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8733A -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8733A
CN102148733A CN2010101137111A CN201010113711A CN102148733A CN 102148733 A CN102148733 A CN 102148733A CN 2010101137111 A CN2010101137111 A CN 2010101137111A CN 201010113711 A CN201010113711 A CN 201010113711A CN 102148733 A CN102148733 A CN 102148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message
label
node
cro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37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8733B (zh
Inventor
陈建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An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137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3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0881 priority patent/WO20110951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8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8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环网之间存在两个相交节点,以实施例方法的实现为例,包括: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业务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并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以上实施方式中,相交节点中的非跨环节点同步得到相交节点中的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根据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转发;实现了相交环的保护倒换。

Description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MPLS)技术是一种采用标签交换技术实现分组业务快速交换传输的技术。传统上MPLS网络采用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e,FRR),线性自动保护倒换(automatic protectionswitching,APS)以及之前存在的一些MPLS环网技术实现业务的保护。
现有的MPLS的环保护方案基于物理环拓扑,在标签交换路径(LabelSwitch Path,LSP)层进行业务上下和保护倒换。该方案中要求对环上的每条工作LSP相应配置一条闭环的保护LSP,当工作LSP所经过的链路或者节点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则将业务倒换到对应的保护LSP上。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相交环场景下无法有效进行保护倒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实现相交环的保护倒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相交环网保护方法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两个环网之间存在两个相交节点,包括:
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业务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并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装置,包括:
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报文;
同步单元,用于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
报文转发单元,用于并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系统,包括:两个环网之间存在两个相交节点分别为相交跨环节点,相交非跨环节点,
所述相交非跨环节点,用于接收报文,并根据与相交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交节点中的非跨环节点同步得到相交节点中的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根据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转发;实现了相交环的保护倒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列跨环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跨环节点上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个举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举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相交非跨环节点的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类跨环业务相交非跨环节点的装置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类跨环业务相交非跨环节点的装置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类跨环业务相交非跨环节点的装置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相交环网保护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环网中,逻辑上存在四条环状路径,分别是顺时针方向环工作方向以及与之对应的逆时针方向环保护通道、逆时针方向环工作方向以及与之对应的顺时针方向环保护通道,报文在入环前已经配置了经过的工作方向。顺时针方向工作方向的业务由逆时针方向保护通道进行保护,逆时针方向工作方向的业务由顺时针方向保护通道进行保护。上述环状路径或通道为逻辑链路,其可承载于物理的两纤或四纤环。
环网保护的业务可以是LSP或伪线(Pseudo-Wire,PW),如果被保护业务是LSP,则由隧道构成逻辑环状通道;如果被保护业务是PW,则由LSP构成逻辑环状通道。
