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0960A -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0960A
CN102820960A CN2012100047850A CN201210004785A CN102820960A CN 102820960 A CN102820960 A CN 102820960A CN 2012100047850 A CN2012100047850 A CN 2012100047850A CN 201210004785 A CN201210004785 A CN 201210004785A CN 102820960 A CN102820960 A CN 102820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ub
feedback information
frame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47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0960B (zh
Inventor
王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047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20960B/zh
Priority to CN201410389962.0A priority patent/CN104135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20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0960A/zh
Priority to ES16186563T priority patent/ES2697909T3/es
Priority to SG11201508973QA priority patent/SG11201508973QA/en
Priority to SG10201605402UA priority patent/SG10201605402UA/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70274 priority patent/WO2013104310A1/zh
Priority to EP13735788.5A priority patent/EP2717507B1/en
Priority to ES13735788.5T priority patent/ES2618005T3/es
Priority to EP16186563.9A priority patent/EP3182633B1/en
Priority to US14/142,576 priority patent/US1029835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0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0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94Allocation of channels in TDM/TDMA networks, e.g. distributed multi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该方法包括:分别根据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和次小区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在各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

Description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系统中,因为上下行的非对称性,对下行子帧多于上行子帧的情况,多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例如,ACK或NACK信息)会集中在同一上行子帧中发送。这里,把在同一上行子帧发送反馈信息的各个下行子帧称为绑定窗口。
在LTE版本10中,引入了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技术,采用CA技术的各个小区采用相同的TDD上下行配置,从而各个小区都可以按照在LTE版本8中定义的这个TDD上下行配置的HARQ(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定时关系来工作。在LTE版本10中规定对各个小区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反馈信息都是集中在主小区(PCell)上发送,这保证了上行信号的单载波特性,同时也简化了对上行信号的功率控制。由于各小区采用了相同的TDD上下行配置,所以在同一上行子帧内,主小区和次小区(SCell)分别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数是相等的。因此,可以采用一致的方法对各个小区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以便可以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发送反馈信息。
在LTE版本11中,对TDD系统,考虑到每个频带上与现有系统的共存问题,同时考虑了异构网等需求,需要研究采用CA技术的多个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一样的处理方法。换句话说,在LTE版本11中,在同一个上行子帧内,主小区和次小区分别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子帧数可以是不相等的。因此,在采用CA技术的多个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如何发送反馈信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能够实现在采用CA技术的多个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包括:分别根据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根据该映射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反馈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反馈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被配置为分别根据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确定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发送器,被配置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该映射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反馈信息,并且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反馈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包括: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使该主小区与该次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均有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要发送;根据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确定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包括: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根据该映射信息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一数目去除该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反馈信息,和/或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一数目去除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反馈信息。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被配置为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使该主小区与该次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均有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要发送;并且根据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确定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发送器,被配置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接收器,被配置为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该映射信息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一数目去除该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反馈信息,和/或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一数目去除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反馈信息。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用户设备和上述基站。
本技术方案可以分别对采用不同上下行配置的多个小区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后得到的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从而能够实现在各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至图1D是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七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八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性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九的基站的结构性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十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性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十一的基站的结构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GSM(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CDMA(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LTE-A(Advancedlong term evolution,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将以LTE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不同的制式的无线网络。无线接入网络在不同的系统中可包括不同的网元。例如,LTE和LTE-A中无线接入网络的网元包括eNB(eNodeB,演进型基站),WCDMA中无线接入网络的网元包括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和NodeB,类似地,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等其它无线网络也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类似的方案,只是基站系统中的相关模块可能有所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将以eNodeB为例进行说明。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等,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在LTE版本10中,根据绑定窗口的大小M,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例如,当M等于2时,在对每个下行子帧进行空间绑定后两个小区共得到最多4个绑定反馈信息比特,可以直接根据4比特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工作,这里空间绑定是指将每个下行子帧的多个(例如,两个)码字的反馈信息压缩成1比特。而当M等于3或者4时,因为在对每个下行子帧执行空间绑定后两个小区得到的反馈信息比特数仍然大于4比特,所以进一步采用了时间绑定的方法把每个小区的反馈信息压缩为2比特。表1和表2分别是在LTE版本10中定义的处理M等于3和4的时间绑定方法(时间绑定表格)。在LTE版本10中,采用了如表3所示的4比特信道选择映射表格。
表1
Figure BDA0000129623380000061
表2
Figure BDA0000129623380000062
通过表1和表2可以对每个小区把绑定窗口内的反馈信息压缩为两个比特。这样,两个小区可以得到4个比特。然后,对于这个4个压缩之后的比特,主小区的2个比特映射到HARQ-ACK(0),HARQ-ACK(1),次小区的2个比特映射到HARQ-ACK(2),HARQ-ACK(3),从而可以套用表3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发送反馈信息。
表3
Figure BDA0000129623380000072
另外,下行数据一般使用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动态调度。为了使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可以发现PDCCH丢失,在LTE版本8中,引入了DAI(Downlink AssignmentIndex,下行分配索引)技术,用于指示到当前子帧为止绑定窗口内发送的PDCCH的个数。在LTE版本10中定义了2种上行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即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和基于PUC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的方法。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只能支持两个小区采用CA技术的情况,而基于PUCCH格式3的方法可以支持5个小区采用CA技术的情况。在这两种方法中,DAI都可以用于对绑定窗口内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排序。
对于采用CA技术的TDD系统,多个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可以是不一样。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上,每个小区上的哪些下行子帧要发送反馈信息是由系统采用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决定的。这里,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上,依赖于每个小区的实际上下行配置,不同小区上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数可以是不相等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在确定了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之后如何发送反馈信息的问题,所提出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可能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即并不限于系统采用某种反馈信息的定时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类似地,也可以采用基于PUCCH格式3的方法,例如,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在基于PUCCH格式3反馈信息时对每个小区的反馈信息的处理,假设UE配置了N个小区,则按照本发明的方法,UE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可以为2N。
下面举例说明几种可能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图1A至图1D是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参见图1A,主小区(PCell)采用了上下行配置1,次小区(SCell)采用了上下行配置2。对有些子帧,PCell和SCell的双工方向是一致的,例如,两个小区的子帧0都是下行子帧,两个小区的子帧2都是上行子帧;但是对一些特殊的子帧,例如,图1中的子帧3和子帧8,两个小区的双工方向是不一样的。在上行子帧7内,PCell和Scell分别需要发送的两个子帧的反馈信息。而对于上行子帧8,SCell需要发送两个子帧的反馈信息,Pcell只需要发送一个子帧的反馈信息。
参见图1B,Pcell采用了上下行配置1,Scell采用了上下行配置2,但是按照参考上下行配置2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来确定每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反馈定时。
参见图1C,Pcell采用了上下行配置0,Scell采用了上下行配置1,但是按照参考上下行配置2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来确定每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反馈定时。
参见图1D,Pcell采用了上下行配置0,Scell采用了上下行配置1,但是基于LTE版本8中的一个上下行配置作为参考上下行配置来确定每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反馈定时,参考上下行配置中的下行子帧按照参考上下行配置确定反馈信息的定时,参考上下行配置中是上行子帧而实际使用中可以是下行子帧的子帧遵守参考配置中的后续最近的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在图1D中,是根据参考上下行配置0来确定每个下行子帧的反馈定时。
