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3413B - 视频信号处理 - Google Patents

视频信号处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3413B
CN102763413B CN201080064038.5A CN201080064038A CN102763413B CN 102763413 B CN102763413 B CN 102763413B CN 201080064038 A CN201080064038 A CN 201080064038A CN 102763413 B CN102763413 B CN 102763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resolution
image
territory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40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3413A (zh
Inventor
朴光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yung He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yung He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yung He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yung Hee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02763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3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4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27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decomposing into layers, e.g. base layer and one or more enhancem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2Sampling, masking or truncation of coding units, e.g. adaptive resampling, frame skipping, frame interpolation or high-frequency transform coefficient mas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set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3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 H04N19/3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in the spatial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mpressed domai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ther than decoding, e.g. modification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data or run-length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edictiv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涉及视频信号处理的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视频信号编码器包括:预处理器,用于选择输入视频信号的一部分,并且将该部分划分成分区;第一变换器,用于将分区从第一域变换到第二域;选择器,用于从第二域的相应分区中选择代表值;收集器,用于收集代表值以形成代表值组;以及第一编码单元,用于编码代表组。

Description

视频信号处理
背景技术
作为有吸引力的家用电器,已经开发了大型显示器,例如被称作UDTV(超高清电视)的大型墙壁尺寸的电视(大约70”至120”),这是由于消费者对显示器的沉浸式感觉以及技术革新的需要。UDTV在通信或广播线路上使用大量传输UDTD视频的带宽。因此,关注于开发具有更高编码效率的UDTV。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提供了涉及视频信号处理的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视频信号编码器包括:预处理器,用于选择输入视频信号的一部分,并且将该部分划分成分区;第一变换器,用于将分区从第一域变换到第二域;选择器,用于从第二域的相应分区中选择代表值;收集器,用于收集代表值以形成代表值组;以及第一编码单元,用于编码代表值组。
以上概要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了上述示意性方面、实施例和特征以外,参照附图和以下详细描述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在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提供视频的系统的示例配置。
图2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视频供应系统的示例配置。
图3示出了图2中示出的视频编码器的实施例。
图4示出了被划分成多个分区的视频部分的示例。
图5a和5b示出了变换的分区和代表值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编码视频信号的视频供应系统的示例配置。
图7示出了图6中示出的可缩放视频编码器的实施例。
图8示出了图7中示出的基本层编码器的实施例。
图9示出了图8中示出的编码单元的实施例。
图10示出了图7中示出的增强层编码器的实施例。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视频信号编码方法的示例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视频信号编码方法的附加流程图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参考了作为详细说明的一部分的附图。在附图中,类似符号通常表示类似部件,除非上下文另行指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在此所呈现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且可以进行其他改变。应当理解,在此一般性记载以及附图中图示的本公开的各方案可以按照在此明确和隐含公开的多种不同配置来设置、替换、组合、分割和设计。
图1示意性示出了在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提供视频的系统的示例配置。系统100具有:视频供应系统110,向介质120提供视频信号,以及一个或多个视频消费系统130,从介质120接收视频信号。为了高效地提供视频信号,视频供应系统110可以在将视频信号提供给介质120之前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并且视频消费系统130可以对编码视频信号进行解码。
