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4191B -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 Google Patents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4191B
CN101594191B CN 200810097768 CN200810097768A CN101594191B CN 101594191 B CN101594191 B CN 101594191B CN 200810097768 CN200810097768 CN 200810097768 CN 200810097768 A CN200810097768 A CN 200810097768A CN 101594191 B CN101594191 B CN 101594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ath
protection
node
shared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977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4191A (zh
Inventor
普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tong Wor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0977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94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94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4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4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41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中的跨环工作连接的保护方法,包括:一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中,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环网由通过一条共享链路互联的第一环和第二环组成,并且至少包括两个互联节点位于所述共享链路上;当所述跨环连接的跨环部分出现故障时,该方法包括:所述互联节点接收来自第一环路径上的流量,根据获得的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将流量切换至第二环路径上;第一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一个环,第二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二个环。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系统和一种应用于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中跨环工作连接保护的互联节点。

Description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背景技术
面向连接技术是在业务开通之前,就已经建立连接的一种网络连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以太网,面向连接的网络去掉了自学习、生成树和洪泛机制,采用管理平面或控制平面下发转发表来建立路径。由于能够提供理想的服务质量保证,面向连接网络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目前运用面向连接技术比较成功的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运营商骨干传输网络PBT(PBT-TE)、光纤同步网络/同步数字网络SONET/SDH网络等。
环网特殊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实现简单、快速的网络保护功能。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其G.8132和G.841协议中分别制定了传递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环网和SDH环网的保护技术,其单环保护技术类似,采用绕回保护机制wrapping或源路由保护机制steering进行保护。
两环网的互联有多种方式,如相离、相交。图1所示为相离方式,图2所示为相交方式。SDH技术使用两环相离的互联方式,两个相离的环通过两条链路连接四个互联节点,因此两环间有两个网络接口。目前的面向连接网络技术中,暂时还没有采用相交方式进行环网互联的方案。
G.842制定了SDH环网互联的双节点互连保护技术DNI,参见图3所示,DNI技术一般规定,在一个环上的两个互联节点,靠近连接起点或终点的为主节点P,另外一个为从节点S。图3中在上面环中C节点靠近连接起点,所以为主节点,D为从节点。在下面环中Y靠近连接终点Z,所以为主节点,X为从节点。
DNI技术要求主节点具备上下环drop-and-continue功能以及业务选收SS功能。上下环功能指节点在连接下环的同时,又继续沿环传送连接;而业务选收功能则针对从另外一个环传送过来的连接做出选择。即在主节点上为一个工作连接配置两条接收信道,并选择其中一条接收信道继续传送,在整个工作连接存在期间,需要同时探测两条接收信道的情况,在其中一条接收信道故障时,选择另外一条接收信道继续传送,这种保护方式称为线型保护。
DNI技术还要求互联节点必须知道每条连接是否为跨环连接。针对单环而言,互联节点和其他环节点一样,需要知道工作信道和保护信道的对应关系。在图3中,对于从A到Z的单向工作连接,在上面环中互联节点C、D需要和A、B、E一样知道使用哪一个保护信道对其进行保护,当故障出现在A、C之间时,包括B、C故障,使用单环的保护机制,在故障相邻节点把信号从工作信道切换到保护信道上传送,到了故障的另外一端节点再从保护信道切换到工作信道上;当C、D之间的链路故障,或D节点故障时,对于A到Z的单向连接可继续发送到Z节点。而对于不跨环的连接,如图3所示虚线连接,此时需要从工作路径切换到保护路径。所以在主、从节点上都需要知道每条连接是否为跨环连接,对于跨环连接进行线性保护技术,而非跨环连接则进行环保护技术。
可见,现有的两环相离的互联方式,环网通过用四个互联节点及两个互联接口互联。应用于相离环网的保护技术DNI,要求主节点具备上下环功能及业务选收功能,因此对于每条连接都需要同时占用两个互联接口;DNI还要求主、从节点都能够识别每条连接是否为跨环连接,以选择使用线性保护技术或环保护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环网通过相交的方式互联,减少了互联节点的个数。并且,与现有的相离环网保护技术DNI相比,对互联节点的功能要求大大降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护方法,应用于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中,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环网由通过一条共享链路互联的第一环和第二环组成,并且至少包括两个互联节点位于所述共享链路上;当第一环和第二环互联的跨环部分出现故障时,该方法包括:所述互联节点接收来自第一环路径上的流量,根据获得的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路径上;第一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一个环,第二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二个环。
