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0434B - 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0434B
CN102870434B CN201280000920.2A CN201280000920A CN102870434B CN 102870434 B CN102870434 B CN 102870434B CN 201280000920 A CN201280000920 A CN 201280000920A CN 102870434 B CN102870434 B CN 1028704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convey
transfer pipe
frame
convey fram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09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0434A (zh
Inventor
吴秋游
董立民
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70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0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0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0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6Provisions for optical burst or packe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2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work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H04J3/1658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carrying packets or ATM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2En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generation operation, e.g. in order to reduce transmit distortions, jitter, or to improve signal sha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3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03/00Aspects of 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H04J14/05 and H04J14/07
    • H04J2203/0001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i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ing frames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or us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TM], e.g. SONET, SDH
    • H04J2203/0073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J2203/0082Interaction of SDH with non-ATM protocols
    • H04J2203/0085Support of Eth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1Fault tolerance; Redundancy; Recovery; Reconfigur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1Optical transmission, optica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68Error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16Code signals, frame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所述并行传送帧包括至少两路通道,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开销,形成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并传送所述调制后的光载波。本发明通过定义并行的传送帧结构,将客户信号,尤其是多通道客户信号,映射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上,并将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大大简化了适配多通道并行客户信号的处理复杂度,规避现有的“先复用、再分发、再复用”的处理流程,简化信号适配流程。

Description

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OTN(Opticaltransportnetwork,光传送网)作为下一代传送网的核心技术,包括电层和光层的技术规范,具备丰富的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操作、管理与维护)、强大的TCM(TandemConnectionMonitoring,串联连接监视)能力和带外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前向错误纠正)能力,能够实现大容量业务的灵活调度和管理。
现有的OTN体制具备四种固定的线路速率OTUk(OpticalChannelTransportUnit,光通道传输单元,k=1,2,3,4分别对应2.5G,10G,40G,100G的速率级别),业务只能适配到这四种固定速率的线路速率OTUk中。例如,某地A需要将一路40GE四通道并行信号和一路10GE信号进行汇聚,并传送到地点B。这种情况可以选择采用OTU4/ODU4进行汇聚。将40GE四通道并行信号先转换成串行64B/66B码流,处理后映射到LOODU3,再映射到HOODU4的31个时隙中;对于10GE,先将10GE映射ODU2e,再映射到HOODU4的8个时隙中,HOODU4添加监控开销后,形成OTU4帧。通常的OTU4采用低成本的OTL4.n(n=4,10)多通道并行接口,因此需要将OTU4进一步分发,以形成OTL4.n接口,然后将OTL4.n调制到光载波上进行传送。
但是,一方面,随着上层客户IP业务的海量增长,目前业界正在研究超100G的技术,如400G或者1T速率的更高频谱效率的光传送技术。为了达到最优化高效的网络配置,以提高光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光层引入FlexGrid技术,将频谱从传统固定50GHz频谱栅格(ITU-TG.694)扩展到更小粒度的弹性频谱栅格,slot=12.5GHz(中心频率193.1THz+n×slot/2,频谱带宽m×slot),这样一路信号可以占用多个连续的频谱栅格,通过改变调制格式、载波符号速率、多子载波数量实现频谱带宽的灵活变化,从而提高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带宽利用率。另一方面,在客户业务方面,随着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Ethernet(以太网),FC(Fibrechannel,光纤通道)和ESCON(管理系统连接)技术进行封装,并且速率等级越来越繁多。为了适应对数据业务的灵活支持,OTN增加了ODUflex(OpticalChannelDataUnit-flex,光通路数据单元flex)以适配各种带宽需求的数据业务。但OTN线路速率依然采用2.5G、10G、40G和100G固定带宽方式,这样不利于传送带宽的进一步高效利用。同时,越来越多的客户信号采用多波长并行接口取代传统的串行接口,例如,100GE多通道并行接口,以实现高速业务的低成本接入。目前在适配这种多波长并行接口客户信号到OTN并行接口时,仍采用“先复用、再分发、再复用”的方式,则处理过程会十分复杂。
如上所述在客户信号和光层频谱带宽向更高速率演进的过程中,客户信号和光层技术都呈现灵活化、并行化的趋势,那么传送网应该如何演进,以进一步简化业务处理流程,从而提高带宽利用率和降低网络复杂度,以适应客户信号和光层频谱带宽的变化趋势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使传送网能够适应客户信号和光层频谱带宽的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所述并行传送帧包括至少两路通道;
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开销,形成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其中,在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通道中添加了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对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集中管理,且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并传送所述调制后的光载波。
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速率由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和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决定。
当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相等时,调节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形成速率可变的并行传送帧。
所述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包括:
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大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进行拆分,得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将所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或,
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一个通道上;或,
当客户信号为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时,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单路通道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每个通道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
