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1834B - 滑盖手机壳体 - Google Patents

滑盖手机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1834B
CN102801834B CN201210283395.1A CN201210283395A CN102801834B CN 102801834 B CN102801834 B CN 102801834B CN 201210283395 A CN201210283395 A CN 201210283395A CN 102801834 B CN102801834 B CN 102801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lower casing
downslide
slide
location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33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1834A (zh
Inventor
李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65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2738B/zh
Priority to CN201210283395.1A priority patent/CN102801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01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1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1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1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盖手机壳体,包括上壳第一结构、上壳第二结构、下壳第一结构、下壳第二结构;上滑结构及与该上滑结构相配合的下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结构固定在所述上壳第二结构的两侧;所述下滑结构固定在下壳第二结构的两侧。本发明所提供的滑盖手机壳体,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片材,不需要增加卡扣和粘合剂来固定滑轨与壳体,不但可有效减小滑盖手机整机的重量和体积,提高手机的便携性和轻薄度,还可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滑盖手机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滑盖手机的壳体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滑盖手机是通过推拉滑动才能展开全部机身,反方向滑动机身又可收缩。有些机型通过滑动下盖才能看到按键;而另一些则是通过上拉屏幕部分才能看到键盘。按滑盖方向分为侧滑盖、下滑盖、双向滑盖手机。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滑盖手机壳体包括上下两壳体、上下两片材以及滑轨和滑槽;所述滑轨和滑槽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两片材的侧部;所述上片材与上壳体相固定,所述下片材与下壳体相固定,这样当滑轨和滑槽相互滑动时,可带动两片材相互滑动,从而带动上下壳体相互滑动以实现滑盖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滑槽和上下两壳体均采用塑胶材质,而滑轨和片材均采用金属材质;这种分体化的结构,需要增加卡扣结构或采用粘合剂将其固定,这样就增加了滑盖手机的整机厚度,不利于手机便携性的设计,也与当前市场对手机轻薄型的要求不相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盖手机壳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滑盖手机壳体,包括上壳第一结构、上壳第二结构、下壳第一结构、下壳第二结构;上滑结构及与该上滑结构相配合的下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结构固定在所述上壳第二结构的两侧;所述下滑结构固定在下壳第二结构的两侧。
本发明所提供的滑盖手机壳体,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片材,不需要增加卡扣和粘合剂来固定滑轨与壳体,不但可有效减小滑盖手机整机的重量和体积,提高手机的便携性和轻薄度,还可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由于壳体采用塑胶材质,可缩短手机壳体设计及制作的周期周期,可控性强,省去了反复调试时间,且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相应的调节行程空间,设计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片材与滑轨、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滑盖手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图2,显示了滑盖B、C壳通过塑胶沟槽彼此连接状态;
图3,显示了滑盖机打开以及关闭两个行程限位的对应卡槽;
图4,显示了滑盖滑动时通过按压卡点分别在两个行程限定范围空间内运动;
图5,显示了行程超限状态下的结构极限限位装置;
图6,显示了上下滑部分滑槽配合状态示意图  ;
图7、图8为滑盖手机处于打开的极限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
图7为正视图;
图8为侧视图;
图9为滑盖手机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状态示意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滑盖手机壳体,包括上壳第一结构71、上壳第二结构72、下壳第一结构81、下壳第二结构82;上滑结构及与该上滑结构相配合的下滑结构;所述上滑结构固定在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的两侧;所述下滑结构固定在下壳第二结构82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上滑结构下滑结构直接固定在壳体结构上,可有效减少滑盖手机壳体的重量和体积,提高手机的便携性和轻薄度。
如图2所示,所述上滑结构与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滑结构与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为一体化结构。这样,所述上滑结构与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之间、所述下滑结构与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之间均不再需要设置卡扣或粘合剂,不但进一步减小滑盖手机整机的重量和体积,提高手机的便携性和轻薄度,还可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滑动装置为滑轨11与滑槽12单独设计,滑轨11为“一”字形,滑槽12为“U”字形,不能形成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相互卡设的结构,其滑动效果和连接的稳定性较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滑结构和下滑结构,有效解决了这一技术缺陷。