实施例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的方法由UE执行。
210,分别根据在该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
例如,参见图1A,在主小区的上行子帧8上需要发送主小区的下行子帧4的反馈信息,而在主小区的上行子帧8上需要发送次小区的下行子帧3和4的反馈信息。在一个上行子帧上按照实际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子帧的数目来分别确定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反馈信息。例如,主小区需要发送上述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M1,次小区需要发送上述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M2。可按照绑定窗口大小为M1的方法来确定用于指示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并按照处理绑定窗口大小为M2的方法来确定用于指示次小区的第二反馈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这里,绑定窗口是指需要在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集合。
220,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由于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因此,主小区和次小区在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可能是不同的。
具体地,可以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例如,根据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并发送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基于PUCCH格式3的方法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信息的映射信息。
例如,在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中,UE根据表3将主小区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次小区的第二指示信息映射成在某个信道上发送的比特b0,b1,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信息的映射信息是某个信道上发送的比特b0,b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分别对采用不同上下行配置的多个小区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得到的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从而能够实现在各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
在210中,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反馈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将上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
例如,如果一个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不大于2比特,则不需要使用压缩或绑定反馈信息的方法,每个小区反馈的比特数可以固定为2比特,或者按照实际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进行反馈。
在210中,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和/或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一指示信息,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和/或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二指示信息。
在210中,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以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将填充后的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一时间绑定信息,并且将第一时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
例如,空间绑定是指对每个下行子帧的两个码字的反馈信息进行逻辑与操作以得到1比特的指示信息。时间绑定是指根据上述时间绑定表格将绑定窗口内不同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进行压缩处理。
在210中,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反馈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二反馈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将上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
在210中,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该第二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以获得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其中,在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将填充后的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在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二时间绑定信息,并且将第二时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210中,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反馈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将该第二反馈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预设阈值是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可选地,在210中,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该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将第二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获得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其中,第二预设阈值是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如果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将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否则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一时间绑定信息,并将第一时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如果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将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否则对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二时间绑定信息,并将第二时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
例如,如果反馈信息的比特数不大于4比特,直接反馈这些比特;否则,对每个子帧的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如果空间绑定的反馈信息比特总数不大于4比特,直接反馈这些空间绑定反馈信息比特;否则,进一步对空间绑定的反馈信息比特数大于2比特的小区进行时间绑定,使每个小区反馈比特数不大于2比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预设阈值是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第一预设阈值为2,则第二预设阈值为4。
例如,对主小区和次小区的要发送的ACK或NACK分别处理,使得主小区和次小区反馈最多2个比特,当一个小区的ACK或NACK的比特数目大于2时使用空间绑定的方法进行压缩得到空间绑定信息,若空间绑定信息需要进一步压缩,还可以进一步的对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例如,主小区和次小区反馈的比特数目可以固定为2比特,从而对两个小区固定使用4比特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反馈4个比特。可选地,当ACK或NACK的比特数大于等于2时反馈2个比特,否则按照实际需要发送的ACK或NACK的比特数发送。
在220中,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例如,当主小区和次小区共4个比特的指示信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需要反馈时,可以采用上述表3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当主小区和次小区共有其它数目的指示信息需要反馈时,可以采用相应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在该上行信道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在220中,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例如,在为UE配置了N个小区时,即一个主小区和多个次小区,可以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不超过2N个比特的指示信息。
在220中,可以利用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为该下行子帧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可选地,在220中,可以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反馈信息资源指示符ARI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例如,如果发送PDCCH的子帧按照LTE版本8的方法分配了隐含反馈信息信道,则使用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否则使用ARI来动态指示反馈信息信道。基站用高层信令为UE配置2组反馈信息信道,每组包含2N个反馈信息信道。每个子帧的PDCCH中的ARI只用于从一组的2N个反馈信息信道中动态选择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分配给UE。
实施例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的方法由基站执行,与图2的方法相对应,在此适当省略详细的描述。
310,接收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
320,根据该映射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例如,基站可以通过信道盲检在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比特b0,b1,并且可以根据上述表3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330,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反馈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反馈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在330中,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作为第一反馈信息,或者,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第一指示信息上的填充信息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
例如,基站可以根据在主小区上向UE发送下行数据(例如,PDSCH)的各个下行子帧获知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例如,基站知道每个小区在主小区的一个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以及每个小区配置的MIMO传输模式(即每个下行子帧的PDSCH中有两个码字还是一个码字,每个码字的反馈信息为1个比特),由此,基站可以得出在主小区的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每个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例如,仍然参见图1A,基站通过主小区的下行子帧4向UE发送PDSCH,基站知道在主小区的上行子帧8上UE有主小区的1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需要发送,如果每个下行子帧的PDSCH中有1个码字,则基站知道在主小区的下行子帧8上主小区共有1个比特的反馈信息需要发送。由于预先在基站和UE上配置了相同的填充规则以及第一预设阈值,因此,与UE进行的填充相对应,基站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例如,2比特)时,可以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去除填充信息的操作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例如,如果填充规则规定在反馈信息的后面填充1个比特的填充信息,则基站会去除该填充信息以确定主小区需要反馈的1比特的反馈信息。
在330中,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
例如,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计算UE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后得到的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作为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并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或者,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第一指示信息的填充以得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并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例如,查找上述时间绑定表格),以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并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
在330中,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指示信息作为第二反馈信息,或者,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第一指示信息上的填充信息以确定第二反馈信息。
在330中,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二反馈信息。
例如,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计算UE对第二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后得到的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在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指示信息作为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并对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二反馈信息,或者,在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第二指示信息的填充以得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并对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二反馈信息;在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例如,查找上述时间绑定表格),以获得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并对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二反馈信息。
在330中,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作为第一反馈信息,将第二指示信息作为第二反馈信息,其中,第二预设阈值是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在330中,在第一指示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将第二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二反馈信息。
