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6982A - 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6982A
CN107636982A CN201680032366.4A CN201680032366A CN107636982A CN 107636982 A CN107636982 A CN 107636982A CN 201680032366 A CN201680032366 A CN 201680032366A CN 107636982 A CN107636982 A CN 107636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reement
nfcc
nfc
nfcee
d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23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6982B (zh
Inventor
赵晓娜
梅敬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36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6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用于第一终端中,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和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方法包括: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若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则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数据帧;若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则NFCC根据第一路由机制对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第二RF协议包括非NFC‑DEP协议。通过对所接收数据帧对应的不同RF协议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了特定NFCEE激活时,其他实体如DH上的P2P应用能够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近场通信中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利用磁场感应实现电子设备在近距离间的通信。
具有NFC功能的终端(以下简称NFC终端)主要由以下三个功能实体组成:主控制器(device host,简称DH),NFC控制器(NFC controller,简称NFCC)和NFC执行环境(NFC Execution Environment,简称NFCEE)。DH用于负责整个设备的管理,其中包括NFC控制器的管理,如初始化,配置或电源管理等。例如该NFC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主控制器DH可以对应手机的CPU。NFCC是NFC芯片的负责数据传输的实体,通常直接用它来指代NFC芯片。NFCEE为NFC应用提供安全的执行环境的具体实体,可以是UICC、SD卡等多种物理形式,也可以是主机卡模拟(HCE,Host Card Emulation)这样的软环境。NFC控制接口(NFC control interface,简称NCI)定义了一个用于DH和NFCC之间通信的逻辑接口。DH和NFCC可以通过NCI协议进行通信。另外,NFCC和NFCEE之间可以通过主机控制接口(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简称HCI)或单线协议(single wire protocol,简称SWP)等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目前,NCI定义了一种路由机制(后续统称为第一路由机制),DH向NFCC配置该路由机制时,可以设置一个指向某特定NFCEE(也可以称为路由目标)的路由项,同时,可通过能量状态字段设置该路由机制在哪几种能量状态下可用,或者在哪几种能量状态下不可用(例如,将该能量状态字段中的一个比特位对应一种能量状态,相应的,可通过设置比特位的值来设置该路由机制在对应的能量状态下是否可用)。那么,NFCC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后可根据该路由机制对应的能量状态字段确定当前能量状态下该路由机制是否可用,从而决定当前能量状态下是否将数据帧路由到该特 定NFCEE;或者,NFCC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后根据该路由机制对应的能量状态字段确定当前能量状态下该路由机制是否可用,从而决定当前能量状态下是否向该对端设备进行应答,以激活后续进行近场通信所使用的RF协议。
目前有一些NFCEE仅支持卡模拟(CE,Card Emulation)模式,无法支持点对点(P2P,Peer to Peer)模式,而只有DH支持P2P模式。当一个仅支持CE模式的NFCEE激活时,如果DH针对该NFCEE向NFCC配置上述第一路由机制,那么,NFCC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帧后可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确定该NFCEE为路由目标,并该数据帧路由到该路由目标。但是,当对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是P2P数据时,NFCC将其直接转发给该NFCEE后,由于该NFCEE无法处理P2P数据,从而导致P2P通信失败。此外,NFCC在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时,若当前能量状态下该第一路由机制不可用,则NFCC将不会进行应答,那么,P2P应用的协议将不会被激活,即后续也不会进行P2P通信。
因此,对于某些NFCEE使用上述第一路由机制时,虽然该NFCEE中的卡模拟应用可用,但是其他实体(如DH)中的P2P应用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NFCC和NFC终端,该路由方法能够使得卡模拟和P2P应用均能够正常使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该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和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该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该方法包括:
该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若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则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
若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则该NFCC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其中,该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该第二RF协议包括非NFC-DEP协议。
具体而言,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时,第一终端的NFCC 可以通过天线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NFCC获取到数据帧后,可以根据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的类型处理该数据帧,针对不同的RF协议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也即该数据帧为点对点P2P应用的数据,则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也即该数据帧为非P2P应用的数据,例如为卡模拟应用的数据,则该NFCC根据第一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所接收数据帧对应的不同RF协议类型,对数据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了特定NFCEE(也可以称为第一NFCEE,例如可以为Standalone SE)激活时,其他实体(如DH)上的P2P应用能够正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特定NFCEE可以是与NFCC直接相连或者在NFCC内部的NFCEE。例如,该特定NFCEE可以为Standalone SE,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RF协议还可以包括其他协议,只要该第一RF协议对应的数据类型为P2P应用数据即该第一RF协议是两个NFC终端进行P2P通信时使用的射频协议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NFC-DEP协议。第二RF协议可以包括ISO数据交换协议(ISO-DEP,ISO Data Exchange Protocol)、类型1标签(T1T,Type 1 Tag)协议、类型2标签(T2T,Type 2Tag)协议、类型3标签(T3T,Type 3 Tag)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Type 5 Tag)协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包括:
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
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也就是说,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NFC-DEP协议时,NFCC可以确定该数据帧为P2P应用数据,由于只有DH可以支持P2P模式,因此,NFCC可以直接将该数据帧转发到DH。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使得P2P数据能被路由到正确的实体中,进而转发给正确的应用进行处理,即P2P应用能够正常使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特定NFCEE(如Standalone SE)激活时,其他实体(如DH)上的P2P应 用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实现了这种情况下卡模拟应用和P2P应用均能够正常使用。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包括: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射频NFC-DEP RF接口,则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也就是说,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NFC-DEP协议时,可以根据当前已激活的不同的RF接口进行不同的路由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路由机制可以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和基于协议路由项的方式,其中基于协议路由项的方式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只要第二路由机制能实现类似功能并将P2P数据能路由到正确的实体中即可。
例如,第二路由机制可以包括NCI规范中定义的侦听模式路由机制(listen mode routing),即第一终端通过侦听模式路由表(listem mode routing table)查找路由目标,其中,侦听模式路由表中可包含AID路由项(AID-based routing entry)、APDU路由项(APDU Pattern-based routing entry)、SC路由项(System Code-based routing entry)、协议路由项(Protocol-based routing entry)和技术路由项(Technology-based routing entry)这几种路由项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RF协议是通过该NFCC在确定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时,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而激活的。
具体而言,在侦听模式下,NFCC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该RF协议激活命令可以为第一激活命令或第二激活命令,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一RF协议,该第二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二RF协议。
本实施例中,该NFCC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具体实现中,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一激活命令(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ATR_REQ),也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二激活命令(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RATS Command或ATTRIB Commad)。
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该第一激活命令,则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ATR_RES),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如NFC-DEP协议)。具体地,该NFCC可以根据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时,NFCC可以按照现有的方式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二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二RF协议。之后,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具体的,该NFCC在接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时,如果确定上述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是激活的(即enabled),且DH为该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如forced Power State)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预设值(如1),则NFCC可以直接向第二终端发送响应(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RATS Response或ATTRIB Response)。
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时,NFCC也可以不应答或者向对端发送应答错误。在这种情况下,NFC通信终止,第二终端不会向该NFCC发送数据帧。具体的,该NFCC在接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时,如果确定上述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是激活的(即enabled),且DH为该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如forced Power State)字节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预设值(如0),则NFCC可以对第二终端不进行应答或者直接应答错误。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包括: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NFC-DEP RF接口,则该NFCC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Frame RF接口,则该NFCC将该第一激 活命令转发给该DH,并将该DH发送的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该第二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射频接口(RF Interface)是包含一些协议逻辑的逻辑实体,如NCI规范中定义的ISO-DEP RF Interface或NFC-DEP RF Interface,或者,是具有透传能力的逻辑实体,如Frame RF Interface。
DH可通过RF Interface与对端的NFC设备进行RF通信。在NCI规范中定义的RF接口的架构下,RF接口之下的功能由NFCC执行,RF接口之上的功能由DH执行,因此,RF接口划分的越往下,NFCC执行的功能逻辑越少,需要配置到NFCC的RF参数越少。其中,RF参数可以包括针对不同RF技术配置的参数,针对不同RF协议配置的参数,还可能有针对数据帧处理配置的路由相关的数据等,具体可参考NCI规范,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NFCC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用于指示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是可用的。其中,该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是该DH预先为该NFCC配置的。
具体地,NFCC确定DH为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配置的能量状态(forced Power State)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
例如,第一预设值为0b,也就是说,NFCC在确定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为0b之后,NFCC再根据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当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该NFCC根据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时,NFCC可以不应答或者向对端发送应答错误。在这种情况下,NFC通信终止,第二终端不会向该NFCC发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时,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当该数据帧的格式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帧格式NFC-DEP frame  format时,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在RF协议激活阶段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属性请求ATR_REQ命令时,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NFCC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用于指示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是不可用的。其中,该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是该DH预先为该NFCC配置的。
例如,第二预设值可以为1b,也就是说,NFCC在确定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为1b时之后,NFCC再根据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当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当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时,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二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二RF协议。当然,也可以根据该RF协议激活命令对应的RF协议所映射的RF接口来确定如何向第二终端进行应答,具体如上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NFCC接收该DH在从该NFCC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该NFCC配置的该第一路由机制;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表示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该第一NFCEE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forced NFCEE。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NFCC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换句话说,在射频发现之前,即在NFCC获取到RF协议激活命令之前,具体地,在NFCC初始化阶段,NFCC接收该DH配置的上述RF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非NFC-DEP协议包括ISO-DEP协议、类型1标签T1T协议、类型2标签T2T协议、类型3标签T3T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协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该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和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该方法包括:
该NFCC判断该DH向该NFCC配置的第一信息是否为预设信息;其中,该预设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且某特定NFCEE(这里称为第一NFCEE)配置的射频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可用。
如果该第一信息是该预设信息,则该NFCC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射频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该NFCC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机制处理该数据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当前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时,NFCC同时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在第一终端的DH上有P2P应用、第一NFCEE上有非P2P应用时通过RF发现过程可使对面的第二终端发现本地的P2P应用与非P2P应用(即发现本地的P2P应用对应的第一RF协议、非P2P应用对应的第二RF协议),从而使第二终端根据业务需要激活相应的RF协议(如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在RF协议激活后的数据交互阶段,即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规则处理该数据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某些特定NFCEE激活(如Standalone SE)时DH上P2P应用对应的RF协议(如NFC-DEP协议)无法经过RF发现过程被对端检测出来,进而导致的DH上的P2P服务不可用的问题。
其中,该预设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且某特定NFCEE(这里称为第一NFCEE)配置的射频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可用。
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第一路由机制可以是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该第一NFCEE可以为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中的forced NFCEE。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信息不限定为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还 可以是DH配置的其他信息,比如DH通过一个其他命令向NFCC配置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FCC在RF发现过程中使用该特定NFCEE和DH配置的RF参数,并指示NFCC在数据交互阶段不使用第一路由机制为数据帧查找路由目标,而使用前面该的第二路由机制(如侦听模式路由机制、基于协议路由项或技术路由项的方式等)或者其他机制查找路由目标。其中,该其他机制,如发现所接收的数据帧是NFC-DEP协议数据时直接转发给DH,如发现所接收的数据帧是非NFC-DEP协议(如ISO-DEP协议、T1T/T2T/T3T/T5T协议)数据时直接转发给该第一NFCEE。总之,本发明对该第一信息的配置方式不进行限定。
应理解,所述RF发现过程是所述NFCC向所述第二终端告知所述第一终端上支持的所有RF协议的过程,以使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所有RF协议中的一种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对应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所有RF协议中的一种包括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
或者,所述NFCC接收的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对应的RF协议,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RF发送过程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所有RF协议中的一种。其中,所述数据帧对应的RF协议包括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中DH上的P2P应用可支持NFC-DEP协议,第一NFCEE上的非P2P应用(如卡模拟应用或NFC标签)可支持非NFC-DEP协议。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根据预设路由机制处理该数据帧,包括:
当已激活RF协议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时,该NFCC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DH;
当已激活RF协议为非NFC-DEP协议时,该NFCC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者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第一NFCEE。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非NFC-NEP协议时,则NFCC使用第二路由机制查找路由目标,并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路由目标,该路由目标为该DH或该forced NFCEE。在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 NFC-DEP协议时,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给该DH。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某些特定NFCEE激活(如Standalone SE)时DH支持的NFC-DEP协议无法经过RF发现过程被对端检测出来,进而导致的DH上的P2P服务不可用的问题。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
或者,该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该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技术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一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和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根据预设路由机制处理该数据帧,包括:
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DH为该第二路由机制配置的路由表中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或者,指向该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一RF技术包括NFC-A和NFC-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路由表中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时,该路由表中还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二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二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或者,当该路由表中包括指向该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时,该路由表还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三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三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与NFC-V技术中除了该第一RF技术之外的R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而言,关于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的配置,如果DH配置NFC-DEP协议路由项指向DH,则可以根据第一NFCEE(如Standalone SE)中的非接 触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如ISO-DEP协议、T1T/T2T/T3T/T5T协议)或者RF技术类型(如NFC-A/NFC-B/NFC-F/NFC-V)配置相应的协议路由项或技术路由项指向Standalone SE。或者,如果DH根据其中的P2P服务支持的RF技术类型(如NFC-A/NFC-F)配置相应的技术路由项指向DH,则可以根据第一NFCEE中的非接触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或RF技术类型配置相应的协议路由项或技术路由项指向Standalone SE,此时,配置的指向该NFCEE的技术路由项不能与指向DH的技术路由项基于相同的RF技术,例如,若DH上的P2P服务支持NFC-A和NFC-F技术,该NFCEE上的非接触应用支持NFC-A技术,则可以设置基于NFC-A的技术路由项(即NFC-A技术路由项)指向该NFCEE,设置基于NFC-F的技术路由项(即NFC-F技术路由项)指向DH。关于其他设置方式,这里不再一一枚举。
对于RF参数的配置,如果DH上存在P2P应用,则DH向NFCC配置NFC-A和/或NFC-F技术相关的参数(包括poll side与listen side)、NFC-DEP协议相关的参数(包括poll side与listen side);如果Standalone SE上存在非接触应用,则该Standalone SE向NFCC配置相应RF技术的参数(listen side)和相应RF协议相关的参数(listen side)。当Standalone SE上的应用支持的RF技术包括NFC-A和/或NFC-F时,NFCC可以使用Standalone SE上的卡应用对应的RF技术参数覆盖DH上的P2P应用对应的RF技术参数,当然,也可以进行RF技术参数的合并,而不是覆盖。关于RF参数的管理,请参考本文中具体实施的相应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NFCC向该DH向发送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
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包括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和/或,该第一NFCEE中的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或者RF技术类型。
其中,上述描述的预设信息和/或路由表可以是DH根据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为NFCC配置的。
例如,当第一终端上存在standalone SE且该SE被激活后,NFCC可以通过NFCEE Discovery过程获取该SE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 NFCEE_DISCOVER_NTF向DH上报该SE相关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NFCC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该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该第一信息不是该预设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当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的,且该NFCC仅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时,该NFCC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信息是非预设值,例如为0,且该非预设值表示仅允许NFCC使用DH配置的RF参数,则NFCC使用DH配置的RF参数完成RF发现过程,然后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根据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查找路由目标,以实现数据帧的路由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该第一信息不是该预设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当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可用的,且该NFCC仅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时,则该NFCC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信息是非预设值,例如为1,且该非预设值表示仅允许NFCC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则NFCC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完成RF发现过程,然后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根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确定第一NFCEE为路由目标,以实现数据帧的路由处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该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和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该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该方法包括:
该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
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则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其中,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第一RF协议,该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
在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
具体而言,在侦听模式下,NFCC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该RF协议激活命令可以为第一激活命令或第二激活命令,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一RF协议;例如,该第一激活命令可以为ATR_REQ,该第二激活命令可以为用于激活ISO-DEP协议的RATS或者ATTRIB命令(Command)。本实施例中,该NFCC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具体实现中,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一激活命令,也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二激活命令。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该第一激活命令,则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ATR_RES),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在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例如,P2P应用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NFCC在确定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的、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下不可用时,若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则NFCC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若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不是第一激活命令,即是第二激活命令,则不应答或者向第二终端发送应答错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RF协议还可以包括其他协议,只要该第一RF协议对应的数据类型为P2P应用数据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NFC-DEP协议。第二RF协议可以包括ISO数据交换协议(ISO-DEP,ISO Data Exchange Protocol)、类型1标签(T1T,Type 1 Tag)协议、类型2标签(T2T,Type 2 Tag)协议、类型3标签(T3T,Type 3 Tag)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Type 5 Tag)协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NFCC 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用于指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是不可用的。
具体而言,在侦听模式下,例如,第一预设值为0,也就是说,NFCC在确定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为0之后,NFCC再根据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该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状态,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不可用时,可以在确定所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后,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第一协议(例如,NFC-DEP协议),并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实现了第一路由机制激活时P2P应用的正常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该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状态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不可用时,无法激活P2P通信所需的RF协议,进而无法进行P2P通信的问题。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包括: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NFC-DEP RF接口,则该NFCC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Frame RF接口,则该NFCC将该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该DH,并将该DH发送的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该第二终端。
也就是说,该NFCC可以根据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具体而言,在侦听模式下,NFCC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该RF协议激活命令可以为第一激活命令或第二激活命令,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一RF协议。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该第一激活命令,则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ATR_RES),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具体地,该NFCC可以根据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NFCC也可以根据该第一RF协议默认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具体地,由于NFCC默认的与第一RF协议(如NFC-DEP协议)相映射的RF接口是第一RF接口(如NFC-DEP RF接口),因此,NFCC可以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即ATR_RES)。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则该NFCC不发送应答或者向该第二终端应答错误。
具体而言,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时,NFCC也可以不应答或者向对端发送应答错误。在这种情况下,NFC通信终止,第二终端不会向该NFCC发送数据帧。具体的,该NFCC在接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时,如果确定上述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是激活的(即enabled),且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不可用(如DH为该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如forced Power State)字节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0b),则NFCC可以对第二终端不进行应答或者直接应答错误。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包括:
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
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包括: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射频NFC-DEP RF接口,则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数据帧的过程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第二路由机制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NFCC接收该DH在从该NFCC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该NFCC配置的该第一路由机制;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表示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NFCC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第一路由的定义、第一路由机制的配置、NFCC获取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的RF参数,以及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该NFCC能够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及其实现方式中的任一实现方式,该NFCC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用于实现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及其实现方式中的相应方法特征,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指令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进行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用于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中。该处理装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芯片。在其他可能情况下,该处理装置也可以为通信系统中的实体装置或虚拟装置。该处理装置被配置用于执行上述 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通信设备的计算单元、处理单元或处理器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NFC终端,该终端包括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涉及的NFCC和DH。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终端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能够支持NFC功能(后续统称为NFC终端)。例如,终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具体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等,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只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支持NFC功能即可。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在此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相关的一些技术。
通过NFC通信,用户只需要通过触摸或者设备靠近,就可以实现直观、安全和非接触式的信息交换、内容交换和交易等操作。
NFC工作在13.56MHz的频率上,支持106kbit/秒、212kbit/秒、424kbit/秒以及848kbit/秒等速度。通信的有效范围为0-20cm。NFC在RFID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点对点(P2P,Peer-to-Peer)通信功能。P2P通信的双方设备是对等的,而RFID通信的双方设备是主从关系。
NFC终端有三种工作方式(按照一次NFC通信中承担的角色来讲):卡模拟(CE,Card Emulation)模式、读卡器(R/W,Reader/Writer)模式及点对点(P2P,Peer-to-Peer)模式。其中,
CE模式:将具有NFC功能的设备模拟成一张非接触卡或一个NFC标签(Tag),用于如银行卡、交通卡、会员卡、优惠券、身份证等移动支付或身份验证场景。在这种模式下,即使移动设备没有电或关机,也不影响它当做一张卡来使用。
R/W模式: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充当的是读卡器的角色,能从一个NFC标签、卡片中读取数据。用于银行卡POS机、公交POS机等移动支付或身份验证场景,以及标签读/写器场景。
P2P模式:两个具有NFC功能的终端可以建立双方之间对等的通信链接,然后进行数据的交换。用于如名片分享、网页分享、NFC配对蓝牙/wifi等场景。
NFC终端与其他NFC终端的通信中,可根据发送的命令还是响应将其分为两种模式:
轮询模式(Poll Mode),是NFC终端向对端的其他NFC终端发送命令,并接收其他NFC终端返回的响应时所使用的模式。
侦听模式(Listen Mode),是NFC终端接收对端的其他NFC终端发送的命令,并向其他NFC终端返回响应时所使用的模式。
目前,当NFC终端工作在CE模式下充当非接触卡(即卡模拟应用)或NFC标签时,只能使用侦听模式,作为侦听侧(listen side)终端;当NFC终端工作在R/W模式下充当读卡器时,只能使用轮询模式,作为轮询侧(Poll side)终端;当NFC终端工作在P2P模式下时可使用轮询模式或侦听模式,具体地,在充当发起方(initiator)时使用轮询模式,在充当目标方(target)时使用侦听模式。
NFC通信分为四个阶段:技术检测、冲突检测、设备激活(即协议激活)、数据交换和设备释放(即协议去激活)。相应地,在NCI规范中,经过NFCC重置、NFCC初始化、NFCC配置之后,主要有射频发现(RF Discovery,包括技术检测、冲突检测)、射频接口激活(RF Interface Activation,可包括协议激活)、数据交换和射频接口去激活(RF Interface Deactivation)这些阶段。
NFC的相关规范主要由NFC Forum(NFC论坛)来制定,保证了NFC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随着NFC技术的逐渐普及,很多电子产品已经集成了NFC功能,如打印机、电视、音箱、手机、照相机等。NFC Forum也推出了N-MARK标志用于标识一个设备是否支持NFC功能。
目前,NFC通信标准规定了多种类型的射频RF技术,如NFC-A、NFC-B、NFC-F或NFC-V等。
每种RF技术对应一组标准定义的用于完成通信的传输参数,例如,RF载波、通信模式、比特率、调制方式、比特编码、帧格式、协议、命令集等。目前,NFC涵盖的这四种RF技术都使用13.56MHz的RF载波,可能对应相同的RF协议与命令集,但各自使用各自的调制方式、比特编码、帧格式。
目前,NFC通信标准定义了多种类型的RF协议,即两个NFC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时所用的协议,如NFC数据交换(NFC-DEP,NFC Data Exchange Protocol)协议、ISO数据交换(ISO-DEP,ISO Data Exchange Protocol)协议(即类型4标签T4T协议)、类型1标签(T1T,Type 1 Tag)协议、类型2标签(T2T,Type 2 Tag)协议、类型3标签(T3T,Type 3 Tag)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Type 5 Tag)协议等。其中,NFC-DEP协议是NFC Forum基于ISO/IEC 18092定义的半双工传输协议(Half-duplex transmission protocol);ISO-DEP协议是NFC Forum基于ISO/IEC 14443和EMV Cless定义的半双工传输协议,该协议基于NFC-A或NFC-B技术;T1T协议是NFC Forum为基于NFC-A技术的类型1标签定义的Type 1 Tag Platform规范;T2T协议是NFC Forum为基于NFC-A技术的类型2标签定义的Type 2 Tag Platform规范;T3T协议是NFC Forum为基于NFC-F技术的类型3标签定义的Type 3 Tag Platform规范;T5T协议是NFC Forum为基于NFC-V技术的类型5标签定义的Type 5 Tag Platform规范;T4T协议是NFC Forum为基于NFC-A或NFC-B技术的类型4标签定义的Type 4 Tag Platform规范,该协议的上层传输协议可以是ISO-DEP协议。
目前,一种RF技术可以对应多个RF协议,一种RF协议也可以对应多种RF技术,其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1:RF技术与RF协议的对应关系
出于对开发成本、开发周期以及终端厂商与芯片厂商之间兼容性等问题的考虑,NFC Fourm制定了NFC控制器接口(NCI,NFC Controller Interface)规范,定义了DH与NFCC之间的一套逻辑接口,从而将DH与NFCC执行的逻辑功能进行统一划分。目前,NCI规范定义了多种射频接口(RF Interface),即包含一些协议逻辑的逻辑实体,如NCI规范中定义的ISO-DEP  RF Interface或NFC-DEP RF Interface,或者,即具有透传能力的逻辑实体,如帧射频接口Frame RF Interface。
DH可通过RF Interface与其他NFC终端进行RF通信。在NCI规范中定义的RF接口的架构下,RF接口之下的功能由NFCC执行,RF接口之上的功能由DH执行,因此,RF接口划分的越往下,NFCC执行的功能逻辑越少,需要配置到NFCC的RF参数越少。其中,RF参数可以包括针对不同RF技术配置的参数,针对不同RF协议配置的参数,具体可参考NCI规范,这里不再赘述。此外,对于RF发现相关的配置(如RF发现所需的RF技术与模式、发现频率等)、针对数据交互阶段的路由相关的配置等,可以理解为是RF参数之外的配置参数,也可以理解为是RF参数涵盖的其他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RF Interface与RF Protocol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请见如下表2),但DH向NFCC进行RF接口映射配置时只能为每个RF Protocol最多配置一个RF Interface。
表2:RF接口与RF协议的对应关系
其中,对于NDEF RF Interface来说,NFCC将T1T协议、T2T协议、T3T协议、T4T协议、T5T协议统一看作是NDEF RF protocol。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DH是在NFC论坛(NFC Forum)制定的NC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它可以对应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s Institute)制定的HCI规范中的终端主机(Terminal Host);此外,全球平台国际标准组织(GP,Global Platform)制定的规范中的管理实体(ME,Managing Entity)若实现在Terminal Host上,则也可以将DH称为管理主机(MH,Managing Host),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NFCC是在NFC论坛制定的NCI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它可以对应ETSI制定的HCI规范中的非接触前端(CLF,Contactless Front-end),此时,HCI中的主机控制器(Host Controller)可实现在NFCC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NFCEE是在NFC论坛制定的NCI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它可以对应ETSI制定的HCI规范中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嵌入式安全单元(eSE,Embedded Secure Element)、安全数码内存卡(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等主机(Host);还可以对应GP制定的规范中的安全单元(SE,Secure Element),或者卡模拟环境(CEE,Card Emulation Environment),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例如可以为NCI协议定义的一种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DH可通过forced NFCEE路由配置命令(如RF_SET_FORCED_NFCEE_ROUTING_CMD)向NFCC配置一个指向第一NFCEE(如,可以是与NFCC连接或位于NFCC中的多个NFCEE中的一个)的路由项,此时第一NFCEE可称为forced NFCEE,以使NFCC确定在哪些能量状态(power state)下能将接收到的数据帧路由到该forced NFCEE中。示例地,可通过能量状态字段设置该路由机制在哪几种能量状态下可用,或者在哪几种能量状态下不可用;假设将该能量状态字段中的一个比特位对应一种能量状态,相应的,可通过设置比特位的值来设置该路由机制对应的能量状态下是否可用,例如该比特位的值设为1b时表示该路由机制在对应的能量状态下可用,否则不可用;当然,也可以将能量字段中的一个字节对应一种能量状态,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能量状态是指针对第一终端所说的,跟第一终端的供电情况(如有电、无电等)、屏幕情况(如亮屏、灭屏等)、解锁情况(如解锁、上锁等)等有关的状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低电或无电(battery off)、关机(switched off)、开机(switched on),其中开机状态可以有亮屏 且解锁、灭屏且解锁、亮屏且上锁或灭屏且上锁等状态,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GP定义的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是一种无法与管理实体(Managing Entity)通信,只能工作在非汇聚模式(non-aggregated mode)下的卡模拟环境(CEE,Card Emulation Environment)。在非汇聚模式下,具有多个CEE的NFC终端只能激活一个CEE,因此只有该激活的CEE上的非接触应用是可用的,该NFC终端上的其他CEE中的非接触应用均不可用。也就是说,当NFC终端上存在的Standalone SE被激活时,该NFC终端上的其他CEE都是去激活的,即其他CEE上的非接触应用均不可用。
