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9310A - 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9310A
CN102819310A CN2011102162878A CN201110216287A CN102819310A CN 102819310 A CN102819310 A CN 102819310A CN 2011102162878 A CN2011102162878 A CN 2011102162878A CN 201110216287 A CN201110216287 A CN 201110216287A CN 102819310 A CN102819310 A CN 102819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terminal
priority status
priority
load condition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62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9310B (zh
Inventor
孙守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19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9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B70/3216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1General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电源管理装置主要包含排程模块、测量模块及设定单元。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得到多个输出端中的每一个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再测量处于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的负载状态;然后将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预设条件比对,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预设条件相符,则不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预设条件不相符,则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

Description

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关于一种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具有以智能排程测量监控输出端的功能。
背景技术
随着民众对于从网络获取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企业希望通过网络服务以降低自身投入软硬件所负担的成本,进而提高行政效率,企业本身或服务供应商的机房设备管理便愈显重要。
传统的电源管理装置,主要利用一电表(power meter)对应一输出端(outlet port)的方式设置。当使用相同数量的电表,可以即时测量输出端的负载,但必须耗费很大的硬件成本。目前电源管理产品的主要功能为测量电流、电压、功率及瓦时,当每一输出端皆需对应设置一电表时,则20个插孔共需要20个电表,如此硬件的使用量将大大提高。
虽然可以使用小于输出端数量的电表可以减少硬件成本的支出,不过如果使用这种方式来监控,必须要采用轮询(polling)的方式来对每一个输出端进行负载测量。但是,如果使用轮询的方式来进行测量,由于轮询的时间相等,因此如果遇到输出端有紧急的事件发生,可能难以即时发现,或者是发现时,已经经过一段时间,而来不及处置,进而发生危险。
此外,传统的电源管理装置仅能对输出端的耗电量进行测量,对于电路中潜在的问题如负载过载、跳电、主机过热或是环境数据发生变化等事件无法立即反应给信息管理人员,使机房设备无法以有效率的方式排除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可使用少于输出端数量的电源管理装置,以智能排程测量各输出端的负载,而达到节省硬件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方法,根据各输出端的负载状况以不同优先状态分类,使优先状态高的输出端获得较多的测量次数。
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得到多个输出端中的每一个输出端的一优先状态;测量优先状态满足一特定条件的输出端所具有的一负载状态;以及将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一预设条件比对,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该预设条件相符,则不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该预设条件不相符,则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
电源管理装置包含排程模块、测量模块及设定单元。排程模块用于得到多个输出端中的每一个输出端的优先状态。测量模块耦接至排程模块,测量优先状态满足一特定条件的输出端所具有的一负载状态。设定单元耦接至测量模块,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预设条件的比对结果相符,则不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预设条件的比对结果不相符,则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源管理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电源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电源管理装置搭配附加元件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电源管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5为电源管理方法的细部流程图;
图6为优先权执行程序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电源供应装置
100~104 输出端
105 电子装置
200 电源管理装置
202 排程模块
204 测量模块
206 设定单元
208 储存单元
c 比对结果
300 开关检测装置
400 多孔插座
401~403 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此电源管理装置可用在机架设备,测量电力装置的输出负载,确保机房内的电力使用安全。电源管理装置亦可用在机房内温湿度的监测,以执行环境控管。
