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3314A - 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3314A
CN102823314A CN201080065755XA CN201080065755A CN102823314A CN 102823314 A CN102823314 A CN 102823314A CN 201080065755X A CN201080065755X A CN 201080065755XA CN 201080065755 A CN201080065755 A CN 201080065755A CN 102823314 A CN102823314 A CN 102823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llabor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57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3314B (zh
Inventor
小野豪
藤岛坚三郎
桑原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23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3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3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33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04B7/0434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multiple eigen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bstract

目的在于实现考虑了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基站之间协同的数据传送控制。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第一基站;第二基站,通过有线网络与第一基站连接;以及无线通信终端,选择从一个基站进行数据传送的单一数据传送、以及从多个基站协同地进行数据传送的协同数据传送中的至少一方;基站向无线通信终端通知表示能够协同数据传送的情况的条件;无线通信终端在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符合该条件的情况下,向基站发送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多个基站协同进行与1个以上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数据传送的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位于小区边缘的无线通信终端因来自所属基站的希望波功率的距离减衰、来自相邻基站的干扰波的影响而SINR(Signal to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信号干扰噪声比)变差,无法得到充分的用户速率。作为解决该问题并改善小区边缘无线通信终端的用户速率的技术,已知基站彼此协同进行与无线通信终端的数据传送的基站协同技术。预计在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非专利文献3)中,也会将基站协同技术加进标准中,上述LTE-A是作为第3.9代无线通信系统而在世界上广泛决定采用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非专利文献1以及2)的后继,并且也是第4代无线通信系统的1个候选。
在3GPP中,将基站协同技术分为协同调度(Coordinated Scheduling)、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这两种来进行研究。协同调度是各基站利用BF(Beam Forming:波束形成)使发送信号具有强指向性,在相邻的基站之间使信号不重叠,从而避免干扰并改善SINR的技术。另一方面,联合处理是1个终端同时与多个基站进行数据传送,从而改善传送速率的技术。与多个基站同时进行数据传送时的传送方式有多个基站发送同一信号来改善终端中的希望信号功率的站址分集、以及利用多个基站所具有的多个天线进行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送的多点MIMO。这里,将多点MIMO的动作分为SU传送(单用户(Single User)传送:选择1个无线通信终端并对该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送)、MU-MIMO传送(多用户(Multi User)-MIMO传送:应用MIMO来对多个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送)来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作为无线资源的复用方式,以LTE的下行链路(下行)中采用的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为前提,但在本申请说明书,不限于OFDMA,也可以适用于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等其他复用方式。
在SU传送中,无线通信终端接收来自自身所属的基站以及相邻基站的导频信号,进行信道推定。进而,基于信道推定结果,计算利用多点MIMO传送时的信道的质量、MIMO的秩(rank)数、希望的预编码矩阵。无线通信终端将这些中的至少一个和还参加协同传送的基站的列表利用上行链路(上行)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所属的基站。接收到这些的基站向承担基站协同中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协同调度部通知这些信息。协同调度部基于这些信息,选择最适当的无线通信终端、数据传送方式、所利用的副载波等,将其结果向进行协同传送的基站通知。另外,最适当的无线通信终端也可以按OFDMA的每个副载波分别选择。例如,在基站1、2与无线通信终端1、2之间进行网络MIMO传送时,可以考虑在副载波1~12中两基站对无线通信终端1进行多点MIMO通信、在副载波13~24中两基站对无线通信终端2进行多点MIMO通信的应用。
作为SU传送中的多点MIMO传送方式,能够利用(1)进行不需要从无线通信终端指定预编码矩阵的开环(Open-Loop)MIMO传送,无线通信终端与通常的MIMO同样通过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最小均方误差)、MLD(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ion:最大似然检测)等进行接收;(2)利用E-SDM(Eigen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空分复用)等的闭环(Closed-Loop)MIMO传送;(3)使用STTD(Space TimeTransmit Diversity:空时发射分集)等的发送分集等。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向无线通信终端传送之前,在执行进行协同传送的基站之间的需要的数据交换之后各基站生成基于各方式的信号,并向对象的无线通信终端发送。无线通信终端基于基站所选择的方式进行信号的解码,并接收数据。在上述(1)~(3)的任何方式中,成为多点MIMO传送的对象的无线通信终端都从参加协同的基站接收自身的希望信号来代替干扰,因此大幅改善信道容量。
另一方面,在MU-MIMO传送中,也与1个无线通信终端传送同样,无线通信终端接收来自自身所属的基站以及相邻的基站的导频信号,并进行信道推定。进而,基于信道推定结果,计算利用多点MIMO传送时的信道的质量、MIMO的秩数、希望的预编码矩阵、与多个基站的信道矩阵。无线通信终端将这些中的至少一个和还参加协同传送的基站的列表利用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向所属的基站发送。接收到这些的基站向承担基站协同中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协同调度部通知这些信息。协同调度部基于这些信息,选择最适当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组合、数据传送方式、所利用的副载波等,将其结果向进行协同传送的基站通知。另外,最适当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组合也可以按OFDMA的每个副载波分别选择。例如,在基站1、2与无线通信终端1、2、3之间进行网络MIMO传送时,可以考虑在副载波1~12中两基站对无线通信终端1、2进行网络MIMO通信、在副载波13~24中两基站对无线通信终端2、3进行网络MIMO通信的应用。
作为MU-MIMO传送中的多点MIMO传送方式,可以考虑(1)利用在发送侧进行基于信道矩阵的逆矩阵的预编码的ZF(Zero Forcing:迫零)方式(非专利文献4);(2)利用通过与干扰信号有关的信息的活用来改善信道容量的DPC(Dirty Paper Coding:脏纸码)等。ZF能够通过简单的原理实现,但根据信道矩阵的逆矩阵,需要进行超过发送功率的上限的放大,存在信道容量变差的问题。另一方面,DPC在信道容量方面比ZF优良,但存在计算量多的问题。因此,作为DPC的实现方式之一,已知利用LQ分解的方式。在该方式中,将信道矩阵分解为下三角矩阵与酉矩阵的乘积,在发送侧实施基于下三角矩阵的预均衡处理和基于酉矩阵的埃尔米特(hermite)转置的预编码。该顺序是现实中能够执行的计算量,此外在预编码中使用酉矩阵,因此不产生如ZF时的信号振幅的极端的放大。结果,在无线通信终端中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被消除,因此信道容量得到改善。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201v8.1.0(2007-11)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211,TS36.212,TS36.212v8.4.0(2008-9)
非专利文献3:3GPP TR36.814V0.0.1(2008-9)
