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0638A -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0638A
CN102840638A CN2012102765719A CN201210276571A CN102840638A CN 102840638 A CN102840638 A CN 102840638A CN 2012102765719 A CN2012102765719 A CN 2012102765719A CN 201210276571 A CN201210276571 A CN 201210276571A CN 102840638 A CN102840638 A CN 102840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bsystem
indoor
building
de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65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仕超
吴培浩
麦粤帮
罗运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ROV INST OF BUILD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ROV INST OF BUILD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ROV INST OF BUILD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ROV INST OF BUILD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2102765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06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0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06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包括送风子系统、空气过滤装置、除湿子系统和智能控制子系统。本发明用于给建筑提供新风,并可根据需要对新风进行空气过滤、干燥除湿,能有效调节室内湿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环境,并避免室外噪声干扰和雨水进入室内,保障室内人员的健康舒适,防止建筑及室内物品回潮、发霉,适用于潮湿地区的别墅、高档住宅和酒店客房等建筑的室内环境改善,特别适用于中心城区和交通繁忙道路边居住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改善。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微通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给建筑提供洁净新风并能为新风除湿的微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诸如:室内通风条件差,新风量不足,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空调病常发;室内装修污染,甲醛、TVOC等有毒气体含量偏高,白血病患者逐年增多;室外的噪声污染及空气污染,有大量的道路灰尘、工业粉尘、致癌柴油尾气、可入肺PM2.5等;潮湿环境下室内湿度偏高,导致室内回潮、发霉,滋长各种细菌、真菌等等。这些都时刻困扰着城市居民,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居民,不但带来财产损失,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对于一般居住场所来说,要带走室内产生的污染物,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通风方式包括:开窗门等自然通风,排风机等简单机械通风等。但无论是自然通风还是简单机械通风,在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同时,对其它一些问题却无能为力,甚至加剧个别环境问题,例如:这些通风方式使新风在不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进到室内,会将室外的污染物(如灰尘、汽车尾气、PM2.5等)带进室内;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城市中心城区、交通繁忙的道路边室外噪声无法得到控制;还有,在潮湿的季节,不加控制和处理的新风大量进入室内,会加重室内的回潮发霉现象。
当然除了通风,还有其它一些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如一般空调除湿,除湿机除湿,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这些方法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多局限,如:一般空调除湿,在除湿的同时,会使室内气温下降,不适用于在只需除湿不用降温的季节使用,如东南沿海地区的“回南天”季节,不能有效解决回潮发霉的问题;除湿机除湿,在除湿时没有降温,但无法提供新风,无法解决室内污染问题;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解决污染问题,但解决不了除湿问题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从而系统解决现在建筑室内环境的大部分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包括送风子系统、空气过滤装置、除湿子系统和智能控制子系统。本发明用于给建筑提供新风,并可根据需要对新风进行空气过滤、干燥除湿,能有效调节室内湿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环境,并避免室外噪声干扰和雨水进入室内,保障室内人员的健康舒适,防止建筑及室内物品回潮、发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包括送风子系统、空气过滤装置、除湿子系统和智能控制子系统,所述送风子系统、空气过滤装置、除湿子系统和智能控制子系统相连接,在送风子系统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过空气过滤装置消除各种有害物,后经过除湿子系统变成干燥新风,送入室内所需区域,智能控制子系统用于自动控制除湿子系统的启停及送风子系统的工作间隙和送风量大小。