介质120可以包括记录介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或者被认为用于将视频信号从视频供应系统110传递至视频消费系统130的任何其他介质。在一些情况下,介质120中可以包括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介质的组合。
视频消费系统130可以包括用于处理(例如,显示、再编码、存储、传输和/或以任何其他可设想方式的使用)视频信号的各种类型装置。在这些装置之中是大型显示器,例如,被称作UDTV(超清电视)的墙壁尺寸的电视(大约70”至120”)。UDTV的一些典型分辨率是3840像素×2160行(4K-UDTV)或7680像素×4320行(8K-UDTV)。然而,应当认识到,分辨率不限于上述分辨率,而是根据环境可以更大或更小。在一些情况下,视频消费系统130可以包括HDTV或者甚至更小尺寸的电视机顶盒。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供应系统110可以执行可缩放编码,以向视频消费系统130提供逼真视频。可缩放编码可以包括产生可缩放比特流的编码方案。在能够去除比特流的一部分使得得到的子流形成用于一些目标解码器的另一有效比特流的情况下,视频比特流可以被称作可缩放。
可缩放编码可以实现对包含一个或多个子集比特流的高质量视频比特流的编码,一个或多个子集比特流自身利用类似于使用与子集比特流中相同量的数据来实现的复杂度和重构质量来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从较大比特流中丢弃分组来导出子集比特流。与其中导出子集比特流的比特流相比,子集比特流可以表示较低空间或时间分辨率,或者较低质量视频信号(各自分开或组合)。尽管使用可缩放编码,但是视频可以同时传输,或者可以以各种空间或时间分辨率或质量存储。
图2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视频供应系统的示例配置。视频供应系统110根据一个实施例编码视频信号。参照图2,视频供应系统110可以包括视频源210和视频编码器220。
视频源210可以是能够产生视频信号序列的任何设备。视频信号可以是任何信号或者表示视频数据的信号的至少一部分。视频源210例如可以包括电视天线和接收机单元、视频录像播放器、视频摄像机、能够接收/存储视频信号的盘存储设备等等。可以向视频编码器220传输视频信号。
视频编码器220可以编码视频信号,以产生编码视频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视频编码器220的编码视频信号可以包括基本层数据,基本层数据对应于与来自视频源210的原始视频信号相比相对低的分辨率。视频编码器220还可以向解码器可读介质(例如,介质120)输出编码视频信号。这样,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编码器220可以对解码器可读介质120中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例如,视频编码器220可以将编码视频信号记录在解码器可读介质120上。
图3示出了图2中示出的视频编码器的实施例。参照图3,视频编码器220可以包括预处理器310和基本层编码器320。
预处理器310可以接收来自视频源210的输入视频信号,并且选择要编码输入视频信号的一部分(“选定部分”)。这里,术语“选定部分”是指要编码的整个输入视频信号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选定部分例如可以对应于包括16×16像素的宏块。换言之,可以通过宏块对输入视频信号进行编码。注意,预处理器310确定的选定部分不限于16×16像素宏块。例如,32×32超块、64×64极大块、更小块、或者甚至非方形对象也可以对应于预处理器310确定的选定部分。
预处理器310还可以将选定部分划分成多个分区。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区可以是4×4子块。在选定部分是16×16宏块的情况下,预处理器310可以提供针对选定部分的十六(16)个分区。图4示出了被划分成多个分区的16×16宏块的示例。在图4中,将示作16×16宏块的选定部分410划分成十六(16)个分区420。每个分区420被示作4×4子块。注意,分区420不限于4×4子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区420可以具有不同尺寸或形状,例如,8×8方形、16×16方形或者甚至非方形形状。
再次参照图3,基本层编码器320可以产生与相对低的分辨率相对应的编码基本层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层数据可以对应于原始尺寸的1/4×4分辨率。例如,如果输入视频信号具有7680像素和4320行(8K-DUTV),则1/4×4基本层数据可以对应于总共1920×1080分辨率。此外,如果输入视频信号局域3840像素和2160行(4K-UDTV),则1/4×4基本层数据可以对应于总共960×540分辨率。注意,基本层数据的分辨率不限于以上示例。例如,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选定部分可能是32×32超块,并且分区是16×16宏块,因此,基本层数据对应于原始尺寸的1/2×2分辨率。在输入视频信号具有3840像素和2160行(4K-UDTV)的情况下,1/2×2基本层数据可以对应于总共1920×1080分辨率。
基本层编码器320可以包括变换器322、选择器324、收集器326以及编码单元328。
变换器322(或者第一变换器)可以接收来自预处理器310的分区420,并且将分区420变换到不同域(“第一变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变换器322可以例如通过执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将分区420从空间域变换到频域。然而,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也可以应用其他类型的变换。如本领域公知的,DCT可以基于不同频率下振荡的余弦函数之和表示有限数据点序列。例如,在JPEG或MPEG中,当将DCT应用于8×8块时,结果可以是8×8变换系数阵列,在该阵列中,(0,0)元素(左上角)是DC(零频率)值,并且垂直和水平索引值(AC系数)增加的项目表示更高的垂直和水平空间频率。因此,通过变换器322,可以将每个分区420中的像素值变换成一个DC值以及多个AC系数。例如,如果分区420是包括十六(16)个像素值的4×4子块,则变换器322可以对4×4子块执行4×4DCT,以导出一个DC值和十五(15)个AC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导出与空间域中4×4像素值的平均值相对应的DC值。
图5a示出了将选定部分510(16×16宏块)中每个分区520(4×4子块)变换成一个DC值530和十五(15)个AC系数540的示例。在图5a中,在变换之后,选定部分510包括十六(16)个DC值530,每个DC值对应于一个分区520。
再次参照图3,选择器324可以接收来自变换器322的已变换分区,并且从每个已变换分区中选择代表值。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器324可以从每个已变换分区中选择DC值并丢弃AC系数。DC值可以用作对应分区的代表值。然而,根据环境和变换类型,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以不同方式选择代表值。