如图2所示,所述上滑结构包括上滑第一部件211和上滑第二部件212且其剖面呈L形;所述上滑结构与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形成上槽体21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结构的上滑结构,具有以下作用:第一,所述上滑第一部件211形成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的侧壁,与其他壳体结构形成滑盖手机的侧部;第二,所述上槽体213为与下滑结构的滑轨相配合的滑槽;第三,所述上滑第二部件212为与下滑结构的滑槽相配合滑轨。这种滑槽、滑轨和侧壁的一体化结构,设计巧妙,可有效节省壳体材料,减少手机整机的体积和重量,且更好的实现与下滑结构的配合使用。
如图2所示,所述下滑结构包括下滑第一部件221和下滑第二部件222且其剖面呈倒L形;所述下滑结构与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形成与所述上槽体213的开口方向相反的下槽体22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结构的下滑结构,具有以下作用:第一,所述下槽体223为与所述上滑第二部件212相配合的滑槽;第二,所述下滑第二部件222为与所述上槽体213相配合的滑轨。这种滑槽、滑轨一体化的结构,设计巧妙,且可更好的实现与所述上滑结构的配合使用。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控制壳体滑动行程的限位装置。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滑槽26、限位滑轨25、第一限位槽23、第二限位槽24及限位卡扣;所述限位滑槽26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所述限位滑轨25设置在上壳第二结构72且与所述限位滑槽26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限位槽23和第二限位槽24均设置在所述限位滑轨25上,所述限位卡扣沿与所述限位滑槽26长度相垂直的方向弹性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限位滑槽26与限位滑轨25的配合使用,可保证滑盖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当所述限位卡扣弹性伸出并卡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23或第二限位槽24内时,所述滑盖手机处于打开的极限状态(如图7或图8所示)或闭合状态(如图9所示);当所述限位卡扣收缩并与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23或第二限位槽24时,所述滑盖手机处于滑动的行程中。
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卡扣包括卡扣套271、卡扣本体272和连接部件273,所述卡扣套271设有腔体和开放端;所述连接部件273弹性滑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从所述开放端伸出,所述卡扣本体272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件273的伸出端。这样只要将所述卡扣套271固定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上,就实现了所述限位卡扣弹性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上。
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卡扣的结构,包括第一通孔、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面向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所述第三定位槽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对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远离所述限位滑槽26的一端。
所述卡扣套271设有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设置在所述卡扣套271的两侧部;所述卡扣套271的底部沿与其开放端相对的一端延伸出第三凸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用于固定所述限位卡扣的结构可容纳所述卡扣套271,且所述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第三凸缘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铆接、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将卡扣套271进行固定。由于铆接粘接或焊接均为常规的技术手段,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还包括极限限位装置。
如图4所示,所述极限限位装置包括极限限位滑槽28、极限限位孔29和极限限位卡扣(如图3或图5所示)所述极限限位滑槽28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上;所述极限限位孔29设置在所述极限限位滑槽28的端部;所述极限限位卡扣弹性设置在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上且位于当所述滑盖手机处于打开的极限状态时(如图7或图8所示)所述极限限位卡扣卡设在所述极限限位孔29内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滑盖手机处于打开的极限状态时(如图7或图8所示),所述极限限位卡扣处于自由状态并卡在所述极限限位孔29内保证滑盖手机在完全打开后不会再继续滑动造成上下壳体的分离;当所述滑盖手机处于非打开的极限状态时,所述极限限位卡扣脱离所述极限限位孔29抵设在所述极限限位滑槽28内且处于收缩的状态,保证滑动的顺畅。
如图3所示,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上设有第二通孔233,如图3或图5所示,所述极限限位卡扣包括延伸臂231和卡设部232,所述延伸臂231与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为一体化结构并向所述第二通孔233伸出形成自由端,所述卡设部232为楔形,所述卡设部232设置在所述延伸臂231的自由端并与所述延伸臂231为一体化结构。这样就保证了所述极限限位卡扣的弹性设置并保证其可卡在所述极限限位孔29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滑盖手机壳体,包括上壳第一结构(71)、上壳第二结构(72)、下壳第一结构(81)、下壳第二结构(82)、限位滑槽(26)、限位滑轨(25)、第一限位槽(23)、第二限位槽(24)、限位卡扣、上滑结构及与该上滑结构相配合的下滑结构;所述上滑结构固定在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的两侧;所述下滑结构固定在下壳第二结构(82)的两侧;所述限位滑槽(26)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所述限位滑轨(25)设置在上壳第二结构(72)且与所述限位滑槽(26)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限位槽(23)和第二限位槽(24)均设置在所述限位滑轨(25)上,所述限位卡扣沿与所述限位滑槽(26)长度相垂直的方向弹性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扣包括卡扣套(271)、卡扣本体(272)和连接部件(273),所述卡扣套(271)设有腔体和开放端;所述连接部件(273)弹性滑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从所述开放端伸出,所述卡扣本体(272)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件(273)的伸出端;所述上滑结构与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滑结构与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为一体化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结构包括上滑第一部件(211)和上滑第二部件(212)且其剖面呈L形;所述上滑结构与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形成上槽体(2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结构包括下滑第一部件(221)和下滑第二部件(222)且其剖面呈倒L形;所述下滑结构与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形成与所述上槽体(213)的开口方向相反的下槽体(223)。