,从而有效降低了路由更新代价,以及路由延迟和功耗,同时确保了路由和通信的正确性。由于簇内节点的离开和加入并不影响移动自组网骨干网的拓扑结构,因此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此构建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路由更新代价,减少路由功耗,从而保证通信质量。此实现方法可广泛用于车载网络和物联网,例如,在车载网领域,车辆可以通过本发明进行构建组网,车辆之间可以共享信息,包括交通路况等,从而有效避免道路拥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移动自组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移动自组网初始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簇合并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新簇首节点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簇创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此构建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路由更新代价,减少路由功耗,从而保证通信质量。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移动自组网拓扑结构示意图。所述移动自组网1中设置五类节点:簇首节点2、簇内节点3、新节点4、关联节点5和潜在关联节点6。所述簇首节点2具有路由转发功能,两个簇首节点2之间不直接通信;所述簇内节点3不具有路由转发功能,用于数据采集;所述新节点4为没有标记为簇首节点2或者簇内节点3或者关联节点5或者潜在关联节点6的移动节点。所述关联节点5同时位于两个以上簇首节点3的覆盖范围内,用于连接两个以上簇首节点3,具有路由转发功能。所述潜在关联节点6同时位于两个以上簇首节点2的覆盖范围,不具有路由转发功能;所述簇首节点2和关联节点5组成移动自组网中1的路由骨干网;所述移动自组网1划分为多个簇7,每个簇7由一个簇首节点2和一个以上簇内节点3组成;同一个时刻内,两个簇首节点2只能通过一个且只有一个关联节点5进行通信,其他位于这两个簇首节点2覆盖范围内的簇内节点3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6,不执行路由转发功能。
如果两个簇首节点2在一跳范围内,则进行簇7合并操作。簇首节点2用于接收本簇7的簇内节点3发送的数据并通过路由骨干网进行数据路由转发;新节点4通过创建新的簇7转换为簇首节点2,或者通过加入原有的簇7转换为簇内节点3。
移动自组网1的构建包括初始化和维护两部分:其中初始化部分在移动自组网1启动时执行,只执行一次;初始化结束后,开始执行维护部分,用于处理节点的移动、失效以及新节点的加入。
初始状态下,所有节点都是新节点4且具有网络唯一性的ID值,同时保存一个邻居节点记录表,记录表项包括两个域:邻居节点的ID值及邻居节点类型。节点在一跳范围内定期广播信标消息,信标消息负载包括节点类型、邻居新节点总数、以及节点自身和邻居新节点中最小的ID值。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移动自组网初始化流程示意图。如果新节点发现邻居新节点广播的信标消息中最小的ID值是自己的ID值,它则发起下述初始化操作:
步骤301:开始;
步骤302:新节点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
步骤303:簇首节点一跳范围内的新节点收到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后,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同时记录下簇首节点的ID值;
步骤304:簇首节点在收到本簇簇内节点的信标消息后,选择邻居新节点总数最多的节点为关联节点,并向此节点发送新关联节点消息;
步骤305:收到新关联节点消息的节点将自己标记为关联节点,同时向一跳范围内邻居新节点总数最多的新节点发送新簇首节点消息;
步骤306:新节点收到新簇首节点消息后,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然后重复步骤303至步骤305,直到移动自组网中没有新节点为止;
步骤307:结束;
初始化结束后,能够接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的节点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
初始化结束后,节点仍然在一跳范围内定期广播信标消息,消息负载包括节点类型、邻居新节点总数和邻居簇内节点总数;其中,关联节点和潜在关联节点的信标消息还包括邻居簇首节点的ID值,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还包括本簇簇内节点的数量,簇内节点的信标消息还包括本簇簇首节点的ID。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簇合并流程示意图。如果簇首节点X收到另外一个簇首节点Y的信标消息,且簇首节点X所在簇的簇内节点数量小于簇首节点Y所在簇的簇内节点总数,那么簇首节点X进行下述簇合并操作:
步骤401:开始;
步骤402:簇首节点X查看本簇簇内节点是否都标记为关联节点或者潜在关联节点,如果是,进行步骤403,否则进行步骤404;
步骤403:本簇内所有关联节点或者潜在关联节点加入另外一个簇,同时簇首节点X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记录下簇首节点Y的ID值,进行步骤408;
步骤404:簇首节点X选择本簇中邻居簇内节点和新节点总和最多的簇内节点M作为新的簇首节点,并向簇内节点M发送新簇首节点消息,同时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X;
步骤405:簇内节点M收到新簇首节点消息后,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M,其一跳范围内的新节点标记为簇内节点,潜在关联节点X原来所在簇的簇内节点加入簇首节点M所在的簇;
步骤406:簇首节点M检测是否存在一个关联节点能够同时收到簇首节点M和簇首节点Y的信标消息,如果是,进行步骤408,否则进行步骤407;
步骤407:簇首节点M通知潜在关联节点X转换为关联节点;
步骤408:结束;
上述过程中,如果簇首节点X所在簇的簇内节点无法加入簇首节点M所在簇,那么该簇内节点将自己标记为新节点。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新簇首节点流程示意图。如果簇首节点失效或者脱离本簇,那么其所在簇关联节点和/或潜在关联节点则加入其他簇,簇内节点X则根据下述过程选择新的簇首节点:
步骤501:开始;
步骤502:簇内节点X在一跳范围内广播选举消息,消息负载为邻居新节点与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以及簇内节点X的ID值;
步骤503:相同簇的簇内节点Y收到选举消息;
步骤504:判断簇内节点Y的邻居新节点与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是否大于簇内节点X的邻居新节点与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如果是,进行步骤506,否则进行步骤505;
步骤505:簇内节点Y在一跳范围内转发接收到的选举消息,进行步骤507;
步骤506:簇内节点Y放弃接收到的选举消息并在一跳范围内广播自己的选举消息;
