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2311B - 一种调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2311B
CN102802311B CN201210281358.7A CN201210281358A CN102802311B CN 102802311 B CN102802311 B CN 102802311B CN 201210281358 A CN201210281358 A CN 201210281358A CN 102802311 B CN102802311 B CN 102802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ignal
wave voltage
light source
source drive
outpu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13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2311A (zh
Inventor
葛良安
华桂潮
任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ronics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813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02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02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2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2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2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所述调光方法包括: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光源驱动器根据第一半波信号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而半波信号不会像斩波电压一样,出现电压从零突变到高幅值电压的情况,因此通过半波信号进行调光时,不会引起输出电流的冲击。

Description

一种调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光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照明领域,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根据调光器输出的调光信号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图1为一种常见的调光器系统,该调光系统包括调光器、交流电源以及光源驱动器,该调光器包括双向晶闸管S1,以及由双向触发二极管D1、可调电阻R1和电容C1构成的触发电路。该调光器的工作原理为:电容C1通过可调电阻R1充电,当电容C1上的电压上升到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导通门槛电压时,双向触发二极管D1被触发导通,从而双向晶闸管S1被触发导通。并且,通过可调电阻R1阻值的变化可以引起电容C1的充电速度的变化,而该充电速度的变化引起双向触发二极管D1导通角的变化,体现在调光器的输出电压V1上,则形成例如图2所示的前沿式斩波电压。该前沿式斩波电压输出给后级用于驱动光源的光源驱动器,从而光源驱动器根据前沿式斩波电压的斩波角对光源进行亮度的调节。
可以看出,图1中的光源驱动器是根据前沿式斩波电压的斩波角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而斩波电压通常会使输入电流出现过高的冲击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调光方法,以实现不会引起过高的冲击电流的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所述调光方法包括:
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优选地,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将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成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地,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将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成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地,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地,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将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成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地,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地,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和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次数和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变化量。
优选地,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第n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后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按预设规律进行变化,第m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后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停止所述按预设规律的变化;其中,所述n小于m。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二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二半波信号为所述第一半波信号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
优选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所述光源驱动器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所述第二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地,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之和,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所述次数之和对应的电流值;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之和,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所述次数之和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地,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所述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地,信号属性为半波信号的个数、半波信号的个数所在的区间、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和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所在的区间中任意一种信号属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光源驱动器根据第一半波信号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而半波信号不会像斩波电压一样,出现电压从零突变到高幅值电压的情况,因此通过半波信号进行调光时,不会引起输出电流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调光系统;
图2为前沿式斩波信号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包括图4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只通过正半周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7为只通过负半周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8为另一种包括图4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包括图9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种包括图9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另一种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种包括图12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3为一种输出两种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波形图;
图25为一种包括图23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另一种包括图23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另一种输出两种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一种包括图27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另一种输出两种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一种包括图29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另一种包括图29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光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所述调光方法包括:
S3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S3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通过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而实现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这里,第一半波信号为一种半波形式的调光信号,并且第一半波信号可以由调光器输出。该调光方法可以用于包括能够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调光器并不一定始终输出调光信号,可以在第一次发出调光信号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发出调光信号,在此间隔时间内调光器输出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
下面举例说明图3所示的调光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
图4为一种能够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该调光器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所述调光器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二极管D1。