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包括:
帧头指示和映射开销,所述帧头指示用于标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开始,所述映射开销用于指示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该通道上的位置。
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还包括:
通道号指示和前向纠错编码FEC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通道号指示用于区分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每一路通道,所述FEC用于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提供前向纠错功能。
所述管理开销包括:
分配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给相应客户信号的信息,和/或,指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信息。
所述管理开销还包括:
通道监测开销,和/或,自动保护倒换开销,所述通道监测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监测,所述自动保护倒换开销用于在故障情况下实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自动切换,以恢复客户信号的传送。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包括: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相应数量的多路光子载波的每一路光子载波上;或,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分成N组传送通道,每组包含M路传送通道,M为子载波调制相位数,将所述每组M路传送通道调制到一个光子载波上,并将所述N组传送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N路光子载波上;或,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复用为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将所述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单路或者相应路数的光载波上;或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拆分成预设速率的多路数据流,将所述拆分后的每路传送通道对应的多路数据流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多子载波上。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从所述光载波中解调制出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
解析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开销,得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其中,所述开销包括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从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其中一路传送通道中提取的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集中管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根据所述帧头指示、所述映射开销和所述管理开销,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解映射,得到客户信号。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中,所述并行传送帧包括至少两路通道;
开销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映射模块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开销,形成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其中,在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通道中添加了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对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集中管理,且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调制传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开销添加模块形成的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并传送所述调制后的光载波。
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速率由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和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决定。
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道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相等时,调节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形成速率可变的并行传送帧。
所述映射模块,包括: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大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进行拆分,得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将所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或,
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一个通道上,得到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或,
第三映射单元,用于当客户信号为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时,且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单路通道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每个通道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
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包括:
帧头指示开销和映射开销,所述帧头指示用于标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开始,所述映射开销用于指示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该通道上的位置。
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还包括:
通道号指示和前向纠错编码FEC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通道号指示用于区分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每一路通道,所述FEC用于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提供前向纠错功能。
所述管理开销包括:
分配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给相应客户信号的信息,和/或,指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信息。
所述管理开销还包括:
通道监测开销,和/或,自动保护倒换开销,所述通道监测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监测,所述自动保护倒换开销用于在故障情况下实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自动切换,以恢复客户信号的传送。
所述调制传送模块,包括:
第一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相应数量的多路光子载波的每一路光子载波上;或,
第二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分成N组传送通道,每组包含M路传送通道,M为子载波调制相位数,将所述每组M路传送通道调制到一个光子载波上,并将所述N组传送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N路光子载波上;或,
第三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复用为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将所述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单路或者相应路数的光载波上;或
第四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拆分成预设速率的多路数据流,将所述拆分后的每路传送通道对应的多路数据流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多子载波上。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收客户信号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解调制模块,用于接收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从所述光载波中解调制出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
