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1384A - 一种超声减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减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1384A
CN102861384A CN2011101916721A CN201110191672A CN102861384A CN 102861384 A CN102861384 A CN 102861384A CN 2011101916721 A CN2011101916721 A CN 2011101916721A CN 201110191672 A CN201110191672 A CN 201110191672A CN 102861384 A CN102861384 A CN 102861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block
ultrasonic
plate
ultrasonic transducer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16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1384B (zh
Inventor
王智彪
赵纯亮
何伟
敬李
杨征
曾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o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ltrasonic Medic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o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ltrasonic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o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ltrasonic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o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ltrasonic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916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1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1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1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1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1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减脂装置,其包括主机以及与主机相连的治疗机构,所述治疗机构中包括有超声换能器(1),其中,所述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用于夹持皮肤的夹持单元,所述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作用于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处。本发明装置通过利用超声能量,对脂肪组织层进行破坏,既可达到减脂的目的,同时治疗过程安全有效,不会损伤人体组织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体外无创超声减脂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减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减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肥胖问题已成为困扰现代社会人群的一大难题,因为肥胖而造成的各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减脂手段和方法。在多种减脂方法中,采用器械来进行减脂是目前最主要的减脂方法。
采用器械进行减脂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创减脂方法和无创减脂方法。有创减脂方法主要是采用抽脂术,这种方法有效性好,且效果直观,但是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且具有相当大的手术风险,而且还可能使患者留下后遗症。
无创减脂方法有多种形式,包括经络治疗方式、机械振动减脂方式、体外超声减脂方式等方式。经络治疗方式是通过对经络进行刺激以改善人体的内循环,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如采用中医拔罐、针灸等方式来进行,由于这种方式不是即刻、直观的破坏脂肪细胞,因而其有效性无法得到直接的证明;机械振动减脂方式是一种对脂肪细胞进行物理破坏的减脂方式,具有一定的减脂效果,但是不明显,而且低频的振动对于人体的内部器官组织有一定的危害性,长期使用会使人身体不适;体外超声减脂方式对于脂肪细胞的破坏比较明显、有效,现有的体外超声减脂方式主要为聚焦超声方式。
目前,聚焦超声减脂方式中采用的主要设备是聚焦超声减脂设备,使用该设备进行治疗时,通常是使超声治疗头紧贴治疗部位的皮肤表面,超声换能器所发射的聚焦超声波在脂肪组织层形成聚焦区域,以破坏脂肪细胞,达到减脂的目的。采用这种设备进行减脂所产生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可能会使脂肪组织层之后的人体组织吸收超声波而遭受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当声能量过强时将会造成组织损伤。
图10所示为现有的聚焦超声减脂设备的工作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治疗过程中,使超声治疗头紧贴皮肤表面,超声治疗头中的超声换能器1发射一定频率的聚焦超声波,超声波经声通道22穿过皮肤组织层23,在脂肪组织层24形成聚焦区域26,利用超声波震荡产生的“空穴效应”将处于聚焦区域26范围内的脂肪组织破坏,然后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减脂的治疗目的。但是,与此同时,在聚焦区域26经过聚焦后的超声波继续前进,进入人体内部,从而形成一个超声波的后场区域27,后场区域27的范围不仅分布在脂肪组织层24,并且还可能延伸至人体组织层25(包括肌肉、血管等组织器官),使得人体组织层25中的人体组织可能因吸收超声波而受到一定的损伤,因此采用这种设备进行减脂存在有使人体组织受到伤害的风险。
另外,从图10中还可看出,采用上面的聚焦超声减脂设备对脂肪进行破坏性治疗时,由于在脂肪组织层11所形成的聚焦区域26很小,因而每次进行治疗时可治疗的脂肪组织的面积有限,而对后场区域27中的肌肉、血管等人体组织层25造成的损伤却不小。
因此,如何安全、高效地合理利用超声换能器来进行减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聚焦超声减脂设备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过程安全有效、且不会损伤人体组织层的超声减脂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声减脂装置包括主机以及与主机相连的治疗机构,所述治疗机构中包括有超声换能器,其中,所述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用于夹持皮肤的夹持单元,所述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作用于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处。