步骤507:在规定时间后,簇内节点X检测自己的邻居新节点与本簇内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是否为本簇内最大,如果是,进行步骤509,否则进行步骤508;
步骤508:簇内节点X收到新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后,将自己的簇首节点的ID值更新为新簇首节点的ID值,进行步骤510;
步骤509:簇内节点X则将自己标记为新的簇首节点,在簇首节点X一跳范围内的簇内节点将自己的簇首节点的ID值更新为簇首节点X的ID值;
步骤510:结束。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簇创建流程示意图。如果新节点在规定时间内收到多个邻居簇首节点广播的信标消息,则选择加入广播信号最强的邻居簇首节点所在的簇;如果新节点没有收到簇首节点广播的信标消息且其邻居新节点总数大于其他邻居新节点的邻居新节点总数,那么新节点则根据下述过程发起簇创建过程:
步骤601:开始;
步骤602:新节点X在一跳范围内广播新簇首节点消息,消息负载为邻居新节点的总数;
步骤603:邻居新节点在规定时间后从收到的多个新节点广播的新簇首节点消息中选择邻居新节点总数最多的新节点,并向此新节点返回新簇内节点消息;
步骤604:判断新节点X收到的新簇内节点消息总数是否小于其邻居新节点总数,如果是,进行步骤605,否则进行步骤606;
步骤605:新节点X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X,向新节点X返回新簇内节点消息的节点收到簇首节点X广播的信标消息后,该节点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
步骤606:结束。
本发明中如果关联节点和/或潜在关联节点只能收到一个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它则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同时加入该簇首节点所在的簇,如果关联节点和/或潜在关联节点无法收到任何一个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则将自己标记为新节点;
如果一个簇首节点检测到一个关联节点失效,该簇首节点则启动另外一个连接同样簇首节点的潜在关联节点,使其转换为关联节点。
本发明中如果簇内节点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则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如果簇内节点没有收到任何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则将自己标记为新节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此构建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路由更新代价,减少路由功耗,从而保证通信质量。本发明可广泛用于车载网络和物联网,例如,在车载网领域,车辆可以通过本发明进行构建网络,车辆之间可以共享信息,包括交通路况等,从而有效避免道路拥塞。因此,本技术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的思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7)

1.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自组网中设置五类节点:簇首节点、簇内节点、新节点、关联节点和潜在关联节点;
所述簇首节点具有路由转发功能,两个簇首节点之间不直接通信;
所述簇内节点不具有路由转发功能,用于数据采集;
所述新节点为没有标记为簇首节点或者簇内节点或者关联节点或者潜在关联节点的移动节点;
所述关联节点同时位于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覆盖范围内,用于连接两个以上簇首节点,具有路由转发功能;
所述潜在关联节点同时位于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覆盖范围,不具有路由转发功能;
所述簇首节点和关联节点组成移动自组网中的路由骨干网;
所述移动自组网划分为多个簇,每个簇由一个簇首节点和一个以上簇内节点组成;同一个时刻内,两个簇首节点只能通过一个且只有一个关联节点进行通信,其他位于这两个簇首节点覆盖范围内的簇内节点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不执行路由转发功能;
如果两个簇首节点在一跳范围内,则进行簇合并操作;
簇首节点用于接收本簇的簇内节点发送的数据并通过路由骨干网进行数据路由转发;
新节点通过创建新的簇转换为簇首节点,或者通过加入原有的簇转换为簇内节点;
移动自组网的构建包括初始化和维护两部分:其中初始化部分在移动自组网启动时执行,只执行一次;初始化结束后,开始执行维护部分,用于处理节点的移动、失效以及新节点的加入;
初始状态下,所有节点都是新节点且具有网络唯一性的ID值,同时保存一个邻居节点记录表,记录表项包括两个域:邻居节点的ID值及邻居节点类型;
节点在一跳范围内定期广播信标消息,信标消息负载包括节点类型、邻居新节点总数、以及节点自身和邻居新节点中最小的ID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新节点发现邻居新节点广播的信标消息中最小的ID值是自己的ID值,它则发起下述初始化操作:
步骤301:开始;
步骤302:新节点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
步骤303:簇首节点一跳范围内的新节点收到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后,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同时记录下簇首节点的ID值;
步骤304:簇首节点在收到本簇簇内节点的信标消息后,选择邻居新节点总数最多的节点为关联节点,并向此节点发送新关联节点消息;
步骤305:收到新关联节点消息的节点将自己标记为关联节点,同时向一跳范围内邻居新节点总数最多的新节点发送新簇首节点消息;
步骤306:新节点收到新簇首节点消息后,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然后重复步骤303至步骤305,直到移动自组网中没有新节点为止;
步骤307:结束;
初始化结束后,能够接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的节点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
初始化结束后,节点仍然在一跳范围内定期广播信标消息,消息负载包括节点类型、邻居新节点总数和邻居簇内节点总数;其中,关联节点和潜在关联节点的信标消息还包括邻居簇首节点的ID值,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还包括本簇簇内节点的数量,簇内节点的信标消息还包括本簇簇首节点的I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簇首节点X收到另外一个簇首节点Y的信标消息,且簇首节点X所在簇的簇内节点数量小于簇首节点Y所在簇的簇内节点总数,那么簇首节点X进行下述簇合并操作:
步骤401:开始;
步骤402:簇首节点X查看本簇簇内节点是否都标记为关联节点或者潜在关联节点,如果是,进行步骤403,否则进行步骤404;
步骤403:本簇内所有关联节点或者潜在关联节点加入另外一个簇,同时簇首节点X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记录下簇首节点Y的ID值,进行步骤408;
