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1488B - 具有竖直运动的支承面的印刷机印刷塔和用于提供支承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竖直运动的支承面的印刷机印刷塔和用于提供支承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1488B
CN102791488B CN201180012071.8A CN201180012071A CN102791488B CN 102791488 B CN102791488 B CN 102791488B CN 201180012071 A CN201180012071 A CN 201180012071A CN 102791488 B CN102791488 B CN 102791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tower
printing
safety device
sid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20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1488A (zh
Inventor
伯恩哈德·威廉·恩斯特
阿明·赛弗里德
库尔特·约翰尼斯·威申费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enig and Bauer AG
Original Assignee
Koenig and Bau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nig and Bauer AG filed Critical Koenig and Bau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2791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1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1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1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7/00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 B41F7/02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for offset printing
    • B41F7/12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for offset printing using two cylinders one of which serves two functions, e.g. as a transfer and impression cylinder in perfec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24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018Protection means against injury to the ope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印刷塔,其能够被分成两个侧机架,支承面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在这两个侧机架之间运动,设置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被设计为防坠落保护装置且能够与支承面一起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安全装置能够相对于支承面运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印刷机的印刷塔的支承面的方法,印刷塔被分开,其方式为,能够移动的侧机架相对于另一个侧机架运动且由此产生了间隙,设置在间隙中且通过推动被显露出的升降装置将支承面在间隙中在竖直方向上运送到所希望的位置上,在推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之后,安全装置相对于支承面运动且安全装置与支承面一起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Description

具有竖直运动的支承面的印刷机印刷塔和用于提供支承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印刷机印刷塔以及如权利要求30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提供印刷机印刷塔的支承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DE19833468A1公开了一种印刷单元,该印刷单元可通过水平地推动印刷单元的部分被分开,其中,在印刷单元被分开的部分之间,工作台可上升或下降,印刷单元的每个部分被推动且分别具有两个印版滚筒。
WO95/24314A1公开了一种可分开的印刷塔,其具有四个相叠设置的双印刷装置,其中,分别直接相叠的双印刷装置分别具有相同的相互间距且所有双印刷装置可从仅一个平面出发来操作,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下,承印材料带沿输送路径围绕导辊延伸,该输送路径基本上竖直地穿过下面的两个双印刷装置,然后大致水平地在两个中间的双印刷装置之间在一侧向外延伸,第二个承印材料带沿另一个输送路径在另一侧在两个中间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穿过到达印刷塔,围绕导辊然后基本上竖直地在两个上面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穿过延伸。两个中间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的输送路径倾斜地且围绕至少两个导辊延伸。
WO2009/043628A2公开了一种可分开的印刷塔,该印刷塔在两个外侧上分别具有一个升降台且还具有另一个升降台,其在印刷塔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在印刷塔半部分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该印刷塔具有至少一个分别保持在两个印刷塔半部分上的安全装置,其在印刷塔的工作状态下设置在折合的位置中且在印刷塔的维护状态下设置在展开的位置中。因此,安全装置的设置高度与另一个工作台的竖直状况无关。
DE4219705A1公开了一种印刷塔,其具有四个相叠设置的双印刷装置且在其两个外侧分别设置升降装置且在中间的两个双印刷装置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上面和两个下面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的各间距且承印材料带沿输送路径围绕导辊延伸,该输送路径基本上竖直地穿过下面的两个双印刷装置,然后大致水平地在两个中间的双印刷装置之间在一侧向外延伸,第二个承印材料带沿另一个输送路径在另一侧在两个中间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穿过到达印刷塔,围绕导辊然后基本上竖直地在两个上面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穿过延伸。
DE29812305U1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印刷塔,其中,至少一个支承面能够在印刷塔的侧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设置至少一个被设计为防坠落保护装置的安全装置,其被设计为能够与至少一个支承面一起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至少一个支承面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印刷机印刷塔以及一种用于提供印刷机印刷塔的支承面的方法。
该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或30的特征实现。
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的优点特别在于,与支承面一起设置至少一个安全装置,其在支承面的任何布置高度上提供相同的保护且即使如此还是能够以简单和节省空间的方式降下和摆放好,从而使得印刷塔可以通过侧机架部分的推移而闭合。由此安全装置相对于支承面可运动,其可以被置于相对于支承面的节省空间的闲置状态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安全装置设置成关于其高度能够相对于支承面运动,其优点在于,实现了特别节省空间的布置结构,比如支承面和安全装置设置在侧机架下方。支承面与安全装置之间的相对可摆动性代表了特别简单和廉价的实施方式。水平的摆轴实现了特别是有效的可摆动性和缩小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安全装置和至少一个支承面这两者能够一起地、特别是共同地、特别是同时且耦合地、特别是借助于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运动,其优点在于,安全装置能够与支承面在竖直方向上一起运动,且由此总是设置在关于位于支承面上的操作人员的理想位置中。此外,通过这种安全装置的形式使得进入打开的印刷塔的印刷塔半部分之间的间隙更加容易,因为安全装置能够打开且由此可以不会不希望地封闭一段路径。至少一个安全装置优选可以向内打开,由此减小了不希望的打开的风险且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特别是在相对较高的印刷塔中、比如由于印刷装置之间扩大的间距而相对较高的印刷塔中得到了改进的安全状况。一个特别有利和安全的实施方式可以借助于门实现,其能够向间隙摆开。