如图1所示,电源供应装置10具有多个输出端100~104。每一个输出端100~104可以提供一电子装置所需的电力。该电子装置105可以为电脑、屏幕、路由器、冷气或电子湿度计等,但不以此为限制。电源供应装置10的各输出端100~104连接至电源管理装置200,由电源管理装置200监测各输出端100~104的电力使用情形。本实施例中,输出端100~104为插座,其具有至少两个插孔,以与电子装置105的插头电性连接。电源管理装置200,在一实施例中,由程序撰写而成的软件,具有依序或按照特定设定的顺序检查各输出端100~104的优先状态的功能。各输出端100~104的电力状态连接至电源管理装置200后,由排程模块202自储存单元208得到每一个输出端100~104于上一次测量时所储存的优先状态。
优先状态根据每一个输出端100~104的负载状态所在的预设负载区间范围来决定,本实施例中,优先状态由设定单元206针对每一个输出端100~104的负载状态设定每一输出端100~104的优先状态,这些负载状态与优先状态的对应关系是根据预设条件而得出的,也就是说,设定单元206会视负载状态是否处于预设条件的某一区间范围内,而决定该负载状态在本次测量中对应的优先状态。举例而言,若预设条件有三个负载区间,每个负载区间分别对应一个优先状态,而设定单元206判断某一输出端100~104的负载状态位在第一个负载区间内,如果该第一个负载区间属于第一优先状态,则该输出端即对应第一优先状态。要说明的是,第一优先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是指输出端所具有的负载,相对于其他输出端的负载是比较大的。因此,如果以三个负载区间为例,第一优先状态的负载会大于第二优先状态的负载,而第二优先状态的负载则会大于第三优先状态的负载。设定单元206设定完毕后,传递讯息至储存单元208,由储存单元208记录设定后的优先状态,接着再进行下一次测量。排程模块202判断每一个输出端100~104的优先状态是否处于第一优先状态后,例如:当输出端100~103的优先状态为第一优先状态,而104为非第一优先状态,则送出一信号至测量模块204;接着测量模块204依输出端的编号次序测量属于第一优先状态的每一输出端100~103的负载状态。
图2所示为电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S1010包含:得到多个输出端中的每一个输出端的优先状态。该优先状态来自储存单元208对前一次测量所储存的设定结果。请同时参考图1,接着,进行步骤S1012,当输出端100的优先状态为第一优先状态时,则以步骤S1020测量优先状态满足一特定条件的输出端所具有的一负载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该特定条件为输出端的优先状态是否为第一优先状态。也就是说,步骤S1020为测量处于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100的负载状态。排程模块202送出一讯息至测量模块204,使测量模块204测量属于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的负载状态。所述的负载状态可为电流、电压、功率、瓦时、温度或湿度等数值。反之,如果当输出端的优先状态非第一优先状态时,为了避免监控不到非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因此排程模块202直接送出一讯息至设定模块206,使设定模块206将未属于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的优先状态提升一级,让那些未属于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也可以成为第一优先状态,而被监控。
步骤S1022:比对属于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所测量到的负载状态与预设条件,产生一比对结果。预设条件较佳为一对照表单,包含相对不同负载状态数值而设定的区间范围,以及不同的区间范围所分别对应不同的优先状态。测量模块204将负载状态与预设条件比对后,得到负载状态对应的优先状态。
此时原为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可能产生变更,而步骤S1030包含:设定单元设定优先状态。设定单元206根据比对结果C设定测量后负载端的优先状态。若负载状态的数值所对应的区间范围仍对应第一优先状态,则设定单元206接收比对结果C后不需重新设定优先状态;若负载状态的数值所对应的区间范围为其他优先状态,则设定单元206接收比对结果C后将会重新设定优先状态。设定完成后,由储存单元208记录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再切换至下一个输出端进行检查。如此可以省下电源管理装置200对于非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的测量时间。
步骤S1050包含:储存优先状态。以及步骤S1070包含:切换至下一输出端。设定单元206设定结束后,由储存单元208记录设定后的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并切换至下一个输出端,使排程模块202检查下一个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待排程模块202逐一对每一输出端100~104检查完毕后,再进行下一次循环测量。在此实施例中,排程模块202的检查方式较佳是依照机房内各输出端100~104的编号。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排程模块202的检查方式亦可依照前一测量结果所得的优先状态高低来进行。亦即,排程模块202先检查第一优先状态的所有输出端,例如:100~102,再检查第二优先状态的所有输出端103,然后再检查第三优先状态的所有输出端104,以此方式继续检查下去。
图3为电源管理装置搭配附加元件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源管理装置200还可结合一开关检测装置300,开关检测装置300可以为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呈现。当开关检测装置300检测某一输出端100~104的电源关闭时,例如:输出端100电源关闭,电源管理装置200的排程模块202会直接跳过该输出端100,使检查时间能分配到其他使用中的输出端101~104。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装置200亦可配合环境检测装置,如温湿度计、烟雾检测器、门禁装置等,以确保机房内环境安全。
图4为电源管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4所示,以一个电源管理装置200设置于多孔插座400中,多孔插座400具有多个输出端401~403以提供电力。由电源管理装置200的排程模块202依序检查每一输出端401~403的优先状态。藉此,一个电源管理装置200可对多个输出端401~403进行管理,以节省硬件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装置200亦可视机房设置需求,与其他硬件设备结合使用。