步骤404:簇首节点X选择本簇中邻居簇内节点和新节点总和最多的簇内节点M作为新的簇首节点,并向簇内节点M发送新簇首节点消息,同时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X;
步骤405:簇内节点M收到新簇首节点消息后,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M,其一跳范围内的新节点标记为簇内节点,潜在关联节点X原来所在簇的簇内节点加入簇首节点M所在的簇;
步骤406:簇首节点M检测是否存在一个关联节点能够同时收到簇首节点M和簇首节点Y的信标消息,如果是,进行步骤408,否则进行步骤407;
步骤407:簇首节点M通知潜在关联节点X转换为关联节点;
步骤408:结束;
上述过程中,如果簇首节点X所在簇的簇内节点无法加入簇首节点M所在簇,那么该簇内节点将自己标记为新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簇首节点失效或者脱离本簇,那么其所在簇关联节点和/或潜在关联节点则加入其他簇,簇内节点X则根据下述过程选择新的簇首节点:
步骤501:开始;
步骤502:簇内节点X在一跳范围内广播选举消息,消息负载为邻居新节点与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以及簇内节点X的ID值;
步骤503:相同簇的簇内节点Y收到选举消息;
步骤504:判断簇内节点Y的邻居新节点与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是否大于簇内节点X的邻居新节点与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如果是,进行步骤506,否则进行步骤505;
步骤505:簇内节点Y在一跳范围内转发接收到的选举消息,进行步骤507;
步骤506:簇内节点Y放弃接收到的选举消息并在一跳范围内广播自己的选举消息;
步骤507:在规定时间后,簇内节点X检测自己的邻居新节点与本簇内邻居簇内节点的总数是否为本簇内最大,如果是,进行步骤509,否则进行步骤508;
步骤508:簇内节点X收到新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后,将自己的簇首节点的ID值更新为新簇首节点的ID值,进行步骤510;
步骤509:簇内节点X则将自己标记为新的簇首节点,在簇首节点X一跳范围内的簇内节点将自己的簇首节点的ID值更新为簇首节点X的ID值;
步骤510: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关联节点和/或潜在关联节点只能收到一个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它则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同时加入该簇首节点所在的簇,如果关联节点和/或潜在关联节点无法收到任何一个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则将自己标记为新节点;
如果一个簇首节点检测到一个关联节点失效,该簇首节点则启动另外一个连接同样簇首节点的潜在关联节点,使其转换为关联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簇内节点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则将自己标记为潜在关联节点;如果簇内节点没有收到任何簇首节点的信标消息,则将自己标记为新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新节点在规定时间内收到多个邻居簇首节点广播的信标消息,则选择加入广播信号最强的邻居簇首节点所在的簇;如果新节点没有收到簇首节点广播的信标消息且其邻居新节点总数大于其他邻居新节点的邻居新节点总数,那么新节点则根据下述过程发起簇创建过程:
步骤601:开始;
步骤602:新节点X在一跳范围内广播新簇首节点消息,消息负载为邻居新节点的总数;
步骤603:邻居新节点在规定时间后从收到的多个新节点广播的新簇首节点消息中选择邻居新节点总数最多的新节点,并向此新节点返回新簇内节点消息;
步骤604:判断新节点X收到的新簇内节点消息总数是否小于其邻居新节点总数,如果是,进行步骤605,否则进行步骤606;
步骤605:新节点X将自己标记为簇首节点X,向新节点X返回新簇内节点消息的节点收到簇首节点X广播的信标消息后,该节点将自己标记为簇内节点;
步骤606:结束。
CN201210379792.9A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Active CN102883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9792.9A CN102883403B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9792.9A CN102883403B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3403A true CN102883403A (zh) 2013-01-16
CN102883403B CN102883403B (zh) 2014-09-10

Family

ID=47484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9792.9A Active CN102883403B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3403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9076A (zh) * 2013-06-03 2014-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快速自动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1869A (zh) * 2015-01-22 2015-04-29 文华学院 一种蜂窝网络中多跳协作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5578552A (zh) * 2015-12-22 2016-05-11 山东大学 基于车辆-簇-通信小区三层架构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7086962A (zh) * 2017-04-01 2017-08-22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车辆网路由的多跳反应式成簇方法
CN108174427A (zh) * 2017-12-25 2018-06-15 上海金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同频移动自组网的融合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34195A (zh) * 2018-06-19 2018-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簇状网络结构中的簇合并方法及其模块与微控制器