用户需要为业务指定环上的源节点、业务工作方向走向、宿节点,并据此可以得出业务在工作方向上经过的中间节点。
用户需要为环状通道指定带宽信息,四个环状通道保持一致。用户配置业务(LSP或PW)时,所有业务的带宽之和不能超过环状通道配置的带宽。
只有业务(LSP或PW)正常工作情况下所经过的环节点才需要该业务的配置信息,其它节点无需业务的配置信息。业务的标签交换处理与现有标准的标签转发处理一致,即对于转发表项中可识别的有效标签,根据该标签的转发表项进行相应处理。
环网上的相邻节点间进行故障检测,可以利用快速重路由机制中的方法实现(如链路层协议、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的hello机制等),也可以按照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maintenance,OAM)故障检测方法实现。其中环网保护倒换通告机制与现有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复用段保护环中的环APS机制类似。保护倒换消息不限于数据平面的OAM报文、控制平面的协议报文,及其它报文类型。此处不再赘述。通过上述手段,网络节点可以在出现故障时得知各个环是否需要进行保护倒换。
LSP在入环时在源节点可以进行LSP标签交换,在中间交换节点报文标签保持不变,在宿节点出环前可以再进行一次标签交换,也可以在环上各个节点都进行标签交换。若进行标签交换则需要在每个LSP经由的节点上通过信令或网管配置好其在该LSP上的所有下游标签信息,以保证在保护倒换后能够根据具体的故障位置交换正确的标签。
向环保护通道转发数据报文时,需要在有效业务标签外再压入一层保护LSP(Protection_LSP)标签或简称保护标签。数据报文的所有标签都可以根据网管或信令配置,保护LSP在环上节点的处理可进行标签交换,也可标签不变,本发明实施列的方案对此不做限制。
如果通信网络中存在相交环网络,且存在跨环业务。则两个保护环相交节点间需要做一些业务配置的同步,以支持相交节点失效保护场景及一些多点失效保护场景。
跨环业务又分三类:
第一类是经过一个相交节点;
第二类是经过两个相交节点但在业务经过的第一个相交节点跨环;
第三类是经过两个相交节点但是在业务经过的第二个相交节点跨环。
确认跨环业务及业务跨环节点的方法可以有:如果一条业务从一个环的非相交节点进入,中间经过一个或者两个相交节点,从另一个环的非相交节点出,则该业务称为跨环业务。如果该业务仅经过一个相交节点,则该相交节点称为跨环相交节点,该业务为第一类跨环业务;如果该业务从第一个相交节点的某一环接口进入,从该相交节点该环的另一个接口到达第二个相交节点,在第二个相交节点进入第二个环,则第二个相交节点称为跨环相交节点,该业务为第三类跨环业务;如果该业务从第一个相交节点的某一环接口进入,从该相交节点另一个环的某一个接口到达第二个相交节点,则第一个相交节点称为跨环相交节点,该业务为第二类跨环业务;
以下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其中图2为方法流程示意图,图1为执行图2中方法流程的跨环节点示意图,该实施例中被保护业务以LSP为例进行说明,被保护业务为PW时具体处理方式相同。
如图1所示,环上每个节点都包含两个接口,一个称为东向接口,一个称为西向接口。每个接口都可以收发报文。与其他节点的区别在于,跨环节点包括两个环实例,两个环实例通过业务出入环接口连接;每个环实例的东向接口和西向接口可以连接环实例所在的环的其他节点;业务处理的模块用于在报文进出环时进行业务处理。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如图2所示,两个环网之间存在两个相交节点,包括:
201: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业务经过的两个相交节点中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
202: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上三类跨环业务更详细的解决方案:
在后续实施例中,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上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在后续实施例子的说明中不再一一说明。各跨环业务LSP的配置信息需要从该业务路径的跨环相交节点同步到非跨环相交节点,让非跨环相交节点可以识别该业务,以支持相交节点失效保护场景及一些多点失效保护场景。配置同步可以由网管或者控制平面完成。
举例来说,对于第一类跨环业务:
如果业务仅经过第一相交节点,则将该业务的转发信息同步到第二相交节点,并在第二相交节点上激活,该激活可以是刷新转发表中的转发表项或刷新其它相应影响业务转发的处理,第一相交节点是该转发信息的来源节点,第二相交节点需要将该LSP转发的转发工作接口方向改为朝向第一相交节点的接口,不需要封装其他标签,环保护通道为第二环的相应环保护通道,并需要压入相应的保护标签。
上述跨环业务经过的两个相交节点中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只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时,第二相交节点接收报文。在第一类跨环业务中,若第一环的节点都没有进行保护倒换,则该业务不会经过第二相交节点。当业务在第一环的某一环网的节点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该节点在该业务的报文的有效业务标签之外再压入一层标签,该标签为与业务路径方向的相反方向的保护标签,并向与业务路径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发该报文。此时第二相交节点会接收到该报文。
上述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根据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上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上述报文;
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上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上述报文。
对于第三类跨环业务:
如果业务通过两个相交节点进行跨环传输,并且在第二相交节点进行跨环传输,则第二相交节点在同步该业务的转发信息时发现该业务在第一相交节点上已经存在(即第一相交节点具有该业务正常跨环传输时的转发信息),则不立即激活相应同步信息,该激活可以是刷新转发表中的转发表项或刷新其它相应影响业务转发的处理。系统需要通过故障检测机制(可以是OAM/APS通告机制,或其它协议机制)检测第一相交节点是否与第二相交节点在第一环上已经完全拓扑隔离(可能是由于第二相交节点失效或者链路多处中断),如果已经完全拓扑隔离,则激活相应同步信息,第一相交节点将转发表中该业务转发的工作转发工作接口改为朝向第一相交节点的接口,不需要封装其他标签,环保护通道为第二环的相应环保护通道,并需要压入相应的保护标签。如果业务为LSP,并且配置了LSP标签交换,例如第一环的LSP标签交换到第二环的LSP标签,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表中除了需要存储第一环的LSP标签交换到第二环的LSP标签的转发信息外,还需要存储第二环的LSP标签的转发信息,该转发信息与第一环的LSP标签交换到第二环的LSP标签的转发信息一致。
