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3661A - 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3661A
CN102843661A CN2012102848459A CN201210284845A CN102843661A CN 102843661 A CN102843661 A CN 102843661A CN 2012102848459 A CN2012102848459 A CN 2012102848459A CN 201210284845 A CN201210284845 A CN 201210284845A CN 102843661 A CN102843661 A CN 102843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etho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erminal
calling
call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48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3661B (zh
Inventor
周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848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3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3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3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收到主叫终端的来电时,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通信终端和/或所述通信终端预设的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并将所述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主叫终端,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所述主叫终端呼叫所述通信终端的提示信息。借此,本发明能够保证主叫用户更加准确、及时地联系到被叫用户。

Description

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呼叫转移是一种网络侧功能,又称为呼入转移,如果用户的通信终端当前无法接听或其他原因导致未能接听来电时,通过呼叫转移便可将所述来电转移到其它设定好的转移号码上。但现有呼叫转移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一、呼叫转移是网络侧的功能,如果运营商或当前网络服务商不支持,将无法实现呼叫转移;
二、呼叫转移设定的转移号码在设定好之后便固定不变,因此不能保证主叫终端能时刻联系到被叫终端;
三、当设定的转移号码处于限制状态:如停机、欠费、无信号、关机时,转移呼叫将因转移号码处于限制状态而无法联系到被叫终端;
四、呼叫转移不考虑来电是否紧急,所有来电一律转移,有时会给被叫终端造成接听非重要来电的负担。
综上可知,现有呼叫转移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其能够保证主叫用户更加准确、及时地联系到被叫用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紧急联系方法,应用于通信终端,包括步骤如下:
判断步骤,收到主叫终端的来电时,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通信终端和/或所述通信终端预设的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分析步骤,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并将所述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发送步骤,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主叫终端,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所述主叫终端呼叫所述通信终端的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紧急联系方法,所述分析步骤包括:
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最近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预定个数的第一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第二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次数达到预定的成功次数阈值的第三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三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紧急联系方法,所述判断步骤之前包括:
设置步骤,设置所述转移号码;
所述判断步骤进一步包括:
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时,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建立通话;
若所述主叫终端未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建立通话,则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所述主叫终端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形成的未接来电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的未接次数阈值;
若达到所述未接次数阈值,则判定所述来电为紧急联系事件,并允许将所述来电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
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紧急联系方法,所述判断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的步骤包括:
所述来电被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后,判断所述通信终端在第四预定时间段内是否又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
若又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则判定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转移号码未成功建立通话。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紧急联系方法,所述判断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的步骤包括:
所述来电被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后,根据通信网络发来的呼叫转移反馈消息,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包括有:
判断模块,用于收到主叫终端的来电时,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通信终端和/或所述通信终端预设的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分析模块,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并将所述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主叫终端,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所述主叫终端呼叫所述通信终端的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最近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预定个数的第一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第二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次数达到预定的成功次数阈值的第三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三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转移号码;
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时,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建立通话;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若所述主叫终端未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建立通话时,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所述主叫终端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形成的未接来电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的未接次数阈值;
