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6815B - 7Cr17MoV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7Cr17MoV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6815B
CN102766815B CN201210232816.8A CN201210232816A CN102766815B CN 102766815 B CN102766815 B CN 102766815B CN 201210232816 A CN201210232816 A CN 201210232816A CN 102766815 B CN102766815 B CN 102766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annealing
refining
contro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28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6815A (zh
Inventor
金振华
王雪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Changjiang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Changjiang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Changjiang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Changjiang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328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6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6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6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6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6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heet Steel (AREA)

Abstract

一种7Cr17MoV不锈钢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不锈钢材料技术领域。其化学元素组成及其质量%为:0.67-0.70%的碳、0.48-0.58%的硅、0.43-0.48%的锰、0.020-0.024%的磷、0.002-0.004%的硫、16.60-16.85%的铬、0.47-0.49%的钼和0.11-0.13%的钒,余量为铁。优点:由于化学元素组成及其质量%含量合理,经热处理后的硬度可达到63-65,具有良好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而可满足制造厨用高档刀具的要求;推荐的制造方法工艺流程简短,具有节能和避免材料耗损并且可满足厨用刀具生产厂商所需的制作工艺要求。

Description

7Cr17MoV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7Cr17MoV不锈钢带钢,并且还涉及该不锈钢带钢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不锈钢刀具产品例如厨用不锈钢刀具剃须刀片等的使用要求日趋严苛,从而使已有技术中通常由3Cr13、4Cr13或6Cr14等不锈钢带钢制作厨用刀具难以满足人们所期望的技术要求。所谓的技术要求是指不仅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具有理想的耐腐蚀性。
目前被广为应用于制造不锈钢刀具的3Cr13和4Cr13不锈钢带钢材料的组成为(按质量百分):0.26-0.45%碳(C)、12.00-14.00%铬(Cr)、<1.00%硅(Si)、<1.00%锰(Mn)、<0.030%硫(S)和<0.040%磷(P),余为铁(Fe)。按上述配方所得到的不锈钢带钢经热处理后的硬度较低(HRC53-55),如此硬度指标还逊色于碳钢刀片。由于硬度值低,因而耐磨效果差,刃口易钝,不仅给不锈钢刀具的使用者增加使用成本,而且因使用寿命短而不利节约资源。
又,前述的6Cr14不锈钢带钢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质量%含量为:0.5-0.7%的碳、13-15%的铬、0.3-0.55%的硅、0.3-0.52的锰、<0.03%的硫和<0.035%的磷,余为铁,对此可参见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691638B(6Cr14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相对于前述的3Cr13和4Cr13不锈钢带钢而言该专利方案能够体现说明书第0020段的技术效果,但是作为加工厨用刀具的不锈钢带钢,其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能依然是脆弱的,因此有必要开发更为合理的钢种材料,藉以满足厨用刀具对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要求。