非专利文献4:Laurence Mailaender,"Indoor Network MIMOPerformance with Regularized Zero-Forcing Transmission",IEEE ISSSTA 2008,pp.124-128,'08/8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无线通信终端定期发送将与自身所属的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向基站通知的控制信号。此外,在进行MIMO传送时还需要发送MIMO的秩数、希望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除此之外,为了基站彼此协同进行数据传送,各无线通信终端必须将进行了协同传送时的信道的质量、MIMO的秩数、希望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使用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来定期向基站发送。进而,在进行向多个无线通信终端的传送时,还必须将无线通信终端与参加协同传送的全部基站之间的信道矩阵,使用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向基站发送。像这样,各无线通信终端为了将上述的协同所需要的信息向基站发送,消费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因而,属于基站的无线通信终端越增加,协同所需要的信息传送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的消费越增加,结果上行链路的能够在用户数据传送中使用的无线资源被挤压。
此外,为了进行协同的数据传送,基站彼此在无线资源分配中所需的计算量增大,即协同调度部的处理量增大。作为例子,考虑向一个资源块的无线资源分配。这里,资源块是在无线资源分配中使用的单位,设为连续的副载波的集合。在不采用协同的基于单一基站的数据传送中,如果是SU传送则从基站所属的无线通信终端之中选择最适当的无线通信终端,如果是MU-MIMO传送则从基站所属的无线通信终端之中选择最适当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组合即可。另一方面,在基站彼此协同的数据传送中,必须从属于参加协同的多个基站的全部无线通信终端之中选择最适当的无线通信终端或其组合。进而,参加协同的基站的组合、采用上述协同方式中的哪一个等的组合也有多个,与单一基站中的无线资源分配相比,协同传送中的无线资源分配的复杂度激增。进而,在现实中资源块大量存在(例如,LTE中的资源块的最大数量是110),无线资源分配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构成为具备:第一基站;通过有线网络连接的第二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终端,进行从一个基站进行数据传送的单一数据传送、和从多个基站协同进行数据传送的协同数据传送中的至少一方;基站将表示能够协同进行数据传送的情况的条件向无线通信终端通知,无线通信终端在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符合该条件的情况下,将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向基站发送。
这里,条件例如是: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小于某阈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用对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多余地使用通信资源,能够对其以外的用户数据的传送分配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到无线通信终端参照阈值来发送协同信息为止的时序图。
图2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图3是表示基站的装置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无线通信终端的装置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网关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6A是表示站内调度器的流程(调度请求受理时)的图。
图6B是表示站内调度器的流程(协同调度请求受理时)的图。
图7A是表示基站内的控制信号处理部的流程(单一传送信息接收时)的图。
图7B是表示基站内的控制信号处理部的流程(资源分配结果受理时)的图。
图7C是表示基站内的控制信号处理部的流程(资源分配请求接收时)的图。
图7D是表示基站内的控制信号处理部的流程(协同信息通知信号接收时)的图。
图8A是表示基站内的数据信号处理部的流程(资源分配结果受理时)的图。
图8B是表示基站内的数据信号处理部的流程(用户数据接收时)的图。
图9A是表示终端内的控制信号处理部的流程(资源分配信号接收时)的图。
图9B是表示终端内的控制信号处理部的流程(阈值通知信号接收时)的图。
图10是表示协同调度部的流程的图。
图11A是表示阈值通知信号的包格式的图。
图11B是表示资源分配信号的包格式的图。
图12A是表示协同信息通知信号的包格式的图。
图12B是表示协同信息通知信号的包格式(MU-MIMO用)的图。
图13是表示基于MU-MIMO进行的协同传送的时序的图。
图14是表示使用SU传送的协同传送的时序的图。
图15是表示基于协同调度的时序的图。
图16是表示在协同信息通知信号中使用扩散时的时序的图。
图17是表示阈值通知信号的选择部的包格式例的图。
图18A是表示在实施例1中使协同无线通信终端率变化时每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在一次反馈中利用的比特数如何变化的图表。
图18B是表示用比特表示在使协同无线通信终端率变化时每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在一次反馈中利用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带域的图表。
图19是表示用于协同调度的数据库的图。
图20是表示CQI分布表的图。
图21是表示某回程线路不可利用时的网络结构图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参考3GPP LTE,以下行链路数据传送的复用方式利用OFDMA、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复用方式利用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为前提,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并不限定于使用这些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以CDMA、TDMA为代表的其他的复用通信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说明基于无线通信终端定期发送来的单一基站传送所需要的信息(以下,记为单一传送信息),基站彼此决定是否有协同的数据传送(以下,记为协同传送)的阈值,并将其结果向无线通信终端通知时的时序。另外,还说明在决定是否有协同传送的阈值时,决定为无线通信终端发送来的协同传送所需要的信息(以下,记为协同信息)的总计不超过既定值的处理。
在说明时序之前,首先说明整体的网络结构、以及基站和无线通信终端的框图。
图2表示与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相当的网络结构。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有多个基站100,分别构成小区,进而属于各基站100的无线通信终端200散布在小区内。此外,各基站100经由网关装置2与核心网络1连接。基站100与网关装置2之间利用光纤等有线连接(但是,即使基站100与网关装置2之间的连接为无线,也不妨碍本实施例的适用)。此外,网关装置2具有承担协同传送中的无线资源分配的协同调度部190,各基站100具备与协同调度部的通信IF(Interface)。另外,在以下说明中,设为协同调度部190配置在网关装置2内来进行说明,但协同调度部190也可以作为单独的装置而单独设置,或设置在某一个基站100内,都不妨碍本实施例的适用。
图3是表示基站100的装置结构例的图。从网关装置2接收到的以无线通信终端200为目的地的用户数据积蓄在数据信号处理部101的缓冲器中,被分配无线资源后立即向信号发送部110转送。另一方面,从信号接收部120向数据信号处理部101转送的用户数据经由网关装置2转送至核心网络1。此外,基站100与无线通信终端200之间的控制信号也根据需要由控制信号处理部102经由信号发送部110、信号接收部120发送、接收。此外,站内调度器105管理与单一基站传送有关的无线资源分配,基于来自数据信号处理部101和控制信号处理部102的信息进行调度,并通知结果。进而,为了实现协同传送,站内调度器105具备作为与协同调度部190之间的接口的协同调度部IF(Interface)106,数据信号处理部101具备作为与进行协同传送的其他基站100之间的接口的协同基站IF107。
信号发送部110若受理来自数据信号处理部101的数据信号或来自控制信号处理部102的控制信号,则首先通过信号生成部111进行纠错编码、调制、预编码等的处理,生成从各天线发送的符号。副载波映射部112将该符号分配给某一个OFDMA符号内的某一个副载波。接着,导频插入部113将无线通信终端200用于下行链路的信道推定的导频符号插入到适当的位置。最后OFDM调制器114实施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CP(Cyclic Prefix:环前缀)的插入,输出基带OFDM信号。信号发送部110输出的基带OFDM信号发送至RF处理部103,分别独立地被实施数字-模拟变换、上变频、放大处理,并从天线104向无线通信终端200发送。
另一方面,在天线104接收到来自无线通信终端200的信号的情况下,RF处理部103实施放大处理、下变频、模拟-数字变换处理并向SC-FDMA解调器124发送。SC-FDMA解调器124进行CP的除去、DFT处理、SC-FDM接收用的IDFT处理,将其输出中的导频信号部分向信道推定部131发送,将其以外的部分向MIMO接收机123发送。信道推定部131基于导频信号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推定,将推定出的信道矩阵向MIMO接收机123以及CQI/PMI/RI计算部132发送。MIMO接收机123基于该信道矩阵对SC-FDMA解调器124的输出进行使用了MMSE、MLD的MIMO接收处理,将每一层的输出分别向逆副载波映射部122发送。