允许子模块,用于若达到所述未接次数阈值时,判定所述来电为紧急联系事件,并允许将所述来电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所述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来电被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后,判断所述通信终端在第四预定时间段内是否又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若又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则判定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转移号码未成功建立通话。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终端,所述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来电被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后,根据通信网络发来的呼叫转移反馈消息,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本发明当主叫终端的来电未被通信终端(即被叫终端)或所述通信终端预设的转移号码接听时,在通信终端的近期通信记录中自动判定出近期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紧急联系方式,所述紧急联系方式更为丰富、科学、有效的联系方式,其在理论上是能够联系到被叫用户的概率最高的联系方式;然后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主叫终端,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主叫终端呼叫通信终端的提示信息,以便主叫用户能够通过所述紧急联系方式成功联系上被叫用户,或者让被叫用户得知所述来电信息后主动、及时地联系主叫用户。借此,本发明通过紧急联系方式或者所述紧急联系方式与转移号码相结合的联系技术,使得主叫用户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联系到被叫用户,将用户所处的生活关系网络转化为了一个通信联系网络,以防止通信联系中断所造成的损失。优选的是,若主叫终端的来电未与通信终端接听,则通信终端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主叫终端的未接来电的次数是否达到未接次数阈值,将达到所述未接次数阈值的来电判定为紧急联系事件,并仅允许将所述紧急联系事件对应的来电进行呼叫转移,从而避免了所有来电一律呼叫转移,给被叫用户造成的非重要来电接听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紧急联系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4是本发明优选紧急联系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中所述通信终端100作为被叫终端,其通过通信网络200与主叫终端300和若干其他终端400通信连接,所述通信终端100、主叫终端300和其他终端400可以是手机、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并且,所述通信终端100包括判断模块10、分析模块20以及发送模块30,其中:
所述判断模块10,用于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时,判断主叫终端300是否与通信终端100和/或通信终端100预设的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所述转移号码由用户预先设置,即在通信终端100未能接听主叫终端300的来电时,为所述来电提供至少一供呼叫转移的转移号码,该呼叫转移的功能由通信网络200实现。
所述分析模块20,用于若主叫终端300未能与通信终端100和/或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时,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并将所述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所述近期通信记录是指最近预定时间段内所形成的通信记录,并且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号码、邮箱地址、即时通信号码等通信账号。所述紧急联系方式是对一切可能联系到被叫用户的联系方式所进行的整理、归纳、筛选,理论上是联系到被叫用户的概率最高的联系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30,用于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主叫终端300,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主叫终端300呼叫通信终端100的提示信息,即以所述紧急联系方式作为收件人而向其发送所述提示信息。以便主叫用户能够通过所述紧急联系方式成功联系上被叫用户,或者让被叫用户得知所述来电信息后主动、及时地联系主叫用户。优选的是,所述发送模块30可以通过短信、即时通信、邮件等形式向所述主叫终端300发送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所述提示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分析模块20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最近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预定个数的第一联系方式,并将第一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例如,将最近一个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所述分析模块20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第二联系方式,并将第二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例如,将最近1小时内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5个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所述分析模块20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次数达到预定的成功次数阈值的第三联系方式,并将第三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例如,将最近24小时内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次数超过2次的3个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图2是本发明优选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中所述通信终端100作为被叫终端,其通过通信网络200与主叫终端300和若干其他终端400通信连接,并且所述通信终端100包括判断模块10、分析模块20、发送模块30和/或设置模块40,其中:
所述设置模块40,用于设置转移号码。所述转移号码由用户自定义设置,即在用户忘记携带通信终端100等原因未能接听主叫终端300的来电时,为所述来电提供至少一供呼叫转移的转移号码,具体呼叫转移的功能由通信网络200实现,可以是无条件呼叫转移或者有条件呼叫转移。更好的是,设置模块40还可以用于开启本发明的紧急联系模式,所述紧急联系模式可以由系统预置开启或由用户自定义开启。
所述判断模块10进一步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11,用于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时,判断主叫终端300是否与通信终端100成功建立通话。
第二判断子模块12,用于若主叫终端300未与通信终端100成功建立通话时,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主叫终端300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形成的未接来电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的未接次数阈值。
允许子模块13,用于若达到未接次数阈值时,判定来电为紧急联系事件,并允许将所述来电转移到转移号码。所述紧急联系事件的判定是利用某来电号码短期内在通信终端100的通信记录中形成未接呼叫的频率大小判定其是否为紧急联系事件,唯有紧急联系事件才允许进行呼叫转移,避免了所有来电一律呼叫转移,而给被叫用户带来的一些非重要来电接听的负担。
第三判断子模块14,用于判断主叫终端300是否与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优选的是,第三判断子模块14用于在所述来电被转移到转移号码后,判断通信终端100在第四预定时间段内,例如1分钟内,是否又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若又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则判定主叫终端300与转移号码未成功建立通话。更好的是,第三判断子模块14用于在所述来电被转移到转移号码后,根据通信网络200发来的呼叫转移反馈消息,判断主叫终端300是否与转移号码对应的其他终端400成功建立通话。