本发明所述送风子系统包括送风机、进风口、送风管道和多个送风口,所述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进风口与送风机之间,所述送风管道与送风机相连,送风管道上具有多个送风口,所述送风口分别设置在室内需要新风的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送风机采用离心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空气过滤装置由粗效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除湿子系统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压缩机、蒸发器、空气再热器、冷凝器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壳体与送风子系统连接,所述蒸发器、空气再热器和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设置在第二壳体内,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空气再热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依次相连,所述空气再热器利用制冷循环中高压侧的部分热量对新风进行再热,其余部分热量则通过冷凝器排出,制冷剂从压缩机高压出口流至冷凝器然后到空气再热器,经节流元件后流至蒸发器,再回到压缩机低压端,完成一个循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除湿子系统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的冷凝器侧,散热风扇用于强化冷凝器空气侧的对流换热。
本发明所述智能控制子系统包括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辅控制器和主控制器,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辅控制器、主控制器依次相连,室内温度传感器与主控制器相连,主控制器采集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数据,并自动计算是否需要对新风进行除湿,自动或手动控制除湿子系统的启停及送风子系统的工作间隙和送风量大小,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与普通建筑通风系统、除湿设备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建筑室内提供新风,有效过滤室外空气中的粉尘、汽车尾气、PM2.5等有害物,并通过正压排除室内污浊空气,满足人的新风需求。
(2)能够提供健康的室内空气质量环境,有效减少室外噪声干扰,减少“空调病”和其它疾病发生的概率。
(3)能够对新风进行除湿,保持室内干爽,避免室内结露回潮,提高人的舒适性的同时,还减少物品发霉损坏等现象。
(4)能够实现在对新风除湿的同时不降低新风的温度,不会造成室内变冷,所以特别适宜用于应对我国南方地区春夏之交的室外温度不高的潮湿天气。
(5)能够保证室内空气在任何时候都比较清新,减少家具等挥发的化学物污染。
(6)能够保证室内始终维持在正压状态,避免卫生间的异味散发到室内,或有害气体从室外经过门窗进入室内。
(7)系统实现智能化全自动控制,时刻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同时,可以实现系统的节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除湿子系统的制冷剂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包括送风子系统、空气过滤装置5、除湿子系统和智能控制子系统,送风子系统、空气过滤装置5、除湿子系统和智能控制子系统相连接,在送风子系统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过空气过滤装置5消除各种有害物,后经过除湿子系统变成干燥新风,送入室内所需区域,智能控制子系统用于自动控制除湿子系统的启停及送风子系统的工作间隙和送风量大小。
送风子系统包括送风机1、进风口2、送风管道3 和多个送风口4,空气过滤装置5设置在进风口2与送风机1之间,送风管道3与送风机1相连,送风管道3上具有多个送风口4,送风口4分别设置在室内客厅、卧室、书房等需要新风的区域。本实施例中,送风机1采用离心风机。
空气过滤装置5由粗效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组成。
除湿子系统包括第一壳体6a、第二壳体6b、压缩机7、蒸发器8、空气再热器9、冷凝器10、散热风扇11和节流元件12,第一壳体6a与送风子系统连接,蒸发器8、空气再热器9和空气过滤装置5设置在第一壳体6a内,压缩机7、冷凝器10设置在第二壳体6b内,压缩机7、冷凝器10、空气再热器9、节流元件12和蒸发器8依次相连,空气再热器9利用制冷循环中高压侧的部分热量对新风进行再热,其余部分热量则通过冷凝器10排出;散热风扇11设置在第二壳体6b内的冷凝器10侧,散热风扇11用于强化冷凝器10空气侧的对流换热;制冷剂从压缩机7高压出口流至冷凝器10然后到空气再热器9,经节流元件12后流至蒸发器8,再回到压缩机7低压端,完成一个循环,如图2所示。
智能控制子系统包括室外温湿度传感器13、室内温度传感器14、辅控制器15a和主控制器15b,室外温湿度传感器13、辅控制器15a、主控制器15b依次相连,室内温度传感器14与主控制器15b相连,主控制器15b采集室外温湿度传感器13、室内温度传感器14的信号数据,并自动计算是否需要对新风进行除湿,自动或手动控制除湿子系统的启停及送风子系统的工作间隙和送风量大小,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在送风子系统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过空气过滤装置5,消除各种有害物,后经过除湿子系统,变成干燥新风,送入室内所需区域,实现调节室内环境的目的。智能控制子系统可以自动控制除湿子系统的启停及送风子系统的工作间隙和送风量大小。
空气过滤装置5 由粗效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等组成,粗效过滤层可以过滤掉较大颗粒的空气污染物,如工厂粉尘、道路灰尘及部分汽车尾气等,活性炭过滤层利用吸附作用可以过滤掉余下大部分汽车尾气、PM2.5等。
对于除湿子系统,当需要对新风进行除湿时,压缩机7启动,经过过滤的新风,再经蒸发器8冷却除湿,后经过空气再热器9加热变成干燥新风。制冷循环中高压侧的其余热量则是散热风扇11的辅助下由冷凝器10向外界环境排出。制冷剂从压缩机5高压出口流至冷凝器10然后到空气再热器9,经节流元件12后流至蒸发器8,再回到压缩机5低压端,完成一个循环。当不需要对新风进行除湿时,压缩机7停止,蒸发器8、空气再热器9对新风不起作用。
送风子系统的送风口4直接设置在室内客厅、卧室、书房等需要新风的区域,保证处理过的新风发挥出最大的功用。
在智能控制子系统中,主控制器15b采集室外温湿度传感器13、室内温度传感器14的信号数据,并自动判断室外空气是否过于潮湿,室内是否有发生回潮、发霉的危险,从而自动控制是否需要启动除湿子系统,实现除湿模式与不除湿模式的自动切换。此外,通过增加红外感应器,或手动设定,主控制器15b还可以根据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调整风机1启停间歇和风量大小,实现有人与无人模式的切换,例如室内有人员活动时,系统持续的向室内送入新风,维持室内的空气质量在较好的状态;室内无人时,为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避免室内环境恶化导致的物品损坏,避免人员回来时室内空气太差,系统间隙的向室内送入新风,实现系统的节能运行。