现有的某些NFCEE仅支持CE模式,无法支持P2P模式,当针对这些NFCEE中的某个NFCEE使用上述第一路由机制时,虽然该NFCEE中的卡模拟应用可用,但是其他实体(如DH)中的P2P应用无法正常使用。举例而言,例如,上述仅支持CE模式的NFCEE例如可以为Standalone SE等。下面以Standalone SE举例来说,当该Standalone SE激活时,可通过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将其设置为forced NFCEE,那么,NFCC在数据交互阶段收到对端的NFC设备发送的数据帧后可直接将该数据帧路由到该forced NFCEE中。由于目前standalone SE仅支持CE模式,无法支持P2P模式,而只有DH支持P2P模式,因此,当对端发送的数据是NFC-DEP协议数据(即P2P数据,这里NFC-DEP协议是P2P通信所需的RF协议)时,NFCC将其直接转发给standalone SE,由于standalone SE无法处理NFC-DEP协议数据,从而导致P2P通信失败。此外,当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下不可用(如上述示例,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一个比特位的值为0b)时,如果NFCC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是用于激活NFC-DEP协议的命令(例如ATR_REQ),则根据forced NFCEE路由机制,NFCC不对该命令进行应答,那么,NFC-DEP协议不会被激活,即后续也不会进行P2P通信。因此,对于某些NFCEE(如Standalone SE),使用上述第一路由机制时,虽然其中的卡模拟应用可用,但是其他实体(如DH)中的P2P应用无法正常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图1至5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NFC终端使用侦 听模式,作为侦听侧终端进行工作。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图1所示的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和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对第一路由机制的具体形式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以下功能即可,即DH可以通过一个路由配置命令向NFCC配置至少一个指向某个特定NFCEE(可以称为第一NFCEE)的路由项,同时通过能量状态字段指定该路由机制在哪些能量状态下是可用的(例如,能量状态字段中的一个比特位可对应一种能量状态,当某种能量状态对应的比特位的值设为1时,表示在该种能量状态下该第一路由机制可用),从而使NFCC确定在哪些能量状态下能将接收到的数据帧路由到该路由目标第一NFCEE。在本发明实施中,该第一路由机制例如可以为NCI规范中定义的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则设置的对应的能量状态字段可为forced power state,对应的路由目标可以为forced NFCEE,例如Standalone SE。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具体而言,图1所示的方法100可以由NFCC执行。该方法100包括:
110,该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应理解,第二终端也可以称为在第一终端的对端的其他NFC终端,以下简称对端设备。
例如,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时,第一终端的NFCC可以通过天线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120,若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则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
130,若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则所述NFCC根据所述第一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该第一RF协议包括NFC-DEP协议,该第二RF协议包括非NFC-DEP协议。
换句话说,NFCC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确定路由目标,并将该数据帧路由到路由目标。通过这种方式确定路由目标,也可以称为该NFCC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RF协议还可以包括其他协议,只要该第一RF协议对应的数据类型为点对点P2P应用数据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 NFC-DEP协议。第二RF协议可以包括ISO-DEP协议、T1T协议、T2T协议、T3T协议或T5T。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RF协议还可以包括其他协议,只要第二RF协议对应的数据类型为非P2P应用(例如,卡模拟应用或NFC标签)的数据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时,第一终端的NFCC可以通过天线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NFCC获取到数据帧后,可以根据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的类型处理该数据帧,针对不同的RF协议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也即该数据帧为P2P应用的数据,则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也即该数据帧为非P2P应用的数据,例如为卡模拟应用的数据,则该NFCC根据第一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所接收数据帧对应的不同RF协议类型,对数据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了特定NFCEE(也可以称为第一NFCEE,例如可以为Standalone SE)激活时,其他实体(如DH)上的P2P应用能够正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NFCEE可以是与NFCC直接相连或者在NFCC内的NFCEE。
本发明实施中,在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该第二RF协议为非NFC-DEP协议,即ISO-DEP协议、类型1标签T1T协议、类型2标签T2T协议、类型3标签T3T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协议时,NFCC可以采用第一路由机制,例如NCI规范定义的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确定路由目标,并将该数据帧路由到该路由目标。该路由目标可以为forced NFCEE(如Standalone SE),该forced NFCEE可以是DH在向NFCC配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时设置的指向forced NFCEE routing的NFCEE。
本实施例中,NFCC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确定路由目标,具体的,可以是,如果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下是可用的(即,表示forced power state的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预设值,如1b),则确定该forced NFCEE(即,表示forced NFCEE的字段中的NFCEE ID对应的NFCEE)作为路由目标。其中,在确定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是可用的之前,NFCC还可以检查该 路由机制对应的能量状态字段的值(即,forced power state的值)。由于第一终端的能量状态可能会改变,所以在接收到数据帧后,NFCC可以检查forced power state的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是否为预设值,该预设值例如为1b,在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预设值时,则将数据帧路由到NFCEE,否则,结束数据帧的路由。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路由机制的前提是,NFCC在接收到数据帧时确定该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的(例如,表示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的字段对应的值为预设值,如1,则认为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是激活的enabled),具体可参考NCI规范,本发明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具体实现时,该NFCC在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可以判断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是否为第一RF协议,也可以判断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是否为第二RF协议。其中,确定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是第一RF协议或者第二RF协议的方式,可以是如下方式中的一种:
(1)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格式确定,例如,若该数据帧的格式符合NFC-DEP帧格式(NFC-DEP frame format),则认为当前已激活NFC-DEP协议;若其格式符合ISO-DEP信息块格式(ISO-DEP I-Block format),则认为当前已激活ISO-DEP协议;或者,
(2)根据已激活的RF接口确定,例如,若当前已激活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则认为当前已激活NFC-DEP协议;若当前已激活RF接口为ISO-DEP RF接口,则认为当前已激活ISO-DEP协议;或者,
(3)根据NFCC在RF协议激活阶段曾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确定,例如,若之前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NFC Forum制定的Digital协议定义的ATR_REQ,则认为当前已激活NFC-DEP协议;若之前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Digital协议定义的RATS Command或ATTRIB Command,则认为当前已激活ISO-DEP协议;或者,
(4)根据上述(1)和(3),或者,(2)和(3)确定,例如,若该数据帧的格式符合基于某种RF技术(如NFC-A或NFC-B或NFC-F或NFC-V)的射频帧格式(RF Frame),且之前已激活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ATR_REQ,则认为当前已激活NFC-DEP协议;若当前已激活RF接口为Frame RF接口,且之前已激活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RATS Command或 ATTRIB Command,则认为当前已激活ISO-DEP协议。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认为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NFC-DEP协议,等价于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也等价于所接收数据帧的格式符合NFC-DEP帧格式;类似地,可认为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ISO-DEP协议,等价于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ISO-DEP RF接口,也等价于所接收数据帧的格式符合ISO-DEP信息块格式。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120中,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换句话说,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第一路由目标,并将该数据帧路由到该第一路由目标,这里的第一路由目标例如可以为DH,或者为主控制器近场通信执行环境DH-NFCEE(即与DH直接相连或者在主控制器DH内的NFCEE)。
或者在120中,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也就是说,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NFC-DEP协议时,NFCC可以确定该数据为P2P应用数据,由于只有DH可以支持P2P模式,因此,NFCC可以直接将该数据帧转发到DH。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使得P2P数据能被路由到正确的实体中,进而转发给正确的应用进行处理,即P2P应用能够正常使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特定NFCEE(如Standalone SE)激活时,其他实体(如DH)上的P2P应用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实现了这种情况下卡模拟应用和P2P应用均能够正常使用。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120中,该NFCC根据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处理该数据帧。
也就是说,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NFC-DEP协议时,可以根据当前已激活的不同的RF接口进行不同的路由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NCI规范,在侦听模式下,RF协议与RF接口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3所示:
表3:侦听模式下,RF协议与RF接口的可映射关系
由上表可以看出,DH进行RF接口映射配置(RF Interface Mapping Configuration)时,为NFC-DEP协议配置的映射接口可以是NFC-DEP RF接口,也可以是帧射频Frame RF接口。当然,对于侦听模式,如果DH不通过NCI定义的具体命令(如RF_DISCOVER_MAP_CMD)进行RF接口映射配置时,如果NFCC支持NFC-DEP RF接口,则NFCC默认NFC-DEP协议(NFC-DEP RF Protocol)映射到NFC-DEP RF接口;如果NFCC支持ISO-DEP RF接口,则NFCC默认ISO-DEP协议(SIO-DEP RF Protocol)映射到ISO-DEP RF接口;否则,NFCC将NFC-DEP协议或ISO-DEP协议映射到Frame RF接口;此外,针对侦听模式,NFCC也将其他协议,如TxT(x=1,2,3,5)协议,映射到Frame RF接口。
相应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120中,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则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或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换句话说,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查找第一路由目标,并将该数据帧路由到该第一路由目标;该第一路由目标可以为主控制器DH,或者可以理解为主控制器近场通信执行环境DH-NFCEE(即与DH直接相连或者在主控制器DH内的NFCEE)。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路由机制可以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和基于协议路由项的方式,其中基于协议路由项的方式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只要第二路由机制能实现类似功能并将P2P数据能路由到正确的实体中即可。
例如,第二路由机制可以包括NCI规范中定义的侦听模式路由机制(listen mode routing),即第一终端通过侦听模式路由表(listem mode routing table)查找路由目标,其中,侦听模式路由表中可包含AID路由项(AID-based routing entry)、APDU路由项(APDU Pattern-based routing entry)、SC路由项(System Code-based routing entry)、协议路由项(Protocol-based routing entry)和技术路由项(Technology-based routing entry)这几种路由项中的至 少一种。
具体地,NFCC可根据侦听模式路由机制查找路由目标,即
1、如果ISO-DEP RF接口已激活,则根据基于AID的路由选择过程或基于APDU Pattern的路由选择过程查找路由目标;
2、如果ISO-DEP RF接口未激活,则1)在当前使用NFC-F技术时,根据基于SC的路由选择过程查找路由目标;2)在当前使用其他RF技术时,依次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过程、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过程查找路由目标。
其中,使用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过程查找路由目标是,把数据帧对应的RF协议依次与每个协议路由项进行匹配,直到找出匹配的RF协议即可确定路由目标。
上述根据侦听模式路由机制查找路由目标的处理流程,具体可参考NCI规范,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NFCC还可基于协议路由项查找路由目标,其中,基于协议路由项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1、NFCC基于相应协议路由项的方式,即直接根据上述路由表中的NFC-DEP协议路由项确定路由目标,其中,NFC-DEP协议路由项可指向DH或DH-NFCEE,是DH在向NFCC配置侦听模式路由表时设置的。
方式2、NFCC直接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过程,即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具体可参考NCI规范中的Protocol-based Route Selection Process)确定路由目标,即NFCC找到上述侦听模式路由表中的协议路由项,从第一个协议路由项开始匹配,直到找到匹配的协议路由项。例如,若协议路由项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1b,且协议匹配(即该数据帧对应的RF协议与该协议路由项对应的RF协议匹配),则将该协议路由项中对应的NFCEE确定为路由目标;若协议路由项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0b,且该协议路由项对应的路由终止比特位(route blocked bit)为1b,且协议匹配,则认为没有找到路由目标,并终止整个路由选择过程。如果与最后一个协议路由项匹配完后还没有匹配成功,则终止该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过程,后续可终止整个路由选择过程,也可继续通过其他路由选择过程(如NCI规范定义的基于技术的路由查找过程,这里不再赘述)查找路由目标。
具体地,NFCC还可基于技术路由项查找路由目标,其中,基于技术路 由项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1、NFCC基于相应技术路由项的方式,即直接根据上述路由表中的NFC-A或NFC-F技术路由项确定路由目标,其中,NFC-A或NFC-F技术路由项可指向DH或DH-NFCEE,是DH在向NFCC配置侦听模式路由表时设置的。
方式2、NFCC直接根据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过程,即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具体可参考NCI规范中的Technology-based Route Selection Process)确定路由目标,即NFCC找到上述侦听模式路由表中的技术路由项,从第一个技术路由项开始匹配,直到找到匹配的技术路由项。具体实现方式类似上述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该NFCC将该数据帧路由到该DH。
本实施例中,DH收到该数据帧后如何处理,例如转发给哪个应用或者哪个其他实体(如NFCEE),都有DH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RF协议是通过该NFCC在确定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时,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而激活的。
具体而言,在侦听模式下,NFCC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该RF协议激活命令可以为第一激活命令或第二激活命令,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一RF协议,该第二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二RF协议。
本实施例中,该NFCC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具体实现中,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一激活命令(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ATR_REQ),也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二激活命令(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RATS Command或ATTRIB Commad)。
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该第一激活命令,则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ATR_RES),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如NFC-DEP协议)。具体地,该NFCC可以根据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
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该第二激活命令,则NFCC要根据具体情况决 定是否向第二终端应答该第二激活命令的响应(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RATS Response或ATTRIB Response),进而激活第二RF协议(如ISO-DEP协议),具体地,NFCC要根据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是否可用决定是否应答。示例地,该NFCC在接收到第二RF协议激活命令时,如果确定上述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是激活的(即enabled),且DH为该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如forced Power State)字节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如0b),则NFCC可以对第二终端不进行应答或者直接应答错误;如果确定上述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是激活的(即enabled),且DH为该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如forced Power State)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二预设值(如1b),则NFCC可以直接向第二终端发送响应,以激活该第二RF协议。本实施例中,上述NFCC在针对第一激活命令或第二激活命令进行应答,并激活相应的第一RF协议或第二RF协议之后,如果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则如前面所述的步骤110-130对数据帧进行路由,这里不再赘述。当然,在针对第二激活命令不进行应答或者应答错误时,第二RF协议不会被激活,后续的数据交互阶段也无法进行,即NFC通信终止。
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通过第一激活命令激活的第二RF协议能用于P2P通信,通过第二激活命令激活的第二RF协议能用于卡模板应用或NFC标签被读写即可,并不对第一激活命令、第二激活命令以及分别对应的第一RF协议、第二RF协议的具体名称或内容进行限定。
此外,对于第二RF协议为T1T协议、T2T协议、T3T协议或T5T协议时,由于这些RF协议并没有对应的RF协议激活命令,而是在设备检测中被检测到时即意味着被激活,因此,上述对于RF协议激活命令的判断可以不适用于这几种RF协议。但是,前面数据交互阶段中接收数据帧时,第二RF协议的覆盖范围并不会受影响。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所述NFCC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所述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可以包括: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NFC-DEP RF接口(此时,意味着NFCC可以解析或处理RF协议激活命令,也可以生成相应的响应),则该NFCC 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ATR_RES);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Frame RF接口(此时,意味着NFCC不可针对RF协议激活命令生成相应的响应,但可以识别RF协议激活命令),则该NFCC将该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该DH,并将该DH发送的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ATR_REQ)发送给该第二终端。
由于当相映射的RF接口是NFC-DEP RF接口时,NFCC的执行的功能逻辑相对Frame RF接口较多,NFCC可以直接响应第一激活命令,所以可以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当相映射的RF接口是Frame RF接口时,NFCC的执行的功能逻辑较少,基本只起透传的作用,NFCC不可以直接响应第一激活命令,所以NFCC将该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该DH,并将该DH发送的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该第二终端。需要说明的是,此时,NFCC可能有识别所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是哪种激活命令的能力。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该NFCC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
具体地,可以理解为该NFCC确定当前能量状态下该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的。其中,当前能量状态是第一终端在RF发现过程中,更确切的是,在接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这一时刻或该时刻前后的预设时间范围内所处的一种能量状态。
具体地,NFCC确定DH为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配置的能量状态(forced Power State)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
例如,第一预设值为0b,也就是说,NFCC在确定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为0b之后,NFCC再根据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当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该NFCC根据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时,NFCC可以不应答或者向对端发送应答错误。在这种情况下,NFC通信终止,第二终端不会向该NFCC发送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120中,若当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即该NFCC确定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
或者,若当该数据帧的格式为NFC-DEP frame format,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即该NFCC确定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
或者,若在RF协议激活阶段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ATR_REQ时,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即该NFCC确定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
本实施例中,对于当前已激活RF协议是否为第一RF协议的判断,可以根据前面所述的方式(1)至(4)中任意一种进行确定,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该NFCC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比特位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二预设值。
具体地,可以理解为该NFCC确定当前能量状态下该第一路由机制是可用的。其中,当前能量状态是第一终端在RF发现过程中或者数据交互阶段,更确切的是,在接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或者数据帧这一时刻或该时刻前后的预设时间范围内所处的一种能量状态。
具体地,NFCC确定DH为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配置的能量状态(forced Power State)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二预设值。