上述跨环业务经过的两个相交节点中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先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跨环业务在第二相交节点跨环,并且第一相交节点与第二相交节点在第一环上已经完全拓扑隔离时,第一相交节点接收报文;
上述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一相交节点根据与第二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上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上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上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上述报文;
若上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上述报文。
对于第二类跨环业务:
业务通过两个相交节点进行跨环传输,在第一相交节点进行跨环,如果业务为LSP,且在转发过程中LSP需要实现标签交换,则第一相交节点将该LSP的转发信息同步到第二相交节点,使得业务在第二相交节点上进行和第一相交节点上相同的标签交换,转发动作和转发方向与第二相交节点配置的相应业务的转发动作及转发方向相同。例如在第一相交节点上配置了标签1交换到标签2,则第二相交节点需要配置一个转发表项,将标签1交换为标签2,该标签1交换为标签2的转发动作和转发方向与业务经过的后一个相交节点配置的标签2业务的转发动作及转发方向相同。
上述跨环业务经过的两个相交节点中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先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并且跨环业务在第一相交节点跨环时,第二相交节点接收报文;
上述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二相交节点根据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上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第二环的上述报文的工作方向转发上述报文,上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上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上述报文。
以上实施列,相交节点中的非跨环节点同步得到相交节点中的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根据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转发;实现了相交环的保护倒换。
从出入环接口上环业务报文以及环上工作方向上报文封装格式如下。在环上工作方向传输的业务报文同样是下面封装,并不需要多压入一层标签。
表1、报文封装格式
 PDU
 PW   第2层标签
 LSP   第1层标签
其中,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用于在移动台和基站的对等层之间传送的已封装的数据。
只有报文倒换到保护通道上时才需要多压入一层保护LSP标签,封装格式如下:
表2、封装了保护标签的报文格式
  PDU
  PW  第3层标签
  LSP  第2层标签
  Protection_LSP  第1层标签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将以第一类跨环业务为例描述两个相交环网络中节点的配置,业务的配置、转发及故障倒换的细节。如图3所示,为相交环保护的系统示意图,节点A1、B1、C1和Iw、Ie组成保护第一环;节点A2、B2、C2和Iw、Ie组成保护第二环;业务为LSP,并且标签交换前后业务LSP标签的值不变(或者不进行标签交换),单向业务LSP标签在第一环上为101,在第二环上为102。工作方向入环节点为A1,经过节点为Iw,A2,B2,出环节点为C2。该LSP在第一环上对应的保护LSP标签为1001,在第二环上对应的保护LSP标签为1002。两个环的相交节点是Iw和Ie。Iw和Ie之间保护第二环的业务分别通过接口Iw的P2和Ie的P2之间的物理链路进行传输。Iw和Ie之间保护第一环的业务分别通过接口Iw的P3和Ie的P3之间的物理链路进行传输。
以标签在环网节点不进行标签倒换为例进行说明:
各环网节点的配置如下:
表3、节点A1的配置如下:
入标签 动作 Swap或Push(推送)标签 转发工作接口 保护接口 保护标签
  101   Swap(交换)  101   P1   P2   1001
表4、节点Iw的配置如下:
  入标签   动作   Swap或Push标签   转发工作接口   保护接口   保护标签
  101   Swap   102   P1   P2   1002
  102   Swap   102   P1
  1001   Swap(如果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则改为Pop)   1001(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情况下直接透传)   P4
  1002   Swap(如果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则改为Pop)   1002(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直接透传)   P2
表5、节点A2,B2的配置如下:
  入标签   动作   Swap或Push标签   转发工作接口   保护接口   保护标签
  102   Swap   102   P1   P2   1002
  1002   Swap(如果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则改为Pop)   1002(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直接透传)   P2
表6、节点C2的配置如下:
  入标签   动作   Swap或Push标签   转发工作接口   保护接口   保护标签
  102   交换LSP标签为用户配置值并转发到业务出环接口
  1002   Swap(如果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则改为Pop)   1002(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直接透传)   P2
表7、节点B1,C1的配置如下:
  入标签   动作   Swap或Push标签   转发工作接口   保护接口   保护标签
  1001   Swap(如果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则改为Pop)   1001(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直接透传)   P2
表8、节点Ie的配置如下:
  入标签   动作   Swap或Push标签   转发工作接口   保护接口   保护标签
  1001   Swap(如果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则改为Pop)   1001(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直接透传)   P3