其中,所述调光器处于调光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S1断开,且所述调光器输出第一半波信号。
在图4所示的调光器中,二极管D1也可以为任意一种单向整流器,例如,二极管D1可以为处于饱和状态的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者处于导通状态的单向晶闸管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开关S1也可以为任意一种具有开关导通特性的器件,例如,第一开关S1可以为机械开关、双向晶闸管、继电器或者单向开关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当第一开关S1为机械开关时,优选的为常闭开关,触发该常闭开关会使其处于断开状态。单向开关为具有单向导通性质的开关器件,例如,三极管、IGBT、单向晶闸管等。当第一开关S1为单向开关时,第一开关S1导通时流过第一开关S1的电流方向与二极管D1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
图4所示的调光器可以应用于图5和图8所示的调光系统中。
图5为采用了图4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包括交流电源501、光源驱动器502以及图4所示的调光器503。调光器503串联在交流电源501与光源驱动器502之间。
交流电源501向调光器503输出交流信号。
调光器503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二极管D1。调光器503处于调光状态时,第一开关S1断开,并且调光器503输出第一半波信号。二极管D1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501向光源驱动器502单向导通。
光源驱动器502用于根据处于调光状态的调光器503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对光源驱动器502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通过对光源驱动器502的输出电流的调节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节。
当第一开关S1闭合时,二极管D1被短路,调光器503相当于导线的作用,调光器503输出信号即为交流电源501输出的交流信号。由于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交流电源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光源驱动器相连,因此当第一开关S1断开时,二极管D1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501向光源驱动器502单向导通,此时调光器的输出信号为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中正半周信号,即第一半波信号。当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为正弦波时,调光器503的第一开关S1处于断开状态时,调光器503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V1为正弦波中的正半周信号,图6为此时交流电源的波形以及第一半波信号V1的波形图。
这里,二极管D1也可以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方向由光源驱动器502向交流电源501单向导通,此时二极管D1的正极与光源驱动器502相连,负极与交流电源501相连,并且此时第一半波信号为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中负半周信号,图7为当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为正弦波信号时,交流电源的波形以及第一半波信号V1的波形图。
图8为另一种采用了图4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与图5所示的调光系统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804,控制单元804用于向调光器803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调光器803的第一开关S1断开调节时间后闭合,也就是使得调光器803处于调光状态调节时间。
可以看出,图3所示的调光方法可以用于图5或图8所示的调光系统中。下面再介绍几种图3所示的调光方法可以应用的具体场景。
图9为一种能够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该调光器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所述调光器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和二极管D2,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二极管D1。第一开关S1和二极管D2串联。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调光器处于调光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S1断开,且所述调光器输出第一半波信号。
在图9所示的调光器中,二极管D1和D2均可以为任意一种单向整流器,例如,二极管D1、二极管D2均可以为处于饱和状态的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者处于导通状态的单向晶闸管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开关S1也可以为任意一种具有开关导通特性的器件,例如,第一开关S1可以为机械开关、双向晶闸管、继电器或者单向开关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当第一开关S1为机械开关时,优选的为常闭开关,触发该常闭开关会使其处于断开状态。单向开关为具有单向导通性质的开关器件,例如,三极管、IGBT、单向晶闸管等。当第一开关为单向开关时,第一开关导通时流过第一开关S1的电流方向与二极管D1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
图10为采用了图9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包括交流电源1001、光源驱动器1002以及图9所示的调光器1003。调光器1003串联在交流电源1001与光源驱动器1002之间。
交流电源1001向调光器1003输出交流信号。
调光器1003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和二极管D2,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二极管D1。其中,二极管D2与第一开关S1串联。二极管D1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1001向光源驱动器1002单向导通。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导通时的电流方向相反。
调光器1003处于调光状态时,第一开关S1断开,此时调光器1003输出第一半波信号。
光源驱动器1002用于根据处于调光状态的调光器1003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通过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的调节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节。
当第一开关S1闭合时,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交替导通,再加上二极管D1正极与交流电源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光源驱动器相连,二极管D2负极与交流电源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光源驱动器相连,因此交流电源的输出信号为正半周交流信号时,该正半周交流信号通过二极管D1输出,当交流电源的输出信号为负半周交流信号时,该负半周交流信号通过二极管D2输出,因此调光器1003输出信号即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当第一开关S1断开时,二极管D1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由交流电源1001向光源驱动器1002单向导通,此时调光器的输出信号为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中正半周信号,即第一半波信号。
其中,二极管D1也可以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方向由光源驱动器1002向交流电源1001单向导通,此时二极管D2使得流过二极管D2的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向光源驱动器单向导通,并且此时第一半波信号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中的负半周信号。
图11为采用了图9所示的调光器的另一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与图10所示的调光系统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1104,控制单元1104用于向调光器1103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调光器1103的第一开关S1断开调节时间后闭合,也就是使得调光器1103处于调光状态调节时间。
当调光器中的第一开关为机械开关时,光源用户可以直接触发该机械开关的导通与断开,光源用户通过对调光器中的第一开关进行调节时间内的触发断开,再通过光源驱动器根据该调光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输出电流的调节,从而实现对光源亮度的调节。而当调光系统中包含触发第一开关的控制单元时,光源用户通过调光系统中控制单元,对第一开关进行调节时间内的触发断开,再通过光源驱动器根据该调光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输出电流的调节,从而实现对光源亮度的调节。
图12为另一种能够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该调光器包括漏源极之间存在寄生二极管的NMOS管Q1,所述NMOS管Q1通过源、漏极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
调光器处于调光状态时,所述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断开,且调光器输出第一半波信号。这里,通过控制该NMOS管Q1的栅极使得NMOS管Q1的源、漏极之间导通或断开。
其中,当NMOS管Q1的源、漏极之间断开时,由于NMOS管Q1存在寄生二极管的作用,使得NMOS管Q1能够对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实现单向整流,从而使得调光器输出第一半波信号。
其中,NMOS管也可以用PMOS管代替,则PMOS管的源、漏极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
图13为采用了图12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包括交流电源1301、光源驱动器1302、图12所示的调光器1303以及控制单元1304。调光器1303串联在交流电源1301与光源驱动器1302之间。
交流电源1301向调光器1303输出交流信号。
调光器1303包括NMOS管Q1,Q1的源极与交流电源1301相连,漏极与光源驱动器1302相连,栅极与控制单元1304相连。
控制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使得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断开时,调光器1303处于调光状态,调光器1303输出第一半波信号。