例如,第二预设值可以为1b,也就是说,NFCC在确定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为1b时之后,NFCC再根据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当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当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时,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二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二RF协议。当然,也可以根据该RF协议激活命令对应的RF协议所映射的RF接口来确定如何向第二终端进行应答,具体如上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NFCC接收所述DH在从所述NFCC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所述NFCC配置的所述第一路由机制;其中,所述第一NFCEE的 相关信息是所述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所述DH上报的,或者,是所述NFCC收到所述DH的请求后向所述DH反馈的;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表示所述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换句话说,在射频发现之前,即在NFCC获取到RF协议激活命令之前,例如在NFCC初始化阶段,NFCC接收DH配置的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具体而言,在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该DH根据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为该NFCC配置第一路由机制,例如,NFCC在NFCEE发现过程中发现第一NFCEE为Standalone SE,则向DH上报该信息,甚至该第一NFCEE中所存储的应用相关的信息(如支持的RF技术、支持的RF协议等),那么DH可向NFCC配置第一路由机制,即将forced NFCEE routing指向该第一NFCEE(其状态当然是激活的),也就是说,将路由目标设为该第一NFCEE,该第一NFCEE则称为对应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的forced NFCEE;或者,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上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然后该DH为该NFCC配置第一路由机制,例如,DH向NFCC发送获取NFCEE信息的请求,则NFCC在获取(该获取的具体方式不限)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后向DH反馈,如果DH得知第一NFCEE为Standalone SE,那么DH可向NFCC配置第一路由机制,即将forced NFCEE routing指向该第一NFCEE(其状态当然是激活的),也就是说将路由目标设为该第一NFCEE,该第一NFCEE则称为对应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的forced NFCEE。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NFCEE也可以不是Standalone SE,即其他普通NFCEE,只要DH根据业务需要等原因(例如,第一NFCEE是NFC终端上唯一的NFCEE,或者,第一NFCEE的控制方(如控制SIM卡的运营商等)出于商业策略原因要求该第一NFCEE在NFC终端上被激活时其他NFCEE不能激活,等等)针对该第一NFCEE配置第一路由机制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定。
上述以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是第一路由机制的一个示例,根据目前的NCI规范,DH可通过专门的配置命令(如下表4所示的RF_SET_FORCED_NFCEE_ROUTING_CMD)向NFCC配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即向NFCC配置至少一个指向某特定NFCEE(第一NFCEE) 的路由项,同时通过能量状态(如forced power state)字节字段指定该路由机制在哪些能量状态下是可用的(例如,能量状态字节中的一个比特位可对应一种能量状态,当某种能量状态对应的比特位的值设为1b时,表示在该种能量状态下该路由机制可用),此时,该第一NFCEE可称为forced NFCEE,从而使NFCC确定在哪些能量状态下能将接收到的数据帧路由到该forced NFCEE中。
表4,用于配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的控制消息
表5,Forced NFCEE Value字段的值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该NFCC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即P2P应用,如可通过NFC分享名片、网页等内容的应用或服务)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该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如ISO-DEP协议、T1T协议、T2T协议、T3T协议或T5T协议)的应用(即卡模拟应用和/或类型1/2/3/4/5标签应用)配置的RF参数。
换句话说,在射频发现之前,即在NFCC获取到RF协议激活命令之前,具体地,在NFCC初始化阶段,NFCC接收该DH配置的上述RF参数。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DH与NFCEE分别向NFCC配置各自应用相关的RF参数(例如,RF技术相关参数、RF协议相关参数、RF发现配置相 关参数,甚至路由配置相关参数),然后NFCC对这些RF参数进行管理或合并,以备在RF发现中使用。其中,NFCC管理或合并来自不同实体的RF参数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3和图4中相应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上文中结合图1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概括来说,当第一路由机制被激活时(例如,NCI规范中定义的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的值表示forced NFCEE routing enabled的状态),分为以下处理:
一、RF发现阶段(即NFCC状态机中定义的RFST_DISCOVERY状态,该阶段可包括技术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激活(可理解为RF协议激活),一旦设备激活成功,则意味着该阶段结束,并进入数据交互阶段)
1、如果该阶段中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即用于激活第一RF协议的命令,如ATR_REQ),则不论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是否可用(如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的forced power state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1b时,表示该路由机制可用,否则不可用),NFCC都要向对端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ATR_RES),从而激活第一RF协议。
2、如果该阶段中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即用于激活第二RF协议的命令,如RATS命令或ATTRIB命令),则同时满足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可用这一条件时,NFCC才向对端应答该第二激活命令的响应(如RATS响应或ATTRIB响应),从而激活第二RF协议;否则,即在不同时满足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可用这一条件时,也可理解为同时满足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不可用这一条件时,NFCC不进行应答或者向对端应答错误。
对于本RF发现阶段中接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后的上述1、2两种处理分支,可实现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NFCC判断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一激活命令或第二激活命令,如果是第一激活命令,则向对端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果是第二激活命令,则再判断当前能量状态下第一路由机制是否可用,若可用,则向对端应答该第二激活命令的响应,若不可用,则不应答或者向对端应答错误。
(2)NFCC判断当前能量状态下第一路由机制是否可用,若可用,则 向对端应答所接收RF协议激活命令的应答,即根据所接收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进行应答;若不可用,则再判断该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一激活命令或第二激活命令,如果是第一激活命令,则向对端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果是第二激活命令,则不应答或者向对端应答错误。
二、数据交互阶段(即NFCC状态机中定义的RFST_LISTEN_ACTIVE状态)
1、如果该阶段中接收到的数据帧为P2P应用数据,即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如NFC-DEP协议),则不论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是否可用(如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的forced power state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1b时,表示该路由机制可用,否则不可用),NFCC都通过上述第一预设规则进行处理所接收的该数据帧(即直接使用上述第二路由机制,或者在特定RF接口下使用上述第二路由机制,或者直接转发给DH等),从而将该数据帧路由到DH。
2、如果收到的数据帧为非P2P应用数据(即不是P2P数据,如卡模拟应用数据或NFC标签数据,更准确的说,是用来读取卡模拟应用或NFC标签中内容的数据),即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如非NFC-DEP协议,即不是NFC-DEP协议,可以是上述ISO-DEP协议、T1T、T2T、T3T、T5T中的任一种),则同时满足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可用这一条件时,NFCC才通过上述第一路由机制处理所接收的该数据帧,从而将数据帧路由到上述第一NFCEE(如forced NFCEE);否则,即在不同时满足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可用这一条件时,也可理解为同时满足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不可用这一条件时,NFCC不对该数据帧进行处理,即忽略该数据帧。
对于本数据交互阶段中接收到数据帧后的上述1、2两种分支处理,具体的可实现的方式类似针对上述RF发现阶段说明的(1)、(2)两种实现方式,这里不再做类似描述,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所有的“当前”,是NFCC在执行不同操作时所处的时刻,如RF发现阶段中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的时刻,如数据交互阶段收到数据帧的时刻等等。因此,对于能量状态,在NFCC执行不同操作时,能量状态都可能发生变化,即NFCC执行不同操作时,当前能量状态具体所指的状态也可能不同,例如,在RF发现阶段中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 时当前能量状态为第一能量状态,而在后面的数据交互阶段接收到数据帧时当前能量状态变为不同于第一能量状态的第二能量状态。
下面结合图2,以第一路由机制是forced NFCEE routing、第二路由机制为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或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为例,并根据上述针对RF发现阶段中接收RF协议激活命令后、针对数据交互阶段中接收到数据帧后采用的实现方式(2),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当然,这仅是其中一个示例。
具体地,图2中以第一终端的角度描述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的路由的方法,第一终端包括DH和NFCC。如图2所示的方法200,包括:
210,DH配置NFCC。
具体地,在NFCC初始化阶段,DH通过专门的命令(如NCI规范定义的CORE_SET_CONFIG_CMD)进行NFCC配置,其中NFCC配置至少包括RF接口映射配置(RF Interface Mapping Configuration,即DH通过RF_DISCOVER_MAP_CMD为每个RF协议配置一个对应的RF接口)、第一路由机制配置(即DH通过RF_SET_FORCED_NFCEE_ROUTING_CMD配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其中,RF接口映射配置也可以使用默认的,即DH无需通过上述相应命令配置,NFCC直接使用默认的映射关系即可,具体请参看上述实施例中相应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NFCC配置还可能包括RF参数的配置,如NFC-A、NFC-B、NFC-F和/或NFC-V技术相关的参数,ISO-DEP、NFC-DEP等RF协议相关的参数,RF技术与模式、发现频率等RF发现相关的参数;还可能包括第二路由机制的配置,如侦听模式路由表的配置,其中可包括AID路由项、APDU路由项、SC路由项、协议路由项、技术路由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具体请参看上述实施例中相应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220,NFCC在接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
具体地,在RF发现过程中,NFCC在侦听模式(listion mode)下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
在NFCC接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之后,会根据DH为forced NFCEE routing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如下表6)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current power state bit),进行相应的处理。
表6,能量状态字段
上述表格中,比特位bn对应第n种能量状态,其中,n=1,2,3…,第n种能量状态为上述实施例中所列的一种能量状态,这里不再赘述。
假设,当bn的值为1b时,表示上述forced NFCEE routing在第n种能量状态下是可用的;当bn的值为0b时,表示上述forced NFCEE routing在第n种能量状态下是不可用的。
上述实施例中以能量状态字段为一个字节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能量字段不限预测,例如还可以为1.5个字节、2个字节或3个字节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其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0时,执行以下过程。
231,判断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ATR_REQ。
具体地,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为ATR_REQ时,表示该应用为P2P应用,之后,执行步骤232。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不是ATR_REQ时,表明该应用不是P2P应用,则执行步骤238结束流程,即不进行RF协议激活。
232,NFCC判断DH为NFC-DEP协议配置的映射RF接口类型。
具体地,NFCC判断DH为NFC-DEP协议配置的映射RF接口是NFC-DEP RF接口还是Frame RF接口。针对RF接口映射配置,请详见上述针对图1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当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时,执行步骤233-235,当RF接口为NFC-DEP接口时,执行步骤236-237,
233,NFCC将该命令转发给DH,并接收DH返回的ATR_RES应答。
234,NFCC将ATR_RES转发给第二终端,以完成RF协议激活(可认为Frame RF接口在此之前激活,也可认为在此时激活)。
235,NFCC接收到数据帧后,将数据转发给DH,以进行数据交互。
236,NFCC向第二终端应答ATR_RES,完成RF协议激活(可认为NFC-DEP RF接口在此时激活)。
237,NFCC接收到数据帧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例如,通过侦听模 式路由表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或者根据协议路由项)查找目标NFCEE,并将数据帧路由到目标NFCEE。
应理解,该目标NFCEE可以为DH,也可理解为DH-NFCEE。
本步骤中,根据第二路由机制查找目标NFCEE具体实现方式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238,结束流程。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31中确定RF协议激活命令为ATR_REQ后,NFCC可以直接向第二终端应答ATR_RES,以代替上述步骤232-234,或者,步骤232和23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35和步骤237可以合并为,在NFCC接收到数据帧后可以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帧转发给DH进行处理,或者,在NFCC接收到数据帧后再根据后续步骤243-248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231中,可以替换成如下步骤,即在231中也可以判断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其他命令,例如该其他命令可以包括用于激活ISO-DEP协议的RATS或者ATTRIB命令(Command)。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为该其他命令时,表明后续要激活的RF协议可用于非P2P应用(如卡模拟应用或NFC标签)则执行步骤238结束流程,即不进行RF协议激活。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不是该其他命令时,表明后续要激活的RF协议可用于P2P应用,之后,执行步骤232。
继续步骤220,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1时,执行以下过程:
241,RF协议激活。
具体地,NFCC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后,根据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激活相应的RF协议,可以同步的激活侦听模式listen mode下的RF接口。例如,RF协议激活命令为ATR_REQ时,激活NFC-DEP协议,并可同步激活NFC-DEP RF接口;RF协议激活命令为RATS Command或ATTRIB Command时,激活ISO-DEP协议,并可同步激活ISO-DEP RF接口,等等。
242,NFCC接收数据帧。
具体地,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243,判断已激活协议是否为NFC-DEP协议。
具体地,NFCC判断已激活协议为NFC-DEP协议时,执行步骤244或245或246,否则执行步骤247。
例如,NFCC可以判断当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时,所述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NFC-DEP协议;或者当所述数据帧的格式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帧格式NFC-DEP frame format时,所述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NFC-DEP协议;或者在RF协议激活阶段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属性请求ATR_REQ命令时,所述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当NFCC已经确定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时,步骤244可以省略。
这里判断已激活协议是否为NFC-DEP协议,可以与图1实施例中的相应判断方法向对应。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244,判断当前已激活RF接口的类型。
具体地,NFCC通过判断DH为NFC-DEP协议配置的映射RF接口是NFC-DEP RF接口还是Frame RF接口,或者直接判断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是哪种RF接口来确定当前激活的RF接口的类型。
当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时,执行步骤246,当RF接口为NFC-DEP接口时,执行步骤245。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244是可选的。
245,NFCC根据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查找路由目标,并将数据帧路由该路由目标。
其中,该路由目标可以为DH,或者,可以理解是DH-NFCEE。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245是可选的。
246,NFCC将数据帧路由到DH,以进行数据交互。
247,NFCC根据forced NFCC routing机制查找路由目标,并进行数据帧的路由。
其中,该路由目标可以为forced NFCEE。
本步骤中,在基于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查找路由目标时,可以再根据当前能量状态下该路由机制是否可用(因为从RF发现阶段到目前的数据交互阶段,能量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如对该路由机制对应的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是否为1b,进行相应处理,如果可用,则确定路由目标为forced NFCEE,如果不可用,则忽略该数据帧。
248,结束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44可以省略,即在NFCC判断已激活协议为NFC-DEP协议时,可以直接将数据帧直接转给DH,或者,直接使用第二路由机制(即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或协议路由项)查找路由目标,并将数据帧路由到路由目标。
此外,针对步骤243-247,还可以在上述步骤242之后先判断当前能量状态下第一路由机制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再根据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的类型进行处理,即分别如步骤244和步骤247的方式查找路由目标;如果不可用,则同样根据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的类型进行处理,只是此时步骤247的处理结果是不同的,此时,步骤247的结果是确定忽略该数据帧,而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可用时步骤247的结果是确定forced NFCEE为路由目标。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已激活的情况下,当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current power state bit)设为1时,则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对应的RF协议、甚至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来决定使用哪种路由机制,即判断是使用第二路由机制(如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进行数据帧的路由处理,还是使用第一路由机制进行数据帧的路由处理,还是直接转发给DH或DH-NFCEE。当current power state bit设为0时,则根据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甚至DH为待激活的RF协议映射的RF接口来决定是否进行应答、如何进行应答的路由过程。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不同的协议类型,对数据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了特定NFCEE(也可以称为第一NFCEE,例如可以为Standalone SE)激活时,其他实体(如DH)上的P2P应用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实现了这种情况下卡模拟应用和P2P应用均能够正常使用。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图3所示的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和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看成是图1在第一路由机制配置是激活的,且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不可用(如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forced power state)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如0b))时的一个例子。其中,图3中与图1中的相对应内容可以参见图1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具体地,如图3所示的方法300包括:
310,该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
320,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则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其中,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第一RF协议,该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
330,在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
具体而言,在侦听模式下,NFCC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该RF协议激活命令可以为第一激活命令或第二激活命令,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一RF协议;例如,该第一激活命令可以为ATR_REQ,该第二激活命令可以为用于激活ISO-DEP协议的RATS或者ATTRIB命令(Command)。本实施例中,该NFCC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的类型,具体实现中,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一激活命令,也可以判断该RF协议激活命令是否为第二激活命令。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该第一激活命令,则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ATR_RES),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在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例如,P2P应用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NFCC在确定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的、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下不可用时,若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则NFCC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若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不是第一激活命令,即是第二激活命令,则不应答或者向第二终端发送应答错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RF协议还可以包括其他协议,只要该第一RF协议对应的数据类型为P2P应用数据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NFC-DEP协议。第二RF协议可以包括ISO数据交换协议(ISO-DEP,ISO Data Exchange Protocol)、类型1标签(T1T,Type 1 Tag)协议、类型2标签(T2T,Type 2 Tag)协议、类型3标签(T3T,Type 3 Tag)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Type 5 Tag)协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该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状态,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不可用时,可以在确定所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后,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第一协议(例如, NFC-DEP协议),并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实现了第一路由机制激活时P2P应用的正常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该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状态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不可用时,无法激活P2P通信所需的RF协议,进而无法进行P2P通信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包括: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NFC-DEP RF接口,则该NFCC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Frame RF接口,则该NFCC将该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该DH,并将该DH发送的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该第二终端。
