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4890A - 类型ii中继节点初始化过程 - Google Patents
类型ii中继节点初始化过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04890A CN102804890A CN2010800272398A CN201080027239A CN102804890A CN 102804890 A CN102804890 A CN 102804890A CN 2010800272398 A CN2010800272398 A CN 2010800272398A CN 201080027239 A CN201080027239 A CN 201080027239A CN 102804890 A CN102804890 A CN 1028048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a node
- message
- node
- access
- en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39 memory spa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中继节点包括被配置为对要发送至接入节点的消息进行编码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该消息被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期间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移动台”(“MS”)、“用户代理”(“UA”)和“用户设备”(“UE”)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指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手持或膝上型计算机以及具有通信能力的类似设备。这种MS可以由MS及其相关联的可拆卸式存储模块组成,例如但不限于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UICC包括订户识别模块(SIM)应用、通用订户识别模块(USIM)应用或者可拆卸式用户识别模块(R-UIM)应用。如在此使用的,术语“SIM”也可以指“USIM”,以及术语“USIM”也可以指“SIM”。备选地,这种MS可以由设备自身在没有这种模块的情况下组成。在其他情况下,术语“MS”可以指具有类似能力但是不便携的设备,例如,桌上型计算机、机顶盒或者网络设备。术语“MS”还可以指可以端接用户的通信会话的任何硬件或软件组件。同样地,在此可以将术语“MS”、“UE”、“用户代理”(“UA”)、“用户设备”和“用户节点”进行同义使用。
随着电信技术的演进,引入了可提供之前不可能的业务的更高级的网络接入设备。该网络接入设备可以包括作为传统无线电信系统中的对等设备的改进的系统和设备。可以将这种高级的或者下一代的设备包括在正在演进的无线通信标准中,例如长期演进(LTE)或高级LTE(LTE-A)。例如,除了传统的基站,LTE或LTE-A系统可以包括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节点B(eNB)、无线接入点或者类似的组件。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接入节点”将指的是无线网络的任何组件,这些组件创建使得MS或中继节点可以接入电信系统中其他组件的接收和发送覆盖的地理区域,例如传统的基站、无线接入点或者LTE或LTE-AeNB。在本文档中,术语“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多个硬件和软件。接入节点、核心网组件或者其他设备可以在称为小区的区域中提供无线通信资源。
LTE或LTE-A系统可以包括诸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之类的协议,该协议负责MS与接入点或中继节点或其他LTE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指派、配置和释放。在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技术规范(TS)36.331中对RRC协议进行了详细描述。
在MS、中继节点和接入节点之间携带数据的信号可以具有频率、时间和编码参数以及可以由网络节点指定的其他特性。可以将在这些单元中的任何单元之间具有这种特性的特定集合的连接称为资源。在此,可以将术语“资源”、“通信连接”、“信道”和“通信链路”进行同义使用。网络节点一般为在任何特定时间与其通信的每个MS和其他网络节点建立不同的资源。
术语“接入节点”可以不指代“中继节点”,中继节点是无线网络中被配置为扩展或者增强接入节点或另一中继节点所创建的覆盖的组件。接入节点和中继节点都是可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的无线组件,以及术语“组件”和“网络节点”可以指接入节点或者中继节点。组件可以作为接入节点或中继节点操作,这取决于其配置和布置。然而,仅当其需要接入节点或其他中继节点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其他组件的无线覆盖时,组件才被称为“中继节点”。此外,可以顺次使用两个或更多中继节点来扩展或增强接入节点所创建的覆盖。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可以参照以下结合附图的简述以及详述,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分:
图1是示意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eNB和MME之间的通信过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的示例性伪码。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eNB和MME之间的通信过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eNB和MME之间的通信过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个MS、RN和eNB之间的通信。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S、RN和eNB之间的通信过程。
图8是示出用于初始化类型2RN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用于将RN与MS相关联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用于将RN与MS相关联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系统的示例,该系统包括适用于实现在此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处理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应当理解,尽管以下提供了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但是所公开的系统和/或方法也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技术而实现,不论这些技术是当前已知还是已存在。本公开绝不应局限于包括本文示意和描述的示例性设计和实施方式在内的以下所示的示意性实施方式、附图和技术,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替换方式的整个范围内进行修改。
如在此使用的,以下术语具有以下的定义。在3GPP技术规范(TS)中使用这种术语时,这些术语等效于3GPP TS中规定的定义。
“CQI”被定义为“信道质量指示符”
“CRS”被定义为“公共参考信号”
“DL”被定义为“下行链路”“
“DRX”被定义为“不连续接收”
“EC”被定义为“建立原因”
“eNB”被定义为“演进的节点B”
“EoR”被定义为“ENB或RN”
“L1中继”或者“层1RN”被定义为“层1中继”
“L2中继”或者“层2RN”被定义为“层2中继”
“L3中继”或者“层3RN”被定义为“层3中继”
“LTE”被定义为“长期演进”
“LTE-A”被定义为“高级LTE”
“MAC”被定义为“媒体接入控制”
“MIB”被定义为“主信息块”
“MME”被定义为“移动性管理实体”
“NAS”被定义为“非接入层”
“PDCCH”被定义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HY”被定义为“物理层”
“RA”被定义为“随机接入”
“RACH”被定义为“随机接入信道”
“RAR”被定义为“随机接入响应”
“RN”被定义为“中继节点”
“RRC”被定义为“无线电资源控制”
“SIB”被定义为“系统信息块”
“SRS”被定义为“探测参考信号”
在此描述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中继节点(RN)的使用。实施例还涉及RN的初始化过程。实施例还涉及用于将MS与RN和/或eNB关联和/或去关联的过程。
实施例提供了至少三种用于执行RN的初始化过程的不同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eNB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的RACH前同步码,向RN发送RACH响应。当RN发送回RRCConnectionRequest(RRC连接请求)消息时,RN通过向RRCConnectionRequest中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 Cause)添加一值,来向eNB将自身标识为RN而不是MS。在另一实施例中,RN可以向eNB发送内容为空的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通过这种方式,eNB知道RACH过程由RN发起,而不是由MS发起。在又一实施例中,为RN分配(与eNB相关联的可用RACH前同步码中的)预定的前同步码集合。一旦eNB检测到所分配的RACH前同步码属于为RN保留的RACH前同步码池,eNB可以不创立与增强分组核心(EPC)的NAS建立过程。eNB还可以创立与适合于RN类型的EPC的NAS建立过程。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除上述的这些信令之外,可以由初始化过程期间的其他信令来发送用于将RN与MS区分开的指示。
