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5793A -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5793A
CN104065793A CN201310086085.5A CN201310086085A CN104065793A CN 104065793 A CN104065793 A CN 104065793A CN 201310086085 A CN201310086085 A CN 201310086085A CN 104065793 A CN104065793 A CN 104065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equipment
terminal equipment
equipment acces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60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刚
林成霖
龚钊潮
李泳霖
代伟
申伟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100860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5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5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5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设备接入点包括第一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一身份标识单元,终端设备包括第二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二身份标识单元,设备接入点与终端设备双向通讯,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触发位于设定空间范围内的设备接入点上的第一命令触发单元和终端设备上的第二命令触发单元,设备接入点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将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设备接入点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并生成关系匹配表,存储关系匹配表;终端设备接收设备接入点发送的设备接入点的标识信息并存储,完成匹配工作。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使得网路中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的配对操作便捷,缩短配对时间、提高了配对可靠性。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RF技术构建的星型网络中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RF技术(无线射频技术)构建的星型网络拓扑中,终端设备(以下简称ED)与设备接入点(以下简称AP)之间需要经过匹配操作后,才可区分设备接入点及各不同设备终端,实现设备接入点AP与多个终端设备ED的有效数据传输。现有匹配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1)在设备接入点和终端设备上安装拨码器件,手动设置各设备上的拨码器,使网络架构中的各设备具有唯一的拨码地址,用于区分设备接入点及不同的终端设备。对于此匹配方式,终端设备的数量受到拨码器件位数的限制,无法随意增加终端设备的总数;且在不同系统共存的情况,存在拨码地址冲突、配对异常的隐患。(2)在设备接入点和终端设备上增加MAC地址或设备序列号,通过手动设置设备接入点寻找特定MAC地址/设备序列号的终端设备进行匹配。对于此种匹配方式,匹配步骤复杂繁琐,且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不便于普通用户简易操作。
RF组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家电设备中,特别涉及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空调器,即要求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的配对方式要简单化,易操作化。市场上急需一种用于配对星型网络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的简单、易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合理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缩短配对时间、提高操作便捷性及配对可靠性,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所述设备接入点包括第一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一身份标识单元,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二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二身份标识单元,所述设备接入点与终端设备双向通讯,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配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触发位于设定空间范围内的设备接入点上的所述第一命令触发单元和终端设备上的所述第二命令触发单元,所述终端设备将其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设备接入点;
S200:所述设备接入点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将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设备接入点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并生成关系匹配表,存储所述关系匹配表;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设备接入点发送的设备接入点的标识信息并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接入点与终端设备组成的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为星型网络结构;
所述终端设备为多个,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上均设置所述第二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二身份标识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设备接入点配对时,所述设备接入点分别与多个所述终端设备逐个进行配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MAC地址或/和设备序列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标识单元为MAC地址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命令触发单元为物理按键或遥控信号接收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接入点或终端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设备接入点和终端设备匹配完成状态的LED灯、数码管或蜂鸣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是使用基于RF技术的无线链路来执行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定空间范围的半径为500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通过简单的命令触发单元触发,由设备自身程序完成配对过程,使得网络中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的配对操作简易便捷,缩短了配对时间,解决了星型网络中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的复杂操作及终端设备的数量受拨码器硬件限制的问题,同时提高了配对可靠性,便于RF组网配对技术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家电设备中(特别是空调器)的应用及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星型网络结构包括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终端设备为一个或多个,在终端设备和设备接入点上均设置一个命令触发单元和一个身份标识单元,命令触发单元可为物理按键(匹配键),也可为触摸屏中的按键或菜单,也可为遥控信号接收单元;身份标识单元为MAC地址芯片;其中,设备接入点包括第一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一MAC地址芯片,终端设备包括第二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二MAC地址芯片,当终端设备为多个时,每个终端设备上均设置第一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二MAC地址芯片。设备接入点与终端设备双向通讯,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在构建整个星型网络中,往往多个终端设备需加入到同一个设备接入点,即设备接入点要与各个终端设备进行一一配对。以第一命令触发单元为第一物理按键,第二命令触发单元为第二物理按键为例对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进行说明,配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触发位于设定空间范围内的设备接入点上的第一物理按键和终端设备上的第二物理按键,终端设备将其标识信息发送至设备接入点;
S200:设备接入点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将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设备接入点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并生成关系匹配表,存储所述关系匹配表;
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设备接入点发送的设备接入点的标识信息并存储,完成配对(匹配)工作。
优选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MAC地址或/和设备序列号,即: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终端设备的MAC地址或/和设备序列号;设备接入点的标识信息为设备接入点的MAC地址或/和设备序列号;以上MAC地址和设备序列号都是唯一的,不重复。
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是使用基于RF技术的无线链路来执行的,也可使用基于蓝牙或wifi技术的无线链路来执行。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在配对(匹配)过程中,需要交互数据,保持两个设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才可有效配对,优选的,所述设定空间范围的半径为500米,其避免了其他设备对该配对设备的干扰问题,可进一步保证匹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多个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时,设备接入点分别与多个终端设备逐个进行配对。即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在设定空间范围内,先同时按下设备接入点的第一物理按键和第一个终端设备上的第二物理按键,待第一个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完成后,再同时按下设备接入点的第一物理按键和第二个终端设备上的第二物理按键,第二个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完成后,再同时按下设备接入点的第一物理按键和第三个终端设备上的第二物理按键,以此类推,使得设备接入点与多个终端设备依次进行配对。在配对过程中,也可不同时按下设备接入点的第一物理按键和终端设备上的第二物理按键,可在一定间隔时间内先后按下设备接入点的第一物理按键和终端设备上的第二物理按键,例如,先按下设备接入点的第一物理按键后,间隔几秒或十几秒再按下第一个终端设备上的第二物理按键。
较优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设备接入点或终端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设备接入点和终端设备匹配完成状态的LED灯、数码管或蜂鸣器。例如,匹配状态时,LED指示灯亮,匹配完成后LED指示灯灭。LED灯、数码管或蜂鸣器等显示器件的设置从而更直观地指示出配对情况。
