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6562A - 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6562A
CN102876562A CN2012103687806A CN201210368780A CN102876562A CN 102876562 A CN102876562 A CN 102876562A CN 2012103687806 A CN2012103687806 A CN 2012103687806A CN 201210368780 A CN201210368780 A CN 201210368780A CN 102876562 A CN102876562 A CN 102876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chip
marine microalgae
little algae
fluidic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87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国侠
李雅杰
王云华
魏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3687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65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6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6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通过规模集成芯片的制作和芯片上多种单元技术的灵活组合,将海洋微藻的接种、分批培养、半连续恒化培养、海洋微藻种群增殖行为的在线监测过程集成在一块功能芯片上完成;该系统由两个基本单元构成:第一个基本单元为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第二个基本单元为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其优点在于高通量、操作简便和低成本,是一种进行海洋微藻培养、种群增殖研究和以微藻作为试验对象的相关研究领域的新平台。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微流控芯片,特别提供了一种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作为本世纪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已经在包括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因其同细胞尺寸匹配、环境同生理环境相近、传热传质快、通量高可以集成等特点而成为新一代细胞研究的重要平台,随着近二十年的发展,基于微流控芯片系统的细胞研究已经有所突破,相关细胞操作已基本都可在芯片上实现。 
海洋微藻作为较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是海洋的基础生产者,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质流循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其光合作用和代谢过程从而与全球变暖、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相偶联。此外,由于其品系特征突出、地理分布广发、易于培养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工程、毒理研究、药物筛选等领域。目前,上述研究领域的常规实验室研究方法基本是通过前期微藻培养和后期生理检测相结合,工作量大,实验过程繁琐并且细胞和试剂消耗大。微流控芯片与微藻尺寸匹配,适于构建微小的理化环境,因此将以微藻作为对象的高通量的、实时观测研究变为可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微流控芯片系统或可成为微藻研究的重要平台技术之一,为以微藻为研究对象的相关领域的如生物工程、生态毒理及环境污染评价等方面提供技术与理论的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和芯片上多种单元技术的灵活组合,将微藻的分批培养、半连续恒化培养和种群增殖行为的实时在线观测过程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完成,从而构建一种适于高通量、细胞及试剂消耗量低,操作简便的微流控芯片系统,为以微藻为研究对象的相关领域的如生物工程、生态毒理及环境监测等方面提供技术与理论的支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由两个基本单元构成,第一个基本单元为微流控芯片;第二个基本单元为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 
其中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单元由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软刻蚀及不可逆封接技术构建的多层微流控芯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芯片下层,具有通过软刻蚀技术产生液体流路通道;第二部分为芯片上层,具有微藻培养室、细胞接种入口、培养液入口和废液出口;第三部分为中间层,包括五块微孔膜,位于芯片上层与下层之间,分别对应于微藻培养室位置处。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所述微流控芯片使用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所诉芯片微藻培养室以微孔膜为基底,并通过微孔膜与芯片下层流路通道联通;其中,所选微孔膜为聚碳酸酯膜,其特征在于:生物粘附性低,以其作为培养室基底,可减少细胞贴壁现象,较好的维持细胞的悬浮状态,省略微藻常规实验室培养中的摇瓶步骤;所选微孔膜孔径为1微米,要求小于所培养微藻直径,以便在更换培养液时对微藻细胞进行拦截。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所述芯片下层液体流路通道的宽度为200微米,要求在与芯片上层微藻培养室对应位置处有圆形液池结构,该液池与微藻培养室直径相同,该直径尺寸为2厘米。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所述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为微量注射泵,微量注射泵与微流控芯片上层的培养液入口处相连,分别以推进和抽取的方式实现培养液的平行供给和更换。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所诉芯片微藻培养室可以实现分批培养和半连续恒化培养两种微藻培养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所述微藻培养单室同时也做为微藻实时观测单元,可同时实现各种类型微藻的培养和微藻种群增殖行为的在线观测。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通过模集成芯片的制作和芯片上多种单元技术的灵活组合,将微藻的分批培养、半连续恒化培养和种群增殖行为的实时在线观测过程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完成;该系统基本由两部分基本单元构成:第一个基本单元为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第二个基本单元为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 
