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4563A - 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4563A
CN102794563A CN201210307118XA CN201210307118A CN102794563A CN 102794563 A CN102794563 A CN 102794563A CN 201210307118X A CN201210307118X A CN 201210307118XA CN 201210307118 A CN201210307118 A CN 201210307118A CN 102794563 A CN102794563 A CN 102794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ed
joint
stirring
agitating friction
diffusion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71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张贺
吴会强
黄继华
赵兴科
陈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2103071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94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94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4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将搅拌摩擦焊与扩散焊相结合,利用搅拌摩擦所产生的热作为扩散焊的热源,在焊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的移动搅拌头来移动热源,从而完成对待焊接头的不同区域的焊接,焊接过程中不需要另行设置固定设备,并且可以焊接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待焊接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另行设置固定设备来提供热源而导致的成本加大以及待焊接头的尺寸和形状容易受到焊接设备的限制的缺陷,具有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的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材料的发展,使得异种材料的复合结构在航天、航空以及汽车等工业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在异种材料的应用中,经常遇到这些材料本身或其与其他材料的连接问题,一些新材料,如陶瓷、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非晶态材料、单晶合金等可焊接性较差,采用传统的熔焊技术往往无法焊接或焊接后接头的力学性能较差。
目前,扩散焊已经成为异种材料焊接的主要方法。扩散焊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两种待焊物质的焊接表面相互接触,通过微观塑性变形或通过焊接面产生微量液相而扩大待焊表面的物理接触,从而使原子间不断扩散并相互渗透,进而实现冶金结合的一种焊接方法。相比于熔焊来说,扩散焊的接合区域无凝固组织、不生成气孔、宏观裂纹等缺陷。但是,扩散焊是在材料的原子水平上实现焊接,焊接过程中需要持续的高温和压力作用,为了满足高温和压力需要,现有扩散焊一般都需要另行加装固定设备来提供恒温热源,这无疑增大了焊接成本;另外,由于扩散焊在整个连接界面都需要实现原子扩散,而固定设备在焊接过程中提供的热源一般不进行移动,这无疑使得扩散焊连接界面的尺寸容易受到设备的限制;同样的,由于受到固定设备的限制,扩散焊接对焊接场地及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扩散焊接技术的成本高、易于受到接头尺寸以及焊接场地等环境限制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至少
包括以下步骤:
A. 制作由异种材料拼合的待焊接头;
B. 在所述待焊接头的接合区域添加中间层物质;
C.将搅拌头旋转插入所述待焊接头,与所述待焊接头进行摩擦生热,保温
一段时间,待中间层物质成液相状态时,沿着焊缝移动所述搅拌头,进行下一区域的搅拌摩擦,逐步完成搅拌摩擦扩散焊接
在所述步骤C中,在所述焊缝加热部位的后侧加装可移动的热源,用于
对经过所述搅拌头搅拌的摩擦区域进行保温。
所述可移动的热源距离所述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3-15mm。
在所述步骤B中,添加的所述中间层物质的的厚度为100-200μm。
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中间层物质采用垫片、粉末或者表面镀膜中的任一
种形式添加。
在所述步骤A中制作的所述待焊接头为搭接接头。
在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待焊接头为搭接接头时,所述搅拌头的轴肩尺寸d
不小于所述中间层物质的宽度。
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搭接接头的形成过程为:先在待焊接的一种材料的待焊界面上形成水平倾斜角为θ的水平搭接界面,再在待焊接的另一种材料的待焊界面上形成其水平倾斜角与θ互为补角的水平搭接界面,然后将两个水平搭接界面拼合形成水平搭接接头。
将所述水平倾斜角θ、搅拌头的轴肩直径d以及所述待焊接头的厚度a
的关系设置为:                                               
Figure 201210307118X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
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分别在所述水平搭接界面上设置高度为h的竖直搭接界面的步骤,所述竖直搭接接面位于所述斜面的上部或者下部,将所述高度h、所述水平倾斜角θ、所述搅拌头的轴肩直径d以及所述待焊接头的厚度a的关系设置为:
Figure 684512DEST_PATH_IMAGE002