逆副载波映射部122进行由无线通信终端200内的副载波映射部212实施的处理的逆处理,输出接收符号序列。对于该输出,信号解码部121进行解调、纠错解码处理,将其结果得到的信号中的用户数据信号向数据信号处理部101发送,将控制信号向控制信号处理部102发送。此外,CQI/PMI/RI计算部132基于信道矩阵,计算上行链路的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信道质量),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无线通信终端希望的预编码矩阵),RI(Rank Indication:MIMO传送时的秩),并向控制信号处理部102通知。所通知的CQI、PMI、RI被保持在控制信号处理部102中,或保持在控制信号处理部102能够参照的存储器中。
利用图6、图7、图8分别说明基站100内的站内调度器105、控制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数据信号处理部101的动作流程。
图6A是站内调度器105受理了来自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或数据信号处理部101的调度请求(图7C:342,图8B:362)时的动作流程。站内调度器105若受理调度请求(图6A:301),则站内调度器105首先判断其为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中的哪个的调度请求(302)。若为下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则站内调度器105进行是否进行协同传送的判断(303)。具体而言,在该无线通信终端200的协同信息已经取得、若没有协同则无法满足需要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时,判断为进行协同传送。根据该判断结果,其后的动作分支(304)。若判断为需要协同传送,则站内调度器105经由协同调度部IF106向协同调度部190请求协同调度(305)。然后,站内调度器105若受理来自协同调度部190的协同调度结果(图10:410)(306),则站内调度器105将其结果向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数据信号处理部101通知(308、309),结束处理(310)。另一方面,若判断为不需要协同传送(304中否),则站内调度器105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信息(例如数据量、QoS等)和下行链路的CQI、PMI、RI,进行基于单一基站传送的无线资源分配(307)。
并且,站内调度器105在307中将无线资源分配结果通知给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数据信号处理部101(308、309),结束处理(310)。另一方面,若在302中为上行链路的调度请求,则站内调度器105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信息(例如QoS等)和上行链路的CQI、PMI、RI,进行基于单一基站传送的无线资源分配(307),并将结果向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数据信号处理部101通知(308、309),结束处理(310)。
图6B是站内调度器105受理了协同调度部190通知的(图10:410)协同调度结果时的动作流程。站内调度器105若受理协同调度结果(图6B:311),则将该结果向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数据信号处理部101通知(312、313),结束处理(314)。另外,图6A是在自身的基站中判断为进行协同传送并进行了协同调度请求的情况下受理协同调度结果(305、306),但图6B是在从其他基站请求了协同数据转送的情况下受理协同调度结果的例子(313)。
图7A是基站的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接收到来自无线通信终端200的单一传送信息时的动作流程。控制信号处理部102若接收到单一传送信息(321),则取出其中包含的单一传送中的CQI值。另外,作为CQI,有表示全带域的质量的宽带(Wideband)CQI、表示每子带的CQI的子带CQI等,在以下说明中以宽带CQI为对象,将其简单记为CQI。并且,控制信号处理部102基于该CQI值更新自身所持有的CQI分布表(322)。
这里,CQI分布表是图20所示的表。该表表示属于基站100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CQI值的统计图,表示各CQI值(561)的无线通信终端数(562)。该CQI分布表保持在控制信号处理部102中,或者保持在控制信号处理部102自身能够参照的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
也就是说,图7A的322中,控制信号处理部102使与接收到的CQI值相应的终端数增加1,更新CQI分布表。
接着,控制信号处理部102参照CQI分布表,判断满足“CQI<协同传送阈值”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数量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既定值(323)。具体而言,若将CQI值(561)的值为i的无线通信终端数(562)设为n(i),则判断“Σ_{i=0:阈值}n(i)>既定值”是否成立。另外,这里所说的既定值是基于对协同信息传送分配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量、可允许的干扰量来事先决定的。若其结果为超过(323的是),则这意味着发送协同传送信息通知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数量过剰,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被挤压。因而,为了避免该情况,控制信号处理部102使协同传送阈值的值减少,以使满足“CQI<协同传送阈值”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数量不超过预先设定的既定值(324)。具体而言,将满足“Σ_{i=0:I}n(i)<既定值”的最大的I设为协同传送阈值的值。另一方面,若323的判断结果为否(No),则这意味着协同传送信息通知信号所需要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有富余。因而,在该情况下,控制信号处理部102通过使协同传送阈值的值增加,来增加发送协同传送信息通知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数量(325)。另外,并不一定需要增加,也可以维持现状。并且,若协同传送阈值被更新(326),则为了将该被更新的情况通知给终端,控制信号处理部102将阈值通知信号向无线通信终端200发送(327),结束处理(328)。另一方面,若协同传送阈值未被更新,则不进行阈值通知信号的发送就结束处理。
另外,图7中参照CQI分布表决定了对终端发送的阈值,但也可以是通过其以外的决定方法决定的阈值,也可以是通过来自外部的输入设定的阈值。
图7B是控制信号处理部102受理了站内调度器资源分配结果(图6A:308,图6B:312)时的动作流程。若受理资源分配结果(331),则控制信号处理部102对由资源分配结果指定的全部的无线通信终端反复进行以下的处理(332)。首先,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检查是否已对相应的无线通信终端200分配了无线资源(333),如果已分配了无线资源则生成资源分配信号(334)。这里,资源分配信号是用于通知对无线通信终端200分配的无线资源的信号,之后用图11B叙述其包格式。另一方面,控制信号处理部102对未被分配资源的无线通信终端200保留数据传送,直到下一发送定时为止(335)。关于下一发送定时,若为LTE则例如可以想到下一子帧发送时等。将以上的处理对全部无线通信终端反复进行,若其结束(336),则发送所生成的资源分配信号(337),并结束处理(338)。
图7C是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接收到来自无线通信终端200的资源分配要求信号(341)时的动作流程。此时,对站内调度器105请求上行链路的调度(342),并结束处理(343)。
图7D是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接收到无线通信终端200所发送的(图9B:385)协同信息通知信号时的流程。接收到该信号的(346)控制信号处理部102更新所保持的协同信息(347),并结束处理(348)。关于协同信息通知信号的格式等的详细内容,在后面用图12说明。
图8A是基站的数据信号处理部101从站内调度器受理了资源分配结果(图6A:309,图6B:313)时的动作流程。若受理了资源分配结果(351),则数据信号处理部101首先判断该资源分配是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还是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352)。若为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则数据信号处理部101进一步判断是否进行协同传送(353),若进行协同传送,则与参加协同传送的其他基站100之间进行需要的用户数据的交换(354)。然后,不管协同还是不协同,数据信号处理部101都从数据信号处理部101内的缓冲器向信号发送部110转送需要的数据(355),并结束处理(357)。另一方面,若资源分配为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则数据信号处理部101进行缓冲器的确保,以备数据接收(356)。
图8B是数据信号处理部101从网关装置2接收到以无线通信终端200为目的地的用户数据时的动作流程。若接收到用户数据(361),则对站内调度器105请求下行链路的调度(362),并结束处理(363)。
接着,利用图4说明无线通信终端200的装置结构图。无线通信终端200内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等的上位层生成的用户数据积蓄在数据信号处理部201的缓冲器中,若被分配无线资源则立即向信号发送部210转送。另一方面,从信号接收部220向数据信号处理部201转送的用户数据传递到上位层。此外,基站100与无线通信终端200之间的控制信号也根据需要由控制信号处理部202经由信号发送部210、信号接收部220发送、接收。
信号发送部210若受理了来自数据信号处理部201的数据信号或来自控制信号处理部202的控制信号,则信号生成部211首先进行纠错编码、调制、预编码等处理,生成从各天线发送的符号。副载波映射部212将输出的符号分配给某一个SC-FDMA符号内的某一个副载波。接着,导频插入部213将基站100在上行链路的信道推定中使用的导频符号插入到适当的位置。