  1002   Swap(如果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则改为Pop)   1002(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直接透传)   P1
  101   Swap   102   P2   P1   1002
根据上述表3至表8的配置,业务报文进入环之后在正常情况下和异常情况下的转发流程如下:
正常情况下:
301A:LSP标签为101的业务从A1节点进入,查找转发表后转发到接口P1。
302A:上述报文从Iw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1,动作为LSP标签交换为102,转发到接口P1。
303A:上述报文从A2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2,动作为交换业务LSP标签为102并转发到接口P1。
304A:上述报文从B2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2,动作为交换业务LSP标签为102并转发到接口P1。
305A:上述报文从C2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2,动作是将LSP标签交换为用户配置值并转发到业务出环接口。
若Iw节点失效,报文转发路径倒换为:
301B:LSP标签为101的业务从A1节点进入,查找转发表后,发现工作环标签101对应的出接口检测到故障,即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则打上1001标签并转发到接口P2。
302B:上述报文从B1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01,动作为交换外层标签为1001并将报文转发到接口P2。
303B:上述报文从C1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01,动作为交换外层标签为1001并将报文转发到相应接口。
304B:上述报文从Ie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01,并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因此动作为Pop,则继续查找标签101,动作为LSP标签交换为102,由于工作接口P2仍然检测到故障,即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所以push上保护标签1002并转发到接口P1。
305B:上述报文从C2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02,动作为交换外层标签为1002并将报文转发到接口P2。
306B:上述报文从B2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02,动作为交换外层标签为1002并将报文转发到接口P2。
307B:上述报文从A2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02,并且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因此动作为Pop,则继续查找标签102,动作为交换标签为102并转发到接口P1。
308B:上述报文从B2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2,动作为交换业务LSP标签为102并将报文转发到接口P1。
309B:上述报文从C2节点进入,查找标签102,动作是将LSP标签交换为用户配置值并转发到业务出环接口。
以上实施列,在跨环节点存储交换标签的信息以及跨环后的转发信息;在节点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压入保护标签,在进行跨环的时候弹出保护标签,并根据跨环后的转发信息转发报文,实现了相交环的保护倒换。
在上述图3对应的具体应用场景中,Iw和Ie之间可以仅通过一个物理接口连接,不同保护环上的业务通过LSP标签进行逻辑区别并运行在相同的物理链路上。如果Iw和Ie之间可以仅通过一个物理接口连接的实现机制和转发机制,与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方式实现机制和转发机制完全一样在此不再赘述。区别点在于配置时有两个物理接口的情况下是按需分别转发到不同的物理接口,本实施例中将两个物理接口合二为一。
在如图4所示网络中,保护第一环和保护第二环存在D1-D2和E1-E2之间的连接,如果需要在这两段连接间存在网络保护功能,可以将D1,D2,E2,E1配置成为保护环3,从而使得全网链路存在保护。相交环网的保护机制可以参见图3对应的具体应用场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中,不管相交环之间的物理链路数如何配置,在跨环节点存储交换标签的信息以及跨环后的转发信息;在节点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压入保护标签,在进行跨环的时候弹出保护标签,并根据跨环后的转发信息转发报文,实现了相交环的保护倒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交环保护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
报文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报文,
同步单元502,用于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
报文转发单元503,用于并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上三类跨环业务更详细的解决方案:
对于第一类跨环业务,如图7所示:
跨环业务只经过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时,上述相交环保护装置为第二相交节点;
上述同步单元502包括:第一同步子单元502A,用于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转发信息;
上述报文转发单元503包括:第一报文转发单元503A,用于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上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上述报文。
上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503A,还用于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上述报文,上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上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对于第三类跨环业务,如图8所示:
跨环业务先经过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跨环业务在第二相交节点跨环,并且第一相交节点与第二相交节点在第一环上已经完全拓扑隔离时,上述相交环保护装置为第一相交节点;