一种互联节点,位于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中的一条共享链路上,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环网通过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的第一环和第二环组成,第一环为流量经过的第一个环,第二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二个环;该互联节点包括:
流量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环路径上发送来的流量;
故障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得位于第一环和第二环互联的跨环部分的故障信息;
路径关联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
流量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信息获取单元获得的故障信息和所述路径关联获取单元获得的关联,将所述流量接收到单元接收到的流量切换至第二环路径上。
一种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互联节点和至少两个非互联节点,所述互联节点位于该系统中的一条共享链路上,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第一环和第二环,第一环为流量经过的第一个环,第二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二个环,每一个环至少包括一个非互联节点;当第一环和第二环互联的跨环部分出现故障时,
所述互联节点,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环路径上的流量,根据获得的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将流量切换至第二环路径上;
所述非互联节点,用于根据单环保护机制接收和/或发送所述流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环网通过一条共享链路互联,与现有的两环相离的互联方式相比,互联节点由四个减少为两个,更加容易管理;而且,与相离环网保护技术DNI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节点不需要具备上下环功能及业务选收功能,互联节点也不需要识别跨环连接和非跨环连接,对于跨环连接和非跨环连接全部采用环保护技术,降低了技术复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相离环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交环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DNI技术示意图;
图4为通过一个互联节点的跨环连接示意图;
图5为实现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6为实现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7为实现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8为实现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9为通过全部互联节点的跨环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实现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11为实现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图12为实现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图13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节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共享链路互联环的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要求至少有两个互联节点。如图4所示,节点1、2、3、4、5组成环1,节点4、5、6、7、8组成环2。两个环相交于节点4、5,其共有两个互联节点和一条共享链路。其中连接Q可以为PBT(PBB-TE)技术中的以太交换路径ESP,也可以是MPLS技术中的标签交换路径LSP,或者其它面向连接网络中的连接。
对于不跨环的连接,即单环上的连接,使用现有的单环保护技术wrapping或steering就能进行保护(wrapping和steering的区别仅在于执行保护切换的节点不同)。具体实现为,在环1、2上分别使用单环保护技术,即在环1中建立一条和Q反向的保护路径M,在环2上建一条和Q反向的保护路径N,如图4所示。使用M可以保护连接Q在环1上的部分,即节点2经节点1到节点5的部分,如果M使用了隧道技术,即Q完整封装进M传送,这需要在节点2、1、5上配置Q和M的关联关系,如果M仅为一条Q的镜像连接,即两者都是类似的连接,则当流量从保护路径切换到工作路径时也需要知道M和Q的关联关系,这也需要在节点2、1、5上配置M和Q的保护关联关系。使用N可以保护连接Q在环2上的部分,即由节点5到节点6的部分,同理,无论N为隧道连接或镜像连接,都需要在节点5、6上配置N和Q的保护关联关系。
对于跨环的连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连接仅通过一个互联节点,另一种情况是连接通过全部互联节点。
图4所示为仅通过一个互联节点的跨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和单环保护相比,需要在互联节点上增加一个处理,即当网络故障发送保护切换时,对于需要在互联节点上进行从保护路径上把流量切换到工作路径上的情况,需要判断工作路径是否经过此互联节点,如果经过则把流量切换到工作路径上继续传送(这仍然是单环保护技术);否则把其切换到另外一个环上的保护路径上传送,这里需要在工作路径不通过的另一个互联节点上配置两条保护路径的关联关系,如图4中在节点4的共享链路接口配置上环保护路径M和下环保护路径N的关联关系M:N。
下面参照附图5至附图8,详细介绍通过一个互联节点的跨环连接保护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5所示的网络采用全网(包括环1和环2)唯一标签来表示连接,包括工作连接和保护连接,如PBT(PBB-TE)网络。工作连接Q(设其标签为DMAC6+VID1)的路径为1-5-6,对于Q的保护,在节点5上需要配置两条保护路径,一条为上端口(环1)的保护路径M(设其标签为DMAC6+VID2),一条为下端口(环2)的保护路径N(设其标签为DMAC6+VID3)。在另外一个互联节点4上需要配置两条保护路径M和N的关联关系(即标签DMAC6+VID2与标签DMAC6+VID3的关联关系)。也可不配置节点4,而是节点5通过报文把自身已配置的两条保护路径M、N的信息通报给节点4。当节点5失效时,节点1使用单环保护技术,把Q(DMAC6+VID1)上的流量切换到保护路径M(DMAC6+VID2)上反向发送到节点4,节点4根据已获得的M和N的关联关系,把流量切换到N(DMAC6+VID3)连接上继续传送,流量到达节点6后将和单环保护技术一样,从保护路径N切换回工作路径Q。