所述分析模块20,用于若主叫终端300未与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时,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并将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号码、邮箱地址、即时通信号码等通信账号。若呼叫转移不成功或未成功建立通话,自动判定转移号码失效,启用紧急联系方式的判定,从而弥补了呼叫转移不能保证成功联系被叫用户的缺陷。
所述发送模块30,用于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主叫终端300;和/或用于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主叫终端300呼叫通信终端100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考虑到用户忘记带通信终端100、漏接电话等原因未能接听来电时,通过转移号码和紧急联系方式相结合的紧急联系方案,以期达到主叫用户能准确、及时地联系到被叫用户。当呼叫转移不成功后,自动判定紧急联系方式为主叫终端300提供了更为丰富、科学、有效的联系方式。
图3是本发明紧急联系方法的流程图,其可通过如图1或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100实现,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S301,判断步骤: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时,判断主叫终端300是否与通信终端100和/或通信终端100预设的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所述转移号码由用户预先设置,即在通信终端100未能接听主叫终端300的来电时,为所述来电提供至少一供呼叫转移的转移号码,该呼叫转移的功能由通信网络200实现。
步骤S302,分析步骤: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并将该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号码、邮箱地址、即时通信号码等通信账号。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302进一步包括:
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最近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预定个数的第一联系方式,并将第一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例如,将最近一个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第二联系方式,并将第二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例如,将最近1小时内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5个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次数达到预定的成功次数阈值的第三联系方式,并将第三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例如,将最近24小时内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次数超过2次的3个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步骤S303,发送步骤: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主叫终端300,以便主叫用户能够通过所述紧急联系方式成功联系上被叫用户;和/或向紧急联系方式发送主叫终端300呼叫通信终端100的提示信息,以便让被叫用户得知所述来电信息后主动、及时地联系主叫用户。优选的是,所述发送模块30可以通过短信、即时通信、邮件等形式向所述主叫终端300发送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所述提示信息。
图4是本发明优选紧急联系方法的流程图,其可通过如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100实现,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S401,设置转移号码。所述转移号码由用户自定义设置,即在用户忘记带通信终端100等原因未能接听主叫终端300的来电时,为所述来电提供至少一供呼叫转移的转移号码,具体呼叫转移的功能由通信网络200实现。更好的是,本步骤还可包开启本发明的紧急联系模式,所述紧急联系模式可以由系统预置开启或由用户自定义开启。
例如,用户UE1在通信终端100内设定其转移号码为转移号码A,同时开启紧急联系模式。
步骤S402,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
例如,用户UE2通过主叫终端300向用户UE1的通信终端100发送呼叫请求,则通信终端100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并且通信终端100可获取和显示主叫终端300的电话号码。
步骤S403,判断主叫终端300是否与通信终端100成功建立通话,若是则执行步骤S404,否则执行步骤S405。
步骤S404,主叫终端300与通信终端100进行通话。
例如,若用户UE1收到来电后点击通信终端100的接听键,用户UE2便可与用户UE1进行通话。
步骤S405,若主叫终端300未与通信终端100成功建立通话,则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主叫终端300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形成的未接来电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的未接次数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06,否则返回步骤S402。
步骤S406,若达到未接次数阈值,则判定来电为紧急联系事件,并允许将来电转移到转移号码。所述紧急联系事件的判定是利用某来电号码短期内在通信终端100的通信记录中形成未接呼叫的频率大小判定其是否为紧急联系事件,唯有紧急联系事件才允许进行呼叫转移,避免了所有来电一律呼叫转移,而给被叫用户带来的一些非重要来电接听的负担。
例如,用户UE2通过主叫终端300持续呼叫用户UE1的通信终端100,用户UE1均未接听,若通信终端100的通信记录中在短期内形成主叫终端300的未接电话的次数到达预定阈值,则可判定为用户UE2紧急联系用户UE1的紧急联系事件,并允许启动呼叫转移。
步骤S407,判断主叫终端300是否与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若是则执行步骤S408,否则执行步骤S409。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407包括:
所述来电被转移到转移号码后,判断通信终端100在第四预定时间段内是否又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若又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则判定主叫终端300与转移号码未成功建立通话;或者
所述来电被转移到转移号码后,根据通信网络200发来的呼叫转移反馈消息,判断主叫终端300是否与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例如,通信网络200将所述主叫终端300的所述来电转移至转移号码A后,若通信终端100在30秒内再次收到主叫终端300的来电,则充分说明呼叫转移到转移号码A后未未能成功建立通话或者未能联系到用户UE1,可判定所述转移号码失效。所述判定转移号码失效,只是指所述转移号码在本次呼叫转移中失效,并不影响下一次呼叫转移使用该转移号码。当然,也可以在本次呼叫转移之后提示所述转移号码失效,询问用户是否修改。
步骤S408,主叫终端300与转移号码对应的其他终端400进行通话。
例如,若用户UE1收到呼叫转移的来电提醒后,后点击其他终端400的接听键,用户UE2便可与用户UE1进行通话。
步骤S409,若主叫终端300未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则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与通信终端100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并将所述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例如,在最近2小时内联系方式C、D、E和通信终端100成功建立通信的频率高,则判定联系方式C、D、E为紧急联系方式。所述紧急联系方式C、D、E可以是电话号码、邮箱地址、即时通信号码等通信账号,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可由不同的用户所拥有,例如紧急联系方式C、D、E分别归用户UE3、用户UE4和用户UE5所拥有。
步骤S410,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主叫终端300。
例如,用户UE1的通信终端100自动将紧急联系方式C、D、E通过第一短信发至用户UE2的主叫终端300,并可在第一短信中说明紧急联系方式C、D、E为目前可联系到被叫用户的有效联系方式。
步骤S411,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主叫终端300呼叫通信终端100的提示信息。
例如,用户UE1的通信终端100自动将用户UE2的主叫终端300的电话号码通过第二短信发送至紧急联系方式C、D、E,并可在第二短信中说明主叫终端300的电话号码紧急呼叫用户UE1,请告知用户UE1及时与用户UE2联系。