已有技术中制造不锈钢刀具产品用的不锈钢带钢的方法是:先由电炉冶炼,冶炼后浇铸或加工成电极棒;再经电渣重熔后加工成钢带。如业界所知之理,电渣重熔是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进行熔炼的方法,其目的是提纯金属并获得洁净组织均匀致密的钢锭;其原理是电流通过液态渣池渣阻热,将金属电极熔化,熔化的金属汇集成熔滴,滴落时穿过渣层进入金属熔池,然后于水冷结晶器中凝固成钢锭。由此而知,上述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两处缺憾:一是制备周期长,在制备过程中需多次加热,不仅能耗高,而且材料耗损大;二是由钢锭加工成钢坯,经剪切再制成钢带,因每支钢带的卷重及卷长小,故无法满足刀片生产厂商的自动化生产线要求。也就是说,上述制备方法所得到的钢带难以与刀片生产厂商的自动化刀片生产线匹配,导致刀片制造效率低下。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认为不仅有必要对不锈钢带钢的硬度进而提高,而且有必要对不锈钢带钢的制备方法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元素组成及其质量%选择合理而有助于显著提高硬度以保障所制造的刀片具有理想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而藉以满足制作高档厨用刀具要求的7Cr17MoV不锈钢带钢。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7Cr17MoV不锈钢带钢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利于缩短加工流程、降低能耗和材料耗损而藉以体现节约能源及资源,而且有益于满足厨用刀具生产厂商所需的卷重、卷长和厚度要求。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7Cr17MoV不锈钢带钢,其化学元素组成及其质量%为:0.67-0.70 %的碳、0.48-0.58 %的硅、0.43-0.48 %的锰、0.020-0.024%的磷、0.002-0.004%的硫、16.60-16.85%的铬、0.47-0.49%的钼和0.11-0.13%的钒,余量为铁。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7Cr17MoV不锈钢带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熔练,将不锈钢废钢、碳素钢废钢和铁合金投入中频炉内初炼,得到初炼钢水,对初练钢水取样分析并且调整初炼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而后将初炼钢水转入精炼炉钢包精炼,并且在钢水的液面上覆盖渣料,在电极加热和钢包底吹氩气搅拌状态下精炼,控制精炼温度和时间,得到经精炼的待浇铸钢水,并且对待浇铸钢水取样分析及进而调整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的控制精炼温度和时间是将精炼温度和时间分别控制为1550-1558℃和26-45min;
B)浇铸,将待浇铸钢水浇入钢锭模内,得到钢锭;
C)退火和表面精整,将钢锭装入退火炉中加热,控制加热温度和控制保温时间,待钢锭在退火炉中冷却至500℃以下时出炉,出炉后自然冷却,对冷却后的钢锭进行表面精整,得到热轧钢带用的钢锭坯,所述的控制加热温度是将温度控制为905-955℃,所述的控制保温时间是将保温时间控制为8-10h;
D)热轧钢带,将热轧钢带用的钢锭坯装入加热炉中加热,控制加热温度,在出加热炉后送入热连轧机轧制,并且控制热轧的轧制厚度,得到热轧钢带坯,所述的控制加热温度是将加热温度控制为1130-1170℃;所述的控制热轧的轧制厚度是将轧制厚度控制为4-5㎜;
E)冷轧钢带,对热轧钢带坯作一个道次以上的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并且控制最终道次的冷轧的厚度,得到冷轧钢带坯,所述的控制最终道次的冷轧的厚度是将厚度控制为0.1-2.0㎜;
F)分条,将冷轧钢带坯分割成条带并且收卷包装,控制条带的宽度,得到用于制造厨用刀具的7Cr17MoV不锈钢带钢,所述的控制条带的宽度是将宽度控制为10-100㎜。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初炼钢水的温度为1560-1568℃,所述的调整初炼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和所述的进而调整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均为将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调整为:0.67-0.70 %的碳、0.48-0.58 %的硅、0.43-0.48 %的锰、0.020-0.024%的磷、0.002-0.004%的硫、16.60-16.85%的铬、0.47-0.49%的钼和0.11-0.13%的钒,余量为铁。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渣料由氧化钙与氟化钙组成,氧化钙与氟化钙的重量份比为4-5:1,渣料的量为钢水重量的2-3%;所述的钢包底吹氩气为连续底吹,氩气的压力为0.2-0.4MPa。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C)中所述的表面精整是指对退火后并且经冷却后的钢锭的表面去除肉眼可见的结疤、结渣、裂纹和/或砂眼的表面瑕疵。