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盖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套(271)设有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设置在所述卡扣套(271)的两侧部;所述卡扣套(271)的底部沿与其开放端相对的一端延伸出第三凸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盖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面向所述上壳第二结构(72)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所述第三定位槽设置在所述下壳第二结构(82)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对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远离所述限位滑槽(26)的一端。
CN201210283395.1A 2012-08-10 2012-08-10 滑盖手机壳体 Active CN102801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6500.6A CN104702738B (zh) 2012-08-10 2012-08-10 滑盖手机壳体
CN201210283395.1A CN102801834B (zh) 2012-08-10 2012-08-10 滑盖手机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3395.1A CN102801834B (zh) 2012-08-10 2012-08-10 滑盖手机壳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6500.6A Division CN104702738B (zh) 2012-08-10 2012-08-10 滑盖手机壳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1834A CN102801834A (zh) 2012-11-28
CN102801834B true CN102801834B (zh) 2015-05-06

Family

ID=47200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3395.1A Active CN102801834B (zh) 2012-08-10 2012-08-10 滑盖手机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0183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361A (zh) * 2003-12-01 2005-08-03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滑动机构及便携式终端
CN201418090Y (zh) * 2009-04-23 2010-03-03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0675A (ja) * 2001-09-28 2003-04-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携帯電話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361A (zh) * 2003-12-01 2005-08-03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滑动机构及便携式终端
CN201418090Y (zh) * 2009-04-23 2010-03-03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1834A (zh)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0086U (zh) 用于手机的可接纳卡的半自动滑套
CN109348351A (zh) 蓝牙耳机及用于蓝牙耳机的充电盒
EP2273767A1 (en) Sliding rail structure of sliding closure mobile phone and its implementing method
CN203313225U (zh) 滑盖手机
CN206610858U (zh) 连接结构及移动终端
EP1715661A3 (en) Slide module for slide type portable terminal and cover apparatus therefor
CN208940198U (zh) 蓝牙耳机及用于蓝牙耳机的充电盒
CN102801834B (zh) 滑盖手机壳体
CN204652459U (zh) 带微距拍摄功能手机
CN105474121B (zh) 平板电脑
CN104702738A (zh) 滑盖手机壳体
CN102544405B (zh) 一种电池限位装置及手机
CN103455087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6711501U (zh) 智能显示屏
CN204031665U (zh) 一种插接机构
CN101989449B (zh) 一种带有滑动组件的便携式终端
CN203101451U (zh) 电能表电池安装组件
CN202352745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325204B (zh) 一种滑盖式移动通信终端用弹开装置
CN207174115U (zh) 一种快速折叠纸箱
CN104882719B (zh) 一种自锁防水usb接口
CN20842346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微电脑时控开关
CN201878201U (zh) 摄像头保护装置及带该装置的移动终端
CN201349226Y (zh) 一种手机及其金属电池盖的固定机构
CN205622709U (zh) 设备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No. 1

Patentee after: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Keyuan Road No. 399 Building No. 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3 Building 1, 399 Zhangyuan Road, Zhangjiang,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Building 1, 399 Zhangyuan Road, Zhangjiang,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01203 Building 1, 399 Zhangyuan Road, Zhangjiang,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Building 1, 399 Zhangyuan Road, Zhangjiang,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