开销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解调制模块解调制出的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开销,,得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其中,所述开销包括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从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其中一路传送通道中提取的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集中管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解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销解析模块解析出的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管理开销,对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解映射,得到客户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义并行的传送帧结构,将客户信号,尤其是多通道并行客户信号,映射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上,并将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大大简化了适配多通道并行客户信号的处理复杂度,规避现有的“先复用、再分发、再复用”的处理流程,简化信号适配流程,并避免在接收端设置大量缓存补偿多个传送通道之间的延时,节省成本,从而使传送网能够适应客户信号和光层频谱带宽的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OTN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具有管理开销的传送通道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收客户信号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OTN帧结构如图1所示:OTN帧为4×4080字节的帧结构(即4行×4080列),OTN帧结构包含定帧区域、OTUk(OpticalChannelTransportUnit,光通道传输单元,k=1,2,3,4分别对应2.5G,10G,40G,100G的速率级别)OH(开销区域)、ODUk(OpticalChannelDataUnit,光通道数据单元,k=1,2,3,4分别对应2.5G,10G,40G,100G的速率级别,k=flex表示比特速率任意)OH、OPUk(OpticalChannelPayloadUnit,光通道净荷单元,k=1,2,3,4分别对应2.5G,10G,40G,100G的速率级别,k=flex表示比特速率任意)OH、净荷区域(PayloadArea)、FEC区域等几部分;定帧区域包括FAS(FrameAlignmentSignal,帧对齐信号),其中OPUkOH主要用于客户业务映射和适配管理,ODUkOH信息主要用于对OTN帧的管理及监视,OTUkOH信息主要用于对传输段的监视。并预留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前向错误纠正)区域。
为了使传送网能够适应客户信号和光层频谱带宽的变化,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并行传送帧,如图2所示,该并行传送帧包n路并行的传送通道,其中,n大于或等于2,每路传送通道都具有由帧头界定的帧结构,且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该并行传送帧包含开销区域和净荷区域。净荷区域用于承载客户信号,开销区域用来承载传送通道的开销信息。每一路传送通道的开销区域包含帧头指示,用来界定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开始。可选的,每一路传送通道的开销区域还可以包括通道号指示(ID),用来区分每一路通道。值得说明的是,在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传送通道上还包含管理开销,用于对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集中管理。其中具体将管理开销设置到哪路传送通道上,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管理开销包括:分配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给相应客户信号的信息,类似OTN的净荷结构指示(PSI:PayloadStructureIdentifier),用于指示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的客户信号承载情况;指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信息,类似OTN的净荷类型指示(PT:PayloadType),用于指示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可选地,管理开销还可以包括:通道监测开销(LM,Lanemonitor)和/或自动保护倒换开销(APS:AutomaticProtectionSwitching),所述通道监测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监测;所述自动保护倒换开销用于在故障情况下实现自动切换通道,恢复客户信号的传送;从管理平面或者控制平面的角度看,这些管理开销能够把物理独立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管理,并且在交换平面上,仍然可以将多个物理独立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交叉调度。在中间节点的接收方向,因为只在其中一路传送通道上设置了集中管理开销,因而不需要在中间节点上解析并行传送帧的所有传送通道,只需要解析携带了管理开销的其中一路传送通道即可,大大简化了中间节点的开销处理复杂度。
本实施例中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可以采用类似OTN的帧结构、或者类似GFP的帧结构、或者类似以太网的帧结构,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以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采用类似OTN的TDM帧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在并行传送帧的某一路传送通道上基于现有的OTN帧结构设置部分开销区域为管理开销,并行传送帧的其他传送通道则不需要设置管理开销,如图3所示,其中设置了管理开销的通道的帧结构,包括:帧头指示、管理开销、通道标识(可选)和净荷区域,并预留了可选的FEC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在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上设置管理开销的可能的替代方案是,在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传送通道上设置管理开销,在其他的传送通道或者一部分传送通道上也可以设置相同值的管理开销,但是,其中任意一路管理开销都提供了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集中管理功能。设置相同值的多路管理开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传输的可靠性,例如,采用多路判决的方式,如果在接收方向收到多路相同的管理开销,那么说明管理开销在线路中传输时没有发生差错。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在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上设置管理开销的可能的替代方案是,也可以分配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整路传送通道给管理开销使用,这种情况下,这路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也可以称为并行传送帧的管理通道。可选的,也可以在这路管理通道上为并行传送帧的所有或一部分其他传送通道分配FEC区域,用于在该管理通道上实现集中式的FEC功能。
本实施例中,并行传送帧每个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为便于实现,可以定义该并行传送帧的每个传送通道速率(V)相等。并且,为了适应光层的频谱变化,即从传统固定50GHz频谱栅格(ITU-TG.694)扩展到更小粒度的弹性频谱栅格slot=12.5GHz(中心频率193.1THz+n×slot/2,频谱带宽m×slot),优选的,可以选取该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速率为12.5G、25G、50G或者100G附近。可选的,为兼容现有的OTN体系,也可以选取和现有OTN线路速率相适应的比特速率,使得现有的OTN线路速率能够透明映射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净荷区域。本发明只限定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速率固定,不对并行传送帧的每条传送通道的具体速率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中,并行传送帧的速率由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和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决定,其中,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配置不同的通道数,可以构建灵活可变的并行传送帧速率。当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相等时,在该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量n确定后,则该并行传送帧总的比特速率n*V。当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不同时,则该并行传送帧总的比特速率为各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之和。由于并行传送帧的灵活变化特性,如果设定合适的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速率,能很容易构造超高速的OTN速率:例如400G/1TOTU5,单路传送通道速率选择10G级别,n=40,就可以构造出400G级别OTU5,n=100,就能构造出1T级别OTU5,如果单路传送通道速率选择100G级别,只需4路传送通道就可以构造出400G级别OTU5,只需10路传送通道就可以构造出1T级别OTU5。
基于上述并行传送帧的定义,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以下处理客户信号的方法: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包括:
101、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所述并行传送帧包括至少两路通道;
102、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开销,形成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其中,在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通道中添加了管理开销,且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对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集中管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103、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并传送所述调制后的光载波。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义并行的传送帧结构,将客户信号,尤其是多通道并行客户信号,映射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上,大大简化了适配多通道并行客户信号的处理复杂度,规避现有的“先复用、再分发、再复用”的处理流程,简化信号适配流程,从而使传送网能够适应客户信号和光层频谱带宽的变化。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包括:
201、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
本实施例中,传送网将客户信号传送到客户端,基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并行传送帧,先将客户信号映射到该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其中,并行传送帧的通道可能是2路,5路,8路,15路等,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客户信号的特点,将客户信号进行不同的处理,具体的,所述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包括:
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大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进行拆分,得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将所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或,
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一个通道上;或,
当客户信号为多通道并行的信号时,且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单路通道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每个通道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
202、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开销,形成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
本步骤中,将客户信号映射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时,在并行传送帧的的通道的开销区域,为每个通道添加相应的开销,其中,具体的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包括:帧头指示和映射开销,所述帧头指示用于标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开始,所述映射开销用于指示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该通道上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还包括:通道号指示和前向纠错编码FEC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通道号指示用于区分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每一路通道,所述FEC用于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提供前向纠错功能。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对于映射开销和FEC,可以在每路传送通道上添加映射开销和FEC,也可以集中添加每路通道的映射开销和FEC到某一路通道上。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哪种添加映射开销和FEC开销的方式,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通道中添加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对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集中管理。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管理开销包括:分配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给相应客户信号的信息,和/或,指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信息。可选地,所述管理开销还包括:通道监测开销,和/或,自动保护倒换开销,所述通道监测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监测,所述自动保护倒换开销用于在故障情况下实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自动切换,以恢复客户信号的传送。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先添加管理开销然后再在每路通道上添加映射开销,具体添加的前后顺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如果对并行传送帧采用类似GFP(GenericFramingProcedure,通用成帧规程)方式的包封装,帧与帧之间还包含固定填塞,用于适配客户信号和通道之间的速率偏差。如果采用TDM帧方式,帧于帧之间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固定填塞。客户信号与通道之间可以采用GMP(GenericMappingProcedure,通用映射规程)或者传统的JC(ustifcationControl,调整控制字节),NJO(NegativeJustificationOpportunity,正调整机会字节)和PJO(PositiveJustificationOpportunity,负调整机会字节)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速率调整,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203、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
本步骤中,将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进行传送,其中可以采用单载波或者多载波传送技术。对于单载波传送,可以将该并行传送帧的多通道码流分别调制到单载波的不同相位上,例如采用QPSK调制格式。对于多载波传送,可以根据采用的调制格式将该并行传送帧的一个或多个通道调制到一个子载波上,再生成多载波信号。进一步可选的,可以采用OFDM多载波传送技术,不同的子载波可以采用不同的调整格式,如PSK、QPSK、4QAM、16QAM等。或者可以进一步将并行传送帧的每路通道再拆分成速率更低的多路数据流,再将这些多路数据流调制到多子载波上。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包括: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相应数量的多路光子载波的每一路光子载波上;或,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分成N组传送通道,每组包含M路传送通道,M为子载波调制相位数,将所述每组M路传送通道调制到一个光子载波上,并将所述N组传送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N路光子载波上;或,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复用为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将所述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单路或者相应路数的光载波上;或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再拆分成预设速率的多路数据流,再将每路传送通道对应的多路数据流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多子载波上。其中预设速率是指比并行传送帧的单路传送通道速率更低的速率,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对于单载波情况,因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所有传送通道只在单一的光载波中传送,并且该单载波最终将调制到同一光纤上传送,因此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独立的不同传送通道最终在光路上的是在同一路径上传送,所以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不同传送通道在光路径上的延时可以忽略,而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不同传送通道在电处理上的延时可以通过内部电路进行控制。对于多载波情况,本实施例限制同一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所有的不同传送通道对应的所有的多载波最终将调制到同一光纤上传送,因此多载波情况下的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独立的不同传送通道最终也在同一光路径上传送,因此多载波情况下的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不同传送通道在光路径上的延时也可以忽略。在多载波情况下的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不同传送通道在电处理上的延时也和单载波情况一致,可以通过内部电路控制。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不同传送通道的开销中,不包含特别为控制或补偿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独立的不同传送通道的延时补偿开销,不包含类似OTN或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虚级联技术中的MFI1/MFI2(MultiframeIndicator,复帧指示)功能开销。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并行传送帧的不同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并在不同传送通道上避免设置处理复杂的延时补偿开销,避免在接收端设置大量缓存补偿多个不同传送通道之间的延时,节省大量成本。
204、传送所述调制后的光载波。