在将MS与RN和/或eNB相关联和/或去关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至少三种技术来完成关联和/或去关联。注意到,可以将MS与多个RN以及还与eNB相关联。在一个实施例中,MS至RN的关联基于MS上行链路SRS信号的接收信号质量。例如,当已存在的相关联的MS的SRS信号的平均接收信号强度(或者一般地,表示接收质量的任何指示符,例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很强或者强于某个预定阈值时,RN请求eNB将MS与RN相关联。相反,如果SRS信号质量变得太弱,或者弱于某个预定阈值,RN可以请求eNB将MS与RN去关联。
可以由eNB来静态地、半静态地或者动态地配置RN用来确定从MS接收到的SRS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太强还是太弱的阈值。在另一实施例中,RN向eNB报告测量到的SRS信号强度,并且eNB决定是否应该将MS与RN和/或eNB中的任意一个相关联。在一个实施例中,eNB处的决定可以基于在RN和eNB处接收到的SRS的相对信号强度的比较。在另一实施例中,关联和/或去关联基于RACH信号。关联或去关联可以基于直接从MS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与已中继的RACH前同步码CQI的结合。在又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SRS信号强度与RACH前同步码的结合来促使RN请求eNB将MS与RN关联或去关联。在又一实施例中,eNB可以使用RN向eNB中继的SRS信号强度和RACH前同步码与在eNB处直接接收到的SRS信号强度和RACH前同步码的结合来决定MS是否应该与RN关联或去关联。
虽然实施例预期连接到或者使用eNB,实施例还预期连接到或者使用不同类型的接入节点。因此,如在此使用的,术语“eNB”还可以意味着“接入节点”,其可以包括通信网络中的任何类型的接入设备。其他类型的接入节点的示例包括层3中继节点、核心网、移动性管理实体等。
图1是示意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中继节点102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框图。一般地,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中继节点的使用。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LTE或高级LTE(LTE-A)网络,以及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所有实施例都可以在LTE-A网络中实现。中继节点102可以放大、重复、解调、解码、重编码和/或重调制从MS 110接收到的信号,并使得已修改的信号在接入节点106处被接收到。在中继节点102的一些实现中,中继节点102从MS 110接收信号与数据,然后产生新信号以将数据发送到接入节点106。中继节点102还可以从接入节点106接收数据,并向MS 110传送数据。可以将中继节点102靠近小区边缘放置,以使得针对该小区,MS 110可以与中继节点102通信,而不是与接入节点106直接通信。
在无线电系统中,小区是接收和发送覆盖的地理区域。小区可以彼此重叠。在典型的示例中,每个小区与一个接入节点相关联。小区的尺寸由例如频段、峰值发送功率电平和信道条件之类的因素确定。可以使用中继节点(例如,中继节点102)来增强小区内或者临近小区的覆盖,或者扩展小区覆盖的尺寸。此外,中继节点102的使用可以增强小区内的信号吞吐量,因为针对该小区,与MS 110在和接入节点110直接通信所能使用的相比,MS 110可以利用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发送功率来接入中继节点102。在相同带宽内以更高的数据速率进行发送产生了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通过消耗更少的电池功率,更低的功率使得MS 110受益。
一般可以将中继节点划分为三组:层1中继节点、层2中继节点和层3中继节点。层1中继节点本质上是转发器,其可以在除了放大和轻微延迟之外而没有其他修改的情况下对传输进行重传。层2中继节点可以解调/解码其接收到的传输,对解码结果进行重新编码/调制,然后发送所调制的数据。层3中继节点可以具有完全的无线电资源控制能力,并从而可以类似地起到接入节点的功能。层3中继节点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可以与接入节点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相同,以及中继节点可以具有典型地由接入节点使用的唯一小区标识。可以对类型1中继节点进行定义,以使得其成为具有其自身的物理小区标识和完全的RRC协议栈的层3中继节点。为了本公开的目的,通过中继节点需要存在至少一个接入节点(以及与接入节点相关联的小区)以及很可能接入电信系统中的其他组件的其他中继节点的事实来将中继节点与接入节点区分开。
示意性的实施例主要关注于类型2中继节点。类型2中继节点是通过以下特征定义的层2中继节点:类型2中继节点不具有与接入节点分开的物理小区标识,并因此不能创建任何新的小区。类型2中继节点应该能够中继至传统(LTE版本8)MS/从传统(LTE版本8)MS中继,以及传统MS应该没有意识到类型2中继节点的存在。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中继节点。
在通信系统100中,可以认为允许无线通信的链路有三种截然不同的类型。首先,当MS经由中继节点102与接入节点106通信时,MS 110和中继节点102之间的通信链路被认为在接入链路108上发生。第二,中继节点102和接入节点106之间的通信被认为在中继链路104上发生。第三,直接在MS 110和接入节点106之间通过而不通过中继节点102的通信被认为在直接链路112上发生。在本文档中,根据图1所描述的含义来使用术语“接入链路”、“中继链路”和“直接链路”。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eNB和MME之间的通信过程。RN 200、eNB 202以及MME 204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组件。RN 200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RN 102,以及eNB 202可以对应于同样在图1中的接入节点106。MME 204是核心网的组件,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的形式。在参考图2描述的实施例中,RN 200是类型2中继节点。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可以在类型2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期间使用。
在此处描述的实施例中,RN 200可以不具有与提供服务的eNB 202的小区标识分开的小区标识,并从而不能创建任何新的小区。RN 200能够将通信中继到遵循3GPP TS的版本8的MS,以及从该MS中继通信。然而,遵循版本8的MS可能意识不到RN 200的存在。
RN 200所面临的问题是初始化,初始化是将RN 200初始连接到无线通信网络的过程,该过程可以通过初始建立与eNB 202的通信来开始。在一实施例中,RN 200执行与MS在连接到无线通信网络时所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相类似的随机接入过程。该随机接入过程特别适于但不限于移动的或者游动的这些RN,其中,RN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在一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过程如下进行。首先,当RN 200初始尝试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RN 200向eNB 202注册。然后,在为RN 200提供服务的施主或当前小区中,eNB 200向RN 200指派唯一的RNTI集合。可以在RRC建立过程期间通过附加参数来执行对RN 200的标识。与MS类似,RN 200可以从另一eNB或从类型1RN切换而来。如果RN 200在预定的时间内不为MS提供服务,则RN 200可以进入空闲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如果适用),移动的RN或游动的RN的电池寿命,或者一般地,任何电池电源操作的RN可以得到维持。在一实施例中,仅RN 200连接到的eNB 202知道RN 200的存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没有意识到RN200。虽然在空闲模式下,但是RN可以保持周期性地检查来自eNB的DL传输以及来自UE的UL RACH传输。周期性的唤醒循环由eNB控制。在感测到DL或UL上的接收时,RN可以尽可能快地退出空闲模式。当退出空闲模式时,RN必须发起与eNB的RACH过程。
从而,当初始激活RN 200时,RN 200表现得非常像MS。RN 200将随机选取一个所允许的RACH前同步码,并在随机选择的RACH分配期间在上行链路子帧中进行发送。在一个实施例中,RN 200在侦听来自eNB202的MIB 206和SIB 1 208之前获得DL帧同步。在侦听SIB 2 210之后,RN 200知道RACH配置参数。