一个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比如通过至少一个安全装置相对于支承面的自动化运动、特别是向上翻起和/或通过进行检测的机器控制装置、特别是结合至少一个传感器、比如终端传感器确保升降装置仅在安全装置激活的情况下、即安全装置位于相对于相应的支承面的安全状态下才能实现竖直运动。此外,通过驱动装置实现了简单的操作。如果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承面下方,则不会限制可进入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终端传感器被设置成探测和/或能够探测安全装置的至少一个状态,其优点在于,一方面阻止了支承面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行使到升高了的位置,另一方面阻止了印刷塔在安全装置还没有设置在闲置状态下时就闭合。由此可以避免操作人员的危险以及安全装置、升降装置和侧机架的损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安全装置被设置成能够围绕水平的摆轴摆动,其优点在于,安全装置由此能够特别节省空间地设置在相对于支承面的闲置状态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安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侧柱和至少一个门,其优点在于,安全装置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地且还有效地设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支承面下方设置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借助于所述驱动装置能够摆动安全装置,其优点在于,由此实现了自动化的摆动且得出了尽可能大的可行走的平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比如在印刷塔的外部区域中设置另一个平台和/或辅助楼梯平台,其优点在于,另一个平台和/或辅助楼梯平台可以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伸缩地被推到一起和/或与侧机架一起被推移且由此节省空间但还保持安全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剪式升降台,其优点在于,实现了支承面和安全装置的特别简单和安全的上升和/或下降。特别简单的结构设计在于,支承面优选仅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支承面的竖直运动仅在至少一个安全装置设置在相对于至少一个支承面的安全状态下的情况下才可能,其优点在于,操作人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最佳地得到保护且不会出于舒适性的考虑忽略安全装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相邻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最上面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的间距和/或两个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的间距,其优点在于,由此将印刷塔的建造尺寸保持得最小且尽管如此还是可选地实现了不同的印刷生产,比如通过如下方式:可以设置必要的导辊。另一个可能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相应的双印刷装置之间的加大的间距实现了承印材料在水平方向上穿过双印刷装置之间引导,从而针对从水平方向向竖直方向的转向或相反的转向仅分别需要一个导辊,而不是至少两个,比如当双印刷装置之间仅存在针对倾斜地引导承印材料的空间、即针对具有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的延伸的情况下所需要的那样。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具有支承面的固定的平面,其优点在于,由此实现了印刷机的最佳的可进入性。这特别是适用于下面的印刷装置,因为能够实现支承面下200cm的站立高度。有利的还有,具有四个相叠设置的双印刷装置的可分的印刷塔的所有优点都可以被利用。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印刷装置的构造尽可能相同,其优点在于简单和成本低廉的结构设计。此外还由此简化了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组件刚性地设置且通过开口耸入侧机架、比如印刷塔半部分,其优点在于,在相应的印刷塔半部分运动期间可以刚性地设置外支承面。此类开口优选通过能够移动的侧机架的两个机架部分以及设置在这两个机架部分之间的、印刷塔的构件(如墨盒、滚筒、辊等等、特别是转印滚筒)形成。由此可以推动侧机架且尽管如此还不需要升降装置来到达印刷塔的外侧面的上部区域且在那里进行必要的工作。在此关联上的另一个优点在于,相比于仅存在一个在其高度上可变的工作位置,通过固定设置的支承面提高了印刷塔上的工作位置的数量且由此在印刷塔的每一侧多个操作人员可以同时在不同高度且由此总体上更快地实施维护工作或比如手动的印版更换。在此关联上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在铺设和取下全宽的全圆周印版时(比如在半商业印刷中通常采用的那样),由于刚性的支承面上的改进的运动自由空间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好和更快地工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输送路径设置在紧挨印刷塔的支承面下方的区域中,其优点在于,由此使得操作人员在支承面下方和在承印材料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来站立和工作。此类带引导和对此设置的导辊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带引导在打开印刷塔时不会改变且由此避免了在打开和/或闭合印刷塔时耗费的调节。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视图中示出且在下面详细阐述。其中,
图1示出了印刷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多个可分开的印刷塔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印刷塔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示出了可分开的辅助楼梯平台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示出了可分开的印刷塔以及刚性设置的构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可分开的印刷塔以及刚性设置的构件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印刷塔在分开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具有安全装置的升降设备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升降设备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8中的升降设备的细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印刷机01被设计为卷筒纸轮转印刷机01、比如被设计为卷筒纸轮转平版印刷机01,具有至少一个承印材料源100、至少一个印刷塔200、包括一排转向杆301的上部结构300以及至少一个折页机400。根据所采用的印刷技术的不同,还设置至少一个干燥器500,其后面比如可以设置冷却辊501。印刷机01可以优选根据湿式平版印刷方法和/或无水平版印刷方法即干式平版印刷方法工作。还可以采用热固着油墨和/或冷固着油墨。该至少一个承印材料源100优选以至少一个换卷器100的形式设计。该至少一个印刷塔200被设计为可分开的印刷塔200,通过这种印刷塔能够借助于分别由两个印刷装置201组成的多个双印刷装置201优选双面地印刷带状的承印材料02、即承印材料带02。承印材料02(比如可以是纸02)从承印材料源100沿输送路径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印刷塔200输送且在那里印刷且接下来穿过上部结构300输送且借助于转向杆301置入优选可自由选择的配置结构、比如一定数量的承印材料股且在该配置结构中输送给至少一个折页机400且进一步加工成各产品。一个承印材料股在此可以相叠地具有一层或多层承印材料02。
印刷机01的印刷塔200包括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这些侧机架202;203被设计为印刷塔半部分202;203。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的相互间距可变。此外,设置一个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且相对于该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在第一方向上、优选水平方向A上可移动地设置一个能够移动的、特别是能够被推动的侧机架203。第一方向A优选垂直于设置在印刷机01中的印版滚筒208的转轴。还可以考虑,设置一个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和多个相对于该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此类移动性比如通过滑动面和/或滚珠轴承得以保证。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特别是能够相对于地基移动,而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相对于地基是位置固定的。每个侧机架202;203都具有多个机架部分204;206,在这些机架部分中,分别有至少一个机架部分204设置在印刷塔200的至少一个印刷装置207的一侧以及至少一个机架部分206设置在印刷塔200的该印刷装置207的另一侧。各侧机架202;203的机架部分204;206的连接方向优选平行于第二方向B,第二方向B平行于印版滚筒208的转轴。
印刷塔200具有至少一个印刷装置207以及优选具有为偶数的印刷装置207,印刷装置207分别具有一个印版滚筒208和一个转印滚筒209。优选在每个侧机架202;203中设置相同数量的印刷装置207且至少两个印刷装置207相叠设置。此外,优选设置至少六个以及再优选设置至少八个印刷装置207、特别是平版印刷装置207。平版印刷装置207进一步优选如下设置,即分别有两个转印滚筒209(其中分别有一个转印滚筒配设给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中的印刷装置207以及一个转印滚筒配设给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的印刷装置207)在印刷生产中相互贴合(合压)。所述优选至少六个以及再优选至少八个平版印刷装置207形成优选至少三个以及再优选至少四个相叠设置的双印刷装置201。这里,每一个双印刷装置201优选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贴合或可贴合的转印滚筒209、两个分别与两个转印滚筒209中的一个配合的印版滚筒208以及两个分别与印版滚筒208中的一个配合的输墨装置211。还可以比如额外设置清洗装置和/或印版更换装置和/或比如在湿式平版印刷中为每一个双印刷装置201设置两个润湿装置。此类双印刷装置201由两个相互贴合的或可贴合的印刷装置207构成,其中,分别有一个印刷装置207的转印滚筒209被用作另一个印刷装置207的压印滚筒。双印刷装置201优选如下设计,即一个双印刷装置201的各两个印版滚筒208以及至少一个、优选甚至两个转印滚筒209的转轴位于一个共同的平面内。优选一个印刷塔200的所有双印刷装置201至少在各印版滚筒208和转印滚筒209的设置方面相同地构建且相互间进一步优选地仅其设置高度不同。这种印刷塔200优选被设计为报纸印刷机01的印刷塔200。
前述和/或下述双印刷装置201和/或印刷装置207的间距或者双印刷装置201或印刷装置207之间的间距分别代表各双印刷装置201或印刷装置207的印版滚筒208之间的连接线的竖直分量。这里,在双印刷装置201的情况下代表分别设置在一个相同的侧机架202;203中的印版滚筒208。如果没有其它限定,两个印刷装置207或双印刷装置201的间距总是被理解为竖直的间距。