其中,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采用PDMS软刻蚀及不可逆封接技术构建的双层微流控芯片:芯片下层为液体流路层;芯片上层具有微藻培养室、细胞接种入口、培养液入口和废液出口结构;芯片上层与下层之间,在微藻培养室处以微孔膜隔开;微藻培养室为5×4细胞培养池阵列,可完成多组平行试验;微藻培养室同时也做为微藻实时观测单元可同时实现各种类型微藻的培养和微藻种群增殖实时在线观测功能;微藻培养室以微孔膜作为基底,在维持细胞悬浮状态、拦截细胞的同时,可以实现培养液的供给;培养液的添加是通过芯片上层中心处培养液入口外接微量注射泵,并以推进的方式维持培养液的平行供给。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所述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是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实现各功能的外部支持及微藻种群增殖行为分析的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微量注射泵、荧光倒置显微镜及相关分析软件等。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其优点在于:高通量、操作简便和成本低,是一种进行海洋微藻培养、种群增殖研究和以微藻作为试验对象的相关研究领域的新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微流控芯片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芯片上层,2为微孔膜(×5),3为芯片下层,4为培养液入口, 5为废液出口(×5); 
图2为微流控芯片平面俯视图,其中4为培养液入口,5为废液出口(×5),6为细胞接种入口(5×2),7为微藻培养室(5×4),8为液体流路通道;
图3亚心扁藻芯片分批培养种群增殖结果图;
图4 青岛大扁藻芯片分批培养种群增殖结果图;
图5三角褐指藻芯片分批培养种群增殖结果图;
图6 小球藻芯片分批培养种群增殖结果图;
图7紫球藻芯片分批培养种群增殖结果图;
图8亚心扁藻芯片分批培养与半连续恒化培养种群增殖结果对照图 (a)分批培养(b)恒化培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并制作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构型如图1和图2所示,接种微藻,本实施例选用亚心扁藻,绿藻门,中国沿海常见优势种,接种密度为在104cell/mL以上。培养方式为分批培养,即一次性添加培养液之后,培养期间不再更换营养成分,培养周期为9天。培养液采用f/2营养液配方,培养条件为温度20℃±1℃,明暗周期12h:12 h,光源为白色日光灯,照度为60 μmol photon m-2.s-1。每24h对芯片培养室内微藻进行显微镜拍照,为增加微藻辨识度,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模式,Image Pro 软件细胞计数分析,在线观测其种群增殖行为。其结果如图3所示,亚心扁藻在芯片上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种群增殖趋势与自然状态下营养盐一次性供给或常规分批培养方式的趋势基本一致,呈现“S”形曲线。根据其增殖趋势进行曲线拟合,发现与Richards模型呈现较好的符合关系,拟合优度大于0.99。
实施例2 
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并制作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构型如图1和图2所示,接种微藻,本实施例选用青岛大扁藻,绿藻门,中国沿海常见优势种,接种密度为在104cell/mL以上,分批培养,培养周期为9天。培养液采用f/2营养液配方,培养条件为温度20℃±1℃,明暗周期12h:12 h,光源为白色日光灯,照度为60 μmol photon m-2.s-1。每24h对芯片培养室内微藻进行显微镜拍照,为增加微藻辨识度,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模式,Image Pro 软件细胞计数分析,在线观测其种群增殖行为。其结果如图4所示,亚心扁藻在芯片上细胞荧光明亮,生长状态良好,根据其增殖趋势进行曲线拟合,发现与Richards模型呈现较好的符合关系,拟合优度大于0.99。
实施例3 
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并制作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构型如图1和图2所示,接种微藻,本实施例选用三角褐指藻,硅藻门代表种,接种密度为在104cell/mL以上,分批培养,培养周期为9天。培养液采用f/2营养液配方,培养条件为温度20℃±1℃,明暗周期12h:12 h,光源为白色日光灯,照度为60 μmol photon m-2.s-1。每24h对芯片培养室内微藻进行显微镜拍照,为增加微藻辨识度,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模式,Image Pro 软件细胞计数分析,在线观测其种群增殖行为。其结果如图5所示,三角褐指藻在芯片上细胞外观基本呈现梭形和三出形,说明其生长状态良好。 
实施例4 
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并制作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构型如图1和图2所示,接种微藻,本实施例选用小球藻,绿藻门,常见藻种,在饵料科学、海洋天然产物提取等方面都有着光泛的应用。接种密度为在104cell/mL以上。培养方式为分批培养,即一次性添加培养液之后,培养期间不再更换营养成分,培养周期为9天。每24h对芯片培养室内微藻进行显微镜拍照,为增加微藻辨识度,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模式,Image Pro 软件细胞计数分析,在线观测其种群增殖行为。其结果如图6所示,培养期间小球藻在芯片上
持续维持增殖状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对其进行Richards模型拟合,拟合度大于0.99。
实施例5 