返回示例性的初始化过程,如RACH消息212处所示,RN 200尝试以RACH来接入网络。响应于从RN 200检测到的RACH前同步码,eNB202向RN 200发送RACH响应(RAR)214,以便为MS分配UL资源以发起RRC连接过程。然后,通过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216以向eNB 202将自身标识为RN来开始,RN 200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可以将新的值(例如,“RN接入”)添加到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216中的建立原因(EC)。该新的值向eNB 202告知RN 200是RN而不是MS。
作为响应,eNB 202向RN 200发送RRCConnectionSetup(RRC连接建立)消息218。RN 200通过向eNB 202发送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220来完成初始化过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针对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的示例性伪码。可以在RN(例如图2的RN 200)中存储、产生和/或执行图3中示出的伪码300,并将其发送给eNB,例如eNB 202。
如关于图2描述的,已经将新的“RN接入”值302添加到RRCConnectionReques消息中的建立原因(EstablishmentCause)。EstablishmentCause是向进行接收的设备告知连接请求的一个或更多原因的消息。通过知道连接请求的原因,eNB可以适当地处理入局的连接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RN接入值302允许eNB(例如图2的eNB 202)知道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的设备是RN而不是MS。从而,eNB可以相应地将发送设备作为RN而不是MS来进行响应并管理。在不同的实施例中,RN接入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此外,不应仅将本公开限制为图3的消息的细节,因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消息和格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eNB和MME之间的通信过程。图4中示出的通信过程与图2中示出的通信过程相类似。与在图2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对应的图4中的附图标记具有类似的性质。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可以在类型2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期间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220的内容,可以向eNB202告知RN 200是RN而不是MS。如果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220不包含可以由MS发送的信息,则可以向eNB 202告知RN 200是RN而不是MS。
MS一般在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220中发送用于建立NAS连接的信息。然而,在RN的情况下,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220可以是空消息,不包含信息。因此,eNB 202可以使用该细节来区分RACH过程是由RN还是由MS发起的。在本实施例中,eNB 202接收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220,并基于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220中的内容(或者缺少内容)来确定发送方是RN还是MS。在备选实施例中,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220可以包含明确地向eNB 202告知RN 200是RN而不是MS的一些内容或数据。此外,不应将本公开限制为使用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220,因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消息和格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N、eNB和MME之间的通信过程。图5中示出的通信过程与图2中示出的通信过程相类似。与在图2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对应的图5中的附图标记具有类似的性质。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可以在类型2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期间使用。
针对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可以在RACH消息212中分配RACH前同步码,以在与eNB 202的初始化期间将RN 200与MS区分开。一旦eNB 202检测到RACH前同步码属于为RN保留的RACH前同步码池,eNB可以不发起NAS建立过程,或者可以发起适于该类型的中继的NAS过程。当进行连接的实体是RN 200时,eNB 202将进行连接的实体视为RN。可以使用空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来作为eNB 202与RN 200之间的握手。
参考图1至图5描述的实施例包括了在RN的初始化期间RN向eNB将其自身与MS区分开的示例。关于图6和图7描述的实施例包括MS与类型2中继节点和/或eNB关联或去关联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个MS、RN和eNB之间的通信。通信网络600包括eNB 602和多个RN(包括RN0 604和RN1 606)。通信网络600还包括多个MS(包括MS0 608、MS1 610、MS2 612、MS3 614和MS4 616)。通过闪电符号618示出了通信网络600的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资源。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在设备直接连接到核心网或MME的网络中,通信网络600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RN、MS和eNB。在关于图7描述的实施例中,RN0 604和RN1 606可以是类型2中继节点。
因为类型2RN可以不发送其自身的CRS,并且不具有其自身的小区标识,应该在eNB和RN之间执行将MS与RN关联的决定。由于MS移动性,应该不时地更新该关联,以增加MS与最期望的RN或多个RN相关联的可能性。在一些情况下,MS可以与多个RN相关联,以进一步改善性能。换言之,可以有来自多个接入节点(例如,eNB和RN)的协同通信。
在关于图6描述的实施例中,MS与RN的关联可以基于MS的上行链路SRS信号。当检测到具有相对强的SRS信号或者SRS信号强度高于具有或不具有滞后余量的预定阈值的MS时,RN应该向eNB发送关联请求。关联请求可以是至eNB的将MS与RN关联的请求。另一方面,当已存在的关联的MS的SRS信号变得相对弱(通过具有或不具有滞后余量的预定阈值所确定的),RN应该向eNB发送去关联请求。去关联请求可以是至eNB的将MS与RN去关联的请求。可以由eNB来静态地、半静态地或者动态地配置具有或不具有滞后余量的阈值,RN使用该阈值来确定从MS接收到的SRS信号是太强还是太弱。在另一实施例中,RN向eNB报告测量到的SRS信号强度,并且eNB决定是否应该将MS与RN和/或eNB相关联。在一个实施例中,eNB处的决定可以基于在RN和eNB处接收到的SRS的相对信号强度的比较。一般来说,可以使用在与来自UE的DL测量报告相结合的接收到的SRS上观察到的任何信号质量指示符来连续更新MS与任意节点、eNB和RN的关联。
可以出于该目的而使用SRS信号,因为在LTE或者高级LTE中,MS将继续发送上行链路SRS以用于信道质量测量和用于上行链路定时估计目的。施主小区中的每个MS具有唯一的SRS传输配置,例如,传输梳(transmission comb)、SRS持续时间、SRS带宽等。eNB可以将这些SRS配置转发给施主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RN。然后,RN可以监视SRS“信道”中的传输,并确定哪些MS在附近。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MS可以是移动的这一事实,应该以预定义的周期或者通过事件驱动的方式更新关联和去关联。在周期方式中,应该由eNB发信号通知该周期。基于相应的测量,eNB可以进行若干类型的关联。
一个关联类型可以是MS仅与eNB相关联。在该情况下,RN可以不向MS发送任何数据或信令,或者不从MS检测任何数据或信令。可以将该关联类型称为“仅eNB”关联。
另一关联类型可以是MS与一个或多个RN相关联。在该情况下,可以在eNB处调度空中传输。通过该一个或多个RN可以将信息透明地中继给MS。可以将该关联类型称为“仅RN”关联。
又一关联类型可以是MS与eNB和一个或多个RN相关联。在该情况下,使用协同多点传输,空中传输可以来自于eNB和该一个或多个RN。可以将该关联类型称为“多关联”。
例如,参考图6,MS0 608仅与eNB 602相关联,这对应于上述的仅eNB关联。相反,MS1 610和MS2 612仅与RN(RN0 604和RN1 606)相关联,这对应于上述的仅RN关联。然而,MS3 614和MS4 616与eNB 602以及RN0 604和RN1 606都关联,这对应于上述的多关联。在所有三种关联类型中,当MS在物理上通过网络时,可以连续地或者以预定周期更新针对MS的关联。
在一实施例中,eNB 602向每个MS发送SRS传输控制信息。此外,eNB 602向RN(RN0 604和RN1 606)发送每个MS的SRS传输控制信息。SRS传输控制信息可以包括SRS传输周期、测量量、SRS配置、上行链路定时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继而,RN(RN0 604和RN1 606)根据传输控制信息接收和测量上行链路SRS传输。