上述方案所采用的单环保护技术为wrapping,如果采用steering技术保护,则由节点2把Q上的流量切换到M上反向发送到节点4,之后步骤与上述方案中对应步骤一致。
M、N即使为隧道,且其同时保护多条连接,上面的方法同样适用。与M、N为镜像连接不同处在于,节点4首先从隧道M中取出Q连接,然后再根据获得的工作路径Q和两条保护路径M和N的关系把Q连接上的流量继续放入连接N传送。
实施例二
图6中所示的网络采用全环唯一标签来表示连接,包括工作连接和保护连接,即连接标签仅在同一个环内唯一,如PBT(PBB-TE)网络,工作连接Q(设其标签在环1中为DMAC5+VID1,在环2中为DMAC6+VID1)的路径为1-5-6,对于Q的保护,在节点5上需要配置两条保护路径,一条为上端口(环1)的保护路径M(设其标签为DMAC5+VID2),一条为下端口(环2)的保护路径N(设其标签为DMAC6+VID3),此关系使用三元组[工作连接,环1上的保护连接,环2上的保护连接]表示(如[DMAC5+VID1,DMAC5+VID2,DMAC6+VID3])。在另外一个互联节点4上需要配置两条保护路径M和N的关联关系,(即标签DMAC5+VID2与标签DMAC6+VID3的关联关系)。也可不配置节点4,而是节点5通过报文把自身已配置的两条保护路径M、N的信息通报给节点4。当节点5失效时,节点1使用单环保护技术,把Q(DMAC5+VID1)上的流量切换到保护路径M(DMAC5+VID2)上反向发送到节点4,节点4根据已获得M和N的关联关系,把流量切换到N(DMAC6+VID3)连接上继续传送,流量到达节点6后将和单环保护技术一样,从保护路径N切换回工作路径Q。
上述方案所采用的单环保护技术为wrapping,如果采用steering技术保护,则由节点2把Q上的流量切换到保护路径M上反向发送到节点4,之后步骤与上述方案中对应步骤一致。
M、N即使为隧道,且其同时保护多条连接,上面的方法同样适用。与M、N为镜像连接不同处在于,节点4首先从隧道M中取出Q连接,然后再根据获得的工作路径Q和两条保护路径M和N的关系把Q连接流量继续放入连接N传送。
实施例三
图7中所示的网络采用全网非唯一标签来表示连接,包括工作连接和保护连接,如MPLS技术所使用的标签,工作连接Q(设标签为Q1、Q2、Q3)的路径为1-5-6,对于Q的保护,在节点5上需要配置两条保护路径,一条为上端口(环1)的保护路径M(设其标签为M1、M2、M3、M4、M5),一条为下端口(环2)的保护路径N(设其标签为N1、N2、N3、N4、N5)。此关系使用标签具体可以表示为Q2和M5关联,Q3和N3关联。在另外一个互联节点4上需要配置M3和N5关联。当节点5失效时,节点1使用单环保护技术,把Q上的流量切换到保护路径M上反向发送到节点4,节点4根据已获得M和N的关联关系,即M3和N5的关联关系,把流量从M(即入标签为M3)切换到N(即出标签为N5)连接上继续传送,流量到达节点6后将和单环保护技术一样,从保护路径N切换回工作路径Q。
上述方案所采用的单环保护技术为wrapping,如果采用steering技术保护,则由节点2把Q上的流量切换到M上反向发送到节点4,之后步骤与上述方案中对应步骤一致。
M、N即使为隧道,且其同时保护多条连接,上面的方法同样适用。在节点上5的上需要配置两条保护路径,一条为上端口(环1)的保护路径M,一条为下端口(环2)的保护路径N,此关系使用标签具体可以表示为Q2和M5关联,Q3和N3关联。在另外一个互联节点4上需要配置M3和N5关联。其和M、N为镜像连接不同处在于,节点4首先从隧道M中取出Q连接流量,然后再根据获得的M3和N5的关联关系把Q连接流量继续放入连接N传送。
实施例四
对于互联节点4、5之间存在多个节点的情况,如图8所示,节点a,b为互联节点间的两环共享节点,工作连接Q的路径为1-5-6。这时还要在所有互联节点间的共享节点上配置两条保护路径的关联关系,参见图8所示,节点a、b的左端口配置与节点4左端口相同的两保护路径关联关系M:N。当互联节点5故障或隔离时,工作连接Q流量首先在故障相邻节点1切换到环1的保护路径M中,在节点a从环1的保护路径M切换到环2的保护路径N,最后在节点6将流量由保护路径N切换回工作路径Q。
如果采用steering保护,则工作连接Q流量首先在节点2切换到M,在节点4将流量由M切换到N,最后在节点6将流量由N切换回Q。
上述实施例为跨环连接仅通过一个互联节点的情况,跨环连接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全部的互联节点,如图9所示,Q通过两个互联节点4和5后跨环。对于这种情况,同样首先对两环共享链路上的跨环连接分别进行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的关联配置,然后在第一互联节点上的共享链路接口上把工作路径和第二环上的保护路径关联,在第二互联节点上的共享链路接口上的保护关系只是用来把保护路径上的流量切换到工作路径上,所以除了把工作路径和第二环上的保护路径关联外,还需要把工作路径和第一环上的保护路径关联,其中,第一互联节点为连接首先通过的互联节点,第一环为连接首先通过的环。如图9中,节点5的右端口上把工作路径Q和保护路径N关联,用于当共享链路故障或节点4故障时,节点5根据此关联关系把工作流量切换到保护路径上,节点4的右端口上除了把工作路径Q和保护路径N关联外,还需要把工作路径Q和保护路径M关联。
下面参照附图10至附图12,详细介绍通过全部互联节点的跨环连接保护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五
图10中所示的网络采用全网非唯一标签来表示连接,包括工作连接和保护连接,如MPLS技术所使用的标签,工作连接Q(设标签为Q1、Q2、Q3、Q4)的路径为2-1-5-4-8,对于Q的保护,需要两条保护路径,一条为保护路径M(设其标签为M1、M2、M3、M4、M5),一条为保护路径N(设其标签为N1、N2、N3、N4、N5)。在节点5的右端口上应该存在Q和N的关联关系(即Q3和N4的关联关系)。在另外一个互联节点4的左端口上存在Q和N的关联关系(即Q3和N4的关联关系)、Q和M的关联关系(即Q3和M4的关联关系)。当节点5失效时,节点1使用单环保护技术,把Q上的流量切换到保护路径M上反向发送到节点4,节点4根据左端口上存在的Q和M的关联关系,把流量从M(即入标签为M3)切换到Q(即出标签为Q4)连接上继续传送到目的节点8。
上述方案所采用的单环保护技术为wrapping,如果采用steering技术保护,当节点5失效时,由节点2将Q上的流量切换到保护路径M上反向发送到节点4,节点4根据左端口上存在的Q和M的关联关系,把流量从M(即入标签为M3)切换到Q(即出标签为Q4)连接上继续传送到目的节点8。
实施例六
图11中所示的网络采用全网非唯一标签来表示连接,包括工作连接和保护连接,如MPLS技术所使用的标签,工作连接Q(设标签为Q1、Q2、Q3、Q4)的路径为2-1-5-4-8,对于Q的保护,需要两条保护路径,一条为保护路径M(设其标签为M1、M2、M3、M4、M5),一条为保护路径N(设其标签为N1、N2、N3、N4、N5)。在节点5的右端口上应该存在Q和N的关联关系(即Q3和N4的关联关系)。在另外一个互联节点4的左端口上存在Q和N的关联关系(即Q3和N4的关联关系)、Q和M的关联关系(即Q3和M4的关联关系)。当节点4失效时,节点5根据右端口上存在连接Q和N的关联关系,把流量从Q(即入标签为Q2)切换到N(即出标签为N3)上继续传送到目的节点8,流量到达节点8之后采用单环保护技术,将流量从保护连路径N切换回工作路径Q。
本实施例中,采用steering技术与采用wrapping技术的情形一致
M、N即使为隧道,且其同时保护多条连接,上面的方法同样适用。其和M、N为镜像连接不同处在于,节点4首先从隧道M中取出Q连接,然后再根据Q和保护隧道的关联关系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所述方法对采用全网唯一或全环唯一标签来表示连接的网络同样适用。
实施例七