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单元可包括支承板、设于支承板上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于支承板上并可作相对运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的板面为平板,第一夹持板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第二夹持板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承板上,其能够沿支承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第二夹持板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板,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发射平面超声波的平面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采用相同的若干个,该若干个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面均设置在第一夹持板的与第二夹持板相对的板面上,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与第一夹持板相对的板面采用声反射材料制成或者所述板面上敷设有声反射材料;或者,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偶数个,所述偶数个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面两两相对设置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板面上;或者,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若干个,该若干个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面分设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的板面上,所述第二夹持板和/或第一夹持板的该板面采用声反射材料制成或者所述板面上敷设有声反射材料。
更优选的是,所述支承板上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支承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夹持板设置在导向槽的一端,所述夹持单元中还包括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部设有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嵌合在所述导向槽内并能在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夹持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垫板上,从而能够相对于第一夹持板摆动一定角度。
优选所述第二夹持板与垫板进行连接的相反端上设置有滚轮,滚轮可在皮肤上滚动,并能减小夹持过程中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摩擦力,使利于夹持,进一步消除患者的不适感。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用于固定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固单元,所述紧固单元包括棘齿条和棘爪,所述棘齿条包括有若干个棘齿,所述棘爪能够卡合在所述棘齿内,棘齿条固定在支承板或第一夹持板上,棘爪固定在第二夹持板上;或者,棘齿条固定在第二夹持板上,棘爪固定在支承板或第一夹持板上。
优选的是,棘爪与棘齿条之间的位置以及棘齿条中各个棘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当棘爪卡合在棘齿条的任一个棘齿内时,使得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为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的1/2波长的整数倍,以使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平面超声波恰好在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位置处形成超声驻波。
根据物理波动学的原理,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频率均相同的波,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同频率、同振幅波源发出的,这两列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必然会产生干涉现象,形成加强区和减弱区,从而出现波腹和波节,形成驻波。
设两列沿同一直线相向传播的同振幅相干波,取两波在空间某点引起振动,同时达到最大为起始时刻,该点为坐标原点,则有:
入射方程波:
y 1 = A cos [ 2 π ( t T - x λ ) ]
反射方程波:
y 2 = A cos [ 2 π ( t T - x λ ) ]
驻波方程为:
y = 2 A cos 2 π x λ cos 2 π t T = 2 A cos 2 π x λ cos ωt
由上式中可知,驻波不是一个行波表达式,而实际上是一个振动表达式,合成波是振幅为
Figure BSA00000534658700044
的同频率谐振动;而且,驻波中各质点都在做同频率的简谐振动,驻波的振幅与位置有关。
驻波振动过程中,不存在能量的定向传播,但能量可能在波腹和波节间转移,随着传播介质各体元的振动,驻波的能量在相邻的波腹和波节间互相转换,能量交替传递:当各质点同时到达平衡位置时,介质无形变,势能为零,此时驻波能量为动能。波腹处动能最大,驻波能量集中在波腹附近,即动能主要集中在波腹;当各质点同时到达最大位移时,动能为零,此时驻波能量为势能,波节处形变最大,势能最大,能量集中在波节附近,即势能主要集中在波节。驻波的能量被“封闭”在相邻波节和波腹间的四分之一波长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有能量的反复流动,但能量不能越过波腹和波节传播。驻波任一波节、波腹间,任一一对“对应”位置的总能量都守恒。
和任何声波一样,实际的超声驻波可由入射到媒质界面上的行波和它的反射波叠加而形成。即,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遇界面则产生反射,若超声换能器中的压电晶片与反射界面的距离为其所发射的超声波的1/2波长的倍数,则直射波与反射波相遇形成驻波,其最大振幅为二波振幅之和,最小振幅为二波振幅之差。它使介质,在本发明中即脂肪组织层中的一些质点受到大位移的压力和拉力,这种大位移的拉力和压力交替作用于脂肪细胞,加剧了细胞膜的破裂,使之析出脂滴,同时可以改善并促进组织的代谢功能。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将超声换能器设置在所夹持的皮肤的一端作为波源,在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敷以声反射材料,以形成超声驻波,该敷设有声反射材料的端面相当于另外一个超声波源,其与实际的超声波源相对设置,以在超声换能器与其相对的端面之间形成驻波超声能量场;或者将两个超声换能器相对设置,以在两个超声换能器之间的空间内形成驻波超声能量场。利用超声波形成的驻波能量,对处于两个超声换能器之间的空间内的脂肪分子做高频机械振动进行破坏,产生局部脂肪溶解。溶解的脂肪细胞被自身免疫细胞吞噬清除,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设置在支承板或者第一夹持板上,其另一端能与第二夹持板接触,当棘爪卡合在棘齿条的棘齿内时,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弹性体接触并压迫弹性体,从而使弹性体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的板面上以及支承板处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表面上均设有透声膜,所述透声膜采用具有弹性的透声材料制成。由于所述透声膜具备弹力,因而可随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相对移动而舒张或收缩,在治疗时能与人体皮肤紧密贴合,具有良好的声透性;同时透声膜还能增加所述两个夹持板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皮肤因张力而脱离治疗区域的可能性。所述透声膜可以采用硅胶或乳胶或亚聚氨酯或凝胶等材料制成。