综上所述,本发明当主叫终端的来电未被通信终端(即被叫终端)或所述通信终端预设的转移号码接听时,在通信终端的近期通信记录中自动判定出近期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紧急联系方式,所述紧急联系方式更为丰富、科学、有效的联系方式,其在理论上是能够联系到被叫用户的概率最高的联系方式;然后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主叫终端,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主叫终端呼叫通信终端的提示信息,以便主叫用户能够通过所述紧急联系方式成功联系上被叫用户,或者让被叫用户得知所述来电信息后主动、及时地联系主叫用户。借此,本发明通过紧急联系方式或者所述紧急联系方式与转移号码相结合的联系技术,使得主叫用户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联系到被叫用户,将用户所处的生活关系网络转化为了一个通信联系网络,以防止通信联系中断所造成的损失。优选的是,若主叫终端的来电未与通信终端接听,则通信终端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主叫终端的未接来电的次数是否达到未接次数阈值,将达到所述未接次数阈值的来电判定为紧急联系事件,并仅允许将所述紧急联系事件对应的来电进行呼叫转移,从而避免了所有来电一律呼叫转移,给被叫用户造成的非重要来电接听的负担。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紧急联系方法,应用于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判断步骤,收到主叫终端的来电时,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通信终端和/或所述通信终端预设的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分析步骤,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并将所述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发送步骤,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主叫终端,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所述主叫终端呼叫所述通信终端的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联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步骤包括:
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最近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预定个数的第一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第二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若未成功建立通话,则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次数达到预定的成功次数阈值的第三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三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急联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之前包括:
设置步骤,设置所述转移号码;
所述判断步骤进一步包括:
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时,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建立通话;
若所述主叫终端未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建立通话,则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所述主叫终端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形成的未接来电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的未接次数阈值;
若达到所述未接次数阈值,则判定所述来电为紧急联系事件,并允许将所述来电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
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急联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的步骤包括:
所述来电被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后,判断所述通信终端在第四预定时间段内是否又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
若又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则判定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转移号码未成功建立通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急联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的步骤包括:
所述来电被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后,根据通信网络发来的呼叫转移反馈消息,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6.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判断模块,用于收到主叫终端的来电时,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通信终端和/或所述通信终端预设的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分析模块,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联系方式,并将所述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给所述主叫终端,和/或向所述紧急联系方式发送关于所述主叫终端呼叫所述通信终端的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最近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预定个数的第一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第二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或者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若未成功建立通话时,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出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通信的次数达到预定的成功次数阈值的第三联系方式,并将所述第三联系方式判定为紧急联系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转移号码;
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时,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建立通话;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若所述主叫终端未与所述通信终端成功建立通话时,从所述近期通信记录中分析所述主叫终端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形成的未接来电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的未接次数阈值;
允许子模块,用于若达到所述未接次数阈值时,判定所述来电为紧急联系事件,并允许将所述来电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来电被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后,判断所述通信终端在第四预定时间段内是否又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若又收到所述主叫终端的来电,则判定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转移号码未成功建立通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来电被转移到所述转移号码后,根据通信网络发来的呼叫转移反馈消息,判断所述主叫终端是否与所述转移号码成功建立通话。
CN201210284845.9A 2012-08-10 2012-08-10 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 Active CN102843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4845.9A CN102843661B (zh) 2012-08-10 2012-08-10 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4845.9A CN102843661B (zh) 2012-08-10 2012-08-10 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3661A true CN102843661A (zh) 2012-12-26
CN102843661B CN102843661B (zh) 2015-04-08

Family

