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9750B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9750B
CN102859750B CN201180018817.6A CN201180018817A CN102859750B CN 102859750 B CN102859750 B CN 102859750B CN 201180018817 A CN201180018817 A CN 201180018817A CN 102859750 B CN102859750 B CN 102859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battery
container
casing
power br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88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9750A (zh
Inventor
横山智彦
藤川万乡
汤浅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59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9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9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9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一种电池包,其具备:具有安全阀的二次电池、包含以沸石为代表的气体吸收剂和密闭收纳气体吸收剂的容器的气体吸收部、以及收纳二次电池和气体吸收部的箱体,安全阀将在异常时在二次电池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容器具有与例如安全阀相对向的主面,在气体被排出时,通过气体的热或压力的作用使得至少容器的主面破损,从而容器被开启。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箱体内收纳了二次电池而成的电池包(batterypack),特别涉及电池包的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笔记本型个人电脑、手机等便携设备的普及,作为其电源的电池的需求高涨。特别是小型且重量轻、能量密度高、能够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的需求高涨。
针对这样的需求,正在活跃地进行二次电池的研究开发。随着便携设备的高功能化,使得二次电池要保有更大的能量,与其相应地,在异常时的发热量也增大。电池异常发热时,在电池内产生气体,电池内压上升。因此,在电池中设置有用于在内压超过规定值时向电池外部排出气体的安全阀。
关于收纳这样的电池的电池包的安全性,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从电池排出的高温气体冷却并向电池包外部排出。具体而言,提出了改良具有排出孔的箱体的结构。箱体由电池收纳部、筒状的过滤器部和将电池收纳部与过滤器部隔开并具有通气孔的隔壁构成。筒状的过滤器部由筒状的灭火剂填充部和在灭火剂填充部的两端配置的隔热材料填充部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623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的电池包而言,当电池收纳部内的电池排出高温气体时,高温气体通过隔壁的通气孔和过滤器部而排放到箱体外部。但是,充满电池收纳部的高温气体难以那么快地向电池收纳部外排出。因此,电池收纳部内的温度容易异常上升,在电池收纳部内高温的状态持续,有时会使电池收纳部受到损伤。如果电池收纳部受到损伤,有可能对周边的设备带来不良影响。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电池包,其具备:具有在异常时将气体排出的安全阀的二次电池、吸收上述气体的气体吸收部、以及收纳上述二次电池和上述气体吸收部的箱体,上述气体吸收部具有气体吸收剂和封入上述气体吸收剂的容器,上述容器以通过上述二次电池排出的气体来开启或破裂的方式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异常时从电池排出的气体,能够抑制电池包的箱体受到损伤。由此,能够提供具有优良的安全性的电池包。
本发明的新特征记载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本发明涉及构成以及内容这两者,它们与本申请的其他目的以及特征一起通过参照附图的下述详细说明来更好地进行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包的卸下盖体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作为圆筒型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的圆筒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气体吸收部5的横剖视图。
图4是图1的气体吸收部5的正视图。
图5是作为方型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的方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部分被切除后的部分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池包的卸下盖体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破裂辅助构件12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包,其具备:具有安全阀的二次电池、包含气体吸收剂和密闭收纳(优选减压封入或真空封入)上述气体吸收剂的容器的气体吸收部、以及收纳二次电池和气体吸收部的箱体。其中,安全阀将在异常时在二次电池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于是,在气体被排出时,使上述容器被开启。
密闭收纳气体吸收剂的容器优选具有与安全阀相对向的主面。与安全阀相对向的主面因为与气体的排出方向交叉,所以容易受到气体的热或压力的影响。此时,通过利用气体的热或压力,至少能够容易地使上述主面破损,结果能够使容器开启或破裂。