控制单元1304用于向NMOS管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通过控制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从而控制N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断开调节时间后闭合,也就是使得调光器1303处于调光状态调光时间。
光源驱动器1302用于根据处于调光状态的调光器1303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当控制单元1304控制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使得栅源极电压不小于NMOS管的导通门槛电压时,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导通,此时调光器的输出信号即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当控制单元1304控制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使得栅源极电压小于NMOS管的导通门槛电压时,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断开,由于NMOS管Q1存在寄生二极管的作用,此时NMOS管Q1使得交流电压输出的交流信号的正半周信号通过NMOS管Q1,因此NMOS管Q1的输出信号为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的正半周信号,即第一半波信号。
NMOS管可以用PMOS管代替。
也可以使得NMOS管Q1的源极与光源驱动器相连,漏极与交流电源相连,此时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断开时,调光器的输出信号为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的负半周信号。
可以看出,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均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因此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3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的调光系统中。
值得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该调光方法包括:
S14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S14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将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成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这里,半波信号是指交流信号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一个半波信号为一个交流信号周期内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信号属性为表征半波信号特征的属性。例如,信号属性可以为半波信号的个数、半波信号的个数所在的区间、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以及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所在的区间中任意一种。其中,可以将半波信号中非零电压(或半波电压)的个数作为半波信号个数,也可以将半波信号中零电压的个数作为半波信号的个数。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当信号属性为半波的个数时,预设不同的半波信号的个数对应不同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例如6个半波信号对应12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7个半波信号对应11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8个半波信号对应10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则S1401中光源驱动器接收的第一半波信号中的半波信号的个数为6时,将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整为与6个半波信号对应的12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整。当第一半波信号中的半波信号的个数不为整数个时,可将持续时间多于1/4个周期T的半波信号记为1个半波信号,将持续时间少于1/4个周期T的半波信号记为0个半波信号。
例如,当信号属性为半波的个数所在的区间时,预设不同的半波信号的个数所在的区间对应不同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例如半波信号的个数在(0,10)区间内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为10mA,半波信号的个数在[10,15)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为15mA,则当调光器中的第一开关S1断开12个周期T的时间时,其中周期T为交流电源的周期。则S1401中光源驱动器接收的第一半波信号中的半波信号的个数为12时,将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整为与12个半波信号所在的区间[10,15)对应的15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整。
可以通过图14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14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的调光系统中。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使用的器件均为开关和单向整流器,因此即使后级光源驱动器为容性负载,也不会对调光器发出的调光信号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并且不需要额外添加阻抗匹配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值得说明的是,图14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该调光方法包括:
S15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S15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电流变化量可以为矢量值,此时可以设定当电流变化量为正的电流值时,表示增加,当电流变化量为负的电流值时,表示减小。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这里,半波信号是指交流信号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一个半波信号为一个交流信号周期内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信号属性为表征半波信号特征的属性。例如,信号属性可以为半波信号的个数、半波信号的个数所在的区间、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以及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所在的区间中任意一种。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预设不同的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对应不同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例如半波信号持续时间为1s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为2mA,半波信号持续时间为2s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为4mA,半波信号持续时间为3s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为6mA,则S1501中光源驱动器接收的第一半波信号中的半波信号持续时间为2s时,将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2s对应的4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节。
例如,预设不同的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所在的区间对应不同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例如半波信号持续时间在(0,2)s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为-2mA,半波信号持续时间在[2,4)s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为-4mA,半波信号持续时间在[4,6)s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为-6mA,则S1501中光源驱动器接收的第一半波信号中的半波信号持续时间为5s时,将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5s所在的区间[4,6)对应的6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节。
可以通过图15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15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的调光系统中。
值得说明的是,图15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可以看出,图14和图15所示的调光方法中均是根据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进行调节。而下面提供的三种调光方法则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值与第一半波信号中半波个数、半波持续时间等信号属性没有关系。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该调光方法包括:
S16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S16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将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成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预设光源驱动器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不同次数对应不同的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例如光源驱动器第一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8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第二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9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第三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10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则S1501中光源驱动器第二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将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为与第二次对应的9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亮度的调节。