也就是说,该NFCC可以根据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具体而言,在侦听模式下,NFCC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该RF协议激活命令可以为第一激活命令或第二激活命令,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一RF协议。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该第一激活命令,则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如Digital协议定义的ATR_RES),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具体地,该NFCC可以根据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该第一RF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NFCC也可以根据该第一RF协议默认映射的RF接口类型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具体地,由于NFCC默认的与第一RF协议(如NFC-DEP协议)相映射的RF接口是第一RF接口(如NFC-DEP RF接口),因此,NFCC可以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即ATR_RES)。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则该NFCC不发送应答或者向该第二终端应答错误。
具体而言,当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时,NFCC也可以不应答或者向对端发送应答错误。在这种情况下,NFC通信终止,第二终端不会 向该NFCC发送数据帧。具体的,该NFCC在接收到RF协议激活命令时,如果确定上述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是激活的(即enabled),且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下不可用(如DH为该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如forced Power State)字节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current power state)的比特位的值为0b),则NFCC可以对第二终端不进行应答或者直接应答错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包括:
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
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包括: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则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数据帧的过程可以参考图1中的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数据帧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第二路由机制的描述以及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处理数据帧的方式可以参考图1中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该NFCC接收该DH在从该NFCC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该NFCC配置的第一路由机制;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表示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包括该第一NFCEE 上的应用(如卡模拟应用或NFC标签)所支持的RF技术相关的参数、所支持的RF协议相关的参数等。
相应地,DH获取这些信息之后,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针对DH上的应用向NFCC配置合适的RF参数。示例地,针对DH上的应用向NFCC配置RF技术参数,具体的,若第一NFCEE上的应用支持的RF技术有NFC-A技术,则DH可以为其中的P2P应用向NFCC配置NFC-F技术相关的参数,如此,第二终端在RF发现过程中能通过NFC-F技术检测过程检测到DH上的P2P应用对应的RF协议;再示例地,针对DH上的应用向NFCC配置上述第二路由机制相关的内容,如侦听模式路由机制对应的路由表中的协议路由项或技术路由项等,具体的,若第一NFCEE上的应用支持的RF技术有NFC-F技术,则DH可以在设置指向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之外,还设置指向DH的NFC-A技术路由项和/或设置指向第一NFCEE的NFC-F技术路由项,等等,这里不再一一枚举。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该NFCC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DH向NFCC配置其中的P2P应用相关的RF参数时,可能如上所述会考虑第一NFCEE相关的信息,具体不再赘述。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该第一路由机制的定义、第一路由机制的配置,NFCC获取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相关的RF参数与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相关的RF参数的方式,以及NFCC对来自不同实体的这些RF参数进行管理或合并的,具体可以参考图1或图4中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NFCC在确定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的、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下可用时,若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则NFCC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已激活第一RF协议,然后,在数据交互阶段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时,也可采用上述的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若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是第二激活命令, 则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第二激活命令的响应,已激活第二RF协议,然后,在数据交互阶段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时,可根据上述的第一路由机制处理该数据帧。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图4所示的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和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图4所示的方法400包括:
410,该NFCC判断该DH向该NFCC配置的第一信息是否为预设信息。
其中,该预设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可以认为该第一路由机制是去激活的,也可以认为该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的但后续不使用该机制对数据帧进行路由),且某特定NFCEE(这里称为第一NFCEE)配置的射频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可用。
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第一路由机制可以是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该第一NFCEE可以为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中的forced NFCEE。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信息不限定为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还可以是DH配置的其他信息,比如DH通过一个其他命令向NFCC配置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FCC在RF发现过程中使用该特定NFCEE和DH配置的RF参数,并指示NFCC在数据交互阶段不使用第一路由机制为数据帧查找路由目标,而使用前面该的第二路由机制(如侦听模式路由机制、基于协议路由项或技术路由项的方式等)或者其他机制查找路由目标。其中,该其他机制,如发现所接收的数据帧是NFC-DEP协议数据时直接转发给DH,如发现所接收的数据帧是非NFC-DEP协议(如ISO-DEP协议、T1T/T2T/T3T/T5T协议)数据时直接转发给该第一NFCEE。总之,本发明对该第一信息的配置方式不进行限定。
下面以第一信息为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为例,描述DH配置该第一信息的一个具体例子。例如,DH向NFCC配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时,将该第一NFCEE设为forced NFCEE,将其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设为预设值,该预设值表示允许NFCC同时接受DH与forced NFCEE的RF配置,但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是去激活的(即不可用的);同时,DH向NFCC配置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时,将其中的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NFC-A/NFC-F技术路由项配置为指向DH,将ISO-DEP协议路由项和/ 或NFC-A/NFC-B/NFC-F/NFC-V技术路由项指向forced NFCEE。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DH可以通过特定的命令(如RF_SET_FORCED_NFCEE_ROUTING_CMD)配置上述预设值,例如该预设值可以如以下表7中的2,或以下表8中的2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表7
表8
对于表7,当DH向NFCC配置的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即第一信息对应的值为上述预设值2时,NFCC确定该第一信息的值为1时对应的机制或该机制等价的功能是不可用的,即确定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或等价该机制的功能不可用,那么,针对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帧,NFCC就无法如前面实施例所述根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而是采用本实施例中后续步骤的处理方法。
对于表8,当DH向NFCC配置的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即第一信息对应的值为上述预设值2时,NFCC确定第一信息的值为1(表8中的forced NFCEE routing可用子状态1)时对应的机制或该机制等价的功能是不可用的,即确定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或该机制等价的功能不可用,那么,针对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帧,NFCC就无法如前面实施例所述根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而是采用本实施例中后续步骤的处理方法。
基于上述示例,在RF发现过程中,NFCC判断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的值是否为预设值,即,NFCC判断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的值是否为2。
需要说明的是,在410之前,该NFCC可以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该forced NFCEE针对该forced 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420,如果该第一信息是该预设信息,则该NFCC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基于步骤410的示例,第一信息的值为2时,该NFCC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本步骤中,NFCC要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具体包括NFCC对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管理,例如合并或替换等,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针对RF参数的管理,可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当DH上的P2P应用支持NFC-A和NFC-F时,DH向NFCC配置的RF参数有NFC-A技术参数(如NCI规范中定义的Listen A Parameters)、NFC-F技术参数(如NCI规范中定义的Listen F Parameters),当然,也可有NFC-DEP协议参数(如NCI规范中定义的Listen NFC-DEP Parameters);当该第一NFCEE上的卡模拟应用支持NFC-B技术、支持ISO-DEP协议时,该第一NFCEE向NFCC配置的RF参数有NFC-B技术参数(如NCI规范中定义的Listen B Parameters),当然,也可有ISO-DEP协议参数(如NCI规范中定义的Listen ISO-DEP Parameters);此时,NFCC将DH与该第一NFCEE分别配置的RF参数进行合并即可,这样,当第一终端工作在侦听模式时,经过RF发现过程,第二终端即可检测到第一终端上支持的所有RF协议,即DH上P2P应用对应的NFC-DEP协议以及第一NFCEE上卡模拟应用对应的ISO-DEP协议。
又如,当DH上的P2P应用支持NFC-A和NFC-F时,DH向NFCC配置的RF参数有NFC-A技术参数、NFC-F技术参数,也可有NFC-DEP协议参数;当该第一NFCEE上的卡模拟应用支持NFC-A技术、支持ISO-DEP协议时,该第一NFCEE向NFCC配置的RF参数有NFC-A技术参数,也可有ISO-DEP协议参数;那么,NFCC可将第一NFCEE配置的NFC-A技术参数替代DH配置的NFC-A技术参数,从而在RF发现过程中能使第二终端尽可能地检测到第一终端上支持的所有RF协议。
总之,一旦第一NFCEE上的应用支持的RF技术与DH上的应用支持的RF技术存在重叠或冲突,NFCC可以将采用上述的方式将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相应地替代DH配置的,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具体可由实现者(如NFC芯片厂商等)决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当然,上述NFCC对RF参数的管理的前提是,NFCC有管理或合并RF参数的能力,以及DH允许NFCC进行参数管理,例如DH可通过向NFCC配置NFCC_CONFIG_CONTROL参数的值决定是否允许NFCC进行参数管 理。
430,该NFCC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机制处理该数据帧。
可选地,在430中,当已激活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时,或者当已激活RF接口为ISO-DEP RF接口,或者当已激活RF接口为Frame RF接口,且已激活RF协议为非NFC-DEP协议时,该NFCC(1)根据侦听模式路由机制(即通过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或者(2)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过程或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过程,或者,(3)直接根据相应的协议路由项或技术路由项(如数据帧对应NFC-DEP协议时,直接使用NFC-DEP协议路由项;如数据帧对应NFC-A技术时,直接使用NFC-A技术路由项等等),查找路由目标,并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路由目标,该路由目标为该DH或特定NFCEE(第一NFCEE);其中,上述根据侦听模式路由机制、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过程同前面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这里不再赘述,而上述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过程,类似上述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过程,将其中的协议路由项替换为技术路由项即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420中,所述RF发现过程是所述NFCC向所述第二终端告知所述第一终端上支持的所有RF协议的过程,以使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所有RF协议中的一种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对应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所有RF协议中的一种包括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
或者,作为另一实施例,在430中,所述NFCC接收的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对应的RF协议,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RF发送过程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所有RF协议中的一种。其中,所述数据帧对应的RF协议包括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中DH上的P2P应用可支持NFC-DEP协议,第一NFCEE上的非P2P应用(如卡模拟应用或NFC标签)可支持非NFC-DEP协议。具体而言,作为另一实施例,在430中,当已激活RF协议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时,该NFCC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DH;
或者,当已激活RF协议为非NFC-DEP协议时,该NFCC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者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第一NFCEE。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协议/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即基于协议/技术的路由选择过程同前面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此外,本实施例中,针对已激活RF协议为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这两种情况,NFCC也可以如前面实施例1所述,直接基于相应协议路由项或基于相应技术路由项的方式,或者根据侦听模式路由机制对该所接收的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具体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该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
或者,该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该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技术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一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和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430中,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NFCC同时使用第一NFCEE和DH配置的RF参数,以完成RF协议与RF接口的激活;然后在接收到对端NFC设备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即通过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查找路由目标,以将数据帧转发给该路由目标;该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中要有NFC-DEP协议路由项指向DH,或者,有NFC-A或NFC-F技术路由项指向DH,才能保证接收到P2P应用数据时能将其路由到DH。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当前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时,NFCC同时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在第一终端的DH上有P2P应用、第一NFCEE上有非P2P应用时通过RF发现过程可使对面的第二终端发现本地的P2P应用与非P2P应用(即发现本地的P2P应用对应的第一RF协议、非P2P应用对应的第二RF协议),从而使第二终端根据业务需要激活相应的RF协议(如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在RF协议激活后的数据交互阶段,即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规则处理该数据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某些特定NFCEE激活(如Standalone SE)时DH上P2P应用对应的RF 协议(如NFC-DEP协议)无法经过RF发现过程被对端检测出来,进而导致的DH上的P2P服务不可用的问题。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非NFC-DEP协议可以包括ISO数据交换协议(ISO-DEP,ISO Data Exchange Protocol)、类型1标签(T1T,Type 1 Tag)协议、类型2标签(T2T,Type 2 Tag)协议、类型3标签(T3T,Type 3 Tag)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Type 5 Tag)协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DH为该第二路由机制配置的路由表中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或者,指向该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一RF技术包括NFC-A和NFC-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当该路由表中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时,该路由表中还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二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二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或者,当该路由表中包括指向该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时,该路由表还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三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三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与NFC-V技术中除了该第一RF技术之外的R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而言,关于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的配置,如果DH配置NFC-DEP协议路由项指向DH,则可以根据第一NFCEE(如Standalone SE)中的非接触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如ISO-DEP协议、T1T/T2T/T3T/T5T协议)或者RF技术类型(如NFC-A/NFC-B/NFC-F/NFC-V)配置相应的协议路由项或技术路由项指向Standalone SE。或者,如果DH根据其中的P2P服务支持的RF技术类型(如NFC-A/NFC-F)配置相应的技术路由项指向DH,则可以根据第一NFCEE中的非接触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或RF技术类型配置相应的协议路由项或技术路由项指向Standalone SE,此时,配置的指向该NFCEE的技术路由项不能与指向DH的技术路由项基于相同的RF技术,例如,若DH上的P2P服务支持NFC-A和NFC-F技术,该NFCEE上的非接触应用支持NFC-A技术,则可以设置基于NFC-A的技术路由项(即NFC-A技术路由项)指向该NFCEE,设置基于NFC-F的技术路由项(即NFC-F技术路由项)指向DH。关于其他设置方式,这里不再一一枚举。
对于RF参数的配置,如果DH上存在P2P应用,则DH向NFCC配置NFC-A和/或NFC-F技术相关的参数(包括poll side与listen side)、NFC-DEP协议相关的参数(包括poll side与listen side);如果Standalone SE上存在非接触应用,则该Standalone SE向NFCC配置相应RF技术的参数(listen side)和相应RF协议相关的参数(listen side)。当Standalone SE上的应用支持的RF技术包括NFC-A和/或NFC-F时,NFCC可以使用Standalone SE上的卡应用对应的RF技术参数覆盖DH上的P2P应用对应的RF技术参数,当然,也可以进行RF技术参数的合并,而不是覆盖。关于RF参数的管理,请参考前面的相应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包括:
该NFCC向该DH发送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包括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和/或,该第一NFCEE中的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或者RF技术类型。
其中,上述描述的预设信息和/或路由表可以是DH根据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为NFCC配置的。
例如,当第一终端上存在standalone SE且该SE被激活后,NFCC可以通过NFCEE Discovery过程获取该SE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NFCEE_DISCOVER_NTF向DH上报该SE相关的信息,通过如下表格对上报方式进行扩展,例如:
在NFCEE状态(NFCEE Status)中新增一种状态:0x03,表示该Standalone SE是激活的;或者,在8表示的NFCEE信息TLV(NFCEE Information TLV)[0..m]中进行扩展,新增一种类型type:0x05,表示该第一NFCEE是Standalone SE。
以上仅是两个示例,本发明方案对此不进行限制。此外,本发明方案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获取Standalone SE及其相关信息,该相关信息如其中非接触应用(如卡模拟应用或NFC标签)支持的RF协议类型、RF技术类型等。
表9
表10 TLV编码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DH、NFCEE向NFCC配置RF参数的方式同上文描述的DH、NFCEE向NFCC配置RF参数的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描述了在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时,NFCC使用RF参数,以及路由数据帧的方法,下面描述当第一信息不是预设信息是的具体数据路由方法。其中针对不同的预设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路由方法,下面分别举例描述。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如果该第一信息不是该预设信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的,且该NFCC仅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时,该NFCC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基于步骤410的示例,第一信息即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在第一信息的取值如表7所示的值0或者如表8所示第一状态的值0时,该NFCC仅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那么,该NFCC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信息是非预设值,例如为0,且该非预设值表示仅允许NFCC使用DH配置的RF参数,则NFCC使用DH配置的RF参数完成RF发现过程,然后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根据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查找路由目标,以实现数据帧的路由处理。