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方式中,上述主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片形成。这样的片在气体被排出时容易发生熔融或收缩。由此,能够容易地使上述主面破损,从而能够使容器开启或破裂。
上述主面可以具有厚度比其他部分的厚度小的薄壁部。这样的薄壁部与其他部分相比,强度相对较弱,因此能够更容易地使其破损。
在密闭收纳气体吸收剂的容器与二次电池之间,可以设置具有向上述主面突出的突起部的破裂辅助构件。
从防止气体向箱体外部漏出和由高温气体引起周边设备损伤的观点出发,优选使二次电池以及气体吸收部密闭收纳在箱体的内部。即使在从二次电池的安全阀排出气体的情况下,通过气体吸收部的存在,也能够抑制电池包的内部压力的上升。
以下,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在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中产生外部短路等异常时,电池异常发热,有时在电池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在电池内产生大量的气体时,电池内压急剧上升。因此,在二次电池中设置将气体向电池外部导出的安全阀。安全阀在电池内压超过规定值时打开,从而气体向电池外部排出。排出的气体多数具有比较高的温度,并且多数包含可燃性成分。
二次电池的形状例如为圆筒型或方型,但电池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扁平电池,其具备:片状的发电元件和收纳该发电元件的由挠性的片形成的壳体。在圆筒型以及方型的电池中,通常在圆柱状以及四棱柱状的电池的一个端面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具备用于排出气体的孔和堵塞该孔的阀。
本发明的电池包在其箱体内具有气体吸收部。气体吸收部具有吸收从电池排出的气体的气体吸收剂和封入气体吸收剂的容器。平常时,气体吸收剂被密闭收纳(优选减压封入或真空封入(pressurereducingorvacuum-sealed))在容器内(hermeticallyenclosed)。因此,即使在长期保存电池包的情况下,也不会使气体吸收剂与气体接触或者使气体吸收能力发生劣化。另一方面,在安全阀打开的异常时,通过从电池排出的气体,使容器开启,由此气体吸收剂与气体接触。因此,优良的气体吸收能力得以发挥。
由于气体吸收部的存在,即使在异常时从电池排出高温气体的情况下,气体也能快速地被吸收到气体吸收剂中。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高温气体而使得箱体内的温度大幅上升,也能够抑制由于从电池排出的高温气体而使得箱体受到损伤。另外,不会使箱体受到损伤而对周边的设备产生不良影响。由此,电池包的安全性提高。
气体吸收部的容器以二次电池排出气体时开启的方式构成。例如,容器通过与高温气体接触而开启。此时,优选使容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箱体内露出。另外,为了在排出气体时使容器快速地开启,优选由在达到从安全阀排出的气体的温度附近(例如100~700℃的温度)时发生熔融或热收缩的材料形成容器。另外,为了即使在电池发热的情况下在没有排出高温气体的时刻容器也不会开启,优选使气体吸收部与电池彼此不接触。
为了在容器被开启的状态下能够使气体吸收剂有效地吸收高温气体,优选将气体吸收部配置在箱体内。例如,气体吸收部优选以气体吸收部的容器的主面与电池的安全阀相对向的方式配置。在从设置在一个端面的安全阀排出高温气体的圆筒型电池以及方型电池的情况下,优选使气体吸收部的容器的主面与电池的上述一个端面相对向配置。
为了不使高温气体向电池包的外部漏出,优选使箱体内部成为密闭状态。以往,在箱体上设置用于将从电池排出的高温气体向箱体外部排出的排出孔,但在本发明中,在箱体内配置的气体吸收部吸收高温气体,因此不需要在箱体上设置排出孔。由此,能够使箱体成为密闭状态,抑制了高温气体向箱体外部漏出。另外,也不会由于高温气体而使周边设备受到损伤。
在箱体内收纳的二次电池的数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在箱体内收纳多个电池的情况下,也可以假定异常时相邻的电池中的一个排出高温气体。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气体吸收部快速地吸收高温气体而减轻高温气体对另一个电池的影响。由此,可以避免另一个电池的损伤。
在箱体内收纳多个电池的情况下,例如,以相邻的电池的侧面彼此相对向的方式排列。优选使多个电池的轴向平行且以相同的朝向成一排地配置。通过这样配置多个电池,能够以与多个电池的具有排气孔的端面均相对向的方式配置一个气体吸收部。为了在异常时在一个电池发热的情况下,不会使该热传导到其他电池上,优选将相邻的电池彼此分开配置或设置将相邻的电池之间相互隔离的隔离板。隔离板中使用隔热性优良的材料。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变更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来实施。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具备:作为圆筒型二次电池的电池3、4以及收纳电池3、4的树脂制的箱体2。设置在二次电池3、4的一个端面3a、4a(具有正极端子的端面)侧的封口板具有以电池内压超过规定值时排出气体的方式进行设计的未图示出的安全阀。
作为圆筒型二次电池3、4,例如,使用图2所示的圆筒型锂离子二次电池20。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20中,在有底圆筒状的电池壳体21内收纳将正极25和负极26在它们两者之间隔着隔膜27卷绕而成的电极组。与电极组的卷绕轴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大致圆形。电极组包含非水电解质。在电极组的上部以及下部分别配置绝缘环28a以及28b。负极26通过负极引线26a与电池壳体21电连接。在电池壳体21的开口处隔着衬垫23配置有封口板。
下面,对具有安全阀的封口板的结构进行说明。