本步骤中,将并行传送帧的信号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后,通过光载波将客户信号发送到接收端,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不同传送通道对应的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在光载波交换节点处理时,例如OADM(OpticalAdd-DropMultiplexer,光分插复用器)或ROADM(ReconfigurableOpticalAdd-DropMultiplexer,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节点,必须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不同传送通道对应的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作为一个群组进行同一交换,避免将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交换到不同光纤中,避免引入不同传送通道之间较大的光路延时。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提供的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现举例如下:
并行传送帧的帧结构采用现有OTN帧结构,在确定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速率后,例如,选择单路通道速率为12.5G级别,那么就可以灵活的配置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数量,从而获得一系列的灵活传送线路带宽OTUflex(n)=12.5G*n。如,某地A需要将一路40GE四通道并行信号(40GBASE-R)和一路10GE信号(10GBASE-R)进行汇聚时,配置n=5,那么该并行传送帧的总带宽为大约12.5*5=62.5G。40GE四通道并行信号的每一路信号可以采用GMP单独映射到OTUflex(n=5)的其中四路通道中,10GE可以采用GMP映射到OTUflex(n=5)的一路通道中。该方案通过配置灵活的OTUflex,实现了40GE和10GE的高效传送,大大节省带宽和简化了逻辑处理资源。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义并行的传送帧结构,将客户信号,尤其是多通道并行客户信号,映射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上,并将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大大简化了适配多通道并行客户信号的处理复杂度,规避现有的“先复用、再分发、再复用”的处理流程,简化信号适配流程,并避免在接收端设置大量缓存补偿多个传送通道之间的延时,节省成本,从而使传送网能够适应客户信号和光层频谱带宽的变化。由于并行传送帧的速率可以灵活变化,这样能够方便实现灵活传送线路接口,解决业务带宽和线路带宽不匹配的情况,提高带宽利用率。且每路通道均采用低速率接口,便于芯片实现,有利于传送网向超高速演进。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包括:
301、接收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从所述光载波中解调制出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
其中对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进行解调制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类似,对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302、解析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开销,得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其中,所述开销包括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从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其中一路传送通道中提取的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进行集中管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开销包括分配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给相应客户信号的信息和/或指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信息。
其中,所述解析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开销信息,得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包括:
获取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帧头指示;
根据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帧头指示识别所述每路传送通道的帧结构,得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解析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开销信息,得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还包括:
对所述每路传送通道进行前向纠错编码FEC处理。
303、根据所述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管理开销,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客户信号。
其中,根据映射开销和管理开销中分配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给相应客户信号的信息和/或指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信息进行解映射与现有技术类似,对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接收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从所述光载波中解调制出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解析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开销,得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根据所述映射开销和管理开销,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客户信号。这样在对更高频谱效率的光传送数据进行解码时,实现多通道化的低速处理,降低接收端处理的复杂度和成本。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装置,包括:映射模块401、开销添加模块402和调制传送模块403。
映射模块401,用于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所述并行传送帧包括至少两路通道;
开销添加模块402,用于为所述映射模块401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开销,形成并行传送帧的信号传送通道,其中,在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通道中添加了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对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集中管理,且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调制传送模块403,用于将所述开销添加模块402形成的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并传送所述调制后的光载波。
其中,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速率由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和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决定。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道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相等时,调节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形成速率可变的并行传送帧。
参见图8,可选地,所述映射模块401,包括:
第一映射单元401a,用于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大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进行拆分,得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将所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或,
第二映射单元401b,用于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传输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一个通道上;或,
第三映射单元401c,用于当客户信号为多通道并行的信号时,且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单路通道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每个通道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包括:
帧头指示和映射开销,所述帧头指示用于标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开始,所述映射开销用于指示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该通道上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还包括:
通道号指示和前向纠错编码FEC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通道号指示用于区分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每一路通道,所述FEC用于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提供前向纠错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开销包括:
分配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给相应客户信号的信息,和/或,指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信息。
可选地,所述管理开销还包括:
通道监测开销,和/或,自动保护倒换开销,所述通道监测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监测,所述自动保护倒换开销用于在故障情况下实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自动切换,以恢复客户信号的传送。
可选地,参见图8,所述调制传送模块403,包括:
第一调制单元403a,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相应数量的多路光子载波的每一路光子载波上;或,
