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6221A -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6221A
CN102826221A CN2011101591058A CN201110159105A CN102826221A CN 102826221 A CN102826221 A CN 102826221A CN 2011101591058 A CN2011101591058 A CN 2011101591058A CN 201110159105 A CN201110159105 A CN 201110159105A CN 102826221 A CN102826221 A CN 102826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echanism
main shaft
mechanism main
sides
engine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91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591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26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26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62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它由机体、动力装置、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主轴、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前副翼、机尾可转动副翼、翼板及机尾螺旋桨构成,其特征是:动力装置与机体一侧的控制机构主轴传动连接,机体两侧分别装有控制机构,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分别装有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并直接相互啮合,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互为相交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气动效率,增强了飞行安定面,使飞行器飞行更加平稳,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明涉及的一种飞行器。
技术背景:
目前,对于扑翼飞行器的研究多为上下扑翼的气动模式,本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循环扑翼飞行器的研究,并先后发明了“一种能够升降飞行的轮翼”(zl200720094807,1)、“循环扑翼飞行器”(zl 200910066667,0,正在审查中)、“一种循环扑翼飞行器”(zl 2010 2 0128994,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互为相交轴的循环扑翼的气动布局和控制机构主轴力臂支点及作用力方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平行轴有本质区别的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结构。
它由机体、动力装置、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主轴、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前副翼、机尾可转动副翼及翼板构成,其特征是:动力装置与机体一侧的控制机构主轴传动连接,机体两侧分别装有控制机构,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分别装有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并直接相互啮合,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互为相交轴。它还可以由机体、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输出轴、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主轴、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前副翼、机尾可转动副翼及翼板构成,其特征是:动力装置输出轴两端分别装有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机体两侧分别装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主轴装有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并分别与动力装置输出轴两端的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啮合连接,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互为相交轴。
机体装有前副翼和机尾可转动副翼。机体与水平面有前倾角。控制机构舵杆及尾螺旋桨螺距杆均与驾驶仓舵机杆相连接。机体装有机尾螺旋桨。
在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直接相交的技术方案中,飞行器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直接啮合,当启动动力装置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机体一侧的控制机构及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向前转动,同时驱动另一侧与之啮合的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及控制机构向前转动,两侧翼板同步循环扑打空气,使飞行器升空。在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间接相交的技术方案中,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与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啮合连接,当启动动力装置时,动力装置输出轴开始转动,动力装置输出轴两端的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通过与飞行器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啮合传动,将动力传递给控制机构主轴,控制机构开始向前转动,两侧翼板同步循环扑打空气,使飞行器升空。
