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2567B - 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2567B
CN102852567B CN201210154874.3A CN201210154874A CN102852567B CN 102852567 B CN102852567 B CN 102852567B CN 201210154874 A CN201210154874 A CN 201210154874A CN 102852567 B CN102852567 B CN 102852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ower
injection
air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48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2567A (zh
Inventor
张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1548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52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52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2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2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25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属于热能动力领域。为了提高热效率采用高参数动力气源,喷射抽气热力系统采用了循环抽气的方式,或者一级以上的多级喷射抽气装置采用了串连与并联与循环相结合的方式组成复合喷射系统,通过喷射抽气系统与气轮机等热功转换设备结合,使高参数气源先进入喷射抽气系统再进入气轮机充分做功实现高效率运行。另外提出了减小节流损失的喷射制冷方案,这种节能方法可以推广到各种热能与动力过程及海水或其它水质热力净化系统等广泛节能领域,高效率低成本。

Description

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能动力及制冷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热能动力领域总是追求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开发以追求高效率,但是温度与压力两个参数总是难以同时满足这一目的。内燃机、燃气轮机以及火箭发动机燃烧温度度高但是烟气压力有限导致工作时排烟温度太高,燃煤发电厂的蒸汽轮机组可获得超临界压力,虽然温度压力在汽轮机实现了同步降低达到低参数排放,但是蒸汽温度初参数仅550℃左右,目前大型热力机组单机热效率都不超过50%,内燃机与燃气轮机热效率甚至不到40%,因此还有很大节能空间。一种解决办法是采用了燃气轮机与蒸汽循环联合发电,将燃气轮机的排出的高温烟气再通过蒸汽循环发电,总热效率可达55~60%左右,但是这种动力过程直接组合使得系统复杂问题叠加导致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很大,应用并不广泛。
在喷射抽气技术领域,一般采用单级喷射实现真空抽气或几个单级喷射抽气器“串联”(所谓“串连”是从抽气流程而言,是目前业内习惯说法,从动力气源流程看实际为并联)实现更高真空抽气。目前单级喷嘴喷射抽气器常用于余热利用,如蒸汽喷射制冷、蒸发式海水淡化及其它热力系统的蒸汽回收等节能领域,但是其单级喷射结构决定其只能使用中低参数气源(高参数高效率汽轮机都是多级喷嘴串联做功),其最大的问题是热效率很低,目前还没有实现从动力气源流程看实现多级串联喷射结构的报道。单级喷射抽气的低效率特点使其应用受到局限,但是有一个优点是抽气压气过程中无需转动机械。
另外,微网分布式发电在电力安全、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用户采用热电冷联产实现高效节能方面有重要意义迫切需要小机组发电实现高效率,但是小型热力机组最大的问题是很难实现高参数,尤其压力参数很难上去。专利申请CN200810182738.9提出了热力升压式热力循环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小型蒸汽机组实现高参数蒸汽的解决方案,但是需要的小型汽轮发电机却很难有对应的高参数型号,目前因小机组热效率低而严重制约其广泛发展。
