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3302B -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3302B
CN102843302B CN201210344677.8A CN201210344677A CN102843302B CN 102843302 B CN102843302 B CN 102843302B CN 201210344677 A CN201210344677 A CN 201210344677A CN 102843302 B CN102843302 B CN 102843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terminal
message
probe requests
respons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46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3302A (zh
Inventor
张明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446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3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3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3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当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降低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预设发射功率;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以使终端根据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第一信道接入网络。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在引导STA优先使用某一频段接入网络的同时,减少支持另一频段的STA的接入时间。

Description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站点(Station;以下简称为STA)加入接入点(Access Point;以下简称:AP)经过扫描、认证、关联三个过程。STA首先经过主动或被动扫描获得网络的服务集标示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以下简称:SSID),接着STA选择一个SSID发起认证请求,AP回应该认证请求;如果认证成功,则STA向已认证的网络发起关联请求,AP回应该关联请求;如果关联成功,则STA与AP之间便可以进行数据收发。随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ccess Network;以下简称:WLAN)的普及,无线用户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的用户使用能同时支持2.4G频段和5G频段的双频STA。但是,由于用户本身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而且大部分无线接入服务供应商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再加上802.11b/g比802.11a的应用更为广泛,最终很多双频STA都使用2.4G频段,造成2.4G频段的拥挤和5G频段的浪费。实际上,5G频段拥有更高的接入容量,2.4G频段最多只能有3个不重叠的通讯信道,而5G频段却能提供更多不重叠的通讯信道,在中国有5个,而在北美多达24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厂商提出了频段选择(band select)技术,要求支持双频段的STA在未接入AP之前,在2.4G和5G频段的所有信道上广播探测请求帧,AP在2.4G频段的信道和5G频段的信道上等待接收探测请求帧,如果AP在两个频段的信道上都接收到的探测请求帧或者仅在5G频段的信道上收到探测请求帧,则回应一个5G频段的探测响应,如果AP仅在2.4G频段的信道上收到探测请求帧,则回应一个2.4G频段的探测响应,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将支持双频段的STA引导到5G频段上进行网络接入。然而,这种方法会明显增加支持2.4G频段的STA的接入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用以在引导STA优先使用某一频段接入网络的同时,减少支持另一频段的STA的接入时间。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包括:
当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降低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预设发射功率;
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所述网络。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包括:
终端在第一信道上向无线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AP根据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
如果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所述终端重新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向所述AP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所述网络。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AP,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功率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所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降低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预设发射功率;
发送模块,用于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所述网络。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信道上向无线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AP根据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
接入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时,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向所述AP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所述网络。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当AP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降低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预设发射功率,并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立即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使得支持双频的终端能够及时根据探测响应报文的信道强度确定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及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达到引导终端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的目的,另外,由于AP在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后直接进行回应,不需要等待第二信道上的探测请求报文,无论是支持双频段的终端还是支持单频段的终端均减少了接入网络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AP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AP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降低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预设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信道可以为2.4G频段上的信道,第二信道可以为5G频段上的信道,但不限于此。例如,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一信道可以是5G频道上的信道,而第二信道可以是比5G更高频段(例如8G频段)上的信道。再例如,随着5G频段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用户可能优先使用5G频段,而舍弃2.4G频段,基于还可以将终端从5G频段引导到2.4G频段上,则第一信道可以是5G频段上的信道,而第二信道可以是2.4G频段上的信道。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STA,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AP。该步骤101具体为:当AP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AP对自身的预设发射功率进行降低处理,即降低向该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发射功率。在本实施例中,AP降低探测响应报文的发射功率,一方面实现立即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使得终端能够快速接入网络,减少终端接入网络的时间,一方面实现对支持双频段的STA接入网络的引导。
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实际上是指AP正常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所使用的功率,为了便于区分和描述,将该AP使用的正常发射功率称为预设发射功率。