例如,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分别计算UE对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后得到的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分别将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作为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并且分别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分别对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并且分别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得到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
在330中,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根据该映射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330中,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根据该映射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实施例三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的方法由UE执行。
410,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使该主小区与该次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均有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要发送。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按照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实际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子帧的数目的最大值,即max(M1,M2),采用一致的方法来处理每个小区的反馈信息,其中在该上行子帧上实际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主小区的子帧的数目为M1,实际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次小区的子帧的数目为M2,也可以是在该上行子帧上实际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主小区的子帧的数目为M2,而实际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次小区的子帧的数目为M1。例如,第一数目可以是M2,也可以大于M2。例如,可以按照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的方法中对绑定窗口大小的定义来处理每个小区的反馈信息,也可以根据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的方法中对绑定窗口的定义,按照这个绑定窗口内每个小区上实际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数目的最大值来处理每个小区的反馈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绑定窗口的大小可以大于M2。
420,根据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确定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
例如,对主小区和次小区的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和/或时间绑定,以便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430,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例如,与220类似,基站在该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UE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对在主小区的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各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便可以采用一致的方法处理各小区的反馈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在各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数目等于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中的最大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主小区的下行子帧为集合K1,该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次小区的下行子帧集合为集合K2,且该集合K1是该集合K2的子集时,在410中,可以将该主小区上属于该集合K2且不属于该集合K1的那些子帧的反馈信息设置为非连续性传输信息(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当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次小区的下行子帧为集合K1,该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主小区的下行子帧集合为集合K2,且该集合K1是该集合K2的子集时,在410中,可以将该次小区上属于该集合K2且不属于该集合K1的那些子帧的反馈信息设置为非连续性传输信息DTX。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数目为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的绑定窗口的大小,第一数目大于在上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且第一数目大于在上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在310中可对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
可选的,在410中,对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中待填充反馈信息的小区的反馈信息进行排序;在待填充反馈信息的小区的反馈信息中的第一个反馈信息为肯定确认信息ACK时,在第一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肯定确认信息,以确定填充后的反馈信息,或者,在第一个反馈信息为否定确认信息NACK或非连续性传输信息DTX时,在第一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DTX,以确定填充后的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在半静态调度业务时,将下行分配索引DAI等于1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并且将该半静态调度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二个反馈信息信道;在不存在半静态调度业务时,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2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一个反馈信息的信道,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1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二个反馈信息的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420中,可以对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处理和/或时间绑定处理,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430中,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或者,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实施例四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的方法由基站执行。
510,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520,根据该映射信息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例如,基站可以通过信道盲检在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比特b0,b1,并且可以根据上述表3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530,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
例如,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该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并且将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
540,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一数目从该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去除填充信息,以确定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的反馈信息,和/或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次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一数目从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去除填充信息,以确定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次小区的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对在主小区的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各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便可以采用一致的方法处理各小区的反馈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在各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对于基站侧,执行与终端相对应的方法以确定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一个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数目等于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主小区和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中的最大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数目为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的绑定窗口的大小,第一数目大于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反馈信息的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且第一数目大于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在520中,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根据该映射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520中,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根据该映射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实施例五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实施例五是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方法中一个或多个步骤的细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对每个小区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发送的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分别进行处理,使得每个小区最终要反馈最多两比特的指示信息。这里,设一个小区最终要反馈的两个比特的指示信息为x0,x1,其可以直接对应某个PDSCH的反馈信息,也可以是对各个PDSCH的反馈信息通过某种压缩或绑定操作(例如,空间绑定或时间绑定)处理得到的信息。
610,确定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每个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例如,2比特)。
可以根据该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和该小区是否配置了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模式,确定需要发送的该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最大比特数目。例如,当上述下行子帧的数目为2且该小区配置了MIMO传输模式(即每个下行子帧的PDSCH中有两个码字)时,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最大比特数目为4。
620,如果该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2比特,则不需要使用对反馈信息进行绑定的方法,可以直接反馈这些反馈信息的比特或者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2比特时可以填充反馈信息后再发送。
例如,在该上行子帧上该小区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子帧数为2,且每个子帧只需要反馈一个比特的反馈信息,即未采用MIMO传输模式,这时可以直接得到要发送的两个比特x0,x1。在该上行子帧上该小区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数为1且该小区的下行子帧需要反馈两个比特的反馈信息时,也可以直接得到要反馈的两个比特x0,x1,他们依次对应于该下行子帧内的PDSCH的两个码字。在该上行子帧上该小区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数为1且该子帧只需要发送一个比特的反馈信息时,可以直接把该反馈信息的比特映射为要反馈的比特x0,同时填充一个空闲比特x1,该空闲比特可以映射为DTX,从而得到两个要反馈的比特。可选地,这个小区也可以只反馈一比特x0,而不添加空闲比特x1。另外,依赖于采用的反馈信息的定时方法,可能出现在一个上行子帧上一个小区不需要反馈任何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这时,可以固定添加两个空闲比特x0,x1得到两个要反馈的比特,空闲比特可以映射为DTX。可选地,该小区也可以不反馈任何信息。可选地,也可以按照该小区配置的传输模式,如果一个下行子帧需要反馈两个比特的反馈信息,则填充两个空闲比特x0,x1得到两个要反馈的比特,如果一个下行子帧需要反馈一个比特的反馈信息,则只填充一个空闲比特x0得到一个要反馈的比特。
630,如果该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2比特,则对每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具体地说,在每个下行子帧需要反馈两个反馈信息比特时,对同一个下行子帧的PDSCH的两个码字的反馈信息进行与操作,例如,当两个反馈信息都是ACK时,才得到绑定的ACK,否则得到绑定的NACK/DTX。
640,确定该小区在每个下行子帧进行空间绑定之后得到的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是否超过目标2比特。
650,如果空间绑定之后得到的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2比特,即在一个上行子帧上一个小区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数为2且每个子帧需要发送两个反馈信息比特时,两个比特的空间绑定信息分别映射为指示信息x0,x1。
660,如果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仍然大于2比特,即在该上行子帧上该小区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数大于2时,进一步对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例如,当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数为3或者4时,可以分别采用表1和表2的映射方法,时间绑定之后的两个比特分别映射为指示信息x0,x1。
针对每个小区分别执行610至660之后,每个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最终要反馈的指示信息x0,x1不大于两个比特,从而可以套用类似表3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发送ACK或NACK信息。
在采用信道选择的方法时,每个小区反馈的比特数目可以固定为2比特,从而对两个小区固定使用4比特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反馈4个比特。可选地,也可以根据每个小区实际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来决定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这样两个小区要发送的反馈信息比特总数不是恒定的。