封口板具有:帽状的正极端子板22、与正极端子板22的缘部相接触的金属薄板30、以及具有在中央与金属薄板30相接触的突出部和设置在突出部的周围的孔32a的金属制的中板32。在金属薄板30的周边部与中板32的周边部之间配置绝缘板31。中板32通过在中央具有孔33a的金属制的下板33以及与下板33的下表面连接的正极引线25a而与正极25电连接。在正极端子板22与金属薄板30之间,可以设置PTC(正温度系数;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元件。PTC元件具有在达到规定的温度时电阻急剧增大从而阻断电流的性质。正极端子板22构成端面3a、4a。
其中,当在电池内产生大量的气体而使电池内压上升时,金属薄板30向上方挤压而变形。在电池内压超过规定值时金属薄板30断裂,气体从该金属薄板经过正极端子板22的排气孔22a而向电池外部排出。即,中板32的孔32a和堵塞该孔的金属薄膜30起着在异常时排出气体的安全阀的作用。
在箱体2内配置有与电池3、4的端面3a、4a相对向(即与安全阀相对向)的片状的气体吸收部5。气体吸收部5沿箱体2的内侧面配置。虽然未图示出,但电池包1具备:将电池3与电池4之间电连接的构件、以及用于向电池包1的外部输出电的端子部。
电池3、4被轴向平行地配置成一排。但是,电池3、4的侧面相互分开,即使在相邻的电池中的一个异常时发热的情况下,其热也难以传导至另一个电池中。从箱体内的空间效率的观点出发,相邻的电池间的距离(图1的情况下,侧面间的距离)优选为2mm以下。
箱体2由底浅的有底方筒状的壳体主体、以及覆盖壳体主体的开口的四方板状的盖体构成。为了在箱体2内固定电池3、4,在壳体主体的内底面上可以设置与电池3、4的侧面对应的凹部。壳体主体和盖体可以通过热熔敷等而一体化。在壳体主体以及盖体上不需要设置用于将气体向箱体的外部排放的排气孔。即,箱体2的内部可以达到密闭状态。
如图3所示,片状的气体吸收部5由气体吸收剂6以及封入气体吸收剂6的容器7构成。从箱体内的空间效率以及气体吸收能力的观点出发,气体吸收部的厚度例如优选为0.5~5mm。在使容器7通过熔融或热收缩而开启的情况下,优选由在高温气体的温度(例如100~700℃的温度)下发生熔融或热收缩的材料形成容器7。
作为容器7的材料,例如,优选为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片。作为这样的片,从气体阻隔性优良的方面等考虑,优选特别是具有金属箔(铝箔等)以及夹持该金属箔的热塑性树脂膜的层压膜。作为热塑性树脂膜,使用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从作为容器的强度以及对于容器的开启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层压膜的厚度优选为80~120μm。
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片可以是不具有金属箔的热塑性树脂膜。对于这样的热塑性树脂膜,也可以使用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不具有金属箔的热塑性树脂膜的厚度优选为25~100μm。
可以由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片形成整个容器,也可以由这样的片仅形成容器的一部分。例如,可以由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片形成容器中的与二次电池的安全阀相对向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容器的剩余部分不需要像片那样为挠性的材料,例如可以为板材。
气体吸收剂吸收从电池排出的CO、CO2等气体。作为气体吸收剂,例如使用沸石,但没有特别限定。沸石根据结晶结构,可以分类为A型沸石、L型沸石、β型沸石、MFI型沸石、八面沸石型沸石等。它们之中,从气体吸收能力优良的观点出发,优选为MFI型沸石。作为MFI型沸石,例如可以列举出ZSM-5型沸石、ZSM-11型沸石。它们之中,更优选为高温气体的吸收能力优良的ZSM-5型沸石。
如图3以及4所示,容器7在被高温气体喷吹的一个主面7a的中央部中具有材料的厚度比其他部分的厚度小的薄壁部8。在从电池的端面排出的高温气体快速地到达薄壁部8时,容器7从薄壁部开启。由于容器7从薄壁部8开始开启,因此容易控制开启的部位。
从容器的强度以及对于开启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容器的薄壁部的厚度T2相对于容器的薄壁部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1之比T2/T1优选为0.25~0.5,更优选为0.25~0.35。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薄壁部的厚度优选为20~50μm。在设置薄壁部的情况下,薄壁部以外的部分的厚度优选为80~120μm。另外,从对于容器的开启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薄壁部8的区域的大小优选具有与(5~40mm)×(5~40mm)的矩形同程度的面积。
本实施方式中,在气体吸收部中的被高温气体喷吹的主面的中央部,仅在1个部位设置了薄壁部,但设置薄壁部的部位以及其数目不限定于此。在被高温气体喷吹的气体吸收部的一个主面上可以在1个部位以上设置薄壁部。例如,可以分别在电池3、4的端面3a、4a的正面上设置薄壁部。另外,也可以将整个容器由薄壁部构成。
电池包1中,当电池3在异常时从端面3a排出高温气体时,由于该热使气体吸收部5变热,薄壁部8发生熔融或热收缩,从而容器7开启。由于容器的开启,气体吸收剂能够与高温气体接触,气体吸收剂吸收高温气体。由此,抑制在箱体内充满高温气体而使箱体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另外,不会发生由于在箱体内充满的高温气体而使箱体受到损伤。另外,在箱体密闭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高温气体向电池包的外部漏出。
电池包例如通过如下工序制造:(A)准备箱体的工序;(B)将气体吸收剂密闭封入容器内(包括真空封入)而得到气体吸收部的工序;和(C)将气体吸收部以及二次电池收纳在箱体内的工序。
工序(A)中,例如,箱体通过树脂成型而得到。用于箱体的成型的树脂材料,优选使用UL-94规格的V-0以上的阻燃性树脂。“关于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中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利用的指南”(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公司)、电池工业会(公司))中,推荐使用上述阻燃性树脂作为箱体的树脂材料。作为箱体的构成材料,优选使用阻燃化处理后得到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这样的高分子材料,优选使用对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实施阻燃化处理后得到的材料。工序(A)中,例如准备有底方筒状的壳体主体和堵塞其开口的四方板状的盖体。