收集器326可以接收来自选择器324的选定代表值,并且收集代表值以形成代表值组。例如,可以收集图5a中示出的DC值530以形成包括图5b中所示的DC值530的4×4子块550。整个得到的4×4子块550可以表示图5a的选定部分510,这是由于图5a的选定部分510其中包括十六(16)个分区520,并且4×4子块550中的十六(16)个DC值530可以分别表示选定部分510中的十六(16)个分区520。
然后,编码单元328(或第一编码单元)可以编码代表值组。各种已知的技术或模块可以用于编码代表值组。在编码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典型值组视为其包括典型图像的正常像素值。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图5b中示出的包括十六(16)个DC值530的4×4子块550视为类似于要编码的典型图像的正常子块。
这样,基本层编码器320可以产生与选定部分的相对低分辨率相对应的已编码基本层数据。例如,当选定部分是被划分成十六(16)个4×4子块的16×16宏块时,基本层编码器320可以产生与选定部分的4×4基本层图像相对应的编码信号。
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编码视频信号的视频供应系统的示例配置。参照图6,视频供应系统110可以包括视频源610、可缩放视频编码器620、以及比特流产生器630。视频源610可以类似于以上参照图2讨论的视频源210,并因此不再重复地详细描述。
可缩放视频源620可以编码视频信号,以向比特流产生器630提供至少两个编码数据比特流。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可缩放视频编码器620的流可以包括与相对低分辨率相对应的基本层数据以及与相对高分辨率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增强层数据。
比特流产生器630可以接收来自可缩放视频源610的编码数据流,并且产生其中包括编码数据流的单个比特流。换言之,比特流产生器630可以向解码器可读介质(例如,介质120)输出可缩放编码比特流。在一些实施例中,解码器可读介质120其中可以包括可缩放编码比特流,使得解码器可以从介质120中读取可缩放编码比特流。这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缩放视频编码器620可以使解码器可读介质120中包括可缩放视频编码器620所编码的视频信号。例如,可缩放编码器620可以在解码器可读介质120上记录编码视频信号。
图7示出了图6中示出的可缩放视频编码器的实施例。参照图7,可缩放视频编码器620可以包括预处理器710、基本层编码器720、基本层重构单元730、图像扩大器740、增强层编码器750、以及增强层重构单元760。预处理器710类似于以上参照图3讨论的预处理器310,并因此不再重复详细描述。
基本层编码器720可以产生与相对低分辨率相对应的编码基本层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层数据可以对应于原始尺寸的1/4×4分辨率。例如,如果输入视频信号具有7680像素和4320行(8K-UDTV),则1/4×4基本层数据可以对应于总共1920×1080分辨率。此外,如果输入视频信号具有3840像素和2160行(4K-UDTV),则1/4×4基本层数据可以对应于总共960×540分辨率。注意,基本层数据的分辨率不限制于以上示例。例如,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选定部分可能是32×32超级块,并且分区是16×16宏块,并因此,基本层数据可以对应于原始尺寸的1/2×2分辨率。在输入视频信号具有3840像素和2160行(4K-UDTV)的情况下,1/2×2基本层数据可以对应于总共1920×1080分辨率。后续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基本层编码器720的细节。
基本层重构单元730(或者第一分辨率单元)可以根据编码基本层数据来重构基本层图像。对于图像的重构,可以采用例如与帧内纹理编码、帧间纹理编码、时间分解、运动补偿等有关的各种技术。图像扩大器740然后将重构的基本层图像扩大直到原始尺寸,即选定部分的尺寸。例如,如果基本层数据具有原始尺寸的1/4×4分辨率,则图像扩大器740可以通过使用像素复制器742将重构的基本层图像中的像素复制到十六(16)(即,4×4)个像素。注意,也可以采用诸如插值等其他技术用于图像扩大。可以向增强层编码器750(或者第二编码单元)提供扩大的基本层图像。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反馈来自基本层重构单元730的重构的基本层图像作为基本层编码器720用于帧间纹理编码的参考图像,在下文进行描述。
增强层编码器750可以接收来自预处理器710的选定部分410,以及来自图像扩大器740的扩大的基本层图像。然后增强层编码器750可以使用扩大的基本层图像来产生与选定部分420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编码增强层数据。后续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增强层编码器750的细节。
增强层重构单元760(或第二重构单元)然后可以根据编码增强层数据重构增强层图像,并且将该增强层图像反馈到增强层编码器750。对于图像的重构,可以采用诸如时间分解、运动补偿等各种技术。
图8示出了图7中示出的基本层编码器的实施例。参照图8,基本层编码器720可以包括变换器810、选择器820、收集器830、以及编码单元840。变换器810(或第一变换器)、选择器820和收集器830可以类似于以上参照图3讨论的变换器322、选择器324和收集器326,因此不再重复详细描述。
在变换器810之后,选择器820和收集器830合作形成代表值组,编码单元840(或第一编码单元)可以将代表值组视为包括典型图像的正常像素值,以编码代表值组。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或模块来编码代表组。
图9示出了图8中示出的编码单元的实施例。参照图9,编码单元840可以包括变换器910、帧内纹理编码器920和帧间纹理编码器930。
变换器910(或第二变换器)可以接收代表值组,并且将代表值组重新变换到其他域。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4×4子块(例如,图5b中示出的包括十六(16)个DC值530的4×4子块550)视为类似于图像的正常子块,并且可以被重新变换成DC系数,即,一(1)个DC值和十五(15)个AC系数。该过程可以被称作通过第一变换器(例如变换器810)执行的变换(即,第一变换)之后的第二变换。
在变换器910的第二变换之后,帧内纹理编码器920可以使用获得的DCT系数来执行帧内纹理编码。诸如行程编码和可变长度编码等各种技术可以用于帧内纹理编码。
帧间纹理编码器930可以使用来自变换器910的DCT系数以及来自基本层重构单元730的先前重构图像来执行帧间纹理变换。在帧间纹理编码中,帧间纹理编码器930可以使用运动估计单元932和运动补偿单元934来执行运动估计和/或运动补偿。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可以基于被视为包括图像的正常像素值在内的正常子块的代表组(例如,包括十六(16)个DC值)。
这样,基本层编码器720可以产生与选定部分的相对低分辨率相对应的编码基本层数据。例如,当选定部分是被划分成十六(16)个4×4子块的16×16宏块时,基本层编码器720可以产生与针对该部分的4×4基本层图像相对应的编码信号。
图10示出了图7中示出的增强层编码器的实施例。参照图10,增强层编码器750包括差分单元1010、变换器1020和熵编码器1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差分单元1010可以接收预处理器710所确定的原始部分(例如,选定部分410)和来自图像扩大器740的扩大的基本层图像。差分单元1010然后可以获得原始部分与扩大的基本层图像之间的差分图像。