可以通过图16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16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的调光系统中。值得说明的是,图16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可以看出,该调光方法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值与第一半波信号中半波个数、半波持续时间等信号属性没有关系。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该调光方法包括:
S17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S17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电流变化量可以为矢量值,此时可以设定当电流变化量为正的电流值时,表示增加,当电流变化量为负的电流值时,表示减小。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预设光源驱动器第1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对应减小1mA的电流,第2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对应减小2mA的电流,第3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对应减小2mA的电流。例如开始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为10mA,第一次检测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减小至9mA,第二次检测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减小至7mA,第三次检测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减小至5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整。其中,每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对应的变化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且,每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对应的变化方向,可以是减小也可以是增大。
可以通过图17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17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的调光系统中。值得说明的是,图17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可以看出,该调光方法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值与第一半波信号中半波个数、半波持续时间等信号属性没有关系。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该调光方法包括:
S18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S18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将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成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次数属性为表征半波信号的次数特征的属性。可以为次数的奇偶性、次数的区间等。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次数属性为次数所在的区间时,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预设光源驱动器每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的次数所在的区间对应不同的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例如光源驱动器前5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8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第6-10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9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第11-15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10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则S1801中光源驱动器该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为8时,将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为第8次所在的区间[6,10]对应的9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亮度的调节。
例如,次数属性为次数的奇偶性时,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预设光源驱动器没有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第1等级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第一次检测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第2等级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第二次检测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第1等级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第三次检测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第2等级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如此循环下去,同样可以实现对光源亮度的调整。
可以通过图18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18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的调光系统中。值得说明的是,图18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可以看出,该调光方法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对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值与第一半波信号中半波个数、半波持续时间等信号属性没有关系。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该调光方法包括:
S19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S19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对应的电流变化量。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电流变化量可以为矢量值,此时可以设定当电流变化量为正的电流值时,表示增加,当电流变化量为负的电流值时,表示减小。
次数属性为表征半波信号的次数特征的属性。可以为次数的奇偶性、次数的区间等。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次数属性为次数的奇偶性时,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预设光源驱动器第一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为5mA,第二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为-5mA,第三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为5mA,如此循环下去,同样可以实现对光源亮度的调整。
可以通过图19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19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的调光系统中。值得说明的是,图19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可以看出,该调光方法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对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值与第一半波信号中半波个数、半波持续时间等信号属性没有关系。
实施例八
请参阅图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该调光方法包括:
S20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S20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和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次数和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变化量。具体可以为根据本次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确定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的变化趋势,根据本次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确定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大小。也可以为根据本次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确定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的变化趋势,根据本次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确定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大小。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假设光源驱动器当前电流值为10mA,预设光源驱动器接收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在区间[1,7]中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方向为增大,接收的第一半波信号次数在区间[8,9]中时,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方向为减小,预设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中的半波信号的个数为10个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变化量大小为1mA,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中的半波信号的个数为11个时对应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变化量大小为2mA,则当第1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并且该次第一半波信号中有11个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从当前电流10mA增大2mA的电流,即为12mA。