在制冷与热泵领域,制冷循环中工质膨胀制冷都是通过节流阀或细微管实现降压膨胀,放弃利用膨胀功,有资料提出采用液压马达等设备回收膨胀功但投资成本与效率都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大幅度提高热力过程的热效率,降低投资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热力过程中采用高参数动力气源经过复合喷射抽气系统产生射流 抽吸其它气源混合减速后为热功转换装置提供动力,实现对被抽吸气源的无转动机械的压缩做功,所谓复合喷射抽气方式是指喷射抽气系统采用了一级或多级循环喷射抽气方式,或者是采用了串联与并联与循环三种喷射抽气方式之中的两种或三种结合的方式,多级循环喷射抽气是指两级或者两级以上的循环喷射抽气方式。所谓的循环喷射抽气是指喷射抽气过程中每级抽气抽取的是下级抽气压缩做功后的气源,末级抽气抽取的是热功转换装置经膨胀做功后的尾气或其它气源,实现逐步循环抽气逐步增大循环流量到末级集中膨胀做功,单级循环喷射抽气直接抽取热功转换装置膨胀做功后的尾气。
复合喷射抽气动力系统原理的实质是,无论是循环抽取本系统排气还是抽取其它气源,都是动力气源抽入被抽气源并对被抽入气源压缩做功的过程,高参数动力气源在做功过程中参数降低换来质量流量增加,喷射抽气装置串联可使高压气源不断膨胀到需要的低压参数,而并联可使高温气源多次压缩多次膨胀到需要的低温参数,通过串联与并联及循环抽气的灵活组合,只要散热系统能保护高温设备正常工作,理论上可实现任何高温烟气做功到接近环境温度排放,实现高参数高效率运行。
另外本发明提出一种在抽气制冷或喷射制冷过程中减小或避免节流损失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喷嘴取代节流件,工质液体或气源通过喷嘴喷射时产生旋流完成制冷过程后采用导流器将旋流引导为直流回收动力,动力系统采用喷射抽气系统或者压缩机或者风机为制冷系统排气管提供抽气动力,或者为喷嘴提供有压气源,或者同时为排气管提供抽气动力为喷嘴提供有压气源,为热力或电力空调、空气液化、海水淡化及空气除湿等热力过程提供新的节能与低成本方案。
这里涉及到的气的概念是包括空气、烟气、蒸汽及湿空气等各种气源或气态工质的广义概念,以下同。本发明具体解决方案灵活多样,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优点:
1.复合喷射抽气系统与空气液化及热力升压方法结合,避免了气轮机直接接触高温烟气,可以很好解决热动力过程高参数运行低参数排放,可充分发挥高效率优势。
2.多孔喷射可简化喷射装置缩短射流长度,不仅很好适应多级串并联复合循环结构需要而且也可以在用于单级喷射抽气器时发挥优势。
3.可以避免节流损失可实现无转动机械的制冷式空气液化方案,在制冷、储能、海水淡化烟气净化等领域广泛发挥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
4.复合喷射抽气热力循环与热力升压系统结合,可实现无转子发动机解决了发动机实现高参数运行的必须克服耐高温的瓶颈。
5.可用于小型微型热电冷储联产热力系统,系统内液化空气蒸发时可顺便为空调提供冷源不消耗能源,高效节能。
6.高效率的复合喷射热力系统可为喷管提供低温动力气源,为翼板表面喷射空气动力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导流弯板组合有利于使各种移动设备使用空气动力成为普遍。
7.利用高效的热力循环方案可实现热动力引风机及鼓风机,采用气压水的方式可替代水泵,也可以推动液态磁流体发电,可实现无转动机械的高效发电。
8.有利于太阳能、生物能及各种余热的高效储能发电。
9.本发明为基础创新,适用面广,必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节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三级串连喷射抽气过程简图。
图2是三级串联循环喷射抽气过程简图。
图2A是分体结构的三级循环喷射抽气系统示意图。
图3是单级循环喷射抽气过程简图。
图4是多喷嘴喷射抽气结构简图。
图5是喷嘴按斜向形成旋流方式分布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多喷嘴喷射抽气喷嘴分布方式示意图。
图7是多级串连真空抽气器结构简图。
图8是水源热泵或制冷系统示意图。
图9是一种蒸汽压缩式海淡化系统示意图。
图10是复合喷射抽气式燃气轮机系统示意图。
图11是复合喷射抽气式无压燃烧燃气轮机系统示意图。
图12是空气压缩机和气轮机同轴布置的两层复合喷射抽气燃气轮机。