CN109194748A (zh) * 2018-09-10 2019-01-11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物联网通讯信息缓存减少网络开销的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24791A (zh) * 2019-08-14 2019-10-11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进行组网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90776A (zh) * 2021-09-30 2022-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自组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04891A (zh) * 2021-09-30 2022-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内的配网信息共享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04888A (zh) * 2021-09-30 2022-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检测设备与门窗的联动方法、空气检测设备及门窗
CN113904889A (zh) * 2021-09-30 2022-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内的运行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彩屏设备
CN113923069A (zh) * 2021-09-30 2022-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健康管理设备与厨电的联动方法、健康管理设备及厨电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4857A (zh) * 2009-12-22 2010-06-30 王晓喃 下一代全ip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
CN102158983A (zh) * 2011-05-04 2011-08-17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构建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方法
CN102347991A (zh) * 2011-11-23 2012-02-08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车载网络的构建方法
CN102651897A (zh) * 2011-04-02 2012-08-29 常熟理工学院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
CN102695220A (zh) * 2012-06-25 2012-09-26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IPv6的移动自组网络移动切换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4857A (zh) * 2009-12-22 2010-06-30 王晓喃 下一代全ip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
CN102651897A (zh) * 2011-04-02 2012-08-29 常熟理工学院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
CN102158983A (zh) * 2011-05-04 2011-08-17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构建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方法
CN102347991A (zh) * 2011-11-23 2012-02-08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车载网络的构建方法
CN102695220A (zh) * 2012-06-25 2012-09-26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IPv6的移动自组网络移动切换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晓喃: "基于簇树的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方案", 《计算机应用研究》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9076A (zh) * 2013-06-03 2014-1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快速自动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1869A (zh) * 2015-01-22 2015-04-29 文华学院 一种蜂窝网络中多跳协作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5578552A (zh) * 2015-12-22 2016-05-11 山东大学 基于车辆-簇-通信小区三层架构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7086962A (zh) * 2017-04-01 2017-08-22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车辆网路由的多跳反应式成簇方法
CN108174427A (zh) * 2017-12-25 2018-06-15 上海金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同频移动自组网的融合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34195B (zh) * 2018-06-19 2020-10-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簇状网络结构中的簇合并方法及其模块与微控制器
CN108834195A (zh) * 2018-06-19 2018-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簇状网络结构中的簇合并方法及其模块与微控制器
CN109194748A (zh) * 2018-09-10 2019-01-11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物联网通讯信息缓存减少网络开销的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94748B (zh) * 2018-09-10 2021-03-23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物联网通讯信息缓存减少网络开销的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24791A (zh) * 2019-08-14 2019-10-11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进行组网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04888A (zh) * 2021-09-30 2022-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检测设备与门窗的联动方法、空气检测设备及门窗