可以通过图20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20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的调光系统中。值得说明的是,图20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实施例九
请参阅图2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该调光方法包括:
S21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S2102:第n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后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按预设规律进行变化,第m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后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停止所述按预设规律的变化;其中,所述n小于m。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n=1,m=2,则当光源驱动器第一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开始按照一定规律变化,当光源驱动器第二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停止变化。这里,按照一定规律变化,可以是分等级变化,也可以是连续变化。分等级变化是指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预设多个电流等级,当第一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后,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从当前电流等级,也就是第一电流等级,开始变化到第二电流等级,再从第二电流等级变化到第三电流等级,直至第二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停止在第二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的电流等级上。连续变化是指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在第一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后从当前电流值连续变化,直至第二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为止。
用户第一次触发调光使其输出半波信号后,光源亮度开始变化,当光源亮度变化到用户所需的亮度时,用户第二次触发调光器,使光源亮度停止变化,达到调光的目的。
可以通过图21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21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5、图8、图10、图11和图13所示的调光系统中。值得说明的是,图21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4、图9和图12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实施例十
请参阅图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所述调光方法包括:
S22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或第二半波信号。
S22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通过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而实现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第二半波信号为所述第一半波信号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
这里,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均可以由调光器输出。该调光方法可以用于包括能够输出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中。
下面举例说明图22所示的调光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
图23为一种能够输出两种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的调光器。该调光器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所述调光器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第三支路与第四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并联电路与第三支路与第四支路的并联电路串联。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二极管D1,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二开关S2,所述第四支路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导通时的电流方向相反。
所述调光器处于调光状态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中的一个开关导通,并且另一个开关断开。其中,所述第一开关S1断开并且第二开关S2导通时,所述调光器输出第一半波信号。所述第一开关S1导通并且第二开关S2断开时,所述调光器输出第二半波信号。
在图23所示的调光器中,二极管D1和D3均可以为任意一种单向整流器,例如,二极管D1、二极管D3均可以为处于饱和状态的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者处于导通状态的单向晶闸管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均可以为任意一种具有开关导通特性的器件,例如,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均可以为机械开关、双向晶闸管、继电器或者单向开关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当第一开关S1为机械开关时,优选的为常闭开关。当第二开关S2为机械开关时,优选的为常闭开关。
单向开关为具有单向导通性质的开关器件,例如,三极管、IGBT、单向晶闸管等。当第一开关S1为单向开关时,第一开关导通时流过第一开关S1的电流方向与二极管D1导通时的电流方向相反。当第二开关S2为单向开关时,第二开关导通时流过第二开关S2的电流方向与二极管D3导通时的电流方向相反。
图24为图23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波形图。
图23所示的调光器可以用于图25和图26所示的调光系统。
图25为采用了图23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包括交流电源2501、光源驱动器2502以及图23所示的调光器2503。调光器2503串联在交流电源2501与光源驱动器2502之间。
交流电源2501向调光器2503输出交流信号。
调光器2503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第三支路与第四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并联电路与第三支路与第四支路的并联电路串联。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二极管D1,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二开关S2,所述第四支路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1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2501向光源驱动器2502单向导通。二极管D3和二极管D1导通时的电流方向相反。
调光器2503处于调光状态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中的一个开关导通并且另一个开关断开。其中,第一开关S1断开并且第二开关S2导通时,调光器2503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第一开关S1导通并且第二开关S2断开时,调光器2503输出第二半波信号。
光源驱动器2502用于根据处于调光状态的调光器2503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通过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的调节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节。
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均闭合时,调光器的输出信号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调光器不输出调光信号,光源驱动器不进行调光,维持当前输出电流值。
当第一开关S1断开并且第二开关S2闭合时,二极管D3被第二开关S2短路,二极管D1使得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2501向光源驱动器2502单向导通,因此调光器的输出为交流电压输出的交流信号的正半周信号,即第一半波信号。当第一开关S1闭合并且第二开关S2断开时,二极管D1被第一开关S1短路,二极管D3使得电流方向由光源驱动器2502向交流电源2501单向导通,因此调光器的输出为交流电压输出的交流信号的负半周信号,即第二半波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调光器在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将会切断光源驱动器的输入回路,使光源驱动器没有电源输入而不工作。
二极管D1也可以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方向由光源驱动器2502向交流电源2501单向导通,此时二极管D3使得流过二极管D3的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向光源驱动器单向导通,并且此时第一半波信号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中的负半周信号,第二半波信号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中的正半周信号。
图26为另一种采用了图23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与图25所示的调光系统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2604,控制单元2604用于向调光器2603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调光器2403的第一开关S1断开,并且第二开关S2闭合调节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均闭合。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调光器2403的第一开关S1闭合,并且第二开关S2断开调节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均闭合。
可以看出,图22所示的调光方法可以用于图25或图26所示的调光系统中。下面再介绍几种图22所示的调光方法可以应用的具体场景。
图27为一种能够输出两种极性相反的半波信号的调光器。该调光器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所述调光器包括漏源极之间存在寄生二极管的第一NMOS管Q1和漏源极之间存在寄生二极管的第二NMOS管Q2。所述第一NMOS管Q1的源、漏极与所述第二NMOS管Q2的源、漏极串联。所述第一NMOS管Q1的源、漏极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所述第二NMOS管Q2的源、漏极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Q1和Q2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
