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3291A -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3291A
CN102843291A CN2012102922279A CN201210292227A CN102843291A CN 102843291 A CN102843291 A CN 102843291A CN 2012102922279 A CN2012102922279 A CN 2012102922279A CN 201210292227 A CN201210292227 A CN 201210292227A CN 102843291 A CN102843291 A CN 102843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protection
handoff request
link stat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22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3291B (zh
Inventor
吴少勇
甘玉玺
杨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2922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3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3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291A/zh
Priority to EP13797310.3A priority patent/EP2871810B1/en
Priority to US14/420,707 priority patent/US964787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76990 priority patent/WO201317809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3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3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告节点配置其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发送端口,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应用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通告节点获取第一区域发来的保护切换请求;通告节点通过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该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第二区域,其中,该保护切换请求中包含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用于在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区域需要进行保护切换;否则不需要进行保护切换。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无法进行协同处理的问题,防止了由于组网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导致的流量中断问题的出现,提升了网络健壮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网络应用中,随着运营商网络向着多业务承载方向发展,如三网融合,特别是各种业务对网络的接口、转发、保护技术等要求不尽相同,网络中部署多种转发技术。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广泛应用了多种网络保护切换技术。由于每种保护切换技术都局限在一定的应用领域,在不同的网络转发技术中都存在各自的保护切换技术,甚至在同一种网络的转发技术中都存在多种保护切换技术。因此,为了保障业务在全路径上端到端的可靠传输,需要不同保护切换技术之间能够协同处理。
例如,在以太网中,就存在以太双归保护和多机架链路聚合组(Multi-chassis LinkAggregation Group,简称为MC-LAG)保护等技术。以太双归保护技术是指一个网络区域有两条链路分别与该区域外节点连接拓扑的保护切换方法,其中一条链路对另外一条链路进行备份;MC-LAG是指一个节点和两个以上节点的组成链路聚合组的技术。当在网络的一部分组网有以太网双归保护,另外一部分组网有MC-LAG保护的情况下,则在保护切换时,需要上述两个技术之间能够协同处理,才能保障业务的全路径连通。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以太网双归保护和MC-LAG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该以太网组网中,在节点S1、S3和S4之间使用了以太双归保护技术,在S2、S3和S4之间使用了MC-LAG技术。其中在S1、S3和S4组成的以太双归组网中,当链路无故障时,节点S1阻塞备用端口(端口2),流量从主用端口(端口1)传输;在S2、S3和S4组成的MC-LAG组网中,当链路无故障时,S4-S2之间的链路被设置为非活动链路,流量从S3-S2之间的链路传输。因此当链路无故障时,业务流量的传输路径为S1-S3-S2。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以太网双归保护和MC-LAG之间协同处理问题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网络中S2-S3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MC-LAG的机制,节点S3-S2之间的链路成为非活动链路,节点S4-S2之间的链路成为活动链路,由于MC-LAG和以太网双归保护技术之间没有通告机制,MC-LAG的切换并不会通知双归保护技术进行相应的切换,对于节点S1、S3和S4组成的双归组网,业务流量仍然从S1-S3传输,而节点S3无法向S2传输,导致了流量中断。
除了上述以太网双归保护和MC-LAG之间存在保护切换的协同问题外,在其他的各种保护技术,例如以太环网保护、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为MPLS)网络的线性保护和环网保护、数字同步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简称为SDH)网络的线性和环网保护以及多机架保护等,同样存在多种保护技术之间的切换协同问题。而在网络实际应用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进行组网的场景越来越普遍,在不同保护切换技术之间无法进行协同处理,将会导致网络故障,很大程度上会妨碍网络保护切换技术的应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无法进行协同处理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无法进行协同处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告方法,包括:通告节点配置其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发送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应用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所述通告节点获取所述第一区域发来的保护切换请求;所述通告节点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保护切换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所述保护切换请求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区域需要进行保护切换;在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区域不需要进行保护切换。
优选地,在所述通告节点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区域判断所述保护切换请求的优先级是否不低于所述第二区域自身的路径故障请求的优先级;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区域确定进行所述保护切换。