                。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将搅拌摩擦焊与扩散焊相结合,利用搅拌摩擦所产生的热作为扩散焊的热源,在焊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的移动搅拌头来移动热源,从而完成对待焊接头的不同区域的焊接,焊接过程中不需要另行设置固定设备,并且可以焊接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待焊接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另行设置固定设备来提供热源而导致的成本加大以及待焊接头的尺寸和形状容易受到焊接设备的限制的缺陷,具有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的优点。并且,在焊接过程中,通过添加中间层物质,改善了表面接触条件,从而降低对待焊表面的制备质量要求,降低所需的焊接压力;改善扩散条件,加速扩散过程,从而可降低焊接温度,缩短焊接时间;改善冶金反应,避免(或减少)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避免或减少因被焊材料之间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过大所引起的热应力过大,容易出现扩散孔洞等缺陷,总而言之,中间层的加入不但使得焊接过程容易从传统扩散焊接的固定的热源设备和压力设备中解放出来,使得搅拌摩擦焊与扩散焊更容易实现优质的结合,也缩短了焊接时间,并极大了改善了焊缝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采用的对接接头与搅拌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采用的搭接接头与搅拌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采用的搭接接头与搅拌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采用的搭接接头与搅拌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铝/铝合金板;2-不锈钢/钛板;3-中间层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铝合金与不锈钢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Ni粉和Cu粉混合均匀,制备成喷涂液,采用热喷涂的方式将所述喷涂液喷涂到所述不锈钢板2的焊接面上,形成厚度为100μm 的Ni-Cu镀层,所述Ni-Cu镀层作为铝合金和不锈钢的中间层物质3;
B.将经过步骤A的不锈钢板2和铝合金板1拼合形成对接接头,见图1;
C.   将搅拌头旋转插入所述待焊接头,与所述待焊接头进行摩擦生热,保温一段时间,待中间层物质呈液相后,母材向液相中间层溶解、扩散,使其成分改变而进行等温凝固及成分的扩散和均匀化,最后形成共同晶粒的连续冶金结合的接头,移动所述搅拌头进行下一区域的焊接。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Ni-Cu镀层的厚度只是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Ni-Cu镀层的厚度为100μm-200μm时,都能满足焊接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扩散温度,便于原子间充分扩散,在所述步骤C中,在所述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加装可移动的电弧热,电弧温度可控,距离所述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的距离可以为3-1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弧热距离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的距离为3mm。
不同材料的连接如铝(铝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由于铝与不锈钢物理性能相差很大,单纯搅拌摩擦焊不易形成良好接头且工艺参数要求苛刻,金属间化合物是影响铝与不锈钢焊接的主要问题,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有个临界值,小于此临界值化合物的存在可以增加接头的结合强度,大于此值则降低接头强度。而搅拌摩擦扩散焊恰好可以通过搅拌减小扩散焊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使接头兼有搅拌摩擦焊与扩散焊的特点,拥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中,采用对接接头,中间层全部在搅拌头的直接作用区,由于搅拌作用,中间层在接头处被打碎,形成许许多多的微观的、动态的扩散连接形式,在热作用下实现连接;同时,在搅拌作用下,母材与中间层同时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形成热塑性金属,被搅拌区位错密度增大,晶粒度也显著增大,晶界增多,这为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加速了扩散进程,减少了扩散连接时间,搅拌头的强烈搅拌也加速了母材表面氧化层的破碎,为实现搅拌摩擦扩散焊提供了可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铝板和不锈钢板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及包括以下步骤:
A. 不锈钢板2和铝板1拼合形成水平搭接接头,所述铝板1和不锈钢2
分别具有倾斜的水平搭接界面,所述铝母材的水平搭接界面的水平倾斜角θ与所述不锈钢母材的水平搭接界面的水平倾斜角互为补角,两者通过搭接界面配合后形成所述水平搭接接头,见图2;
B. 在所述铝板1和所述不锈钢板2之间添加由镍制成的金属薄片作为中
间层物质3,所述中间层物质3的厚度为700μm;
   C. 将搅拌头旋转插入所述待焊接头,与所述待焊接头进行摩擦生热,保温一段时间,待中间层物质呈液相后,母材向液相中间层溶解、扩散,使其成分改变而进行等温凝固及成分的扩散和均匀化,最后形成共同晶粒的连续冶金结合的接头,移动所述搅拌头进行下一区域的焊接。
其中,将所述水平倾斜角θ、搅拌头的轴肩直径d以及铝合金母材和不锈钢母材的厚度a的关系设置为:
Figure 106266DEST_PATH_IMAGE001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板1的搭接界面的水平倾斜角θ为45°,所述不锈钢板2的搭接界面的水平倾斜角为135°,所述厚度a均为30mm,所述轴肩直径d至少为60mm。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Ni-Cu镀层的厚度只是较佳的实施方式,对于实现本发明的核心目的来说,所述Ni-Cu镀层的厚度为100μm-180μm时,都能满足焊接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扩散温度,便于原子间充分扩散,在所述步骤C中,在所述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加装可移动的电弧热,电弧温度可控,距离其加热部位的距离可以为3-1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弧热距离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的距离为15mm。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搭接接头,搭接形式中,在搅拌头的直接作用区,由于搅拌作用,中间层在接头处被打碎,形成许许多多的微观的、动态的扩散连接形式,在热作用下实现连接;同时,在搅拌作用下,母材与中间层同时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形成热塑性金属,被搅拌区位错密度增大,晶粒度也显著增大,晶界增多,这为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加速了扩散进程,减少了扩散连接时间,搅拌头的强烈搅拌也加速了母材表面氧化层的破碎,为实现搅拌摩擦扩散焊提供了可能。在搅拌头周围的轴肩作用区,在搅拌摩擦热和轴肩轴向压力的作用下,原子发生强烈的扩散,形成扩散连接。这样就在搭接形式中产生搅拌摩擦焊和扩散焊结合的特有的接头形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铝板和钛板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钛板2和铝板1拼合形成水平搭接接头,所述铝板1和钛板2分别具有倾斜的水平搭接界面和位于所述水平搭接界面上的高度为h的竖直的搭接界面,所述铝板1的水平搭接界面的水平倾斜角θ与所述钛板2的水平搭接界面的水平倾斜角互为补角,两者通过搭接界面配合后形成所述水平搭接接头,见图3;
B.在所述铝板1和所述钛板2之间添加由镍制成的金属薄片作为中间层
物质3,在此,所述中间层物质3也可以通过粉末或者镀层的形式添加;
   C. 将搅拌头旋转插入所述待焊接头,与所述待焊接头进行摩擦生热,保温一段时间,待中间层物质呈液相后,母材向液相中间层溶解、扩散,使其成分改变而进行等温凝固及成分的扩散和均匀化,最后形成共同晶粒的连续冶金结合的接头,移动所述搅拌头进行下一区域的焊接。
其中,将所述水平倾斜角θ、搅拌头的轴肩直径d、竖直搭接界面的高度h以及铝合金母材和不锈钢母材的厚度a的关系设置为:
Figure 903321DEST_PATH_IMAGE002
    ,更为具体的,所述铝板1的搭接界面的水平倾斜角θ为30°,所述钛板2的搭接界面的水平倾斜角为150°,所述厚度a均为30mm,所述高度h为10mm,所述轴肩直径d至少为69mm。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金属薄片作为中间层3的厚度为180μm,其实,所述中间层物质3的厚度在70μm-180μm时,都能满足焊接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扩散温度,便于原子间充分扩散,在所述步骤C中,在所述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加装可移动的电弧热,电弧温度可控,距离其加热的加热部位的后侧的距离可以为3-1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弧热距离其加热的焊缝的加热部位的距离为10mm。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搭接接头,搭接形式中,在搅拌头的直接作用区,由于搅拌作用,中间层在接头处被打碎,形成许许多多的微观的、动态的扩散连接形式,在热作用下实现连接;同时,在搅拌作用下,母材与中间层同时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形成热塑性金属,被搅拌区位错密度增大,晶粒度也显著增大,晶界增多,这为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加速了扩散进程,减少了扩散连接时间,搅拌头的强烈搅拌也加速了母材表面氧化层的破碎,为实现搅拌摩擦扩散焊提供了可能。在搅拌头周围的轴肩作用区,在搅拌摩擦热和轴肩轴向压力的作用下,原子发生强烈的扩散,形成扩散连接。这样就在搭接形式中产生搅拌摩擦焊和扩散焊结合的特有的接头形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铝板和钛板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钛板2和铝板1拼合形成竖直的搭接接头,见图4;
B.在所述铝板1和所述钛板2之间添加由镍制成的金属薄片作为中间层
物质3,在此,所述中间层物质3也可以通过粉末或者镀层的形式添加;
   C. 将搅拌头旋转插入所述待焊接头,与所述待焊接头进行摩擦生热,保温一段时间,待中间层物质呈液相后,母材向液相中间层溶解、扩散,使其成分改变而进行等温凝固及成分的扩散和均匀化,最后形成共同晶粒的连续冶金结合的接头,移动所述搅拌头进行下一区域的焊接。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金属薄片作为中间层3的厚度为150μm,其实,所述中间层物质3的厚度在70μm-180μm时,都能满足焊接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扩散温度,便于原子间充分扩散,在所述步骤C中,在所述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加装可移动的电弧热,电弧温度可控,距离其加热的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距离可以为3-1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弧热距离其加热的加热部位的后侧的距离为10mm。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搭接接头,搭接形式中,在搅拌头的直接作用区,由于搅拌作用,中间层在接头处被打碎,形成许许多多的微观的、动态的扩散连接形式,在热作用下实现连接;同时,在搅拌作用下,母材与中间层同时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形成热塑性金属,被搅拌区位错密度增大,晶粒度也显著增大,晶界增多,这为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加速了扩散进程,减少了扩散连接时间,搅拌头的强烈搅拌也加速了母材表面氧化层的破碎,为实现搅拌摩擦扩散焊提供了可能。在搅拌头周围的轴肩作用区,在搅拌摩擦热和轴肩轴向压力的作用下,原子发生强烈的扩散,形成扩散连接。这样就在搭接形式中产生搅拌摩擦焊和扩散焊结合的特有的接头形式。