eNB可以将RN编程为基于一个或多个事件的出现来发送测量报告。事件的示例包括到达阈值或者定时器到期。RN还可以周期性地发送测量报告,而不是被触发来进行发送。测量报告可以包括多个用户的测量报告。RN还可以从接收到的SRS传输进行定时估计。还可以将接收到的SRS传输用于定时对齐调整。RN还可以基于测量的SRS信号强度做出UE关联决定,并向eNB报告UE关联决定。
除了上述信息之外,可以向一个或多个RN转发MS的DRX配置。转发DRX配置可以有助于版本8MS,因为这些MS在DRX关闭期间可以不发送SRS。从而,即使针对于版本8MS,该一个或多个RN也可以执行对MS的适当测量。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MS、RN和eNB之间的通信过程。可以结合一个或多个RN来在MS之中实现通信过程700,例如,将MS1 610或MS2 612中的一个或二者与图6的RN0 604或RN1 606中的一个或二者相结合。
在关于图7描述的实施例中,MS与RN的关联可以基于初始的随机接入信号。在MS 702经由RN 704对eNB 706的初始接入期间,eNB 706从MS 702接收RACH前同步码。所有附近的RN(例如,RN 704)也接收该RACH前同步码。然后,eNB 706可以基于直接从MS 702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和从RN 704中继的RACH前同步码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将MS702与RN 704相关联。RN(例如,RN 704)还可以基于接收到的RACH前同步码信号做出UE关联决定,并向eNB报告所关联的UE标识。
eNB 706可以发送信令(例如,PDCCH命令、MAC控制单元或者RRC信令)来请求MS 702执行用于关联的上行链路随机接入。在从eNB 706接收到信令后,MS 702将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
在一实施例中,MS 702可能不需要执行完整的随机接入过程。例如,SRS配置转发消息708和SRS消息710足以将MS 702与RN 704相关联。
在备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上述的SRS方法(图6)与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方法(图7)的结合来完成MS关联。在MS 702的初始接入期间,eNB 706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前同步码信号强度将MS 702与RN 704或eNB706相关联。在初始关联之后,可以通过SRS消息710处的MS上行链路SRS传输执行和更新MS关联/去关联。
图8是示出用于初始化类型2RN的方法的流程图。图8中示出的过程可以在RN(例如图1中的RN 102)中实现。可以使用关于图2至图5描述的过程来实现图8中示出的过程。该方法包括在初始化中继节点时,对用于将类型2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的消息进行编码(步骤800)。该过程随后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消息可以是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值添加到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中的建立原因。该值向接入节点标识了类型2中继节点是中继节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消息是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在该情况下,当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缺少内容时,向接入节点将类型2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
在又一实施例中,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在该情况下,在RACH消息中分配前同步码,以向接入节点将类型2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所分配的前同步码可以从预定前同步码的池中取得。
图9是示出用于将RN与MS相关联的方法的流程图。图9中示出的过程可以在RN(例如图1中的RN 102)中实现。可以使用关于图6和图7描述的过程来实现图9中示出的过程。
该过程在RN测量从移动台接收到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信号强度时(框900)开始。然后,RN响应于该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向接入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框902)。第一请求用于接入节点将移动台与中继节点相关联。该过程随后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RN在第一请求之后向接入节点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是响应于信号强度落在第二预定阈值之下而发送的。第二请求用于接入节点将移动台与中继节点去关联。
在又一实施例中,RN周期性地测量信号强度。在又一实施例中,在满足接入节点设置的条件时,RN产生信号强度的测量报告。该条件可以是信号强度的阈值和定时器到期或者其他一些条件之一。
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请求建立了一种类型的关联,该关联是从以下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移动台仅与接入节点相关联;移动台仅与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相关联;以及移动台与接入节点和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都关联。
图10是示出用于将RN与MS相关联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0中示出的过程可以在接入节点(例如图1中的接入节点106)中实现。可以使用关于图6和图7描述的过程来实现图10中示出的过程。
该过程在接收节点从移动台接收信号时开始,其中,信号具有信号强度(框1000)。接入节点还从中继节点接收所中继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请求。所中继的RACH请求在移动台处发起,并包括前同步码,前同步码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接下来,接入节点对要发送至移动台的响应消息进行编码(框1004)。将响应消息编码为指示移动台经由随机接入过程与中继节点相关联。
在一实施例中,响应消息是以下之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命令、媒体接入层(MAC)控制单元或者无线电资源控制(RCC)信令。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将响应消息编码为指示移动台发送前同步码。
在又一实施例中,可以将响应消息编码为指示移动台通过使用不完全的随机接入过程来与中继节点关联。
上述的MS和其他组件可以包括能够执行与上述动作相关的指令的处理组件。图11示出了系统1115的示例,系统1115包括适用于实现在此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处理组件1110。除了处理器1110(其可以指的是中央处理器单元或CPU)之外,系统1100可以包括网络连接设备112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130、只读存储器(ROM)1140、辅助存储器1150和输入/输出(I/O)设备1160。这些组件可以经由总线1170彼此进行通信。在一些情况下,这些组件中的一些可以不存在,或者可以通过彼此间的各种组合或者与未示出的其他组件的各种组合来进行组合。这些组件可以位于单个物理实体中,或者可以位于多于一个物理实体中。在本文中描述为由处理器1110进行的任何动作可以由处理器1110单独进行,或者由处理器1110与图中示出或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190)一起进行。虽然DSP 1190被示出为单独的组件,然而可以将DSP 1190并入到处理器1110中。
处理器1110执行其可以从网络连接设备1120、RAM 1130、ROM 1140或辅助存储器1150(其可以包括各种基于盘的系统,例如硬盘、软盘或光盘)存取的指令、代码、计算机程序或者脚本。虽然仅示出了一个CPU1110,然而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因此,尽管可以将指令作为由处理器执行来进行讨论,然而指令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同时地、串行地、或以其他方式执行。可以将处理器1110实现为一个或多个CPU芯片。
网络连接设备1120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组、以太网设备、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设备、串行接口、令牌环设备、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设备、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无线电收发信机设备(例如,码分多址(CDMA)设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电收发信机设备、微波接入的全球可互操作性(WiMAX)设备、和/或其他众所周知的用于连接网络的设备。这些网络连接设备1120可以使得处理器1110能够与互联网或者一个或多个电信网络通信,或者与处理器1110可以从其接收信息或处理器1110可以向其输出信息的其他网络通信。网络连接设备1120还可以包括能够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收发信机组件1125。
