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3921A - 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及其装置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及其装置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3921A
CN101573921A CNA200780033674XA CN200780033674A CN101573921A CN 101573921 A CN101573921 A CN 101573921A CN A200780033674X A CNA200780033674X A CN A200780033674XA CN 200780033674 A CN200780033674 A CN 200780033674A CN 101573921 A CN101573921 A CN 101573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estination
online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indirect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36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崇俊
虹·海伦娜·郑
杰克·汉庆·戴
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DS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3DS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DSP Corp filed Critical 3DS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73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39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避免在无线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系统、与装置,其方法可包含定位与一目的地具有直接或间接联机的节点。

Description

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及其装置与系统
参照的相关申请案
本申请案关于并主张2006年9月11日由申请人姜崇俊等人所申请,标题为“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及其装置与系统”的美国专利暂准案第60/843,298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中产生丛集(cluster)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具体言之,本发明关于一种利用联机状态辨识符,来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技术中产生丛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A、1B所示,在现有无线网状网络技术中,节点负责传送与接收信息。无线网状网络中的节点可作为信息流的来源或目的地。每个无线节点可作为其同侪(peer)间信息移转的中继点。对一节点而言,一个有用的同侪节点(peernode),是要能可靠地传送并接收往返于该节点的封包。在传送信息时,一节点会将信息传到其中一个同侪节点,而该同侪节点再接着将此信息传到属于该同侪节点的一同侪节点等直到此信息到达其目的地为止。因此,如图1A所示,当同侪节点51想将信息传到目的地50时,同侪节点51可先将此信息传给同侪节点53。同侪节点53再接着将此信息传到目的地50。节点也是以类似的方式接收信息。为了确保信息的移转与接收,每个节点会保有一个清单,纪录可靠的同侪节点,以供信息移转之用。
一般而言,无线网状网络中的节点,是可利用一个探测封包(probe packet)来找出其同侪节点,并建立一同侪清单。为了符合效率且经济利益等考虑,同侪清单中仅会存有有限数量的同侪。举例而言,如图1C所示,为了形成一个具有四个节点的同侪网络,一个节点的同侪清单中可被指定必须具有至少三个同侪节点。这样的指定结果,得以使一节点在找到三个可靠的同侪节点后,即不再传送探测封包,并停止找寻其它的同侪节点。另一方面,当探测封包无法找到特定数量的同侪节点时,探测封包会增强其功率,直到找到足够的同侪节点为止。一旦在无线网状网络中找到足够的同侪节点,即可根据同侪清单建立一路由表(routing table),以协助信息到达网络中的任何目的地。
路由表可包含一节点的许多路由项目,藉以找出哪一个或哪些同侪节点可使信息通过,进而到达一特定目的地。路由表不仅可包含该节点本身的路由项目,更可包含其同侪的路由项目。一般而言,每个无线节点会透过额外的探测封包,将其路由表广播给同侪,藉以透过此等额外的探测封包,获得或请求路由信息。因此,以图1A为例,当同侪节点51想将信息传给到目的地60时,同侪节点51可先将此信息传给同侪节点52,而同侪节点52再将此信息传到同侪节点63。同侪节点63接着将此信息传到目的地60。或者,同侪节点51可先将信息传给同侪节点52,再由同侪节点52将信息传到同侪节点61,再由同侪节点61将信息传到同侪节点62,再由同侪节点62将信息传到同侪节点63,最后再由同侪节点63将信息传到目的地60。
然而,要能提供一个可靠的目的地(例如因特网)联机,任何一个无线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都需要依靠均等分布的节点,来作为与此目的地间的中继,例如一网关。若一组节点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丛集,例如图1B中的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30c,则丛集中的各节点可能会认为其有足够的同侪得将信息传送到目的地,而误认其与目的地的实际联机状态。此组节点中的各节点将不会试图找寻丛集以外的节点。若丛集中没有一个节点与网络中的目的地(例如目的地50c)相连,则整个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30c将会失去与外界的联机。
在此情况下,各节点仅能在丛集中彼此通讯,但无法与丛集以外的节点沟通。再者,丛集中没有一个节点会意识到此断连问题,因为每个节点皆认为其与足够的同侪相连,所以节点并不会试图改变此状态。
在无线同侪对同侪网络技术中,针对因特网联机以外的应用亦可能存有相同的问题。当一组无线网状节点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一个网络范围,而允许此群组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与群组中的其它节点作通讯时,亦可能发生上述的丛集问题。若群组中一个次群组中的节点形成一个丛集,则丛集内的节点将无法与丛集外的节点沟通,网络会因此断线。
习知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透过在同侪清单中指定大量的同侪,进而增加与目的地联机的机会,并减少丛集的发生。然而,此方法会不必要的加重同侪清单的运作成本,并且浪费探测封包的功率与资源。此方法也不会告知所谓足够的同侪是指多少数量的同侪。举例而言,在一个拥挤的网络中,每个节点皆可能会有许多邻近节点,每个节点的同侪清单可能会需要大量的同侪节点才能解决丛集问题。