通过释放烟雾对气流的观测、实际和模拟飞行测试及实验分析表明,本发明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和意想不到的效果:1、由于采用了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互为相交轴的气动布局,从本质上改变了翼板作用于空气的方向,使两侧翼板同步向机体垂直下方及机体方向循环扑打空气,使空气向机体中心方向聚集收拢,集中增加了机体垂直下方及两侧的空气密度,加大了机体上下方的压力差,提高了升力;2、由于两侧翼板同步向机体垂直下方及机体方向循环扑打空气,使两侧的气流在机体下放发生强烈对撞并产生大量空气涡流,翼板再借助这些有利的空气涡流增加升力,充分发挥了翼板特别是翼尖的扑翼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扑翼的气动效率;3、由于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互为相交轴,在飞行器向前飞行过程中,翼板向上转动时,翼板的翼板轴纵向与飞行器向前飞行方向(即机体纵向)接近一致,从根本上排除了飞行器向前飞行时翼板产生的向前飞行的空气阻力,提高了飞行器向前飞行的气动效率及速度;4、由于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互为相交轴,两侧控制机构主轴与机体作用力的支点(即轴承座的位置)发生根本改变,使支点位于机体的侧方和后方之间,同时,两侧控制机构主轴与机体作用力的方向也发生根本改变,在机体的侧后方以两侧控制机构主轴为力臂,以轴承座为支点向上抬升机体,使飞行器重心落在机体纵向的中心线上,飞行更加稳定;5、由于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互为相交轴,机体重心相对前移,借助了机体自重的势能有效地抵消了机体反扭力,形成了升力与反扭力的动态平衡,建立了飞行的安定面,使飞行器飞行更加平稳,安全可靠。
当操作控制机构舵杆使飞行器向前飞行时,机体前后装有的副翼产生升力,提高了气动效率。当操作尾副翼舵机杆,左右转动机尾的可转动副翼时,可实现飞行器左右转向。机体与水平面设有前倾角,增强了飞行器的稳定性。由于控制机构舵杆、机尾可转动副翼舵杆及尾螺旋桨螺距杆均与驾驶仓舵机杆相连接,通过操纵驾驶仓舵机杆,即可实现飞行器的有效飞行,便于操作。当机尾装有螺旋桨时,可提高飞行器的灵活性,当加大螺距时可使飞行器向前翻滚,当减小螺距时可使飞行器向后翻滚,实现特技飞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直接相交的循环扑翼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间接相交的循环扑翼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间接相交,锥齿轮大端位于机体外壳轴承座的循环扑翼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相交轴的机尾装有螺旋桨的循环扑翼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例1:一种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直接相交的循环扑翼飞行器。如图1所示,由机体(1)、动力装置(11)、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主轴(5)、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前副翼(7)、机尾可转动副翼(8)、及翼板(9)构成,其特征是:动力装置(11)与机体一侧的控制机构主轴(5)传动连接,机体(1)两侧分别装有控制机构(4),机体(1)两侧控制机构主轴(5)分别装有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并直接相互啮合,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5))互为相交轴。
例2:一种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间接相交的循环扑翼飞行器。如图2所示,由机体(1)、动力装置(11)、动力装置输出轴(2)、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3)、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主轴(5)、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前副翼(7)、机尾可转动副翼(8)及翼板(9)构成,其特征是:动力装置输出轴(2)两端分别装有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3),机体两侧分别装有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主轴(5)装有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并分别与动力装置输出轴(2)两端的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3)啮合连接,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5))互为相交轴。
例3:一种机体两侧控制机构主轴间接相交的循环扑翼飞行器。如图3所示,由机体(1)、动力装置(11)、动力装置输出轴(2)、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3)、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主轴(5)、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前副翼(7)、机尾可转动副翼(8)及翼板(9)构成,其特征是:动力装置输出轴(2)两端分别装有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3),机体两侧分别装有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主轴(5)装有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并分别与动力装置输出轴(2)两端的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3)啮合连接,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5))互为相交轴。锥齿轮大端位于机体外壳轴承座。
例4:一种相交轴的机尾装有螺旋桨的循环扑翼飞行器。如图4所示,当机尾装有螺旋桨时,可提高飞行器的灵活性,当加大螺距时可使飞行器向前翻滚,当减小螺距时可使飞行器向后翻滚,实现特技飞行。

Claims (6)

1.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它由机体(1)、动力装置(11)、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主轴(5)、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前副翼(7)、机尾可转动副翼(8)及翼板(9)构成,其特征是:动力装置(11)与机体一侧的控制机构主轴(5)传动连接,机体(1)两侧分别装有控制机构(4),机体(1)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5)分别装有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并直接相互啮合,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5))互为相交轴。
2.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它由机体(1)、动力装置(11)、动力装置输出轴(2)、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3)、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主轴(5)、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前副翼(7)、机尾可转动副翼(8)及翼板(9)构成,其特征是:动力装置输出轴(2)两端分别装有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3),机体两侧分别装有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主轴(5)装有控制机构主轴锥齿轮(6)并分别与动力装置输出轴(2)两端的动力装置输出轴锥齿轮(3)啮合连接,机体两侧的控制机构主轴(5))互为相交轴。