Claims (7)

1.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子系统、空气过滤装置(5)、除湿子系统和智能控制子系统,所述送风子系统、空气过滤装置(5)、除湿子系统和智能控制子系统相连接,在送风子系统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过空气过滤装置(5)消除各种有害物,后经过除湿子系统变成干燥新风,送入室内所需区域,智能控制子系统用于自动控制除湿子系统的启停及送风子系统的工作间隙和送风量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子系统包括送风机(1)、进风口(2)、送风管道(3) 和多个送风口(4),所述空气过滤装置(5)设置在进风口(2)与送风机(1)之间,所述送风管道(3)与送风机(1)相连,送风管道(3)上具有多个送风口(4),所述送风口(4)分别设置在室内需要新风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1)采用离心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5)由粗效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子系统包括第一壳体(6a)、第二壳体(6b)、压缩机(7)、蒸发器(8)、空气再热器(9)、冷凝器(10)和节流元件(12),所述第一壳体(6a)与送风子系统连接,所述蒸发器(8)、空气再热器(9)和空气过滤装置(5)设置在第一壳体(6a)内,所述压缩机(7)、冷凝器(10)设置在第二壳体(6b)内,所述压缩机(7)、冷凝器(10)、空气再热器(9)、节流元件(12)和蒸发器(8)依次相连,所述空气再热器(9)利用制冷循环中高压侧的部分热量对新风进行再热,其余部分热量则通过冷凝器(10)排出,制冷剂从压缩机(7)高压出口流至冷凝器(10)然后到空气再热器(9),经节流元件(12)后流至蒸发器(8),再回到压缩机(7)低压端,完成一个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子系统还包括散热风扇(11),所述散热风扇(11)设置在第二壳体(6b)内的冷凝器(10)侧,散热风扇(11)用于强化冷凝器(10)空气侧的对流换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子系统包括室外温湿度传感器(13)、室内温度传感器(14)、辅控制器(15a)和主控制器(15b),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13)、辅控制器(15a)、主控制器(15b)依次相连,室内温度传感器(14)与主控制器(15b)相连,主控制器(15b)采集室外温湿度传感器(13)、室内温度传感器(14)的信号数据,并自动计算是否需要对新风进行除湿,自动或手动控制除湿子系统的启停及送风子系统的工作间隙和送风量大小,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CN2012102765719A 2012-08-06 2012-08-06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Pending CN1028406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65719A CN102840638A (zh) 2012-08-06 2012-08-06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65719A CN102840638A (zh) 2012-08-06 2012-08-06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0638A true CN102840638A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6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65719A Pending CN102840638A (zh) 2012-08-06 2012-08-06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0638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8382A (zh) * 2014-06-26 2014-09-17 国家电网公司 室内电气设备低噪音节能通风散热方法
CN104615178A (zh) * 2014-12-12 2015-05-13 广西瀚特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南风天气的家居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016629A (zh) * 2016-06-30 2016-10-12 于永康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监测调节系统
CN107461821A (zh) * 2017-09-30 2017-12-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7477815A (zh) * 2017-09-30 2017-1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7504593A (zh) * 2017-10-23 2017-12-22 上海非众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空调除湿一体式机组
CN108592275A (zh) * 2018-06-24 2018-09-28 深圳东盟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CN110398103A (zh) * 2019-08-12 2019-11-0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热集聚区域强制通风改善散热设备运行环境的设备及方法
CN110859312A (zh) * 2019-11-13 2020-03-06 广东优呗母婴科技有限公司 带湿度感应的智能干果机及其烘干方法
CN111577088A (zh) * 2020-06-12 2020-08-2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可除湿窗户
CN112657281A (zh) * 2020-12-31 2021-04-16 景德镇学院 一种自动化实验室温度控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5813Y (zh) * 1998-06-08 1999-09-01 石家庄国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连续除湿列车空调机
CN2826247Y (zh) * 2005-11-18 2006-10-11 广东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 一种吊顶式调温多季节除湿机
CN202092274U (zh) * 2011-06-03 2011-12-28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建筑微通风系统