变换器1020(或第三变换器)可以将差分单元1010所获得的差分图像变换到其他域,例如频域。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此变换器1020可以执行离散余弦变换(DCT)。
熵编码器1030可以执行针对已变换差分图像的熵编码,以产生编码增强层数据。熵编码可以包括诸如行程编码、可变长度编码等各种技术。
在以上实施例中,差分单元1010使用从原始部分和从原始部分导出的基本层图像。相应地,以上编码方案可以被称作帧内编码。然而,增强层编码器750不限于帧内编码。
例如,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差分单元1010可以接收来自增强层重构单元760的重构的增强层图像。差分单元1010然后可以获得重构的增强层图像与扩大的基本层图像之间的差分图像。由于可以通过参考一个或多个参考图像而并非原始部分来获得重构的增强层图像,因此,这样的编码方案可以被称作帧间编码。
应当认识到,在一些实施例中,差分单元101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需要采用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这二者。
这样,增强层编码器750可以使用扩大的基本层图像产生与原始部分相对应的增强层数据。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可以由视频信号编码器执行并且更具体地由视频信号编码器中的各个部件执行的视频信号编码方法的示例流程图。
参照图11,方法可以通过选择要编码的输入视频信号的一部分(选定部分)开始(方框1110)。然后可以将该部分划分成多个分区(方框1120)。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可以对应于16×16宏块,并且分区可以对应于4×4子块。
可以将分区变换到不同域(第一变换)(方框1130)。例如,可以通过执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将分区从空间域变换到频域。然后,可以从每个已变换分区中选择代表值(方框11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DCT之后的DC值选作代表值。可以收集针对分区的代表值以形成代表值组(方框1150)。在一些实施例中,代表值组可以包括十六(16)个DC值,每个DC值表示4×4子块。
然后对代表组进行编码(方框1160)。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来编码代表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代表组视为正常的4×4图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执行DCT(第二变换)再次将代表组变换到频域。在第二变换之后,编码单元840还可以至少部分基于第二变换所获得的DCT系数来执行帧内纹理编码和/或帧间纹理编码。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于本文所公开的该和其他过程和方法,在过程和方法中执行的功能可以以不同顺序执行。此外,在不背离所公开实施例的本质的前提下,仅提供概括的步骤和操作作为示例,并且一些步骤和操作是可选的,可以组合成少数步骤和操作,或者可以扩展成附加步骤和操作。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还可以由视频信号编码器执行并且更具体的通过视频信号编码器中的各个部件执行的视频信号编码方法的附加流程图的示例。
参照图12,该方法可以重构基本层图像(方框12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至少部分基于图11的方框1160所编码的代表组来重构。然后可以将重构的基本层图像例如扩大直到图11的方框1110所确定的部分的尺寸(方框1220)。该方法可以使用扩大的基本层图像来产生与该部分相对应的编码增强层数据(方框1230)。可以采用诸如差分、变换、熵编码、时间分解、运动补偿等各种技术用于产生编码增强层数据。
本公开不限于本申请中描述的用作说明各个方面的特定实施例方面。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进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许多修改和变型。除了那些在本文中列举的方法和装置以外,根据上述描述本公开范围内功能等同的方法和装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应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公开仅有所附权利要求的各项以及这样的权利要求所给予权利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来限定。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当然可以变化的特定方法、反应物、组合成分或生物系统。还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的目的在于仅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应视为限制。
在示意性实施例中,可以将本文描述的任何操作和过程等实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由移动单元、网络元件和/或任何其他计算设备来执行。
在系统方案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式之间存在一些小差别;硬件或软件的使用一般(但并非总是,因为在特定情况下硬件和软件之间的选择可能变得很重要)是一种体现成本与效率之间权衡的设计选择。可以各种手段(例如,硬件、软件和/或固件)来实施这里所描述的过程和/或系统和/或其他技术,并且优选的传播媒介将随着所述过程和/或系统和/或其他技术所应用的环境而改变。例如,如果实现方确定速度和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则实现方可以选择主要为硬件和/或固件的手段;如果灵活性是最重要的,则实现方可以选择主要是软件的实施方式;或者,同样也是可选地,实现方可以选择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特定组合。
