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0090A -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 Google Patents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0090A
CN102820090A CN201210306393XA CN201210306393A CN102820090A CN 102820090 A CN102820090 A CN 102820090A CN 201210306393X A CN201210306393X A CN 201210306393XA CN 201210306393 A CN201210306393 A CN 201210306393A CN 102820090 A CN102820090 A CN 102820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pping layer
high speed
speed parallel
wrappe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63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彦伟
颜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HL ELECTRIC WIRE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HL ELECTRIC WIRE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HL ELECTRIC WIRE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HL ELECTRIC WIRE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063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200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20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0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属于信号传输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由一个或复数个线对平行绕包组构成的缆芯、设置在缆芯外的屏蔽层和挤覆在屏蔽层外的外护套,线对平行绕包组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第一绕包层和绕包在第一绕包层外的第二绕包层,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信号线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平行直放并且被挤覆于同一公共绝缘层内,所述的第一绕包层绕包在所述公共绝缘层外。优点:可有效地避免回路损失、信号衰减和影响特性阻抗,最终得以保障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满足高速传输要求。

Description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传输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太网的传输速度从当初的10Mbps达到了目前的1000Mbps,IEEE于2002年提出了802·3ac标准,网络的传输速度提高到了1Gbps。随后,于2007年又提出了803·3ba标准,网络传输速度进而提高至40 Gbps、100 Gbps。随着传输速度的加快,信号传输电缆也频频升级换代,目前应对10M、100M的普遍为Cat5和Cat5e,但是随着传输频率的上升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鉴此,若要适应不断提高的网络传输速度,那么无疑需对信号传输电缆更新升级,否则会成为制约网络传输速度的瓶颈。
光缆能够满足对信号的高速传输要求,但是由于光缆成本高、维护要求严苛等等,因而制约了普通用户的使用。或许出于这一原因,市场并未因光缆的应用而致使信号传输电缆(业界习惯称“铜缆”)萎缩,相反,信号传输电缆因其具有光缆无可比拟的诸如使用方便(接插即用)、易于维护、无需光电转换、耐弯曲、使用寿命长以及成本低(仅为光缆的10-20%)等优势而在市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关于信号传输电缆的技术信息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201327733Y(高速平行对称数据电缆)、CN201820498U(一种网络电缆)、CN201707965U(高阻燃型超5类数字通信电缆)、CN201910289U(网络电缆)、CN202205508U(高速电缆)和CN202171980U(高速电缆)。
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信号传输电缆具有各自的技术效果,尤其是CN202205508U对保障传输性能、提高抗串音干扰和改善自封闭性能具有建树,具体的措施是通过对两个线对实施平行绕包并且在平行线对外设置金属丝网套以增进蔽屏效果;又,CN202171980U由至少一对信号线、一地线和包覆在外部的保护层组成,对确保在信号传输时芯线之间无电容产生以增进信号传输性能稳定具有益处;及,CN201327733Y是通过每一线对在长度方向保持平行,并且在外部设置两层屏蔽层、一层金属网套和包覆在最外层的外护套构成,对消除对绞产生的间隙不均匀以获得理想的特性阻抗并且使信号衰减和回路损失有效降低具有建树。由此可知,平行线对的技术贡献在于:使一对线对在长度方向始终保持彼此之间的平行而藉以尽可能地控制相互之间的间隙不均匀现象。因为,一旦平行线对之间的间隙有失均匀,则会导致诸如回路损失、信号衰减和特性阻抗不稳定之类的问题,最终影响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即无法满足前述的高速度传输要求。
并不限于上述专利公开的信号传输电缆由于缆芯的结构趋于相同,因而存在相同的欠缺。就结构而言,由图3所示,包括缆芯1、位于缆芯1外的屏蔽层2和位于屏蔽层2外的外护套3,缆芯1包括一个或复数个线对平行绕包组11,线对平行绕包组11包括第一信号线111、第二信号线112、第一绕包层113和第二绕包层114,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彼此平行直放,第一绕包层113绕包在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外,第二绕包层114绕包在第一绕包层113外,屏蔽层2位于第二绕包层114外,护套层3位于屏蔽层2外,其中:在第一信号线111外被覆有第一被覆层1111,而在第二信号线112外被覆有第二被覆层1121。就共同的欠缺而言,由图3所示,因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是彼此独立的,并且共同地由第一绕包层113绕包在一起,也就是说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各自构成独立的单元后由同一个第一绕包层113绕包,因此,在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之间存在空间4,于是在后继即后续工序如设置屏蔽层2和挤覆外护套3的过程中不免会打破空间4的均匀分配,这里所述的打破空间4的均匀分配是指一对线对即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之间的间隙会发生变化,使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之间的平行距改变。因为在设置屏蔽层2和挤覆护套层3的过程中,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会出现无法避免的扭动情形,甚至在敷设信号传输电缆时也会使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之间的空间4发生改变,而空间4的变化会导致回路损失、增大信号衰减和影响特性阻抗,最终导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难以保障。