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并制作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构型如图1和图2所示,接种微藻,本实施例选用紫球藻,红藻门唯一单细胞藻类,其细胞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美容行业。接种密度为在104cell/mL以上。培养方式为分批培养,即一次性添加培养液之后,培养期间不再更换营养成分,培养周期为9天。每24h对芯片培养室内微藻进行显微镜拍照,为增加微藻辨识度,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模式,Image Pro 软件细胞计数分析,在线观测其种群增殖行为。其结果如图7所示,紫球藻在芯片上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少有结团现象,根据其增殖趋势进行曲线拟合,发现与Richards模型呈现较好的符合关系,拟合优度大于0.99。
实施例6 
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并制作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构型如图1和图2所示,接种微藻,本实施例选用亚心扁藻。接种密度为在105cell/mL以上,恒化培养,培养周期为15天,每隔24h更换培养室1/2体积培养液,培养液采用f/2营养液配方,培养条件为温度20℃±1℃,明暗周期12h:12 h,光源为白色日光灯,照度为60 μmol photon m-2.s-1。每24h对芯片培养室内微藻进行显微镜拍照,为增加微藻辨识度,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模式,Image Pro 软件细胞计数分析,在线观测其种群增殖行为。其结果如图8所示,亚心扁藻在芯片分批培养条件下,种群增殖呈“S”曲线,尤其到培养后期,种群增殖开始进入迟滞状态;亚心扁藻在芯片半连续恒化培养条件下,种群增殖一直保持线性趋势。说明所构建培养室可以实现海洋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和长期培养,为芯片平台的进一步应用创造条件。

Claims (8)

1.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芯片系统将海洋微藻的接种、分批培养、半连续恒化培养、海洋微藻种群增殖行为的在线监测过程集成在一块功能芯片上完成;该系统由两个基本单元构成:第一个基本单元为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第二个基本单元为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
其中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单元由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软刻蚀及不可逆封接技术构建的多层微流控芯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芯片下层,具有通过软刻蚀技术产生液体流路通道;第二部分为芯片上层,具有微藻培养室、细胞接种入口、培养液入口和废液出口;第三部分为中间层,包括五块微孔膜,位于芯片上层与下层之间,分别对应于微藻培养室位置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层与下层使用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室以微孔膜为基底,并通过微孔膜与芯片下层流路通道联通。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为聚碳酸酯膜,孔径为1微米。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下层液体流路通道的宽度为200微米,要求在与芯片上层微藻培养室对应位置处有圆形液池结构,该液池与微藻培养室直径相同,该直径尺寸为4厘米。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由微量注射泵连接培养液入口,并分别以推进和抽取的方式实现培养液的平行供给和更换。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微藻培养室可以实现分批培养和半连续恒化培养两种微藻培养方式。
8.按照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单室同时也做为微藻实时观测单元,可同时实现各种类型微藻的培养和微藻种群增殖行为的在线监测。
CN2012103687806A 2012-09-27 2012-09-27 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Pending CN1028765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87806A CN102876562A (zh) 2012-09-27 2012-09-27 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87806A CN102876562A (zh) 2012-09-27 2012-09-27 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6562A true CN102876562A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78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87806A Pending CN102876562A (zh) 2012-09-27 2012-09-27 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656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6356A (zh) * 2013-11-25 2014-03-05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船舶压载水中微藻的分类装置和分类方法
CN104928148A (zh) * 2015-06-03 2015-09-23 常州大学 一种适合原子力显微镜原位检测细菌生物膜培养新装置
CN105203444A (zh) * 2015-10-15 2015-12-3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微通道与细胞表面触碰效应的细胞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10199859A (zh) * 2019-06-15 2019-09-06 浙江大学 用于研究根际微域的方法及所用的微流控芯片装置
CN110586213A (zh) * 2019-10-28 2019-12-20 重庆大学 一种多维微流控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9640A (zh) * 2003-12-18 2005-06-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集成了透析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013016A2 (en) * 2008-07-31 2010-02-04 Heriot Watt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mple processing or storage