最后,SC-FDMA调制器214实施SC-FDMA用的DFT处理、IDFT处理、CP的插入,并输出基带SC-FDMA信号。信号发送部210将输出的基带SC-FDMA信号向RF处理部203发送,RF处理部203对基带SC-FDMA信号分别独立地实施数字-模拟变换、上变频、放大处理,并从天线204向基站100发送。
另一方面,在天线204接收到来自基站100的信号的情况下,RF处理部20对该信号实施放大处理、下变频、模拟-数字变换处理,并向OFDM解调器224发送。OFDM解调器224进行CP的除去、DFT处理,将其输出中的导频信号部分向信道推定部231发送,将其以外的部分向MIMO接收机223发送。信道推定部231基于导频信号进行下行链路的信道推定,将推定出的信道矩阵向MIMO接收机223以及CQI/PMI/RI计算部232发送。
MIMO接收机223基于该信道矩阵对OFDM解调器224的输出进行使用了MMSE、MLD的MIMO接收处理,将每一层的输出分别向逆副载波映射部222发送。逆副载波映射部222进行由基站100内的副载波映射部112实施的处理的逆处理,输出接收符号序列。信号解码部221对该输出进行解调、纠错解码处理,在其结果得到的信号之中将用户数据信号向数据信号处理部201发送,将控制信号向控制信号处理部202发送。此外,CQI/PMI/RI计算部232基于信道矩阵,计算下行链路的CQI、PMI、RI,向控制信号处理部202通知。
CQI、PMI、RI及从基站发送的阈值通知信号中包含的阈值保持在控制信号处理部202自身中,或者保持在控制信号处理部202能够参照的存储器中。
图9A是无线通信终端200内的控制信号处理部202接收到基站100发送的资源分配信号(图7B:337)时的动作流程。若接收到资源分配信号(371),则判断其为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中的哪一个的资源分配(372)。若为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则向数据信号处理部201发出指令,以备数据接收(373),若为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则向数据信号处理部201请求数据发送(374),并结束处理(375)。
图9B是控制信号处理部202接收到基站100发送的(图7A:327)阈值通知信号时的动作流程。若接收到阈值通知信号(381),则控制信号处理部202取出包含在该信号中的协同传送阈值(382),比较无线通信终端自身的CQI和被通知的协同传送阈值(383)。若其结果是无线通信终端自身的CQI比协同传送阈值小,则控制信号处理部202判断为无线通信终端自身有向基站发送协同信息的资格。因而,控制信号处理部202请求用于发送协同信息的上行链路资源(384),并利用被分配的资源来发送协同信息通知信号(385)。另一方面,若382的比较的结果是自身的CQI为协同传送阈值以上,则判断为无线通信终端自身没有向基站发送协同信息的资格,直接结束处理(386)。
图9B中,控制信号处理部202也可以不是在接收到阈值通知信号时,而是在无线通信终端的任意的定时进行382、383的处理,即比较自身的CQI与阈值,进行是否要协同的判断。例如,也可以在重新取得了自身的CQI的情况、取得了上行链路的资源的使用少这样的信息的情况等的定时进行是否要协同的判断。此外,阈值既可以从基站接收,也可以预先保持在无线通信终端中。
接着,利用图5、图10说明协同调度部190。如图5所示,协同调度部190构成在网关装置2内,还具有IF191。并且,经由该IF191和基站100内的协同调度器IF106而与站内调度器有线连接。在图2及图5中,基站100与网关装置2被有线连接,但也可以使用无线。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协同调度部190构成在网关装置2中,但除了网关装置2以外,也可以构成于控制多个基站的协同的装置中,或者构成于多个基站中的某一个代表基站中。
图19是协同调度部190进行无线资源分配时参照的数据库的一例。本数据库中保存有针对由551指定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用户数据的到达时刻552、其数据量553、进行了协同传送时的瞬时吞吐量554、平均吞吐量555。协同调度190基于数据到达时刻552和数据量553,计算数据所需要的无线资源量,基于协同瞬时吞吐量554和平均吞吐量555,决定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优先级。作为优先级的决定方法,可以考虑利用比例公平性(Proportional Fairness)等的方法,该比例公平性是指选择用协同瞬时吞吐量554除以平均吞吐量555而得到的值较大的无线通信终端200。另外,图19所示的数据库是一例,本数据库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图10是协同调度部190受理了站内调度器105所请求的(图6A:305)协同调度请求时的动作流程。协同调度部190若受理协同调度请求(401),则首先选择优先级高的一个以上无线通信终端200(402)。该选择的方式如上所述利用使用了图19的数据库的比例公平性(Proportional Fairness)等。对于需要协同的全部的无线通信终端反复进行以下的处理(403)。首先,协同调度部190判断是否能够进行MU-MIMO传送(404),若能够进行则分配基于MU-MIMO传送的无线资源(407)。若不能进行MU-MIMO传送,则协同调度部190判断是否能够进行SU传送中的无线资源分配(405),若能够进行则分配SU传送中的无线资源(406)。在以上的处理已完成的情况下,或者在相应的无线通信终端200未被分配无线资源的情况下,协同调度部190放弃对该无线通信终端200的无线资源分配,选择其次优先级高的一个以上无线通信终端200(408)。并且,协同调度部190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直到对相应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的处理完成,或者不再有能够分配的无线资源(409)。若该反复处理结束,则协同调度部190将上述的无线资源分配结果作为协同调度结果向站内调度器105通知(410),并结束处理(411)。另外,本协同调度动作190的动作流程是一例,也可以基于其他的调度规则。
接着,利用图11、12说明基站彼此为了进行协同的数据传送而需要的包的格式。图11A是基站100向无线通信终端200发送的阈值通知信号的包格式。根据该包格式,规定用于基站彼此进行协同的数据传送的条件。格式的标识符501用于与其他控制信号区别。阈值种类502用于指定保存在本信号中的阈值的种类。作为这里所说的种类,可以列举宽带(Wideband)CQI、子带CQI等。阈值503中保存协同传送阈值。协同传送阈值例如是通过图7A的流程决定的阈值。另外,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基于CQI分布来决定并更新阈值,但也可以不基于CQI分布,而是设定预先决定的值。
可选项504是能够利用于其他扩展的字段(场、field)。
图11B是基站100对由协同调度部190分配了协同传送用的无线资源的无线通信终端200通知无线资源分配的结果的信号(资源分配信号)的包格式。格式的标识符521用于与其他控制信号区别。分配资源块指定522指定用于基站彼此向相应的无线通信终端200协同地进行数据传送的下行链路的资源块的位置。另外,此时的资源块是指连续的多个OFDMA符号和这些OFDMA符号内的多个连续的副载波,作为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的单位来利用。功率控制523是与功率控制有关的字段。HARQ信息524通知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送中的处理号。传输块个别信息525是存在的数量为要发送的传输块数的字段,包含每个传输块的MCS525-1、以及区别是否新发送HARQ的新HARQ比特525-2。
协同信息526中保存进行协同传送的基站、用于协同传送的传送方式等。预编码信息527中保存用于协同传送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或者被量化的值。
图12是无线通信终端200经由基站100向协同调度部190发送的协同信息通知信号的包格式,图12A表示开环MIMO用的包格式,图12B表示MU-MIMO用的包格式。依据这些包格式的协同信息通知信号中包含有协同所需的信息。
首先,说明图12A的包格式的各字段。协同方式531是指定用于协同传送的传送方式的字段。协同基站组532通知用于协同的基站100的组。协同用宽带CQI533通知进行了由协同方式531指定的协同传送时的、全部OFDMA副载波中的CQI。子带个别信息534存在的数量为子带的数量,包括:协同用子带CQI534-1,保存进行了协同传送时的每个子带的CQI;以及协同用子带RI534-2,保存进行了协同传送时的每个子带的RI。
接着,说明图12B的包格式的各字段。协同方式541是指定用于协同传送的传送方式的字段。协同基站组542通知用于协同的基站的组。协同用宽带CQI543通知进行了由协同方式541指定的协同传送时的、全部OFDMA副载波中的CQI。子带个别信息544存在的数量为子带的数量,包括传播矩阵544-1,该传播矩阵544-1是保存将由协同基站组542指定的基站100与无线通信终端200之间的传播矩阵进行量化后的值的字段。
接着,使用图1和图13说明基于MU-MIMO传送的基站彼此协同的数据传送的时序。本时序开始之前,全部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6将同步信号解析,取得与基站100-1及100-2的两基站的同步信息及小区ID等与两基站的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这里,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2、200-3属于基站100-1的小区,无线通信终端200-4、200-5、200-6属于基站100-2的小区。基站100-1、100-2分别定期发送导频信号(601-1、601-2),各无线通信终端对这些导频信号进行监视,计算来自两基站100-1、100-2的信道矩阵。在计算该信道矩阵时,来自自身不属于的基站(例如,对无线通信终端200-1而言基站100-2)的干扰成分有时会成为妨碍,对此,通过某种手段来回避。这里,作为公知的回避手段的例子,已知如下手段:在某个基站发送导频信号的资源中其他基站抑制数据发送,对导频实施扩散处理之后无线通信终端实施逆扩散而提高SINR,使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各无线通信终端基于上述中计算出的信道矩阵,计算由自身所属的基站进行单一基站传送时的CQI/PMI/RI,并使用控制信号用的信道将其结果作为单一传送信息反馈给所属基站(602-1~602-6)。接收到该信息的基站101、102按照图7A的流程,生成阈值通知信号并向无线通信终端发送(603-1、603-2)。接收到该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6按照图9B的流程,比较包含在阈值通知信号中的协同传送阈值(图11A:503)和自身的CQI,决定是否发送协同信息通知信号。