图13是采用了空气液化及热力升压的复合喷射抽气气轮机循环系统。
图14是采用了复合喷射抽气系统的多喷管喷气式发动机示意图。
图15是采用了空气液化与热力升压系统的喷气式发动机系统示意图。
图16是灌装液化气为动力的燃气复式喷射喷气动力系统示意图。
图17是灌装液化气为动力的外热式喷气动力系统示意图。
图18是空心套管结构液化气防霜加热管路。
图19是表面喷射空气动力装置示意图。
图20是表面喷射空气动力装置用于地面移动设备示意图。
图21是表面喷射空气动力装置用于空中移动设备示意图。
图22是喷射抽气热力系统用于气压容积水泵系统简图。
图23是用于液下或深井的气压容积水泵系统简图。
图24是液态磁流体发电机结构简图。
图25是复合喷射抽气系统用于过冷喷淋制冷示意图。
图26A是气源喷射制冷,图26B是导流器展开图。
图27是复合喷射抽气动力系统正压气源喷射制冷方式示意图。
图28是压缩机或风机动力方式喷射抽气方式示意图。
图29是喷射抽气制冷机或热泵的示意图。
图30是采用气源喷射制冷与旋流分离器结合的液体净化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复合喷射抽气结构与原理:
如附图1所示的喷射抽气器三级串连结构,高参数动力气源经管路1进入抽气器主气入口,通过喷嘴2喷射后由抽气管路4抽入低参数气源,经喉管3共同进入减速扩压室混合完成一级抽气,接着进入第二级第三级抽气过程,最后进入气轮发电机组5膨胀做功后经管路6排出尾气,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附图2是三级串联同时采用循环喷射抽气结构,每级抽气抽取的是下级抽气混合扩压后的气源,末级抽取经气轮机膨胀做功后的排气,经过循环抽气管8连接,增加逆止阀9是为防止低负荷运行时动力气源短路直接进入气轮机末级甚至排气管,包括其它循环管路上逆止阀根据系统负荷变化可加或不加。附图2A分体结构的三级循环喷射抽气结构,附图3是最简单的单级循环抽气系统简图,循环抽气抽取气轮机排气。
一般根据动力气源参数与气轮机入口额定参数的差别决定采用一级或一级以上的多级抽气,被抽气源可以是其它设备来源或者选择循环抽气或者直接抽大气。在喷射抽气热力过程中动力气源参数逐渐降低质量流量逐步增加,每级喷射抽气循环类似于回热过程,因此是高效节能热力过程。
附图4是多喷嘴单级喷射抽气器装置,由气源室11、喷嘴12、抽气室13及混合管14组成,放弃传统喉管式缩放结构,采用混合与扩压过程合二为一的直管结构可大幅度缩短喷射器长度减小流动阻力,需要时也可以采用角度不大的渐开管或渐缩管。附图5表示多喷嘴分布区喷嘴外围分布密度大于内部,而且外围喷嘴直径大于内部喷嘴直径,附图6的A、B图是从两个不同方向表示多喷嘴组合按斜向形成旋流方式分布,混合管末端分布了导流叶片使汽流从旋流变为直流增加压力。附图5与附图6的喷嘴分布工作方式都是为缩短射流长度并实现两种汽流迅速深度扩散混合以提高抽气效率,不仅很好适应多级串并联复合结构需要而且也可以在用于单级喷射抽气器时发挥优势。
实施例2,热力风机:
如附图7所示的多级循环复合喷射抽气器,一般情况用于真空抽气,当动力气源是空气或烟气时也可以用于热力引风机或热力鼓风机尤其大型风机,直接以高效率热力系统避免了电力过程及风轮效率损失,需要热风的用户还可以热动联产,可充分发挥节能作用。
实施例3,喷射抽气式水源热泵:
如附图8所示的水源热泵或制冷系统,采用热压空气为动力气源的复合喷射抽气系统抽取原水水箱17内蒸汽混合压缩后获得蒸汽凝结热气温升高,为热用户供热后,气流中蒸汽进一步冷凝为水进入凝水水箱19中经气水分离,空气排出,冷凝水收集回用。运行中原水水箱中一般需要有较大流量维持稳定的温度和液位,原水排出水箱后可直接供冷或者增加换热器18间接供冷。
实施例4,单效或多效蒸馏:
如附图9所示的一种蒸汽压缩式海淡化系统,在排空空气状态下工作,原水从阀21进入蒸发器23受热产生蒸汽被抽入复合喷射抽气器22压缩升温后进入冷凝器24内放热冷凝,凝结水由水泵26向系统外供水。在蒸馏过程中,由控制阀21和泵25控制系统的真空度和流量,由复合喷射抽气器22使冷凝器24内外保持足够压力差发生蒸发冷凝反应。附图中只显示了单效蒸发原理,同样适用于多效蒸发,因为单级喷射抽气压缩式在海水淡化、蒸馏水生产等领域已为生产应用的公知技术,本实施例只是说明采用多级复合喷射抽气取代单级喷射抽气压缩将更适应高参数蒸汽动力,更适合独立热力蒸馏系统,更节能高效。
实施例5,气轮机动力系统或燃气轮机系统:
如附图1、2、3及附图4所示的配置了复合喷射抽气器的气轮机动力系统,容易适合蒸汽动力气源或其它中低温气源的系统,可满足小微机组高参数蒸汽发电。如附图10所示为复合喷射抽气式燃气轮机系统,为了使高温烟气热能尽可能多做功降低排烟温度,采用了两层复合喷射抽气并联与气轮机组组成的串并联复合喷射抽气动力系统。系统由空气压缩机32为燃烧室31提供压缩空气,使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燃气成为高温高压动力气源进入复合喷射抽气系统中膨胀并增加质量流量,然后先进入前置气轮机33再进入末级气轮机做功后成为低参数尾气后排出,气轮机分前后两级避免低压循环喷射可减少复合喷射循环体积流量,减小流动损失。