以上的详细描述通过使用方框图、流程图和/或示例,已经阐述了设备和/或过程的众多实施例。在这种方框图、流程图和/或示例包含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操作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种方框图、流程图或示例中的每一功能和/或操作可以通过各种硬件、软件、固件或实质上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单独和/或共同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所述主题的若干部分可以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其他集成格式来实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在整体上或部分地可以等同地实现在集成电路中,实现为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例如,实现为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例如,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实现为固件,或者实质上实现为上述方式的任意组合,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将具备设计电路和/或写入软件和/或固件代码的能力。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所述主题的机制能够作为多种形式的程序产品进行分发,并且无论实际用来执行分发的信号承载介质的具体类型如何,本公开所述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均适用。信号承载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可记录型介质,如软盘、硬盘驱动器、紧致盘(CD)、数字通用盘(DVD)、数字磁带、计算机存储器等;以及传输型介质,如数字和/或模拟通信介质(例如,光纤光缆、波导、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上文详细描述了设备和/或过程,此后使用工程实践来将所描述的设备和/或过程集成到数据处理系统中是本领域的常用手段。也即,这里所述的设备和/或过程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合理数量的试验而被集成到数据处理系统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典型的数据处理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系统单元外壳;视频显示设备;存储器,如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处理器,如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计算实体,如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图形用户接口、以及应用程序;一个或多个交互设备,如触摸板或屏幕;和/或控制系统,包括反馈环和控制电机(例如,用于感测位置和/或速度的反馈;用于移动和/或调节成分和/或数量的控制电机)。典型的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利用任意合适的商用部件(如数据计算/通信和/或网络计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部件)予以实现。
本公开所述的主题有时说明不同部件包含在不同的其他部件内或者不同部件与不同的其他部件相连。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架构只是示例,事实上可以实现许多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其他架构。在概念上,有效地“关联”用以实现相同功能的部件的任意设置,从而实现所需功能。因此,这里组合实现具体功能的任意两个部件可以被视为彼此“关联”从而实现所需功能,而无论架构或中间部件如何。同样,任意两个如此关联的部件也可以看作是彼此“可操作地连接”或“可操作地耦合”以实现所需功能,且能够如此关联的任意两个部件也可以被视为彼此“能可操作地耦合”以实现所需功能。能可操作地耦合的具体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上可配对和/或物理上交互的部件,和/或无线交互和/或可无线交互的部件,和/或逻辑交互和/或可逻辑交互的部件。
至于本文中任何关于多数和/或单数术语的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多数形式转换为单数形式,和/或从单数形式转换为多数形式,以适合具体环境和应用。为清楚起见,在此明确声明单数形式/多数形式可互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一般而言,所使用的术语,特别是所附权利要求中(例如,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主体部分中)使用的术语,一般地应理解为“开放”术语(例如,术语“包括”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具有”应解释为“至少具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如果意在所引入的权利要求中标明具体数目,则这种意图将在该权利要求中明确指出,而在没有这种明确标明的情况下,则不存在这种意图。例如,为帮助理解,所附权利要求可能使用了引导短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来引入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然而,这种短语的使用不应被解释为暗示着由不定冠词“一”或“一个”引入的权利要求特征将包含该特征的任意特定权利要求限制为仅包含一个该特征的实施例,即便是该权利要求既包括引导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又包括不定冠词如“一”或“一个”(例如,“一”和/或“一个”应当被解释为意指“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在使用定冠词来引入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时,同样如此。另外,即使明确指出了所引入权利要求特征的具体数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这种列举应解释为意指至少是所列数目(例如,不存在其他修饰语的短语“两个特征”意指至少两个该特征,或者两个或更多该特征)。另外,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实质上任意表示两个或更多可选项目的转折连词和/或短语,无论是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还是附图中,都应被理解为给出了包括这些项目之一、这些项目任一方、或两个项目的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应当被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另外,在以马库什组描述本公开的特征或方案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本公开由此也是以该马库什组中的任意单独成员或成员子组来描述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出于任意和所有目的,例如为了提供书面说明,这里公开的所有范围也包含任意及全部可能的子范围及其子范围的组合。任意列出的范围可以被容易地看作充分描述且实现了将该范围至少进行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十等分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在此所讨论的每一范围可以容易地分成下三分之一、中三分之一和上三分之一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有诸如“直至”、“至少”、“大于”、“小于”之类的语言包括所列数字,并且指代了随后可以如上所述被分成子范围的范围。最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范围包括每一单独数字。因此,例如具有1~3个单元的组是指具有1、2或3个单元的组。类似地,具有1~5个单元的组是指具有1、2、3、4或5个单元的组,以此类推。