步骤102,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以使终端根据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第一信道接入网络。
在对自身的发射功率进行降低处理后,AP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该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以响应步骤101接收到的探测请求报文,即本实施例采用降低发射功率的方式来回应终端。终端接收到该探测响应报文后,由于其发射功率很低,所以该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就比较低,例如可能会低于预设强度门限,则对于支持双频段的终端来说,认为该第一信道当前不可用,便自动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该第二信道接入网络;而对于支持单频段的终端来说,认为该第一信道当前质量不佳,于是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第一信道接入网络。其中,在本实施例的终端上预先设置有强度门限,该强度门限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不同的值,本实施例对其具体值不做限定。其中,AP降低后的发射功率与终端侧预设强度门限之间有对应关系。例如,如果终端上预设的强度门限为-60dbm,则AP可以将其预设发射功率降低到-75dbm或其以下,这样当AP使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时就可以保证终端接收到的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60dbm。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双频终端来说,终端会自动进行信道切换;对于单频终端来说,终端不会进行信道切换,而是重新发送一个探测请求报文。
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是支持双频段的终端还是支持单频段的终端,如果AP首先接收到其在2.4G频段的信道上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都会等待一段时间,用以在5G频段的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如果AP在这段时间内在5G频段的信道上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则会在5G频段的信道上回应探测响应报文,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在5G频段的信道上没有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则会在2.4G频段的信道上回应探测响应报文。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仅支持2.4G频段的终端还是同时支持2.4G频段和5G频段的终端,该方法都会明显增加终端接入网络的时间。
而在本实施例中,AP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后,不等待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而是直接针对第一信道上的探测请求报文返回探测响应报文,并通过降低探测响应报文的发射功率,使得终端接收到的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强度门限,这样如果终端是支持双频段的终端,则该终端可以及时完成从第一信道到第二信道的切换并使用第二信道完成网络的接入,实现了对终端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的引导,并且由于AP及时响应探测请求报文不需要等待,所以能够提高终端接入网络的及时性,减少终端的接入时间,另外,虽然支持双频段的终端需要重新使用第二信道进行网络接入,但该过程需要的时间与现有技术中AP首先在2.4G频段的信道上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场景下继续等待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的时间相比还是少很多,所以可以减少终端的接入时间;如果终端是支持单频段的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之后,可以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报文,此时,AP再次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时可以确定该终端为支持单频段的终端,故可以及时响应该探测请求报文,使得终端通过第一信道接入网络,虽然支持单频段的终端需要重新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但该过程需要的时间与现有技术中AP首先在2.4G频段的信道上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场景下继续等待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的时间相比还是少很多,所以,对于支持单频段的终端来说,本实施例的方法也能够提高其接入网络的速度,减少其接入网络需要的时间。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在实现对终端通过第二信道接入网络的引导的同时,可以减少终端接入网络的时间。例如,如果本实施例的终端是仅支持2.4G频段的终端,则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网络接入,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少其接入网络的时间;如果本实施例的终端是同时支持2.4G频段和5G频段的终端,则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网络接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既可以引导该终端在5G频段的信道上接入网络,又可以减轻该终端接入网络的时间。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实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在步骤102之后包括:
步骤103、当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以下简称MAC)地址判断终端是否已关联在第一信道上;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04;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105。
步骤104、将存储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终端的信息迁移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
步骤105、采用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
本实施例适用于终端同时支持双频段的情况。当终端为同时支持双频段的终端时,终端接收到AP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并确定出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时,终端会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其中,终端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的过程为:终端在第二信道上重新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对于AP来说,在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之后,会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这里AP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的探测请求报文是终端非首次发送的。当AP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终端的MAC地址判断终端是否已关联在第一信道上;如果终端已经关联在第一信道上,则AP将终端存储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该终端的信息迁移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实现从第一信道到第二信道的迁移;如果终端还未关联在第一信道上,则AP采用预设发射功率(即不降低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该探测响应报文是针对第二信道回应的,所以终端探测到的是第二信道对应的频段的SSID,使得终端实现了从第二信道接入网络。
这里存储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的MAC地址、该AP的MAC地址、该终端所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以下简称WLAN)的ID、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以下简称VLAN)的IDVID以及终端的IP地址等。另外,AP除了将终端存储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该终端的信息迁移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之外,还可以根据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的探测请求报文,对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记录的终端的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例如补充或更新的信息可以是速率,信道标识,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以下简称为RSSI)值等。进一步举例说明,假设之前使用的是2.4G频段的11信道,现在切换到了5G频段的149信道,则终端与AP之间协商的速率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之前协商是11Mbps,现在协商的可能是26Mbps,因此需要对速率进行更新。