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E)中所述的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中的第一个道次的退火温度为840-870℃,保温时间为6-8h,而其余道次的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均为750-780℃和6-8h;所述的酸洗用的酸洗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的硫酸溶液,酸洗温度为50-70℃。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化学元素组成及其质量%含量合理,经热处理后的硬度(HRC)可达到63-65,具有良好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而可满足制造厨用高档刀具的要求;推荐的制造方法工艺流程简短,具有节能和避免材料耗损并且可满足厨用刀具生产厂商所需的制作工艺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熔炼,将不锈钢废钢、碳素钢废钢和铁合金投入中频炉初炼,得到初炼钢水,对初炼的钢水取样分析并且将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调整为:0.67%的碳(C)、0.58%的硅(Si)、0.45%的锰(Mn)、0.004 %的硫(S)、0.020%的磷(P)、16.85%的铬(Cr)、0.47%的钼(Mo)和0.12%的钒(V),余量为铁(Fe),经上述取样并且经调整化学元素后的初炼的钢水倒入(转入)LF精炼炉钢包精炼,在钢水的表面(液面)上覆盖渣料,即在钢水的液面上覆盖渣料层,渣料由氧化钙(也称生石灰〈CaO〉)与氟化钙(也称萤石〈CaF2〉)组成,氧化钙与氟化钙的重量份配比为4:1,前述的渣料的投量为钢水重量的2%,在电极加热和钢包底吹氩气(Ar)搅拌精炼,具体是从液态原料即钢水的底部连续向上吹氩气,氩气的压力控制为0.4MPa,使钢水中的杂质易于被钢液面上的渣层吸收,经1550℃及45min的精炼,得到经精炼的待浇铸钢水,并且对待浇铸钢水取样分析及进而调整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即确保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0.67%的碳(C)、0.58%的硅(Si)、0.45%的锰(Mn)、0.004%的硫(S)、0.020的磷(P)、16.85%的铬(Cr)、0.47%的钼(Mo)和0.12%的钒(V),余量为铁(Fe),在精炼过程中,使钢水中的气体、非金属杂质以及有害化学元素硫(S)等得到有效去除,并且使钢水的合金元素和钢水温度更趋均匀;
B)浇铸,将由步骤A)所得到的待浇铸钢水浇入经预先预热至80-120℃的钢锭模内,得到钢锭;
C)退火和表面精整,将由步骤B)所得到的钢锭放入退火炉中退火,加热至905℃保温10h,退火结束后在退火炉中冷却至500℃以下时出炉,出炉后再自然冷却至常温,而后对冷却后的钢锭进行表面精整,表面精整也可称为表面加工,表面加工是将钢锭的表面瑕疵如肉眼可见的结疤、结渣、裂纹和/或砂眼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去除,得到合格的热轧带钢用的钢锭坯;
D)热轧钢带,先将由步骤C)得到的热轧钢带用的钢锭坯装入加热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1165℃,而后将出加热炉的钢锭送入热连轧机轧制成厚度为4㎜的热轧钢带坯;
E)冷轧钢带,对由步骤D)所得到的厚度为4㎜的热轧钢带坯作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这里所讲的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是指将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工序以相同方式重复一次以上,即一个道次以上,第一个道次的退火温度为860℃,保温时间为6h,而其余道次即从第二个道次起的退火温度均为760℃,保温时间均为6h,直至使冷轧钢带的厚度达到刀片生产厂商制造刀片所需的0.1㎜的厚度的冷轧钢带坯,其中:在第一个道次的退火后,应使钢带在炉中冷却至500℃以下再出炉继续在空气中冷却,而后用酸洗液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的硫酸溶液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50-70℃,酸洗的目的是去除表面氧化皮,然后将经过酸洗的钢带引入冷轧机冷轧,当完成了第一次冷轧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即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也就是说退火、酸洗和清洗工序与冷轧工序交替进行;
F)分条,将由步骤E)所得到的厚度为0.1㎜的冷轧钢带坯分割成条状,具体是采用分条设备分割成宽度为22.4㎜的条带并且同时将条带收卷,包装,得到用于供厨用刀具制造厂商直接制作刀具的厚度为0.1㎜和宽度为22.4㎜的7Cr17MoV不锈钢带钢。
实施例2:
A)熔炼,将不锈钢废钢、碳素钢废钢和铁合金投入中频炉初炼,得到初炼钢水,对初炼的钢水取样分析并且将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调整为:0.70%的碳(C)、0.48%的硅(Si)、0.43%的锰(Mn)、0.003 %的硫(S)、0.025%的磷(P)、16.60%的铬(Cr)、0.49%的钼(Mo)和0.115%的钒(V),余量为铁(Fe),经上述取样并且经调整化学元素后的初炼的钢水倒入(转入)LF精炼炉钢包精炼,在钢水的表面(液面)上覆盖渣料,即在钢水的液面上覆盖渣料层,渣料由氧化钙(也称生石灰〈CaO〉)与氟化钙(也称萤石〈CaF2〉)组成,氧化钙与氟化钙的重量份配比为4.5:1,前述的渣料的投量为钢水重量的3%,在电极加热和钢包底吹氩气(Ar)搅拌精炼具体是从液态原料即钢水的底部连续向上吹氩气,氩气的压力控制为0.3MPa,使钢水中的杂质易于被钢液面上的渣层吸收,经1558℃及26min的精炼,得到经精炼的待浇铸钢水,并且对待浇铸钢水取样分析及进而调整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即确保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0.70%的碳(C)、0.48%的硅(Si)、0.43%的锰(Mn)、0.003 %的硫(S)、0.025%的磷(P)、16.60%的铬(Cr)、0.49%的钼(Mo)和0.115%的钒(V),余量为铁(Fe),在精炼过程中,使钢水中的气体、非金属杂质以及有害化学元素硫(S)等得到有效去除,并且使钢水的合金元素和钢水温度更趋均匀;
B)浇铸,将由步骤A)所得到的待浇铸钢水浇入经预先预热至80-120℃的钢锭模内,得到钢锭;
C)退火和表面精整,将由步骤B)所得到的钢锭放入退火炉中退火,加热至955℃保温8h,退火结束后在退火炉中冷却至500℃以下时出炉,出炉后再自然冷却至常温,而后对冷却后的钢锭进行表面精整,表面精整也可称为表面加工,表面加工是将钢锭的表面瑕疵如肉眼可见的结疤、结渣、裂纹和/或砂眼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去除,得到合格的热轧带钢用的钢锭坯;
D)热轧钢带,先将由步骤C)得到的热轧钢带用的钢锭坯装入加热炉中加热,加热炉的加热温度1135℃,而后将出加热炉的钢锭送入热连轧机轧制成厚度为4.8㎜的热轧钢带坯;
E)冷轧钢带,对由步骤D)所得到的厚度为4.8㎜的热轧钢带坯作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这里所讲的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是指将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工序以相同方式重复一次以上,即一个道次以上,第一个道次的退火温度为840℃,保温时间为8h,而其余道次即从第二个道次起的退火温度均为780℃,保温时间均为7.5h,直至使冷轧钢带的厚度达到刀片生产厂商制造刀片所需的0.18㎜的厚度的冷轧钢带坯,其中:在第一个道次的退火后,应使钢带在炉中冷却至500℃以下再出炉继续在空气中冷却,而后用酸洗液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的硫酸溶液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50-70℃,酸洗的目的是去除表面氧化皮,然后将经过酸洗的钢带引入冷轧机冷轧,当完成了第一次冷轧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即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
F)分条,将由步骤E)所得到的厚度为0.18㎜的冷轧钢带坯分割成条状,具体是采用分条设备分割成宽度为90㎜的条带并且同时将条带收卷,包装,得到用于供厨用刀具制造厂商直接制作刀具的厚度为0.18㎜和宽度为90㎜的7Cr17MoV不锈钢带钢。
实施例3:
A)熔炼,将不锈钢废钢、碳素钢废钢和铁合金投入中频炉初炼,得到初炼钢水,对初炼的钢水取样分析并且将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调整为:0.68%的碳(C)、0.50%的硅(Si)、0.48%的锰(Mn)、0.0025%的硫(S)、0.021%的磷(P)、16.70%的铬(Cr)、0.48%的钼(Mo)和0.125%的钒(V),余量为铁(Fe),经上述取样并且经调整化学元素后的初炼的钢水倒入(转入)LF精炼炉钢包精炼,在钢水的表面(液面)上覆盖渣料,即在钢水的液面上覆盖渣料层,渣料由氧化钙(也称生石灰〈CaO〉)与氟化钙(也称萤石〈CaF2〉)组成,氧化钙与氟化钙的重量份配比为5:1,前述的渣料的投量为钢水重量的2.5%,在电极加热和钢包底吹氩气(Ar)搅拌精炼具体是从液态原料即钢水的底部连续向上吹氩气,氩气的压力控制为0.2MPa,使钢水中的杂质易于被钢液面上的渣层吸收,经1555℃及35min的精炼,得到经精炼的待浇铸钢水,并且对待浇铸钢水取样分析及进而调整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即确保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0.68%的碳(C)、0.50%的硅(Si)、0.48%的锰(Mn)、0.0025 %的硫(S)、0.021%的磷(P)、16.70%的铬(Cr)、0.48%的钼(Mo)和0.125%的钒(V),余量为铁(Fe),在精炼过程中,使钢水中的气体、非金属杂质以及有害化学元素硫(S)等得到有效去除,并且使钢水的合金元素和钢水温度更趋均匀;
B)浇铸,将由步骤A)所得到的待浇铸钢水浇入经预先预热至80-120℃的钢锭模内,得到钢锭;
C)退火和表面精整,将由步骤B)所得到的钢锭放入退火炉中退火,加热至930℃保温9h,退火结束后在退火炉中冷却至500℃以下时出炉,出炉后再自然冷却至常温,而后对冷却后的钢锭进行表面精整,表面精整也可称为表面加工,表面加工是将钢锭的表面瑕疵如肉眼可见的结疤、结渣、裂纹和/或砂眼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去除,得到合格的热轧带钢用的钢锭坯;