尽管已经在此公开了多个方案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其他方案和实施例。这里所公开的多个方案和实施例是出于说明性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公开的真实范围和精神由所附权利要求表征。

Claims (20)

1.一种视频信号编码器,包括:
预处理器,用于选择输入视频信号的一部分,并且将该部分划分成分区,输入视频信号与第一分辨率相对应;
第一变换器,用于将所述分区从第一域变换到第二域,其中,第一域是空间域,并且第二域是频域;
选择器,用于基于第二分辨率从第二域的相应分区中选择代表值,第二分辨率小于第一分辨率并且与输出视频相对应;
收集器,用于收集所述代表值以形成代表值的代表组,代表组与第二分辨率相对应;以及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编码代表组以产生与第二分辨率相对应的输出视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第一分辨率包括至少7680像素和至少4320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第一分辨率包括至少3840像素和至少2160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第一变换器用于对分区执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并且选择器用于选择第二域的分区的DC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所述部分对应于输入视频信号的宏块,并且所述分区对应于构成所述部分的子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所述部分对应于输入视频信号的32×32尺寸的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第一编码单元包括:
第二变换器,用于对代表组进行变换;以及
帧内编码器,用于对已变换的代表组执行帧内纹理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第一编码单元包括:
帧间编码器,用于相比于至少一个参考图像来对代表组执行帧间纹理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帧间编码器还用于对代表组执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还包括:
第一重构单元,用于根据编码的代表组来重构参考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还包括:
图像扩大器,用于扩大重构的图像,以形成扩大图像;以及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使用扩大图像对预处理器所选择的部分进行编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扩大器包括:像素复制器,用于复制重构图像中的值,以形成扩大图像中的多个像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第二编码单元包括:
差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部分与扩大图像之间的差分图像;
第三变换器,用于变换差分图像;以及
熵编码器,用于执行对已变换的差分图像的熵编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还包括:
第二重构单元,用于通过时间分解和运动补偿来重构第二重构图像,其中第二重构图像的尺寸与预处理器所确定的部分的尺寸相同,
其中第二编码单元包括:
差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重构图像与扩大图像之间的差分图像;
第三变换器,用于变换差分图像;以及
熵编码器,对已变换的差分图像执行熵编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还包括:
比特流产生器,用于产生包括编码代表组和编码部分在内的比特流。
16.一种编码视频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选择输入视频信号的一部分,并且将该部分划分成分区,输入视频信号与第一分辨率相对应;
将所述分区从第一域变换到第二域,其中,第一域是空间域,并且第二域是频域;
基于第二分辨率从第二域的相应分区中选择代表值,所述代表值分别代表所述分区,第二分辨率小于第一分辨率并且与输出视频相对应;
收集所述代表值以形成代表值的代表组,代表组与第二分辨率相对应;以及
编码代表组以产生与第二分辨率相对应的输出视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编码代表组来重构参考图像;
扩大重构图像,以形成扩大图像;以及
使用扩大图像产生与选择的部分相对应的编码数据。
18.一种视频信号编码器,包括:
预处理器,用于选择输入视频信号的一部分,并且将该部分划分成分区,输入视频信号与第一分辨率相对应;
基本层编码器,与预处理器相耦合,所述基本层编码器包括:
第一变换器,用于将所述分区从第一域变换到第二域,其中,第一域是空间域,并且第二域是频域;
选择器,用于基于第二分辨率从第二域的相应分区中选择代表值,第二分辨率小于第一分辨率并且与输出视频相对应;
收集器,用于收集所述代表值以形成代表值的代表组,代表组与第二分辨率相对应;以及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编码代表组以产生与第二分辨率相对应的输出视频;其中第一编码单元包括:
第二变换器,用于变换代表组;
帧内编码器,用于执行变换的代表组的帧内纹理编码;
帧间编码器,用于相比于至少一个参考图像来对代表组执行帧间纹理编码,其中帧间编码器还用于执行代表组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第一重构单元,用于根据编码的代表组来重构参考图像;
图像扩大器,用于扩大重构的图像,以形成扩大图像,其中图像扩大器包括像素复制器,用于复制重构图像中的值,以形成扩大图像中的多个像素;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使用扩大图像对预处理器所选择的部分进行编码,其中第二编码单元包括:
差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部分与扩大图像之间的第一差分图像;
第三变换器,用于变换第一差分图像;和
熵编码器,用于执行对已变换的第一差分图像的熵编码;
第二重构单元,用于通过时间分解和运动补偿来重构第二重构图像,其中第二重构图像的尺寸与预处理器所选择的部分的尺寸相同,
其中第二编码单元的差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重构图像与扩大图像之间的第二差分图像;
第二编码单元的第三变换器还用于变换第二差分图像;以及
第二编码单元的熵编码器还用于对已变换的第二差分图像执行熵编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第一分辨率包括:
至少7680像素和至少4320行;或
至少3840像素和至少2160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视频信号编码器,其中,第一变换器用于对分区执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并且选择器用于选择第二域的分区的DC值。