可以使用RAM 1130来存储易失性数据,以及可能存储由处理器1110执行的指令。ROM 1140是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一般其存储器容量比辅助存储器1150的存储器容量小。可以使用ROM 1140来存储指令,以及可能存储在指令的执行期间读取的数据。对ROM 1130和RAM 1140的存取一般快于对辅助存储器1150的存取。辅助存储器1150一般包括一个或多个磁盘驱动或磁带驱动,并且可以用于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或者如果RAM 1130的大小不足以保存所有的工作数据,则将辅助存储器1150用作溢出数据存储设备。辅助存储器1150可以用于存储程序,当选择执行该程序时将该程序加载至RAM 1130。
I/O设备116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触摸屏显示器、键盘、键区、开关、拨号盘、鼠标、轨迹球、语音识别器、读卡器、纸带读取器、打印机、视频监视器、或者其它众所周知的输入/输出设备。同样地,替代作为网络连接设备1125的组件,或者在作为网络连接设备1120的组件之外,可以将收发信机1125视为I/O设备1160的组件。在此,可以将一个或多个以上的系统1115组件称为“组件”或“多个组件”。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该中继节点包括被配置为对要发送至接入节点的消息进行编码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该消息被用于在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期间将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实施例还提供了方法和存储实现该方法的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对要发送至接入节点的消息进行编码,该消息被用于在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期间将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实施例还提供了被配置为对从中继节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码以及根据该消息将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一种中继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该一个或多个组件被配置为测量从移动台接收到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信号强度,以及响应于该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向接入节点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接入节点将移动台与中继节点相关联。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对以上进行实现的方法。
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入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该一个或多个组件被配置为接收用于将移动台与中继节点相关联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是作为中继节点确定从移动台接收到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的结果而发送的。
实施例还提供了包括一种接入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该一个或多个组件被配置为从移动台接收随机接入信道(RACH)传输,检测接收到的RACH传输的信号强度,以及从中继节点接收所中继的RACH报告。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对以上进行实现的方法。
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一种中继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该一个或多个组件被配置为向接入节点发送所中继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报告,所中继的RACH报告包括中继节点从移动台接收到的RACH的信号质量。
尽管本公开中已提供若干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原理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很多其他特定的形式来实施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本示例应被视为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意在不对此处给出的细节造成限制。例如,可以将各种元件或部件组合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某些特征也可以忽略或不实现。
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将在各个实施例中描述和示意为分立或分离的技术、系统、子系统和方法与其他系统、模块、技术或方法进行组合或集成。被示出或讨论为彼此连接或直接连接或通信的其他项目可以通过某种接口、设备或中间组件而间接连接或通信,而不论是以电的方式、以机械的方式还是以其他方式。在不脱离此处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确定并作出改变、替换和变更的其他示例。
Claims (26)
1.一种中继节点,包括:
一个或多个组件,被配置为对要发送至接入节点的消息进行编码,所述消息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期间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节点,其中,所述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是所述中继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节点,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组件还被配置为:
通过在所述消息中包括用于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的指示,使得所述中继节点被标识为中继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节点,其中,包括在所述消息中的指示是添加到要发送至接入节点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建立原因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节点,其中,通过将涉及移动台的信息从要发送至所述接入节点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排除,将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消息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节点,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组件还被配置为:
在要发送至所述接入节点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中分配前同步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节点,其中,所分配的前同步码是从由所述接入节点所指示的预定前同步码的池取得的。
8.一种在中继节点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要发送至接入节点的消息进行编码,所述消息在所述中继节点的初始化中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是所述中继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所述消息中包括用于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的指示,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所述消息中的指示是添加到要发送至接入节点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建立原因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涉及移动台的信息从要发送至所述接入节点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排除,将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消息中。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以及在所述RACH消息中分配前同步码,以向所述接入节点标识所述中继节点是中继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分配的前同步码是从由所述接入节点所指示的预定前同步码的池取得的。