在发送上述反馈信息时,每个要反馈的比特需要对应分配一个备选反馈信息信道。当一个子帧需要分配一个反馈信息信道时,对于主小区或者采用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可根据调度该子帧的PDCCH隐含得到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对于采用非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可根据PDCCH中的ARI(ACK或NACK Resource Indicator,ACK或NACK资源指示)得到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当一个子帧需要分配两个反馈信息信道时,对于主小区或者采用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可以根据调度该子帧的PDCCH隐含得到两个反馈信息信道;对于采用非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可根据PDCCH中的ARI得到两个反馈信息信道。
在每个小区固定反馈2个比特时,如果在一个上行子帧上一个小区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数为1且这个子帧只需要反馈一个反馈信息比特,则对于主小区或者采用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可根据调度这个子帧的PDCCH隐含得到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对于采用非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可根据PDCCH中的ARI得到一个反馈信息信道。信道选择的方法保证了不会选择空闲比特对应的反馈信息信道,所以可以不分配空闲比特的反馈信息信道。可选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分配了空闲比特对应的反馈信息信道,但这个反馈信息信道实际上是不使用的。如果在一个上行子帧上一个小区不需要反馈任何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即两个比特x0,x1都是空闲比特,信道选择的方法保证了不会选择这两个空闲比特对应的反馈信息信道,所以实际上可以不分配比特x0,x1对应的反馈信息信道。可选地,如果采用其他方法分配了x0,x1对应的反馈信息信道,这两个反馈信息信道实际也是不使用的。
在每个小区固定反馈2个比特时,主小区的两个比特x0,x1依次映射到比特HARQ-ACK(0),HARQ-ACK(1),两个备选反馈信息信道依次映射到备选信道nPUCCH_0,nPUCCH_1;次小区的两个比特x0,x1依次映射到比特HARQ-ACK(2),HARQ-ACK(3),两个备选反馈信息信道依次映射到备选信道nPUCCH_2,nPUCCH_3,从而可以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用nPUCCH_0,nPUCCH_1,nPUCCH_2,nPUCCH_3四个信道来反馈4比特信息HARQ-ACK(0),HARQ-ACK(1),HARQ-ACK(2),HARQ-ACK(3)。例如,可以使用如表3所示的信道选择的映射表格,或者也可以使用其他映射表格,本发明不做限制。
对于根据每个小区实际需要反馈的反馈信息比特数目来决定反馈比特数目的方法,例如,主小区需要反馈A个比特,次小区需要反馈B个比特,这里A加B的和小于等于4,则主小区的反馈比特依次映射到比特HARQ-ACK(0),...,HARQ-ACK(A-1),备选反馈信息信道依次映射到备选信道nPUCCH_0,...,nPUCCH_(A-1);次小区的反馈比特依次映射到比特HARQ-ACK(A),...,HARQ-ACK(A+B-1),备选反馈信息信道依次映射到备选信道nPUCCH_(A),...,nPUCCH_(A+B-1),从而可以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用nPUCCH_0,...,nPUCCH_(A+B-1)这A+B个信道来反馈A+B比特信息HARQ-ACK(0),...,HARQ-ACK(A+B-1)。例如,可以基于如表3所示的信道选择的映射表格,或者也可以使用其他映射表格,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每个小区的实际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即绑定窗口的大小)来处理其反馈信息,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信道选择方法的4比特信息的反馈能力,从而最大化下行吞吐量。
实施例六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实施例六是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方法中一个或多个步骤的细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两个小区(主小区和次小区)在同一个上行子帧内要反馈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来决定处理反馈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支持对两个小区反馈最多4比特信息,也可以用于在基于PUCCH格式3的方法,支持UE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可以为2N,其中N表示UE配置的小区的数目。
710,确定两个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是否超过目标4比特。
根据每个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数目和每个下行子帧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确定两个小区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最大比特数目。例如,主小区需要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2且每个下行子帧发送的反馈信息为2比特,次小区需要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1且每个下行子帧发送的反馈信息为2比特,则两个小区需要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为6比特。
720,如果两个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4比特,则不需要使用压缩反馈信息的方法,可以直接反馈这些反馈信息的比特或者填充反馈信息后发送这些反馈信息的比特。
730,如果两个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4比特,则分别对每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具体地说,在每个下行子帧需要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两个比特的反馈信息时,对同一个下行子帧的PDSCH的两个码字的反馈信息进行与操作,例如,当两个反馈信息都是ACK时,才得到绑定的ACK,否则得到绑定的NACK/DTX。
740,确定两个小区在空间绑定之后得到的两个小区的空间绑定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是否超过目标4比特。
750,如果两个小区的空间绑定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4比特,则在该上行子帧上反馈这些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
760,如果两个小区的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仍然大于4比特,则进一步对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2比特的小区进行时间绑定,使每个小区反馈的比特数目不大于2比特。
在采用信道选择的方法时,每个要反馈的比特需要对应分配一个备选反馈信息信道。当一个子帧需要分配一个反馈信息信道时,对于主小区或者采用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可以根据调度该子帧的PDCCH隐含得到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对于采用非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可根据PDCCH中的ARI得到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当一个子帧需要分配两个反馈信息信道时,对于主小区或者采用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可以根据调度这个子帧的PDCCH隐含得到两个反馈信息信道;对于采用非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根据PDCCH中的ARI得到两个反馈信息信道。
如果在一个上行子帧上一个小区不需要反馈任何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可以不对这个小区反馈信息,从而不需要分配反馈信息信道。或者,根据该小区的传输模式,如果一个子帧需要反馈1比特的反馈信息,则对这个小区发送一个填充空闲比特;如果一个子帧需要反馈2比特的反馈信息,则对这个小区发送两个填充的空闲比特。信道选择的方法保证了不会选择空闲比特对应的反馈信息信道,所以实际上可以不分配空闲比特对应的反馈信息信道。可选地,如果采用其他方法分配了空闲比特对应的反馈信息信道,这两个反馈信息信道实际也是不使用的。
例如,在主小区需要反馈A个比特,次小区需要反馈B个比特,这里A加B的和小于等于4,主小区的反馈比特依次映射到比特HARQ-ACK(0),...,HARQ-ACK(A-1),备选反馈信息信道依次映射到备选信道nPUCCH_0,...,nPUCCH_(A-1);次小区的反馈比特依次映射到比特HARQ-ACK(A),...,HARQ-ACK(A+B-1),备选反馈信息信道依次映射到备选信道nPUCCH_(A),...,nPUCCH_(A+B-1)。从而可以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用nPUCCH_0,...,nPUCCH_(A+B-1)在这A+B个信道来反馈A+B比特信息HARQ-ACK(0),...,HARQ-ACK(A+B-1)。例如,可以基于如表3所示的信道选择的映射表格,或者也可以使用其他映射表格,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另外,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五中,对主小区或者采用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上面描述的备选反馈信息信道分配方法是假设一定存在PDCCH隐含映射的反馈信息信道。然而,如果根据系统采用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按照在LTE版本8中定义的隐含反馈信息信道分配方法,可能不存在对应的隐含反馈信息信道。例如,对图1B所示的定时方法,虽然主小区采用了上下行配置1,但是按照参考上下行配置2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来确定每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反馈定时。按照这个定时关系,下行子帧9的反馈信息在上行子帧7中发送,但是按照LTE版本8的方法,在子帧7中没有为下行子帧9分配隐含反馈信息信道,实际上在LTE版本8中下行子帧9的隐含反馈信息信道是在子帧3中分配的。
这时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对主小区或者采用跨载波调度下的次小区分配反馈信息信道。假设按照系统采用的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主小区的一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要在一个上行子帧内发送,但是按照LTE版本8的方法,在这个上行子帧内不存在为这个下行子帧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
一种方法是为该上行子帧增加分配对该下行子帧的隐含反馈信息信道资源,从而可以根据这个下行子帧的PDCCH隐含得到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这些新分配的隐含反馈信息信道可以与LTE版本8中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者不重叠。这样,因为这个下行子帧也分配了隐含反馈信息信道,本发明上面的方法可以直接使用。
另一种方法是用高层半静态配置多个反馈信息信道,并利用PDCCH中的ARI来动态指示实际使用的反馈信息信道。
根据ARI的比特数目N,基站可以用高层信令为UE配置2N组反馈信息信道,每组包含的反馈信息信道个数等于一个小区在这个上行子帧上要反馈的有效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具体地说,如果在这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数为1,且这个子帧只需要反馈一个反馈信息比特,则每组包含1个反馈信息信道;否则,每组包含2个反馈信息信道。然后,基站用PDCCH中的ARI动态指示当前哪一组反馈信息信道实际分配给UE。
可选地,对绑定窗口内的下行子帧分别处理,如果发送PDCCH的子帧按照LTE版本8的方法分配了隐含反馈信息信道,则按照LTE版本8的方法得到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否则使用ARI来动态指示反馈信息信道。具体地说,基站用高层信令为UE配置2组反馈信息信道,每组包含2N个反馈信息信道。每个子帧的PDCCH中的ARI只用于从一组的2N个反馈信息信道中动态选择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分配给UE。例如,DAI等于1的PDCCH中的ARI从第一组反馈信息信道中动态指示一个信道分配给UE,DAI等于2的PDCCH中的ARI从第二组反馈信息信道中动态指示一个信道分配给UE;或者,对在一个上行子帧反馈2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情况,可以按照子帧索引的自然顺序,或者重新排序,第一个子帧的PDCCH中的ARI从第一组反馈信息信道中动态指示一个信道分配给UE,第二个子帧的PDCCH中的ARI从第二组反馈信息信道中动态指示一个信道分配给UE。如果在一个上行子帧上一个小区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数为1,且这个子帧需要反馈两个反馈信息比特,则可以用这个子帧的PDCCH中的ARI分别从每组反馈信息信道中动态指示的一个信道分配给UE,从而分配两个反馈信息信道。采用这种方法,当绑定窗口里有些子帧具有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而另一些子帧没有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时,可以只对不存在隐含反馈信息信道的下行子帧才动态分配额外的反馈信息信道,从而降低反馈信息信道的开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每个小区的实际绑定窗口大小来处理其反馈信息,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信道选择方法的4比特信息反馈能力,从而最大化下行吞吐量。
实施例七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七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实施例七是对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的方法中一个或多个步骤的细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采用配置反馈定时关系的方法中定义的绑定窗口来表示某个小区(主小区或次小区)在主小区一个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绑定窗口的值即为该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的数目。需要说明的是,该绑定窗口的大小可以大于或等于该小区实际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例如,在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反馈定时关系均采用相同的参考上下行配置的反馈定时关系时,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主小区的绑定窗口和次小区的绑定窗口可能都是根据参考上下行配置的反馈定时关系确定的绑定窗口的子集。下面的实施例以绑定窗口的值等于该小区实际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例进行说明。
810,UE在下行子帧上接收下行信息并生成相应的反馈信息。
例如,UE在主小区的M1个下行子帧上接收下行信息并生成相应的反馈信息,在次小区的M2个下行子帧上接收下行信息并生成相应的反馈信息,其中主小区的绑定窗口中的M1个下行子帧和次小区的绑定窗口中的M2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将在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
820,比较各个小区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确定各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数目中的最大值。例如,通过比较确定M2=max(M1,M2)。
830,对下行子帧的数目不是最大值的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便各在该上行子帧上均有与相同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要发送。
例如,UE通过在主小区的M1个子帧的反馈信息基础上添加或填充M2-M1个子帧的反馈信息,以得到M2个子帧的反馈信息,从而在两个小区上都有M2个子帧的反馈信息需要反馈。在这里,填充的反馈信息可以是ACK、NACK或者DTX。换句话说,在填充反馈信息后,两个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绑定窗口的值均为M2。
具体来说,可以将主小区上的M1个子帧的反馈信息作为前M1个子帧的反馈信息,并填充M2-M1个DTX,构成M2个子帧的要反馈的反馈信息。这样,每个小区上都有M2个子帧的要发送反馈信息,以便按照LTE版本10中得处理绑定窗口为M2的方法来发送两个小区的反馈信息。特别地,对于M2等于1且M1等于0的情况,如果按照绑定窗口为M2的小区的传输模式,每个子帧要反馈2比特的反馈信息,填充的DTX实际上代表两个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的反馈信息都是DTX。