D)热轧钢带,先将由步骤C)得到的热轧钢带用的钢锭坯装入加热炉中加热,加热炉的加热温度1151℃,而后将出加热炉的钢锭送入热连轧机轧制成厚度为4.5㎜的热轧钢带坯;
E)冷轧钢带,对由步骤D)所得到的厚度为4.5㎜的热轧钢带坯作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这里所讲的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是指将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工序以相同方式重复一次以上,即一个道次以上,第一个道次的退火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7h,而其余道次即从第二个道次起的退火温度均为750℃,保温时间均为6.5h,直至使冷轧钢带的厚度达到刀片生产厂商制造刀片所需的0.16㎜的厚度的冷轧钢带坯,其中:在第一个道次的退火后,应使钢带在炉中冷却至500℃以下再出炉继续在空气中冷却,而后用酸洗液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的硫酸溶液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50-70℃,酸洗的目的是去除表面氧化皮,然后将经过酸洗的钢带引入冷轧机冷轧,当完成了第一次冷轧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即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
F)分条,将由步骤E)所得到的厚度为0.16㎜的冷轧钢带坯分割成条状,具体是采用分条设备分割成宽度为60㎜的条带并且同时将条带收卷,包装,得到用于供厨用刀具制造厂商直接制作刀具的厚度为0.16㎜和宽度为60㎜的7Cr17MoV不锈钢带钢。
实施例4:
A)熔炼,将不锈钢废钢、碳素钢废钢和铁合金投入中频炉初炼,得到初炼钢水,对初炼的钢水取样分析并且将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调整为:0.69%的碳(C)、0.55%的硅(Si)、0.46%的锰(Mn)、0.002 %的硫(S)、0.022%的磷(P)、16.65%的铬(Cr)、0.48%的钼(Mo)和0.11%的钒(V),余量为铁(Fe),经上述取样并且经调整化学元素后的初炼的钢水倒入(转入)LF精炼炉钢包精炼,在钢水的表面(液面)上覆盖渣料,即在钢水的液面上覆盖渣料层,渣料由氧化钙(也称生石灰〈CaO〉)与氟化钙(也称萤石〈CaF2〉)组成,氧化钙与氟化钙的重量份配比为4.2:1,前述的渣料的投量为钢水重量的2.8%,在电极加热和钢包底吹氩气(Ar)搅拌精炼具体是从液态原料即钢水的底部连续向上吹氩气,氩气的压力控制为0.25MPa,使钢水中的杂质易于被钢液面上的渣层吸收,经1553℃及40min的精炼,得到经精炼的待浇铸钢水,并且对待浇铸钢水取样分析及进而调整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即确保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0.69%的碳(C)、0.55%的硅(Si)、0.46%的锰(Mn)、0.002 %的硫(S)、0.022%的磷(P)、16.65%的铬(Cr)、0.48%的钼(Mo)和0.11%的钒(V),余量为铁(Fe),在精炼过程中,使钢水中的气体、非金属杂质以及有害化学元素硫(S)等得到有效去除,并且使钢水的合金元素和钢水温度更趋均匀;
B)浇铸,将由步骤A)所得到的待浇铸钢水浇入经预先预热至80-120℃的钢锭模内,得到钢锭;
C)退火和表面精整,将由步骤B)所得到的钢锭放入退火炉中退火,加热至925℃保温9.5h,退火结束后在退火炉中冷却至500℃以下时出炉,出炉后再自然冷却至常温,而后对冷却后的钢锭进行表面精整,表面精整也可称为表面加工,表面加工是将钢锭的表面瑕疵如肉眼可见的结疤、结渣、裂纹和/或砂眼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去除,得到合格的热轧带钢用的钢锭坯;
D)热轧钢带,先将由步骤C)得到的热轧钢带用的钢锭坯装入加热炉中加热,加热炉的加热温度1145℃,而后将出加热炉的钢锭送入热连轧机轧制成厚度为5㎜的热轧钢带坯;
E)冷轧钢带,对由步骤D)所得到的厚度为5㎜的热轧钢带坯作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这里所讲的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是指将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工序以相同方式重复一次以上,即一个道次以上,第一个道次的退火温度为870℃,保温时间为6.5h,而其余道次即从第二个道次起的退火温度均为770℃,保温时间均为7h,直至使冷轧钢带的厚度达到刀片生产厂商制造刀片所需的0.12㎜的厚度的冷轧钢带坯,其中:在第一个道次的退火后,应使钢带在炉中冷却至500℃以下再出炉继续在空气中冷却,而后用酸洗液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的硫酸溶液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50-70℃,酸洗的目的是去除表面氧化皮,然后将经过酸洗的钢带引入冷轧机冷轧,当完成了第一次冷轧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即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