因此,在无线网状网络的技艺中,需要一种可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可包含找出一个与一目的地有一直接或间接联机的节点的步骤,此目的地与网络相连。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可包含当与一目的地间的一直接或间接相连存在时,在网络中作广播的步骤,而此目的地与网络相连。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状网络。本发明的无线网状网络可包含一个与一目的地具有一直接或间接联机的节点,此目的地与网络相连,其中此节点在网络中广播其与目的地间的直接或间接联机。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状网络。本发明的无线网状网络可包含一节点,其中此节点找出或试图找出一个与一目的地的直接或间接联机,而此目的地与网络相连。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在一无线网络中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包含一个可与网络联机的硬件或软件,其中此电子装置可找出或试图找出一个与一目的地的间接联机。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在一无线网络中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包含一个可与网络联机的硬件或软件,其中此电子装置可直接或间接与网络内的目的地联机,并向网络广播此直接或间接联机。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详述后,当可思及本发明的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图1A,1B與1C为无线网状网络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发明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无线网状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皆可知道其与网络中的一目的地的真实联机状态或联机能力。节点是可透过一个例如联机状态辨识符(connection status indicator;CSI)的信号辨识符而知。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以因特网的应用作为范例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道,此信号辨识符、或例如标志(flag)等的其它识别、或信号手段亦适用于其它应用中,使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得以知道其与网络中的其它节点的真实联机状态或联机能力。
参照图1C,其绘示本发明的一无线网状网络100。如图1C所示,一个同侪对同侪(peer-to-peer)网络可包含复数个同侪节点,其可透过无线网状骨干中的一个网状网关而与因特网相连。举例而言,同侪对同侪网络120可包含同侪节点121-124,其透过无线网状骨干110中的网状网关111与因特网150相连。在另一范例中,同侪对同侪网络130可包含同侪节点131-134,其系透过同一无线网状骨干110中的网状网关112与因特网150相连。
根据本发明,每个同侪节点121-124与131-134可在各自的邻居清单(neighbor list)中,保有最低数量的一组附近邻居。此等附近邻居可帮助彼此辨识每个节点可运作的功能。举例而言,同侪节点122的邻居(例如同侪节点121)可能可以中继同侪节点122所传出的数据封包。在另一范例中,同侪节点124的邻居(例如同侪节点123)可能可以听到来自同侪节点124的广播。在一实施例中,一组邻居的建立是可透过一个探测封包(例如慢探测封包)建立一组邻居,进而得以产生一个渐变表(gradient table)。
根据本发明,网状网关111与112可定义为现有网络(例如因特网150)与无线网状网络(例如同侪对同侪网络120与130)间的桥接器。一旦信息到达网状网关111与112,此信息即可提供给因特网150。因此,网状网关111与112可确保与因特网150的联机。如图1C所示,同侪对同侪网络120可包含复数个同侪节点121-124。同侪节点121-124与网状网关111连接,而网状网关111又与因特网150连接。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130可包含复数个同侪节点131-134,同侪节点131-134与网状网关112连接,而网状网关112又与因特网150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亦适用于因特网应用以外的其它应用,其中网状网关可替换为可以确保与其它节点的联机或、与网络相连的目的地的联机的任何一个节点。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网状网关111可广播一联机状态辨识符(CSI)给其同侪,例如同侪节点121,以告知该同侪其与因特网150间有确定的联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网状网关111中,联机状态辨识符可通过渐变表中的一项目的方式实施,举例而言,其项目可将网状网关111同时设定为目的地与来源。再者,在此较佳实施例中,此渐变项目中,与来源的距离设定为零个跳跃。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网状网关111可利用一探测封包(例如一快速探测封包)来表示此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并因此初始化此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
根据本发明,同侪节点121可将此联机状态辨识符加入其节点本身的路由表,并在收到来自网状网关111的联机状态辨识符时,将其与来源的距离增加一个跳跃,为了确认节点与因特网150的联机,同侪节点121可试图根据此联机状态辨识符,建立到达网状网关111的路径。根据本发明,同侪节点121亦可将其联机状态辨识符广播给自己的同侪,例如同侪节点122与124。每个同侪节点122与124亦可将此联机状态辨识符加入各自的路由表,并在收到联机状态辨识符后,将其与来源的距离增加为二个跳跃(即透过同侪节点121到达网状网关111)。同侪节点122与124可接着将其联机状态辨识符广播给例如同侪节点123。藉此,同侪节点123可将此联机状态辨识符加入其本身的路由表,并将其与来源的距离增加到三个跳跃(换句话说,同侪节点123会经过透过同侪节点122或124到同侪节点121到达网状网关111。
在一实施例中,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120的每个同侪节点皆可重复上述方法,而与网状网关111相距n个跳跃。只要在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120中的所有同侪节点121-124,其路由表中皆有联机状态辨识符,并可建立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的路径,即透过n个跳跃,则所有的同侪节点121-124皆可与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120中所有其它的节点通讯,并到达因特网15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可为任何具有相同来源与目的地地址的路由表项目。然而,若无线网状节点没有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或无法建立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的路径,则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此节点可能会开始找寻其它同侪,即使寻找其它同侪可能会需要从清单中踢除现有同侪,此节点仍会持续寻找直到收到来自其同侪的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并可建立此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的路径止。在一实施例中,找寻其它同侪的步骤可以在找到至少一个同侪节点后结束。在较佳的情况下,此步骤会在找到预定数量的同侪节点后结束。或者,此步骤会在找不到任何同侪节点后结束。在较佳的情况下,此步骤会在预定数量的尝试失败后结束。或者,此步骤会在预定时间后结束。在此情况下,不管尝试成功或失败,此步骤皆会结束。
