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6845B -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 Google Patents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6845B
CN102856845B CN201210175298.0A CN201210175298A CN102856845B CN 102856845 B CN102856845 B CN 102856845B CN 201210175298 A CN201210175298 A CN 201210175298A CN 102856845 B CN102856845 B CN 102856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iring harness
section
hinge
harness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52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6845A (zh
Inventor
徐文韬
叶新宇
陈君
李宏华
李功赋
吴成明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752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56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56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6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束卡扣。一种铰链线束卡扣结构,包括铰链和线束卡扣,所述铰链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可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线束卡扣包括固定线束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线束卡扣安装段,所述线束卡扣还包括可开合的夹头,所述夹头夹持在所述线束卡扣安装段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要在铰链上开孔即可安装的在铰链上的调整安装位置时方便的铰链线束卡扣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线束卡扣安装在铰链上需要在铰链上开孔而影响铰链强度的问题和线束卡扣在铰链上调整安装位置时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卡扣,尤其涉及一种在汽车上使用的连接在铰链上的线束卡扣,属于紧固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的线束的走向和固定是利用线束卡扣来进行的,使线束按照设定的路线行走,其功能类似于线槽。
在中国专利公布号为101702500A、公布日为2010年5月5日、名称为“一种扁平型汽车线束卡扣”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上的线束卡扣。该线束卡扣包括卡扣本体(固定线束部)和弹性卡头。使用时通过在供线束通过的部件(如汽车车身钣金)上根据线束的走向需要开设若干个连接孔,若干个线束卡扣通过各自的弹性卡头一一对应地卡在连接孔内来实现线束卡扣的固定,线束卡在卡扣本体上,从而实现对线束的固定和走向的定位。
当线束从铰链附近经过时,为了保证铰链的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和线束有干涉。线束卡扣需要安装在铰链上。
然而由于现有的线束卡扣是通过弹性卡头进行固定的,因此需要在铰链上事先打出线束卡扣安装孔,以供线束卡扣的弹性卡头固定用。
现有的线束卡扣同铰链的连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在铰链上开设线束卡扣安装孔,会影响铰链的强度;如果开设线束卡扣安装孔时位置产生误差或铰链同其它部件的连接产生误差而导致线束同铰链的运动相干涉的情况发生时,以及际使用中需要调整线束在铰链上的位置时,都需要把原先开设在铰链上的线束卡扣安装孔堵上,找到线束合适的位置后再在铰链上重新开孔以供安装线束卡扣用,因此调整线束卡扣在铰链上的位置时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要在铰链上开孔即可安装的在铰链上的调整安装位置时方便的铰链线束卡扣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线束卡扣安装在铰链上需要在铰链上开孔而影响铰链强度的问题和线束卡扣在铰链上调整安装位置时不便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铰链线束卡扣结构,包括铰链和线束卡扣,所述铰链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可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线束卡扣包括固定线束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线束卡扣安装段,所述线束卡扣还包括可开合的夹头,所述夹头夹持在所述线束卡扣安装段上。使用时,线束固定在线束卡扣的固定线束部上,线束卡扣通过夹头夹持在线束卡扣安装段上,因此不需要在铰链上开孔即能实现线束卡扣同铰链的固定,不会影响铰链的强度;由与线束卡扣同铰链之间是以夹持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因此当需要调整线束卡扣在铰链上的位置时,只需要松开夹头,将夹头移动到所需的位置上即可,故在铰链上调整线束卡扣的位置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夹头为具有弹性的开口环形结构,所述夹头依靠自身的弹力夹持在所述线束卡扣安装段上。结构简单。将线束卡扣固定在铰链上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夹头的端部上设有钩头,所述钩头钩接在所述线束卡扣安装段上。设置钩头,起到防止线束卡扣沿线束安装段的径向脱开和/或周向转动的作用,夹头能以较小的夹持力实现同线束安装段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线束卡扣安装段的表面上设有沿中心线方向延伸的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的母线为直线,所述钩头钩在所述固定面上。钩头同线束安装段之间的固定方便,能起到防止线束卡扣沿线束安装段的径向脱开和周向转动的作用。如果线束安装段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则以其中的一个侧面作为固定面即可,制作时方便。