优选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的频率为28kHz或40kHz,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为37.5mm。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单元可包括把手、固定支架、能够吸附皮肤的拉盘、两个夹板、以及活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连接臂和两个固定钳臂,所述连接臂的中部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固定钳臂对称设置在连接臂的两端,且两个固定钳臂的上端分别与连接臂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上臂、固定设置在上臂中部的套筒、以及两个活动钳臂,所述两个活动钳臂对称设置于上臂的两端,且两个活动钳臂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臂的两端铰接,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活动支架内部,所述套筒上开有通孔,把手穿过套筒上的通孔与固定支架中的连接臂连接,所述拉盘设置在两个固定钳臂之间,所述两个夹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钳臂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夹板的背面分别与两个活动钳臂的下端铰接,两个夹板的板面能够分别转动到固定钳臂正下方,此时两个夹板的板面处于相对的位置,所述超声换能器放置在两个夹板的任意一个之中或者放置在两个夹板中。
更优选的是,所述两个夹板相对设置的板面为平板,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发射平面超声波的平面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采用相同的若干个,所述若干个超声换能器分布在两个夹板内,所述若干个超声换能器在两个夹板内的位置设置为,当两个夹板的板面分别转动到处于固定钳臂正下方而使两个夹板的板面处于相对的位置时,两个夹板内的超声换能器处于两两相对设置的位置,且两两相对设置的超声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的1/2波长的整数倍,以使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平面超声波恰好在两个夹板之间的位置形成超声驻波。
优选的是,在两个夹板中,其中任意一个夹板内的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面设置在该夹板的板面上,另一个夹板中的超声换能器由该夹板的板面所替换,所述板面采用声反射材料制成或者该板面上敷设有声反射材料,所述两夹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的1/2波长的整数倍。
更优选的是,所述两个固定钳臂的相对侧上分别开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滑槽的长度方向上下滑动,所述拉盘的两端通过所述两滑块分别与两个固定钳臂连接。
更优选的是,当两个夹板的板面转动到与固定钳臂垂直的位置时,两个夹板的板面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更优选的是,所述超声减脂装置中还包括有抽气单元,所述抽气单元包括吸管和抽气装置,所述吸管设置在拉盘内,吸管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两个夹板内也分别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
优选所述两个夹板相对设置的板面上分别覆盖有透声膜。
其中,优选所述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为低频超声波,频率范围为28k-800kHz。
优选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的频率为28kHz或40kHz,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为37.5mm。
优选的是,所述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为平面超声波,且超声换能器在治疗机构中的位置设置为能使其发出的平面超声波恰好在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位置处形成超声驻波。通过使超声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在夹持单元中形成超声驻波,由驻波能量对被夹持在夹持单元间的皮下脂肪组织进行破坏,以到达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超声减脂装置通过采用夹持单元对人体皮下的脂肪组织层进行夹持,并使超声换能器所发射的超声波只作用于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处,既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同时又可避免对脂肪层以下的人体组织造成损伤。
同时,本发明装置中,当超声换能器所发射的超声波为超声驻波时,通过超声驻波使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下脂肪层作高频机械振动以对其进行破坏,从而产生局部脂肪溶解,溶解的脂肪细胞被自身免疫细胞吞噬清除,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当采用平面驻波进行治疗时,其一次治疗面积大,因而可以减少治疗次数,使治疗变得更安全,并且也进一步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超声减脂装置的治疗机构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超声减脂装置的治疗机构的结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超声减脂装置的治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处于非治疗状态);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超声减脂装置的治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处于治疗状态);
图10是现有技术中聚焦超声减脂设备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超声换能器;2-第一夹持板;3-第二夹持板;4-齿轮副;5-电机;6-棘爪;7-棘齿条;8-复位弹簧;9-透声膜;10-导向槽;11-弹簧导向座;12-皮肤表层;13-滚轮;14-把手;15-套筒;16-活动钳臂;17-夹板;18-拉盘;19-上臂;20-固定钳臂;21-吸管;22-声通道;23-皮肤组织层;24-脂肪组织层;25-人体组织层;26-聚焦区域;27-后场区域;28-垫板;29-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超声减脂装置包括主机以及与主机相连的治疗机构,所述治疗机构中包括有超声换能器1,所述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用于夹持皮肤的夹持单元,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作用于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处。
其中,所述主机主要包括有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控制该主机总电路的控制模块以及对超声功率进行放大的功放模块,所述主机单独成一体,并与治疗机构连接。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超声减脂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超声减脂装置包括主机以及与主机相连的治疗机构,治疗机构包括超声波换能器1和用于夹持皮肤的夹持单元,其中,超声换能器1采用发射平面超声波的平面超声换能器,即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为平面超声波,且超声换能器在治疗机构中的位置设置为能使其发出的平面超声波恰好在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位置处形成超声驻波。
