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9086B - 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9086B
CN102869086B CN201210361733.9A CN201210361733A CN102869086B CN 102869086 B CN102869086 B CN 102869086B CN 201210361733 A CN201210361733 A CN 201210361733A CN 102869086 B CN102869086 B CN 102869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ipient
transmission channel
signal
delay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17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9086A (zh
Inventor
唐良建
李远深
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617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9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9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9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9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90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各个传输通道之间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过大而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包括:外部控制器获得发送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以及接收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根据发送时间点信息和接收时间点信息,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比较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得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根据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根据确定的各个第一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将接收方装置从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调整为两两之间的时间差不大于预定阈值的时间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外部控制器。

Description

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芯片构架的射频拉远单元中,通常会存在一个发送方装置(如发送方芯片)通过多个传输通道向多个接收方装置(如接收方芯片)发送信号又或者存在多个发送方装置通过多个传输通道向一个接收方装置发送信号的情况。发送方装置向接收方装置发送信号时,由于发送数据的不同步性、连接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的光纤(或电缆)传输时延的不一致性等原因都会导致各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不一致。
3GPP明确要求射频拉远单元的各发射天线的信号发射时延的差值不能超过65ns,即各传输通道之间的传输时延差(如图1所示,传输通道A与传输通道B的传输时延差为传输通道A的数据传输时延减去传输通道B的数据传输时延的绝对值)不能超过65ns,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校准各传输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来调整信号发送的时间,以避免由于各传输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过大而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外部控制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传输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过大而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应用于包含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的系统中,且发送方装置通过至少两个第一传输通道与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包括:
外部控制器获得发送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以及接收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并根据获得的发送时间点信息和接收时间点信息,分别确定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以及比较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得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根据所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所述时延补偿值为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减去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所得的差值;并根据确定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将接收方装置从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调整为两两之间的时间差不大于预定阈值的时间点;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是由发送方装置通过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接收方装置的。
一种外部控制器,应用于包含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的系统中,且发送方装置通过至少两个第一传输通道与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包括:
时间点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发送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以及接收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数据传输时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时间点信息获得单元获得的发送时间点信息和接收时间点信息,分别确定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数据传输时延确定单元获得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得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时延补偿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单元获得的所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所述时延补偿值为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减去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所得的差值;时延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时延补偿值确定单元确定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将接收方装置从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调整为两两之间的时间差不大于预定阈值的时间点;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是由发送方装置通过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接收方装置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外部控制器来确定发送方装置与接收方装置之间的各个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并根据该数据传输时延校准发送方装置的信号发送时间,使得发送方装置能够根据校准后的信号发送时间,来实现从各个信号传输通道同步发送信号,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传输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过大而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输时延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芯片系统的架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多芯片系统的架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多芯片系统的架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外部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的各个传输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过大而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案。通过利用外部控制器来确定发送方装置与接收方装置之间的各个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并根据该数据传输时延校准发送方装置的信号发送时间,使得发送方装置能够根据校准后的信号发送时间,来实现从各个信号传输通道同步发送信号,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传输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过大而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
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其应用于包含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的系统中,且发送方装置通过至少两个第一传输通道与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21,外部控制器基于自身与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之间建立的连接,获得发送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以及接收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