15.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实现在中继节点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在所述中继节点的初始化中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的消息进行编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消息包括RRCConnectionRequest‘RRC连接请求’消息,以及向所述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中的建立原因添加值,以向接入节点标识所述中继节点是中继节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消息包括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以及当所述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缺少内容时,向接入节点标识所述中继节点是中继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以及在所述RACH消息中分配前同步码,以向接入节点标识所述中继节点是中继节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分配的前同步码是从预定前同步码的池取得的。
20.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组件,被配置为对从中继节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码,以及根据所述消息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设备,其中,所述中继节点的初始化是所述中继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阶段。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设备,其中,通过在所述消息中包括用于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的指示,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入设备,其中,包括在所述消息中的指示是添加到要发送至所述接入设备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的建立原因的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入设备,其中,通过将涉及移动台的信息从要发送至所述接入设备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排除,将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消息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设备,其中,所述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组件通过对所述RACH消息中的前同步码进行解码来将所述中继节点标识为中继节点。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入设备,其中,所述前同步码是从由所述接入设备所指示的预定前同步码的池取得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1890809P | 2009-06-19 | 2009-06-19 | |
US61/218,908 | 2009-06-19 | ||
PCT/US2010/039237 WO2010148342A1 (en) | 2009-06-19 | 2010-06-18 | Type ii relay node initialization procedur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04890A true CN102804890A (zh) | 2012-11-28 |
CN102804890B CN102804890B (zh) | 2016-05-25 |
Family
ID=42543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27239.8A Active CN102804890B (zh) | 2009-06-19 | 2010-06-18 | 中继节点、接入设备和在中继节点中实现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891431B2 (zh) |
EP (2) | EP2443890B1 (zh) |
JP (1) | JP5642167B2 (zh) |
KR (1) | KR101552757B1 (zh) |
CN (1) | CN102804890B (zh) |
CA (1) | CA2765585C (zh) |
WO (1) | WO201014834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09306A (zh) * | 2015-03-03 | 2017-11-28 | 株式会社理光 | 通信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48594B2 (en) | 2008-12-10 | 2014-09-30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y of relay nodes |
US8040904B2 (en) * | 2008-12-17 | 2011-10-1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combining |
US8311061B2 (en) | 2008-12-17 | 2012-11-13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xing |
US8355388B2 (en) * | 2008-12-17 | 2013-01-1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l access to relays |
US8402334B2 (en) | 2008-12-17 | 2013-03-1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unctionality in a relay node |
US8265128B2 (en) | 2008-12-19 | 2012-09-1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with relay nodes |
US8335466B2 (en) | 2008-12-19 | 2012-12-1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
US8446856B2 (en) | 2008-12-19 | 2013-05-2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 node selection |
WO2011019168A2 (en) * | 2009-08-13 | 2011-02-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110164577A1 (en) * | 2010-01-06 | 2011-07-07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Intra-Donor Cel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Type 1 Relay |
US8570943B2 (en) * | 2010-01-06 | 2013-10-29 | Blackberry Limited | Intra-donor cell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type 1 relay |
US9438366B2 (en) * | 2010-02-19 | 2016-09-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cces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CN102348255B (zh) * | 2010-07-30 | 2016-07-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节点接入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
RU2598816C2 (ru) * | 2010-08-03 | 2016-09-27 | Нек Корпорейш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ой станции,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ой станцией |
KR20120035871A (ko) * | 2010-10-05 | 2012-04-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40192705A1 (en) * | 2011-06-20 | 2014-07-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elective Relaying in a Network Node |
WO2013016682A1 (en) | 2011-07-28 | 2013-01-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uplink channel condition |