上述终端关联在第一信道上是指终端通过第一信道接入网络;如果终端关联在第一信道上,则AP会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存储与该终端的相关信息,例如终端的MAC地址,终端接入AP的MAC地址、终端所在WLAN的ID等等。基于此,AP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之后,可以从中获取终端的MAC地址,并判断终端的MAC地址是否记录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如果终端的MAC地址记录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则说明终端已经关联在第一信道上;如果终端的MAC地址未记录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则说明终端未关联在第一信道上。
进一步可选的,为了防止同一终端同时在两个信道上接入,如图2所示,在步骤104之后,还包括:
步骤106、向终端发送解关联报文,以通过该解关联报文指示终端解除与第一信道的关联。
AP将终端从第一信道重新关联到第二信道之后,向终端发送解关联报文,以指示终端解除与第一信道的关联。对于终端来说,在接收到AP发送的解关联报文之后,识别出需要解除与第一信道的关联,则终端就会在终端上与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删除终端的有关信息,并且不再通过该射频口接入网络,实现与该第一信道的解关联。该解关联报文中主要包括AP的BSSID、终端的MAC地址、解关联原因等信息。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将终端从第一信道迁移到第二信道,能够减轻第一信道对应频段的拥挤,提高第二信道对应频段的利用率,减轻第二信道对应频段的浪费,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果AP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则采用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即不降低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从而使终端使用第一信道接入网络。该实施方式尤其适用于仅支持第一信道对应频段的终端,当该终端在第一信道上首次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后,会接收到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的探测响应报文,然后会再次在第一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此时,AP因为接收到的不再是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所以使用正常的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使得支持单频段的终端能够及时接入网络,减少了接入时间。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当AP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采用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即不降低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该实施方式适用于终端首先在第二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的场景,这里的终端可以是仅支持第二信道对应频段的终端,也可以是同时支持第一信道对应频段和第二信道对应频段的终端。在该实施方式中,如果AP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及时采用正常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有利于终端及时接入网络,减少了接入网络需要的时间。
由上述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解决了在双频AP上,仅支持2.4G频段的终端和同时支持2.4G频段和5G频段的终端存在的接入时间较长的问题,尤其适用于仅支持2.4G频段的终端,大大提升了终端上网的良好体验。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终端在第一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
步骤302、终端接收AP根据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
步骤303、终端判断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信道强度门限;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则执行步骤304;可选的,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门限,则执行步骤305。
步骤304、终端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终端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第一信道接入网络。
步骤305、终端使用第一信道上接入网络。
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STA,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信道可以是2.4G频段上的信道,第二信道可以是5G频段上的信道,但不限于此。例如,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一信道可以是5G频道上的信道,而第二信道可以是比5G更高频段(例如8G频段)上的信道。再例如,随着5G频段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用户可能优先使用5G频段,而舍弃2.4G频段,基于还可以将终端从5G频段引导到2.4G频段上,则第一信道可以是5G频段上的信道,而第二信道可以是2.4G频段上的信道。
在本实施例中,无论终端是仅支持第一信道对应频段的单频段终端,还是同时支持第一信道对应频段和第二信道对应频段的双频段终端,终端会随机在某个信道上进行接入,对于仅支持第一信道对应频段的终端,只会在第一信道上进行接入。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终端在第一信道上进行接入,则终端会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对于AP来说,如果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则AP降低预设发射功率,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如果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则AP采用正常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
对于终端来说,在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之后,会接收到AP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终端接收到探测响应报文之后,判断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对于支持双频段的终端来说,则认为第一信道当前不可用,于是自动从第一信道切换为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对于支持单频段的终端来说,则认为第一信道当前质量不佳,故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第一信道接入网络。其中,在本实施例的终端上预先设置有强度门限,该强度门限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不同的值,本实施例对其具体值不做限定。其中,AP降低后的发射功率与终端侧预设强度门限之间有对应关系。例如,如果终端上预设的强度门限为-60dbm,则AP可以将其预设发射功率降低到-75dbm或其以下,这样当AP使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时就可以保证终端接收到的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60dbm。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说明第一信道当前可用,则终端使用第一信道成功接入网络。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的过程包括:终端在第二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使AP在根据终端的MAC地址判断出终端已经关联在第一信道上时,将存储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终端的信息迁移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实现从第一信道到第二信道的切换。这里存储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终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的MAC地址、该AP的MAC地址、该终端所在WLAN的ID、VID以及IP地址等。
进一步可选的,为了防止同一终端同时与两个信道相关联,终端在第二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之后还包括:终端接收AP发送的解关联报文,并根据解关联报文解除与第一信道的关联。
在本实施方式中,AP通过将终端从第一信道迁移到第二信道,能够减轻第一信道对应频段的拥挤,提高第二信道对应频段的利用率,减轻第二信道对应频段的浪费,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