举例而言,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120中的同侪节点123,其路由表中可能没有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同侪节点123可能会传送一个请求给其它同侪节点121、122、与124,要求一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同侪节点122可能第一个将其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传送给请求的同侪节点123,使同侪节点123将来自同侪节点122的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以递增一个跳跃的方式,来更新本身的路由表。同侪节点123可接着试图建立此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的路径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若同侪节点123因为任何问题而无法建立此路径,则同侪节点123可传送另一个请求给其它同侪节点121、122、与124,再次要求一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在一范例中,同侪节点123可传送预定数量的请求,例如三个请求,给同侪节点121、122、与124,以要求此三个同侪节点的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若同侪节点123未收到来自同侪节点121、122、与124的任何信息,或者无法根据来自同侪节点121、122、与124的信息来建立路径,则同侪节点123可停止传送此请求。或者,同侪节点123亦可在收到例如来自二个节点(例如同侪节点121与122)的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信息后,停止传送此请求。或者,同侪节点123可在例如30秒内没有收到来自同侪节点121、122、与124的任何响应后,停止传送此请求。
为了避免基于所有同侪的每个路由表中都有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而导致一个节点持续不断更新该节点本身的路由表的循环情况,一节点仅能从该节点以外,最靠近网关的节点、或能确保网络联机的节点接收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以上述范例为例,若同侪节点121与网状网关111相距一个跳跃,同侪节点122与网状网关111相距二个跳跃,而同侪节点123与网状网关111相距三个跳跃,则同侪节点122仅会接收来自同侪节点121的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而不会接收来自同侪节点123的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只要同侪节点122的邻居清单内包含同侪节点121,同侪节点122即无需接受同侪节点123的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举例而言,若同侪节点122的邻居清单中少了同侪节点121,则同侪节点122可接着接受来自同侪节点123的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一旦同侪节点122接受来自同侪节点123的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则同侪节点122与网状网关111的距离,透过同侪节点123而成为四个跳跃。
如上述,本发明亦适用于因特网以外的应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要避免无线同侪对同侪网络范围内任何网络产生丛集,该网络中的其中一个节点可负责替整个网络初始化一个类似联机状态辨识符的项目。或者,用于确保目的地的网络联机的一网关联机,可负责替整个网络初始化一个类似联机状态辨识符的项目。或者,网络内的每个节点都可广播其本身的信号,来表示其对与网络相连的目的地的联机。当其它节点试图与目的地相连时,即可查询或请求此信号,其中目的地可为一节点、一网关、或与网络相连的任何硬件或软件。
参照图2,其绘示本发明在无线网状网络中避免产生丛集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方法可使无线网状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透过例如一联机状态辨识符(CSI)的信号辨识符,而知道其与网络中其它节点的联机状态。
如图2所示,本方法可开始于步骤200。接着,于步骤202,一同侪节点(例如同侪节点122)可先决定其本身是否具有一个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联机状态辨识符可为路由表中的项目,在此项目中网状网关111(即具有一可靠联机的节点)是目的地也是来源。
在一实施例中,若同侪节点122没有此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则于步骤204,同侪节点122可增强其传输功率。举例而言,同侪节点122可在每个慢速探测周期,不断增加其探测功率,并在其慢速探测请求封包的信息域(message field)声明(assert)BIT_1。或者,同侪节点122可增加其搜寻范围或频宽,藉以覆盖(cover)较广的范围找寻联机状态辨识符。
接着,于步骤206,同侪节点122可要求找出具有联机状态辨识符的一个无线节点。在一实施例中,若任何在附近的节点听到此请求,则同侪节点122可被加入此等在附近的节点的邻居清单中。同侪节点122亦可被标记为需要邻近网状节点中继一数据封包的网状节点。
当邻近网状节点,例如同侪节点121与123,送出其各自的联机状态辨识符时,于步骤208,同侪节点122首先可决定邻近网状节点是否比本身更靠近网状网关111。在此范例中,同侪节点121与网状网关111相距一个跳跃,而同侪节点123与网状网关111相距三个跳跃。因此,于步骤216,同侪节点122会选择接收同侪节点121的联机状态辨识符。
在另一方面,由于同侪节点123离网状网关111的距离比同侪节点122还远,因此于步骤210,同侪节点122决定在其邻居清单中是否有其它的节点,例如同侪节点121。若同侪节点121在同侪节点122的清单上的话,则于步骤214,同侪节点122将不会接受来自同侪节点123的联机状态辨识符,因为同侪节点121比同侪节点123更靠近网状网关111。藉此,对同侪节点122而言,透过同侪节点121到达网状网关111比较省钱的方法。
然而,若同侪节点121不在同侪节点122的清单上的话,则同侪节点122会在步骤212接收来自同侪节点123的联机状态辨识符。一旦同侪节点122收到联机状态辨识符,则于步骤218,同侪节点122可将其与来源的距离加一。举例而言,在同侪节点122收到同侪节点123的联机状态辨识符的情况下,同侪节点122到来源的距离增加为四个跳跃。
于步骤220,同侪节点122会将联机状态辨识符加入其路由表。接着,于步骤222,同侪节点122可将其联机状态辨识符广播给同侪,使其它同侪得以请求透过同侪节点122将任何数据封包中继至网状网关111。