优选地,所述通告节点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通告节点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按照所述第二区域的格式重新封装;所述通告节点将重新封装后的所述保护切换请求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应用的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之二:以太网双归保护、MC-LAG保护、以太环网保护、MPLS网络的线性保护、MPLS网络的环网保护、SDH网络的线性保护、SDH网络的环网保护、多机架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告装置,位于通告节点中,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通告节点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发送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应用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区域发来的保护切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保护切换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所述保护切换请求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区域需要进行保护切换;在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区域不需要进行保护切换。
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按照所述第二区域的格式重新封装;发送单元,用于将重新封装后的所述保护切换请求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告系统,包括上述位于通告节点中的通告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保护切换装置,其中,所述保护切换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保护切换请求的优先级是否不低于所述第二区域自身的路径故障请求的优先级;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进行所述保护切换。
通过本发明,采用通告节点配置其在第一种切换技术区域(简称第一区域)和第二种切换技术区域(简称第二区域)中的发送端口,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应用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通告节点获取第一区域发来的保护切换请求;通告节点通过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该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第二区域,其中,该保护切换请求中包含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该保护切换请求用于在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区域需要进行保护切换;在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区域不需要进行保护切换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无法进行协同处理的问题,防止了由于组网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导致的流量中断问题的出现,提升了网络健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以太网双归保护和MC-LAG组网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以太网双归保护和MC-LAG之间协同处理问题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告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告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模块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告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网络切换的通告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MPLS和SDH技术的组网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MPLS和SDH之间协同处理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通告信息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告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告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通告节点配置其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发送端口,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应用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
步骤S304,通告节点获取第一区域发来的保护切换请求;
步骤S306,通告节点通过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该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第二区域,其中,该保护切换请求中包含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该保护切换请求用于在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区域需要进行保护切换;在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区域不需要进行保护切换。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应用了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通过这两个区域共同的节点(即上述通告节点),将第一区域的保护切换请求通告给了第二区域,使第二区域获知到第一区域进行了保护切换,从而能够使第二区域根据第一区域进行的保护切换确定该第二区域自身是否需要进行保护切换,为两个应用了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的区域协同组网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无法进行协同处理的问题,防止了由于组网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导致的流量中断问题的出现,提升了网络健壮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在第二区域自身存在路径故障请求的情况下,第二区域还可以判断通告节点发来的保护切换请求的优先级是否不低于第二区域自身的路径故障请求的优先级,如果保护切换请求的优先级高于或等于第二区域自身的路径故障请求的优先级,则第二区域可以确定进行保护切换;如果保护切换请求的优先级低于第二区域自身的路径故障请求的优先级,例如,在第二区域仅存在一条可用链路的情况下,则第二区域可以确定不进行保护切换。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应用了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因此在这两个区域中的数据传输格式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告节点在步骤S306中,还可以将来自第一区域的保护切换请求按照第二区域的格式重新进行封装,并将重新封装后的保护切换请求通过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发送给第二区域。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了本方案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应用的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二:以太网双归保护、多机架链路聚合组(MC-LAG)保护、以太环网保护、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的线性保护、MPLS网络的环网保护、数字同步系列(SDH)网络的线性保护、SDH网络的环网保护、多机架保护等。