优选可以将至少一个、进一步优选每一个印刷塔200为了进行维护工作和/或其它目的分开。优选这种分开沿基本上竖直的分隔面且进一步优选可以在每一对转印滚筒209之间实现。这里,印刷塔200从工作状态转换到维护状态,在工作状态下,印刷塔200可以处于印刷生产中且侧机架202;203优选相互处于接触中且进一步优选几乎相互连接。这优选以如下方式实现,即至少三个、优选至少四个相叠设置的印刷装置207通过其共同的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地点固定地保持,而至少三个、优选至少四个其它的、相叠设置的印刷装置207通过其共同的、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基本上在水平方向上、优选直线地且进一步优选沿第一方向A运动。在维护状态下,设置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的印刷装置207与设置在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中的印刷装置207分开且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与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分开(图7)。
在工作状态下,承印材料02优选布置在至少一个双印刷装置201的各两个转印滚筒209之间。这两个转印滚筒209在工作状态中(只要其分别围绕其转轴转动)与承印材料02处于滚动地接触中。但工作状态不取决于是否布置了承印材料02或者承印材料的宽度为多少。这意味着,在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至少一个设置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的转印滚筒209处于与至少一个设置在另一个、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中的转印滚筒209的接触中和/或至少一个设置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的转印滚筒209与至少一个设置在另一个、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中的转印滚筒209一样处于与承印材料带02的接触中。在维护状态下(在该状态下,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相比于工作状态相对于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在第一方向A上被推动),承印材料02不被夹紧在印刷塔200的转印滚筒209之间且优选不与双印刷装置201的两个转印滚筒209处于接触中。印刷生产仅在工作状态下实现,而在维护状态下可以实施维护工作、比如对转印滚筒209的维护工作,所述转印滚筒在工作状态下优选分别成对地形成印刷间隙,在印刷间隙中可实施且可印刷承印材料02。
优选使得并排设置的印刷塔200如下布置,即其各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在从工作状态过渡到维护状态时向相同的第一方向A推动。可以考虑,在两个或多个并排设置的印刷塔200的情况下将设置在最外面的印刷塔200如下设计,即其两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别相互驶离地、即在第一方向A上或逆着第一方向A被推动,用以从工作状态到达维护状态。但在任何位置上使得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为了从工作状态过渡到维护状态而相向运动是不利的,因为这样就使得该印刷塔200的这些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必要地大大减小。为此,在印刷机01的可能的扩展方面,对于所有印刷塔200采用相同的、在第一方向A上的打开方向是有意义和优选的。
承印材料02在第一印刷生产中穿过至少三个或至少四个、通过一对对转印滚筒209产生的印刷间隙中的每一个印刷间隙引导且在那里单面或优选两面地印刷。承印材料02的输送路径在此基本上在竖直方向上穿过印刷塔200延伸。
在第二印刷生产中,第一承印材料02位于至少一个和优选至少两个相叠设置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各转印滚筒209之间和/或第二承印材料02位于至少一个和优选至少两个相叠设置的且设置在上述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双印刷装置201上方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各转印滚筒209之间。这里,第一承印材料02的输送路径在水平分量大于可能存在的竖直分量的方向上且优选在水平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最上面的双印刷装置201与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01之间穿过、优选至少部分地在两个既不是最上面的也不是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01之间穿过、围绕设置在印刷塔200内部的第一导辊212且基本上竖直地穿过至少最上面和优选至少两个最上面双印刷装置201延伸。另一个承印材料02的输送路径在竖直分量大于可能存在的水平分量的方向上且优选竖直地穿过至少最下面的和优选两个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10、围绕设置在印刷塔200内部的第二导辊213且在水平分量大于可能存在的竖直分量且优选在水平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最上面的双印刷装置201与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01之间穿过、优选至少部分地在两个既不是最上面的也不是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01的两个双印刷装置201之间穿过地延伸。在这种印刷生产中可以借助于印刷塔200分别双色且双面地印刷比如两个承印材料带02。此外,基本上竖直的延伸是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大于可能存在的水平分量的一种延伸。此类印刷生产比如在图2中示出。
在第三印刷生产中,还可以比如如下设置双印刷装置201,即仅一个印刷装置207传输油墨且另一个印刷装置207的转印滚筒仅被用作压印滚筒。这样,可以比如通过两个双印刷装置201(其中的一个如上描述设置)由承印材料02在一面双色印刷且在另一面单色印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个印刷塔200上如下设置一定数量的导辊212;213;233;234,即能够可选地在第一或在第二或在第三印刷生产中以该印刷塔200进行印刷。这样,比如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印刷塔200且由此在印刷生产中在这些印刷塔200的一部分中、比如在这些印刷塔200的两个中分别双面四色地印刷带状的承印材料02且在这些印刷塔200的另一部分中分别在两面上分别可选地单色或双色地可选地印刷一个或两个承印材料02。因此,在设置四个印刷塔200的情况下,可以比如在一个印刷生产中在四页面宽的印版滚筒208下四色印刷十六页、双色印刷十二页以及单色印刷十二页。通过相同的四个印刷塔200可以在另一个印刷生产中四色印刷32页。
印刷塔200优选在至少一个、但优选两个其关于第一方向A位于外部的侧面上(其平行于印版滚筒208的转轴)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14;216。这些支承面比如分别地点固定地设计,即特别是能够在侧机架202;203相对运动时既不在竖直方向上也不在水平方向上相向移动。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14;216分别优选与至少一个阶梯217或梯子217如下连接,即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梯子217到达位于更上面或位于更下面的位置的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14;216。第一支承面214如下设置,即位于其上的操作人员在工作状态和维护状态下都能够到达与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处于连接中的印刷装置207。第二支承面216如下设置,即位于其上的操作人员在工作状态和维护状态下都能够到达与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处于连接中的印刷装置207。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14;216设置在至少位于印刷塔200的最下面的印版滚筒208的转轴上方以及印刷塔200的最上面的印版滚筒208的转轴下方的高度上。但也可以使得第一和/或第二支承面214、216在其高度上可变和/或可随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在第一方向A上运动。
这里,第一支承面214配设给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且第二支承面216配设给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地点固定的第一支承面214优选与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优选刚性地连接,进一步优选第一支承面214不能够围绕轴摆动。第二支承面216(如果其地点固定地设置)与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或逆着第一方向A运动的侧机架203优选不是刚性地连接,而是借助于保持装置219和/或支撑件221地点固定地被保持。地点固定的第二支承面216还可以与另一个地点固定的机器部件刚性连接,比如与相邻的印刷塔200的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和/或与本身的印刷塔200的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刚性连接。第二支承面216相对于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印刷装置207如下设置,即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印刷装置207的一部分优选完全位于第二支承面216的下方且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印刷装置207的另一部分优选完全位于第二支承面216的上方。优选印刷装置207的一半位于第二支承面216上方且印刷装置207的另一半位于第二支承面216的下方,进一步优选的是,至少两个双印刷装置201位于第二支承面216下方。