图5为电源管理方法的实施例细部流程图。如图5与图1所示,进一步包含步骤S1012:确认每一个输出端100~104的优先状态。当排程模块202得到每一输出端100~104的优先状态后,排程模块202接着会确认该输出端100~104的优先状态是否需要被测量,请同时参考图6所示的优先状态执行程序。若排程模块202确认输出端100为第一优先状态,因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100需要被测量,故排程模块202输出信号至测量模块204,执行步骤S1020:测量处于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100的负载状态,接着执行步骤S1022:比对负载状态与预设条件,产生一比对结果C。当负载状态的数值所位于预设条件的区间范围对应第一优先状态时,测量模块204输出比对结果C至设定单元,以维持与原先相同的优先状态,然后再由储存单元208执行步骤S1050:储存优先状态。最后执行步骤S1070:切换至下一个输出端101。同样地,若负载状态所位于预设条件的区间范围对应第二优先状态或第三优先状态,则测量模块204输出比对结果C至设定单元206以变更优先状态。
另外,在步骤S1012中,排程模块202确认某一输出端100~104的优先状态不是第一优先状态时,则于步骤1030d或步骤1030e,由排程模块202直接送出一讯息至设定单元206,使设定单元206将非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向前提升一级。如图5所示,若排程模块202检查输出端101的优先状态为第二优先状态,因为非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100不需被测量,故排程模块202直接输出信号至设定单元206,将第二优先状态的输出端101的优先状态提升为第一优先状态。设定单元206设定结束后,由储存单元208记录设定后的输出端101的优先状态,然后切换至下一个输出端102,重复上述步骤。同样地,若排程模块202检查输出端102的优先状态为第三优先状态,因为非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102不需被测量,故排程模块202直接输出信号至设定单元206,将第三优先状态的输出端102的优先状态提升为第二优先状态。然后切换至下一个输出端,如此依序类推,重复上述程序。另外,要说明的是,在图5的流程中,更包括有结合图3判断输出端电源开启或关闭的流程,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呼叫中断(interrupt)的方式,启动步骤S1080。在步骤S1080中,可利用开关检测装置300检测输出端的电源开启或关闭,一旦输出端的电源被从开启状态被切换成关闭状态,则进行步骤S1090a,不设定关闭的输出端所具有的优先状态;反之,如果输出端从关闭状态切换成开启状态,则以步骤S1090a,将该输出端预先设定成具有一预设的优先状态,本实施例为第一优先状态,但不以此为限制。要说明的是,虽然图5中是利用中断的方式启动S1080来判断电源是否开启,但是并不以此为限制,例如:亦可以在S1010~S1070的任一步骤之后,启动S1080。
表1与表2-3为不同实作方式的比较,其中表1代表习用的轮询方式,而表2-3则代表利用本发明的测量方式。
表1
Figure BSA00000548112600071
表1所示为习用方式中每一次询问,对每一个输出端所需的询问次数。由测量模块204在每一次轮询中对12个输出端一一测量其负载状态,因此,不论各输出端预设的负载状态为何,测量模块204在每一次轮询时对12个输出端皆会逐一测量其负载状态。在右侧栏位中,设定测试时间为2000秒,且每一输出端的测量时间为2.5秒,因此可算出第一次轮询总次数为800次。因为有12个输出端,故轮询一圈总共为12次。此时12个输出端皆为相同的设定,即各输出端的重要性是相等的,因此各输出端具有相同的权重8.33%。每一输出端在测试时间内各可以分配到约66次(800乘以权重),相当于166秒。
表2
Figure BSA00000548112600081
表2-3的实施例,为利用本发明的测量检查方式所得到的结果,在一开始时,如表2所示,每一个输出端的优先状态都设为最高,让每一个输出先被以图5的流程检查一次。之后,如表3所示,在左侧栏位中,第一、第六及第十二输出端电流大于1安培,所以此三个输出端的优先状态维持为第一优先状态。第二及第十输出端的电流介于0至1安培之间,所以这两个输出端的优先状态被重新设定为第二优先状态。同样地,第四、第七及第八输出端则被重新设定为第三优先状态。此外,第三、第五、第九及第十一输出端被检测到电源已关闭,故不设定优先状态,在检查时排程模块202会跳过未设定优先状态的输出端,以节省时间。上述的检测方式可使用开关检测装置300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
表3
Figure BSA00000548112600091
Figure BSA00000548112600101
在表3的右侧栏位中,设定检查一圈的次数为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占6次,第二优先状态的输出端占3次,第三优先状态的输出端占2次,而电源已关闭,即未设定优先状态的输出端则设定为0次。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谓检查一圈,是指根据图5的流程中,根据优先状态的调整,使得每一个输出端的优先权状态再次被调回第一优先状态的情况。因此,如果以上述的状态,对于本实施例而言,检查一圈后,每一个输出端所被检测到的总累积次数为30次(检查一圈的次数=设定次数X对应输出端的数量,亦即6x3+3x2+2x3=30)。同时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权重,如第一输出端的权重为20%(权重=设定次数/检查一圈的次数)。在测试时间2000秒内,即检查总次数为800次,每一输出端的分配到的次数为:800X权重。如第一输出端的检查次数为160次,第二输出端的检查次数为80次。藉此权重设定的方式,可将测试时间进一步分配给优先状态较高的输出端,使优先状态较高的输出端获得较多的检查次数。比较表1与表3各输出端的总次数可以得知,权重设定后,各输出端的效益变化(效益=新次数/原次数),如第一输出端的次数增加了140%,而第二输出端的次数增加了20%。另一方面,因为第三、第五、第九及第十一输出端电源关闭,所以有三分之一(33.33%)的输出端不必检查。必须注意的是,测试时间的长度是可调整的,且预设条件的区间范围大小亦可视需求调整。此外,区间范围的数量也不限于三个,亦即优先状态不限于三个。而上述的设定次数与权重亦可视需求而作调整,例如,在测试时间结束后,重新设定各输出端检查一圈的次数,以计算出新的权重。
在第二次检查结束后,设定模块206会根据前次检查的比对结果C重新设定优先状态,而非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向前提升一级。如表3所示,第二输出端在第二次检查时为第二优先状态,在第三次检查中,排程模块202则将第二输出端的优先状态提升至第一优先状态。因此,在第三次检查时,测量模块204将对第二输出端进行测量。此外,各输出端的排列方式亦可依电力耗损量排列,以方便设定。综上所述,通过调整输出端的时间与检查次数,使重要的输出端能分配到更多的资源,提高机房的安全性。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得到多个输出端中的每一个输出端的一优先状态;
(b)测量优先状态满足一特定条件的输出端所具有的一负载状态;以及