上述同步单元502包括:第二同步子单元502B,用于与第二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转发信息;
上述报文转发单元503包括:第二报文转发单元503B,用于若上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上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上述报文。
上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503B,还用于若上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上述报文。
对于第二类跨环业务,如图9所示:
跨环业务先经过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并且跨环业务在第一相交节点跨环时,上述相交环保护装置为第二相交节;
上述同步单元502包括:第三同步子单元502C,用于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转发信息;
上述报文转发单元503包括:第三报文转发单元503C,用于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第二环的上述报文的工作方向转发上述报文,上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上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上述第三报文转发单元503C,还用于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上述报文。
以上实施列,相交节点中的非跨环节点同步得到相交节点中的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根据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转发;实现了相交环的保护倒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交环网保护系统,如图10所示,两个环网之间存在两个相交节点分别为相交跨环节点901,相交非跨环节点902;
其中,上述相交非跨环节点902,用于接收报文,并根据与相交跨环节点901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上三类跨环业务更详细的解决方案:
对于第一类跨环业务:
上述相交非跨环节点902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只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时,第二相交节点,用于接收报文;
上述相交非跨环节点,用于根据与相交跨环节点901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二相交节点,用于根据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上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上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上述报文。
上述进行报文转发还包括:
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上述报文,上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上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对于第三类跨环业务:
上述相交非跨环节点902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先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跨环业务在第二相交节点跨环,并且第一相交节点与第二相交节点在第一环上已经完全拓扑隔离时,第一相交节点,用于接收报文;
上述相交非跨环节点,用于根据与相交跨环节点901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一相交节点,用于根据与第二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上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上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上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上述报文。
上述进行报文转发还包括:
若上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上述报文。
对于第二类跨环业务:
上述相交非跨环节点902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先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上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并且跨环业务在第一相交节点跨环时,第二相交节点接收报文;
上述相交非跨环节点,用于根据与相交跨环节点901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二相交节点,用于根据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上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第二环的上述报文的工作方向转发上述报文,上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上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上述进行报文转发还包括:
若读取到上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上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上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上述报文。
以上实施列,相交节点中的非跨环节点同步得到相交节点中的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根据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转发;实现了相交环的保护倒换。
以上实施列中,由于在跨环节点存储交换标签的信息以及跨环后的转发信息;在节点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压入保护标签,在进行跨环的时候弹出保护标签,并根据跨环后的转发信息转发报文,实现了相交环的保护倒换。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上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环网节点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1)