3.根据权利要求书1和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是:机体装有前副翼(7)和机尾可转动副翼(8)。
4.根据权利要求书1和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是:机体与水平面有前倾角。
5.根据权利要求书1和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是:控制机构舵杆及尾螺旋桨螺距杆均与驾驶仓舵机杆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书1和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是:机体装有机尾螺旋桨(10)。
CN2011101591058A 2011-06-13 2011-06-13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Pending CN1028262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91058A CN102826221A (zh) 2011-06-13 2011-06-13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91058A CN102826221A (zh) 2011-06-13 2011-06-13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6221A true CN102826221A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29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91058A Pending CN102826221A (zh) 2011-06-13 2011-06-13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2622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25949A (en) * 1934-08-03 1935-03-25 Robert Eberhart Flying machine with oscillating wings
US4742725A (en) * 1985-08-02 1988-05-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chanism for applying pre-load to bevel gear device
JPH05310132A (ja) * 1992-04-30 1993-11-22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ベベルギヤ装置
JPH11201240A (ja) * 1998-01-12 1999-07-27 Showa Corp ベベルギヤ装置のダストカバー組付構造
CN1239051A (zh) * 1998-06-12 1999-12-22 樊涛 扑翼飞机
CN101513933A (zh) * 2009-03-23 2009-08-26 章静 循环扑翼飞行器
CN101811514A (zh) * 2010-05-07 2010-08-25 童忠良 弧齿锥齿轮转向传动总成
CN202279233U (zh) * 2011-06-13 2012-06-20 章静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25949A (en) * 1934-08-03 1935-03-25 Robert Eberhart Flying machine with oscillating wings
US4742725A (en) * 1985-08-02 1988-05-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chanism for applying pre-load to bevel gear device
JPH05310132A (ja) * 1992-04-30 1993-11-22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ベベルギヤ装置
JPH11201240A (ja) * 1998-01-12 1999-07-27 Showa Corp ベベルギヤ装置のダストカバー組付構造
CN1239051A (zh) * 1998-06-12 1999-12-22 樊涛 扑翼飞机
CN101513933A (zh) * 2009-03-23 2009-08-26 章静 循环扑翼飞行器
CN101811514A (zh) * 2010-05-07 2010-08-25 童忠良 弧齿锥齿轮转向传动总成
CN202279233U (zh) * 2011-06-13 2012-06-20 章静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446B (zh) 一种垂直起降旋翼式飞行器结构
CN201712787U (zh) 电动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2071984U (zh) 一种前缘带风轮的动面翼飞机
CN104108464B (zh) 一种双层翼飞行器
CN205022861U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206243479U (zh) 扑翼飞行器
WO2017000156A1 (zh) 双叶桨纵列式直升机
CN104973234A (zh) 运用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的飞行器
CN205738073U (zh) 一种垂直起降水平飞行的直升飞机
CN104443353B (zh) 一种变翼飞机
CN103991549B (zh) 一种高强度旋转扑翼飞行器
CN112896499A (zh) 一种倾转涵道与固定螺旋桨组合布局的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3523223B (zh) 飞翼布局的横航向控制系统及横航向控制方法
CN205203366U (zh) 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CN106672205A (zh) 一种大型变后掠超声速飞机布局
CN203845012U (zh) 一种旋转扑翼驱动飞机
CN106167096A (zh) 改进型近似水平转动推进器襟翼增升连接翼飞机
CN103909796B (zh) 垂直升降飞行汽车
CN202923886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飞机
CN205256672U (zh) 一种人力驱动固定翼飞机
CN202279233U (zh) 一种相交轴的循环扑翼飞行器
CN107226207A (zh)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上的复合舵面
CN203916079U (zh) 兼具直升机功能的固定翼飞机玩具
CN203864997U (zh) 一种高强度旋转扑翼飞行器
CN204473119U (zh) 轻量化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