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线束卡扣安装段的表面上设有沿中心线方向延伸的沟槽,所述钩头钩在所述沟槽上。当线束安装段的横截面为圆形时,设置沟槽的方式来实现钩头同线束安装段的固定时,对线束安装段的强度影响小。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夹头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连接孔的中心线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同所述卡槽相配套的弹性瓣,所述弹性瓣卡在所述卡槽中的一个卡槽上。通过使弹性瓣卡在不同的卡槽中来改变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围成的空间的大小,以实现夹头夹持在线束安装段上,夹持效果好,夹持时省力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为通孔,所述卡槽为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向外伸展而形成的坑体。可通过杆状物体从连接孔的远离连接头的一端伸进连接孔内去挤压弹性瓣,使弹性瓣朝向连接头合拢,从而实现连接头同连接孔的分开。既能提高夹头夹持时的牢固性,又能够使夹头可以分开。卡槽的此种设计方式,加工时方便。
作为优选,固定线束部和夹头的连接处设有定位连接孔和穿设并固定在定位连接孔内的定位连接头,所述定位连接孔设有正多边形孔段,所述定位连接头设有穿设在所述正多边形孔段内的定位段,所述定位段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定位段横截面大小同正多边形孔段的大小适配、形状同正多边形孔段形状相同。可以通过卡接或通过螺栓等方式来防止定位连接头从定位连接孔内脱出。通过定位段配合正多边形孔段来起到防止定位连接头在定位连接孔内转动的作用。使用时通过将定位连接头以不同的角度插入定位连接孔内,使固定线束部的中心线方向改变,起到按照需要改变线束的走向的作用。现有的线束卡扣为将固定线束部通过弹性卡头卡在线束上,如果弹性卡头为圆形,会随意转动,不能定位,设计为不规则方形,则不够通过线束卡扣来调整线束的走向。通过该种线束,能改变线束走向的最小角度为360/n度,其中n为正多边形的边数,因此可根据所需转动的最小角度来将正多边形设计为对应边数的多边形。使得本发明能够使用在对线束走向要求不同的车型上。比如说,一种车型要将线束的走向为A度,而另一种车型上需要线束的走向为(A+45°),则将正多边形孔段设计为正八边形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线束部为具有弹性的一体结构的开口环形结构。结构简单。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固定线束部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围成一个供线束穿过的封闭环,所述活动部的一端固接在固定部的一端上且可绕该端转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二者中的一者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倒钩、另一者的另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同第一倒钩相配套的第二倒钩,所述第二倒钩沿所述封闭环的周向分布。设计为封闭环,不需要另外配置扎带,仅通过本发明就能既起到对线束进行固定与走向定位的作用,又能防止线束散开。使用过程中,当被固定的线束的大小不同时,通过将第一倒钩钩在对应的第二倒钩上来改变封闭环的大小,故大小不同的线束,都能够被牢固紧凑地固定住。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在铰链上设计线束卡扣安装段,在线束卡扣上设计可开合的夹头,通过夹头夹持在线束卡扣安装段上的方式来实现线束卡扣在铰链上的固定,不需要在铰链上开设线束卡扣安装孔,故不会影响铰链的强度,在铰链上调整线束卡扣的位置时方便;在优选方案中,固定线束部同夹头之间的夹角(等同于固定线束部同铰链之间的夹角能够改变,因此,可以在线束卡扣安装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线束的走向;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固定线束部设计为大小可改变的闭合环,无需配置扎带即能将大小不同的线束紧凑地收拢在一起并固定,提高了线束安装时的方便性,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B处的C—C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D处的E—E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线束卡扣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F—F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线束卡扣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G处的H—H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中:铰链1,第一连接部11,固定面111,沟槽112,线束卡扣安装段113,板状安装头114,第二连接部12,铰链转轴13,线束卡扣2,固定线束部21,固定部211,活动部212,卡扣转轴213。第一倒钩214,第二倒钩215,定位连接头216,弹性卡头2161,定位段2162,弹性部217,夹头22,钩头221,定位连接孔222,大径段2221,正多边形孔段2222,第一夹持臂223,第二夹持臂224,连接孔225,连接头226,卡槽227,卡槽的宽度w1,弹性瓣228,弹性瓣的宽度w2,弹性表面层2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铰链线束卡扣结构,包括铰链1和线束卡扣2。
铰链1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通过铰链转轴13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可以以铰链转轴13为轴作平面转动。第一连接部11为杆状结构。第一连接部11各处的横截面为全等的几何图形。整个第一连接部11都为线束卡扣安装段。
参见图2,线束卡扣2包括固定线束部21和夹头22。固定线束部21为具有弹性的一体结构的圆形开口环结构。夹头22为具有弹性的方形开口环结构。固定线束部21和夹头22为一体结构。夹头22的端部上设有钩头221。第一连接部11的横截面为四方形。第一连接部11的后表面形成固定面111,钩头221钩在固定面111上。