ID=4737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4845.9A Active CN102843661B (zh) 2012-08-10 2012-08-10 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366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692A (zh) * 2013-12-27 2014-04-30 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适用于老年人或特殊人群移动终端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CN104125550A (zh) * 2014-06-23 2014-10-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转移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5282295A (zh) * 2015-10-28 2016-01-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候选联系人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6034288A (zh) * 2015-03-18 2016-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话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37617A (zh) * 2017-04-25 2018-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获取最相关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769438A (zh) * 2018-07-09 2018-11-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处理呼叫等待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11629099A (zh) * 2020-05-06 2020-09-0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24563A1 (en) * 1999-09-29 2001-04-05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placing an emergency cal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33455A (zh) * 2003-03-27 2006-09-13 基奥赛拉无线公司 有定位能力的移动手持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24563A1 (en) * 1999-09-29 2001-04-05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placing an emergency cal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402948A (zh) * 1999-09-29 2003-03-12 诺基亚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紧急呼叫的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833455A (zh) * 2003-03-27 2006-09-13 基奥赛拉无线公司 有定位能力的移动手持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692A (zh) * 2013-12-27 2014-04-30 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适用于老年人或特殊人群移动终端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CN104125550A (zh) * 2014-06-23 2014-10-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转移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6034288A (zh) * 2015-03-18 2016-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话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82295A (zh) * 2015-10-28 2016-01-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候选联系人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8737617A (zh) * 2017-04-25 2018-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获取最相关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769438A (zh) * 2018-07-09 2018-11-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处理呼叫等待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8769438B (zh) * 2018-07-09 2020-07-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处理呼叫等待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11629099A (zh) * 2020-05-06 2020-09-0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629099B (zh) * 2020-05-06 2021-11-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3661B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7381B1 (en) Virtual telephony assistant
CN102843661B (zh) 紧急联系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1945167B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25380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recipient control of communications
US9986079B1 (en) Virtual telephony assistant
US7403767B2 (en)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with record keeping for missed calls
US9936081B2 (en) Determining telecommunication subscriber metrics
CN103249018A (zh) 一种多方通话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1179619A (zh) 一种移动电话及其自动应答方法
CN103188372B (zh) 移动终端的通话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20120033607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3856324A (zh) 一种身份确认、通讯请求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154145B1 (en) Virtual telephony assistant
CN101764870A (zh) 一种手机来电实现防火墙的方法
CN105262881A (zh)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902517B (zh) 一种通讯终端及来电应答的方法
KR100937487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인터넷전화 및 일반전화 사용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955136B (zh) 终端管理装置及方法、终端及其动作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5119937A (zh) 用户终端的通话方法与装置
CN104683577A (zh)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3179534A (zh) 一种语音接续结果下发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528986B (zh) 基于voip与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系统
CN104754573A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282547B (zh) 一种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拨打电话的方法及设备
CN103002409A (zh) 信息自动回复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