位于比如第二支承面216下方的印刷装置207被理解为这样一种印刷装置207,其仅具有下列可旋转的部件,这些部件的转轴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第二支承面216下方,与这些转轴关于第二支承面216的水平位置无关。类似的也适用于位于第二支承面216上方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具有一个第二支承面216和多个保持装置219的组件218在工作状态下和/或维护状态下如下设置,即该组件218通过能够移动的开口耸出,该开口在侧部被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两个机架部分204;206限定以及向上和向下被两个分别固定在这两个机架部分204;206上的构件限定。此外,该组件218优选在该开口的至少一侧且进一步优选在两侧关于第一方向A分别与至少一个地点固定的、印刷机01的组成部分刚性连接。此类地点固定的组成部分可以比如是地点固定的第一侧机架202或支撑件221,其比如与地板或地点固定的机架部件刚性连接。所述的、固定在机架部分204;206上的构件可以是任意的、在机架部分204;206之间延伸的构件,比如墨盒和/或墨辊和/或摩擦辊和/或印版滚筒208和/或转印滚筒209和/或润湿装置和/或清洗装置和/或加固梁。开口是可移动的,因为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运动时两个机架部分204;206以及同样这些与其刚性连接的构件随着运动。开口优选位于最上面的双印刷装置201下方且位于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01的上方(图6和7)。
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将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在从工作状态向维护状态过渡时如下在第一方向A上运动,即第二支承面216的至少一部分(其在工作状态下可以由操作人员进入)在维护状态下设置在两个印刷装置207的组成部分之间,在这两个印刷装置中,一个印刷装置207位于第二支承面216上方且另一个印刷装置207位于第二支承面216下方。
由此得到了一种用于分开印刷塔200的方法,其中,印刷塔200的至少一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相对于印刷塔200的至少一个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运动,其中,第二支承面216在印刷塔200的部分之后耸入开口,该开口在侧部由至少一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两个机架部分204;206限定且向上和向下被两个分别固定在这两个机架部分204;206上的构件限定,以及第二支承面216和/或与该第二支承面216刚性连接或包括第二支承面216的组件218之前不耸入该开口中或很小程度地耸入该开口中和/或通过另一个分段耸入该开口中。
如果设置第一和第二导辊212;213,优选将第一和第二导辊212;213设置在地点固定的第一侧机架202上和/或设置在构件218上,从而在第二侧机架203被推动时第一和第二导辊212;213的位置不会变化。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导辊212;213中的一个或两个设置在能够移动的第二侧机架203上,从而使得在第二侧机架203运动时每一个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导辊212;213同样运动且由此使得侧机架202;203之间的区域完全空出,用以使得至少一个第三支承面223借助于升降装置222在竖直方向上在侧机架202;203之间运动。
下面阐述第三支承面223,所有的说明都涉及至少一个第三支承面223。比如可以考虑,在平行于印版滚筒208的转轴的方向上设置多个第三支承面223。这些支承面还可以相互独立地运行。但优选的情况是,每个印刷塔200设置唯一一个第三支承面223。升降装置222也在如下情况下升起,在该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导辊212;213刚性设置,比如仅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在该高度上,升降装置222与第一和/或第二导辊212;213既不接触也不以另一种形式形成障碍。升降装置222升起,直到操作人员能够从第三支承面223上容易地操作印刷塔200的最上面的印刷装置207。升降装置222下降,直到第三支承面223下降到印刷塔200能够闭合。如果下面提到支承面223,特别是结合升降装置222和/或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提到支承面223,则该第三支承面223表示对其不进行其它实施。升降装置222优选具有升降驱动装置,比如至少一个液压汽缸和/或电机。升降驱动装置优选机械地控制。升降装置222还具有多个引导装置、比如以轨道、铰接的臂、齿条等形式的引导装置。升降装置222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剪式升降台。升降装置222和特别是其升降驱动装置优选与上一级设置的机器控制装置连接,比如以如下方式连接,即机器控制装置确定或至少传递升降装置222的额定高度和/或机器控制装置从升降装置222获得和/或包含关于各实际高度的数据。
升降装置222优选以升降台22的形式设计,其具有第三支承面223。第三支承面223能够在印刷塔200的维护状态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必要时设置在印刷塔200的侧机架202;203之间的间隙中。间隙在分开印刷塔200时在印刷塔200的侧机架202;203之间得出。该升降装置222配有至少一个以及优选至少两个安全装置224。支承面223和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是升降装置222的组成部分且优选能够借助于共同的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设计成能够与支承面223一起、优选共同地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这特别是意味着,支承面223的运动导致了安全装置224的同时以及同类型的随动。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支承面223运动。在支承面223的运动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支承面223的运动重叠的情况下,安全装置224的运动不再与支承面223的运动为相同形式,但没有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的运动的情况下的支承面223的运动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设置和/或可设置在相对于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下和/或相对于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特别是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设置成相对于支承面223能够在其高度上运动。这表示,至少一部分或整个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在相对于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关于支承面223比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下更高的位置上。在闲置状态与安全状态之间的过渡中,安全装置224优选暂时设置在至少一个中间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被设计为防坠落保护装置224,优选被设计为围栏224和/或栏杆部件224。
支承面223设置和/或可设置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这优选如下实现,即其代表了能够由支承面223达到的最低的位置。此外,这还如下实现,即支承面223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设置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运动区域外。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支承面223可以设置和/或可设置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下方和/或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机架部分204;206之间。支承面设置和/或可设置在至少一个升高了的工作位置上。这优选如下实现,即其代表一个比下面的闲置位置更高的位置。在至少一个升高了的、支承面223的工作位置中,这提供了到达上面的印刷装置207的入口。支承面可以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与升高了的工作位置之间在至少竖直的以及优选仅竖直的方向上运动,优选仅在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时运动。由此得到了印刷塔200、支承面223和安全装置224的不同可能的配置方式。
在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支承面223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且优选完全地设置在至少一个、设置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的印刷装置207的下方。优选在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支承面223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至少一个、设置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的转印滚筒209下方。此外,在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支承面223设置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下。
在优选为过渡状态的第一运行状态下,印刷塔200位于维护状态下且支承面223设置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下。
在优选为打开状态的第二运行状态下,印刷塔200位于维护状态下且支承面223设置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