CN113904891A (zh) * 2021-09-30 2022-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内的配网信息共享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90776A (zh) * 2021-09-30 2022-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自组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04889A (zh) * 2021-09-30 2022-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内的运行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彩屏设备
CN113923069A (zh) * 2021-09-30 2022-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健康管理设备与厨电的联动方法、健康管理设备及厨电
CN113904888B (zh) * 2021-09-30 2023-0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检测设备与门窗的联动方法、空气检测设备及门窗
CN113904889B (zh) * 2021-09-30 2023-03-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内的运行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彩屏设备
CN113904891B (zh) * 2021-09-30 2023-03-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内的配网信息共享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90776B (zh) * 2021-09-30 2023-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自组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3403B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3403B (zh) 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Ucar et al. Multihop-cluster-based IEEE 802.11 p and LTE hybrid architecture for VANET safety message dissemination
CN102695220B (zh) 一种基于IPv6的移动自组网络移动切换实现方法
CN101267433B (zh) 一种适应异构网络环境的中心控制源路由协议方法
US79208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P2P communication group in cellular system, and P2P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P2P communication group
CN102364970B (zh) 一种移动自组网络地址自动配置的实现方法
CN102395126B (zh) 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移动自组网地址配置实现方法
CN102572015B (zh) 一种动态移动自组网络IPv6地址配置的实现方法
WO2008134584A3 (en) Rou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network
CN102572016B (zh) 基于簇的分布式移动自组网络IPv6地址配置实现方法
CN109618321A (zh) 一种基于路由表实现的蓝牙Mesh网络传输系统及方法
EP3087782B1 (en)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network comprising several nodes and corresponding equipment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5119828B (zh) 一种快速的无线网络路由实现方法
CN101102283A (zh) 一种在无线接入点上优化未知单播转发的方法及设备
CN105246118A (zh) 一种基于定位信息的无线网络通信实现方法
CN103167484B (zh) 一种车载网接入IPv6网络的方法
CN103312811A (zh) 一种车载网接入IPv6互联网的实现方法
CN103260211A (zh) 一种改进的aomdv路由方法
Wu et al. Opportunistic routing for live video streaming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CN106330731A (zh) 一种无线自组网的多播树建立方法
CN101573921A (zh) 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及其装置与系统
CN102098752A (zh) 无线网状网网络主导型关联及无缝切换方法
CN103036785A (zh) 一种城市车载网的路由方法
CN104869601A (zh) 一种下一代车联网的通信实现方法
CN105072586B (zh) 嵌入式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对广播消息的转发的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5

Address after: 214204 new street, Jiangsu, Yixing

Patentee after: Jiangsu wisdom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4200 No. 3 Junzhi Road, Yix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unzhi Wisdom Network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204 Nanyue Village, Xinjie Street, Yix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wisdom Industrial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7

Address after: 214200 No.1 Junzhi Road, Yi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TRIGIA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Junzhi Road, Yi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2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unzhi Wisdom Network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