本实施例的超声减脂装置中,通过利用两束相同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区域内交汇,在交汇区域内产生相干超声波(驻波),使脂肪组织位于该交汇区域,驻波在脂肪组织间行进,驻波能量使脂肪组织各体元受到大位移的压力和拉力,加剧细胞膜的破裂,析出脂滴,产生局部脂肪溶解。溶解的脂肪细胞被自身免疫细胞吞噬清除,在减少具备脂肪的同时,不破坏脂肪周围非脂肪组织的完整性,从而达到让脂肪组织坏死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夹持单元以构建结构不同的治疗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支承板、设于支承板上的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
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相对设置的板面为平板,第一夹持板2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第二夹持板3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承板上,其能够沿支承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第二夹持板3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板2。
如图3所示,所述支承板上设置有导向槽10,导向槽10沿支承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夹持板2设置在导向槽10的一端部,第二夹持板3通过垫板28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承板上,垫板28的底部设有导向凸块,该导向凸块嵌合在导向槽10内并可在导向槽内滑动,从而可带动垫板28并进而带动第二夹持板3在导向槽10滑动,从而可使第二夹持板3沿支承板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使第二夹持板3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板2,以便于夹持皮肤。本实施例中,支承板上的导向槽10采用燕尾槽,垫板28底部的导向凸块相应地采用与燕尾槽相适的燕尾凸块。
当然,导向槽10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形状,比如采用梯形槽,相应地,垫板28底部的导向凸块采用与所述梯形槽相适的梯形凸块。
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板3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垫板28上,从而使第二夹持板3可相对于第一夹持板2摆动一定角度。
这样,第二夹持板3的运动包括相对第一夹持板2的平移运动以及以垫板28与第二夹持板3上端的连接点为中心进行摆动的摆动运动,使得第二夹持板3可相对第一夹持板2进行小幅度的摆动。其中,第二夹持板3相对于第一夹持板2的平移运动由人工手动完成,以使人体皮肤被夹入两个夹持板之间。当然,通过稍加改进,使得第二夹持板3相对第一夹持板2的平移运动也可以通过设置机械结构来对其进行自动控制,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能实现的,这里不进行详述。
本实施例中,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辅助夹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夹持板3相对于第一夹持板2的摆动由辅助夹持驱动单元进行驱动。辅助夹持驱动单元包括提供动力的电机5和齿轮副4。其中,电机5和齿轮副4设置于垫板28的上方,所述齿轮副4包括有主动轮和从动轮。电机5的输出轴与齿轮副4中的主动轮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从动轮通过螺栓与第二夹持板3固定连接。这样,电机5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从动轮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夹持板3,使得第二夹持板3绕以垫板28与第二夹持板3的连接点为中心作相对于第一夹持板2的摆动运动,其中第二夹持板3的下端摆动幅度最大,其摆动幅度范围为-30°~30°,通过第二夹持板3的摆动能使更多的脂肪组织被挤压入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
这里应该理解的是,所述辅助夹持驱动单元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电机与齿轮副结合的形式,本发明装置也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具有同样功能的结构。
由上可知,两夹持板与支承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治疗区域,超声换能器1所发射的超声驻波聚焦在此空间内,当人体皮肤被夹持在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时,超声换能器所发射的超声波即可对处于两夹持板之间的皮下脂肪组织进行治疗。
本实施例中采用只在夹持单元的一侧设置超声换能器的方案。其中,超声换能器1采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所述两个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面均设置在第一夹持板2与第二夹持板相对的板面上,所述第二夹持板3与第一夹持板相对的板面则采用声反射材料制成或者该板面上敷设有声反射材料,即,只要使得第二夹持板3能够对第一夹持板2上的两个超声换能器1所发射的超声波进行反射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板3的板面采用声反射性较好的金属板制成。
本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为低频超声波,其频率范围为28k-800kHz。
此外,为了方便的固定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进入治疗区域的脂肪组织因人体皮肤的张力导致第二夹持板3回弹而使脂肪组织层脱离治疗区域,所述治疗机构中还设置有紧固单元,如图2所示,所述紧固单元包括棘齿条7和棘爪6,棘齿条7中包括有若干个棘齿,棘爪6能够卡合在所述棘齿内。棘齿条7固定在支承板上,棘爪6固定在第二夹持板3上,棘爪6在第二夹持板上的位置以及棘齿条7中各个棘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当棘爪6卡合在棘齿条7的任一个棘齿内时,都可使得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的距离为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的1/2波长的整数倍,以使得第一夹持板2上的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平面超声波与第二夹持板3上的声反射面所反射的超声波恰好可在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的位置形成超声驻波。
另外,为了能实现第二夹持板3自动回退到支承板的另一端,该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复位单元,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弹簧导向座11和复位弹簧8,所述弹簧导向座11设置在支承板的导向槽10中,所述复位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导向座11上,其另一端可与垫板28接触,当棘爪6卡合在棘齿条7的棘齿内时,复位弹簧8与垫板28接触,垫板压迫复位弹簧8使复位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当治疗完毕,棘爪6退出棘齿条7的棘齿时,压缩的复位弹簧8回弹,使垫板28向远离第一夹持板2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二夹持板3与垫板28连接在一起,在垫板28的带动下,第二夹持板3退回支承板的另一端,将治疗完毕的脂肪组织从两个夹持板之间释放出来。