以下,假设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这两个终端发送协同信息通知信号。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为了发送协同信息通知信号,分别向基站100-1、100-2请求上行链路的资源(604-3、604-5),接收到该请求的基站100-1、100-2按照图7C进行上行链路资源的分配(605-3、605-5)。然后,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使用被分配的资源将协同信息通知信号(利用图12B的格式)反馈给基站100-1、100-2(606-3、606-5)。
图13是图1的时序后以无线通信终端为目的地的用户数据从网关装置2到达基站之后起至实际进行基于MU-MIMO传送的协同传送为止的时序。在图1的时序中,基站100-1、100-2分别取得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的协同信息,因此尝试对这2个无线通信终端实施协同传送,对其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实施单一基站传送。首先,以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2、200-3为目的地的用户数据到达基站100-1(611-1),以无线通信终端200-4、200-5、200-6为目的地的用户数据到达基站100-2(611-2)。接收到该数据后,各基站的站内调度器105对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2、200-4、200-6分别进行基于单一基站传送的调度。但是,此时,也可以是通过协同基站IF107,与相邻基站彼此交换波束的形成方向图(pattern、模式、图案)等与BF(Beam Forming)用波束有关的信息(612)并利用于调度。
另一方面,基站100-1、100-2为了对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进行协同传送,通过协同调度部IF106向协同调度部190请求协同调度(613-1,613-2)。协同调度部190若受理该请求,则按照图10的流程,对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分配基于协同传送的无线资源,将其结果向基站100-1、100-2通知(614-1、614-2)。接收到该通知的基站100-1、100-2相互通过协同基站IF107,进行为了进行被指定的协同传送而需要的用户数据的交换(615)。然后,基站对无线通信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信号以及用户数据的发送。具体而言,基站100-1对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2进行基于单一基站传送的用户数据发送(616-1、616-2),基站100-2对无线通信终端200-4、200-6进行基于单一基站传送的用户数据发送(616-4、616-6)。进而,基站100-1、基站100-2利用MU-MIMO对线通信终端200-3、200-5进行基于协同传送的用户数据发送(617)。接收到该数据的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6按照资源分配信号,进行用户数据的接收处理。然后,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3对基站100-1返回表示接收的结果的ACK信号,无线通信终端200-4~200-6对基站100-2返回表示接收的结果的ACK信号(618-1~618-6)。
其结果,只有需要协同传送的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将协同信息反馈给基站,从而能够进行协同传送。因而,与全部无线通信终端反馈协同信息的情况相比,能够节约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相应的量的无线资源能够利用于其他的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的传送。
此外,协同调度部190仅对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进行协同调度处理即可,因此能够使计算量比单一基站传送调度多的协同调度的处理量减少。
图18是表示在使用本实施例时,根据进行协同传送的无线通信终端200相对于全部无线通信终端200的比例(以下,记为协同无线通信终端率),每一个无线通信终端1发送的反馈量如何变化的图表。图18A是表示基于图12A的协同信息通知信号的包格式,使协同无线通信终端率变化时,每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在一次反馈中利用的比特数如何变化的图表。其中,假设协同方式和协同基站组(图12A:531、532)加起来4比特,协同用宽带CQI(同533)为4比特,协同用子带CQI和协同用RI(同534-1、534-2)加起来3比特。图18A中的901、902、903、904分别表示子带数为5、13、21、28的结果。协同无线通信终端率为1.0时,与不使用本实施例时的结果相同,通过使用本实施例,能够确认反馈比特数降低。
图18B是基于图12B的协同信息通知信号的包格式,使协同无线通信终端率变化时,用比特表示每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在一次反馈中利用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带域的图表。其中,假设协同方式和协同基站组(图12B:541、542)加起来4比特、协同用宽带CQI(同543)为4比特,信道矩阵(544-1)为12(6×2)比特。图21(b)中的911、912、913、914分别表示子带数为5、13、21、28的结果。协同无线通信终端率为1.0时,与不使用本实施例时的结果相同,通过使用本实施例,能够确认反馈比特数降低。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各无线通信终端将单一基站传送所需要的信息以某定时向基站发送,但在该定时不发送协同传送所需要的信息。各基站基于从无线通信终端收集的单一传送所需要的信息,决定用于判断无线通信终端是否反馈协同传送所需要的信息的阈值。关于该阈值,基站根据协同传送所需要的信息的反馈而动态地变更,以使得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不被挤压。基站将被决定的阈值向无线通信终端通知。接收到该通知的无线通信终端比较自身的通信质量和该阈值,若通信质量比阈值差,则判断为自身有参加协同传送的资格,反馈协同传送所需要的信息。相反,若自身的通信质量超过阈值,则不进行协同传送所需要的信息的反馈,结果,接受基于单一基站的数据传送。
根据本实施例,不需要全部的无线通信终端都定期地向基站发送协同传送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单一传送无法确保足够的通信质量的无线通信终端即需要协同传送的无线通信终端向基站发送协同传送所需要的信息。此外,基站通过适当地设定阈值,能够控制反馈协同所需要的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数量。因而,具有如下效果:基于协同信息发送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使用量降低,能够利用于用户数据的上行链路传送的无线资源量增加。
此外,协同调度部不是对全部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无线资源分配处理,而是对需要协同传送的无线通信终端进行基于协同传送的无线资源分配即可,因此有能够减轻伴随协同调度的处理量的增大的效果。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14说明基于SU传送的基站彼此协同的数据传送的时序。在图14的时序之前,基站100-1、100-2与实施例1同样,按照图1的时序,取得来自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的协同信息通知信号。其后的图14中的向基站100-1、100-2的用户数据到达(611-1、611-2)、BF用波束信息交换(612)、向协同调度部190请求协同调度(613-1、613-2)为止,与实施例1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协同调度的结果,设为基站100-1、100-2对无线通信终端200-3进行基于SU传送的协同传送,作出放弃对无线通信终端200-5的数据发送(实际上,保留到下一发送定时为止)的决定,并将该情况向基站100-1、100-2通知(621-1、621-2)。接收该通知后,基站100-1对基站100-2转送无线通信终端200-3的用户数据(622)。进而,与实施例1完全同样,基站100-1对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2、而基站100-2对无线通信终端200-4、200-6通过单一基站传送而发送资源分配信号和用户数据(616-1、616-2、616-4、616-6)。进而,基站100-1、100-2通过基于SU传送的协同传送进行以无线通信终端200-3为目的地的用户数据的发送(623)。然后,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3对基站100-1返回表示接收的结果的ACK信号(618-1~618-3),无线通信终端200-4、200-6对基站100-2返回表示接收的结果的ACK信号(618-4、618-6)。
其结果,与实施例1同样,只有受限的无线通信终端反馈协同信息,因此能够节约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
此外,能够减少协同调度所需要的处理量。