在具体实现中,当第一NFCEE(如Standalone SE)未被激活时,比如,第一终端上的至少一个其他NFCEE处于激活状态时,DH可以将其中的P2P应用相关的RF参数与其他NFCEE上的应用相关的RF参数进行计算,然后配置给NFCC(包括上述侦听模式路由表),此时,NFCC使用侦听模式路由表,基于侦听模式路由机制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即可。
具体地,可参见图1中根据据listen mode routing路由机制查找路由目标的具体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如果该第一信息不是该预设信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可用的,且该NFCC仅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时,则该NFCC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例如,第一信息即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在第一信息的值如表7所示的取值1或者如表8所示的第二状态的取值1时,该NFCC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确定第一NFCEE为路由目标,并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第一NFCEE。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信息是非预设值,例如为1,且该非预设值表示仅允许NFCC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则NFCC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完成RF发现过程,然后在接收到数据帧后根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确定第一NFCEE为路由目标,以实现数据帧的路由处理。
在具体实现中,当第一NFCEE(如Standalone SE)被激活时,第一NFCEE根据其中的应用相关的RF参数进行计算,然后配置给NFCC(包括上述侦听模式路由表);DH向NFCC配置该第一路由机制后,NFCC使用第一路由机制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即可。
具体地,根据forced NFCC routing机制查找路由目标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图1中的对应forced NFCC routing机制查找路由目标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应注意,上文中以预设信息为2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的预设信息并不限于此,预设信息可以为任意值,例如可以为1或2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DH没有获取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则第一NFCEE可能向NFCC配置所有的RF参数,如其中所有应用支持的RF协议相关的参数、所支持的RF技术相关的参数、路由相关参数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4表示的实施例中,RF参数的管理还可能包括对路由相关参数的管理。例如,当DH上的P2P应用支持NFC-A技术时,DH向NFCC配置指向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DH的NFC-A技术路由项;当第一NFCEE上的卡模拟应用(如对应ISO-DEP协议)支持NFC-B技术时,第一NFCEE向NFCC配置指向第一NFCEE的ISO-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第一NFCEE的NFC-B技术路由项;此时,NFCC将DH与NFCEE分别配置的路由项进行合并即可,这样,当第二终端使用第一终端所支持的任何一种RF协议与第一终端通信时,第一终端中的NFCC都能正确地对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又如,当DH上的P2P应用支持NFC-A技术时,DH向NFCC配置指向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DH的NFC-A技术路由项;当第一NFCEE上的卡模拟应用(如对应ISO-DEP协议)支持NFC-A和NFC-B技术时,第一NFCEE向NFCC配置指向第一NFCEE的ISO-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第一NFCEE的NFC-A/NFC-B技术路由项;此时,NFCC进行RF参数的管理时,可以将DH配置的NFC-A技术路由项覆盖第一NFCEE配置的NFC-A技术路由项,而保留其他所有路由项等。总之,一旦第一NFCEE上的应用支持的RF技术与DH上的应用支持的RF技术存在重叠或冲突,NFCC可以将采用上述的方式将DH配置的RF参数相应地替代第一NFCEE配置的,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具体可由实现者(如NFC芯片厂商等)决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下面结合图5,以第一路由机制是forced NFCEE routing、第二路由机制为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为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
具体地,图5中以第一终端的角度描述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的路由的方法,其中,第一终端包括DH和NFCC。具体地,如图5所示的方法500,包括:
510,DH配置NFCC。
具体地,DH向NFCC配置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时,将其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设为预设值,例如预设值为表7中的值2,或者为表8中的第三状态的值2,该预设值表示允许NFCC同时接受DH与forced NFCEE的RF配置,但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是去激活的(Disabled);同时,DH向NFCC配置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时,将其中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或者NFC-A/F技术路由项配置为指向DH,将ISO-DEP协议路由项或者NFC-A/B/F/V技术路由项指向第一NFCEE。
需要说明的是,NFCC配置还可能包括RF参数的配置,如NFC-A、NFC-B、NFC-F和/或NFC-V技术相关的参数,ISO-DEP、NFC-DEP等RF协议相关的参数;还可能包括第二路由机制的配置,如侦听模式路由表的配置,其中可包括AID路由项、APDU路由项、SC路由项、协议路由项、技术路由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具体可参见图4实施例中410的相应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520,NFCC判断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的取值是否为预设值。
具体地,如果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的取值为预设值,如该预设值为表7中的值2或表8中第三状态的值2,则执行步骤531-533,如果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不是预设值,则根据取值的不同,执行不同的步骤。具体地,当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取值为如表7中的值0或者表8中第一状态的值0时,执行步骤541、532、533,当Forced NFCEE Routing State取值为如表7中的值1或者表8中第二状态的值1时,执行步骤551-553。
后面步骤531中对第一信息的设置,可以适用于DH上的P2P应用以及第一NFCEE上的应用均可用(即激活状态)时的场景;后面步骤541中对第一信息的设置,可以适用于第一NFCEE上的应用不可用,即DH上的应用(包括P2P应用或卡模拟应用等)和/或其他NFCEE上的应用可用时的场 景;后面步骤551中对第一信息的设置,可以适用于仅第一NFCEE上的应用可用时的场景。具体实现中,将第一信息设为哪种值(步骤531、541或者551对应的值),可以由实现方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如第一终端为运营商的定制机,其中,要求第一NFCEE(如物理载体为SIM卡)时其他NFCEE不可用,等等),或者,也可以根据终端用户的设置确定(如用户设置的哪些NFCEE是激活的、哪些是去激活的,或者,设置哪些NFCEE上的应用是激活的、哪些是去激活的,或者,用户在本次NFC通信中选择使用哪个应用,等等)。
531,NFCC同时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以及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即NFCC同时使用forced NFCEE配置的RF参数以及DH配置的RF参数完成listen mode下的RF接口激活(RF协议激活)。
本步骤中,NFCC要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具体包括NFCC对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管理,例如合并或替换等,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具体地,可参见图4实施例中420的相应说明,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532,NFCC接收数据帧。
具体地,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此时,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激活的RF协议可以是第一终端上支持的所有RF协议中的任一种,如DH上的P2P应用支持的NFC-DEP协议,第一NFCEE上的非P2P应用支持的ISO-DEP协议、T1T协议、T2T协议、T3T协议和T5T协议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533,根据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查找路由目标,并将数据帧路由该路由目标。
其中,该路由目标可以为DH或第一NFCEE。
此时,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NFCEE被激活时,DH上的P2P应用依然可用。
具体地,根据listen mode routing table查找目标,取决于步骤510中向NFCC配置的具体路由项,采用的路由处理方式可参见图4实施例中430的 相应说明,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541,NFCC仅使用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即,NFCC仅使用DH配置的RF参数执行RF发现过程,完成listen mode下的RF接口激活(RF协议激活)。之后,进行步骤532、533。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仅DH向NFCC配置参数,由于第一NFCEE未被激活或其他原因,第一NFCEE上的应用相关的RF参数被没有被配置到NFCC上,因此,RF发现过程中,第二终端并不能检测到第一NFCEE支持的RF协议,则无法激活第一NFCEE支持的RF协议,后续接收的数据帧不会被路由到第一NFCEE;或者,就算其他激活的NFCEE上的应用支持的RF协议与第一NFCEE上支持的RF协议相同,可能被第二终端检测到,但由于路由相关的配置中并没有指向第一NFCEE的路由项,后续接收的数据帧不会被路由到第一NFCEE。这是步骤541与步骤531的不同之处。该步骤所述的情况下,DH和/或其他NFCEE的应用是可用的。具体是否将第一信息设为该步骤对应的值,可以由实现方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也可根据用户的设置确定。
551,NFCC仅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即,NFCC仅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完成listen mode下的RF接口激活(RF协议激活)。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仅第一NFCEE向NFCC配置参数,若DH上存在P2P应用时,该P2P应用相关的RF参数被没有被配置到NFCC上,因此,RF发现过程中,第二终端并不能检测到DH上P2P应用支持的RF协议(如NFC-DEP协议),则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不会激活P2P应用对应的RF协议,后续不会接收到P2P数据,即接收到的数据帧不会被路由到DH;或者由于路由相关的配置中并没有指向DH的路由项,,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帧不会被路由到DH。该步骤所述的情况下,仅第一NFCEE的应用是可用的。具体是否将第一信息设为该步骤对应的值,可以由实现方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也可根据用户的设置确定。
552,NFCC接收数据帧。
具体地,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此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可以是针对第一NFCEE上的应用发送的。
553,NFCC根据forced NFCC routing机制查找路由目标,并进行数据 帧的路由。
其中,该路由目标可以为forced NFCEE,此时第一NFCEE即forced NFCEE。
具体地,根据forced NFCC routing机制查找路由目标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图1中的对应forced NFCC routing机制查找路由目标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当前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时,NFCC同时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第一终端的DH上有P2P应用、第一NFCEE上有非P2P应用时通过RF发现过程可使对面的第二终端发现本地的P2P应用与非P2P应用,从而使第二终端根据业务需要激活相应的RF协议(即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规则处理该数据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某些特定NFCEE激活(如Standalone SE)时DH支持的P2P应用对应的RF协议(如NFC-DEP协议)无法经过RF发现过程被对端检测出来,进而导致的DH上的P2P服务不可用的问题。
应注意,上文中的图1和图5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将本发明实施例限于所例示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图1至图5所述的实施例中,是第一终端工作在侦听模式,作为侦听侧终端时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案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例如,第一终端上的第一NFCEE是激活的,且DH为该第一NFCEE配置第一路由机制(如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时,要使DH上的P2P应用同时可用,则DH针对P2P应用向NFCC配置的RF参数,可以包括Poll模式相关的参数,如NCI规范中的Poll侧NFC-A或NFC-F技术相关参数、Poll侧NFC-DEP协议相关参数、Poll Active Parameters、Poll侧RF发现配置相关的参数等。如此,第一终端可以工作在poll模式下激活与第二终端之间的RF协议,并基于该RF协议与第二终端进行P2P通信,那么,第一终端 在listen模式下使用第一NFCEE上的非接触应用,在poll模式下使用DH上的P2P应用。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下面结合图6至图1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场通信控制器,结合图12描述本发明实施的近场通信终端。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图6所示的NFCC与图1和图2相对应,能够实现图1和图2方法中涉及NFCC的各个过程,NFCC6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和图2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具体地,图6所示的NFCC600可以位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还包括主控制器DH,该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该NFCC6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610、第一处理单元620和第二处理单元630。
具体而言,第一接收单元610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第一处理单元620用于若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第二处理单元630用于若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则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该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该第二RF协议包括非NFC-DEP协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所接收数据帧对应的不同RF协议类型,对数据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了特定NFCEE(也可以称为第一NFCEE,例如可以为Standalone SE)激活时,其他实体(如DH)上的P2P应用能够正常使用。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
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射频NFC-DEP RF接口,则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后,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该第一RF协议是通过该发送单元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而激活的。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
该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NFC-DEP RF接口,则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Frame RF接口,则将该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该DH,并将该DH发送的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该第二终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当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时,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当该数据帧的格式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帧格式NFC-DEP frame format时,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在RF协议激活阶段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属性请求ATR_REQ命令时,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DH在从该NFCC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该NFCC配置的该第一路由机制;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 表示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该第一NFCEE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forced NFCEE。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非NFC-DEP协议包括ISO-DEP协议、类型1标签T1T协议、类型2标签T2T协议、类型3标签T3T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协议。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图7所示的NFCC与图3相对应,能够实现图3方法中涉及NFCC的各个过程,NFCC3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具体地,图7所示的NFCC700可以位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还包括主控制器DH,该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该NFCC7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710、响应单元720和处理单元730。
具体而言,第一接收单元710用于该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命令;
响应单元720用于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则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其中,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一RF协议,该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
处理单元730用于在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该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的、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不可用时,可以在确定所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后,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第一协议(例如,NFC-DEP协议),并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实现了第一路由机制激活时P2P应用的正常使 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该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状态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不可用时,无法激活P2P通信所需的RF协议,进而无法进行P2P通信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响应单元720具体用于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NFC-DEP RF接口,则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Frame RF接口,则将该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该DH,并将该DH发送的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该第二终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700还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700还可以包括:
应答单元,用于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则该NFCC向该第二终端应答错误。
可替代地,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则该NFCC也可以不发送应答。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
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射频NFC-DEP RF接口,则该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该NFCC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DH在从该NFCC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该NFCC配置的该第一路由机制;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 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表示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图8所示的NFCC与图4和图5相对应,能够实现图4和图5方法中涉及NFCC的各个过程,NFCC8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和图5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具体地,图8所示的NFCC800可以位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还包括主控制器DH,该NFCC800包括:判断单元810、第一发现单元820和第一处理单元830。
具体而言,判断单元810用于判断该DH向该NFCC配置的第一信息是否为预设信息;
第一发现单元820用于如果该第一信息是该预设信息,则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射频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第一处理单元830用于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机制处理该数据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当前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时,NFCC同时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在第一终端的DH上有P2P应用、第一NFCEE上有非P2P应用时通过RF发现过程可使对面的第二终端发现本地的P2P应用与非P2P应用(即发现本地的P2P应用对应的第一RF协议、非P2P应用对应的第二RF协议),从而使第二终端根据业务需要激活相应的RF协议(如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在RF协议激活后的数据交互阶段,即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规则处理该数据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某些特定NFCEE激活(如Standalone SE)时DH上P2P应用对应的RF 协议(如NFC-DEP协议)无法经过RF发现过程被对端检测出来,进而导致的DH上的P2P服务不可用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当已激活RF协议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时,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DH;
当已激活RF协议为非NFC-DEP协议时,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者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第一NFCEE。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