上述紧固单元和复位单元更灵活的一种设置方式是,棘齿条7与棘爪6二者中的任一个与第二夹持板3连接,另一个与第一夹持板2连接或固定,复位弹簧8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能顶住垫板28或者第二夹持板3。
当然,复位单元也不局限于选用复位弹簧,任何可达到同样效果的弹性形变材料,包括金属的或非金属的材料,均应包括在可选用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两个超声换能器1各发出一列超声波,超声波在前进过程中遇到第二夹持板3,本实施由于第二夹持板3采用声反射性能较好的金属板,而且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超声波反射后的超声能量几乎无损耗,反射的超声波的振幅、频率均与前行的超声波的振幅、频率相同,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前行中的超声波相遇,根据物理波动学,反射的超声波与前行的超声波产生干涉现象,形成加强区和减弱区,从而出现波腹和波节,形成超声驻波。
当然,这里应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板2上的超声波换能器1也可以只采用一个(当然也可以采用多个),该一个超声换能器安装在第一夹持板2上,第二夹持板3仍采用声反射性能较好的金属板。也就是说,只要能满足超声波形成驻波的条件,超声换能器1的数量和在治疗机构中的安装位置并不作限定,根据治疗目的和治疗范围的不同,可视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在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相对设置的板面以及支承板处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表面上设置有透声膜9,所述透声膜9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上述透声膜9连为一体,其两端分别贴附在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的板面上。透声膜9具有良好的声透性,以保证超声波的穿透;透声膜9还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两夹持板作相对运动的时候会相应的舒张或收缩,能增加夹持板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皮肤因张力而脱离治疗区域的可能性,并使人体皮肤与夹持单元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透声膜9可以采用硅胶或乳胶或亚聚氨酯或凝胶等材料制成。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在透声膜9和人体皮肤之间涂抹耦合剂,以避免因夹持板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而使被治疗者产生不适感。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超声减脂装置进行治疗时,先使治疗机构与治疗部位的人体皮肤进行接触,即使第一夹持板2、第二夹持板3的下端接触人体皮肤。然后开启电源,通过人工手动扶持第二夹持板3并向第一夹持板2的方向移动第二夹持板3,同时,主机的控制模块启动,电机5启动,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齿轮副4中的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第二夹持板3摆动,使更多的脂肪组织挤入两个夹持板之间。当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夹持了一部分皮肤时,将棘爪6卡合在棘齿条7的棘齿内,以固定两个夹持板之间的距离;此时复位弹簧8的自由端顶在垫板28上,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在固定两夹持板之间距离的同时,应保持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平行,以保证超声波换能器形成驻波的条件。此时主机中的功放模块启动,设置在第一夹持板2上的两个超声换能器1分别发出一列超声波,该超声波作为波源,穿过透声膜9并在两夹持板之间的区域内传播,所述超声波在前行过程中遇到第二夹持板3时发生声反射。由于两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很短,因此可不考虑超声波的衰减,每个超声波源与其反射超声波可视为振幅相同,频率相等的一对波源,在两夹持板间产生干涉现象,以形成驻波。同样,另一个超声波源与其反射超声波也是如此,因此可形成两列超声驻波。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超声换能器1所发射超声波的频率相同,均为40kHz,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7.5mm。所产生的驻波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所述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进行转换,处于两个夹持板之间的脂肪组织作为超声波的传播介质因高频的机械振动被破坏,达到减脂的治疗目的。完成治疗后,将棘爪6从棘齿条7的棘齿中释放出来,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垫板28带动第二夹持板3退回到支承板远离第一夹持板2的一端,处于两夹持板之间的皮肤随之被释放。如此循环,通过对人体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治疗,直至整个需要减脂的部位都完成治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辅助夹持驱动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以及使用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实施例2中,辅助夹持驱动单元包括提供动力的电机5、齿轮副4和滚轮13。齿轮副4包括主动轮和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齿轮副4与电机5设置在第二夹持板3的下部外侧;滚轮13设置在第二夹持板3的下端部。齿轮副4中的主动轮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从动轮与滚轮13啮合。电机5转动,带动齿轮副4中的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滚轮13转动,当第二夹持板3沿着导向槽10向第一夹持板2的方向移动时,滚轮13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利用其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摩擦力在皮肤上滚动,以便使更多的人体皮肤挤压进入两个夹持板之间。
实施例3: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把手14、固定支架、能够吸附皮肤的拉盘18、两个夹板17、以及活动支架。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连接臂29和两个固定钳臂20,连接臂29的中部与把手14固定连接,两个固定钳臂20对称设置在连接臂29的两端,且两个固定钳臂20的上端分别与连接臂29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上臂19、固定设置在上臂19中部的套筒15、以及两个活动钳臂16,两个活动钳臂16对称设置于上臂19的两端,且两个活动钳臂16的上端分别与上臂19的两端铰接,使得活动钳臂16可相对上臂19的端部转动一定角度。
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活动支架内部,套筒15上开有通孔,把手14穿过套筒15上的通孔与固定支架中的连接臂29连接,拉盘18设置在两个固定钳臂20之间,两个夹板17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钳臂20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夹板17的背面分别与两个活动钳臂16的下端铰接。两个夹板17的板面能够分别转动到固定钳臂20正下方,此时两个夹板17的板面处于相对的位置,超声换能器1可以放置在两个夹板17的任意一个之中,或者,超声换能器1采用多个,多个超声换能器分别放置在两个夹板17中。