可选地,假设在一个上行子帧上,主小区的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子帧集合记为集合K1,次小区的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子帧集合为集合K2。如果K1是K2的一个子集,则可以把主小区上属于集合K2但不属于集合K1的那些子帧的反馈信息固定设置为DTX,从而每个小区上都有M2个子帧要发送反馈信息,然后按照LTE版本10中得处理绑定窗口为M2的方法来发送这些反馈信息。
840,UE按照LTE版本10中的处理绑定窗口大小为上述最大值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在上述上行子帧上发送各小区的反馈信息。
例如,在这个上行子帧上,主小区要反馈2个子帧的反馈信息,而次小区要反馈4个子帧的反馈信息,则按照每个小区反馈4个子帧的反馈信息的方法统一处理这两个小区,从而可以复用LTE版本10已经定义的在绑定窗口大小为4时采用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具体来说,首先,将主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反馈的2个子帧的反馈信息填充为4个子帧的反馈信息;其次,对主小区和次小区的4个子帧进行空间绑定各得到4比特的反馈信息;接下来,利用上述表格2对主小区和次小区的4个比特进行时间绑定各得到2比特的反馈信息;最后,利用表3进行信道选择映射并通过相应的信道发送反馈信息。
图8中的方法以绑定窗口的值等于该小区实际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下面将以绑定窗口的值大于该小区实际需要发送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为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依赖于定义反馈消息的定时关系的方法,有可能出现在一个上行子帧上设置了一个比较大的绑定窗口,也就是说,在一个小区上需要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是它的一个子集;或者在两个小区上需要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都是它的子集。
例如,在图1C中,Pcell采用了配置0,Scell采用了配置1,但是系统是按照参考上下行配置2来确定反馈消息的定时关系。按照在LTE版本8中对参考上下行配置2的定义,子帧9、0、1和3的反馈信息是在子帧7上发送,即绑定窗口大小为4。但是,Pcell只有子帧0和1是下行子帧,Scell只有子帧9、0和1是下行子帧,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小区上实际的下行子帧都是上述根据参考上下行配置2确定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时定义的绑定窗口的子集。
例如,在图1D中,假设确定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的方法是以LTE版本8中的一个上下行配置为参考上下行配置,参考上下行配置中的下行子帧就按照参考上下行配置确定反馈信息的定时,参考上下行配置中是上行子帧而实际使用中可以是下行子帧的子帧遵守参考上下行配置中的后续最近的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定时。例如,以配置0为参考上下行配置,可以定义子帧3、4和5都遵守子帧5在配置0的反馈消息的定时,即按照这个定时关系的定义,这个绑定窗口的大小为3。在图1D中,Pcell是配置0,Scell是配置1,并且就以Pcell的配置0作为参考上下行配置。因为Scell实际采用了配置1,只有子帧4和5才是下行子帧,实际的发送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只等于2。
对于上述绑定窗口大于该小区实际需要发送的下行子帧的数目的情况,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处理反馈信息:
一种方法是按照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的方法中对绑定窗口大小的定义来处理每个小区的反馈信息。例如,在图1C中,首先对各小区的填充反馈信息,以便每个小区都有与4个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要发送,按照上下行配置2的绑定窗口大小为4的处理方法,对每个小区首先进行空间绑定,然后按照绑定窗口大小为4来进行时间绑定,从而对于每个小区可以得到2比特的反馈信息。又如,在图1D中,按照以配置0为参考的定时关系处理Scell,其绑定窗口大小3,这样对于每个小区首先进行空间绑定,然后按照绑定窗口大小3来进行时间绑定,从而对于每个小区得到2比特的反馈信息。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的方法中对绑定窗口的定义,按照这个绑定窗口内每个小区上实际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数目的最大值来处理每个小区的反馈信息。例如,在图1C中,Pcell内有两个子帧需要发送反馈信息,Scell上有3个子帧需要发送反馈信息,所以可以按照绑定窗口大小3的处理方法,对每个小区首先进行空间绑定,然后按照绑定窗口大小3来进行时间绑定,从而对每个小区得到2比特的反馈信息。又如,在图1D中,Pcell内有1个子帧需要发送反馈信息,Scell上有2个子帧需要发送反馈信息,所以可以按照绑定窗口大小2的处理方法,对每个小区进行空间绑定,从而对每个小区得到2比特的反馈信息。
另外,在如表2所示的时间绑定方法中,为了在基站发送4个子帧的数据时,使重复映射的两个事件的发生概率差别最大化,存在状态“A,D,D,D”和“A,A,A,A”的重复映射。“A,D,D,D”事件的发生依赖于UE正确收到第一份数据且丢掉后3个PDCCH,所以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很低。当基站只调度小于4(例如3个)个子帧的数据时,“A,A,A,A”事件是不可能的,所以UE这时候只能汇报“A,D,D,D”事件,它的出现依赖于UE正确收到第一份数据并且丢掉后续其他PDCCH(例如,后2个),这仍然是个概率很小的事件,所以它对下行吞吐量的贡献很小。
假设主小区实际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数为M1,次小区实际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子帧数为M2。不失一般性,假设M1小于M2。当M2等于4且M1<M2时,按照上面的分析,直接对绑定窗口大小为M1的小区使用表2的映射方法,由于UE只能汇报“A,D,D,D”事件,会导致性能下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解决思路是尽可能避免汇报“A,D,D,D”事件。具体地说,对绑定窗口大小为M1的小区的M1个反馈信息排序,即按照LTE版本10的方法,如果存在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持久调度)业务,则SPS的反馈信息是第一个反馈,接下来其他反馈信息按照DAI的顺序依次排列;如果不存在SPS业务,反馈信息直接按照DAI的顺序依次排列。当第一个反馈信息是ACK时,在这个小区的M1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ACK;当第一个反馈信息是NACK/DTX时,在这个小区的M1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DTX。然后在这M1+1个反馈信息之后添加DTX得到M2个反馈信息。基于表2的映射表格,可以得到这时候的有效映射方法如表4所示,其中HARQ-ACK(0)是填充的反馈信息。左侧的一列是在这个方法中可以出现的反馈状态,右侧的列是对应表3的映射表格时映射的两比特反馈信息。
表4
Figure BDA0000129623380000301
相应地,对基于信道选择的方法,反馈信息信道资源分配也调整为,如果存在SPS业务,则DAI等于1的PDCCH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第一个反馈信息信道,SPS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第二个反馈信息信道;如果不存在SPS业务,则DAI等于2的PDCCH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第一个反馈信息信道,DAI等于1的PDCCH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第二个反馈信息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对两个小区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处理反馈信息,可以复用在LTE版本10中定义的绑定窗口大小为1、2、3和4的信道选择映射表格,从而降低标准化的复杂度。另外,通过采用上述表4的方法,降低了对下行吞吐量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及实施例七是以UE作为执行该方法的主体为例进行说明,UE执行上述方法相当于对反馈信息进行了编码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基站侧也要执行与上述编码操作相对应的解码操作,以便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映射信息确定UE实际上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具体的解码过程与上述编码过程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下面分别结合图9至图12描述相应的用户设备、基站和系统,以及相应的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实施例八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八的用户设备900的结构性示意图。用户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10和发送器920。
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分别根据在该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
发送器920被配置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分别对采用不同上下行配置的多个小区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反馈信息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从而能够实现在各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
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反馈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将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一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以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将填充后的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一时间绑定信息,并且将第一时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反馈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二反馈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将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
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二的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以获得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将填充后的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对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二时间绑定信息,并且将第二时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反馈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反馈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将第二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获得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在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如果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将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否则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对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一时间绑定信息,并将第一时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如果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将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否则处理器910被配置为对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二时间绑定信息,并将第二时间绑定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第二预设阈值是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需要说明的是:该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第一预设阈值为2。
发送器920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该指示信息或者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发送器920可以利用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为该下行子帧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或者可以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反馈信息资源指示符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用户设备900的各个硬件或硬件与相应软件的配合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一的方法的210和220。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可读媒体(或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一的方法的210和220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第一预设阈值为2。
上述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包括: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在上述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或者,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利用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为各个下行子帧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在上述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或者,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反馈信息资源指示符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
实施例九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九的基站1000的结构性示意图。基站1000包括:处理器1010和接收器1020。
接收器1020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
处理器1010被配置为根据该映射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反馈信息,并且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反馈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九可以分别对采用不同上下行配置的多个小区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反馈信息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从而能够实现在各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处理器1010被配置为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作为第一反馈信息,或者,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第一指示信息上的填充信息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
处理器1010被配置为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
处理器1010被配置为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指示信息作为第二反馈信息,或者,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第一指示信息上的填充信息以确定第二反馈信息。
处理器1010被配置为在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二反馈信息。