WO2013020200A1 (en) | 2011-08-08 | 2013-02-14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
US9025476B2 (en) | 2011-08-10 | 2015-05-05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ndom access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
IN2014CN04643A (zh) * | 2012-01-16 | 2015-09-1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
US9265047B2 (en) * | 2012-04-04 | 2016-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cedures to activate opportunistic relays |
WO2013153513A2 (en) * | 2012-04-09 | 2013-10-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network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by managing uncertain measurement occasions |
US20150029983A1 (en) * | 2012-04-11 | 2015-01-29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Radio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anagement apparatus |
WO2013184051A1 (en) * | 2012-06-05 | 2013-12-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selecting antennas to be included in a set of receiving antennas |
US9876557B2 (en) | 2012-06-28 | 2018-01-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50181546A1 (en) * | 2012-07-23 | 2015-06-2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power control, and cell configuration for ul-only operation in dss bands |
KR102006920B1 (ko) | 2013-01-07 | 2019-08-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구성 정보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8873455B2 (en) * | 2013-02-15 | 2014-10-28 |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
US8929277B2 (en) | 2013-02-15 | 2015-01-06 |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
US9253662B1 (en) * | 2013-11-04 | 2016-02-02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ctivating a relay |
US9730249B2 (en) * | 2014-11-19 | 2017-08-08 | Intel Corporation |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random acccess response messages for coverage constrained devices |
EP3262886B1 (en) * | 2015-03-31 | 2023-05-24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methods, base station, relay node and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
EP3308601B1 (en) * | 2015-06-11 | 2020-02-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s for layer 3 relay selection |
CN106332166B (zh) * | 2015-06-18 | 2019-10-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
US11503647B2 (en) * | 2019-04-29 | 2022-1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 management for direct and indirect links |
US20210067997A1 (en) * | 2019-09-03 | 2021-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measurement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TWI746083B (zh) * | 2020-07-24 | 2021-11-11 | 聯陽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訊號中繼系統 |
JP2023036367A (ja) * | 2021-09-02 | 2023-03-14 | 株式会社Kddi総合研究所 | 通信に用いるビームの選択を行う基地局装置、中継装置、端末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24688A1 (en) * | 2003-05-07 | 2004-11-11 | Evolium S.A.S. | Method of setting up connections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
US20070097945A1 (en) * | 2005-10-27 | 2007-05-03 | Wang Guo Q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wireless routing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
CN101136970A (zh) * | 2006-12-30 | 2008-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模拟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互通控制单元 |
US20090111476A1 (en) * | 2007-10-29 | 2009-04-3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Allo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dentifi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11A (en) * | 1852-06-15 | Improvement | ||
JP3609256B2 (ja) | 1998-05-19 | 2005-01-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ノード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
US7450552B2 (en) | 2004-07-02 | 2008-11-11 | Tropos Networks, Inc. | Access point control of client roaming |
US20070070929A1 (en) * | 2005-09-28 | 2007-03-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gotiating relay station capability in a multi-hop relay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817018B1 (ko) * | 2006-06-07 | 2008-03-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패킷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
CN101146337B (zh) | 2006-09-15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新接入节点随机接入的方法及其系统 |
JP4952240B2 (ja) * | 2006-12-27 | 2012-06-1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制御局、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優先セル選択方法 |
US8739013B2 (en) * | 2007-09-28 | 2014-05-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detec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448325B (zh) | 2007-11-27 | 2012-11-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