目前业界对这些不利因素虽有改进之心,但始终无应对之良策,并且在迄今为止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人作了持久的探索和设计,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经测试证明是切实有效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使第一、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平行距始终保持一致而藉以避免回路损失、信号衰减和影响特性阻抗并且最终保障信号传输的稳定效果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包括由一个或复数个线对平行绕包组构成的缆芯、设置在缆芯外的屏蔽层和挤覆在屏蔽层外的外护套,线对平行绕包组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第一绕包层和绕包在第一绕包层外的第二绕包层,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信号线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平行直放并且被挤覆于同一公共绝缘层内,所述的第一绕包层绕包在所述公共绝缘层外。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各由直径为0.18-0.511㎜的单支镀锡或镀银细铜丝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公共绝缘层内还设置有一接地导体,该接地导体与所述的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三者之间构成为等腰三角形的位置关系。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接地导体由直径为0.18-0.404㎜单支镀锡铜丝构成。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公共绝缘层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或发泡聚乙烯。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绕包层以叠包方式绕包在所述的公共绝缘层外,而所述的第二绕包层以叠包方式绕包在第一绕包层外,并且第一、第二绕包层的叠包率是相同的。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叠包率为85-90%。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绕包层和第二绕包层均为聚酯薄膜带,聚酯薄膜带的宽度为8-30㎜,厚度为0.008-0.025㎜。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屏蔽层为金属丝编织网套,所述的金属丝为镀锡铜丝。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护套为聚氯乙烯、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烯烃。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共同地被挤覆于同一公共绝缘层内,彼此之间构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消除了已有技术中存在于第一、第二信号线之间的空间,使第一、第二信号线始终得以保持在初始的平行直放状态,不会因后续工艺中的设置屏蔽层和外护套以及在安装敷设过程中的因素而改变,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回路损失、信号衰减和影响特性阻抗,最终得以保障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满足高速传输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信号传输电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缆芯1,在缆芯1外设置有屏蔽层2,屏蔽层2为金属丝编织网套,金属丝为镀锡丝铜丝。在屏蔽层2外以电线电缆生产行业惯用的技术手段挤覆有外护套3,在本实施例中,外护套3的材料为聚氯乙烯。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缆芯1具有一对即两个结构相同的线对平行绕包组11,然而,如果将线对平行绕包组11的数量减少至一个,那么应当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由于两个线对平行绕包组11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申请人择其中之一在下面作详细说明。
线对平行绕包组11包括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第一绕包层113和第二绕包层114,由图所示,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平行直放并且被挤覆于同一公共绝缘层115内,第一绕包层113绕包在公共绝缘层115外,而第二绕包层14绕包在第一绕包层113外。前述的屏蔽层2位于第二绕包层114外。
上述结构,由于将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以平行直放状态被公共绝缘层115包围,因此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离始终得以保持在不变的状态,不会在后续的工序如设置屏蔽层2和挤覆外护套3乃至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发生变化。
前述的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均由直径为0.18㎜的单支(即单根)镀锡铜丝构成,第一绕包层113以叠包方式绕包在公共绝缘层115外,而第二绕包层114以叠包方式绕包在第一绕包层113外。第一、第二绕包层113、114的叠包率均为85%,材料均为聚酯薄膜带,该聚酯薄膜带的宽度为30㎜,厚度为0.01㎜。
在前述的公共绝缘层115内设有一接地导体1151,接地导体1151由直径为0.18㎜的单支(即单根)镀锡铜丝构成。优选地,接地导线1151、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三者之间构成为等腰三角形的位置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公共绝缘层115的材料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
由上述结构可知,由于已有技术需为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分别被覆第一、第二被覆层1111、1121(图3示),两者形成独立的单元或称个体,而本发明将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共同地容纳于公共绝缘层115内,使两者形成一个整体,因而不仅有助于节省材料,而且有利于简化工艺,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
实施例2:
仅将第一信号线111和第二信号线112改用直径为0.511㎜单支镀银的细铜丝;将接地导体1151的直径改为0.404㎜单支镀锡铜丝;将公共绝缘层115改用发泡聚乙烯;将第一、第二绕民层113、114的叠包率改为90%,宽度和厚度分别改为8㎜和0.025㎜;将外护套3改用聚乙烯。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3:
仅将第一信号线111和第二信号线112改用直径为0.3㎜单支镀锡的细铜丝;将接地导体1151的直径改为0.28㎜单支镀锡铜丝;将公共绝缘层115改用发泡聚乙烯;将第一、第二绕民层113、114的叠包率改为88%,宽度和厚度分别改为16㎜和0.0125㎜;将外护套3改用低烟无卤聚烯烃。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Claims (10)