工序(B)中,例如,在从袋状的铝层压膜的开口部填充ZSM-5型沸石后,使袋内减压的同时通过热熔敷将开口部关闭。在铝层压膜上形成薄壁部的情况下,例如,准备预先较薄地形成了与薄壁部对应的规定区域的铝箔,在其两面上粘附热塑性树脂膜即可。为了在铝箔上形成薄壁部,可以用规定形状的压头对铝箔进行挤压。另外,可以在制作铝层压膜后,用规定形状的压头对与薄壁部对应的规定区域进行挤压,从而在铝层压膜上形成薄壁部。
工序(C)中,例如,在有底方筒状的壳体主体中收纳电池以及气体吸收部后,在壳体主体的开口端部载置四方板状的盖体的周边部,并使其接合部热熔敷。这样,在箱体内能够收纳电池以及气体吸收部。作为在箱体中固定气体吸收部的方法,例如,可以将气体吸收部用胶粘剂等粘贴到壳体主体的内面上。另外,在壳体主体的内面上可以设置用于与气体吸收部的周边端部嵌合的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出,但在电池3、4的正极端子处配置有将电池间进行电连接的构件。即,在气体吸收部5与电池3、4之间,配置电池间的连接构件。为了不对容器的迅速开启以及迅速的气体吸收产生阻碍,这样的连接构件优选以尽可能不覆盖薄壁部8的方式配置。例如,将带状的引线构件以从箱体2的底部沿电池3、4的端面3a、4a向上方延伸的方式分别设置即可,以使得不覆盖薄壁部8。
虽然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圆筒型二次电池,但也可以使用方型二次电池。作为方型二次电池,例如,可以列举出如图5所示的方型锂离子二次电池40。图5所示的二次电池中,在有底方筒状的电池壳体42内收纳了电极组41。电极组41通过将正极与负极在它们两者之间隔着隔膜进行卷绕而构成,与其卷绕轴垂直的截面的形状大致为楕圆形。在电极组41中浸渍非水电解质。在电池壳体42的开口处配置大致矩形的封口板45。封口板45具备:在其中央部的孔中隔着绝缘衬垫48插入的负极端子46、堵塞注液孔的封栓49、以及堵塞排气孔的由金属薄板构成的安全阀50。从正极延伸出的正极引线43与封口板45的下表面连接。从负极延伸出的负极引线44与负极端子46连接。在电极组41的上部配置用于防止正极引线43或负极引线44与电池壳42发生电接触的绝缘体47。
在电池内产生大量的气体而使电池内压超过规定值时,安全阀50破裂,电池内部的气体从排气孔向电池外部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具有薄壁部8的容器7的主面7a与由封口板45构成的方型电池40的端面40a相对向的方式配置气体吸收部5。
(实施方式2)
如图6以及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包11在电池3、4与气体吸收部5之间配置有从电池排出高温气体时用于使容器快速地开启的破裂辅助构件12。除此以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
破裂辅助构件12具有由金属等形成的板材13和在板材13的一个主面的中央向薄壁部8突出的例如为圆锥状的突起部14。突起部14例如通过焊接而固定在板材13上。
电池排出气体时,为了使破裂辅助构件12能够向气体吸收部5侧移动,破裂辅助构件12以不在电池3、4、与气体吸收部5之间的空间内固定的方式配置。在电池3、4与气体吸收部5之间,设置比板材13的厚度以及突起部14的高度合计的尺寸更大的空间。平常时即使突起部的顶端通过振动等与薄壁部接触,其所产生的力与在电池排出高温气体时突起部的顶端挤压薄壁部的力相比也足够小。如果使薄壁部的厚度为例如30μm以上,则在平常时不会发生突起部由于振动等而错误地贯穿薄壁部。
使用破裂辅助构件12的情况下,从薄壁部的强度以及对于开启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容器的材料优选为铝层压膜。从箱体内的空间效率以及强度的观点出发,板材13的厚度优选为0.5~2mm。从强度以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板材13优选由不锈钢板形成。从箱体内的空间效率以及对于容器的开启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突起部14优选具有0.5~2mm的底面直径以及0.5~2mm的高度。
为了使高温气体与气体吸收部容易接触,在板材13的与电池的端面3a以及3b的正面不相对向的区域设置切口部。具体而言,在板材13的四个角落部以及突起部的上下部设置切口部。也可以在板材13的不具有突起部的另一个面上根据需要粘贴绝缘板。
由于在打开安全阀后电池内压立刻就非常高,因此高温气体从电池猛烈喷出,通过其压力,使破裂辅助构件12对气体吸收部5进行挤压。于是,突起部14贯穿薄壁部,从而以贯穿的部位为基点,容器开始破裂。然后,利用高温气体的热,破裂进一步扩大。破裂辅助构件12挤压气体吸收部5仅仅是发生在打开安全阀的瞬间、是非常短的时间。然后,排出高温气体的气势减小,破裂辅助构件12不会挤压气体吸收部5。因此,气体吸收剂能够迅速地吸收高温气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电池3、4并联电连接的情况下,由金属板形成板材13,可以将其用作用于对电池3、4的正极端子彼此之间电连接的构件。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制作实施方式1的电池包。
二次电池3、4使用圆筒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直径为18mm、高度为65mm、容量为2600mAh)。箱体2使用聚碳酸酯(PC)制的箱体(长度为70mm、宽度为41mm、高度为21mm)。
气体吸收部5使用用厚度为100μm的铝层压膜(昭和电工Packaging株式会社制、Standard5)真空包装ZSM-5型沸石(ZeolystInternational公司制、CBV3024E)而成的片状的气体吸收部(宽度为40mm、高度为20mm、厚度为1mm、重量为1.2g)。
此时,在气体吸收部的与二次电池相对向的主面中的中央部的规定区域(宽度为10mm、高度为10mm),设置使铝层压膜的厚度变薄至30μm的薄壁部8。薄壁部8通过用规定形状的压头对铝层压膜进行挤压而形成。在箱体的壳体主体中收纳气体吸收部以及二次电池后,在壳体主体的开口处安装盖体。但是,为后述的评价试验,没有进行壳体主体与盖体的热熔敷。