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钳臂20的相对侧上分别开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滑块,滑块可沿滑槽的长度方向上下滑动,拉盘18的两端通过所述两滑块分别与两个固定钳臂20连接。
把手14整体为上粗下细的圆柱状,其包括上、下两部分,把手14上部的外径大于套筒15的通孔的直径,其下部的外径小于套筒的通孔的直径,且把手14下部的长度大于套筒15的高度。把手14的下部穿过套筒的通孔后,与固定支架中的连接臂29的中部连接,而把手14的上部则处于套筒15的上方,这样,通过上下提放把手14,可使分别设置在两固定钳臂20下方的两个夹板17转动。把手14下部的长度设置为:当下放把手14直至把手的上部底端与套筒15接触时,此时两个夹板17的板面恰好在固定钳臂20的推动下转动到与固定钳臂20垂直的位置,且两个夹板17的板面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本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1采用平面超声换能器,且超声换能器1采用相同的两个,所述两个超声换能器分别设于两个夹板17内,且所述两个超声换能器之间的位置设置为:当两个夹板17的板面同时转动到处于固定钳臂20正下方而使两个夹板17处于相对的位置时,两个夹板17内的超声换能器处于两两相对的位置,且该两个相对设置的超声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为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的1/2波长的整数倍,以使该两个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平面超声波恰好在两个夹板17之间形成超声驻波。
其中,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为低频超声波,其频率范围为28k-800kHz。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的频率均为28kHz。
所述超声减脂装置中还包括有抽气单元,所述抽气单元包括吸管21和抽气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吸管21分别设置在拉盘18和两个夹板17内,所述各吸管21分别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
如图8所示,当治疗机构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两个活动钳臂16不动,两个夹板17与活动钳臂16以及固定钳臂20均垂直设置;如图9所示,当治疗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两个活动钳臂16相对于上臂19向内转动一定角度,两个夹板17转动到分别处于两个固定钳臂20的正下方,此时两个夹板17处于正对的位置。
如图8所示,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超声减脂装置进行治疗前,先使拉盘18和两个夹板17贴近皮肤表层12;然后控制主机,使与拉盘18以及两个夹板17中的吸管21连通的抽气装置启动,拉盘18以及两个夹板17会吸附与之接触的皮肤表层12;当上提把手14时,固定支架向上移动,带动两个夹板17随之转动,同时两个活动钳臂16的下端向内靠拢,直至最后两个夹板17逐渐由与固定钳臂20垂直的方向转变为处于固定夹臂20下方,且两个夹板17相对设置的位置。
这样,抽气装置通过吸管21吸气,从而在夹持单元内部产生负压,使皮肤表层12吸附在夹板17和拉盘18的表面,并慢慢被提升到一定高度,从而使部分皮肤被夹持到两个夹板17之间的位置,然后主机中的功放模块启动,两个夹板17中的超声换能器1分别发射超声波,从而在两个夹板之间形成驻波,以对夹持在两个夹板17之间的脂肪组织进行减脂治疗。
本发明装置中通过采用超声驻波,对夹持单元治疗区域中的脂肪分子做高频机械振动进行破坏,产生局部脂肪溶解。溶解的脂肪细胞被自身免疫细胞吞噬清除,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又避免了对脂肪组织层以下的人体组织的损伤,能够有效避免聚焦超声的后场效应对脂肪组织层以下的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体外无创超声减脂装置。尤其是当超声换能器采用平面驻波时,其一次治疗的面积大,治疗效果显著。
这里应该理解的是,对于实施例1-3中所描述的超声减脂装置而言,其中的超声换能器也可以采用聚焦超声换能器,由于聚焦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面一般为曲面,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当采用聚焦超声换能器时,不宜于采用相对设置的声反射面通过进行反射来构成波源,而是应该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板中分别设置超声换能器(即超声波源)。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超声减脂装置,包括主机以及与主机相连的治疗机构,所述治疗机构中包括有超声换能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用于夹持皮肤的夹持单元,所述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作用于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支承板、设于支承板上的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所述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相对设置于支承板上并可作相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相对设置的板面为平板,第一夹持板(2)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第二夹持板(3)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承板上,其能够沿支承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第二夹持板(3)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板(2),所述超声换能器(1)采用发射平面超声波的平面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1)采用相同的若干个,该若干个超声换能器(1)的发射面均设置在第一夹持板(2)与第二夹持板相对的板面上,所述第二夹持板(3)与第一夹持板相对的板面采用声反射材料制成或者所述板面上敷设有声反射材料;或者,所述超声换能器(1)采用偶数个,所述偶数个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面两两相对设置于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的板面上;或者,所述超声换能器(1)采用若干个,该若干个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面分设于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相对设置的板面上,所述第二夹持板(3)和/或第一夹持板(2)的该板面采用声反射材料制成或者所述板面上敷设有声反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上设置有导向槽(10),所述导向槽(10)沿支承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夹持板(2)设置在导向槽(10)的一端,所述夹持单元中还包括有垫板(28),所述垫板(28)的底部设有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嵌合在所述导向槽(10)内并能在