附图11是采用了三层复合喷射抽气并联过程的无压燃烧燃气轮机系统,由空气压缩机35提供压缩气源成为初始动力气源进入复合喷射抽气系统,先抽吸无压燃烧室34内高温燃气为动力气源升温达到合适参数后开始降温降压膨胀做功,最后通过气轮机输出轴功。虽然无压燃烧室比附图10所示同功率的高压燃烧燃烧室的压力参数低体积大,但是无压燃烧室更适合大容量发电机组而不受燃烧室为高温压力容器的限制,可以是燃油、燃气燃煤,也可以是纯氧或富氧燃烧,另外无压热气源方案有利于许多工业余热尾气利用的节能工程。
附图12也是两层复合喷射抽气并联方式,空气压缩机和气轮机同轴布置,热力过程与附图10区别是,加热器37的热源来自燃烧室及喷射器高温段的散热保护或抽取烟气加热,第一层复合喷射抽气系统的排气直接进入前置气轮机36(按气流方向定义),因减少了循环量而减少了流动损失,但是进入前置气轮机的温度较高增加散热成本与热损失,实际应用可 根据具体设计要求选择。
附图13是采用了空气液化及热力升压的复合喷射抽气气轮机循环系统,所谓热力升压是将工质在压力容器54内封闭加热的过程,加热升压直到需要的压力与温度再供给蒸发器46,由蒸发器产生蒸汽再经过热加热器加热后成为动力气源为复合喷射抽气系统49及40(这种图示方式表示任何需要的喷射抽气形式,以下同)提供动力。热力升压与空气液化组合间断式工作,其过程如下:A,热力升压器54内补充液化空气后受加热器55加热升压,直到与蒸发器46平衡后下面单向阀45自动导通输出液化空气进入蒸发器,热力升压器液体排空后打开阀44,单向阀45自动关闭,余气经喷射抽气器42抽吸部分空气后进入复合喷射抽气器40直到压力平衡。B,在上述A过程进行的同时打开控制阀41动力气源进入复合喷射抽气系统40为喷射旋流式空气液化器50提供抽气动力,空气从换热器48与55降温除湿后通过管路51及喷嘴沿切向进入液化器内部低温真空环境,膨胀降温雾化后随旋流作用气液分离,气流经排气管被复合喷射抽气器40抽走,液化空气沉降后被收集到到底部容器52内,当容器52液位达到上位后关闭阀41液化空气过程完成。C,当A、B过程都完成后容器52与热力升压器54成为连通器,单向阀53自动导通,热力升压器开始补充液化空气,补充完成后关闭阀44开启阀41,A、B过程重新开始。
一般相对蒸发器热力升压器容积设计的较小,使蒸发器在工作过程中有液位波动但不影响系统稳定工作,在实际应用中为解决热力升压器在急冷急热交替变化中工作,可以采用双热力升压器方式,可确保有足够的温度适应时间,也可以采用容器内设薄壁罐中间保温层的方法。过热加热器43的热源可以是锅炉加热、太阳能高温集热、锅炉或发动机或其它生产系统余热以及电热等,也可以直接采用燃气轮机。另外,将开式循环改为闭式循环,将空气液化改为蒸汽冷凝器,热力升压系统就可以用于水蒸汽循环。
热力升压的特点是工质容易获得高压参数而不受机组容量大小影响,并且可以是不用水或蒸汽的开式循环。
实施例6,喷气式发动机:
如附图14所示的采用了复合喷射抽气系统的多喷管喷气式发动机,螺旋桨、压缩机与前置气轮机63同轴安装,燃烧室61产生有压燃气经过喷射抽气器62向前置气轮机63提供动力,前置气轮机的排气一部分被喷射抽气器62抽走,一部分被喷射抽气器64抽走并在其喷管出口产生喷射动力。
如附图15所示的采用了空气液化与热力升压系统的喷气式发动机系统,通过燃烧室66及热力升压系统为循环系统提供动力气源最后转化为合适的温度压力参数为喷管组68提供动力,喷管组通过母管67互相联通,可以按需要自由设计喷管数量与安装位置。热力循环过程与附图13基本类似,不同的是复合喷射抽气循环的抽气管路69抽取的是空气液化系统的排气而不是喷管尾气,事实上也可以直接抽取大气但会影响循环效率。
如附图16所示的灌装液化气复合喷射抽气动力系统,燃料罐71与液化空气(或液氧)罐72分别安装了加热器,为燃气复合喷射抽气动力系统76提供燃料与氧化剂,液化空气罐72同时为复合喷射抽气系统75提供动力气源,采用喷管74为热功转换装置,也可以是气轮机。附图17是采用了外热或外燃系统为加热器77或78提供热源的罐装液化气动力系统,两套蒸发喷射抽气系统之间有抽气管路互相连接,可按互为抽气与被抽气的方式构成互为备用或补充的动力系统,用于小型系统时可以只采用一套液化气系统,即可以是独立动力系统也可以是余热利用系统。
实施例7,液化气管路或容器采用防霜加热器:
液化气在热力升压成为动力气源系统中,一个常见问题是蒸发器在加热中容易结霜影响系统正常工作,附图18所示为一种液化气防霜加热管路,由内外管套装组成,内管78和79内部通液态工质,内外管夹层之间封存有气体,通过控制系统改变封存气体的压力或者控制其流速控制加热器换热系数,因为这种加热管路换热系数可调因此可适应环境变化尽可能在不结霜的前提下随时获得最大换热效率。类似的液化气容器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做成内外层防霜可加热型,在压力容器存放液化气体时夹层抽真空保温,当压力容器加热使液化气产生动力时夹层充压增加换热系数,可很好适应储能动力系统的需要。