对应于上述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告装置,该装置位于通告节点中,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告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配置模块42、获取模块44和发送模块46,下面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配置模块42,用于配置通告节点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发送端口,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应用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获取模块44,与配置模块42相连,用于获取第一区域发来的保护切换请求;发送模块46,与配置模块42和获取模块44相连,用于通过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该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第二区域,其中,该保护切换请求中包含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该保护切换请求用于在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区域需要进行保护切换;在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区域不需要进行保护切换。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模块,应用了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通过这两个区域共同的节点(即上述通告节点),将获取模块44从第一区域获取的保护切换请求通过发送模块46通告给了第二区域,使第二区域获知到第一区域进行了保护切换,从而能够使第二区域根据第一区域进行的保护切换确定该第二区域自身是否需要进行保护切换,为两个应用了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的区域协同组网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无法进行协同处理的问题,防止了由于组网中不同保护切换技术导致的流量中断问题的出现,提升了网络健壮性和稳定性。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模块46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发送模块46可以包括:封装单元462,用于将保护切换请求按照第二区域的格式重新封装;发送单元464,与封装单元462相连,用于将封装单元462重新封装后的保护切换请求通过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发送给第二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告系统,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告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上述位于通告节点中的通告装置40(在图6中以图4中的通告装置为例进行说明),还包括位于第二区域中的保护切换装置60,其中,该保护切换装置60包括:判断模块64,与发送模块46相连,用于判断保护切换请求的优先级是否不低于第二区域自身的路径故障请求的优先级;确定模块66,与判断模块64相连,用于在判断模块64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进行保护切换。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的通告和处理方法,在网络保护技术进行切换时,通告其他网络保护技术进行相应的处理。该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在通告节点上配置网络保护切换通告的参数,至少可以包括通告的发送端口;
步骤S4,通告节点在第一区域内,收到保护切换的信息,至少可以包括切换的请求、切换后的链路状态;
步骤S6,通告节点向配置的端口发送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其中该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中,至少可以包括上述收到的保护切换信息,并且按照发送端口所在第二区域的技术进行帧头的封装;
步骤S8,在第二区域内的节点收到上述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后,提取出其中的保护切换信息,按照相应切换请求和链路状态,确定是否切换;
步骤S10,如果第二区域的节点判断上述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的请求优先级低于当前自身请求,或者上述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的链路状态和当前自身链路状态一致,则不需要进行切换,否则进行切换。
采用上述方法,一个网络区域的保护切换技术进行切换时,通过通告节点,将本区域的切换信息通告到了另外一个网络区域,而另外一个网络区域的节点,根据比较自身当前的请求和链路状态与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中的请求和链路状态,来确定是否切换。当一个网络区域链路发生故障进行切换时,通告节点将切换信息通告到其他网络区域,如果其他网络区域的请求优先级低于故障请求优先级,则也会进行相应的链路切换,不同保护切换技术之间能够协同,使得业务流量重新恢复,保障了业务流量在全路径上的连通。
实施例一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网络切换的通告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2:在通告节点上配置网络保护切换通告的参数,可以至少包括通告的发送端口;
步骤S704:通告节点在第一区域内,收到保护切换的信息,可以至少包括切换的请求、切换后的链路状态;
步骤S706:通告节点向配置的端口发送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其中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中,可以至少包括上述收到的保护切换信息,并且按照发送端口所在第二区域的技术进行帧头的封装;
步骤S708:在第二区域内的节点收到上述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后,提取出其中的保护切换信息,按照相应切换请求和链路状态,确定是否切换;
步骤S710:判断如果第二区域的节点判断上述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的请求优先级低于当前自身请求,或者上述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的链路状态和当前自身链路状态一致;如果是,进入步骤S712,否则进入步骤S714;
步骤S712:不需要进行切换;
步骤S714:需要进行切换。
实施例二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MPLS和SDH技术的组网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节点S1、S3和S4之间为MPLS技术,使用了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e,简称为FRR)保护切换技术,在节点S2、S3和S4之间为SDH技术,使用了多机架复用段保护(Multi-chassis MultiPlex SectionProtection,简称为MC-MSP)保护切换技术。
其中在S1、S3和S4组成的FRR组网中,当链路无故障时,节点S1的路由出端口为端口1,业务流量在S1-S3上传输;在S2、S3和S4组成的MC-MSP组网中,当链路无故障时,S2-S3之间的链路为活动链路,业务流量在S2-S3上传输。因此全路径上,链路无故障时,业务流量的传输路径为S1-S3-S2。节点S3和S4为通告节点,即在不同保护切换技术之间相互通告保护切换信息的节点,通常位于两个保护切换技术作用区域的交界处。在通告节点上进行配置,如果从MC-MSP侧收到保护切换的信息,则向FRR侧出端口发送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如果从FRR侧收到保护切换的信息,则向MC-MSP侧发送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MPLS和SDH之间协同处理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网络中S2-S3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MC-MSP的机制,节点S2-S3之间的链路成为非活动链路,节点S2-S4之间的链路成为活动链路。通告节点S3或者S4收到MC-MSP的保护切换信息后,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向FRR侧的出端口发送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其中包括了MC-MSP的切换请求为工作路径故障,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为活动链路切换到保护路径。发送的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的帧头按照FRR区域的帧格式封装,使得节点S1能够接收到该帧。在FRR区域的节点S1收到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后,提取出其中的保护切换信息,由于当前FRR无保护切换请求,优先级低于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中的工作路径故障请求,并且当前FRR区域的流量在主路由上传输,与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中的活动链路为保护路径不一致,因此FRR需要进行切换,在切换后,业务流量在原先的备路由出端口2上传输。这样业务流量重新按照S1-S4-S2的路径传输,保障了业务流量的快速恢复和连通。