一旦路由表加入联机状态辨识符,于步骤224,同侪节点122可决定是否能建立此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的路径。若能,则同侪节点122可与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120中的其它节点进行通讯,而不会产生丛集。本方法接着结束于步骤228。
然而,若于步骤224无法建立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的路径,则本方法回到步骤206,同侪节点122可请求找出另一个具有联机状态辨识符的网状节点。本方法可重复步骤206到224,直到同侪节点122建立联机状态辨识符项目的路径,进而使得同侪节点122与同侪对同侪网状网络120中的其它节点进行通讯,而不会产生丛集为止。或者,同侪节点122可在例如预设的成功或失败尝试后,停止找寻具有联机状态辨识符之网状节点的请求。本方法接着结束于步骤228。
本发明已透过以上具体实施例作一详细说明,但以上所述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能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都应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60)

1.一种避免在一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一丛集的方法,该方法包含:
定位一节点,该节点与一目的地具有一直接或间接联机,该目的地与该无线网状网络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定位步骤包含搜寻或广播一信号辨识符,该信号辨识符系表示与该目的地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定位步骤包含增加一传输功率、或一距离、或一频宽,直到找到该节点为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更包含当该定位步骤成功时,透过一有线或无线联机直接与该节点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定位步骤在至少一成功或失败尝试后结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定位步骤在一预定数量的成功或失败尝试后结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定位步骤在一预定时间后结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结束与任何成功尝试或失败尝试无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更包含当该定位步骤成功时,将该节点或该节点的一辨识符加入一路由表、一邻居清单、或一同侪清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该路由表、邻居清单、或同侪清单中,没有任何节点或任何节点的辨识符与该目的地间具有该直接或间接联机时,执行加入该节点或该节点的该辨识符的该步骤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更包含决定该定位步骤是否成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更包含决定该节点与该目的地间的一距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决定该距离的该步骤包含决定到该目的地的一跳跃数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更包含根据决定该距离的该步骤,接受或拒绝该节点。
15.一种在一无线网状网络中避免产生一丛集的方法,该方法包含:
当与一目的地的一直接或间接联机存在时,在该无线网状网络中作一广播,该目的地与该无线网状网络相连。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更包含定位作该广播的一节点。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广播包含广播一信号辨识符,该信号辨识符表示与该目的地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18.一种无线网状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含:
确保与一目的地具有一直接或间接联机的一手段,该目的地与该网络系统相连;以及
一节点,透过该手段或该手段的一使用,而间接与该目的地相连。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手段是一第二节点。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手段是一信号辨识符。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手段包含广播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手段包含定位与该目的地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23.一种无线网状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含:
与一目的地具有一直接或间接联机的一第一节点,该目的地系与该网络系统相连,其中该第一节点在该网络系统中将其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作一广播。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更包含一第二节点,系透过一有线或无线联机,直接与该第一节点相连。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二节点系透过将该第一节点或该第一节点的一辨识符加入一路由表、一邻居清单、或一同侪清单,藉以直接与该第一节点相连。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更包含一第二节点,其中该第二节点定位或试图定位该第一节点或该广播。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广播包含一信号辨识符,该信号辨识符系表示与该目的地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28.一种无线网状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含:
一第一节点,其中该第一节点定位或试图定位与一目的地间的一直接或间接联机,该目的地系与该网络系统相连。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一节点系透过作一信号辨识符的一搜寻或一广播,而定位或试图定位出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一节点系透过增加一传输功率、或一距离、或一频宽,直到定位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为止,以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当成功定位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时,该第一节点系透过一有线或无线联机与该直接或间接联机相连。