当需要将终端设备重新接入设备接入点时,对设备接入点进行初始化,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判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关系匹配表中一致;若是,则允许当前终端设备接入所述设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若否,则禁止所述当前终端设备接入所述设备接入点。
以上实施例中的配对方法,在设备接入点和终端设备上电后,保持同时按下要匹配的终端设备和设备接入点的匹配按键(第一物理按键和第二物理按键),设备接入点和终端设备将会把各自的标识信息(如MAC地址、设备序列号等)发给对方,设备接入点和终端设备接收到对方的标识信息并存储起来,即使设备重新上电也能通过此标识信息实现终端设备和设备接入点的连接。此过程仅需几秒即可快速、可靠完成。
通过简单的按键触发,由设备自身程序完成了配对过程,缩短了配对时间,解决了星型网络中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的复杂操作及终端设备的数量受拨码器硬件限制的问题,提高了设备配对的可靠性及操作简易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接入点包括第一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一身份标识单元,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二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二身份标识单元,所述设备接入点与终端设备双向通讯,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配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触发位于设定空间范围内的设备接入点上的所述第一命令触发单元和终端设备上的所述第二命令触发单元,所述终端设备将其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设备接入点;
S200:所述设备接入点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将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设备接入点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并生成关系匹配表,存储所述关系匹配表;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设备接入点发送的设备接入点的标识信息并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接入点与终端设备组成的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为星型网络结构;
所述终端设备为多个,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上均设置所述第二命令触发单元和第二身份标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设备接入点配对时,所述设备接入点分别与多个所述终端设备逐个进行配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信息包括MAC地址或/和设备序列号。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份标识单元为MAC地址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命令触发单元为物理按键或遥控信号接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接入点或终端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设备接入点和终端设备匹配完成状态的LED灯、数码管或蜂鸣器。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是使用基于RF技术的无线链路来执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空间范围的半径为500米。
CN201310086085.5A 2013-03-18 2013-03-18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Pending CN104065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6085.5A CN104065793A (zh) 2013-03-18 2013-03-18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6085.5A CN104065793A (zh) 2013-03-18 2013-03-18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5793A true CN104065793A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53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6085.5A Pending CN104065793A (zh) 2013-03-18 2013-03-18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6579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2043A (zh) * 2016-06-02 2016-11-09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Wifi设备及传输系统
CN108337089A (zh) * 2018-03-06 2018-07-27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加密、解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46385A (zh) * 2018-11-01 2019-01-18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方会议的通信方法及会议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45A (zh) * 2007-08-16 2009-02-18 索尼株式会社 遥控系统、接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378345A (zh) * 2007-08-28 2009-03-04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CN101702802A (zh) * 2009-11-03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越区切换的方法
CN102843302A (zh) * 2012-09-17 2012-12-26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WO2013002770A1 (en) * 2011-06-28 2013-0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associating a client with an access point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45A (zh) * 2007-08-16 2009-02-18 索尼株式会社 遥控系统、接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378345A (zh) * 2007-08-28 2009-03-04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CN101702802A (zh) * 2009-11-03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越区切换的方法
WO2013002770A1 (en) * 2011-06-28 2013-0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associating a client with an access point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2843302A (zh) * 2012-09-17 2012-12-26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2043A (zh) * 2016-06-02 2016-11-09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Wifi设备及传输系统
CN108337089A (zh) * 2018-03-06 2018-07-27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加密、解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337089B (zh) * 2018-03-06 2020-10-09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加密、解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46385A (zh) * 2018-11-01 2019-01-18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方会议的通信方法及会议系统
CN109246385B (zh) * 2018-11-01 2020-08-28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方会议的通信方法及会议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8583B (zh) 一种配置智能家电入网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US9781586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proximity network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AU201423317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apable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an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therewith
CN103379477B (zh) 对无线设备进行网络配置的方法、装置、无线设备及终端
CN105099519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相关的无线装置
CN106658756B (zh) 一种终端设备与热点连接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JP2016042693A (ja) 通信タグを設けたデバイスのユーザによる操作を検出する方法、対応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ユーザ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システム
Wirtz et al. Opportunistic interaction in the challenged internet of things
KR20140052690A (ko) 전자장치 및 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CN104469886A (zh) 智能设备及其快速接入无线网络接入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78121A1 (zh) 信息收集方法、用电设备、智能终端及系统
CN105453486A (zh) 配置连接设备
CN102832976A (zh) Nfc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581847B (zh) 一种无线设备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592479A (zh) 通过手机对监控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升级的方法
CN104697105A (zh) 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4065793A (zh) 终端设备与设备接入点配对方法
WO2016058166A1 (zh) 一种触发注册机协议交互的方法、接入点、站点
CN104869621B (zh) 一种网络识别方法和装置
WO2022252835A1 (zh) 汽车诊断系统及WiFi连接方法
EP396144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thereof
CN103152839A (zh) 一种工业无线通讯设备快速配对系统及方法
CN110120147A (zh) 无线通信对码方法及系统、接收装置、发射装置、介质
CN107636982A (zh) 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
CN106131331B (zh) 一种对多个智能设备进行统一控制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