(c)将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一预设条件比对,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该预设条件相符,则不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该预设条件不相符,则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含下列步骤:
依序测量每一输出端的负载状态;针对该些负载状态设定每一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其中该些负载状态分别对应该预设条件所对应的多个优先状态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下列步骤:
根据前次设定的优先状态,将非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向前提升一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调整该预设条件,以改变该些输出端的优先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将非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向前提升一级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下列步骤:
储存设定后的该输出端的优先状态。
7.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包含:
一排程模块,用于得到多个输出端中的每一个输出端的一优先状态;
一测量模块,耦接至该排程模块,测量优先状态满足一特定条件的输出端所具有的一负载状态;以及
一设定单元,耦接至该测量模块,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预设条件的比对结果相符,则不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若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与该预设条件的比对结果不相符,则需重新设定输出端的优先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为电流、电压、功率、瓦时、温度或湿度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多个输出端依照电力耗损量决定该优先状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储存单元,耦接至该设定单元,用以储存设定后的该输出端的优先状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模块,依序测量每一输出端的负载状态;且该设定单元针对该些负载状态设定每一输出端的优先状态,而使排程模块得到每一个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其中该些负载状态分别对应该预设条件所对应的多个优先状态其中之一。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设定单元进一步将非第一优先状态的输出端的优先状态向前提升一级。
CN201110216287.8A 2011-06-09 2011-07-20 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28193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0153 2011-06-09
TW100120153A TWI427889B (zh) 2011-06-09 2011-06-09 輸出端電源管理方法及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310A true CN102819310A (zh) 2012-12-12
CN102819310B CN102819310B (zh) 2016-01-13

Family

ID=47303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6287.8A Active CN102819310B (zh) 2011-06-09 2011-07-20 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9310B (zh)
TW (1) TWI4278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5673A (zh) * 2014-01-08 2015-07-0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存放空间管理系统及存放空间管理的方法
CN105843352A (zh) * 2015-02-04 2016-08-10 硕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房的电源管理设备及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3689A (zh) * 2008-01-23 2009-07-29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实时性空调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US20090322160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Igo, Inc. Load condition controlled power strip
CN101666853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京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排程系统与方法
CN101833310A (zh) * 2009-03-09 2010-09-15 纵横网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电量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2004470A (zh) * 2009-08-28 2011-04-06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力监控的节能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5928B2 (en) * 2002-03-18 2004-09-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multiple computer servers
US7363523B2 (en) * 2004-08-31 2008-04-2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management state transitions
TWI364143B (en) * 2008-10-22 2012-05-11 An outlet apparatus with power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TW201017394A (en) * 2008-10-28 2010-05-0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ower supply IC