CN202709363U (zh) * 2012-08-06 2013-01-30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5813Y (zh) * 1998-06-08 1999-09-01 石家庄国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连续除湿列车空调机
CN2826247Y (zh) * 2005-11-18 2006-10-11 广东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 一种吊顶式调温多季节除湿机
CN202092274U (zh) * 2011-06-03 2011-12-28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建筑微通风系统
CN202709363U (zh) * 2012-08-06 2013-01-30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8382A (zh) * 2014-06-26 2014-09-17 国家电网公司 室内电气设备低噪音节能通风散热方法
CN104048382B (zh) * 2014-06-26 2016-04-06 国家电网公司 室内电气设备低噪音节能通风散热方法
CN104615178A (zh) * 2014-12-12 2015-05-13 广西瀚特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南风天气的家居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016629A (zh) * 2016-06-30 2016-10-12 于永康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监测调节系统
CN107461821A (zh) * 2017-09-30 2017-12-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7477815A (zh) * 2017-09-30 2017-1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7504593A (zh) * 2017-10-23 2017-12-22 上海非众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空调除湿一体式机组
CN108592275A (zh) * 2018-06-24 2018-09-28 深圳东盟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CN110398103A (zh) * 2019-08-12 2019-11-0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热集聚区域强制通风改善散热设备运行环境的设备及方法
CN110859312A (zh) * 2019-11-13 2020-03-06 广东优呗母婴科技有限公司 带湿度感应的智能干果机及其烘干方法
CN111577088A (zh) * 2020-06-12 2020-08-2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可除湿窗户
CN112657281A (zh) * 2020-12-31 2021-04-16 景德镇学院 一种自动化实验室温度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0638A (zh)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CN107143945B (zh) 一种联控温度和co2的多风道恒湿新风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3928223U (zh) 一种户式新风机组
CN205860343U (zh) 一种新风净化系统
CN107202395A (zh) 一种紧凑型新风净化机
CN112020388A (zh) 利用湿度波动来冷却、加热及稳定湿度
CN102589059B (zh) 双效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处理机
CN106705224B (zh) 一种多层次热回收组合式空气处理器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103644600B (zh) 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
CN201885327U (zh) 智能住宅新风机
CN102052713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04100472U (zh) 一种智能新风机
CN205119372U (zh) 一种智能家居通风换气装置
CN107655109A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和变新风量配送功能的家用除湿机
CN202092274U (zh) 一种建筑微通风系统
CN204358858U (zh) 新风换气和空气净化机
CN207350573U (zh) 一种具有除湿和空气净化功能的家用除湿机
CN106091342A (zh) 一种空气品质处理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6944405U (zh) 一种高效吊顶式热回收净化新风机
CN108548265A (zh) 一种虚拟管道新风设备
CN206410284U (zh) 一种洁净居室环境完全人工调控系统
CN202709363U (zh) 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湿环境的建筑微通风系统
CN207763134U (zh) 带有新风除霾自清洗功能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CN107883479A (zh) 带有新风除霾自清洗功能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CN205448159U (zh) 一种新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500 No. 121 martyrs East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Construction Academy Group Plc

Address before: 510500 martyrs East Road, Guangdong, Guangzhou No. 121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Prov. Inst. of Building Scienc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GUANGDONG PROV. INST. OF BUILDING SCIENCE TO: GUANGDONG ARCHITEC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