在优选为输送状态的第三运行状态下,印刷塔200位于维护状态下且支承面设置在升高了的工作位置中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优选至少在该输送状态下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在至少一个平行于印刷塔200的印刷装置207的至少一个转印滚筒209的转轴的方向上限定印刷塔200的侧机架202;203之间的间隙,优选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进行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在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被折入地设置。这相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为此,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关于第三支承面223可摆动地设置,优选围绕至少一个摆轴摆动,该摆轴进一步优选水平地且再进一步优选平行于第一方向A、即垂直于印版滚筒208的转轴的第二方向B延伸。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优选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侧柱226,其优选如上所述相对于第三支承面223可摆动。在此类侧柱226上设置至少一个门227,其优选能够在向上翻起的、即基本上竖直设置的侧柱226的情况下围绕基本上竖直的轴摆动。这相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为此,所述至少一个门227优选借助于至少一个折页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侧柱226上。所述至少一个门227可以比如被设计为平面或优选被设计为较轻的框架、比如以字母“E”的形式。门227优选是围栏224和/或栏杆部分224的组成部分。优选可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特别是所述至少一个门227仅向内、即向印刷塔半部分202;203或侧机架202;203之间的间隙打开、特别是摆开(aufschwenken)。这进一步优选地仅在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时、特别是仅在所述至少一个侧柱226设置在竖直的安全位置中、特别是仅在印刷塔200的维护状态下才可能实现(图8、9和10)。优选设置一种设备,其负责将竖立的安全装置224的门227自动地置于关闭状态中或保持在关闭状态下,比如扭簧。以这种方式改善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保护效应,使得门227在安全装置224应该偏置以闭合印刷塔200时总是保持关闭。
所述至少一个侧柱226优选通过至少一个折页、即能够围绕优选水平的摆轴摆动地支承。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特别是所述至少一个侧柱226优选与至少一个优选设置在第三支承面223下方的驱动装置228、比如液压汽缸228连接。驱动装置228优选是机械控制地、进一步优选与设置在上一级的机器控制装置通过电路技术连接。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安全装置224自动由机器控制装置控制地翻开。优选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进一步优选设置至少一个终端传感器,其设置成探测和/或可探测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的至少一个位置、优选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支承面223的至少一个位置。进一步优选设置至少两个此类传感器,其中的至少一个被设计为终端传感器且设置成探测和/或能够探测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和/或安全状态。安全状态相应于比如这样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侧柱226优选竖直地设置且门227可以打开。闲置状态相应于比如这样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侧柱226水平地设置,使得在支承面223和升降装置222的相应低的设置下实现了印刷塔200的闭合。只要安全装置224既不位于相对于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也不位于闲置状态下,就可以出于安全上的原因优选既不闭合印刷塔200也不在竖直方向上使得支承面223运动。这优选如下保证,即驱动装置228与上一级设置的机器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28设置在安全装置224的杠杆上,该杠杆相对于设置在第三支承面223上方的、安全装置224的部分位于摆轴的另一侧。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28设置在安全装置224的杠杆上,该杠杆与设置在第三支承面223上方的、安全装置224的部分设置在摆轴的相同一侧。
由此得到了一种用于提供印刷机01的印刷塔200的第三支承面223的方法,其中,印刷塔200被分开,其方式为,至少能够移动的第二侧机架203相对于至少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运动,由此在侧机架202;203之间产生了间隙,设置在间隙中且通过第二侧机架203的运动释放的升降装置222将第三支承面223在间隙中在竖直方向上运送到理想的位置,在推动第二侧机架203之后且优选在运送第三支承面223之前使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支承面223优选借助于驱动装置228运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与支承面223一起在竖直方向上优选借助于升降驱动装置运动。优选将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从水平状态摆动到竖直状态。
该方法的另一个步骤在于,随着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相对于另一个侧机架202的运动,印刷塔200从工作状态转换到维护状态。该方法的另一个步骤在于,最终使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支承面223运动且由此从闲置状态转换到安全状态。该方法的另一个步骤在于,之后使得支承面223和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从下面的闲置位置转换到上升了的工作位置。
该方法的另一个步骤在于,为了摆动安全装置224,驱动装置228使得杠杆运动,从而使得该杠杆围绕摆轴摆动且被置于摆轴的另一侧或相同一侧的、安全装置224的部分由此同样被偏置。该方法的另一个步骤在于,在安全装置224被摆到竖直状态之后,安全装置224的至少一个门227相对于至少一个侧柱226摆动且释放至第三支承面223的入口。还可以考虑,第三支承面223首先被置于中间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被转换到相对于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且最终实现了第三支承面223在竖直方向上的进一步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侧机架202;203的两个相邻的印刷装置207之间的竖直间距(这两个印刷装置位于最上面的印刷装置207下方且位于最下面的印刷装置207的上方)大于相同的侧机架202;203的两个下面的印刷装置207之间的竖直间距和/或大于相同的侧机架202;203的两个上面的印刷装置207之间的竖直间距,比如大出至少10cm且最高80cm、优选至少15cm且最高40cm。以这种方式可以将相应的这两个印刷装置207的较大的竖直间距的大小实施为,第二支承面216匹配到其之间和/或在承印材料02的第二印刷生产中同样能够在这两个印刷装置207之间在水平的方向上穿过引导(图1、2、5和7)。这既适用于设置在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中的印刷装置207也适用于设置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的印刷装置207,因为印刷装置为了形成双印刷装置201必须位于相应的高度上。优选在两个最下面的印刷装置201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最上面的印刷装置201之间的间距大小相同。
优选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14;216设置在这样一种高度上,即一个操作人员是安全的且优选能够在其下方站立工作且另一个操作人员也是安全的且优选能够在其上面站立工作。优选设置踏入阶梯、比如可折叠的踏入阶梯,用以确保操作人员到达印刷塔200的所有位置。踏入阶梯除了其尺寸之外,与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14;216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踏入阶梯可围绕轴摆动地设置,而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14;216不可摆动地设置。
如果并排设置两个印刷塔200,则在其之间优选设置唯一一个、共同的支承面214;216。该共同的支承面214;216在一个或两个相邻的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和维护状态下都形成了去往两个印刷塔200的印刷装置207的入口。共同的支承面214;216可以与一个或两个相邻的印刷塔200处于接触中且优选与相邻设置的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刚性连接。共同的支承面214;216相应于一个印刷塔200的第一支承面214与另一个印刷塔200的第二支承面216的组合。
优选共同的支承面214;216在两个印刷塔200之间具有开口232,承印材料02可以通过该开口在竖直方向上输送。在此类开口232的周边优选分别设置多个第三导辊233,其负责承印材料02的有序的输送路径。没有设置在两个印刷塔200之间的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14;216也能够具有此类开口232,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在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14;216外竖直输送承印材料02。