CN102262162A (zh) * 2010-05-26 2011-11-3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细胞受力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CN102337207A (zh) * 2011-10-18 2012-02-0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微流控微生物二维悬浮培养芯片
CN102666834A (zh) * 2009-10-05 2012-09-12 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实验室公司 用于细胞培养的微尺度多流体流生物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9640A (zh) * 2003-12-18 2005-06-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集成了透析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013016A2 (en) * 2008-07-31 2010-02-04 Heriot Watt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mple processing or storage
CN102666834A (zh) * 2009-10-05 2012-09-12 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实验室公司 用于细胞培养的微尺度多流体流生物反应器
CN102262162A (zh) * 2010-05-26 2011-11-3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细胞受力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CN102337207A (zh) * 2011-10-18 2012-02-0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微流控微生物二维悬浮培养芯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6356A (zh) * 2013-11-25 2014-03-05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船舶压载水中微藻的分类装置和分类方法
CN103616356B (zh) * 2013-11-25 2015-12-3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船舶压载水中微藻的分类装置和分类方法
CN104928148A (zh) * 2015-06-03 2015-09-23 常州大学 一种适合原子力显微镜原位检测细菌生物膜培养新装置
CN105203444A (zh) * 2015-10-15 2015-12-3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微通道与细胞表面触碰效应的细胞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10199859A (zh) * 2019-06-15 2019-09-06 浙江大学 用于研究根际微域的方法及所用的微流控芯片装置
CN110586213A (zh) * 2019-10-28 2019-12-20 重庆大学 一种多维微流控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0794B (zh) 可定位细胞及生物体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
Benner et al. Lab-scale photobioreactor systems: principles, applications, and scalability
CN102021116A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研究非接触式细胞共培养的方法
CN102746986B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肿瘤细胞迁移动力学监测方法
Singh et al. Microalgae isolation and basic culturing techniques
CN102140422B (zh) 用于控制不同种细胞相互作用的装置、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7109341A (zh) 用于生成和培养3d细胞聚集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76562A (zh) 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培养和增殖行为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CN103146650A (zh)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两步构建三维神经干细胞模型的方法
JP2010536348A (ja) 灌流のための中規模バイオリアクター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CN201626960U (zh) 用于干细胞培养的灌流装置
CN103981096A (zh) 一种两层细胞培养体系器官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05006838A2 (en) Flat panel photobioreactor
CN103257213A (zh) 一种全集成高通量细胞水平微流控芯片药物评价系统
CN109825437A (zh)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微流控芯片及培养方法
CN211713118U (zh) 一种用于类器官球体培养的孔板装置
Kim et al. An array microhabitat system for high throughput studies of microalgal growth under controlled nutrient gradients
CN202849409U (zh) 一种细胞共培养瓶
CN103255195A (zh) 一种基于薄膜纤维材料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分析技术
CN204434602U (zh) 一种浮游藻类细胞微孔阵列培养装置
Kwak et al. A microscale approach for simple and rapid monitoring of cell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in Neochloris oleoabundans
CN103308361A (zh) 一种染色体制片方法
CN205473829U (zh) 细胞培养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共培养装置
CN109251847A (zh) 利用阳光培养光合微生物的装置及方法
CN107988053A (zh) 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