或者,该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该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技术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一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和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DH为该第二路由机制配置的路由表中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或者,指向该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一RF技术包括NFC-A和NFC-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当该路由表中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时,该路由表中还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二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二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或者,当该路由表中包括指向该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时,该路由表还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三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三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与NFC-V技术中除了该第一RF技术之外的R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该DH发送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包括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和/或,该第一NFCEE中的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或者RF技术类型。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该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第二发现单元,用于在该判断单元判断如果该第一信息不是该预设信息,当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的,且该NFCC仅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时,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NFCC还包括:第三发现单元,用于在该判断单元判断如果该第一信息不是该预设信息,当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可用的,且该NFCC仅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时,则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该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图9所示的NFCC与图1和图2相对应,能够实现图1和图2方法中涉及NFCC的各个过程,NFCC9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和图2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具体地,图9所示的NFCC900可以位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还包括主控制器DH,该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该NFCC900 包括:处理器910和存储器920,可选地,还可以包括总线系统930和收发器940。具体而言,收发器940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处理器9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920存储的指令,若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若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则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该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该第二RF协议包括非NFC-DEP协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所接收数据帧对应的不同RF协议类型,对数据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了特定NFCEE(也可以称为第一NFCEE,例如可以为Standalone SE)激活时,其他实体(如DH)上的P2P应用能够正常使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10中,或者由处理器910实现。处理器9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20,处理器910读取存储器9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该总线系统93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30。收发器940可以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还可以包括天线,或者,包括耦合有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天线。收发器940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收发能力。例如,在NFCC通过收发器 940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时,所述收发器940通常为与外部NFC终端之间实现NFC通信的射频电路;又如,在NFCC通过收发器940向DH发送所接收的数据帧,或者,向DH发送第一NFCC相关的信息,或者,向DH转发第一激活命令以及接收DH返回的用于应答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时,所述收发器940通常为第一终端内部DH与NFCC之间、或者第一NFCEE与NFCC之间的进行通信的电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910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
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910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射频NFC-DEP RF接口,则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收发器940还用于:
用于在确定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后,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该第一RF协议是通过该收发器940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而激活的。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
收发器940具体用于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NFC-DEP RF接口,则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Frame RF接口,则将该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该DH,并将该DH发送的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该第二终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910还用于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当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时, 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当该数据帧的格式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帧格式NFC-DEP frame format时,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在RF协议激活阶段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属性请求ATR_REQ命令时,该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910还用于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收发器940还用于接收该DH在从该NFCC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该NFCC配置的该第一路由机制;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表示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该第一NFCEE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forced NFCEE。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收发器940还用于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非NFC-DEP协议包括ISO-DEP协议、类型1标签T1T协议、类型2标签T2T协议、类型3标签T3T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协议。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图10所示的NFCC与图3相对应,能够实现图3方法中涉及NFCC的各个过程,NFCC10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具体地,图10所示的NFCC1000可以位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还包括主控制器DH,该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该NFCC1000包括:处理器1010和存储器1020,可选地,还可以包括总线系统1030和收发器1040。具体而言,收发器1040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RF协议激活 命令;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则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其中,该第一激活命令用于激活该第一RF协议,该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处理器10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020存储的指令在该NFCC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该第一路由机制是激活的、且在当前能量状态不可用时,可以在确定所接收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后,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以激活第一协议(例如,NFC-DEP协议),并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该数据帧。实现了第一路由机制激活时P2P应用的正常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该第一路由机制在当前能量状态不可用时,无法激活P2P通信所需的RF协议,进而无法进行P2P通信的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10中,或者由处理器1010实现。处理器10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20,处理器1010读取存储器10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该总线系统103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030。收发器1040可以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还可以包括天线,或者,包括耦合有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天线。 收发器1040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收发能力。例如,在NFCC通过收发器1040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时,该收发器1040通常为与外部NFC终端之间实现NFC通信的射频电路;又如,在NFCC通过收发器1040向DH发送所接收的数据帧,或者,向DH发送第一NFCC相关的信息,或者,向DH转发第一激活命令以及接收DH返回的用于应答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时,该收发器1040通常为第一终端内部DH与NFCC之间、或者第一NFCEE与NFCC之间的进行通信的电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DH为该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收发器1040具体用于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NFC-DEP RF接口,则直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如果该相映射的RF接口是该Frame RF接口,则将该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该DH,并将该DH发送的用于应答该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该第二终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处理器1010还用于确定该DH为该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处理器1010还用于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则向该第二终端应答错误。
可替代地,若该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二激活命令,则该NFCC也可以不发送应答。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处理器1010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处理器1010具体用于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射频NFC-DEP RF接口,则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DH。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收发器1040还用于接收该DH在从该NFCC 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该NFCC配置的该第一路由机制;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表示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收发器1040还用于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C的示意框图。图11所示的NFCC与图4和图5相对应,能够实现图4和图5方法中涉及NFCC的各个过程,NFCC11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和图5中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具体地,图11所示的NFCC1100可以位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还包括主控制器DH,该NFCC1100包括:处理器1110和存储器1120,可选地,还可以包括总线系统1130和收发器1140。具体而言,
具体而言,该处理器11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120存储的指令,判断该DH向该NFCC配置的第一信息是否为预设信息;如果该第一信息是该预设信息,则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射频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收发器1140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处理器1110用于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机制处理该数据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当前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时,NFCC同时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与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在第一终端的DH上有P2P应用、第一NFCEE上有非P2P应用时通过RF发现过程可使对面的第二终端发现本地的P2P应用与非P2P应用(即发现本地的P2P应用对应的第一RF协议、非P2P应用对应的第二RF协议),从而使第二终端根据业务需要激活相应的RF协议(如NFC-DEP协议或非NFC-DEP协议);在RF协议激活后的数据交互阶段,即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规则处理该数据帧。解决了现有技 术中某些特定NFCEE激活(如Standalone SE)时DH上P2P应用对应的RF协议(如NFC-DEP协议)无法经过RF发现过程被对端检测出来,进而导致的DH上的P2P服务不可用的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110中,或者由处理器1110实现。处理器11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1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1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120,处理器1110读取存储器11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该总线系统113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30。收发器1140可以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还可以包括天线,或者,包括耦合有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天线。收发器1140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收发能力。例如,在NFCC通过收发器1140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时,所述收发器1140通常为与外部NFC终端之间实现NFC通信的射频电路;又如,在NFCC通过收发器1140接收DH配置的第一信息,或者,向DH发送所接收的数据帧,或者,向DH发送第一NFCC相关的信息时,所述收发器1140通常为第一终端内部DH与NFCC之间、或者第一NFCEE与NFCC之间的进行通信的电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1110具体用于:
当已激活RF协议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时,根据基于协 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DH;
当已激活RF协议为非NFC-DEP协议时,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者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将该数据帧转发给该第一NFCEE。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
或者,该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该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技术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一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和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可替代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1110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该第二路由机制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DH为该第二路由机制配置的路由表中至少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或者,指向该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一RF技术包括NFC-A和NFC-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当该路由表中包括指向该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时,该路由表中还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二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二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或者,当该路由表中包括指向该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时,该路由表还包括:指向该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该第一NFCEE的第三RF技术路由项,其中,该第三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与NFC-V技术中除了该第一RF技术之外的R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收发器1140还用于向该DH发送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其中,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该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该DH上报的,或者,是该NFCC收到该DH的请求后向该DH反馈的;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包括该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 元Standalone SE,和/或,该第一NFCEE中的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或者RF技术类型。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收发器1140还用于接收该DH针对该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该第一NFCEE针对该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1110还用于在判断如果该第一信息不是该预设信息,当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的,且该NFCC仅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时,使用该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处理器1110还用于在判断如果该第一信息不是该预设信息,当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可用的,且该NFCC仅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时,则使用该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在该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该NFCC根据该第一路由机制对该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应理解,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终端(即第一终端)示意框图。图12所示的NFC终端1200包括NFCC1210和DH1220。其中,该NFCC1210和DH1220分别与图6至图11所涉及的NFCC和DH相对应,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应注意,上述例子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上述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 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9)

  1. 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和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若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则所述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数据帧;
    若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则所述NFCC根据所述第一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所述第二RF协议包括非NFC-DEP协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数据帧,包括:
    所述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
    所述NFCC将所述数据帧转发到所述DH。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数据帧,包括: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射频NFC-DEP RF接口,则所述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所述NFCC将所述数据帧转发到所述DH。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路由机制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RF协议是通过所述NFCC在确定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所述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而激活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H为所述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所述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包括:
    如果所述相映射的RF接口是所述NFC-DEP RF接口,则所述NFCC直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所述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如果所述相映射的RF接口是所述Frame RF接口,则所述NFCC将所述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所述DH,并将所述DH发送的用于应答所述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FCC确定所述DH为所述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时,所述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当所述数据帧的格式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帧格式NFC-DEP frame format时,所述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在RF协议激活阶段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属性请求ATR_REQ命令时,所述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FCC确定所述DH为所述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二预设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FCC接收所述DH在从所述NFCC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所述NFCC配置的所述第一路由机制;其中,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所述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所述DH上报的,或者,是所述NFCC收到所述DH的请求后向所述DH反馈的,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表示所述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FCC接收所述DH针对所述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 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所述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NFC-DEP协议包括ISO-DEP协议、类型1标签T1T协议、类型2标签T2T协议、类型3标签T3T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协议。