《实施例2》
制作实施方式2的电池包。
二次电池3、4、箱体2、气体吸收部5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那些。破裂辅助构件12使用具有圆锥状的突起部14(底面直径为2mm、高度为2mm)的不锈钢制的金属板13(宽度为40mm、高度为20mm、厚度为1mm)。除上述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电池包。
《比较例1》
除了在箱体内没有配置气体吸收部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电池包。
[评价]
关于实施例1及2以及比较例1的电池包,在25℃环境下,使电池3外部短路。此时,使用热电偶监测箱体内部的温度,测定最高温度。热电偶配置在与电池3的侧面相对向的箱体的内侧面上。为了固定壳体主体以及盖体,为方便起见,在电池包的周围安装接合构件。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最高温度
实施例1 26℃
实施例2 28℃
比较例1 93℃
如表1所示,实施例1以及2的电池包中,通过箱体内的气体吸收部快速地吸收从电池3排出的高温气体,因此,与比较例1的电池包相比,大幅抑制了箱体内的温度上升,得到了优良的安全性。
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池包不会发生在异常时电池排出的高温气体向电池包外部漏出,因此适合用作手机等小型设备用或电动汽车等驱动用的电源。
以上根据目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并不能限定性地解释这样的公开内容。通过阅读上述公开内容,对本发明所属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形以及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该被解释为包括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真正精神以及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形和改变。

Claims (6)

1.一种电池包,其具备:具有安全阀的二次电池、包含气体吸收剂和密闭收纳所述气体吸收剂的容器的气体吸收部、以及收纳所述二次电池和所述气体吸收部的箱体,
所述安全阀将在异常时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
所述容器具有与所述安全阀相对向的主面,通过所述气体的热或压力使得至少所述主面破损,从而在所述气体被排出时,所述容器被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主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片形成,在所述气体被排出时,所述片发生熔融或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主面具有厚度比其他部分的厚度小的薄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中,在所述容器与所述二次电池之间还具备具有向所述主面突出的突起部的破裂辅助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气体吸收剂为沸石。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二次电池和所述气体吸收部被密闭收纳在所述箱体的内部。
CN201180018817.6A 2010-12-03 2011-11-04 电池包 Active CN102859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0806 2010-12-03
JP2010270806 2010-12-03
PCT/JP2011/006173 WO2012073432A1 (ja) 2010-12-03 2011-11-04 電池パ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9750A CN102859750A (zh) 2013-01-02
CN102859750B true CN102859750B (zh) 2016-01-06

Family

ID=4617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8817.6A Active CN102859750B (zh) 2010-12-03 2011-11-04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37454B2 (zh)
JP (1) JP5148782B2 (zh)
KR (1) KR20120139794A (zh)
CN (1) CN102859750B (zh)
WO (1) WO20120734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02014031844A2 (pt) 2013-12-20 2015-10-06 Dow Agrosciences Llc ras oposto (rop) e moléculas de ácido nucleico relacionadas que conferem resistência a pragas de coleópteros e hemípteros
MX2016008263A (es) 2013-12-20 2017-05-09 Dow Agrosciences Llc Moleculas de acido nucleico rnapii 140 que confieren resistencia a plagas de coleopteros.
AU2015255995B2 (en) 2014-05-07 2018-05-10 Dow Agrosciences Llc Dre4 nucleic acid molecules that confer resistance to coleopteran pests
US20160194658A1 (en) 2014-12-22 2016-07-07 Dow Agrosciences Llc Nucampholin nucleic acid molecules to control coleopteran insect pests