可选的,上述的外部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可以是芯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
可选的,一个发送方装置与一个接收方装置之间有至少一个第一传输通道;以及一个发送方装置与多个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或多个发送方装置与一个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
第一信号可以为携带数据起始标志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该同步基准参考信号可以是可被任意发送方装置获得并发送,且可向任意接收方装置发送的某公共参考信号。发送方装置可以在向步骤21中所述的接收方装置发送该同步基准参考信号的同时,向与发送方装置有连接关系的其他接收方装置也发送该同步基准参考信号。
当第一信号为携带数据起始标志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时,发送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为:发送方装置通过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发送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接收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为:接收方装置通过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接收到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
步骤22,根据获得的发送时间点信息和接收时间点信息,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
步骤23,比较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得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
步骤24,根据得到的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该时延补偿值为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减去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所得的差值;
步骤25,根据确定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对应调整接收方装置从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比如,可以是外部控制器基于其与接收方装置之间建立的连接,直接对第二信号的上述发送时间点进行调整;或者,也可以是外部控制器将确定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发送给接收方装置,指示接收方装置自身根据接收到的时延补偿值,对相应的第二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进行调整。
一般地,根据时延补偿值调整该发送时间点的目的可以为实现各个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同步性,即最终的调整结果可以达到:将各个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调整为相同的时间点,或将各个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调整为两两之间的时间差不大于预定阈值的时间点,该预定阈值可以设置成3GPP系统所要求的65ns,或者小于该系统要求的任何值。
其中,第二信号是由发送方装置通过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接收方装置的。
可选的,上述提到的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可以是相同的信号,也可以是不同的信号。
当接收方装置作为信号的发送方,向作为信号接收方的上述发送方装置发送第二信号时,第二传输通道即第一传输通道。而当接收方装置作为信号的发送方,向不同于上述发送方装置的其他装置发送第二信号时,第二传输通道不同于第一传输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由外部控制器获得发送方装置与接收方装置之间的各个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确定各个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再根据时延补偿值调整发送方装置的信号发送时间,使得发送方装置能够根据校准后的信号发送时间,来通过各个信号传输通道同步发送信号,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传输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过大而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
下面将依据本发明上述发明原理,详细介绍一个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方法的主要实现原理进行阐述和说明。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流程图如图3所示,其应用于包含发送方芯片和接收方芯片的系统中,且发送方芯片通过至少两个第一传输通道与接收方芯片进行信号传输,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外部控制器基于自身与发送方芯片和接收方芯片之间建立的连接,获得发送方芯片提供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以及接收方芯片提供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
可选的,发送方芯片与接收方芯片的数量关系可以为:1个发送方芯片与n个接收方芯片。此时,一个发送方芯片与多个接收方芯片进行信号传输,一个发送方芯片与一个接收方芯片之间有至少一个第一传输通道。如图4所示,为多芯片系统的架构图,由一个发送方芯片通过串行收发器与多个接收方芯片相连,同时外部控制器与发送方芯片和接收方芯片建立连接,其中,串行收发器可以是内嵌在发送方(或接收方)芯片内,或独立于发送方(或接收方)芯片外的、用于对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处理单元。
可选的,上述同步基准参考信号可以携带数据起始标志,这个数据起始标志可以是帧同步数据。在这种场景下,发送方芯片提供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为:发送方芯片通过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发送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接收方芯片提供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为:接收方芯片通过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接收到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
可选的,上述的外部控制器可以是不同于发送方芯片或接收方芯片的单片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可以是发送方芯片,还可以是n个接收方芯片中的一个。
步骤32,根据获得的发送时间点信息和接收时间点信息,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
该数据传输时延可以为发送方芯片发送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与接收方芯片接收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值可以表示为Tdelay_1、Tdelay_2、Tdelay_3、…、Tdelay_n。
步骤33,通过比较n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Tdelay_1、Tdelay_2、Tdelay_3、…、Tdelay_n,确定这些数据传输时延中的最大数据传输时延;
为便于描述,后文中以Tdelay_max表示该最大数据传输时延。
步骤34,根据确定的最大数据传输时延Tdelay_max,分别确定出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该时延补偿值为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减去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所得的差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Test_j=Tdelay_max–Tdelay_j(1≤j≤n)[1]
其中,Test_j为第j个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Tdelay_j为第j个接收方芯片的数据传输时延。
步骤35,根据确定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对应调整接收方芯片从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从而实现各个接收方芯片根据确定的时延补偿值对信号的发送时间的调整。
具体的,可以将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保存到接收方芯片中设置的时延补偿模块中,使得接收方芯片后续再接收到由发送方芯片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的信号时,可以按照时延补偿模块中保存的时延补偿值执行延时等待操作,直至所有接收方芯片都接收到信号后,再按照根据时延补偿值调整后的信号发送时间,执行信号发送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导致不同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不一致的因素可能会随着温度、湿度等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同一传输通道在的不同时间针对同样的信号也可能有不同的数据传输时延。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外部控制器针对上述第一传输通道,可以周期性的重复执行上述步骤31、32、33、34、35,以保证系统可以长期稳定可靠的工作。