此外,无线通信终端200-5的资源分配推迟到下一发送定时,但是无线通信终端200-3能够占有两个基站100-1、100-2,因此从无线通信终端200-3的角度来看,协同传送中的吞吐量提高量比实施例1高。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协同调度的一例,使用图15说明基站彼此利用协同的BF时的时序。图15的时序之前,基站100-1、100-2按照图1的时序从无线通信终端200-3、200-5取得协同信息。其中,这里假设作为协同信息而取得各无线通信终端希望的波束方向图。即,无线通信终端200-3通过协同信息通知信号向基站100-1通知将作为所属基站的基站100-1的信号成分最大化的波束的候选、以及将作为干扰基站的基站100-2的信号成分最小化的波束的候选。同样,无线通信终端200-5通过协同信息通知信号向基站100-2通知将作为所属基站的基站100-2的信号成分最大化的波束的候选、以及将作为干扰基站的基站100-1的信号成分最小化的波束的候选。基站100-1、100-2附上这些信息向协同调度功能190进行协同调度请求(图15:631-1、631-2)。接收到该请求的协同调度部190决定最适当的波束方向图,并将其作为协同调度结果向两基站通知(632-1、632-2)。实施例1、2中是基于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的协同传送,因此其后需要两基站之间的数据交换,但在本实施例中原则上不需要。以无线通信终端200-1、200-2、200-4、200-6为目的地的数据传送与前实施例同样,通常基于单一基站传送来进行(616-1、616-2、616-4、616-6)。进而,基站100-1以由632-1指定的波束方向图向无线通信终端200-3进行数据发送(633-3),基站100-2以由632-2指定的波束方向图向无线通信终端200-5进行数据发送(633-5)。接收到这些数据的无线通信终端向各自所属的基站返回ACK(618-1~618-6)。
其结果与联合处理时同样,只有受限的无线通信终端进行协同调度所需要的反馈,因此能够节约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同时能够减少协同调度所需要的处理量。此外,与联合处理不同,信号生成简单并且不需要基站间的用户数据传送,因此虽然从最大吞吐量的观点来看不如联合处理,但从回程的通信量及信号处理量方面来看更好。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16表示在无线通信终端向基站发送协同信息通知信号时,不是每次都向基站请求上行链路资源(图1的时序),而是通过预先确保的资源利用扩展符号进行复用的时序。无线通信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导频(图16:601-1、601-2)、基于该导频将单一传送信息反馈给基站(602-1~602-6)、接收到该信息的基站传送阈值通知信号(603-1、603-2)为止与图1同相同。然后,无线通信终端不用对基站请求上行链路资源带域的确保,而对协同信息实施扩展之后,利用所决定的无线资源发送协同信息通知信号(641-3、641-5)。接收到该信号的基站适当进行逆扩展,提取原信号。
其结果,在反馈协同信息通知信号时,能够削减用于上行链路资源请求的信号。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在通过阈值通知信号将协同传送阈值发送给无线通信终端时,向无线通信终端通知基站自身希望协同的其他基站的候选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图11A所示的阈值通知信号的可选字段504中保存图17所示的格式。图17的字段591保存发送阈值通知信号的基站希望协同的其他基站的列表。592是保存与希望协同的第一个基站(称作基站xx)有关的详细信息的字段。具体而言,包括表示基站xx的小区中的无线通信终端的量(混杂量)的字段(592-1)、表示本基站与基站xx之间的回程线路的吞吐量或混杂量的字段(592-2)、以及表示基站xx中的调度负荷的状况的字段(592-3)。593是保存与希望协同的第二个基站(称作基站xx)有关的详细信息的字段,包括与基站xx的字段相同的字段(593-1、593-2、593-3)。以下,本字段以所需要的基站的数量反复。
如图21所示,考虑仅基站100-1与基站100-3之间的回程线路难以使用的(因某种理由,线路混杂等)情况。在该情况下,基站100-1在阈值通知信号的591的字段中仅保存基站100-2作为协同希望基站。同样,基站100-3仅保存基站100-2。另一方面,基站100-2在591的字段中保存基站100-1、100-3这两者,作为协同希望基站。其结果,属于基站100-1的无线通信终端仅反馈与基站100-2的协同信息,属于基站100-3的终端仅反馈与基站100-2的协同信息。另一方面,属于基站100-2的终端反馈与基站100-1、100-3两者的协同信息。
根据本实施例,基站能够对无线通信终端传达希望反馈与哪个基站的协同信息。此前的实施例中,产生以下问题:尽管基站100-1与基站100-3例如因回程线路等的状况而不可能协同,但属于基站100-1的无线通信终端也会反馈与基站100-3的协同信息,但通过本实施例能够避免该情况,能够有效利用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
以上说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有关基于由3GPP团体的LTE以及LTE―Advanced规定的通信方式的基站协同传送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团体的WiMAX标准等的通信方式的基站协同传送。
附图标记说明
1:核心网络
2:网关装置
100:基站
190:协同调度部
200:无线通信终端

Claims (24)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通过有线网络与上述第一基站连接;以及
无线通信终端,选择从上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送的单一数据传送、以及从上述第一基站和上述第二基站协同地进行数据传送的协同数据传送中的至少一方;
上述第一基站具有条件通知部,该条件通知部向上述无线通信终端通知下述条件,该条件表示需要协同数据传送的情况;
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具有:
比较部,对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与上述第一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和上述条件进行比较;以及
协同通知部,基于上述比较结果,发送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条件包括能够进行上述协同数据传送的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的阈值;
上述比较部对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与上述第一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和上述条件所包括的传输路径的质量的阈值进行比较;
上述协同通知部基于上述比较结果,发送上述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发送上述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条件通知部向多个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一齐通知上述条件。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条件通知部通过广播或组播发送,向多个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一齐通知上述条件。
6.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的阈值是CQI即信道质量指示的阈值。
7.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向上述第一基站发送通信资源的分配请求,该通信资源用于发送上述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
上述第一基站对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分配资源;
上述协同通知部使用被分配的资源,发送上述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协同通知部使用预先决定的共通的资源,发送上述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条件通知部通知包含下述指定的条件,该指定是在多个上述第二基站中对上述第一基站要协同的第二基站的指定;
上述协同通知部向上述第一基站通知包括从被指定的上述第二基站中选择的基站在内的上述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协同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信息包含信道矩阵或利用上述方式时的信道质量、MIMO即多输入多输出的秩数、以及希望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至少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向上述第一基站发送与上述第一基站的上述单一数据传送所需要的单一数据传送信息;
上述第一基站具有条件设定部,该条件设定部接收上述单一数据传送信息,并基于上述单一数据传送信息,设定上述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单一数据传送信息是表示上述第一基站与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传输路径的状态的传输路径状态信息;
上述条件设定部基于来自多个上述无线通信终端的上述传输路径状态信息,更新上述条件;
上述条件通知部向上述无线通信终端通知更新后的条件。
13.一种第一基站,向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送,其特征在于,具有:
阈值决定部,决定上述第一基站与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的阈值,该阈值用于判断是否进行与第二基站协同地向上述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送的协同数据传送;
阈值通知部,向上述无线通信终端通知上述阈值;以及
协同数据传送处理部,在从上述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协同数据传送的请求的情况下,进行协同数据传送。
14.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阈值设定部接收表示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与上述第一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的状态的传输路径状态值,并基于上述传输路径状态值,决定上述阈值。