综上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与AP相配合,AP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后,不等待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而是直接针对第一信道上的探测请求报文返回探测响应报文,并通过降低探测响应报文的发射功率,使得终端接收到的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强度门限,这样如果终端是支持双频段的终端,则该终端可以及时完成从第一信道到第二信道的切换并使用第二信道完成网络的接入,实现了对终端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的引导,并且由于AP及时响应探测请求报文不需要等待,所以能够提高终端接入网络的及时性,减少终端的接入时间,另外,虽然支持双频段的终端需要重新使用第二信道进行网络接入,但该过程需要的时间与AP等待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的时间相比还是少很多,所以可以减少终端的接入时间;如果终端是支持单频段的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之后,可以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报文,此时,AP再次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时可以确定该终端为支持单频段的终端,故可以及时响应该探测请求报文,使得终端通过第一信道接入网络,虽然支持单频段的终端需要重新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但该过程需要的时间与AP等待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的时间相比还是少很多,所以,对于支持单频段的终端来说,本实施例的方法也能够提高其接入网络的速度,减少其接入网络需要的时间。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在实现对终端通过第二信道接入网络的引导的同时,可以减少终端接入网络的时间。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AP包括:接收模块41、功率处理模块42和发送模块43。
其中,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功率处理模块42,与接收模块41连接,用于在接收模块41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降低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预设发射功率。
发送模块43,与功率处理模块42连接,用于采用功率处理模块42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以使终端根据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第一信道接入网络。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AP还包括:判断模块44和迁移模块45。
其中,判断模块44,与发送模块43和接收模块41连接,用于在发送模块43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之后,在接收模块41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终端的MAC地址判断终端是否已关联在第一信道上。
迁移模块45,与判断模块44连接,用于在判断模块44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存储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终端的信息迁移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43还用于在迁移模块44将存储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终端的信息迁移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之后,向终端发送解关联报文,以通过解关联报文指示终端解除与第一信道的关联。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43还用于在接收模块41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采用预设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或者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43还用于在接收模块41在第二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采用预设发射功率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道可以是2.4G频段上的信道,第二信道可以是5G频段上的信道。
本实施例提供的AP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AP,当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降低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预设发射功率,并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立即向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使得支持双频的终端能够及时根据探测响应报文的信道强度确定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达到引导终端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的目的,另外,由于AP在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后直接进行回应,不需要等待第二信道上的探测请求报文,无论是支持双频的终端还是支持单频的终端均减少了接入网络的时间,另外,虽然终端需要重新发起接入网络的过程,但是该过程需要的时间与AP等待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的时间相比还是少很多,所以可以减少终端的接入时间。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发送模块61、接收模块62和接入处理模块63。
其中,发送模块61,用于在第一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
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AP根据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可选的,接收模块62与发送模块61连接,用于在发送模块61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之后,接收探测响应报文。
接入处理模块63,与接收模块62连接,用于在接收模块62接收到的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时,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第一信道接入网络。
可选的,接入处理模块63用于从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第二信道接入网络包括:接入处理模块63具体用于在第二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使AP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的MAC地址判断出终端已经关联在第一信道上时,将存储在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本实施例的终端的信息迁移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终端还包括:关联解除模块64。关联解除模块64,与接入处理模块63连接,用于在接入处理模块63在第二信道上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之后,接收AP发送的解关联报文,并根据解关联报文解除与第一信道的关联。
可选的,接入处理模块63还用于在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门限时,使用第一信道接入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道可以是2.4G频段上的信道,第二信道可以是5G频段上的信道。
本实施例的终端可以是支持单频段的终端,也可以是支持双频段的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AP相配合,在接收到的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强度门限时,如果终端是支持双频段的终端,则可以及时完成从第一信道到第二信道的切换并使用第二信道完成网络的接入,实现了通过第二信道接入网络,并且由于AP及时响应探测请求报文不需要等待,所以终端能够及时接入网络,减少接入网络需要的时间,另外,虽然支持双频段的终端需要重新使用第二信道进行网络接入,但该过程需要的时间与AP等待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的时间相比还是少很多,所以可以减少终端的接入时间;如果终端是支持单频段的终端,在确定接收到的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之后,可以重新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报文,此时,AP再次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时可以确定该终端为支持单频段的终端,故可以及时响应该探测请求报文,并通过第一信道接入网络,虽然支持单频段的终端需要重新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但该过程需要的时间与AP等待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探测请求报文的时间相比还是少很多,所以,对于支持单频段的终端来说,其接入网络的速度较快,减少接入网络需要的时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降低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预设发射功率;
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所述网络;
所述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之后,还包括:
当在所述第二信道上接收到所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已关联在所述第一信道上;
若所述终端已关联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则将存储在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所述终端的信息迁移到所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存储在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所述终端的信息迁移到所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解关联报文,以通过所述解关联报文指示所述终端解除与所述第一信道的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在所述第一信道上接收到所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采用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探测响应报文;或者,