EP3067424A1 (en) 2015-03-13 2016-09-14 Dow AgroSciences LLC Rna polymerase i1 nucleic acid molecules to control insect pests
JP6773027B2 (ja) * 2015-03-27 2020-10-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円筒形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BR102016012010A2 (pt) 2015-05-29 2020-03-24 Dow Agrosciences Llc Molécula de ácido nucleico, de ácido ribonucleico (rna) e de ácido ribonucleico de filamento duplo (dsrna), usos de célula, planta e semente, produto primário, bem como métodos para controlar uma população de pragas coleópteras e/ou hemípteras, para melhorar o rendimento de uma cultura, e para produzir uma célula vegetal transgênica e uma planta transgênica
CN108604653B (zh) * 2016-01-26 2021-11-1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
KR101966359B1 (ko) 2016-09-13 2019-04-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2차 전지
EP3342780A1 (en) 2016-12-30 2018-07-04 Dow AgroSciences LLC Pre-mrna processing factor 8 (prp8) nucleic acid molecules to control insect pests
US10293747B2 (en) * 2017-09-22 2019-05-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battery leak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DE102018211316A1 (de) * 2018-07-09 2020-01-0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 mit einem Hochvoltspeicher
WO2021005812A1 (ja) * 2019-07-05 2021-01-14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構造体
JP2022167227A (ja) * 2021-04-22 2022-11-04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動工具
KR20230056142A (ko) * 2021-10-20 2023-04-2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가스 흡착제가 개재된 파우치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62347A (ja) * 1990-10-26 1992-06-05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池パック
JPH04162346A (ja) * 1990-10-26 1992-06-05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池パック
JPH07192775A (ja) * 1993-12-24 1995-07-28 Sony Corp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H11191400A (ja) * 1997-09-30 1999-07-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非水電解液電池用容器
CN1399366A (zh) * 2001-07-23 2003-02-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03303579A (ja) * 2002-04-11 2003-10-24 Nec Corp 扁平型二次電池を内包したモジュール
JP2006228610A (ja) * 2005-02-18 2006-08-31 Densei Lambda Kk 二次電池パック
CN1996640A (zh) * 2006-01-04 2007-07-11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安全装置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组
JP2007227171A (ja) * 2006-02-23 2007-09-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を用いた電力貯蔵装置
JP2011175844A (ja) * 2010-02-24 2011-09-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池パッ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45486A (zh) * 1955-02-28
JPH044574A (ja) 1990-04-20 1992-01-09 Hitachi Chem Co Ltd 二次電池
JP2004152619A (ja) 2002-10-30 2004-05-27 Sony Corp 非水電解質電池
WO2010098067A1 (ja) * 2009-02-24 2010-09-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池モジュール集合体