15.如权利要求14记载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阈值是表示无线通信终端与上述第一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的状态的值的阈值;
上述阈值决定部参照从多个上述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的上述传输路径状态值,在传输路径状态值小于上述阈值的终端达到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减少阈值,在传输路径状态值小于上述阈值的终端未达到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增加阈值,来更新阈值;
上述阈值通知部向上述无线通信终端通知更新后的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阈值通知部还通知下述指定,该指定是在多个上述第二基站中对上述第一基站要协同的第二基站的指定;
上述协同数据传送的请求中包含被指定的上述第二基站的选择;
上述协同数据传送处理部按照上述选择,与基站进行协同数据传送。
17.如权利要求15记载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阈值以及上述传输路径状态值是CQI即信道质量指示。
18.一种无线通信终端,能够从基站进行数据传送,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部,保持传输路径状态值,该传输路径状态值表示上述基站与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传输路径的状态;以及
协同通知部,基于上述传输路径状态值,向上述基站发送协同通知信息,该协同通知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与其他基站协同的数据传送。
19.如权利要求18记载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协同通知部基于上述传输路径状态值和规定的阈值,向上述基站发送上述协同通知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记载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接收部,从上述基站接收上述阈值。
21.如权利要求19记载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协同通知部在上述传输路径状态值比阈值小的情况下,向上述基站发送上述协同通知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8记载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协同通知部向上述基站发送用于发送上述协同通知信息的资源分配请求,并使用从上述基站分配的资源来发送上述协同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8记载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协同通知部从上述基站接收协同基站指定信息,该协同基站指定信息包含用于进行协同的数据传送的上述其他基站的指定;
上述协同通知部将从被指定的上述基站中选择的基站包含在上述协同通知信息中向上述基站通知。
24.如权利要求18记载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阈值以及上述传输路径状态值是CQI即信道质量指示。
CN201080065755.XA 2010-04-09 2010-04-09 无线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33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2589 WO2011125131A1 (ja) 2010-04-09 2010-04-09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3314A true CN102823314A (zh) 2012-12-12
CN102823314B CN102823314B (zh) 2015-09-02

Family

ID=44762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575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3314B (zh) 2010-04-09 2010-04-09 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20042B2 (zh)
EP (1) EP2557875A4 (zh)
JP (1) JP5516721B2 (zh)
CN (1) CN102823314B (zh)
WO (1) WO201112513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1815A (zh) * 2014-06-04 2016-01-27 索尼公司 Mimo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装置和终端
WO2016054819A1 (zh) * 2014-10-11 2016-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171006A (zh) * 2013-12-17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接入点、调度服务器及调度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97966B2 (en) 2011-09-23 2014-08-05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102011118076B4 (de) * 2011-11-04 2024-04-18 Airbus Operations Gmbh Verfahren zur deutlichen Steigerung der Verfügbarkeit drahtloser Verbindungen
US8885569B2 (en) 2011-12-19 2014-11-1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Beamforming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2019918B1 (ko) * 2012-07-27 2019-09-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간 협력통신을 위한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80743B (zh) * 2012-08-10 2018-10-26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小区间多天线协作系统干扰信道码本匹配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0003389B2 (en) * 2014-06-04 2018-06-19 Sony Corporation MIM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WO2016085092A1 (en) 2014-11-28 2016-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code words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2017092728A (ja) * 2015-11-11 2017-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局、制御局の制御方法
CN106936552B (zh) * 2015-12-30 2020-04-03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大规模mimo系统中上行导频序列分配方法及基站
WO2017178063A1 (en) * 2016-04-15 2017-10-19 Telecom Italia S.P.A. Radio resource schedul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WO2017221349A1 (ja) * 2016-06-22 2017-12-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22244373A1 (ja) * 2021-05-20 2022-11-2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制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703A (zh) * 2005-08-01 2008-07-30 夏普株式会社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发送装置和移动站的接收装置以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选择控制方法
CN101361289A (zh) * 2006-04-20 2009-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在协作、多用户、多入多出网络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CN101686080A (zh) * 2008-09-24 2010-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33205B1 (ko) * 2001-10-17 2005-12-05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통신 제어 방법, 이것에 사용되는기지국 및 이동국
JP4167536B2 (ja) * 2003-04-25 2008-10-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基地局制御装置