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夹持板(3)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垫板(28)上,从而能够相对于第一夹持板(2)摆动一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板(3)与垫板(28)进行连接的相反端上设置有滚轮(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用于固定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固单元,所述紧固单元包括棘齿条(7)和棘爪(6),所述棘齿条(7)包括有若干个棘齿,所述棘爪(6)能够卡合在所述棘齿内,棘齿条(7)固定在支承板或第一夹持板(2)上,棘爪(6)固定在第二夹持板(3)上;或者,棘齿条(7)固定在第二夹持板(3)上,棘爪(6)固定在支承板或第一夹持板(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6)与棘齿条(7)之间的位置以及棘齿条(7)中各个棘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当棘爪(6)卡合在棘齿条(7)的任一个棘齿内时,使得第一夹持板(2)和第二夹持板(3)之间的距离为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的1/2波长的整数倍,以使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平面超声波恰好在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位置处形成超声驻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机构中还包括有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设置在支承板或者第一夹持板(2)上,其另一端能与第二夹持板(3)接触,当棘爪(6)卡合在棘齿条(7)的棘齿内时,所述第二夹持板(3)与所述弹性体接触并压迫弹性体,从而使弹性体处于压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第二夹持板(3)相对设置的板面上以及支承板处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表面上均设有透声膜(9),所述透声膜(9)采用具有弹性的透声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把手(14)、固定支架、能够吸附皮肤的拉盘(18)、两个夹板(17)、以及活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连接臂(29)和两个固定钳臂(20),所述连接臂(29)的中部与把手(14)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固定钳臂(20)对称设置在连接臂(29)的两端,且两个固定钳臂(20)的上端分别与连接臂(29)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上臂(19)、固定设置在上臂(19)中部的套筒(15)、以及两个活动钳臂(16),所述两个活动钳臂(16)对称设置于上臂(19)的两端,且两个活动钳臂(16)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臂(19)的两端铰接,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活动支架内部,所述套筒(15)上开有通孔,把手(14)穿过套筒上的通孔与固定支架中的连接臂(29)连接,所述拉盘(18)设置在两个固定钳臂(20)之间,所述两个夹板(17)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钳臂(20)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夹板(17)的背面分别与两个活动钳臂(16)的下端铰接,两个夹板(17)的板面能够分别转动到固定钳臂(20)正下方,此时两个夹板(17)的板面处于相对的位置,所述超声换能器(1)放置在两个夹板(17)的任意一个之中或者放置在两个夹板(17)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板(17)相对设置的板面为平板,所述超声换能器(1)采用发射平面超声波的平面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1)采用相同的若干个,所述若干个超声换能器分布在两个夹板(17)内,所述若干个超声换能器在两个夹板内的位置设置为,当两个夹板(17)的板面分别转动到处于固定钳臂(20)正下方而使两个夹板(17)的板面处于相对的位置时,两个夹板(17)内的超声换能器处于两两相对设置的位置,且两两相对设置的超声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的1/2波长的整数倍,以使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平面超声波恰好在两个夹板之间的位置形成超声驻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夹板(17)中,其中任意一个夹板内的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面设置在该夹板的板面上,另一个夹板中的超声换能器由该夹板的板面所替换,所述板面采用声反射材料制成或者该板面上敷设有声反射材料,所述两夹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的1/2波长的整数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钳臂(20)的相对侧上分别开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滑槽的长度方向上下滑动,所述拉盘(18)的两端通过所述两滑块分别与两个固定钳臂(20)连接,当两个夹板的板面转动到与固定钳臂(20)垂直的位置时,两个夹板的板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之一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减脂装置中还包括有抽气单元,所述抽气单元包括吸管(21)和抽气装置,所述吸管(21)设置在拉盘(18)内,吸管(21)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所述两个夹板内也分别设置有吸管(21),所述吸管(21)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所述两个夹板相对设置的板面上分别覆盖有透声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或10-13之一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为低频超声波,其频率范围为28k-800kHz。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1)所发出的超声波的频率为28kHz或40kHz。
1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或10所述的超声减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为平面超声波,且超声换能器(1)在治疗机构中的位置设置为能使其发出的平面超声波恰好在夹持单元所夹持的皮肤位置处形成超声驻波。
CN201110191672.1A 2011-07-05 2011-07-05 一种超声减脂装置 Active CN102861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1672.1A CN102861384B (zh) 2011-07-05 2011-07-05 一种超声减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1672.1A CN102861384B (zh) 2011-07-05 2011-07-05 一种超声减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1384A true CN102861384A (zh) 2013-01-09
CN102861384B CN102861384B (zh) 2015-04-22

Family