CN201080064038.5A 2010-02-17 2010-12-13 视频信号处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3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07,400 2010-02-17
US12/707,400 US8611414B2 (en) 2010-02-17 2010-02-17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and encoding
PCT/KR2010/008897 WO2011102598A1 (en) 2010-02-17 2010-12-13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3413A CN102763413A (zh) 2012-10-31
CN102763413B true CN102763413B (zh) 2016-04-13

Family

ID=4436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403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3413B (zh) 2010-02-17 2010-12-13 视频信号处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11414B2 (zh)
JP (3) JP2013520125A (zh)
KR (1) KR101354095B1 (zh)
CN (1) CN102763413B (zh)
WO (1) WO20111025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6948A (ja) * 2010-03-31 2011-10-27 Sony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映像処理装置及びカメラ装置
CN113556554A (zh) 2010-04-13 2021-10-26 Ge视频压缩有限责任公司 显著性图和变换系数块的编码
WO2013116539A1 (en) * 2012-02-01 2013-08-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calable video coding extensions for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US20140003504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gram for Video Coding and Decoding
US9912941B2 (en) * 2012-07-02 2018-03-06 Sony Corporation Video coding system with temporal lay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KR102257379B1 (ko) * 2014-07-22 2021-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디오 인코딩 회로 및 그것을 이용하는 비디오 인코딩 방법
CN117499644A (zh) * 2019-03-14 2024-02-0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环路整形信息的信令和语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540A (zh) * 2008-05-26 2009-12-02 索尼株式会社 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发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5393B2 (ja) * 1991-09-12 2000-07-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復元方法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復元装置
JPH06205397A (ja) * 1992-12-28 1994-07-22 Toshiba Corp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
JP3609488B2 (ja) * 1995-05-17 2005-01-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5852565A (en) * 1996-01-30 1998-12-22 Demografx Temporal and resolution layering in advanced television
US6370198B1 (en) * 1997-04-07 2002-04-09 Kinya Washino Wide-band multi-format audio/video production system with frame-rate conversion
US6233356B1 (en) * 1997-07-08 2001-05-15 At&T Corp. Generalized scalability for video coder based on video objects
KR20010033550A (ko) * 1997-12-23 2001-04-25 윌리암 제이. 버크 압축 비디오 시퀀스들의 부분 디코딩
JPH11205152A (ja) * 1998-01-19 1999-07-30 Sony Corp データ符号化装置、データ多重化装置及びデータ符号化多重化装置
JP2000350204A (ja) * 1999-06-02 2000-12-15 Hitachi Ltd 階層符号化方法および画像符号化/復号化装置
JP2003116009A (ja) * 2001-10-04 2003-04-18 Canon Inc 画像符号化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KR20060105408A (ko) * 2005-04-01 2006-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 신호의 스케일러블 인코딩 및 디코딩 방법
KR20060109247A (ko) * 2005-04-13 2006-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베이스 레이어 픽처를 이용하는 영상신호의 엔코딩/디코딩방법 및 장치
EP1671486A1 (en) * 2003-09-29 2006-06-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ing advanced data partitioning and fine granularity scalability for efficient spatio-temporal-snr scalability video coding and streaming
US20090080514A1 (en) * 2004-11-16 2009-03-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nder side channel adaptive video transmission