所述调光器处于调光状态时,第一NMOS管Q1和第二NMOS管Q2中的一个NMOS管断开并且另一个NMOS管导通。这里,通过控制第一NMOS管Q1的栅极使得第一NMOS管Q1的源、漏极之间导通或断开,通过控制第二NMOS管Q2的栅极使得第二NMOS管Q2的源、漏极之间导通或断开。
其中,当第一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断开并且第二N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时,调光器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第一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并且第二N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断开时,调光器输出第二半波信号。
当第一NMOS管Q1的源、漏极之间断开且第二N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时,由于第一NMOS管Q1漏源极之间存在寄生二极管的作用,使得第一NMOS管Q1的寄生二极管和导通的第二NMOS管Q2能够对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实现单向整流,从而使得调光器输出第一半波信号。当第二NMOS管Q2的源、漏极之间断开且第一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时,由于第二NMOS管Q2漏源极之间存在寄生二极管的作用,使得第二NMOS管Q2的寄生二极管和导通的第一NMOS管Q1能够对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实现单向整流,从而使得调光器输出第二半波信号。
其中,NMOS管也可以用PMOS管代替,则PMOS管的源、漏极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
图28为采用了图27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包括交流电源2801、光源驱动器2802、图27所示的调光器2803以及控制单元2804。调光器2803串联在交流电源2801与光源驱动器2802之间。
交流电源2801向调光器2803输出交流信号。
调光器2803包括第一NMOS管Q1和第二NMOS管O2,Q2的漏极与交流电源2801相连,Q2的栅极与控制单元2804相连,Q2的源极与Q1的源极相连,Q1的漏极与光源驱动器2802相连,Q1的栅极与控制单元2804相连。Q1和Q2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
调光器2803处于调光状态时,第一NMOS管Q1和第二NMOS管Q2中的一个断开,另一个导通。其中,控制第一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使得第一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断开并且控制第二NMOS管Q2的栅极电压使得第二N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时,调光器1303输出第一半波信号。控制第一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使得第一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并且时控制第二NMOS管Q2的栅极电压使得第二N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断开时,调光器1303输出第二半波信号。
控制单元2804用于向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第一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从而控制Q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断开,并且通过控制第二NMOS管Q2的栅极电压从而控制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导通调节时间后,控制Q1漏极和源极之间以及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均导通。所述第二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第一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从而控制Q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导通,并且通过控制第二NMOS管Q2的栅极电压从而控制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断开调节时间后,控制Q1漏极和源极之间以及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均导通。
光源驱动器2802用于根据调光器2803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当控制单元2804控制第一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使得Q1栅源极电压不小于第一NMOS管的导通门槛电压时,第一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导通,以及控制第二NMOS管Q2的栅极电压使得Q2栅源极电压不小于第二NMOS管的导通门槛电压时,第二N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导通,此时调光器的输出信号即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当控制单元2804控制第一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使得Q1栅源极电压小于第一NMOS管的导通门槛电压时,第一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断开,以及控制第二NMOS管Q2的栅极电压使得Q2栅源极电压不小于第二NMOS管的导通门槛电压时,第二N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导通,此时NMOS管Q1的寄生二极管使得交流电压输出的交流信号的正半周信号通过NMOS管Q1,因此调光器的输出信号为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的正半周信号,即第一半波信号。当控制单元2804控制第一NMOS管Q1的栅极电压使得Q1栅源极电压不小于第一NMOS管的导通门槛电压时,第一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导通,以及控制第二NMOS管Q2的栅极电压使得Q2栅源极电压小于第二NMOS管的导通门槛电压时,第二N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断开,此时NMOS管Q2的寄生二极管使得交流电压输出的交流信号的负半周信号通过NMOS管Q2,因此调光器的输出信号为交流电源的交流信号的负半周信号,即第二半波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调光器在第一NMOS管Q1和第二NMOS管Q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将会切断光源驱动器的输入回路,使光源驱动器没有电源输入而不工作。
NMOS管可以用PMOS管代替。
也可以使得Q2的源极与交流电源相连,Q1的漏极与Q2的漏极相连,Q1的源极与光源驱动器相连。也可以使得Q1的漏极与交流电源相连,Q1的源极与Q2的源极相连,Q2的漏极与光源驱动器相连。也可以使得Q1的源极与交流电源相连,Q1的漏极与Q2的漏极相连,Q2的源极与光源驱动器相连。
图29为另一种能够输出两种极性相反的半波信号的调光器。该调光器串联在交流电源和光源驱动器之间,所述调光器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和二极管D4,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三开关S3和二极管D1。第一开关S1和二极管D4串联,第三开关S3和二极管D1串联。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
所述调光器处于调光状态时,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中的一个开关导通,并且另一个开关断开。其中,所述第一开关S1断开并且第三开关S3导通时,所述调光器输出第一半波信号。所述第一开关S1导通并且第三开关S3断开时,所述调光器输出第二半波信号。
二极管D1和D4均可以为任意一种单向整流器,例如,二极管D1、二极管D4均可以为处于饱和状态的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者处于导通状态的单向晶闸管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均可以为任意一种具有开关导通特性的器件,例如,第一开关S1、第三开关S3均可以为机械开关、双向晶闸管、继电器或者单向开关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当第一开关S1为机械开关时,优选的为常闭开关。当第三开关S3为机械开关时,优选的为常闭开关。
单向开关为具有单向导通性质的开关器件,例如,三极管、IGBT、单向晶闸管等。当第一开关S1为单向开关时,第一开关导通时流过第一开关S1的电流方向与二极管D1导通时的电流方向相反。当第三开关S3为单向开关时,第三开关导通时流过第三开关S3的电流方向与二极管D4导通时的电流方向相反。
图30为采用了图29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包括交流电源3001、光源驱动器3002以及图29所示的调光器3003。调光器3003串联在交流电源3001与光源驱动器3002之间。
交流电源3001向调光器3003输出交流信号。
所述调光器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S1和二极管D4,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三开关S3和二极管D1,第一开关S1和二极管D4串联,第三开关S3和二极管D1串联。二极管D1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3001向光源驱动器3002单向导通。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
调光器处于调光状态时,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中的一个开关导通并且另一个开关断开。第一开关S1断开并且第三开关S3导通时,调光器3003输出第一半波信号。第一开关S1导通并且第三开关S3断开时,调光器3003输出第二半波信号。
光源驱动器3002用于根据处于调光状态的调光器3003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通过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的调节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节。
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均闭合时,调光器的输出信号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调光器不输出调光信号,光源驱动器不进行调光,维持当前输出电流值。
当第一开关S1断开并且第三开关S3闭合时,二极管D4没有连接入电路中,二极管D1使得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3001向光源驱动器3002单向导通,因此调光器的输出为交流电压输出的交流信号的正半周信号,即第一半波信号。当第一开关S1闭合并且第三开关S3断开时,二极管D1没有连接入电路中,二极管D4使得电流方向由光源驱动器3002向交流电源3001单向导通,因此调光器的输出为交流电压输出的交流信号的负半周信号,即第二半波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调光器在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将会切断光源驱动器的输入回路,使光源驱动器没有电源输入而不工作。