当在所述第二信道上接收到所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采用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探测响应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为2.4G频段上的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5G频段上的信道。
5.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在第一信道上向无线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AP根据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
如果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所述终端重新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向所述AP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所述网络;
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信道上向所述AP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所述AP在根据所述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判断出所述终端已经关联在所述第一信道上时,将存储在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所述终端的信息迁移到所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信道上向所述AP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AP发送的解关联报文,并根据所述解关联报文解除与所述第一信道的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门限,所述终端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为2.4G频段上的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5G频段上的信道。
9.一种无线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功率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到所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降低发送探测响应报文所采用的预设发射功率;
发送模块,用于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所述网络;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采用降低后的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探测响应报文之后,在所述接收模块在所述第二信道上接收到所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已关联在所述第一信道上;
迁移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存储在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所述终端的信息迁移到所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迁移模块将存储在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所述终端的信息迁移到所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之后,向所述终端发送解关联报文,以通过所述解关联报文指示所述终端解除与所述第一信道的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在所述第一信道上接收到所述终端非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采用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探测响应报文;或者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在所述第二信道上接收到所述终端首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采用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探测响应报文。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信道上向无线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AP根据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
接入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门限时,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或者重新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向所述AP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所述网络;
所述接入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信道切换到第二信道并使用所述第二信道接入网络包括:
所述接入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信道上向所述AP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以使所述AP在根据所述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判断出所述终端已经关联在所述第一信道上时,将存储在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的所述终端的信息迁移到所述第二信道对应的射频口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联解除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入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二信道上向所述AP发送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之后,接收所述AP发送的解关联报文,并根据所述解关联报文解除与所述第一信道的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探测响应报文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门限时,使用所述第一信道接入所述网络。
CN201210344677.8A 2012-09-17 2012-09-17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843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4677.8A CN102843302B (zh) 2012-09-17 2012-09-17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4677.8A CN102843302B (zh) 2012-09-17 2012-09-17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3302A CN102843302A (zh) 2012-12-26
CN102843302B true CN102843302B (zh) 2015-02-25

Family

ID=47370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4677.8A Active CN102843302B (zh) 2012-09-17 2012-09-17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33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434B (zh) * 2013-01-22 2019-03-1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lan网络中促进终端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EP2974518A4 (en) * 2013-03-15 2017-03-01 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ultiband operation of a single wi-fi radio
CN104065793A (zh) * 2013-03-18 2014-09-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CN103313350B (zh) * 2013-06-24 2016-09-0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接入点设备
CN103619054B (zh) * 2013-11-20 2017-04-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络频段选择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03731881A (zh) * 2013-12-17 2014-04-16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iFi接入点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04202061B (zh) * 2014-09-26 2017-03-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WO2016197331A1 (zh) 2015-06-09 2016-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段切换方法、终端