其中通告节点S3或者S4收到MC-MSP的保护切换信息后,根据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案,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通告信息帧的示意图,向FRR侧的出端口发送保护切换通告信息帧格式中至少包括的信息可以如图10所示,其中的请求类型至少包括了工作路径故障、工作路径恢复、保护路径故障、保护路径恢复。发送该通告信息帧的方法包括只发送一次、周期发送等。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的双归保护和MC-LAG保护中运用本优选实施例的技术,在该以太网组网中,在节点S1、S3和S4之间使用了以太双归保护技术,在S2、S3和S4之间使用了MC-LAG技术。其中在S1、S3和S4组成的以太双归组网中,当链路无故障时,节点S1阻塞备用端口(端口2),流量从主用端口(端口1)传输;在S2、S3和S4组成的MC-LAG组网中,当链路无故障时,S4-S2之间的链路被设置为非活动链路,流量从S3-S2之间的链路传输。因此当链路无故障时,业务流量的传输路径为S1-S3-S2。
如图2所示,当网络中S2-S3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MC-LAG的机制,节点S3-S2之间的链路成为非活动链路,节点S4-S2之间的链路成为活动链路,应用本优选实施例的方法,节点S3将MC-LAG的切换通知到双归保护区域,双归保护区域进行相应的切换,对于节点S1、S3和S4组成的双归组网,业务流量切换到S1-S4传输,流量在路径S1-S4-S2上传输重新连通。
优选地,除了上述实施例外,本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在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双归保护、MC-LAG、以太环网保护、MPLS网络的线性保护和环网保护、SDH网络的线性和环网保护以及多机架保护等同样存在多种保护技术之间的切换协同问题的场景下使用。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通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告节点配置其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发送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应用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
所述通告节点获取所述第一区域发来的保护切换请求;
所述通告节点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保护切换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所述保护切换请求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区域需要进行保护切换;在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区域不需要进行保护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告节点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区域判断所述保护切换请求的优先级是否不低于所述第二区域自身的路径故障请求的优先级;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区域确定进行所述保护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告节点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包括:
所述通告节点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按照所述第二区域的格式重新封装;
所述通告节点将重新封装后的所述保护切换请求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应用的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之二:
以太网双归保护、多机架链路聚合组MC-LAG保护、以太环网保护、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的线性保护、MPLS网络的环网保护、数字同步系列SDH网络的线性保护、SDH网络的环网保护、多机架保护。
5.一种通告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通告节点中,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通告节点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发送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应用不同的网络保护切换技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区域发来的保护切换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保护切换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所述保护切换请求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区域需要进行保护切换;在所述第一区域切换后的链路状态与所述第二区域当前链路状态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区域不需要进行保护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保护切换请求按照所述第二区域的格式重新封装;
发送单元,用于将重新封装后的所述保护切换请求通过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发送端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区域。
7.一种通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位于通告节点中的通告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保护切换装置,其中,所述保护切换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保护切换请求的优先级是否不低于所述第二区域自身的路径故障请求的优先级;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进行所述保护切换。
CN201210292227.9A 2012-08-16 2012-08-16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2843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2227.9A CN102843291B (zh) 2012-08-16 2012-08-16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3797310.3A EP2871810B1 (en) 2012-08-16 2013-06-08 Announc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14/420,707 US9647878B2 (en) 2012-08-16 2013-06-08 Announc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PCT/CN2013/076990 WO2013178097A1 (zh) 2012-08-16 2013-06-08 一种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2227.9A CN102843291B (zh) 2012-08-16 2012-08-16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3291A true CN102843291A (zh) 2012-12-26
CN102843291B CN102843291B (zh) 2016-12-07

Family

ID=47370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2227.9A Active CN102843291B (zh) 2012-08-16 2012-08-16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47878B2 (zh)
EP (1) EP2871810B1 (zh)
CN (1) CN102843291B (zh)
WO (1) WO201317809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8097A1 (zh) * 2012-08-16 2013-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036622A1 (en) * 2013-04-16 2016-0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network, and system