实施例8,空气动力装置
如附图19所示,喷管由复合喷射热力系统提供动力气源,高温动力气源经过复合喷射抽气系统增加质量流量后温度大幅度下降,用于空气动力系统时通过喷管81可直接喷射到移动设备机翼型表面或专门的翼板表面而不至于把表面烧坏,因为喷管喷射流速总是比移动设备周围空气流速大的多在产生反推力的同时会产生更大升力,构成一种节能的表面喷射空气动力系统。
附图20表示为了用于地面空气动力移动设备上,表面喷射动力系统增加了控制喷射气流经过喷射表面后的流动方向的导流弯板82组成表面喷射与导流组合系统,将喷射气流在经过翼板表面产生的升力和反推力控制到同一方向成为移动设备前进动力。
附图21是表示一对表面喷射与导流组合系统组合而成空气动力系统,动力气源开关与流量由控制阀系统分配,其中A表示左右两侧导流板使气流一致向下使空气动力系统产生向上升力,B表示右边导流板下移退出导流使右侧射流方向改为向右直射,控制阀系统重新分配气流使升力与重力平衡并向左产生需要强度的推动力,C与B所示的作用相反,左边直射而右边向下导流,系统产生向右推动力。这样,空气动力移动设备由一组或者多组表面喷射与导流组合系统提供动力并且通过控制系统对动力气源分布及导流弯板的控制进而控制移动设备移动状态,可实现起飞、降落、前进、后退、转向及空中悬停等移动状态。
表面喷射与导流弯板组合的空气动力系统同时利用了升力与反推力产生动力,节能高效而且使用方式灵活可靠。
实施例9,容积式气压水泵
液化空气或者液氮复合喷射动力系统可以为隔膜泵提供动力气源,也可以为附图22所示的容积式气压水泵提供动力气源。动力气源经过复合喷射系统91为压水容器93供气,从排气管92排放最后余气,水源从管路95经逆止阀进入压水容器后升压成给水进入给水管94。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阀门使两组压水系统交替工作,由复合喷射抽气系统交替供气交替抽吸压水容器余气,压水容器交替排气并通过单向阀自动进水出水。
如附图23所示的用于液下或深井的容积式气压水泵,工作原理与附图22一样,两组压水容器适应工作环境改为同轴圆桶套装结构,每个压水容器都有一个管路升出地面后通过控制阀分别与进气管排气管及余气回收管连接。
容积式气压水泵不仅省掉了发电与电动环节,而且也省掉了普通水泵低效率的涡轮转子,采用高效率的复合喷射动力系统提供动力气源,可以无级调节流量,节能效果显著。类似的,容积式气泵还可以用于其它容积式气动系统代替普通气泵为气动设备供气,例如,压水容器改为压气容器而成为气泵。
实施例10,磁流体发电:
按照容积式气压水泵原理,可以压动水银等液态金属或其它磁流体通过磁流体发电机发电。附图24是一种磁流体发电机,导磁外壳101与铁心104组成导磁回路,由励磁线圈102励磁产生磁场,磁流体从管路103进入螺旋管路中高速流动切割磁力线使电枢线圈105产生电流,电枢线圈按不同的缠绕分布方式可以产生直流或交流电,磁流体发电最大优势是没有转动机械,而且在液氮复合喷射热力系统环境下磁流体发电机很方便采用超导线圈,进而可以采用导电率较差的电解质溶液做磁流体取代液态金属。
实施例11,制冷过程减小节流损失的节能方法
如附图25所示的一种复合喷射抽气系统,用于深度抽气制冷,空气动力气源进入复合式喷射系统119从抽气管路118抽吸空气或者按虚线所示抽取末级排气,增加流量后进入三个并联的抽气系统,最终从蒸发器112内通过排气管抽吸蒸汽,从出口117排到大气,抽吸蒸汽过程使蒸发器112内液态工质温度降低到低于冷凝器115内温度,通过水泵111或其它动力装置将冷工质送进压力较高的冷凝器115内使气体工质(空气或氮气)冷凝为液态,外部空气通过降温换热器116进入冷凝器被冷凝,冷凝液一部分通过冷凝器底部喷嘴113沿切向进入蒸发器产生旋流,在水泵入口布置在旋流外缘并安装导流器使旋流改为直流减速增压进入泵入口循环工作,其它成为液化气通过阀114被输出。在整个系统启动前需要预先在抽气冷凝器内装好液化空气或液氮。
如附图26A所示的另一种可用在在抽气制冷或喷射制冷过程中减小节流损失的气源喷射制冷,气源经喷嘴123进入旋流式气液分离器内部膨胀雾化并沿切向产生射流形成旋流实现气液分离后,液体留在气液分离器底部容器内剩余气体从排气管122排出,导流器121安装 在排气管中,导流器导流叶片平面展开图如附图26B所示使旋转流动的气流引导为直流向上,并通过排气管扩压回收旋流动力。这种旋流式分离器用于制冷时可以采用如附图25所示的复合喷射抽气深度抽真空的动力方式,也可以采用如附图27所示的复合喷射抽气动力系统正压气源喷射制冷方式,同样需要在启动前在旋流分离器内部装好液化空气或液氮。采用正压喷射不仅可简化复合喷射抽气系统,而且当多级喷射抽气系统以空气为动力气源时可以同时带动多个旋流式分离器,实现随着压力参数逐级下降实现逐级液化空气。