  14. 一种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和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NFCC判断所述DH向所述NFCC配置的第一信息是否为预设信息;
    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是所述预设信息,则所述NFCC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射频RF参数与所述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所述NFCC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机制处理所述数据帧。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路由机制处理所述数据帧,包括:
    当已激活RF协议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时,所述NFCC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所述NFCC将所述数据帧转发给所述DH;
    当已激活RF协议为非NFC-DEP协议时,所述NFCC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者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所述NFCC将所述数据帧转发给所述第一NFCEE。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所述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
    或者,所述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所述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所述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技术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所述第一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和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路由机 制处理所述数据帧,包括:
    所述NFCC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所述第二路由机制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H为所述第二路由机制配置的路由表中至少包括指向所述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或者,指向所述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所述第一RF技术包括NFC-A和NFC-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路由表中包括指向所述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时,所述路由表中还包括: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第二RF技术路由项,其中,所述第二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或者,当所述路由表中包括指向所述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时,所述路由表还包括: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第三RF技术路由项,其中,所述第三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与NFC-V技术中除了所述第一RF技术之外的R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20. 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FCC向所述DH向发送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所述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所述DH上报的,或者,是所述NFCC收到所述DH的请求后向所述DH反馈的;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和/或,所述第一NFCEE中的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或者RF技术类型。
  21. 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FCC接收所述DH针对所述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所述第一NFCEE针对所述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22. 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第一信息不是所述预设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的,且所述NFCC仅使用所述DH配置的RF参数时,所述NFCC使用所述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所述NFCC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所述第二路由机制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23. 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第一信息不是所述预设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可用的,且所述NFCC仅使用所述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时,则所述NFCC使用所述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所述NFCC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25. 一种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位于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主控制器DH,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路由机制为激活状态,所述NFCC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已激活的射频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处理所述数据帧;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已激活RF协议为第二RF协议,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RF协议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所述第二RF协议包括非NFC-DEP协议。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
    将所述数据帧转发到所述DH。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射频NFC-DEP RF接口,则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若当前已激活的RF接口为帧射频Frame RF接口,则将所述数据帧转发到所述DH。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路由机制包括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29. 根据权利要求2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第一激活命令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所述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所述第一RF协议是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所述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而激活的。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DH为所述第一RF协议配置的相映射的RF接口包括NFC-DEP RF接口或Frame RF接口,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相映射的RF接口是所述NFC-DEP RF接口,则直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应答所述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
    如果所述相映射的RF接口是所述Frame RF接口,则将所述第一激活命令转发给所述DH,并将所述DH发送的用于应答所述第一激活命令的响应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DH为所述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一预设值。
  32.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
    当已激活的RF接口为NFC-DEP RF接口时,所述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当所述数据帧的格式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协议帧格式NFC-DEP frame format时,所述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或者
    在RF协议激活阶段接收到的RF协议激活命令为属性请求ATR_REQ 命令时,所述当前已激活的RF协议为第一RF协议。
  33.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DH为所述第一路由机制配置的能量状态字段中对应当前能量状态的比特位的值为第二预设值。
  34. 根据权利要求25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DH在从所述NFCC处获知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之后向所述NFCC配置的所述第一路由机制;其中,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所述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所述DH上报的,或者,是所述NFCC收到所述DH的请求后向所述DH反馈的,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表示所述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的信息。
  35. 根据权利要求25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36. 根据权利要求25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还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DH针对所述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第一NFCEE针对所述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37. 根据权利要求25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非NFC-DEP协议包括ISO-DEP协议、类型1标签T1T协议、类型2标签T2T协议、类型3标签T3T协议或类型5标签T5T协议。
  38. 一种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位于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主控制器DH,所述NFCC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DH向所述NFCC配置的第一信息是否为预设信息;
    第一发现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是所述预设信息,则使用第一NFCEE配置的射频RF参数与所述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预设路由机制处理所述数据帧。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 具体用于:
    当已激活RF协议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NFC-DEP协议时,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将所述数据帧转发给所述DH;
    当已激活RF协议为非NFC-DEP协议时,根据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或者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或者,将所述数据帧转发给所述第一NFCEE。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所述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
    或者,所述基于协议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协议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所述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以及所述基于技术的路由选择机制对应的技术路由项至少包括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所述第一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和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41.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其中,所述第二路由机制包括侦听模式路由listen mode routing机制。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
    所述DH为所述第二路由机制配置的路由表中至少包括指向所述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或者,指向所述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其中所述第一RF技术包括NFC-A和NFC-F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路由表中包括指向所述DH的NFC-DEP协议路由项时,所述路由表中还包括: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第二RF技术路由项,其中,所述第二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NFC-V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或者,当所述路由表中包括指向所述DH的第一RF技术路由项时,所述路由表还包括: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非NFC-DEP协议路由项,和/或,指向所述第一NFCEE的第三RF技术路由项,其中,所述第三RF技术包括NFC-A、NFC-B、NFC-F与NFC-V技术中除了所述第一RF技术之外的RF 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44. 根据权利要求38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DH向发送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是所述NFCC进行NFCEE发现时向所述DH上报的,或者,是所述NFCC收到所述DH的请求后向所述DH反馈的;所述第一NFCEE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EE为独立安全单元Standalone SE,和/或,所述第一NFCEE中的应用支持的RF协议类型或者RF技术类型。
  45. 根据权利要求38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DH针对所述DH上的符合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并接收所述第一NFCEE针对所述第一NFCEE上的符合非NFC-DEP协议的应用配置的RF参数。
  46. 根据权利要求38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还包括:
    第二发现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如果所述第一信息不是所述预设信息,当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不可用的,且所述NFCC仅使用所述DH配置的RF参数时,使用所述DH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根据第二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47. 根据权利要求38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所述NFCC还包括:
    第三发现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如果所述第一信息不是所述预设信息,当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由机制是可用的,且所述NFCC仅使用所述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时,则使用所述第一NFCEE配置的RF参数进行RF发现过程;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后,所述NFCC根据所述第一路由机制对所述数据帧进行路由处理。
  48. 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NFCC,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由机制为强制近场通信执行环境路由forced NFCEE routing机制。
  49. 一种近场通信NFC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5至48中任一项中的所述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和主控制器DH。
CN201680032366.4A 2016-03-28 2016-03-28 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 Active CN107636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7568 WO2017166033A1 (zh) 2016-03-28 2016-03-28 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6982A true CN107636982A (zh) 2018-01-26
CN107636982B CN107636982B (zh) 2020-12-04

Family

ID=59962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2366.4A Active CN107636982B (zh) 2016-03-28 2016-03-28 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0879B2 (zh)
EP (1) EP3425815A4 (zh)
JP (1) JP6858200B2 (zh)
KR (1) KR102094248B1 (zh)
CN (1) CN107636982B (zh)
WO (1) WO20171660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314B (zh) * 2018-05-11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810836B (zh) * 2018-06-12 2020-06-16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14068503A (zh) 2020-08-10 2022-02-18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微型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2494215B1 (ko) * 2021-04-29 2023-02-06 주식회사 리드포인트시스템 뉴럴 블록 신속 전파 프로토콜 기반의 블록체인을 구축하는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7748A (zh) * 2008-03-27 2011-05-04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用于使用多个发现管理器在电子装置中进行自动应用程序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US20120135693A1 (en) * 2010-11-29 2012-05-3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30078920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John Hilla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nfcee discovery process
CN103222291A (zh) * 2010-11-17 2013-07-24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多个nfc执行环境nfcee的nfc控制器的应用路由配置
CN103942898A (zh) * 2013-01-22 2014-07-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近场通信中选择安全单元的方法、移动终端与pos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9658B2 (en) 2011-06-24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roving NFC parameter update mechanisms
EP2775739B1 (en) 2013-03-05 2018-06-13 Nxp B.V. 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and routing
EP2802179B1 (en) * 2013-05-07 2017-03-08 OCT Circuit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Concurrent activation and data exchange with multiple NFC-A devices
US9800693B2 (en) * 2014-01-28 2017-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inductiv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FR3018972B1 (fr) * 2014-03-18 2016-04-15 Proton World Int Nv Secure nfc routing
WO2016049885A1 (zh) 2014-09-30 2016-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主控制器和终端
US10206082B2 (en) * 2015-06-07 2019-02-12 Apple Inc. Priority based routing of data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7748A (zh) * 2008-03-27 2011-05-04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用于使用多个发现管理器在电子装置中进行自动应用程序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22291A (zh) * 2010-11-17 2013-07-24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多个nfc执行环境nfcee的nfc控制器的应用路由配置
US20120135693A1 (en) * 2010-11-29 2012-05-3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567124A (zh) * 2010-11-29 2012-07-11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US20130078920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John Hilla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nfcee discovery process
CN103942898A (zh) * 2013-01-22 2014-07-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近场通信中选择安全单元的方法、移动终端与pos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6033A1 (zh) 2017-10-05
US20190068246A1 (en) 2019-02-28
KR102094248B1 (ko) 2020-03-27
KR20180124960A (ko) 2018-11-21
EP3425815A1 (en) 2019-01-09
JP6858200B2 (ja) 2021-04-14
CN107636982B (zh) 2020-12-04
US10790879B2 (en) 2020-09-29
EP3425815A4 (en) 2019-03-06
JP2019512977A (ja) 201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558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a target
CN103222291B (zh) 电子设备、nfc控制器及应用路由配置方法
US1086858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5621038B2 (ja) Nfcコントローラを用いた通信の管理方法
EP2770782B1 (en)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KR101788691B1 (ko) 근접장 통신에서 보안 요소의 선택을 구현하기 위한 방법, 모바일 단말기, 및 pos 머신
CN105472546A (zh) 近场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EP366813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ultiple applications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03503323B (zh) 近场通信射频通信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2832976A (zh) Nfc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636982A (zh) 数据帧路由处理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和终端
CN105550868A (zh) 一种移动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US9628149B2 (en) Emulation of multiple NFC devices inside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605371A (zh) 一种调整近场通信nfc中数据包长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14497A (zh) 为电子设备之间通信借助转发的控制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WO2018198813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7836085B (zh) 非接触应用的路由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6664122B (zh) 一种射频发现方法、芯片和设备
CN10907642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6168989A1 (zh) 一种非接触前端的配置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