CN106452813A (zh) * 2015-08-10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混合配置双归保护倒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391841A (zh) * 2018-04-16 2019-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装置及双归保护网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8800B2 (ja) * 2014-04-03 2018-02-14 APRESIA Systems株式会社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US10972380B2 (en) * 2016-04-05 2021-04-06 Versa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connection using redundant service nodes
CN110351129B (zh) * 2019-06-27 2021-12-1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传输跨域保护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5053A (zh) * 2007-04-26 2007-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节点链路切换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75935A (zh) * 2007-06-27 2007-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环网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090147672A1 (en) * 2007-12-10 2009-06-11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ring network
CN102035712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9523A (en) * 1997-05-30 2000-04-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efficient coordination of protection switching
US6317426B1 (en) * 1999-06-03 2001-11-13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protection in a switching network
US6848006B1 (en) * 2000-05-30 2005-01-2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Ring-mesh networks
US20020093954A1 (en) * 2000-07-05 2002-07-18 Jon Weil Failure prot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30086368A1 (en) * 2001-07-20 2003-05-08 Limaye Pradeep Shrikrishna Fault-tolerant mesh network comprising interlocking ring networks
US7161899B2 (en) * 2001-07-20 2007-01-09 Bay Microsystems, Inc. Interlocking SONET/SDH network architecture
US7471625B2 (en) * 2001-10-31 2008-12-30 Nec Corporation Fault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018838B2 (en) * 2002-06-25 2011-09-13 Tellabs Opera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a network
US7940648B1 (en) * 2004-03-02 2011-05-10 Cisco Technology, Inc. Hierarchical protection switching framework
US20070271468A1 (en) * 2006-05-05 2007-11-22 Mckenney Paul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Data Integrity When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Data Protection Methods
US7864712B2 (en) * 2007-07-20 2011-01-04 Cisco Technology, Inc. Preventing loops in networks operating different protocols to provide loop-free topology
FR2921779B1 (fr) * 2007-09-28 2011-02-18 Alcatel Lucent Communication d'une information de risque dans un reseau multi-domaine
US7944815B2 (en) * 2008-02-14 2011-05-17 Allied Telesis Holdings K.K.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recovery from multiple link failures
US8559334B2 (en) * 2008-03-28 2013-10-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d-to end inter-domain routing
CN101594191B (zh) 2008-05-27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CN101674217B (zh) * 2008-09-10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mesh网络中实现永久环网保护的方法
WO2010052028A1 (en) * 2008-11-07 2010-05-1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ter-network carrier ethernet service protection
IL199146A0 (en) * 2009-06-04 2010-04-29 Eci Telecom Ltd Method and network for combined protection of ethernet traffic
CN101710877B (zh) 2009-12-04 201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伪线的业务流量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1338481B1 (ko) * 2010-01-18 2013-12-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공유 메쉬 보호 절체 방법 및 장치
US8750127B2 (en) * 2010-03-31 2014-06-10 Fujitsu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domain routing
US8681634B2 (en) * 2010-03-31 2014-03-25 Fujitsu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rotection paths in a multi-domain network
US8456984B2 (en) * 2010-07-19 2013-06-04 Ciena Corporation Virtualized shared protection capacity
WO2013026496A1 (en) * 2011-08-25 2013-0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718039B2 (en) * 2011-12-22 2014-05-06 Tt Government Solutions, Inc. Signaling protocol for multi-domain optical networks
US20130202286A1 (en) * 2012-02-03 2013-08-08 Broadcom Corporati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ver Coaxial (EPOC) Protection Switching
US8659993B2 (en) * 2012-05-04 2014-02-25 Extreme Networks, Inc. Priority domains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processes
CN102843291B (zh) * 2012-08-16 2016-12-07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467332B2 (en) * 2013-02-15 2016-10-11 Fujitsu Limited Node failure detection for distributed linear protection
