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9033B - 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9033B
CN102839033B CN 201210308218 CN201210308218A CN102839033B CN 102839033 B CN102839033 B CN 102839033B CN 201210308218 CN201210308218 CN 201210308218 CN 201210308218 A CN201210308218 A CN 201210308218A CN 102839033 B CN102839033 B CN 102839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mass fuel
passivation
fuel
sintering
bio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3082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9033A (zh
Inventor
范晓慧
甘敏
陈许玲
姜涛
李光辉
郭宇峰
杨永斌
袁礼顺
张元波
李骞
黄柱成
白国华
许斌
朱忠平
季志云
余志元
黄晓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103082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9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9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9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9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9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是将表面改性和物理阻隔有机结合,目的是降低生物质燃料的有效反应表面积、减少其微孔和开气孔,从而降低反应活性,缩小其与化石燃料在燃烧性、反应性方面的差异。钝化的方法是将浓度为10~20%的硼酸溶液按生物质燃料重量比的5~10%、浓度为5~15%的硅溶胶溶液按生物质燃料重量比的4~8%、粒度小于20μm的石英微粉按生物质燃料重量比的1~3%依次均匀加入到生物质燃料中,加入的同时充分搅拌均匀即可。钝化后得到的生物质燃料应用到铁矿烧结可取代10~60%的化石燃料而不影响烧结指标。