第二调制单元403b,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分成N组传送通道,每组包含M路传送通道,M为子载波调制相位数,将所述每组M路传送通道调制到一个光子载波上,并将所述N组传送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N路光子载波上;或,
第三调制单元403c,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复用为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将所述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单路或者相应路数的光载波上;或
第四调制单元403d,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拆分成预设速率的多路数据流,将所述拆分后的每路传送通道对应的多路数据流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多子载波上。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义并行的传送帧结构,将客户信号,尤其是多通道并行客户信号,映射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上,并将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大大简化了适配多通道并行客户信号的处理复杂度,规避现有的“先复用、再分发、再复用”的处理流程,简化信号适配流程,并避免在接收端设置大量缓存补偿多个传送通道之间的延时,节省成本,从而使传送网能够适应客户信号和光层频谱带宽的变化。
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收客户信号的装置,包括:解调制模块501、开销解析模块502和解映射模块503。
解调制模块501,用于接收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从所述光载波中解调制出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
开销解析模块502,用于解析所述解调制模块501解调制出的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开销,得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其中,所述开销包括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从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其中一路传送通道中提取的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集中管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解映射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开销解析模块502解析出的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所述管理开销,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进行解映射,得到客户信号。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接收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从所述光载波中解调制出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解析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开销,得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根据帧头指示、所述映射开销和管理开销,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客户信号。这样在对更高频谱效率的光传送数据进行解码时,实现多通道化的低速处理,降低接收端处理的复杂度和成本,并避免在接收端设置大量缓存补偿多个传送通道之间的延时,节省大量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体可以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装置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所述并行传送帧包括至少两路通道,其中,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个通道均采用OTN帧结构;
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开销,形成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其中,在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通道中添加了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将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管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并传送所述调制后的光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速率由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和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相等时,调节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形成速率可变的并行传送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包括:
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大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进行拆分,得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将所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或,
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一个通道上;或,
当客户信号为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时,且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单路通道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每个通道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包括:
帧头指示和映射开销,所述帧头指示用于标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开始,所述映射开销用于指示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该通道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还包括:
通道号指示和前向纠错编码FEC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通道号指示用于区分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每一路通道,所述FEC用于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提供前向纠错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开销包括:
分配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给相应客户信号的信息,和/或,指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开销还包括:
通道监测开销,和/或,自动保护倒换开销,所述通道监测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监测,所述自动保护倒换开销用于在故障情况下实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自动切换,以恢复客户信号的传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包括: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相应数量的多路光子载波的每一路光子载波上;或,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分成N组传送通道,每组包含M路传送通道,M为子载波调制相位数,将所述每组M路传送通道调制到一个光子载波上,并将所述N组传送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N路光子载波上;或,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复用为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将所述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单路或者相应路数的光载波上;或
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拆分成预设速率的多路数据流,将所述拆分后的每路传送通道对应的多路数据流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多子载波上。
10.一种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从所述光载波中解调制出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其中,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个通道均采用OTN帧结构;
解析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开销,得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其中,所述开销包括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从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其中一路传送通道中提取的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管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根据所述帧头指示、所述映射开销和所述管理开销,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解映射,得到客户信号。