US9264300B2 (en) * 2013-03-21 2016-02-16 Fujitsu Limited Hybrid distributed linear protection
WO2014169435A1 (zh) * 2013-04-16 2014-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倒换的方法、网络及系统
JP6357953B2 (ja) * 2014-08-04 2018-07-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およびアクティベーション方法
KR102195366B1 (ko) * 2014-10-15 2020-12-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패킷 기반 보호 절체 기능을 구비한 패킷 또는 수동광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20160142286A1 (en) * 2014-11-19 2016-05-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ual node interconnectio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5053A (zh) * 2007-04-26 2007-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节点链路切换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75935A (zh) * 2007-06-27 2007-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环网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090147672A1 (en) * 2007-12-10 2009-06-11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ring network
CN102035712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8097A1 (zh) * 2012-08-16 2013-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647878B2 (en) 2012-08-16 2017-05-09 Zte Corporation Announc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20160036622A1 (en) * 2013-04-16 2016-0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network, and system
US10033573B2 (en) * 2013-04-16 2018-07-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network, and system
CN106452813A (zh) * 2015-08-10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混合配置双归保护倒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391841A (zh) * 2018-04-16 2019-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装置及双归保护网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1810A1 (en) 2015-05-13
US9647878B2 (en) 2017-05-09
EP2871810B1 (en) 2017-11-01
WO2013178097A1 (zh) 2013-12-05
EP2871810A4 (en) 2015-07-15
US20150195125A1 (en) 2015-07-09
CN102843291B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0877B (zh) 基于伪线的业务流量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724117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2843291A (zh)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920576B2 (en) Packet ring network system,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node
CN101999224B (zh) 对虚拟专用lan业务的冗余的以太网自动保护切换接入
CN101977150B (zh) 一种l3vpn中实时恢复vpn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24118B (zh)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1227399B (zh) 报文传输方法、系统及转发节点
CN101099086A (zh) 用于在数据通信网络中构造绕过不可用组件的修复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4951B (zh) 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3873336A (zh) 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的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WO2016034127A1 (zh)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系统及方法
CN100461739C (zh) Rpr桥冗余保护方法及rpr桥环设备
CN102724073A (zh) 一种网络流量恢复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03297338B (zh) 一种vpn路由通告方法和设备
CN103634134A (zh)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CN102315987B (zh) 环网保护组链路回切方法及装置
CN102546413A (zh) 一种l3vpn中实时恢复vpn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US919744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protection
WO2007036101A1 (fr) Systeme et procede de protection de voie de service multidiffusion
CN102148733A (zh)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516534A (zh) 实现双归保护倒换的方法及归属节点
CN102882779A (zh) Vrrp通告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3297259A (zh) 点到多点组播业务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3746891A (zh) 一种环网接入业务的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Shaoyong

Inventor after: Gan Yuxi

Inventor after: Yang Jin

Inventor after: Wang Hongyu

Inventor after: Yuan Gongsheng

Inventor before: Wu Shaoyong

Inventor before: Gan Yuxi

Inventor before: Yang J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U SHAOYONG GAN YUXI YANG JIN TO: WU SHAOYONG GAN YUXI YANG JIN WANG HONGYU YUAN GONGSHENG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5

Address after: 210012 Nanjing, Yuhuatai District, South Street,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8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after: ZT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10012 Nanjing, Yuhuatai District, South Street, Bauhinia Road, No. 68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