KR100651430B1 (ko) * 2003-11-07 2006-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EP1845636A4 (en) * 2005-02-03 2012-03-14 Fujitsu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4675167B2 (ja) 2005-06-14 2011-04-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
CN102209059B (zh) 2005-08-01 2014-07-30 夏普株式会社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选择控制方法
JP4794234B2 (ja) * 2005-08-01 2011-10-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セルラ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EP2854304B1 (en) 2006-08-18 2016-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of precoding control indication (PCI) an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76772B2 (en) * 2007-06-18 2013-11-05 Intel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multiple access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0991794B1 (ko) * 2007-12-31 2010-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셀간 간섭 감소 방법
JP5147476B2 (ja) * 2008-03-17 2013-02-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データ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JP5111182B2 (ja) 2008-03-19 2012-12-26 株式会社Kddi研究所 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無線基地局制御方法
CN101645729A (zh) 2008-08-08 2010-02-10 夏普株式会社 下行蜂窝系统的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方法及基站
WO2010048985A1 (en) * 2008-10-27 2010-05-0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network co-ordin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JP4772895B2 (ja) 2009-08-20 2011-09-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703A (zh) * 2005-08-01 2008-07-30 夏普株式会社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发送装置和移动站的接收装置以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选择控制方法
CN101361289A (zh) * 2006-04-20 2009-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在协作、多用户、多入多出网络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CN101686080A (zh) * 2008-09-24 2010-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1006A (zh) * 2013-12-17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接入点、调度服务器及调度系统
US10206220B2 (en) 2013-12-17 2019-0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cheduling method, access point, scheduling server, and scheduling system
CN106171006B (zh) * 2013-12-17 2019-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接入点、调度服务器及调度系统
US11115991B2 (en) 2013-12-17 2021-09-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cheduling method, access point, scheduling server, and scheduling system
CN105281815A (zh) * 2014-06-04 2016-01-27 索尼公司 Mimo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装置和终端
CN105281815B (zh) * 2014-06-04 2021-04-13 索尼公司 Mimo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装置和终端
WO2016054819A1 (zh) * 2014-10-11 2016-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57875A4 (en) 2016-12-21
JPWO2011125131A1 (ja) 2013-07-08
CN102823314B (zh) 2015-09-02
EP2557875A1 (en) 2013-02-13
WO2011125131A1 (ja) 2011-10-13
JP5516721B2 (ja) 2014-06-11
US20130201896A1 (en) 2013-08-08
US9320042B2 (en) 2016-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3314B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02301812B (zh) 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4350693B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2742173B (zh) 具有多个协作的eNB的协同多点通信网络以及用于具有干扰抑制的波束成形协同的方法
CN103081371B (zh) Mimo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用户设备、无线通信系统
CN102948085B (zh) 针对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协同多点传输的预编码技术
CN10535956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信道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设备
RU2663829C2 (ru)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межсотового прироста за счет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я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отовых системах
CN101888665B (zh) 一种基于本地调度器的多点协同传输方法
US9301175B2 (en) Configuration of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for enhanced downlink measurements and MU-MIMO
CN105009534B (zh) 一种无线蜂窝系统中利用小区间复用增益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39659B (zh) 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网元
CN105723773B (zh) 用于发送干扰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52176A (zh) 分布式输入分布式输出无线通信中用于利用信道互易性的射频校准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57043A (zh)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90834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CN102812646A (zh) 用于多用户mimo系统的反馈
CN103999513A (zh) 用于mu-mimo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CN103391631A (zh) Csi-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9059752B2 (en) Multicellula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in a decentralized network
CN106063170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471558B (zh)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1414373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2239221A (ja) 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