上述实施例1-4中采用的焊接设备以通用的搅拌摩擦焊接设备为主。工艺参数要根据所焊材料的性质与接头连接形式来选定。主要考虑热输入与焊接时间。热输入是保证发生扩散连接的首要条件,连接时间则是发生扩散程度的决定因素。这两个因素都与搅拌摩擦焊的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相关。旋转速度增大,焊接速度减少,则热输入大,连接时间久,这非常有利于扩散焊的进行,但过大的转速会增大搅拌头的消耗且对焊接设备要求更高,也会降低生产效率。而小的旋转速度,大的焊接速度会导致连接不上。总之,合理的选择搅拌头旋转速度与焊接速度是搅拌摩擦扩散焊的关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以下步骤:
A:制作由异种材料拼合的待焊接头;
B:在所述待焊接头的接合区域添加中间层物质;
C:将搅拌头旋转插入所述待焊接头,与所述待焊接头进行摩擦生热,保温一段时间,待中间层物质成液相状态时,沿着焊缝移动所述搅拌头,进行下一区域的搅拌摩擦,逐步完成搅拌摩擦扩散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在所述焊缝加热部位的后侧加装可移动的热源,用于对经过所述搅拌头搅拌的摩擦区域进行保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的热源距离所述焊缝的加热部位的后侧3-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
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添加的所述中间层物质的厚度为70-18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
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中间层物质采用垫片、粉末或者表面镀膜中的任一种形式添加。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制作的所述待焊接头为搭接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待焊接头为搭接接头时,所述搅拌头的轴肩尺寸d不小于所述中间层物质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搭接接头的形成过程为:先在待焊接的一种材料的待焊界面上形成水平倾斜角为θ的水平搭接界面,再在待焊接的另一种材料的待焊界面上形成其水平倾斜角与θ互为补角的水平搭接界面,然后将两个水平搭接界面拼合形成水平搭接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平倾斜角θ、搅拌头的轴肩直径d以及所述待焊接头的厚度a的关系设置为:
Figure 174819DEST_PATH_IMAGE00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分别在所述水平搭接界面上设置高度为h的竖直搭接界面的步骤,所述竖直搭接接面位于所述斜面的上部或者下部,将所述高度h、所述水平倾斜角θ、所述搅拌头的轴肩直径d以及所述待焊接头的厚度a的关系设置为:
Figure 945328DEST_PATH_IMAGE002
 。
CN201210307118XA 2012-08-24 2012-08-24 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Pending CN102794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7118XA CN102794563A (zh) 2012-08-24 2012-08-24 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7118XA CN102794563A (zh) 2012-08-24 2012-08-24 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4563A true CN102794563A (zh) 2012-11-28

Family

ID=47193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7118XA Pending CN102794563A (zh) 2012-08-24 2012-08-24 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9456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434A (zh) * 2013-05-30 2013-09-1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强度叠层复合板制备方法
CN103962715A (zh) * 2013-09-13 2014-08-06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补偿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方法
CN105108308A (zh) * 2015-09-07 2015-12-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含有纳米晶复相组织的高性能异种铝合金焊接接头
CN105234552A (zh) * 2015-10-10 2016-01-13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铝/镁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方法
CN115007995A (zh) * 2022-05-26 2022-09-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降低超长薄板搅拌摩擦焊接变形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1006A1 (en) * 2003-08-29 2004-03-04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sealant for joints
CN1686660A (zh) * 2005-04-28 2005-10-26 上海交通大学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预热-搅拌摩擦焊接复合方法
CN101530947A (zh) * 2009-04-08 2009-09-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搅拌摩擦钎焊制备双金属复合板的方法
CN101579767A (zh) * 2009-06-08 2009-11-18 重庆理工大学 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非真空半固态搅拌钎焊方法