Description

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属于钢铁冶金的烧结燃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结矿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含铁炉料,在我国高炉炉料结构中,烧结矿一般占75%以上。但铁矿烧结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其工序能耗在钢铁企业中居第二位,一般为企业总能耗的9%-12%。且烧结过程排放含有大量温室气体CO2以及污染性气体SOx、NOx的烟气,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因此,节能减排是当前铁矿烧结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我国铁矿烧结主要采用焦粉、无烟煤等化石能源。研究表明,化石燃料燃烧是烧结过程COx、SOx、NOx产生的主要来源,烧结过程80%的CO2、几乎100%的CO、20~40%的SOx、50~80%的NOx来自燃料的燃烧。因此,采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作烧结燃料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是由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由于生物质燃料主要含有C、H、O,而N、S含量低,且燃烧生产的CO2参与大气碳循环,因此生物质燃料应用于铁矿烧结可以有效降低COx、SOx、NOx的排放量。
与常规的烧结燃料无烟煤、焦粉等相比,生物质燃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得其燃烧性、反应性远比焦粉好。当生物质燃料替代焦粉时,由于生物质燃烧性好使得烧结燃烧前沿速度加快,使得与传热前沿速度不匹配;同时由于生物质反应性好,其与CO2快速气化而容易生成CO,使得燃料的燃烧程度降低;生物质燃料快速燃烧及燃烧程度降低造成烧结料层温度降低、高温时间缩短而不利于成矿,降低了烧结矿成品率、转鼓强度。
由于气孔率高、比表面积大是生物质燃料容易燃烧和气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通过降低有效的反应表面积或封闭气孔以降低生物质燃料的反应活性,从而降低其燃烧速度和气化速度。降低燃料反应活性主要采用钝化处理的方法。当前,为降低高炉用焦炭的反应性,申请号为200510017909.9的专利给出了一种高炉炼铁用焦炭的钝化剂及其使用方法,是将硼酸、硼砂、二氧化硅配制成改性剂溶液喷洒在焦炭表面起钝化作用;申请号为200710195027.0的专利给出一种焦炭钝化剂及制备方法,是采用硼酸、硼砂、高镁粉、硅铝粉、硅钙粉在焦炭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申请号为200910169129.4的专利也给出了一种焦炭钝化剂的配方,主要采用葡萄糖、氯化钙、硼酐、钙钛粉、二氧化硅、无水硼砂、硼酸钙、偏硼酸钡等。但对于烧结用的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当前还未有报道。
由于生物质燃料和焦炭的用途不同,以及两者的结构不同,其钝化的要求和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体现在:
(1)钝化烧结用生物质燃料,在钝化燃料的同时,钝化剂不能给烧结矿带来有害杂质,也不能对烧结指标产生负面影响。
(2)与焦炭相比,生物质燃料孔隙较多,且以微孔为主,孔洞分布范围比较宽,且比表面积显著更大,这使得生物质燃料钝化的难度更大。
本文针对烧结用生物质燃料孔隙率高、比表面大、微孔发达的特点,为降低其反应活性,缩小生物质燃料与常规燃料焦粉、无烟煤燃烧性、反应性的差异,开发一种高效的、且不给烧结带来负面影响的钝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降低生物质燃料燃烧性和反应性的钝化方法。使钝化后的生物质燃料可应用于铁矿烧结替代部分焦粉、无烟煤等,在保证烧结指标不受影响的条件下降低烧结过程污染物排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钝化后的生物质燃料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一种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
按生物质燃料重量的5~10%取浓度为10~20%的硼酸溶液,均匀喷洒到生物质燃料中,搅拌均匀;然后按生物质燃料重量的4~8%取浓度为5~15%的硅溶胶溶液均匀喷洒到生物质燃料中,并搅拌均匀;最后,按生物质燃料重量的1~3%取粒度小于20μm的石英微粉加入到生物质燃料,搅拌均匀,即实现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燃料的钝化。