带引导比如可以如下实现,即第一承印材料02在水平分量大于可能存在的竖直分量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在最上面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印版滚筒208与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印版滚筒208之间穿过、围绕设置在印刷塔200内的第一导辊212且在竖直分量大于可能存在的水平分量的方向上在至少最上面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各两个转印滚筒209之间穿过,其中,另一个承印材料02在竖直分量大于可能存在的水平分量的情况下在至少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各两个转印滚筒209之间穿过、围绕设置在印刷塔200内的第二导辊213且在水平分量大于可能存在的竖直分量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最上面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印版滚筒208与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印版滚筒208之间穿过,且第一承印材料02被设置成缠绕另一个、第四导辊234,其设置在这样的高度上,该高度与第一导辊212所设置在的高度的差小于50cm、优选小于25cm,且该第四导辊234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印刷塔200的第一和/或第二支承面214;216下方小于50cm、优选小于25cm处。关于导辊213;213;233;234的高度数据和间距涉及相应的转轴的各位置。
此外,在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在工作状态下印刷塔200闭合),两个承印材料02优选分别与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的至少一个转印滚筒209以及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至少一个转印滚筒209处于接触中。在印刷塔200的维护状态下(在该状态下印刷塔200打开),两个承印材料02优选不与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转印滚筒209处于接触中。
优选的是,第一承印材料02首先穿过开口232在第一和/或第二或共同的支承面214;216中运动和/或第二承印材料02接着穿过另一个开口232在上述或另一个第一和/或第二或共同的支承面214;216中运动。
优选在相邻的印刷塔200之间在不是设置在相邻的印刷塔200的印版滚筒208之间的区域中设置平板229和/或可折叠的辅助楼梯平台229,其进一步优选被设计为,其各自的平面可以被缩小,比如以伸缩的形式缩小,从而不会妨碍相应的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推动。阶梯217或梯子217优选与此类平台229或辅助楼梯平台229的此类组成部分刚性连接,平台229或辅助楼梯平台229相对于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刚性设置,但可以同样实施为能够移动的。还可以在如下区域中设置辅助楼梯平台229,这些区域不会通过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运动被缩小,但还是需要这些辅助楼梯平台229的移动性。这些辅助楼梯平台229优选相对于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刚性设置且由此相对于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能够运动地设置(图3和4)。
优选印刷塔200如上所述能够被分开,其中,两个侧机架202;203相互分离,其中,即使不是强制地对印刷塔200进行精确的分半,也可以称作印刷塔半部分202;203。但还可以考虑,印刷塔200被分为多于两部分,从而比如使得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保持静止且两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从地点固定的侧机架驶离。此外,所有上述技术方案类似地实施,比如这些侧机架部分202;203的每一个都可以至少在维护状态下具有开口,分别有一个或总共有一个刚性设置的组件218至少部分地耸入该开口中。还可以同样在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与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之间的间隙中分别设置一个升降装置222。双印刷装置201在竖直方向上的设置相比于上面的描述保持不变。
优选具有四个相叠设置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印刷塔200具有一个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其至少为290cm且最高为470cm。以这种方式确保了在相应于地面且被用作至少这两个最下面的双印刷装置201的可进入性的平面上以及在相应于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支承面214;216;231且被用作至少最上面的两个印刷装置的可进入性的平面上都具有足够的空间,因此,操作人员可以安全地工作。竖直方向上的尺寸还涉及地面与侧机架202;203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此外还具有用于降下升降装置222的可能的区域。
印刷机01的并排设置的印刷塔200具有此类尺寸和间距,使得由一个印刷塔200的转印滚筒209之间的印刷间隙确定的平面与由相邻的印刷塔200的转印滚筒209之间的印刷间隙确定的平面具有至少420cm且最高520cm的间距。相邻的、闭合的印刷塔200的相互面对的侧机架202;203之间的间距优选为至少240cm且最高340cm。
印版滚筒208可以具有在其转轴方向上的扩展,其实现了印刷至少两个双页面宽的报纸页和至少六个双页面宽的报纸页。原则上还可以实现更小或更大的扩展。
地点固定的侧机架202的最下面的转印滚筒209的转轴和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最下面的转印滚筒209的转轴在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具有第一间距且在印刷塔200的维护状态下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特别是在第一和第二间距的各水平分量方面小于第二间距。
附图标记列表
03     印刷机、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卷筒纸轮转平版印刷机、报纸印刷机
04     承印材料、承印材料带、纸
100    承印材料源、换卷器
200    印刷塔
201    双印刷装置
202    侧机架、印刷塔半部分、地点固定的
203    侧机架印刷塔半部分、能够移动的
204    机架部分
205    -
206    机架部分
207    印刷装置、平版印刷装置
208    印版滚筒
209    转印滚筒
210    -
211    输墨装置
212    导辊
213    导辊
214    支承面
215    -
216    支承面
217    阶梯、梯子
218    组件
219    保持装置
220    -
221    支撑件
222    升降装置、升降台
223    支承面
224    安全装置、围栏、防坠落保护装置、栏杆部分
225    -
226    侧柱
227    门
228    驱动装置、液压汽缸
229    平板、辅助楼梯平台
230    -
231    -
232    开口
233    导辊
234    导辊
300    上部结构
301    转向杆
400    折页机
500    干燥器
501    冷却辊
A      第一方向
B      第二方向

Claims (38)

1.一种印刷机(01)的印刷塔(200),其中,所述印刷塔(200)能够被分开成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的相互间距能够变化且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被设计为印刷塔半部分,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能够在通过分开所述印刷塔(200)而在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之间获得的间隙中在竖直方向上在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之间运动,设置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被设计为防坠落保护装置且能够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一起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设置至少一个驱动装置(228),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设置成能够借助于所述驱动装置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至少部分地在其高度上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围绕至少一个摆轴摆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摆轴被设计为水平的摆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具有至少一个侧柱(226)和至少一个门(22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被设计为至少一个围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被设计为至少一个栏杆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刚好一个支承面(223)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在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之间运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和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是升降装置(222)的一部分,所述升降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剪式升降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探测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的至少一个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被设置用于探测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至少一个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被设计为终端传感器且被设置用于探测所述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和/或安全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竖直运动仅在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时才能够实现。