可选的,当发送方芯片与接收方芯片的数量关系为:n个发送方芯片与1个接收方芯片。此时,多个发送方芯片与一个接收方芯片进行信号传输,一个发送方芯片与一个接收方芯片之间有至少一个第一传输通道。如图5所示,为另一种多芯片系统的架构图,由n个发送方芯片通过串行收发器与1个接收方芯片相连,同时外部控制器与发送方芯片和接收方芯片建立连接。其中,串行收发器可以是内嵌在发送方(或接收方)芯片内,或独立于发送方(或接收方)芯片外的、用于对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处理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实施情况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类似,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当上述两种情况相结合时,如图6所示,为又一种多芯片系统的架构图,从数据上行传输方向来看,是1个发送方芯片与n个接收方芯片和n个发送方芯片相连,从数据下行传输方向来看,是n个发送方芯片与1个接收方芯片相连,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实施情况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类似,以下也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由外部控制器获得发送方芯片与接收方芯片之间的各个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确定各个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再根据时延补偿值调整发送方芯片的信号发送时间,使得发送方芯片能够根据校准后的信号发送时间,来通过各个信号传输通道同步发送信号,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传输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过大而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外部控制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传输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差值过大而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该外部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应用于包含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的系统中,且发送方装置通过至少两个第一传输通道与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包括:
时间点信息获得单元71,用于基于该外部控制器与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之间建立的连接,分别获得发送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以及接收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
可选的,一个发送方装置与一个接收方装置之间有至少一个第一传输通道;且一个发送方装置与多个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或多个发送方装置与一个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
第一信号可以为携带数据起始标志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该同步基准参考信号可以是可被任意发送方装置获得并发送,且可向任意接收方装置发送的某公共参考信号。当第一信号为携带数据起始标志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时,发送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为:发送方装置通过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发送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接收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为:接收方装置通过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接收到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
数据传输时延确定单元72,用于根据时间点信息获得单元71获得的发送时间点信息和接收时间点信息,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
比较单元73,用于比较数据传输时延确定单元72获得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得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
时延补偿值确定单元74,用于根据比较单元73获得的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该时延补偿值为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减去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所得的差值。
时延补偿单元75,用于根据时延补偿值确定单元74确定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将接收方装置从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调整为两两之间的时间差不大于预定阈值的时间点,其中,第二信号可以是由发送方装置通过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接收方装置的。
可选的,上述提到的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可以是相同的信号,也可以是不同的信号。
当接收方装置作为信号的发送方,向作为信号接收方的上述发送方装置发送第二信号时,第二传输通道即第一传输通道。而当接收方装置作为信号的发送方,向不同于上述发送方装置的其他装置发送第二信号时,第二传输通道不同于第一传输通道。
可选的,该外部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可以是芯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应用于包含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的系统中,且发送方装置通过至少两个第一传输通道与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装置为射频拉远单元中的发送方芯片,所述接收方装置为射频拉远单元中的接收方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外部控制器获得发送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以及接收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并
根据获得的发送时间点信息和接收时间点信息,分别确定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以及
比较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得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
根据所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所述时延补偿值为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减去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所得的差值;并
根据确定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将接收方装置从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调整为两两之间的时间差不大于预定阈值的时间点;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是由发送方装置通过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接收方装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携带数据起始标志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以及
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为:发送方装置通过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发送所述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
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为:接收方装置通过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接收到所述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发送方装置与一个接收方装置之间有至少一个第一传输通道;且
一个发送方装置与多个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或多个发送方装置与一个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控制器为单片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
5.一种外部控制器,应用于包含发送方装置和接收方装置的系统中,且发送方装置通过至少两个第一传输通道与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装置为射频拉远单元中的发送方芯片,所述接收方装置为射频拉远单元中的接收方芯片,所述装置包括:
时间点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发送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发送时间点信息,以及接收方装置提供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时间点信息;
数据传输时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时间点信息获得单元获得的发送时间点信息和接收时间点信息,分别确定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数据传输时延确定单元获得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得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
时延补偿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单元获得的所述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分别确定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所述时延补偿值为最大数据传输时延减去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时延所得的差值;
时延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时延补偿值确定单元确定的各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时延补偿值,将接收方装置从第二传输通道转发第二信号的发送时间点调整为两两之间的时间差不大于预定阈值的时间点;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是由发送方装置通过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接收方装置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携带数据起始标志的同步基准参考信号;以及
所述发送时间点信息为:发送方装置通过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发送所述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
所述接收时间点信息为:接收方装置通过所述各个第一传输通道分别接收到所述数据起始标志的时间点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外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发送方装置与一个接收方装置之间有至少一个第一传输通道;且