本发明一种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所述生物质燃料为炭化生物质燃料;所述炭化生物质燃料选自玉米秸秆、水稻秸秆、高粱秸秆、木材、甘蔗渣、油料渣滓、果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的组分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
本发明钝化后生物质燃料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是在铁矿烧结中,将钝化后的生物质燃料按等热量替换原则取代10~60%的焦粉或煤,等热量替换原则即生物质燃料燃烧提供的热量与其替代的焦粉或煤燃料所产生的热量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生物质燃料比表面积大、微孔丰富、孔隙率高的特点,将表面改性和物理阻隔有机结合,降低了反应气体与生物质燃料的有效接触面积;同时减少了生物质燃料的微孔和开气孔,使得进入到生物质燃料内部的反应气体减少;从而降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性和反应性。
(1)采用硼酸钝化剂对生物质燃料进行表面改性,硼酸溶液浸润到生物质表面,硼酸在烧结过程中脱水生成均匀的B2O3薄膜覆盖在气孔的表面,减少反应气体与生物质燃料反应,同时硼取代点阵中的与其原子半径相近的碳原子形成固溶体,促进生物质燃料的石墨化,改变了生物质的表面性质,可抑制生物质燃料燃烧、气化反应的进行。
(2)采用硅溶胶钝化生物质燃料,在烧结过程中,硅溶胶脱水析出的胶体SiO2粒子,可吸附在生物质燃料的微孔中,起到减少燃料微孔的作用,从而大幅降低反应表面积。
(3)采用石英微粉钝化生物质燃料起物理阻隔作用,石英微粉吸附在表面润湿的生物质燃料孔洞中,起到减少生物质燃料开气孔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硼酸降低生物质燃料有效反应面积、硅溶胶减少微孔、石英微粉减少开气孔的协同作用,使得起到多重钝化的效果,使生物质燃料燃烧性和反应性降低,从而可应用到铁矿烧结取代部分焦粉、煤而不影响烧结矿产量、质量指标,适合于铁矿烧结的要求,且所采用的钝化剂不会给烧结矿带来有害杂质,同时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而易于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例中,添加钝化生物质燃料烧结过程的烧结速度、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的检测方法是:
烧结速度表示烧结混合料的垂直烧结快慢的程度,为料层高度与烧结时间的比值;
成品率表示烧结矿经过落下、筛分后+5mm烧结矿所占的重量百分数,用来衡量烧结矿的成品合格率,采用JIS8711-77标准进行检测;
转鼓强度指数是评价烧结矿抗冲击和耐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采用GB8290-87进行检测。
利用系数是反映烧结机生产率的指标,是指烧结机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成品烧结矿重量。
实施例1:
在炭化玉米秸秆生物质燃料中依次加入占生物质燃料质量为10%、质量浓度为10%的硼酸,占生物质燃料质量为6%、质量浓度为10%的硅溶胶,平均粒径为15.2μm、占生物质燃料质量为1.5%的石英微粉,搅拌均匀,将钝化后的生物质燃料应用于铁矿烧结,当分别取代10%、40%、60%的焦粉时,其烧结矿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与完全采用焦粉的烧结指标相当(见表1)。
实施例2:
在炭化甘蔗渣生物质燃料中依次加入占生物质燃料质量为8%、质量浓度为12%的硼酸,占生物质燃料质量为8%、质量浓度为5%的硅溶胶,平均粒径为13.8μm、占生物质燃料质量为1.0%的石英微粉,搅拌均匀,将钝化后的生物质燃料应用于铁矿烧结,当取代40%的焦粉时,其烧结矿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与完全采用焦粉的烧结指标相当(见表1)。
实施例3:
在炭化水稻秸秆与炭化高粱秸秆的混合物生物质燃料中依次加入占生物质燃料质量为5%、质量浓度为20%的硼酸,占生物质燃料质量为4%、质量浓度为15%的硅溶胶,平均粒径为17.5μm、占生物质燃料质量为3.0%的石英微粉,搅拌均匀,将钝化后的生物质燃料应用于铁矿烧结,当取代40%的焦粉时,其烧结矿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与完全采用焦粉的烧结指标相当(见表1)。
由表1可知,当生物质燃料未钝化时,由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性、反应性好,其取代焦粉使得烧结速度大幅提高,而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等产量、质量指标都下降。而采用本发明的钝化方法处理生物质燃料,可适当降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速度,因而使得烧结速度相比未钝化的生物质燃料有所降低,而烧结矿成品率、转鼓强度、利用系数提高,表明烧结矿产量、质量指标得到改善,其取代10~60%的焦粉可获得与完全采用焦粉相当的烧结指标。
表1
Figure BDA00002062054400061

