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2209U - 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2209U
CN206892209U CN201720409375.2U CN201720409375U CN206892209U CN 206892209 U CN206892209 U CN 206892209U CN 201720409375 U CN201720409375 U CN 201720409375U CN 206892209 U CN206892209 U CN 206892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detection circuit
detected
outpu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093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波
肖适
刘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093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2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2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2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故障检测电路包括检测电路和输出电路,检测电路为多个,各检测电路分别与输出电路连接,检测电路连接有控制器,各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待检测器件、输出端分别与输出电路连接。各检测电路在接收到各待检测器件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后,通过输出电路向控制器发送第一输出信号。各检测电路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待检测器件在故障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后,通过输出电路向控制器发送第二输出信号。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故障检测电路可以同时对多个待检测器件进行检测,进而有效减少检测次数。

Description

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散热对于许多电子产品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很多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不及时散发出去就会让电子元器件的温度越来越高,长期工作在过高的温度的环境中会降低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损毁该电子元器件。因此电子产品中通常包括多个散热器件以实现对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检测各散热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影响电子产品是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检测电路,通过设置检测电路和输出电路,并将检测电路设置为多个以实现对多个待检测器件进行故障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检测系统,通过设置报警电路、控制器以及包括输出电路和多个检测电路的故障检测电路实现了对多个待检测器件进行故障检测并在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包括检测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为多个,所述检测电路为多个,各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待检测器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有控制器。
各所述检测电路在接收到各待检测器件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输出信号。
各所述检测电路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待检测器件在故障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输出信号。
可选的,在上述故障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一输出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可选的,在上述故障检测电路中,多个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待检测器件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在接收到与该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的待检测器件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且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在接收到与该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待检测器件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输出信号。
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在接收到与该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在接收到与该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输出信号。
可选的,在上述故障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待检测器件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待检测器件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
可选的,在上述故障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有电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之间。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一端连接有电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之间。
可选的,在上述故障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电阻连接的电源和第二电阻连接的电源电压为3.3V。
可选的,在上述故障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之间;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之间。
可选的,在上述故障检测电路中,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各所述检测电路分别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连接。
可选的,在上述故障检测电路中,所述输出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故障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器、报警电路以及上述的故障检测电路,所述故障检测电路和报警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通过设置检测电路和输出电路,并将检测电路设置为多个,实现了故障检测电路可以同时对多个待检测器件进行检测,进而有效减少检测次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检测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检测电路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检测电路的另一电路原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标:10-故障检测电路;20-控制器;30-报警电路;100-检测电路;120-第一检测电路;140-第二检测电路;200-输出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K1-第一开关;K2-第二开关;U-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故障检测电路10,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包括检测电路100和输出电路200,所述检测电路100为多个,各所述检测电路100的输入端连接有待检测器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200连接,所述检测电路100连接有控制器20。
各所述检测电路100在接收到各待检测器件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200向所述控制器20发送第一输出信号。各所述检测电路100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待检测器件在故障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200向所述控制器20发送第二输出信号。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能够实现对多个待检测器件同时进行检测,进而有效减少检测次数。通过将各所述检测电路100分别与输出电路200连接以实现并联,只要各所述检测电路10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中存在一个待检测器件发生故障,该检测电路100即可向控制器20发送第二信号,以实现对待检测器件的故障检测,并有效节省控制器20的输入/输出接口资源。
其中,各所述检测电路100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使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能够对多个待检测器件实现故障检测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待检测器件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为电平信号,所述电平信号可以是低电平信号,也可以是高电平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器件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待检测器件在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当各所述检测电路100在接收到各待检测器件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低电平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200向所述控制器20发送低电平信号。当各所述检测电路100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待检测器件在故障情况下产生的高电平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200向所述控制器20发送高电平信号。当所述输出电路200向所述控制器20发送高电平信号即可判定与各所述检测电路10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发生故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器件为风扇。
请结合图2,所述多个检测电路100可以是但不限于两个、三个或四个,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检测电路100包括第一检测电路120和第二检测电路140,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和第二检测电路140的输入端分别与待检测器件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2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200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20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在接收到与该第一检测电路12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且所述第二检测电路140在接收到与该第二检测电路14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200向所述控制器20发送第一输出信号。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在接收到与该第一检测电路12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所述第二检测电路140在接收到与该第二检测电路14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200向所述控制器20发送第二输出信号。
请结合图3,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待检测器件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所述输出电路200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140包括第二二极管D2,所述待检测器件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与所述输出电路200连接。
当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正常情况时,该待检测器件向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发送低电平信号以使所述第一二极管D1截止;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14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处于正常情况下时,该待检测器件向所述第二检测电路140发送低电平信号以使所述第二二极管D2截止;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在截止状态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200向控制器20发送低电平信号。