一个发送方装置与多个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或多个发送方装置与一个接收方装置进行信号传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控制器为单片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
CN201210361733.9A 2012-09-25 2012-09-25 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9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1733.9A CN102869086B (zh) 2012-09-25 2012-09-25 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1733.9A CN102869086B (zh) 2012-09-25 2012-09-25 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9086A CN102869086A (zh) 2013-01-09
CN102869086B true CN102869086B (zh) 2015-06-17

Family

ID=47447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173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9086B (zh) 2012-09-25 2012-09-25 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90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8572B (zh) * 2013-12-10 2016-09-14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深度信号覆盖中树型结构时延动态调整方法
WO2017079920A1 (zh) * 2015-11-11 2017-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的方法与设备
CN107508763B (zh) * 2016-06-14 2021-04-13 景略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时间控制方法、系统及传输设备
CN107959522B (zh) * 2017-10-18 2021-07-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星间通信方法、天基骨干网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809617B (zh) * 2018-04-18 2021-12-1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及终端
CN111083309B (zh) * 2018-10-18 2022-04-01 北京魔门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传感器数据的时间对齐方法及数据采集设备
WO2020082218A1 (zh) * 2018-10-22 2020-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012484A (zh) * 2019-03-22 2019-07-12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终端节点中发送数据报文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CN110632248B (zh) * 2019-08-29 2022-03-22 王飞 一种多维滴定分析的信号采集方法
CN111162870B (zh) * 2019-12-09 2023-04-07 南京大鱼半导体有限公司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2133757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807A (zh) * 2007-02-15 2007-09-05 鲍东山 Wcdma体制下一种高速率多媒体广播技术的实现方法
CN101039134A (zh) * 2007-04-19 2007-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两个远端射频单元实现发射分集的方法
CN101136688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拉远单元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1291168A (zh) * 2008-05-28 2008-10-2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拉远单元的覆盖增强系统及其方法
CN101621842A (zh) * 2009-08-05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imo基站系统、校正通道间时延偏差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540B (zh) * 2010-07-20 2013-05-01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
CN102469571B (zh) * 2010-11-12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分布式基站系统中实现时延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688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拉远单元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1030807A (zh) * 2007-02-15 2007-09-05 鲍东山 Wcdma体制下一种高速率多媒体广播技术的实现方法
CN101039134A (zh) * 2007-04-19 2007-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两个远端射频单元实现发射分集的方法
CN101291168A (zh) * 2008-05-28 2008-10-2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拉远单元的覆盖增强系统及其方法
CN101621842A (zh) * 2009-08-05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imo基站系统、校正通道间时延偏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9086A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9086B (zh) 调整信号发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US114631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power control parameter values for use after a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8774847B2 (en) Cellular radio path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US1113388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ynchroniz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2204178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iming advance, and device and medium
CN103379603A (zh) 功控信息通知及功控方法和设备
IL269392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22521719A (ja) 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力制御装置
KR20200074970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KR20160007588A (ko) 신호 조절 방법, 장치, 및 셀
WO20182282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GB2493183A (en) Determining, from an uplink beacon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radio path and timing information and storing this information in a shared database
CN108024311B (zh) 一种系统信息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4618930A (zh) 一种多天线测试系统校准方法和设备
WO2021134636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1835200B (zh) 系统接入方法、通信系统、用户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3297065A (zh) 一种硬仿真设备及其射频收发时序的调整方法
US8886133B2 (en) Network station power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power adjustment method thereof
JP7274583B2 (ja) パワー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アレイアンテナ、記憶媒体
CN105704803A (zh) 一种下行信号发送方法及射频拉远单元
KR2021009378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08079B1 (ko) RRH(Remote Radio Head)의 전압 정재파비(VSWR)를 고려한 단말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9205925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570480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2946269A (zh) 控制塔顶放大器增益的方法、系统、塔顶放大器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 LTD (GUANGZHO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8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24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Shenzhou Road, No. 10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7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 6, Jin L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No.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