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在至少一成功或失败尝试后,该第一节点停止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在一预定数量的成功或失败尝试后,该第一节点停止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在一预定时间后,该第一节点停止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一节点不管是否有任何成功或失败尝试,停止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间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系统,更包含一第二节点,系与一目的地具有一直接或间接联机,该目的地系与该网络相连。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一节点系藉由将该第二节点或该第二节点的一辨识符,加入一路由表、一邻居清单、或一同侪清单,以直接与该第二节点相连。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当该路由表、邻居清单、或同侪清单中,没有任何节点或任何节点的辨识符与该目的地间具有该直接或间接联机时,即加入该第二节点或该第二节点的该辨识符。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二节点与该目的地间的一距离会被决定。
40.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决定该距离包含决定到该目的地的一跳跃数。
41.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该第二节点系根据决定的该距离而被接受或拒绝。
42.一种在一无线网络中的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含:
一硬件或软件,系可与该无线网络相连,其中该电子装置定位或试图定位与一目的地的一间接联机。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系透过一信号辨识符的一搜寻或一广播,表示与该目的地的一直接或间接联机,而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的该间接联机。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装置增加一传输功率、或一距离、或一频宽,直到定位该间接联机为止。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间接联机包含透过一有线或无线联机,直接将该网络中的一节点或一第二电子装置与该目的地的该间接联机相连。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的该间接联机,系在至少一成功或失败尝试后结束。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的该间接联机,系在至少一预定数量的成功或失败尝试后结束。
48.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的该间接联机,系在至少一预定时间后结束。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不管该电子装置定位或试图定位与该目的地的该间接联机是否有一成功或失败尝试,皆会在该至少一预定时间后结束。
50.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子装置,更包含当成功定位与该目的地的该间接联机后,该电子装置在一路由表、一邻居清单、或一同侪清单中,加入一节点、或一第二电子装置、或该节点或该第二电子装置的一辨识符。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电子装置在该路由表、该邻居清单、或该同侪清单中,没有与该目的地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时,即在该路由表、该邻居清单、或该同侪清单中,加入该节点、或该第二电子装置、或该节点或该第二电子装置的该辨识符。
52.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子装置,更包含决定该电子装置是否成功定位与该目的地相连的该间接联机。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电子装置,更包含决定该间接联机到该目的地的一距离。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决定该距离包含决定到该目的地的一跳跃数。
55.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电子装置,更包含根据该电子装置决定的该距离,接受或拒绝该间接联机。
56.一种在一无线网状网络中的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含:
一硬件或软件,系可与该网络相连,其中该电子装置直接或间接与该网络中的一目的地相连,并在该网络中作该直接或间接联机的一广播。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电子装置,更包含在该网络中的一第二电子装置,系透过一有线或无线联机,直接与该电子装置相连。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装置系透过在一路由表、一邻居清单、或一同侪清单中,加入该电子装置或该电子装置的一辨识符,而直接与该电子装置相连。
59.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电子装置,更包含一第二装置,其中该第二装置定位或试图定位该电子装置或该电子装置的一广播。
60.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电子装置,更包含该广播包含一单一辨识符,以代表与该目的地的该直接或间接联机。
CNA200780033674XA 2006-09-11 2007-09-11 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及其装置与系统 Pending CN1015739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4329806P 2006-09-11 2006-09-11
US60/843,298 2006-09-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3921A true CN101573921A (zh) 2009-11-04

Family

ID=3926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33674XA Pending CN101573921A (zh) 2006-09-11 2007-09-11 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及其装置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62866A1 (zh)
CN (1) CN101573921A (zh)
WO (1) WO20080402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9526B2 (en) * 2007-09-28 2011-04-19 Oracle America, Inc. Direct messaging in distributed memory systems
US9037134B2 (en) * 2008-06-13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s with femto cell functionality
US8064362B2 (en) * 2008-08-21 2011-11-22 Cisco Technology, Inc. Wide area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xy routing protocol