KR100703734B1 (ko) * 2004-12-03 2007-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ct 업샘플링을 이용한 다 계층 비디오 인코딩/디코딩방법 및 장치
KR100886191B1 (ko) 2004-12-06 2009-0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 블록을 디코딩 하는 방법
KR100704626B1 (ko) * 2005-02-07 2007-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 계층 기반의 모션 벡터를 압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06108654A2 (en) * 2005-04-13 2006-10-19 Universität Hann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video coding
JP4523493B2 (ja) * 2005-06-10 2010-08-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階層的動画像符号化装置、階層的動画像復号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7956930B2 (en) * 2006-01-06 2011-06-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sampling and picture resizing operations for multi-resolution video coding and decoding
US8391353B2 (en) 2007-10-16 2013-03-05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rtifact removal for bit depth scalability
KR20090097015A (ko) * 2008-03-10 2009-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케일러블 영상 부호화장치 및 스케일러블 영상복호화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540A (zh) * 2008-05-26 2009-12-02 索尼株式会社 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发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verview of the H.264/AVC Video Coding Standard;Thomas Wiegand et.al;《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20030731;第13卷(第7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85741A (ja) 2018-05-31
CN102763413A (zh) 2012-10-31
WO2011102598A1 (en) 2011-08-25
JP2016136763A (ja) 2016-07-28
JP2013520125A (ja) 2013-05-30
KR20120118505A (ko) 2012-10-26
JP6543688B2 (ja) 2019-07-10
JP6438904B2 (ja) 2018-12-19
US8611414B2 (en) 2013-12-17
US20110200106A1 (en) 2011-08-18
KR101354095B1 (ko) 2014-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3413B (zh) 视频信号处理
CN104718756B (zh) 利用经修改的参考的内容自适应预测性图片和功能预测性图片进行下一代视频译码
CN103546757B (zh) 视频编码方法和系统
CN101690163B (zh) 快门时间补偿
CN103546751B (zh) 视频编码方法和系统
CN105282558B (zh) 帧内像素预测方法、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NO342829B1 (no) Datamaskinlesbart lagringsmedium og apparat for koding av et flertall av videobilder ved bruk av en rekkefølgeverdi
US20080075170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ding and decoding images, computer program implementing them and information carrier enabling their implementation
WO2012077928A1 (ko) 초고해상도 영상을 부호화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복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CN104054338A (zh) 位深和颜色可伸缩视频编码
CN101194515A (zh) 使用平滑预测基于多层的视频编码和解码方法以及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
CN101584220B (zh) 对视频信号进行编码的方法和系统、编码的视频信号、对视频信号进行解码的方法和系统
JP5908619B2 (ja)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動画像復号化装置
CN105556973A (zh) 水平和垂直变换的并行处理
CN102655593A (zh) 具有通用视频解码装置的视频解码器和与该解码器一起使用的方法
KR20210059679A (ko) 초고해상도 영상을 부호화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복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CN101860750B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JP5526277B2 (ja) 動画像復号化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322414B (zh) 预测运动和纹理数据的方法
JP5432359B2 (ja)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63268A (zh) 将视频数据从h.264转码成h.265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98662B (zh) 用于图像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JP2009065714A (ja)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動画像符号化方法
JP2014042332A (ja)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動画像復号化装置
CN103002279B (zh) 编码并重构像素块的方法及其对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