原理上任何喷射抽气动力制冷系统都可以采用附图28所示的压缩机或风机动力方式取代,系统简单适应方便,但压缩机类转动设备投资大运行维护成本高噪音大,两种动力模式在工程应用中可合适选型各自发挥优势。
实施例12,制冷或热泵
如附图29所示的制冷机或热泵的示意图,采用了热力升压系统与喷射抽气系统,热力升压系统中的液化空气被加热产生有压空气为喷射抽气系统提供动力气源,由喷射抽气系统为气源喷射制冷系统128的排气管129提供抽气动力产生液化空气形成循环工作系统,由蒸发器加热器为外界提供冷源由喷射抽气器出口排气向外界提供热源。一般情况系统运行时由加热器127提供热动力的加热过程只需间断运行即可,随着系统内液化空气储存量的变化而定,可通过阀125与阀126控制是否加热运行。
实施例13,海水淡化或液体净化
附图30所示的液体净化过程,采用气源喷射制冷与旋流分离器结合方式实现液体蒸发冷凝式净化,动力气源先进入旋流分离器132产生旋流,并增加原液喷淋系统131向旋流分离器内部喷入原液进入旋流,原液部分蒸发后融入旋流气流中最后通过排气管及导流器到出口,未蒸发的原液被旋流分离沉降到底部排出,从旋流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动力气源与原液蒸汽混合气流通过喷嘴进入气源喷射制冷系统133,使原液蒸汽冷凝分离收集为净化液,其余气流排出。
实施例14,烟气减排
采用附图29方案还可以处理烟气,气源喷射制冷系统,由燃烧动力系统排出的烟气以适当的压力先进入旋流分离器,除湿、除尘后再进入气源喷射制冷系统以液化或固化方式脱硫、脱硝或碳捕捉。或者,也可以采用多个气源喷射制冷系统分级串联处理,分别按烟气中各成分不同凝点,依次去除。
本发明为基础创新,适用范围广,不局限于实施例所述范围。

Claims (2)

1.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属于流体动力过程,动力气源通过喷射抽气系统抽吸气流后实现混合流动,其特征是:喷射抽气系统采用了复合喷射抽气方式,所谓复合喷射抽气方式是指喷射抽气系统采用了一级或多级循环喷射抽气方式,或者采用了串联与并联与循环三种喷射抽气方式之中的两种或三种结合的方式;所谓的循环喷射抽气是指喷射抽气过程中每级抽气抽取的是下级抽气压缩做功后的气源,末级抽气抽取的是热功转换装置经膨胀做功后的尾气或其它气源,实现逐步循环抽气逐步增大循环流量到末级集中膨胀做功,一级循环喷射抽气直接抽取热功转换装置膨胀做功后的尾气或抽取其它气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其特征是:工质气体通过压缩机压缩或者液化后采用了热力升压并蒸发成为动力气源,经过有压燃烧室燃烧升温或者通过喷射抽气系统抽吸燃气或其它热气升温或者采用加热升温方式提高温度参数,动力气源通过喷射抽气系统实现以下用途之一:
(1)用于热力引风机系统或热力鼓风机系统;
(2)为水源热泵或制冷利用系统提供抽气动力,复合喷射抽气系统抽取水源容器内的蒸汽与动力气流混合扩压后为用户供热,或者抽出水源容器内蒸汽使水源降温成为冷水为用户提供冷源;
(3)复合喷射抽气系统为单效或多效蒸馏系统提供喷射抽气压缩动力;
(4)为气轮机提供气源成为气轮机动力系统,末级循环喷射抽气抽取大气或气轮机尾气或前置气轮机排气,或者抽取其它系统来气;
(5)为喷管提供气源成为喷气式发动机系统,末级循环喷射抽气抽取大气或前置涡轮机排气或抽取空气液化系统排气,或者抽取其它系统来气。
CN201210154874.3A 2011-05-16 2012-05-16 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2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4874.3A CN102852567B (zh) 2011-05-16 2012-05-16 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5608.3 2011-05-16
CN2011101256083 2011-05-16
CN201110125608 2011-05-16
CN201110140232 2011-05-27
CN201110140232.3 2011-05-27
CN2011101402323 2011-05-27
CN201110252539.2 2011-08-30
CN2011102525392 2011-08-30
CN201110252539 2011-08-30
CN201110452528.9 2011-12-23
CN201110452528 2011-12-23