CN104936255B (zh) * 2015-06-29 2018-09-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路由器及终端
CN105188076A (zh) * 2015-08-10 2015-12-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选择接入频段的接入方法
CN106455011A (zh) * 2016-11-24 2017-02-22 上海迈外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8171946B (zh) * 2016-12-07 2020-05-22 欧姆龙株式会社 无线开关
US10306640B2 (en) * 2017-02-07 2019-05-28 Apple Inc. Basic bandwidth device on secondary channel
CN108156272B (zh) * 2017-12-11 2022-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关联频段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35350B (zh) * 2018-03-09 2021-03-1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499282B1 (en) * 2018-09-28 2019-12-03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thod to load-balance wireless networks with multi-band interface controllers
EP3852446A4 (en) 2019-03-21 2021-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FER METHOD AND DEVICE
CN111988832B (zh) * 2019-05-24 2023-08-15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频谱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10519828B (zh) * 2019-09-18 2021-09-24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ap的5g优先接入配置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1741459B (zh) 2020-08-03 2020-12-01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终端及其地址分配的方法、网络接入设备及介质
CN114554584A (zh) * 2021-12-31 2022-05-27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系统、服务器及无线接入点
CN115175301A (zh) * 2022-06-17 2022-10-11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入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610A (zh) * 2006-05-30 2007-12-05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提高移动节点在无线局域网中切换速度的方法及移动节点
CN101909339A (zh) * 2009-06-05 2010-12-08 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于无线局域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00276A (zh) * 2011-09-14 2011-12-28 重庆大学 一种异构网中实现td-scdma蜂窝网与无线局域网之间自动切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77453B2 (en) * 2006-06-01 2009-08-18 Trapeze Networks, Inc. Wireless load balancing across ban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610A (zh) * 2006-05-30 2007-12-05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提高移动节点在无线局域网中切换速度的方法及移动节点
CN101909339A (zh) * 2009-06-05 2010-12-08 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于无线局域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00276A (zh) * 2011-09-14 2011-12-28 重庆大学 一种异构网中实现td-scdma蜂窝网与无线局域网之间自动切换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志宏."802.11无线局域网接入式负载均衡技术研究".《中国优秀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2,(第7期),I136-86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3302A (zh) 2012-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3302B (zh)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US875093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IM card selection according to network environment in dual mode
CN103200601B (zh) 无线接入点胖瘦模式切换方法
US104921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 over multiple networks
CN105122896A (zh) 接入网发现和选择
JP6676636B2 (ja) 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スループット推定
US20100085907A1 (en) Wireless relay device, wireless terminal, and recording medium that records program
WO2014130175A1 (en) Determining parameters of an access point
JP6281026B1 (ja) レガシークライアントデバイスのためのピアツーピアグループ所有者マルチチャネル同時動作および関連する不在期間の指示
KR101690651B1 (ko)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779234B2 (en) Transmiss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820289B (zh) 一种wifi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09429217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移动通信终端
US8612778B2 (en) Terminal device capable to operate at a dual power feeding mode for supporting a dual-mode configuration having two diffe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s
US20220286930A1 (en) Wlan steering based on capabilities
US20180048450A1 (en) Extended range and non-extended range operational mode coexistence
WO2021047468A1 (zh) 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488634A1 (en) Improving uplink airtime fairness through basic service set steering
US11419043B2 (en) Collaborative determination of wireless signal strength by access points
US11665591B2 (en) Load balancing among bands and access poin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60262048A1 (en) Amplify and forward techniques to reduce colli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1047449A1 (zh)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210195671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Displaying Service Identifier in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CN104618971A (zh) 业务切换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EP3066846B1 (en) Mode selection for a communications s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angshan District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2 Jinshan Road No. 618 Garden State Industrial Park 19 floor

Patentee after: RUIJIE NETWORKS Co.,Ltd.

Address before: Cangshan District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2 Jinshan Road No. 618 Garden State Industrial Park 19 floo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tar-Net Ruijie Network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