F)分条,将由步骤E)所得到的厚度为0.12㎜的冷轧钢带坯分割成条状,具体是采用分条设备分割成宽度为15㎜的条带并且同时将条带收卷,包装,得到用于供厨用刀具制造厂商直接制作刀具的厚度为0.12㎜和宽度为15㎜的7Cr17MoV不锈钢带钢。
由上述实施例1-4所得到的本发明的7Cr17MoV不锈钢带钢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表所示的技术效果。
Figure BDA0000185941871

Claims (2)

1.一种7Cr17MoV不锈钢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熔炼,将不锈钢废钢、碳素钢废钢和铁合金投入中频炉内初炼,得到初炼钢水,对初炼钢水取样分析并且调整初炼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而后将初炼钢水转入精炼炉钢包精炼,并且在钢水的液面上覆盖渣料,在电极加热和钢包底吹氩气搅拌状态下精炼,控制精炼温度和时间,得到经精炼的待浇铸钢水,并且对待浇铸钢水取样分析及进而调整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的控制精炼温度和时间是将精炼温度和时间分别控制为1550-1558℃和26-45min;
B)浇铸,将待浇铸钢水浇入钢锭模内,得到钢锭;
C)退火和表面精整,将钢锭装入退火炉中加热,控制加热温度和控制保温时间,待钢锭在退火炉中冷却至500℃以下时出炉,出炉后自然冷却,对冷却后的钢锭进行表面精整,得到热轧钢带用的钢锭坯,所述的控制加热温度是将温度控制为905-955℃,所述的控制保温时间是将保温时间控制为8-10h;
D)热轧钢带,将热轧钢带用的钢锭坯装入加热炉中加热,控制加热温度,在出加热炉后送入热连轧机轧制,并且控制热轧的轧制厚度,得到热轧钢带坯,所述的控制加热温度是将加热温度控制为1130-1170℃;所述的控制热轧的轧制厚度是将轧制厚度控制为4-5㎜;
E)冷轧钢带,对热轧钢带坯作一个道次以上的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并且控制最终道次的冷轧的厚度,得到冷轧钢带坯,所述的控制最终道次的冷轧的厚度是将厚度控制为0.1-2.0㎜;
F)分条,将冷轧钢带坯分割成条带并且收卷包装,控制条带的宽度,得到用于制造厨用刀具的7Cr17MoV不锈钢带钢,所述的控制条带的宽度是将宽度控制为10-100㎜,步骤A)中所述的初炼钢水的温度为1560-1568℃,所述的调整初炼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和所述的进而调整待浇铸钢水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均为将化学元素的质量%含量调整为:0.67-0.70 %的碳、0.48-0.58 %的硅、0.43-0.48 %的锰、0.020-0.024%的磷、0.002-0.004%的硫、16.60-16.85%的铬、0.47-0.49%的钼和0.11-0.13%的钒,余量为铁,所述的渣料由氧化钙与氟化钙组成,氧化钙与氟化钙的重量份比为4-5:1,渣料的量为钢水重量的2-3%;所述的钢包底吹氩气为连续底吹,氩气的压力为0.2-0.4MPa,步骤E)中所述的重复退火、酸洗、清洗和冷轧中的第一个道次的退火温度为840-870℃,保温时间为6-8h,而其余道次的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均为750-780℃和6-8h;所述的酸洗用的酸洗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的硫酸溶液,酸洗温度为5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Cr17MoV不锈钢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表面精整是指对退火后并且经冷却后的钢锭的表面去除肉眼可见的表面瑕疵,所述的肉眼可见的表面瑕疵为结疤、结渣、裂纹和/或砂眼。
CN201210232816.8A 2012-07-06 2012-07-06 7Cr17MoV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766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32816.8A CN102766815B (zh) 2012-07-06 2012-07-06 7Cr17MoV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32816.8A CN102766815B (zh) 2012-07-06 2012-07-06 7Cr17MoV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6815A CN102766815A (zh) 2012-11-07
CN102766815B true CN102766815B (zh) 2014-05-07

Family

ID=47094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2816.8A Active CN102766815B (zh) 2012-07-06 2012-07-06 7Cr17MoV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68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9467A (zh) * 2020-12-10 2021-05-11 常熟市长江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特种刀具用材料制成的钢带的制备方法