处理器1010被配置为在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作为第一反馈信息,将第二指示信息作为第二反馈信息,其中,第二预设阈值是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处理器1010被配置为在第一指示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一反馈信息,将第二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第二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第一预设阈值为2。
接收器1020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在该上行子帧上接收该指示信息或者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在该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接收器1020可以利用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为该下行子帧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在该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或者可以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反馈信息资源指示符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在该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基站1000的各个硬件或硬件与相应软件的配合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方法的310、320和330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可读媒体(或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方法的310、320和330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反馈信息包括ACK或NACK,第一预设阈值为2。
上述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根据该映射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
实施例十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的用户设备1100的结构性示意图。用户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1110和发送器1120。
处理器1110被配置为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使该主小区与该次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均有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要发送;并且根据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确定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
发送器1120被配置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该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该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对在主小区的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各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便可以采用一致的方法处理各小区的反馈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在各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第一数目等于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主小区和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中的最大值,其中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中的主小区在该上行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不是该最大值。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第一数目为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的绑定窗口的大小,第一数目大于在上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且第一数目大于在上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的该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处理器1110被配置为对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处理器1110被配置为对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中待填充反馈信息的小区的反馈信息进行排序;在待填充反馈信息的小区的反馈信息中的第一个反馈信息为肯定确认信息时,在第一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肯定确认信息,以确定填充后的反馈信息,或者,在第一个反馈信息为否定确认信息或非连续性传输信息时,在第一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非连续性传输信息,以确定填充后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发送器1120被配置为在存在半静态调度业务时,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1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并且将该半静态调度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二个反馈信息信道;在不存在半静态调度业务时,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2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一个反馈信息的信道,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1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二个反馈信息的信道。
用户设备1100的各个硬件或硬件与相应软件的配合所执行的操作和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三中的方法的410、420和430。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可读媒体(或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三中的方法的410、420和430的操作。
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
实施例十一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十一的基站1200的结构性示意图。基站1200包括:处理器1210和接收器1220。
接收器1220被配置为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处理器1210被配置为根据该映射信息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一数目去除该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主小区的反馈信息,和/或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第一数目去除该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该次小区的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对在主小区的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各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便可以采用一致的方法处理各小区的反馈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在各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发送反馈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数目等于在该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下行子帧的数目中的最大值。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第一数目为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的绑定窗口的大小,第一数目大于在上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且第一数目大于上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该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处理器1210被配置为对该主小区和该次小区中待填充反馈信息的小区的反馈信息进行排序;在待填充反馈信息的小区的反馈信息中的第一个反馈信息为肯定确认信息时,在第一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肯定确认信息,以确定填充后的反馈信息,或者,在第一个反馈信息为否定确认信息或非连续性传输信息时,在第一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非连续性传输信息,以确定填充后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作为补充或者例外,接收器1220在存在半静态调度业务时,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1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并且将该半静态调度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接收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二个反馈信息信道;在不存在半静态调度业务时,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2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接收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一个反馈信息的信道,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1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接收该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二个反馈信息的信道。
基站1200的各个硬件或硬件与相应软件的配合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四的方法的510、520、530和540。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可读媒体(或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三中的方法的510、520、530和540的操作。
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
实施例十二
实施例十二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实施例八中的用户设备900和实施例九中的基站1000。作为选择或者例外,实施例十二还提供另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实施例十中的用户设备1100和实施例十一中的基站120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第一”和“第二”只是用于区分,不代表先后或大小的含义。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或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若干个反馈信息(例如,两个反馈信息,分别为ACK,ACK),还可以是将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主小区或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经过空间绑定和/或时间绑定以后得到的若干个比特(例如,两个比特,分别为A,A)。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基于某种信道选择映射表格或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或基于其他映射规则得到的若干个比特(例如,两个比特,分别为:1,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器件或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器件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器件或单元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器件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器件或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器件或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器件或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器件或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根据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和次小区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所述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所述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别根据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和次小区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并将所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以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其中,
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并将填充后的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一时间绑定信息,并且将所述第一时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二反馈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并将所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二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以获得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其中,
在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并将填充后的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二时间绑定信息,并且将所述第二时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别根据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和次小区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是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获得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是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
如果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否则对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一时间绑定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时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如果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否则对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二时间绑定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时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包括:
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或者,
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为各个下行子帧隐含分配的反馈信息信道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或者,