二极管D1也可以使得流过二极管D1的电流方向由光源驱动器3002向交流电源3001单向导通,此时二极管D4使得流过二极管D4的电流方向由交流电源向光源驱动器单向导通,并且此时第一半波信号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中的负半周信号,第二半波信号为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中的正半周信号。
图31为另一种采用了图29所示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该调光系统与图30所示的调光系统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3104,控制单元3104用于向调光器3103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调光器3103的第一开关断开,并且第二开关闭合调节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均闭合。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调光器3103的第一开关闭合,并且第三开关断开调节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均闭合。
可以看出,图23、图27和图29所示的调光器均可以输出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因此可以通过图22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23、图27和图29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22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25、图26、图28、图30和图31所示的调光系统中。
值得说明的是,图22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23、图27和图29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两种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实施例十一
请参阅图3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所述调光方法包括:
S32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或第二半波信号。
S3202: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所述光源驱动器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所述第二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通过对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而实现对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第二半波信号为所述第一半波信号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
这里,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均可以由调光器输出。该调光方法可以用于包括能够输出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中。
这里,半波信号是指交流信号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一个半波信号为一个交流信号周期内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信号属性为表征半波信号特征的属性。例如,信号属性可以为半波信号的个数、半波信号的个数所在的区间、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以及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所在的区间中任意一种。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当信号属性为半波的个数时,预设不同的半波信号的个数对应不同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值,例如6个半波信号对应2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7个半波信号对应3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8个半波信号对应4mA的光源驱动器输出电流。则S3001中光源驱动器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且第二半波信号中的半波信号的个数为7时,将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7个半波信号对应的3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整。
可以通过图32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23、图27和图29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32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25、图26、图28、图30和图31所示的调光系统中。
值得说明的是,图32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23、图27和图29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两种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实施例十二
请参阅图3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所述调光方法包括:
S33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或第二半波信号。
S3302: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之和,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所述次数之和对应的电流值;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之和,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所述次数之和对应的电流值。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第二半波信号为所述第一半波信号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
这里,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均可以由调光器输出。该调光方法可以用于包括能够输出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中。
这里,半波信号是指交流信号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一个半波信号为一个交流信号周期内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预设光源驱动器每次接收到半波信号的次数之和对应不同的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例如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之和为1时对应1mA,次数之和为2时对应2mA,次数之和为3时对应3mA,次数之和为4时对应4mA。例如光源驱动器分别接收到四次半波信号,分别为:第一半波信号、第一半波信号、第二半波信号和第一半波信号。而光源驱动器没有接收到半波信号时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为10mA。则第一次接收到半波信号时输出电流增大1mA,即增大至11mA,第二次接收到半波信号时输出电流增大2mA,即增大至13mA,第三次接收到半波信号时输出电流减小3mA,即减小至10mA,第四次接收到半波信号时输出电流增大4mA,即增大至14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整。
可以通过图33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23、图27和图29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33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25、图26、图28、图30和图31所示的调光系统中。
值得说明的是,图33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23、图27和图29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两种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实施例十三
请参阅图3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所述调光方法包括:
S3401: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或第二半波信号。
S3402: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所述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
其中,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第二半波信号为所述第一半波信号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
这里,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均可以由调光器输出。该调光方法可以用于包括能够输出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调光系统中。
这里,半波信号是指交流信号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一个半波信号为一个交流信号周期内经半波整流后的信号。
下面举例说明该调光方法。
例如,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预设光源驱动器每次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或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分别对应不同的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例如光源驱动器第一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对应2mA的电流,第二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对应4mA的电流,第一次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对应2mA的电流,第二次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对应4mA的电流。则当光源驱动器第二次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则将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4mA。当光源驱动器第二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则将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大4mA。从而实现了对光源的亮度的调整。