CN2011104525289 2011-12-23
CN201210154874.3A CN102852567B (zh) 2011-05-16 2012-05-16 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2567A CN102852567A (zh) 2013-01-02
CN102852567B true CN102852567B (zh) 2016-08-10

Family

ID=4739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487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52567B (zh) 2011-05-16 2012-05-16 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52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5148A (zh) * 2012-10-22 2014-05-07 张玉良 自冷式热力做功方法
WO2015192648A1 (zh) * 2014-06-20 2015-12-23 张玉良 利用真空动力节能方法
CN104564344B (zh) * 2015-01-07 2017-10-1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104841258A (zh) * 2015-05-05 2015-08-19 河北唯沃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气增压装置
PL421044A1 (pl) * 2017-03-30 2018-10-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Układ oraz sposób dla pompy strumieniowej silnika zasilanej przez zamienny układ regulacji przepływu powietrza
CN108151358B (zh) * 2017-12-08 2020-11-06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基于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冷热电固碳联供多能流区域能源站
CN108731924B (zh) * 2018-04-10 2023-06-2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拉瓦尔喷管原理的燃气轮机喷嘴流量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9340661B (zh) * 2018-11-20 2021-11-09 鹤山倍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照明设备
US10731557B1 (en) 2019-04-19 2020-08-04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Cyclonic dirt separator for high efficiency brayton cycle based micro turbo alternator
WO2022100604A1 (zh) * 2020-11-10 2022-05-19 张玉良 采用了热力升压的热力系统及升压喷射器
CN114832576B (zh) * 2022-04-08 2023-05-26 中南大学 多级喷射式分子筛纯化器
CN115095554B (zh) * 2022-07-25 2024-02-27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级联式热压机装置
CN115406131B (zh) * 2022-08-31 2023-11-28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喷射器的水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7145Y (zh) * 1997-02-05 1999-02-10 关进财 恒比定压可变喷嘴蒸汽喷射泵
CN2459088Y (zh) * 2000-12-29 2001-11-14 魏仕英 新型蒸汽喷射器
CN1470823A (zh) * 2002-07-11 2004-01-28 ��ʽ�����װ 喷射循环