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反馈信息资源指示符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7.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所述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上的填充信息以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作为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上的填充信息以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作为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是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为分别根据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和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
发送器,被配置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所述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所述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并将所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以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并将填充后的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一时间绑定信息,并且将所述第一时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二反馈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并将所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二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以获得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填充,以使填充后的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并将填充后的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二时间绑定信息,并且将所述第二时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是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获得第一空间绑定信息,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进行空间绑定,获得第二空间绑定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是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如果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否则对所述第一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一时间绑定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时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否则对所述第二空间绑定信息进行时间绑定,以获得第二时间绑定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时间绑定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同一上行子帧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第二反馈信息;
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所述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上的填充信息以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作为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去除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上的填充信息以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作为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是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两倍;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比特数目的总和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进行空间绑定的反向操作和/或时间绑定的反向操作以确定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17.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使所述主小区与所述次小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均有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要发送;
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次小区的与所述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确定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所述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所述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目等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中的最大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为集合K1,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集合为集合K2,且所述集合K1是所述集合K2的子集时,
所述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包括:
将所述主小区上属于所述集合K2且不属于所述集合K1的那些子帧的反馈信息设置为非连续性传输信息;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为集合K1,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集合为集合K2,且所述集合K1是所述集合K2的子集时,
所述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包括:
将所述次小区上属于所述集合K2且不属于所述集合K1的那些子帧的反馈信息设置为非连续性传输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目为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的绑定窗口的大小,所述第一数目大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且所述第一数目大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所述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包括:
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所述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包括:
对所述主小区和所述次小区中的待填充反馈信息的小区的反馈信息进行排序;
在所述待填充反馈信息的小区的反馈信息中的第一个反馈信息为肯定确认信息时,在所述第一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肯定确认信息,以获得填充后的反馈信息,或者,
在所述第一个反馈信息为否定确认信息或非连续性传输信息时,在所述第一个反馈信息之前填充一个非连续性传输信息,以获得填充后的反馈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半静态调度业务时,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1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所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一个反馈信息信道,并且将所述半静态调度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所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二个反馈信息信道;
在不存在半静态调度业务时,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2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所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一个反馈信息的信道,将下行分配索引等于1的物理控制信道所指示的反馈信息信道作为发送所述填充后的反馈信息的第二个反馈信息的信道。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包括:
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或者,
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24.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
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一数目去除所述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反馈信息,和/或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次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一数目去除所述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次小区的反馈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目等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中的最大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目为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的绑定窗口的大小,所述第一数目大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且所述第一数目大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基于信道选择映射表格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
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格式3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2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为对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或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以使所述主小区与所述次小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均有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要发送;并且用于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次小区的与所述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确定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次小区的各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的第二指示信息;
发送器,被配置为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其中,所述主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不同于所述次小区采用的上下行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目等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中的最大值。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目为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的绑定窗口的大小,所述第一数目大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且所述第一数目大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所述次小区填充反馈信息。
3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在主小区的同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映射信息;
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映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一数目去除所述主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反馈信息,和/或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次小区的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目和所述第一数目去除所述次小区的与第一数目的下行子帧相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的填充信息,以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的所述次小区的反馈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目等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和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中的最大值。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目为配置反馈信息的定时关系中的绑定窗口的大小,所述第一数目大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且所述第一数目大于在所述上行子帧上需要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次小区的下行子帧的数目。
3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或者,
如权利要求28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和如权利要求31至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CN201210004785.0A 2012-01-09 2012-01-09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Active CN102820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4785.0A CN102820960B (zh) 2012-01-09 2012-01-09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410389962.0A CN104135353B (zh) 2012-01-09 2012-01-09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
ES16186563T ES2697909T3 (es) 2012-01-09 2013-01-09 Procedimiento para implementar una solicitud de repetición automática híbrida y equipo de usuario correspondiente
SG11201508973QA SG11201508973QA (en) 2012-01-09 2013-01-09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SG10201605402UA SG10201605402UA (en) 2012-01-09 2013-01-09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PCT/CN2013/070274 WO2013104310A1 (zh) 2012-01-09 2013-01-09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EP13735788.5A EP2717507B1 (en) 2012-01-09 2013-01-09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implemen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ES13735788.5T ES2618005T3 (es) 2012-01-09 2013-01-09 Procedimiento, equipo de usuario y estación base para implementar una solicitud de repetición automática híbrida