对于互联节点4、5之间存在多个共享节点的情况,如图12所示,工作连接Q的路径为2-1-5-a-b-4-8,节点a、b为互联节点间的两环共享节点,在互联节点和互联节点间的共享节点上配置保护关系:共享链路上的连接采用第二环上的保护连接保护,即在节点5、a、b、4的右端口配置工作路径Q和保护路径N的关联关系,在节点5、a、b、4的左端口除了配置工作路径Q和保护路径N的关联关系外,还需要配置工作路径Q和保护路径M的关联关系。当互联节点5故障或隔离时,工作路径Q流量首先在故障相邻节点1切换到第一环保护路径M中,当流量到达节点a之后,由节点a将流量从第一环保护路径M切换回工作路径Q。
如果采用steering技术,则由节点2将流量由Q切换到M,之后由节点4将流量由M切换回Q。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互联节点,位于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中的一条共享链路上,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环网通过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的第一环和第二环组成,第一环为流量经过的第一个环,第二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二个环;参见图13所示,该互联节点包括:包括:
流量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第一环路径上发送来的流量;
故障信息获取单元102,用于获得位于第一环和第二环互联的跨环部分的故障信息;
路径关联获取单元103,用于获得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
流量切换单元104,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信息获取单元102获得的故障信息和所述路径关联获取单元101获得的关联,将所述流量接收到单元102接收到的流量切换至第二环路径上。
其中,所述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至少包括其中之一:
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工作路径的关联、第一环工作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互联节点和至少两个非互联节点,所述互联节点位于该系统中的一条共享链路上,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第一环和第二环,第一环为流量经过的第一个环,第二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二个环;当第一环和第二环互联的跨环部分出现故障时,
所述互联节点,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环路径上的流量,根据获得的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将流量切换至第二环路径上;
所述非互联节点,用于根据单环保护机制接收和/或发送所述流量。
对于装置和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中,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环网由通过一条共享链路互联的第一环和第二环组成,并且至少包括两个互联节点位于所述共享链路上;当第一环和第二环互联的跨环部分出现故障时,该方法包括:所述互联节点接收第一环保护路径上的流量,第一环保护路径为在第一环中与工作路径方向相反的闭环路径;
根据获得的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保护路径上,第二环保护路径为在第二环中与工作路径方向相反的闭环路径;或者根据获得的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工作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工作路径上,第二环工作路径为工作连接位于第二环上的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非互联节点根据单环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联节点根据单环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工作,包括:非互联节点根据绕回保护机制wrapping或源路由保护机制steering进行保护工作。
4.一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中,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环网由通过一条共享链路互联的第一环和第二环组成,并且至少包括两个互联节点位于所述共享链路上;当第一环和第二环互联的跨环部分出现故障时,该方法包括:
所述互联节点接收第一环工作路径上的流量,第一环工作路径为工作连接位于第一环上的路径;
根据获得的第一环工作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保护路径上,所述第二环保护路径为在第二环中与工作路径方向相反的闭环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非互联节点根据单环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联节点根据单环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工作,包括:非互联节点根据绕回保护机制wrapping或源路由保护机制steering进行保护工作。
7.一种互联节点,其特征在于,位于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中的一条共享链路上,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环网由通过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的第一环和第二环组成,第一环为流量经过的第一个环,第二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二个环;该互联节点包括:
流量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环路径上发送来的流量;具体包括:接收第一环保护路径上的流量,第一环保护路径为在第一环中与工作路径方向相反的闭环路径;或者接收第一环工作路径上的流量,第一环工作路径为工作连接位于第一环上的路径;
故障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得位于第一环和第二环互联的跨环部分的故障信息;
路径关联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其中,所述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包括: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工作路径的关联或第一环工作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
流量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故障信息获取单元获得的故障信息和所述路径关联获取单元获得的关联,将所述流量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流量切换至第二环路径上;具体包括:根据获得的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保护路径上,第二环保护路径为在第二环中与工作路径方向相反的闭环路径,或者,根据获得的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工作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工作路径上,第二环工作路径为工作连接位于第二环上的路径;或者,根据获得的第一环工作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保护路径上。