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被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平行于所述印刷塔(200)的印刷装置(207)的至少一个转印滚筒(209)的转轴的方向上限定所述印刷塔(200)的侧机架(202;203)之间的间隙。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仅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塔(200)被设计为报纸印刷机(01)的印刷塔(200)。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塔(200)的印刷装置(207)被设计为平版印刷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设置在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的运动区域外。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塔(200)的维护状态下,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的至少一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与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的至少一个其它的侧机架(202)间隔,在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之间存在间隙,在所述印刷塔(200)的所述维护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在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之间运动。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所述至少两个侧机架(202;203)至少部分地相互处于接触中。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至少一个设置在一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的转印滚筒(209)被设置成与至少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侧机架(202)中的转印滚筒(209)处于接触中和/或如同至少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侧机架(202)中的转印滚筒(209)一样与相同的承印材料带(02)处于接触中。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至少部分地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至少一个印刷装置(207)下方,所述印刷装置设置在一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至少部分地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至少一个转印滚筒(209)下方,所述转印滚筒设置在一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中。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塔(200)的工作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设置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下。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在运行状态下,所述印刷塔(200)位于维护状态下且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设置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下。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在运行状态下,所述印刷塔(200)位于维护状态下且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设置在下面的闲置位置中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在运行状态下,所述印刷塔(200)位于维护状态下且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设置在升高了的工作位置中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位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在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安全状态下关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相比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223)的闲置状态更大的高度上。
30.一种用于提供印刷机(01)的印刷塔(200)的支承面(223)的方法,其中,所述印刷塔(200)被分开,其方式为,所述印刷塔(200)的至少一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相对于所述印刷塔(200)的至少一个其它的侧机架(202)运动且由此产生了在侧机架(202;203)之间的间隙,设置在所述间隙中且通过推动所述至少一个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被显露出的升降装置(222)将所述支承面(223)在间隙中在竖直方向上运送到所希望的位置上,其特征在于,在推动所述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之后,至少一个被设计为防坠落保护装置的安全装置(224)借助于驱动装置(228)相对于所述支承面(223)运动且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与所述支承面(223)一起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能够移动的侧机架(203)相对于另一个侧机架(202)的运动,所述印刷塔(200)从工作状态转换到维护状态。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下来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所述支承面(223)运动且由此从闲置状态转换到安全状态。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随后所述支承面(223)和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从下面的闲置位置转换到升高了的工作位置。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围绕至少一个轴摆动。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从水平状态摆动到竖直状态。
3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面(223)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之前,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所述支承面(223)运动。
37.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相对于所述支承面(223)运动之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的门(227)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的侧柱(226)摆动且释放去往所述支承面(223)的入口。
38.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装置(224)借助于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承面(223)一起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CN201180012071.8A 2010-03-05 2011-01-25 具有竖直运动的支承面的印刷机印刷塔和用于提供支承面的方法 Active CN1027914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02613.1 2010-03-05
DE102010002613A DE102010002613A1 (de) 2010-03-05 2010-03-05 Druckturm einer Druckmaschine und ein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einer Standfläche eines Druckturms einer Druckmaschine
PCT/EP2011/050938 WO2011107306A1 (de) 2010-03-05 2011-01-25 Druckturm einer druckmaschine mit einer vertikal beweglichen standfläche und ein verfahren zu bereitstellung der standfläch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1488A CN102791488A (zh) 2012-11-21
CN102791488B true CN102791488B (zh) 2015-06-17

Family

ID=43754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2071.8A Active CN102791488B (zh) 2010-03-05 2011-01-25 具有竖直运动的支承面的印刷机印刷塔和用于提供支承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08744A1 (zh)
EP (1) EP2542413B1 (zh)
CN (1) CN102791488B (zh)
DE (1) DE102010002613A1 (zh)
WO (1) WO20111073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89925B1 (fr) * 2012-04-27 2015-01-16 Goss Int Corp Presse rotative comprenant au moins deux tours d'impression et un elevateur
NL2013147B1 (nl) * 2014-07-08 2016-09-20 Qimarox Patenten B V Samenstel van een palletlift en een palletiseerinrichting.