当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发生故障和/或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14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发生故障时,向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和/或第二检测电路140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或第二二极管D2导通,由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和第二检测电路140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200连接实现了第一检测电路120和第二检测电路140并联,进而当第一检测电路120或第二检测电路140检测到待检测器件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200向所述控制器20发送高电平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还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有电源U、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之间。所述第二检测电路140还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有电源U、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有效避免所述待检测器件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或第二二极管D2两端的电压差过大,损坏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或第二二极管D2。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大小可以是任意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电源U的电压值可以是但不限于3.3V、5V或12V。在本实施例中,为保障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或第二二极管D2的安全性,所述电源U的电压为3.3V。
请结合图4,为避免在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和/或第二检测电路14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故障时,不能及时判定出发生故障的待检测器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还包括第一开关K1,所述第一开关K1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之间。所述第二检测电路140还包括第二开关K2,所述第二开关K2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之间。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使得在检查待检测器件的故障时,通过分别断开所述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以判断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12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和/或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140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发生故障。
可选的,所述输出电路200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各所述检测电路100分别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20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阻值大小可以是任意的,只要能实现分压以保证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的安全性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可选的,所述输出电路200还包括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远离所述控制器2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三电阻R3,有效避免待检测器件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压过大,进而造成与所述检测电路100连接的控制器20因电压过大损毁的问题。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故障检测系统,所述故障系统包括控制器20、报警电路30以及上述的故障检测电路10。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和报警电路3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0连接。
所述控制器20可以是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单片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报警电路30可以是但不限于声音报警电路、光报警电路、通信报警电路或声光报警电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所述故障检测系统包括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因此所述故障检测系统包括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因此所述故障检测系统具有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的所有特征,在此不做具体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故障检测电路10及系统,通过设置检测电路100和输出电路200,并将检测电路100设置为多个,使得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能够实现对多个待检测器件进行检测,进而有效减少检测次数,通过将所述输出电路200与控制器20连接,有效节省控制器20的输入/输出接口资源。故障检测系统通过设置报警电路30使得所述故障检测电路10在检测到故障后发出报警信息以起到提示作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现有程序代码或算法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实现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为多个,各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待检测器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有控制器;
各所述检测电路在接收到各待检测器件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输出信号;
各所述检测电路在接收到至少一个待检测器件在故障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一输出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待检测器件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在接收到与该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的待检测器件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且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在接收到与该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待检测器件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输出信号;
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在接收到与该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在接收到与该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待检测器件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后,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输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待检测器件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待检测器件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有电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之间;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一端连接有电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的电源和第二电阻连接的电源电压为3.3V。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之间;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器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各所述检测电路分别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
10.一种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报警电路以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条所述的故障检测电路,所述故障检测电路和报警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CN201720409375.2U 2017-04-18 2017-04-18 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Active CN206892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9375.2U CN206892209U (zh) 2017-04-18 2017-04-18 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09375.2U CN206892209U (zh) 2017-04-18 2017-04-18 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2209U true CN206892209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24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09375.2U Active CN206892209U (zh) 2017-04-18 2017-04-18 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22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6902A (zh) * 2018-12-06 2019-04-3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记录装置、故障点检测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6902A (zh) * 2018-12-06 2019-04-3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记录装置、故障点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09696902B (zh) * 2018-12-06 2022-06-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记录装置、故障点检测电路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5428A (zh) 一种服务器及服务器监控方法
CN208459507U (zh) 避雷器在线监控系统
CN104794033A (zh) 一种基于bmc的cpu低频故障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541489A (zh) 电池组诊断设备
CN101005669A (zh) 移动终端设备
CN106405441B (zh) 一种光模块的老化测试装置
CN106371540A (zh) 系统电源管理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CN206892209U (zh) 故障检测电路及系统
CN203673060U (zh) 一种通用型载波模块检测工装
CN206002627U (zh) 一种直流接地故障在线检测及报警装置
CN107643494A (zh) 一种存储器供电网络备电电池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6650049U (zh) 保险丝板和保险丝板系统
CN109542183A (zh) 一种用于cpu的供电装置
CN105245409B (zh) 异常检测系统及所适用的路由器
CN106774067B (zh) 一种供电链路的短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07623966U (zh) 一种计算机信息管理用故障报警装置
CN206409418U (zh) 一种风机控制系统
CN206193213U (zh) 一种光模块的老化测试装置
CN206272215U (zh) 一种过载保护电路
CN102819310A (zh) 输出端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6348399U (zh) 双回路手腕带监测仪
CN104753175A (zh) 基于无线通信模式的微电网逆变器监控装置
CN103474088B (zh) 车载硬盘录像机及基于车载硬盘录像机的硬盘监控系统
CN209117845U (zh) 一种安全芯片内的电压传感器检测装置
CN207817060U (zh) 一种在线静电电压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0000 Tianfu Software Park Area A, 1129 Century City Road, Chengdu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129 Tianfu Software Park A District Century City high tech Zone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Road 610000 7 5 storey building No. 501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