8.一种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互联节点和至少两个非互联节点,所述互联节点位于该系统中的一条共享链路上,所述共享链路互联第一环和第二环,第一环为流量经过的第一个环,第二环为所述流量经过的第二个环,每一个环至少包括一个非互联节点;当第一环和第二环互联的跨环部分出现故障时,
所述互联节点,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环路径上的流量,根据获得的第一环路径与第二环路径的关联,将流量切换至第二环路径上;具体包括:
接收第一环保护路径上的流量,第一环保护路径为在第一环中与工作路径方向相反的闭环路径;根据获得的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保护路径上,第二环保护路径为在第二环中与工作路径方向相反的闭环路径;或者,根据获得的第一环保护路径与第二环工作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工作路径上,第二环工作路径为工作连接位于第二环上的路径;或者,
接收第一环工作路径上的流量,第一环工作路径为工作连接位于第一环上的路径;根据获得的第一环工作路径与第二环保护路径的关联,将所述流量切换至第二环保护路径上;
所述非互联节点,用于根据单环保护机制接收和/或发送所述流量。
CN 200810097768 2008-05-27 2008-05-27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4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97768 CN101594191B (zh) 2008-05-27 2008-05-27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97768 CN101594191B (zh) 2008-05-27 2008-05-27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4191A CN101594191A (zh) 2009-12-02
CN101594191B true CN101594191B (zh) 2013-01-23

Family

ID=4140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9776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4191B (zh) 2008-05-27 2008-05-27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94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671B (zh) * 2009-12-10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中双节点互联保护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136980B (zh) * 2010-01-27 2013-09-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Mstp光传送网及其业务传送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2148733B (zh) * 2010-02-04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546343B (zh) * 2010-12-21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相交环的保护倒换方法及装置
CN102684973B (zh) * 2011-03-09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39432A (zh) * 2011-03-30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环业务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868620B (zh) * 2011-07-06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环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2891787B (zh) * 2011-07-20 2017-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路径的环网隧道配置方法、业务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291310B (zh) * 2011-08-24 2017-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t‑mpls链路环网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37957B (zh) * 2011-12-16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相交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546425B (zh) * 2012-01-31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环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843291B (zh) 2012-08-16 2016-12-07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15371B (zh) * 2016-04-07 2019-03-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tn环网保护的双环逃生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528759B (zh) * 2016-06-22 2021-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业务出环节点及环网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96A (zh) * 2006-08-24 2007-02-07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以太环网及其自动保护方法、以及环网节点设备
CN1976311A (zh) * 2006-11-24 2007-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环相切以太环网环路保护切换方法