1.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环网之间存在两个相交节点,包括:
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业务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并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环业务经过的两个相交节点中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只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时,第二相交节点接收报文;
所述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根据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所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所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所述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报文转发还包括:
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所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所述报文,所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所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环业务经过的两个相交节点中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先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跨环业务在第二相交节点跨环,并且第一相交节点与第二相交节点在第一环上已经完全拓扑隔离时,第一相交节点接收报文;
所述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一相交节点根据与第二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所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所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所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所述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报文转发还包括:
若所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所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所述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环业务经过的两个相交节点中不进行跨环的节点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先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并且跨环业务在第一相交节点跨环时,第二相交节点接收报文;
所述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二相交节点根据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所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第二环的所述报文的工作方向转发所述报文,所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所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报文转发还包括:
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所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所述报文。
8.一种相交环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报文;
同步单元,用于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
报文转发单元,用于并根据与跨环的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相交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跨环业务只经过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时,所述相交环保护装置为第二相交节点;
所述同步单元包括:第一同步子单元,用于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转发信息;
所述报文转发单元包括:第一报文转发单元,用于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所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所述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相交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单元,还用于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所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所述报文,所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所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相交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跨环业务先经过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跨环业务在第二相交节点跨环,并且第一相交节点与第二相交节点在第一环上已经完全拓扑隔离时,所述相交环保护装置为第一相交节点;
所述同步单元包括:第二同步子单元,用于与第二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转发信息;
所述报文转发单元包括:第二报文转发单元,用于若所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所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所述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相交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报文转发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所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所述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相交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跨环业务先经过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并且跨环业务在第一相交节点跨环时,所述相交环保护装置为第二相交节;
所述同步单元包括:第三同步子单元,用于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转发信息;
所述报文转发单元包括:第三报文转发单元,用于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第二环的所述报文的工作方向转发所述报文,所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所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相交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报文转发单元,还用于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所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所述报文。
15.一种相交环网保护系统,包括:两个环网之间存在两个相交节点分别为相交跨环节点,相交非跨环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交非跨环节点,用于接收报文,并根据与相交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非跨环节点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只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时,第二相交节点,用于接收报文;
所述相交非跨环节点,用于根据与相交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二相交节点,用于根据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所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所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所述报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报文转发还包括:
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所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所述报文,所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所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非跨环节点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先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跨环业务在第二相交节点跨环,并且第一相交节点与第二相交节点在第一环上已经完全拓扑隔离时,第一相交节点,用于接收报文;
所述相交非跨环节点,用于根据与相交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一相交节点,用于根据与第二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所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所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所述第一相交节点转发所述报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报文转发还包括:
若所述报文的最外层为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所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所述报文。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非跨环节点接收报文包括:当跨环业务先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一相交节点,经过所述两个相交节点中的第二相交节点,并且跨环业务在第一相交节点跨环时,第二相交节点接收报文;
所述相交非跨环节点,用于根据与相交跨环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包括:第二相交节点,用于根据与第一相交节点的转发信息同步得到的转发信息进行报文转发;所述进行报文转发具体包括:
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向第二环的所述报文的工作方向转发所述报文,所述第一环为业务入环的环网,第二环为与所述第一环相交的环网。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报文转发还包括:
若读取到所述报文的最外层标签为第一环的保护标签且在第一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将所述第一环的保护标签弹出,将报文的第一环的有效业务标签交换为第二环的有效业务标签,当在第二环上需要进行保护倒换时,在所述报文的最外层压入第二环的保护标签,并向第二环的保护通道转发所述报文。
CN201010113711.1A 2010-02-04 2010-02-04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8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3711.1A CN102148733B (zh) 2010-02-04 2010-02-04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1/070881 WO2011095135A1 (zh) 2010-02-04 2011-02-01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3711.1A CN102148733B (zh) 2010-02-04 2010-02-04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733A true CN102148733A (zh) 2011-08-10
CN102148733B CN102148733B (zh) 2014-01-01