使用时,参见图1与图2,线束(图中没有画出)卡在固定线束部21内,掰开夹头22,使线束卡扣2沿着第一连接部11的中心线方向移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对夹头22的掰开作用,夹头2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夹持在第一连接部11上。
实施例二,参见图3,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第一连接部11的上下表面上各设有一条沿中心线方向延伸的沟槽112,钩头221钩在沟槽112上。
实施例三,参见图4,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第一连接部11的两端设有板状安装头114。第一连接部11的中部设有线束卡扣安装段113。线束卡扣安装段113为杆状结构。线束卡扣2连接在线束卡扣安装段113上。
参见图5,线束卡扣安装段113的横截面为圆形,夹头22为具有弹性的圆形开口环结构。在线束卡扣安装段113的后表面切削出固定面111。固定面111沿线束卡扣安装段113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固定面111的母线为直线。
实施例四,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线束卡扣的结构:
参见图6,固定线束部21包括固定部211和活动部212。活动部212位于固定部211的上方。固定部211和活动部212二者的右端通过卡扣转轴213转动连接在一起。活动部211的左端上设有第一倒钩214。固定部211的左端设有三个同第一倒钩214相配套的反向的第二倒钩215。第一倒钩214钩在第二倒钩215上时,固定部211和活动部212围成一个供线束穿过的封闭环。第二倒钩215沿该封闭环的周向分布。
使用时,根据线束的大小,将第一倒钩214钩在第二倒钩215中对应的倒钩上,使得封闭环的大小同线束的大小相适应,将线束紧凑地收拢并固定在铰链上。
固定部211的下表面上设有定位连接头216。定位连接头216的下端设有弹性卡头2161。定位连接头216的上端设有定位段2162。夹头22的上表面上开始有定位连接孔222。定位连接孔222的下端设有大径段2221。定位连接孔222的上端设有正多边形孔段2222。弹性卡头2161卡接在大径段2221内。定位段2162穿设在正多边形孔段2162内且不能够在定位连接孔段2222内转动。
参见图7,正多边形孔段2222为正六边形孔。定位段216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定位线束走向的方法为,参见图6和图7,在定位连接头216没有插到定位连接孔222内时,相对转动线束固定部21和夹头22,使线束固定部21所在的平面同夹头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即线束固定部所在平面的夹角同线束卡扣安装段横截面之间的夹角符合线束的走向需要,然后将定位连接头216插到定位连接孔222内,即能使线束按照设定走向行走。本实施例中,能改变的角度最小量为60°。
实施例五,同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8,第二倒钩215只有两个。固定部211和活动部212二者的右端通过弹性部217连接在一起。夹头22包括第一夹持臂223和第二夹持臂224。第一夹持臂223和第二夹持臂224围成一个环形结构。环形结构设计使得夹持在线束卡扣安装段上的稳固性更好。定位连接孔222开设在第一夹持臂223上。第一夹持臂223上设有连接孔225。连接孔225为通孔。连接孔225的孔壁上设有5个卡槽227。卡槽227由连接孔225的孔壁向外伸展而形成的坑体结构。卡槽227沿连接孔225的轴向分布。第二夹持臂224上设有连接头226。连接头226穿设在连接孔225内。连接头226上设有弹性瓣228,弹性瓣228卡在五个卡槽227中的位于最右端的那个卡槽上。
使用时,根据线束卡扣固定段111(参见图2)的前后面之间的距离的大小,使弹性瓣228卡在五个卡槽227中对应的那个内即可。分开夹头22的方法为:用杆状物体从连接孔225的左端伸入到连接孔225内,挤压弹性瓣228,使弹性瓣228朝向连接头226合拢,然后向相反的方向拉第一夹持臂223和第二夹持臂224即可。
为了防止夹头22夹伤线束卡扣固定段111(参见图2),及提高夹持时的牢固性,还在第一夹持臂223和第一夹持臂224的内侧面上都设有弹性表面层229。弹性表面层229为橡胶制作而成。当然如果只是考虑锁紧问题,则只需要在第一夹持壁223和第二夹持臂224二者中的一者的内侧面上设置弹性表面层229即可。
参见图9,连接孔225为四方形孔,连接头226的横截面为与连接孔相匹配的四方形。这样设计能方便地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卡槽的宽度w1大于弹性瓣的宽度w2。这样设计的有益效果为:弹性瓣228卡到卡槽227内时方便,加工时对位置精度要求低,便于加工。

Claims (3)

1.一种铰链线束卡扣结构,包括铰链(1)和线束卡扣(2),所述铰链(1)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可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的第二连接部(12),所述线束卡扣(2)包括固定线束部(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设有线束卡扣安装段(113),所述线束卡扣(2)还包括可开合的夹头(22),所述夹头(22)夹持在所述线束卡扣安装段(113)上,所述夹头(22)包括第一夹持臂(223)和第二夹持臂(224),所述第一夹持臂(223)的一端上设有连接孔(225),所述连接孔(225)的孔壁上设有若干卡槽(227),所述卡槽(227)沿所述连接孔(225)的中心线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夹持臂(224)的一端上设有连接头(226),所述连接头(226)穿设在所述连接孔(225)内,所述连接头(226)上设有同所述卡槽(227)相配套的弹性瓣(228),所述弹性瓣(228)卡在所述卡槽(227)中的一个卡槽上,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持臂的另一端断开,所述连接孔(225)为通孔,所述卡槽(227)为所述连接孔(225)的孔壁向外伸展而形成的坑体,固定线束部(21)和夹头(22)的连接处设有定位连接孔(222)和穿设并固定在定位连接孔内的定位连接头(216),所述定位连接孔(222)设有正多边形孔段(2222),所述定位连接头(216)设有穿设在所述正多边形孔段(2222)内的定位段(2162),所述定位段(2162)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定位段(2162)横截面大小同正多边形孔段(2222)的大小适配、形状同正多边形孔段形状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线束部(21)为具有弹性的一体结构的开口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线束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线束部(21)包括固定部(211)和活动部(212),所述固定部(211)和活动部(212)围成一个供线束穿过的封闭环,所述活动部(212)的一端固接在固定部(211)的一端上且可绕该端转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二者中的一者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倒钩(214)、另一者的另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同第一倒钩相配套的第二倒钩(215),所述第二倒钩(215)沿所述封闭环的周向分布。