ID=47440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1672.1A Active CN102861384B (zh) 2011-07-05 2011-07-05 一种超声减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138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5764A (zh) * 2015-01-15 2017-09-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振动体单元以及超声波探头
CN110433393A (zh) * 2019-08-10 2019-11-12 江西希尔康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超短波辅助治疗脑萎缩的治疗仪器
CN110665131A (zh) * 2019-10-29 2020-01-10 重庆瀚浪科技有限公司 腹部超声去脂减肥装置
CN113243988A (zh) * 2021-06-24 2021-08-13 北京东方略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消融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4921A1 (en) * 2001-10-20 2003-05-01 Hb Medical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liposuction and fat layer measurement
JP2008073391A (ja) * 2006-09-25 2008-04-03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超音波診断装置
CN101314067A (zh) * 2007-05-31 2008-12-03 上海奥通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消除多余脂肪的方法及装置
CN201389022Y (zh) * 2009-04-20 2010-01-27 林毓群 用于心电图机的电极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4921A1 (en) * 2001-10-20 2003-05-01 Hb Medical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liposuction and fat layer measurement
JP2008073391A (ja) * 2006-09-25 2008-04-03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超音波診断装置
CN101314067A (zh) * 2007-05-31 2008-12-03 上海奥通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消除多余脂肪的方法及装置
CN201389022Y (zh) * 2009-04-20 2010-01-27 林毓群 用于心电图机的电极夹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5764A (zh) * 2015-01-15 2017-09-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振动体单元以及超声波探头
CN107205764B (zh) * 2015-01-15 2020-07-1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振动体单元以及超声波探头
CN110433393A (zh) * 2019-08-10 2019-11-12 江西希尔康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超短波辅助治疗脑萎缩的治疗仪器
CN110433393B (zh) * 2019-08-10 2022-11-11 江西希尔康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超短波辅助治疗脑萎缩的治疗仪器
CN110665131A (zh) * 2019-10-29 2020-01-10 重庆瀚浪科技有限公司 腹部超声去脂减肥装置
CN110665131B (zh) * 2019-10-29 2021-01-26 重庆瀚浪科技有限公司 腹部超声去脂减肥装置
CN113243988A (zh) * 2021-06-24 2021-08-13 北京东方略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消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1384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0682B (zh) 用于去除毛发的装置
US2018009916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maging or destroying adipocytes
Cleveland et al. Physics of shock‐wave lithotripsy
RU211317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го 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US94338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troying adipose tissue non-invasively and accelerating lipid metabolism
CN102861384B (zh) 一种超声减脂装置
US2005005501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b-dermal tissue treatment
CN102416225B (zh) 一种超声换能器
JP2017521110A (ja) 化粧用途のための超音波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249954B1 (ko) 초점 거리 조절이 가능한 고강도 집속 초음파 생성 장치
WO2007103413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herapeutic treatment using a combination of ultrasound and vibrational stimulation
CN102014843B (zh) 用于人体组织的超声处理的机头
TWI382860B (zh) 非侵入式低頻超音波腦部治療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EP330718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maging or destroying adipocytes
CN204522033U (zh) 用于治疗与骨头和肌骨环境相关的病理状态的设备
ATE405217T1 (de) Stoss- bzw. druckwellen- therapiegerät, wie zum beispiel ein lithotripter
WO2003097162A3 (en) Enhanced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using microbubbles
JP2004537383A5 (zh)
WO2008024894A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ound care with ultrasound and pressure therapy device
US20150174387A1 (en) Combined sonic and ultrasonic skin care device
CN103961806A (zh) 超声治疗头以及超声治疗设备
KR20190028411A (ko) 초점 조절이 용이한 체외 치료기
KR101473564B1 (ko) 고강도 집속 초음파 생성 장치
CN102861383B (zh) 一种超声波塑身减脂设备
KR101967355B1 (ko) 초점 조절이 용이한 체외 치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