可以通过图34所示的调光方法对图23、图27和图29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进行调光。并且可以将图34所示的调光方法用于图25、图26、图28、图30和图31所示的调光系统中。
值得说明的是,图34所示的调光方法不仅仅可以对图23、图27和图29所示的调光器输出的第一半波信号进行调光,还可以对任何一种可以输出两种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的调光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调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方法包括:
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第一半波信号为极性方向为非负或者非正的半波信号;
所述调光方法还包括:
光源驱动器接收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信号时,不进行调光,维持当前输出的电流值;
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其中所述信号属性为半波信号的个数、半波信号的个数所在的区间、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以及半波信号持续的时间所在的区间中任意一种信号属性;或者,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或者,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其中,所述次数属性为次数的奇偶性或者次数所在的区间;或者
第n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后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按预设规律进行变化,第m次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后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停止所述按预设规律的变化,其中所述n小于m,所述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将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成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将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成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将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调节成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
则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和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变化量为与所述次数和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变化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光源驱动器接收第二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第二半波信号为所述第一半波信号极性方向相反的半波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所述光源驱动器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所述第二半波信号的信号属性对应的电流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之和,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所述次数之和对应的电流值;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之和,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所述次数之和对应的电流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驱动器多次接收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
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半波信号和/或第二半波信号对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包括:
接收到第一半波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增加与所述第一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接收到第二半波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使得所述光源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与所述第二半波信号的次数对应的电流值。
CN201210281358.7A 2012-08-08 2012-08-08 一种调光方法 Active CN102802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1358.7A CN102802311B (zh) 2012-08-08 2012-08-08 一种调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1358.7A CN102802311B (zh) 2012-08-08 2012-08-08 一种调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2311A CN102802311A (zh) 2012-11-28
CN102802311B true CN102802311B (zh) 2015-09-16

Family

ID=47201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1358.7A Active CN102802311B (zh) 2012-08-08 2012-08-08 一种调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02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968B (zh) * 2014-07-11 2017-01-11 深圳市声表电子有限公司 使用单线开关实现灯亮度调节的方法、装置及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0332U (zh) * 1991-10-30 1992-07-15 王树林 一种节电调光开关
CN101641997A (zh) * 2007-02-28 2010-02-03 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对发光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设备进行调光控制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JP2011113711A (ja) * 2009-11-25 2011-06-09 Nippo Denko Kk 調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54558A (ja) * 2010-08-09 2013-12-19 Yoji Mukuda Led照明具の輝度調整可能な電源制御方法及び電源制御装置
CN202183900U (zh) * 2011-08-18 2012-04-04 杭州泰樱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源开关就可无级调光的驱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0332U (zh) * 1991-10-30 1992-07-15 王树林 一种节电调光开关
CN101641997A (zh) * 2007-02-28 2010-02-03 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对发光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驱动设备进行调光控制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JP2011113711A (ja) * 2009-11-25 2011-06-09 Nippo Denko Kk 調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2311A (zh)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9515B (zh) 电子开关和调光器
KR102354276B1 (ko) 전자 스위치 및 디머
CN103108470B (zh) 动态线性控制led驱动电路
CN102143628B (zh) 一种电路和方法及使用该电路的灯具
CN107086770B (zh) Pfc电路及变频空调器
CN103858524B (zh) 用于triac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45903B (zh) 一种led背光系统及显示装置
CN103957636A (zh) 两线制调光电路
CN102751881B (zh) 一种两线调光器的辅助电源电路
CN104242620A (zh) 具有纹波抑制电路的系统及其纹波抑制方法
CN107710101A (zh) 调光器系统
CN105098765A (zh) 一种支持多路开关的电压过零投切控制装置
CN110536506A (zh) Led频闪爆闪电路
CN102739067A (zh) 交流电压导通及截止相角同步调控电路
CN102427627B (zh) 一种全桥移相感应加热装置
CN105101571A (zh) 一种智能开关调光控制电路
CN102802311B (zh) 一种调光方法
CN202085346U (zh) 一种两线调光器的辅助电源电路
CN104994638B (zh) 可控整流波远距离调节led灯亮度的装置
CN204258608U (zh) 纹波抑制电路及含纹波抑制电路的电路系统
CN102802310B (zh) 一种调光器、调光系统和调光方法
CN105245109B (zh) 箝位式双子模块的取能电源装置和取能控制方法
CN104219825A (zh) 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
CN103683862B (zh) 用于变频器三相输入整流电路的晶闸管触发电路
CN105375795A (zh) 具有辅助电压输出的整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6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02 Binjiang District West Street Chutian Road No. 266 Building No. 5 layer 1-3

Patentee after: Thinklux (Zhejia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3 Binjiang District Dongxin Road No. 66 Oriental Communication B block 309, 310, 311.

Patentee before: LED One (Hang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1

Address after: 310052 block a, infight building, 459 Jianghong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VENTRONICS (HANGZHOU), Inc.

Address before: 315002 1-3, 5 building, 266 Chuti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ilang Light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