CN103238360B (zh) * 2010-12-08 2018-03-1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场景
EP2552168B1 (en) * 2011-07-27 2017-05-17 Alcatel Lucent Cluster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d hoc networks
US9794163B2 (en) 2015-06-24 2017-10-17 Terranet Ab Enhanced peer discovery in a mesh network
WO2017024228A1 (en) * 2015-08-05 2017-02-09 Kenneth Ives-Halperin Event saturation networking
CN108882258B (zh) * 2018-09-18 2021-07-27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近邻轮转层次分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541A (zh) * 1998-04-20 2001-06-13 萨尔诺夫公司 小无线数据网络中的业务传送路由选择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0080B2 (en) * 2000-08-07 2006-0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topology control for wireless multi-hop sensor networks
US20040125776A1 (en) * 2002-12-26 2004-07-01 Haugli Hans C. Peer-to-pee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rogressive dynamic routing
CN1691538A (zh) * 2004-04-29 2005-11-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多跳无线网络中的路由方法
US8340106B2 (en) * 2006-03-13 2012-12-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nnecting multi-hop mesh networks using MAC bridg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541A (zh) * 1998-04-20 2001-06-13 萨尔诺夫公司 小无线数据网络中的业务传送路由选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SHAJIN NARGUNAM等: "Fully Distributed Cluster Based Routing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AND MOBILE COMPUTING, NETWORKING AND COMMUNICATIO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62866A1 (en) 2008-03-13
WO2008040217A1 (en) 200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3921A (zh) 避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产生丛集的方法及其装置与系统
CN100574252C (zh) 用于移动路由器之间拓扑更新的部署
US6415330B1 (en) Method of setting up AD HOC local area network,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using said network, and terminal for use with said network
CN106453626A (zh) 使用多用户分集进行对等网络发现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21144A (zh) 用于在网络中发现路由集合的方法
CN102550005A (zh) 利用对等无线网络中的良好连接的节点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20636A (zh) 多跳无线网状网络中的桥接学习
CN102883403A (zh) 一种移动自组网的构建方法
CN101938418A (zh)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中继方法
CN102395126B (zh) 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移动自组网地址配置实现方法
CN106954243A (zh) 基于无线链状网的路由实现方法
CN105684479A (zh) 用于在网状网络中提供状态更新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6331134A (zh)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lora无线通信网络组网方法
CN106162787B (zh) 一种路由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5099902A (zh) 一种用于量子Mesh网络的路由方法
CN103023775A (zh) Ospf网络中的路由器及其处理方法
JP2001237875A (ja) 無線パケットの中継経路構築方法
CN101527645A (zh) 网络拓扑信息收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2368864A (zh) 基于干扰活跃度估计的动态多路径路由算法
de Graaf et al. Distributed detection of wormhole attack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20120163289A1 (en) Node apparatus, nod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continuous network connectivity-lacking network
JP2007181056A (ja) 経路選択方法
CN105848095A (zh) 非连接性蓝牙网路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US11451469B2 (en) On-demand table and route update after a node failure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WO2006075402A1 (ja) オープンループ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装置及びオープンループ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41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341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