CN102319954A (zh) * 2011-08-18 2012-01-18 西安交通大学 大直径多道无针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513638A (zh) * 2011-11-30 2012-06-27 西安交通大学 厚铝板与坚硬异种材料的分步搅拌摩擦钎焊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1006A1 (en) * 2003-08-29 2004-03-04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sealant for joints
CN1686660A (zh) * 2005-04-28 2005-10-26 上海交通大学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预热-搅拌摩擦焊接复合方法
CN101530947A (zh) * 2009-04-08 2009-09-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搅拌摩擦钎焊制备双金属复合板的方法
CN101579767A (zh) * 2009-06-08 2009-11-18 重庆理工大学 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非真空半固态搅拌钎焊方法
CN102319954A (zh) * 2011-08-18 2012-01-18 西安交通大学 大直径多道无针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513638A (zh) * 2011-11-30 2012-06-27 西安交通大学 厚铝板与坚硬异种材料的分步搅拌摩擦钎焊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434A (zh) * 2013-05-30 2013-09-1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强度叠层复合板制备方法
CN103286434B (zh) * 2013-05-30 2016-07-0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强度叠层复合板制备方法
CN103962715A (zh) * 2013-09-13 2014-08-06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补偿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方法
CN105108308A (zh) * 2015-09-07 2015-12-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含有纳米晶复相组织的高性能异种铝合金焊接接头
CN105234552A (zh) * 2015-10-10 2016-01-13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铝/镁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方法
CN105234552B (zh) * 2015-10-10 2018-01-26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一种铝/镁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方法
CN115007995A (zh) * 2022-05-26 2022-09-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降低超长薄板搅拌摩擦焊接变形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4563A (zh) 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扩散焊接方法
CN102825381A (zh) 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搅拌摩擦瞬时液相扩散焊接方法
CN101157156A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的焊具
CN102489859B (zh) 一种提高先进高强钢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的方法
CN103769760B (zh) 一种低熔点复合自钎铝钎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2749A (zh) 一种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
CN103861912A (zh) 一种铝合金管材弯曲成形方法
CN103586431A (zh) 一种引入超声场铸轧法生产ctp版基坏料的方法
CN104962723B (zh) 一种修复金属裂纹的方法
CN102794578A (zh) 一种用于钎焊钛合金与钢或钛铝合金与钢的钎料
CN109317811A (zh) Az61镁合金和gh4169钢异种金属材料搅拌摩擦铆焊方法
CN105033421A (zh) 异种金属电弧胶焊连接系统及方法
CN105234552B (zh) 一种铝/镁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方法
CN106180696B (zh) 一种基于Ni@Sn核-壳结构的高温钎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94561A (zh) 适用于铝合金和不锈钢连接的反应搅拌摩擦焊接方法
CN103418786A (zh) 一种低W-W连接度W-Cu-Ni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274110A (zh) 一种可变转速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方法
CN105949017A (zh) 薄板爆炸焊接用膏状乳化炸药
CN101696479B (zh) 一种铅钙合金的生产方法
CN102976875A (zh) 一种用于爆炸焊接炸药的稀释剂及其爆炸焊接工艺
CN103934551B (zh)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和超声波协同辅助异种金属tig熔-钎焊方法
CN107604189A (zh) 一种泡沫铝夹芯板及其半固态触变渗流铸造方法
CN104726816A (zh) 一种反应火焰热喷涂氧化铝-氧化钛复相涂层的制备方法
CN204747719U (zh) 用于对接钢管的衬垫结构
CN101817128A (zh) 一种低熔点铝基钎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