CN105584212B (zh) * 2015-12-31 2019-01-25 株洲三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机安全保护系统
DE102018114862A1 (de) * 2018-06-20 2019-12-24 Windmöller & Hölscher Kg Druckmaschine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Druckerzeugnissen sowie Rüstverfahren zum Rüsten einer Druckmaschine
JP7271992B2 (ja) * 2019-02-18 2023-05-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9899A (en) * 1989-11-29 1993-01-19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Tower printing system having multiple vertically stacked satellite printing stations
US5209159A (en) * 1991-06-21 1993-05-11 Tokyo Kikai Seisakusho, Ltd. Printing press
US5655448A (en) * 1993-02-06 1997-08-1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Safety device at a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DE29812305U1 (de) * 1998-07-14 1998-09-10 Agrama Logistik & Materialflus Hubvorrichtung
US5816157A (en) * 1995-05-05 1998-10-06 Maschinenfabrik Wifag Rotary printing press with retractable rubber cylinders
US6363848B1 (en) * 1998-07-24 2002-04-02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Printing unit with cylinders arranged in the shape of a “V” and “W”
US6539857B1 (en) * 1998-07-24 2003-04-01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Five-cylinder offset printing units with adjustable spacing
CN201283689Y (zh) * 2007-06-01 2009-08-05 曼罗兰公司 轮转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43430A (en) * 1958-07-15 Adjustable scaffold
US4185716A (en) * 1977-05-12 1980-01-29 Ladder Towers, Inc. Self closing gate
US4551056A (en) * 1983-09-01 1985-11-05 Reb Manufacturing, Inc. Automatic handrail for platform lift
US5027922A (en) * 1989-08-22 1991-07-02 Benko John C Vertically movable safety railing
DE9207852U1 (zh) * 1992-06-11 1992-08-27 Kleinewefers Gmbh, 4150 Krefeld, De
DE4408025A1 (de) 1994-03-10 1995-09-14 Koenig & Bauer Ag Druckwerk für eine Mehrfarben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US6186274B1 (en) * 1996-11-25 2001-02-13 Bay Nets, Inc. Safety system
CA2206721A1 (en) * 1997-06-03 1998-12-03 Mobilift Inc. Guardrail assembly
DE50209830D1 (de) * 2001-04-09 2007-05-10 Koenig & Bauer Ag Druck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DE502005004466D1 (de) * 2005-09-30 2008-07-31 Gimaco Ing Ag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02007000604B4 (de) 2007-09-27 2014-05-0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tur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9899A (en) * 1989-11-29 1993-01-19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Tower printing system having multiple vertically stacked satellite printing stations
US5209159A (en) * 1991-06-21 1993-05-11 Tokyo Kikai Seisakusho, Ltd. Printing press
US5655448A (en) * 1993-02-06 1997-08-1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Safety device at a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US5816157A (en) * 1995-05-05 1998-10-06 Maschinenfabrik Wifag Rotary printing press with retractable rubber cylinders
DE29812305U1 (de) * 1998-07-14 1998-09-10 Agrama Logistik & Materialflus Hubvorrichtung
US6363848B1 (en) * 1998-07-24 2002-04-02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Printing unit with cylinders arranged in the shape of a “V” and “W”
US6539857B1 (en) * 1998-07-24 2003-04-01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Five-cylinder offset printing units with adjustable spacing
CN201283689Y (zh) * 2007-06-01 2009-08-05 曼罗兰公司 轮转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1488A (zh) 2012-11-21
WO2011107306A1 (de) 2011-09-09
DE102010002613A1 (de) 2011-09-08
US20130008744A1 (en) 2013-01-10
EP2542413B1 (de) 2014-01-15
EP2542413A1 (de)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1488B (zh) 具有竖直运动的支承面的印刷机印刷塔和用于提供支承面的方法
US6422552B1 (en) Movable folders and former board arrangement
US20100107910A1 (en) Printing towers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superimposed printing groups,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such a printing tower
US7516698B2 (en) Web offset printing press with autoplating
US6539857B1 (en) Five-cylinder offset printing units with adjustable spacing
US20010029856A1 (en) Device for guiding material webs in rotary presses
US20070144369A1 (en) Printing press with improved web engagement and corresponding web engagement method
US8042464B2 (en) Rotary press
US7845275B2 (en) Printing unit having a throw-off configuration which allows the risks of damage to the cylinders caused by winding the web of paper to be limited and corresponding printing press
US8424454B2 (en) Printing unit having a tubular blanket-changing throw-off configuration allowing the passage of a web of paper and corresponding printing press
EP1863641A2 (en) Print unit having blanket cylinder throw-off bearer surfaces
US20110094400A1 (en) Web Offset Printing Press with Articulated Tucker
US7555984B2 (en) Web offset pres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lacing printing plate in web offset press
US7044054B2 (en) Printing group of an offset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US7775159B2 (en) Cantilevered blanket cylinder lifting mechanism
CN103522735B (zh) 卷筒进给式印刷机
US6474232B1 (en) Rotary offset printing machine
DE19860540A1 (de) Mehrfarben-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US2088681A (en) Web reversing unit
US7823506B2 (en) Printing unit having different extents of movement of the blanket cylinders in order to reach a throw-off configuration and corresponding printing press
US7841275B2 (en) Printing unit having an idle throw-off configuration and a blanket changing throw-off configuration and corresponding printing press
US6499396B1 (en) Web-fed rotary press
CN103373047A (zh) 包括至少两个印刷塔和一个升降机的旋转印刷机
CN102119081B (zh) 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以及使用印刷单元的方法
DE102010002616B4 (de) Druckmaschine mit zumindest zwei in einer Richtung nebeneinander angeordneten Drucktürmen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mehrerer Bedruckstoffbahn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