CN1566715A (zh) * 2003-06-14 2005-01-19 王卫民 蒸汽抽射真空射流加压装置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11716E5 (sv) * 1998-03-20 2009-01-28 Piab Ab Ejektorpump
US20050061378A1 (en) * 2003-08-01 2005-03-24 Foret Todd L. Multi-stage eductor apparatus
JP5195364B2 (ja) * 2008-12-03 2013-05-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7145Y (zh) * 1997-02-05 1999-02-10 关进财 恒比定压可变喷嘴蒸汽喷射泵
CN2459088Y (zh) * 2000-12-29 2001-11-14 魏仕英 新型蒸汽喷射器
CN1470823A (zh) * 2002-07-11 2004-01-28 ��ʽ�����װ 喷射循环
CN1566715A (zh) * 2003-06-14 2005-01-19 王卫民 蒸汽抽射真空射流加压装置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2567A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2567B (zh) 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
CN102797515B (zh) 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
CN101906998B (zh) 多循环发电热力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8286431B2 (en)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including a refrigeration cycle
CN110953749A (zh) 高效蒸汽压缩式热泵
CN105317484B (zh) 利用真空动力节能方法
US20120116594A1 (en) Jet pump system for heat and cold management, apparatus, arrangement and methods of use
CN104806313B (zh) 一种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07542508A (zh) 一种船舶余热梯级利用式冷热电淡四联产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1464069B (zh) 热力喷射及涡流复合型空调机
CN103775148A (zh) 自冷式热力做功方法
EP3546826B1 (en) Vapor heat pump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low pressure vapor through supplementing enthalpy and pressure boost
CN210345951U (zh) 气悬浮热泵机组
CN102878603A (zh) 燃气-蒸汽循环联合双级耦合热泵供暖装置
CN109163475A (zh) 基于膨胀机和压缩机耦合的余热回收制冷系统和方法
CN102620462B (zh) 热源驱动的真空制冷系统
CN102536468A (zh) 二氧化碳压缩系统
AU2011217609B2 (en) Apparatus for air conditioning or water production
CN101449115B (zh) 冷却循环系统、天然气液化设备、冷却循环系统的运转方法及改造方法
US20070157659A1 (en) Multi-stage refrigerant turbine
CN109555666A (zh) 回收利用空气压缩机冷却器中产生的冷凝水的系统和方法
CN206035554U (zh) 一种气‑液喷射式orc系统
CN111396291A (zh) 压缩气体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CN206889110U (zh) 一种集高效、节水、可控于一体的燃气轮机四联产系统
CN109578098A (zh) 零碳排放的天然气热电联供发电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