CN112708825A (zh) * 2020-12-10 2021-04-27 常熟市长江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器械用材料及其钢带的制备方法
CN114074458B (zh) * 2021-11-17 2023-07-21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厨刀用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0580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Chris Millward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nd method of the manufacture
CN101643886A (zh) * 2009-08-31 2010-02-10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刀具用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0580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Chris Millward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nd method of the manufacture
CN101643886A (zh) * 2009-08-31 2010-02-10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刀具用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热处理条件对7Cr17MoV钢性能的影响;金永华;《五金科技》;20080630(第3期);20 *
金永华.热处理条件对7Cr17MoV钢性能的影响.《五金科技》.2008,(第3期),2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6815A (zh) 201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1638B (zh) 6Cr14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32214B (zh) 一种非调质钢及其生产工艺
CN104046914B (zh) 一种非调质钢及其生产工艺
CN104032226B (zh) 一种非调质钢及其生产工艺
CN106756511B (zh) 一种双金属锯条背材用d6a热轧宽带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43660B (zh) 一种非调质钢的生产工艺
CN102732792B (zh) 一种厚度≥100毫米的临氢容器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3173685B (zh) 一种高强度锯片钢卷的生产方法
CN104032224B (zh) 一种非调质钢及其生产工艺
CN109082588B (zh) 一种CrMo圆棒调质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30005B (zh) 一种高碳铬冷轧辊辊坯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9150A (zh) 一种超高强度装甲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77447A (zh) 一种离心铸造Cr12MoV型钢矫直辊及其生产工艺
CN104087814A (zh) 一种低铬铸造磨球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66815B (zh) 7Cr17MoV不锈钢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97555B (zh) 马氏体不锈钢可加工性的优化处理
CN108467989B (zh) 一种易焊接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1428305B (zh) 铜铁合金板、排、棒、管的生产工艺
CN105177404A (zh) 一种微铜合金高抗磨铸球及其加工工艺
CN107119237A (zh) Q690d中厚钢板和降低q690d中厚钢板能耗的生产方法
CN108950134B (zh) 冷轧辊用电渣锭的重熔方法
CN110387505A (zh) 一种特种刀具专用钢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4877B (zh) 一种薄板坯生产切割鞋模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2802B (zh) 一种厚度≥80毫米的锅炉汽包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2157233B (zh) 宽钢带铁铬铝合金连铸板坯两连浇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