ES2376070T3 (es) | 2008-07-02 | 2012-03-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étodo para asociar estaciones móviles con repetidores en la estación base de control. |
US8259659B2 (en) * | 2008-07-03 | 2012-09-04 | Apple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ccess and update reques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CN102349319B (zh) * | 2009-03-11 | 2015-07-2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中继节点的设置和配置 |
US20100260126A1 (en) * | 2009-04-13 | 2010-10-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plit-cell relay packet routing |
US9654256B2 (en) | 2009-04-21 | 2017-05-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utilizing a relay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059586B2 (en) * | 2009-06-04 | 2011-11-15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tracking for group mo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PL2441310T3 (pl) * | 2009-06-12 | 2020-04-3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posób i urządzenie umożliwiające komunikację węzła przekaźnikowego |
-
2010
- 2010-06-18 CN CN201080027239.8A patent/CN102804890B/zh active Active
- 2010-06-18 EP EP10734851.8A patent/EP2443890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6-18 WO PCT/US2010/039237 patent/WO201014834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6-18 EP EP12151500.1A patent/EP2448351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6-18 JP JP2012516351A patent/JP5642167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6-18 US US12/819,135 patent/US8891431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6-18 CA CA2765585A patent/CA2765585C/en active Active
- 2010-06-18 KR KR1020127001473A patent/KR10155275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
- 2014-09-26 US US14/498,074 patent/US918571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24688A1 (en) * | 2003-05-07 | 2004-11-11 | Evolium S.A.S. | Method of setting up connections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
US20070097945A1 (en) * | 2005-10-27 | 2007-05-03 | Wang Guo Q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wireless routing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
CN101136970A (zh) * | 2006-12-30 | 2008-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模拟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互通控制单元 |
US20090111476A1 (en) * | 2007-10-29 | 2009-04-3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Allo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dentifier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GPP: "《3GPP》", 28 December 2008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09306A (zh) * | 2015-03-03 | 2017-11-28 | 株式会社理光 | 通信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07409306B (zh) * | 2015-03-03 | 2020-12-29 | 株式会社理光 | 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322145A1 (en) | 2010-12-23 |
CN102804890B (zh) | 2016-05-25 |
US9185717B2 (en) | 2015-11-10 |
KR101552757B1 (ko) | 2015-09-11 |
JP2012531116A (ja) | 2012-12-06 |
JP5642167B2 (ja) | 2014-12-17 |
US20150016335A1 (en) | 2015-01-15 |
CA2765585C (en) | 2017-04-18 |
EP2443890B1 (en) | 2018-12-26 |
EP2443890A1 (en) | 2012-04-25 |
WO2010148342A1 (en) | 2010-12-23 |
US8891431B2 (en) | 2014-11-18 |
EP2448351A1 (en) | 2012-05-02 |
KR20120037944A (ko) | 2012-04-20 |
EP2448351B1 (en) | 2019-04-10 |
CA2765585A1 (en) | 2010-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04890A (zh) | 类型ii中继节点初始化过程 | |
EP2443877B1 (en) | Mobile station association procedures with type ii relays | |
CN110999525B (zh) | 通过毫米波和低于6GHz的频带来传输唤醒信号 | |
CN111034279B (zh) | 使用伪全向波束的唤醒过程 | |
CN110169156B (zh) | 通过控制信道传输传递寻呼分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223264A (zh) | 用于侧链路的非连续接收配置 | |
EP4018726A1 (en) | Power saving technique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EP3170344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equipment synchronization | |
CN110235375B (zh) | 用于经缩短传输时间区间的时间掩码技术 | |
JP6901638B2 (ja) | 複数のヌメロロジーワイヤレス通信における基準信号のためのタイミング | |
CN113557676B (zh) | 侧行链路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技术 | |
CN116888902A (zh) | 可重新配置智能表面发现过程 | |
CN115152275A (zh) | 用于选择和重新选择侧行链路中继的技术 | |
CN115516924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侧行链路通信的不连续接收 | |
CN104871609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增强的新载波类型 | |
CN116830614A (zh) | 用于在侧行链路操作中的用户设备功率节省的逐步感测 | |
CN116491220A (zh) | 基于l2中继中的早期测量的中继选择 | |
CN117044370A (zh) | 选择同步波束以减少延迟 | |
CN116097905A (zh) | 用于针对侧链路通信的同步信号块波形设计的技术 | |
CN103179677A (zh) | 用于增强接入试探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4731583B (zh) | 用于新无线电多播通信的唤醒信号 | |
CN116349261A (zh) | 用于侧行链路的功率高效中继发现过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befor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