1.一种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包括由一个或复数个线对平行绕包组(11)构成的缆芯(1)、设置在缆芯(1)外的屏蔽层(2)和挤覆在屏蔽层(2)外的外护套(3),线对平行绕包组(11)包括第一信号线(111)、第二信号线(112)、第一绕包层(113)和绕包在第一绕包层(113)外的第二绕包层(1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信号线(111、112)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平行直放并且被挤覆于同一公共绝缘层(115)内,所述的第一绕包层(113)绕包在所述公共绝缘层(115)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信号线(111)和第二信号线(112)各由直径为0.18-0.511㎜的单支镀锡或镀银细铜丝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公共绝缘层(115)内还设置有一接地导体(1151),该接地导体(1151)与所述的第一信号线(111)以及第二信号线(112)三者之间构成为等腰三角形的位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导体(1151)由直径为0.18-0.404㎜单支镀锡铜丝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共绝缘层(115)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或发泡聚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绕包层(113)以叠包方式绕包在所述的公共绝缘层(115)外,而所述的第二绕包层(114)以叠包方式绕包在第一绕包层(113)外,并且第一、第二绕包层(113、114)的叠包率是相同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包率为85-9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绕包层(113)和第二绕包层(114)均为聚酯薄膜带,聚酯薄膜带的宽度为8-30㎜,厚度为0.008-0.0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层(2)为金属丝编织网套,所述的金属丝为镀锡铜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平行对称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3)为聚氯乙烯、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烯烃
CN201210306393XA 2012-08-27 2012-08-27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Pending CN1028200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6393XA CN102820090A (zh) 2012-08-27 2012-08-27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6393XA CN102820090A (zh) 2012-08-27 2012-08-27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0090A true CN102820090A (zh) 2012-12-12

Family

ID=4730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6393XA Pending CN102820090A (zh) 2012-08-27 2012-08-27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2009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0820A (zh) * 2014-09-11 2014-12-24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镀锡铜包铝镁屏蔽的usb连接器用高频信号传输线
CN108091437A (zh) * 2018-01-23 2018-05-29 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汽车控制系统用高频数据电缆
CN108376580A (zh) * 2018-04-23 2018-08-07 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高速线缆及扁型线缆
CN113486527A (zh) * 2021-07-13 2021-10-0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多回同相多根并联高压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1784A (zh) * 2008-02-26 2008-08-13 李明斌 多功能信号传输电缆
CN201185101Y (zh) * 2008-04-25 2009-01-21 杭州临安联丰恒远电缆有限公司 带状安防组合线缆
CN101447254A (zh) * 2008-12-19 2009-06-03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高速平行对称数据电缆
CN201465627U (zh) * 2009-06-10 2010-05-12 天津有容蒂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扁型对称电缆
CN202758664U (zh) * 2012-08-27 2013-02-27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1784A (zh) * 2008-02-26 2008-08-13 李明斌 多功能信号传输电缆
CN201185101Y (zh) * 2008-04-25 2009-01-21 杭州临安联丰恒远电缆有限公司 带状安防组合线缆
CN101447254A (zh) * 2008-12-19 2009-06-03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高速平行对称数据电缆
CN201465627U (zh) * 2009-06-10 2010-05-12 天津有容蒂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扁型对称电缆
CN202758664U (zh) * 2012-08-27 2013-02-27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0820A (zh) * 2014-09-11 2014-12-24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镀锡铜包铝镁屏蔽的usb连接器用高频信号传输线
CN108091437A (zh) * 2018-01-23 2018-05-29 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汽车控制系统用高频数据电缆
CN108376580A (zh) * 2018-04-23 2018-08-07 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高速线缆及扁型线缆
CN113486527A (zh) * 2021-07-13 2021-10-0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多回同相多根并联高压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0674B2 (en) UTP cable
CN102364585B (zh) 高速以太网交换机用低压远程供电电缆
CN102820090A (zh)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CN102760527A (zh) 一种数字对称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CN103268788A (zh) 多对平行对称轴电缆
CN201194181Y (zh) 一种宽带电缆
CN202758664U (zh) 高速平行对称电缆
CN104240850A (zh) 一种高性能数据缆的生产方法
CN205900186U (zh) 一种三角形外护套的数据线缆
CN104575742A (zh) 一种抗干扰电缆
CN201278281Y (zh) 数字对称电缆
CN103824643A (zh) 一种三角形通信电缆
CN206833990U (zh) 扁平数字光电引入线
CN201274194Y (zh) 室内屏蔽对称电缆
KR20140004599A (ko) 랜 케이블에 사용하기 위한 비틀린 쌍의 스페이서 테이프
KR101160160B1 (ko) 고속 통신용 유티피 케이블
CN202584911U (zh) 局域网用宽频带高容量的数据线缆
CN102280176A (zh) 导体改进结构的信号传输电缆
CN202285176U (zh) 高速以太网交换机用低压远程供电电缆
CN206697268U (zh) 一种氧化铝防火电缆
CN210896658U (zh) 一种高频率和低损耗屏蔽型六类环保数字通信电缆
KR101225572B1 (ko) 고속 통신용 유티피 케이블
CN217361163U (zh) 一种小外径绞合式信号传输电缆
CN202976990U (zh) 宽频带高容量的局域网线缆
CN211427884U (zh) 一种轧纹金属护套矿物绝缘防火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