11.一种传送客户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映射客户信号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中,所述并行传送帧包括至少两路传送通道,其中,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个通道均采用OTN帧结构;
开销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映射模块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开销,形成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其中,在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其中一路通道中添加了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将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管理,且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调制传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开销添加模块形成的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上,并传送所述调制后的光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速率由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和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决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道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相等时,调节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数形成速率可变的并行传送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模块,包括: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大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进行拆分,得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将所述多路所述拆分后的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或,
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当客户信号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一个通道上;或,
第三映射单元,用于当客户信号为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时,且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单路通道的速率小于并行传送帧的单路通道的速率时,将所述多通道并行的客户信号的每个通道映射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的通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包括:
帧头指示和映射开销,所述帧头指示用于标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开始,所述映射开销用于指示所述客户信号映射到该通道上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添加的开销还包括:
通道号指示和前向纠错编码FEC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通道号指示用于区分所述映射后的并行传送帧的每一路通道,所述FEC用于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提供前向纠错功能。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开销包括:
分配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给相应客户信号的信息,和/或,指示所述并行传送帧的相应通道承载的客户信号类型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开销还包括:
通道监测开销,和/或,自动保护倒换开销,所述通道监测开销用于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进行监测,所述自动保护倒换开销用于在故障情况下实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的自动切换,以恢复客户信号的传送。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传送模块,包括:
第一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相应数量的多路光子载波的每一路光子载波上;或,
第二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分成N组传送通道,每组包含M路传送通道,M为子载波调制相位数,将所述每组M路传送通道调制到一个光子载波上,并将所述N组传送通道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N路光子载波上;或,
第三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复用为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将所述一路或者小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数量的数据流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单路或者相应路数的光载波上;或
第四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拆分成预设速率的多路数据流,将所述拆分后的每路传送通道对应的多路数据流分别调制到同一光纤中的多子载波上。
20.一种接收客户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解调制模块,用于接收同一光纤中的光载波,从所述光载波中解调制出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其中,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个通道均采用OTN帧结构;
开销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解调制模块解调制出的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开销,得到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其中,所述开销包括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从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的其中一路传送通道中提取的管理开销,所述管理开销用于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通道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管理,所述并行传送帧的每路传送通道的比特速率固定;
解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销解析模块解析出的帧头指示、映射开销和管理开销,对所述并行传送帧的传送通道进行解映射,得到客户信号。
CN201280000920.2A 2012-06-14 2012-06-14 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8704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6916 WO2013185327A1 (zh) 2012-06-14 2012-06-14 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0434A CN102870434A (zh) 2013-01-09
CN102870434B true CN102870434B (zh) 2016-01-13

Family

ID=47447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0920.2A Active CN102870434B (zh) 2012-06-14 2012-06-14 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407372B2 (zh)
EP (2) EP2854417B1 (zh)
CN (1) CN102870434B (zh)
ES (1) ES2642846T3 (zh)
RU (1) RU2598531C2 (zh)
WO (1) WO20131853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642846T3 (es) * 2012-06-14 2017-1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y recibir una señal de cliente
CN103997480B (zh) * 2013-02-17 2019-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通道开销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光信号接收节点
CN103997388B (zh) * 2013-02-18 2019-04-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映射、解映射方法及装置
EP3089423B1 (en) * 2014-01-14 2018-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thernet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US9319326B2 (en) * 2014-01-28 2016-04-19 Harmonic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eedback based traffic management
CN105323030A (zh) * 2014-06-30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29840B (zh) * 2014-09-15 202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9838290B2 (en) 2015-06-30 2017-12-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559141B (zh) 2015-09-25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461864B2 (en) 2016-04-14 2019-10-29 Calix, Inc. Channel bonding techniques in a network