EP16186563.9A EP3182633B1 (en) 2012-01-09 2013-01-09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nd corresponding user equipment
US14/142,576 US10298351B2 (en) 2012-01-09 2013-12-27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4785.0A CN102820960B (zh) 2012-01-09 2012-01-09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9962.0A Division CN104135353B (zh) 2012-01-09 2012-01-09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0960A true CN102820960A (zh) 2012-12-12
CN102820960B CN102820960B (zh) 2014-08-20

Family

ID=4730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9962.0A Active CN104135353B (zh) 2012-01-09 2012-01-09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
CN201210004785.0A Active CN102820960B (zh) 2012-01-09 2012-01-09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9962.0A Active CN104135353B (zh) 2012-01-09 2012-01-09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8351B2 (zh)
EP (2) EP3182633B1 (zh)
CN (2) CN104135353B (zh)
ES (2) ES2697909T3 (zh)
SG (2) SG10201605402UA (zh)
WO (1) WO201310431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4310A1 (zh) * 2012-01-09 2013-07-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9775076B2 (en) 2012-09-29 2017-09-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resetting high spe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entity
CN107409386A (zh) * 2015-03-04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964848A (zh) * 2013-03-28 2018-12-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95253A1 (zh) * 2017-11-14 2019-05-2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166208A (zh) * 2018-02-14 2019-08-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18835A1 (en) * 2015-01-26 2016-07-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ituting feedback signal for harq
WO2017014427A1 (en) 2015-07-20 2017-0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a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EP3399681A4 (en) * 2016-01-19 2018-1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channel
CN109565369B (zh) 2016-09-23 2022-06-10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79458A1 (en) * 2008-03-24 2009-11-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plink and Down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Communications
CN101951684A (zh) * 2010-09-30 2011-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1989897A (zh) * 2010-11-15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认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38641A1 (en) * 2005-10-17 2008-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Uplink cell chang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350946A (zh) * 2007-07-19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广播业务负载统计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8942080B2 (en) * 2008-04-17 2015-01-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bundled ACK/NAK bits
CN101404526B (zh) * 2008-11-03 2013-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处理方法
AU2009335014B2 (en) * 2008-12-30 2014-02-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 channel feedback for multiple downlink carrier operations
KR101551496B1 (ko) * 2009-02-05 2015-09-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WO2010124238A2 (en) * 2009-04-24 2010-10-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component carrier aggregation
US8792427B2 (en) * 2009-05-04 2014-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s on multiple carriers
CN107104780B (zh) * 2009-10-01 2020-10-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传输
CN102812658B (zh) * 2010-01-08 2015-12-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针对多个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BR112012020260A2 (pt) * 2010-02-12 2016-05-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envio de realimentação para múltiplas portadoras de link de recepção
CN102237992B (zh) * 2010-04-30 2014-12-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数据接收状况的方法
US8885496B2 (en) * 2010-10-08 2014-11-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n backward compatible PUCCH forma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JP5763204B2 (ja) * 2010-11-02 2015-08-12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Qualcomm Incorporated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要求リソースを使用したマルチコンポーネントキャリア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フィードバック送信
WO2012139272A1 (en) * 2011-04-11 2012-10-1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via cells having different time division duplex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CN107017973B (zh) * 2011-09-23 2020-05-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03095433B (zh) * 2011-11-04 2018-06-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4135353B (zh) * 2012-01-09 2016-03-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79458A1 (en) * 2008-03-24 2009-11-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plink and Down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Communications
CN101951684A (zh) * 2010-09-30 2011-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1989897A (zh) * 2010-11-15 2011-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认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98351B2 (en) 2012-01-09 2019-05-21 Huawei Device Co., Lt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13104310A1 (zh) * 2012-01-09 2013-07-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9775076B2 (en) 2012-09-29 2017-09-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resetting high spe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entity
CN108964848B (zh) * 2013-03-28 2021-05-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64848A (zh) * 2013-03-28 2018-12-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US11201700B2 (en) 2013-03-28 2021-12-14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RQ tim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671209B2 (en) 2013-03-28 2023-06-06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RQ tim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470166B2 (en) 2015-03-04 2019-11-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men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409386B (zh) * 2015-03-04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409386A (zh) * 2015-03-04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9095253A1 (zh) * 2017-11-14 2019-05-2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US11438102B2 (en) 2017-11-14 2022-09-06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dium for transmitting HARQ
CN110166208A (zh) * 2018-02-14 2019-08-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66208B (zh) * 2018-02-14 2022-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04310A1 (zh) 2013-07-18
CN104135353B (zh) 2016-03-30
EP3182633A1 (en) 2017-06-21
EP2717507B1 (en) 2016-12-21
SG11201508973QA (en) 2015-12-30
SG10201605402UA (en) 2016-08-30
US20140112218A1 (en) 2014-04-24
ES2697909T3 (es) 2019-01-29
EP3182633B1 (en) 2018-08-15
CN102820960B (zh) 2014-08-20
EP2717507A1 (en) 2014-04-09
US10298351B2 (en) 2019-05-21
ES2618005T3 (es) 2017-06-20
CN104135353A (zh) 2014-11-05
EP2717507A4 (en)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0960B (zh)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209483B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190112B (zh) 在多分量载波通信系统中使用调度请求资源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2237991B (zh) 在tdd系统中发送ack/nack信息的方法
CN109921885B (zh) 支持发送分集和信道选择的分配harq-ack信道资源的方法
CN102769507A (zh) 一种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确认或否认信息的方法
CN111800232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083211A (zh)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3199961A (zh) 一种采用发送分集技术传输harq-ack信息的方法
CN103095433A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3036660A (zh) 一种反馈数据接收状况的方法
CN105610549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1998539A (zh) Ack/nack资源预留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024820A (zh) 软缓存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3178926A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170339A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394685A (zh) 多天线系统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2468942A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315916B (zh) 下行分配指示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应答信道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5992361A (zh) 一种增强的 ca 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2077499B (zh) 一种sr信息与ack/nack信息反馈或多个sr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64698A (zh) 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347826A (zh) 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2412883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580823B (zh) 处理上行harq反馈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Yingy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Ru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NG RUI TO: LI YINGYA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8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