CN201210175298.0A 2012-05-31 2012-05-31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Active CN102856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5298.0A CN102856845B (zh) 2012-05-31 2012-05-31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5298.0A CN102856845B (zh) 2012-05-31 2012-05-31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6845A CN102856845A (zh) 2013-01-02
CN102856845B true CN102856845B (zh) 2015-10-14

Family

ID=47403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5298.0A Active CN102856845B (zh) 2012-05-31 2012-05-31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568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161A (zh) * 2012-06-13 2013-01-1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CN104821525A (zh) * 2015-04-29 2015-08-05 苏州固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电子束线组合套
CN110890666A (zh) * 2019-10-28 2020-03-17 淮海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器的输出线接入结构
CN111661341A (zh) * 2020-06-03 2020-09-15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无人机自动脱伞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3187A (en) * 1973-10-18 1975-10-21 Nifco Inc Squeeze-action clamp
CN201810883U (zh) * 2010-09-13 2011-04-2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软管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6619B2 (ja) * 2002-05-29 2007-09-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長尺部材の取付具
JP4885321B1 (ja) * 2011-04-20 2012-02-29 古河樹脂加工株式会社 配管固定具、配管固定方法、配管固定具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3187A (en) * 1973-10-18 1975-10-21 Nifco Inc Squeeze-action clamp
CN201810883U (zh) * 2010-09-13 2011-04-2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软管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6845A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6845B (zh)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CN103237508B (zh) 皮肤拉伸装置
CN104966807A (zh) 自定位汇流条总成以及对准方法
CN202831931U (zh) 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总成及具有该铰链总成的汽车
CN202240471U (zh) 工作台和机床
CN110520666A (zh) 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扁平、近似矩形的装置的保持器
CN205370109U (zh) 一种栅栏安装用卡箍
CN102882161A (zh) 铰链线束卡扣结构
CN205646102U (zh) 一种用于鞭状天线的金属齿盘组件
CN104648109A (zh) 一种悬置和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
CN204451983U (zh) 一种悬置和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
RU2680231C2 (ru) Узел солнцезащитного козырька и узел крепления для обшивки потолка (варианты)
CN102283700A (zh) 骨科外固定支架
CN109435597A (zh) 拖钩装置及汽车
CN209274830U (zh) 斜支撑装置
CN204456895U (zh) 输送管定心组件和具有其的泵车转台
CN206446673U (zh) 一种支架及车辆
CN205639593U (zh) 换档操纵机构及车辆
CN206446674U (zh) 一种支架及车辆
CN205275933U (zh) 一种压杆机构
CN214930334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仪表盘支架
CN210351054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板
CN210526496U (zh) 一种可调节工装
CN206394426U (zh)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CN103054375B (zh) 一种座椅及其座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