CN106027492A (zh) * 2016-04-29 2016-10-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终端及方法
CN107566074B (zh) * 2016-06-30 2019-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中传送客户信号的方法及传送设备
CN109196832B (zh) * 2016-07-07 2021-04-3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N106411451A (zh) * 2016-07-27 2017-02-15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twdm‑pon在配电网中实现业务隔离的方法
US20180262701A1 (en) * 2017-03-10 2018-09-13 Raytheon Company Transporting ultra-high definition video from multiple sources
CN110224946B (zh) * 2018-03-01 2022-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接收方法及装置
RU2759514C1 (ru) * 2018-05-10 2021-11-15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низкоскоростной услуги в оптической транспортной сети
CN111356037B (zh) * 2018-12-21 2021-08-20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线路带宽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637112A (zh) * 2019-10-09 2021-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数据发送方法、组装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4996B1 (en) * 1999-12-29 2004-04-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optical channel overhead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CN101355821A (zh) * 2008-09-03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0吉比特光纤信道业务在光传输网中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39995A (zh) * 2011-08-24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超高速以太网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1256B1 (en) * 2000-02-03 2003-12-30 Alcatel Data channel reservation in optical burst-switched networks
US8274892B2 (en) * 2001-10-09 2012-09-25 Infinera Corporation Universal digital framer architecture for transport of client signals of any client payload and format type
RU2368106C2 (ru) * 2003-02-18 2009-09-2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Планируемая и автономная передача и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е приема
CN100544457C (zh) * 2004-04-09 2009-09-23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拉远的基站的信号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0349390C (zh) * 2004-08-11 2007-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中传输低速率业务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0596043C (zh) * 2004-08-26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低速信号在光传输网络中透明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01715C (zh) * 2005-12-31 2008-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局域网信号在光传送网中传输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JP5061667B2 (ja) * 2007-03-14 2012-10-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レート信号を収容する光伝送装置
US8050567B2 (en) * 2008-09-12 2011-11-01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synchronous ODUk signals over a synchronous interface
US8204087B2 (en) * 2008-12-19 2012-06-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ulti-lane sig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es
US20110135301A1 (en) * 2009-12-08 2011-06-09 Vello Systems, Inc. Wavelocker for Improving Laser Wavelength Accuracy in WDM Networks
JP5593840B2 (ja) * 2010-05-28 2014-09-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送信機および光受信機
ES2642846T3 (es) * 2012-06-14 2017-1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y recibir una señal de client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4996B1 (en) * 1999-12-29 2004-04-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optical channel overhead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CN101355821A (zh) * 2008-09-03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0吉比特光纤信道业务在光传输网中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39995A (zh) * 2011-08-24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超高速以太网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85327A1 (zh) 2013-12-19
EP3306840B1 (en) 2024-05-08
RU2015100938A (ru) 2016-08-10
EP2854417A1 (en) 2015-04-01
EP2854417B1 (en) 2017-08-23
CN102870434A (zh) 2013-01-09
US20160323661A1 (en) 2016-11-03
US20150098703A1 (en) 2015-04-09
RU2598531C2 (ru) 2016-09-27
US9407372B2 (en) 2016-08-02
ES2642846T3 (es) 2017-11-20
EP3306840A1 (en) 2018-04-11
EP2854417A4 (en) 2015-08-05
US10003866B2 (en)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0434B (zh) 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3013017B1 (en) Channelized oduflex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lexible ethernet and otn multiplexing
US10225037B2 (en) Channelized ODUflex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820951B (zh) 光传送网中传送、接收客户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39995B (zh) 一种传送超高速以太网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91222B (zh) 对光传输网络中的现有业务流调整大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95144B (zh) 一种支持多业务接入和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84808B (zh) 一种分配光频谱带宽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14342A1 (zh) 一种多路业务传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KR20190018714A (ko) 광 전송 네트워크에서 클라이언트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광 전송 디바이스
CN101472201A (zh) 允许多级光传输的100g光传送的帧交错系统和方法
CN101873517A (zh) 光传送网的信号传送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AU201023071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Data and Receiving Service Data
US93004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 client signal over an optical network
CN103780327A (zh) 数据传送方法及装置
WO2023151483A1 (zh) 数据帧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