JP3161271U (ja) 2010-03-29 2010-07-29 加賀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荷蓄積部品および電解剤吸収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62347A (ja) * 1990-10-26 1992-06-05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池パック
JPH04162346A (ja) * 1990-10-26 1992-06-05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池パック
JPH07192775A (ja) * 1993-12-24 1995-07-28 Sony Corp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H11191400A (ja) * 1997-09-30 1999-07-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非水電解液電池用容器
CN1399366A (zh) * 2001-07-23 2003-02-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03303579A (ja) * 2002-04-11 2003-10-24 Nec Corp 扁平型二次電池を内包したモジュール
JP2006228610A (ja) * 2005-02-18 2006-08-31 Densei Lambda Kk 二次電池パック
CN1996640A (zh) * 2006-01-04 2007-07-11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安全装置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组
JP2007227171A (ja) * 2006-02-23 2007-09-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を用いた電力貯蔵装置
JP2011175844A (ja) * 2010-02-24 2011-09-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池パッ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9750A (zh) 2013-01-02
WO2012073432A1 (ja) 2012-06-07
US9337454B2 (en) 2016-05-10
KR20120139794A (ko) 2012-12-27
JPWO2012073432A1 (ja) 2014-05-19
JP5148782B2 (ja) 2013-02-20
US20130040173A1 (en) 201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9750B (zh) 电池包
EP3965220B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rack comprising same,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
KR101695868B1 (ko) 전극 블록, 적층 전지 및 적층 전지의 조립 방법
CN102197531B (zh) 电池模组和使用它的电池组
US201602183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cells in a battery pack to control thermal release
KR101270796B1 (ko) 안전장치가 구비된 배터리
CN102301503A (zh) 电池组件和使用了该电池组件的电池组件集合体
TWI445227B (zh) 具新穎結構之二次電池組
CN101803063A (zh) 电池组件及使用该电池组件的电池组
KR102072762B1 (ko) 캔형 이차전지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모듈
KR102113155B1 (ko) 전지모듈 및 전지팩
US9595699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of the same
US20120189901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module incorporated with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battery module
KR102288544B1 (ko)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082241B (zh) 二次电池
JP2010087170A (ja) 蓄電デバイス
US11158901B2 (e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rmal expansion tape fixing pouch type battery cell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WO2015053119A1 (ja) 組電池
CN106784435A (zh)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100795681B1 (ko) 이차전지
US2023023128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03746084A (zh) 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组
KR20120065776A (ko) Ptc 특성을 갖는 용접부가 구비된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614397B1 (ko) 이차 전지
JP5070768B2 (ja) 廃液収容室を備えた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1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