Claims (2)

1.一种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生物质燃料重量的5~10%取质量百分浓度为10~20%的硼酸溶液,均匀喷洒到生物质燃料中,搅拌均匀;然后按生物质燃料重量的4~8%取质量百分浓度为5~15%的硅溶胶溶液均匀喷洒到生物质燃料中,并搅拌均匀;最后,按生物质燃料重量的1~3%取粒度小于20μm的石英微粉加入到生物质燃料,搅拌均匀,实现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所述生物质燃料为炭化生物质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生物质燃料选自玉米秸秆、水稻秸秆、高粱秸秆、木材、甘蔗渣、油料渣滓、果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CN 201210308218 2012-08-27 2012-08-27 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 Active CN102839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308218 CN102839033B (zh) 2012-08-27 2012-08-27 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308218 CN102839033B (zh) 2012-08-27 2012-08-27 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9033A CN102839033A (zh) 2012-12-26
CN102839033B true CN102839033B (zh) 2013-10-23

Family

ID=47366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308218 Active CN102839033B (zh) 2012-08-27 2012-08-27 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90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2334B (zh) * 2015-06-16 2017-11-10 中南大学 一种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焦复合燃料
CN106148684A (zh) * 2016-08-01 2016-11-23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综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和系统
CN106433845A (zh) * 2016-11-21 2017-02-22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燃料固钾方法
CN108865316B (zh) * 2017-09-28 2023-07-11 华北理工大学 应用于铁矿烧结的生物质燃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99142B (zh) * 2019-10-10 2021-02-02 中南大学 一种铁矿烧结生物质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0628B (zh) * 2005-08-15 2010-05-12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焦炭钝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0519711C (zh) * 2007-12-11 2009-07-29 河南通宇冶材集团有限公司 焦炭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4634B (zh) * 2009-09-09 2013-07-10 重庆汉砧科技有限公司 焦炭钝化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9033A (zh) 2012-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9033B (zh) 生物质燃料的钝化方法及钝化产物在铁矿烧结中的应用
CN101717085B (zh) 一种活性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3960B (zh) 一种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60567B (zh) 一种铁矿烧结用生物质成型燃料及应用
CN102839280B (zh) 一种强化生物质能铁矿烧结的燃料选择性分布制粒方法
CN1931973A (zh) 化肥造气的洁净型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04563B (zh) 一种环保型污泥复合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4065B (zh) 一种可燃性气体和直接还原铁的联产方法
CN102126722A (zh) 一种煤基压块活性炭的制备工艺
CN109536727B (zh) 一种用粉煤灰碳热还原制备硅铁铝合金的方法
CN110172569A (zh) 以农作物秸秆作为还原剂悬浮磁化焙烧生产铁精矿的方法
CN110438335A (zh) 一种用于微波还原的含生物炭复合铁矿球团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618349A (zh) 一种甲烷化学链燃烧的氧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39399A (zh) 一种利用煤制备中孔发达的活性炭的方法
Kieush et al. Application of biomass pellets for iron ore sintering
CN101760244A (zh) 三相态多原料加压煤气化装置及其工艺
CN101550374B (zh) 一种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添加剂
CN108085032A (zh) 一种碱金属复合盐催化木屑热解制气的方法
CN101531939B (zh) 焦炭劣化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8871B (zh) 一种含生物炭铁矿球团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5244A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结焦抑制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Luo et al. Two-step direct reduction of iron ore pellets by utilization of biomass: Effects of preheating temperature, pellet size and composition
CN112408390B (zh) 一种煤油共炼残渣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
CN104962334B (zh) 一种铁矿烧结用生物质焦复合燃料
CN101638718A (zh) 一种高爆裂温度的含碳球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an Xiaohui

Inventor after: Li Jian

Inventor after: Huang Zhucheng

Inventor after: Bai Guohua

Inventor after: Xu Bin

Inventor after: Zhu Zhongping

Inventor after: Ji Zhiyun

Inventor after: Yu Zhiyuan

Inventor after: Huang Xiaoxian

Inventor after: Gan Min

Inventor after: Chen Xuling

Inventor after: Jiang Tao

Inventor after: Li Guanghui

Inventor after: Guo Yufeng

Inventor after: Yang Yongbin

Inventor after: Yuan Lishun

Inventor after: Zhang Yuanbo

Inventor before: Gan Min

Inventor before: Li Jian

Inventor before: Huang Zhucheng

Inventor before: Bai Guohua

Inventor before: Xu Bin

Inventor before: Zhu Zhongping

Inventor before: Ji Zhiyun

Inventor before: Yu Zhiyuan

Inventor before: Huang Xiaoxian

Inventor before: Fan Xiaohui

Inventor before: Chen Xuli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Tao

Inventor before: Li Guanghui

Inventor before: Guo Yufeng

Inventor before: Yang Yongbin

Inventor before: Yuan Lish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anb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GAN MIN FAN XIAOHUI CHEN XULING JIANG TAO LI GUANGHUI GUO YUFENG YANG YONGBIN YUAN LISHUN ZHANG YUANBO LI JIAN HUANG ZHUCHENG BAI GUOHUA XU BIN ZHU ZHONGPING JI ZHIYUN YU ZHIYUAN HUANG XIAOXIAN TO: FAN XIAOHUI GAN MIN CHEN XULING JIANG TAO LI GUANGHUI GUO YUFENG YANG YONGBIN YUAN LISHUN ZHANG YUANBO LI JIAN HUANG ZHUCHENG BAI GUOHUA XU BIN ZHU ZHONGPING JI ZHIYUN YU ZHIYUAN HUANG XIAOXIA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