Family

ID=44354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37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8733B (zh) 2010-02-04 2010-02-04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8733B (zh)
WO (1) WO201109513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425A (zh) * 2012-01-31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环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812689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多环结构网络的业务传输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4135392A (zh) * 2014-08-19 2014-11-0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节点环路由oam数据的保护方法
WO2015196640A1 (zh) * 2014-06-25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切环网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5296955A (zh) * 2022-07-29 2022-11-04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倒换实现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3372B (zh) * 2021-12-29 2023-04-0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控配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766A (zh) * 2005-10-11 2007-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环网上采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分配标签、计算路由距离,以及实现备份倒换的方法
CN101136838A (zh) * 2006-08-29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桥模式弹性分组环跨环桥设备冗余保护的方法
CN101594191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766A (zh) * 2005-10-11 2007-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环网上采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分配标签、计算路由距离,以及实现备份倒换的方法
CN101136838A (zh) * 2006-08-29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桥模式弹性分组环跨环桥设备冗余保护的方法
CN101594191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链路互联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互联节点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425A (zh) * 2012-01-31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环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3113218A1 (zh) * 2012-01-31 2013-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环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546425B (zh) * 2012-01-31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交环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210037B2 (en) 2012-01-31 2015-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connected ring protection
CN103812689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多环结构网络的业务传输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3812689B (zh) * 2012-11-15 2017-05-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多环结构网络的业务传输保护方法及装置
WO2015196640A1 (zh) * 2014-06-25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切环网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4135392A (zh) * 2014-08-19 2014-11-0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节点环路由oam数据的保护方法
CN115296955A (zh) * 2022-07-29 2022-11-04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倒换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5296955B (zh) * 2022-07-29 2023-07-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倒换实现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5135A1 (zh) 2011-08-11
CN102148733B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5712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654664B1 (en) Method for interconnected ring protection,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0550715C (zh) 在以太网上支持同步数字系列/同步光纤网自动保护交换的方法
CN101877665B (zh)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CN102148733B (zh) 一种相交环网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UA78303C2 (en)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bursts with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in a ring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and a network nod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ethod
CN102035714B (zh) 一种相交相切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1262403B (zh) 提供分组环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24117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US8737201B2 (en) Data relay apparatus, and ring-typ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71426A (zh)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1902353A (zh) 分组网络的保护方法、装置与系统
RU2730086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с совмещением группы резервиро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оптической связи
CN101771610A (zh)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系统和链路保护方法
CN100397826C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系统中的保护倒换方法
CN101577719A (zh) 一种双机热备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70231A (zh)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系统及方法
CN101646105B (zh) 业务恢复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036756A (zh) 一种基于共享通道的混合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2843291A (zh)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55070B (zh) 一种智能光网络中的业务管理方法
EP2079195B1 (en) Packet ring network system, packet transfer method and interlink node
CN103516534A (zh) 实现双归保护倒换的方法及归属节点
WO2024021535A1 (zh) 一种双环倒换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0495979C (zh) 预置保护圈的保护倒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18

Address after: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Jun

Inventor after: Yang Zeng

Inventor after: Kang Jianjun

Inventor after: Zhou Jie

Inventor after: Liu Yuanyuan

Inventor after: Dang Bin

Inventor after: Wang Zhenhua

Inventor after: Cang Haiyang

Inventor after: Li Qiang

Inventor after: Liu Wei

Inventor after: Rong Rong

Inventor after: Wang Weifeng

Inventor after: Han Gu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Jianq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28

Address after: 100032 West Chang'an Avenue, Beijing, No. 86, No.

Co-patentee after: ANY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