US8281162B2 (en) * 2008-12-17 2012-10-02 Michilin Prosperity Co., Ltd. Electrical power managemen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3689A (zh) * 2008-01-23 2009-07-29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实时性空调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US20090322160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Igo, Inc. Load condition controlled power strip
CN101666853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京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排程系统与方法
CN101833310A (zh) * 2009-03-09 2010-09-15 纵横网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电量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2004470A (zh) * 2009-08-28 2011-04-06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力监控的节能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5673A (zh) * 2014-01-08 2015-07-0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存放空间管理系统及存放空间管理的方法
CN104765673B (zh) * 2014-01-08 2018-09-25 纬颖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存放空间管理系统及存放空间管理的方法
CN105843352A (zh) * 2015-02-04 2016-08-10 硕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房的电源管理设备及其方法
CN105843352B (zh) * 2015-02-04 2018-08-28 硕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房的电源管理设备及其方法
US10520965B2 (en) 2015-02-04 2019-12-31 Cyber Power Systems, Inc. Server room power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310B (zh) 2016-01-13
TWI427889B (zh) 2014-02-21
TW201251252A (en) 201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850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mote communication
CN107632219B (zh) 一种自动开关机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KR101211118B1 (ko) 전력계통 상태 감시장치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4025852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mote communication
US8648607B2 (en) Monitoring power usage
CN103139012B (zh) 一种以太网口测试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6199261B (zh) 基于互联网的电器老化度持续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US20180120914A1 (en) Unified power device management and analyzer
CN108732413A (zh) 用电设备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3227662A (zh) 一种基于状态控制的电力通信设备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853138B (zh) 一种基于rfid的无线智能插座的电源管理系统
CN103136081A (zh) 数据中心服务器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0930000A (zh) 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智能化供电系统数据综合管理系统
CN105406593A (zh) 一种开关柜电动驱动器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5085381A (zh) 用电异常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19310B (zh) 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3884734A (zh) 一种非侵入式用电异常诊断方法及装置
EP3482218B1 (en) Electrical system for network device inspection
CN106451791B (zh) 供断电信息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9870834A (zh) 一种液晶玻璃加电检测系统
CN114937971A (zh) 一种用电插座的安全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7643494A (zh) 一种存储器供电网络备电电池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6892209U (zh) 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CN115600148B (zh) 基于物联网监测的供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694106A (zh) 一种终端功耗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及管控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