CN101075935A (zh) * 2007-06-27 2007-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环网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141367A (zh) * 2007-09-20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快速环网可靠性的方法、系统和节点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96A (zh) * 2006-08-24 2007-02-07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以太环网及其自动保护方法、以及环网节点设备
CN1976311A (zh) * 2006-11-24 2007-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环相切以太环网环路保护切换方法
CN101075935A (zh) * 2007-06-27 2007-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环网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141367A (zh) * 2007-09-20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快速环网可靠性的方法、系统和节点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4191A (zh) 2009-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4191B (zh)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US10148349B2 (en) Joint IP/optical layer restoration after a router failure
CA2843628C (en) Utilit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902353B (zh) 分组网络的保护方法
CN102035712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571426B (zh)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0459531C (zh)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协议通告伪线故障的方法
CN102035681B (zh) 虚拟专用网络的链路保护方法和系统
US20020089712A1 (en) Routing table configuration for MPlambdaS (multi-protocol lambda switching)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n optical mesh networks
CN102201985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技术环保护倒换方法及节点
JP2012533246A (ja) ポイント・ツー・マルチポイントのトラヒックのための復旧メカニズム
EP2501084B1 (en) Transmissio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system and link protection method
CA2388575A1 (en) Scalable path protection for meshed networks
JP6408615B2 (ja) 二重接続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保護方法及び装置
CN102148733B (zh)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60769B (zh) 一种ip与光融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85773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技术环保护倒换方法及节点
CN102143410B (zh) 一种光网络中的路径计算方法及路径计算单元
CN103281244B (zh)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04618235A (zh) 一种跨层建立不共路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61065B (zh) 路径的保护倒换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转发设备
Zhang et al. Ospf-te extensions for general network element constraints
EP2975809B1 (en) Providing protection to a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494511B (zh) 一种t-mpls环网标签分配方法
CN102780587B (zh) Mpls-tp中实现环网保护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8

Address after: 201, room 1, building A, No. 518053, front Bay Road, Qianhai, Shenzhen Shenzhen cooperation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itong Wor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8

Address after: 201, room 1, building A, No. 518053, front Bay Road, Qianhai, Shenzhen Shenzhen cooperation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itong Wor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Assignee: Shenzhen Vimicro Tech Co. Ltd.

Assignor: Shenzhen Zhitong Wor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744002009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shared link interlinking ring network and interlinking nod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71211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Assignee: Shenzhen Vimicro Tech Co. Ltd.

Assignor: Shenzhen Zhitong Wor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744002009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shared link interlinking ring network and interlinking nod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7121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