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1650A - 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1650A
CN102761650A CN2011101102066A CN201110110206A CN102761650A CN 102761650 A CN102761650 A CN 102761650A CN 2011101102066 A CN2011101102066 A CN 2011101102066A CN 201110110206 A CN201110110206 A CN 201110110206A CN 102761650 A CN102761650 A CN 102761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portable terminal
user
phone number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02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漆一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DBJ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BJ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BJ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BJ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102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1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1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移动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移动终端的通信业务;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并判断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是否包含在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当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包含在接收方移动终端存储的用户手机号码中时,则第一移动终端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铃声模式和/或振动模式以提醒用户,否则第一移动终端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本发明通过判断来电或来信的电话号码是否为已存储的电话号码,可以智能地调整当前提醒模式,屏蔽垃圾短息和电话推销,同时不会影响用户正常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以及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普及,越来越多的商家为了促销自己产品会不定向的向用户发送包含广告的短信,甚至直接打电话给用户推销产品。这些垃圾短信和电话推销的泛滥严重地干扰了手机用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移动终端提供了静音模式。用户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从而当有信息或电话时,移动终端不以响铃或振动等干扰大的方式提醒用户。但是,移动终端采用这种静音模式可能会导致漏接重要的电话或信息,给用户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智能屏蔽来自陌生号码的通信业务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移动终端的通信业务;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并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是否包含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
当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包含在所述接收方移动终端存储的用户手机号码中时,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铃声模式和/或振动模式以提醒用户,否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通过判断来电或来信的电话号码是否为已存储的电话号码,可以智能地调整当前提醒模式,屏蔽垃圾短息和电话推销,同时不会影响用户正常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业务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或电话。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存储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内存和/或用户身份识别卡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不包含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静音和屏幕闪烁方式提醒用户。
由此,当判断来电号码不是移动终端中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时,移动终端保持静音、屏蔽闪烁等对用户干扰较小的方式提醒用户,不会影响用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用户的干扰较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不包含在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显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
由此,当判断来电号码不是移动终端中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时,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来电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不会影响用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用户的干扰较小。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移动终端的通信业务,并获取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是否包含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和提醒模块,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包含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时,所述提醒模块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铃声模式和/或振动模式以提醒用户;否则所述提醒模块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通过判断来电或来信的电话号码是否为已存储的电话号码,可以智能地调整当前提醒模式,屏蔽垃圾短息和电话推销,同时不会影响用户正常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业务包括来自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或电话。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和/或用户身份识别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不包含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所述提醒模块通过静音和屏幕闪烁方式提醒用户。
由此,当判断来电号码不是移动终端中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时,移动终端保持静音、屏蔽闪烁等对用户干扰较小的方式提醒用户,不会影响用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用户的干扰较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不包含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所述提醒模块通过显示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
由此,当判断来电号码不是移动终端中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时,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来电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不会影响用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用户的干扰较小。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的流程图;和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第一移动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移动终端的通信业务。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由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通信业务,例如: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或电话。
S102: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并判断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是否包含在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如果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包含在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则执行S1031,否则执行S1032。
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通信业务,获取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然后将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与存储在第一移动终端中的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进行比较,判断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是否包含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存储在第一移动终端的内存和/或用户身份识别(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中。例如,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可以存储在移动终端本地的地址薄中。这些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可以认为是可以信任的号码。
S1031:第一移动终端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铃声模式和/或振动模式。
当判断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包含在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可以获知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为可以信任的号码,第一移动终端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铃声模式和/或振动模式,即以铃声、振动等方式提醒用户有通信业务到达,例如短信、电话。
S1032:第一移动终端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
当判断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没有包含在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可以获知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为陌生号码,则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不以铃声、振动等方式提醒用户,从而不会干扰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对于新的通信业务不做任何提醒。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浏览通信业务,例如未接来电、短信、彩信或电子邮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同时兼顾不打扰用户和提醒用户有新的通信业务到达,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和屏幕闪烁方式提醒用户。这种方式对用户的干扰较小,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浏览通信业务,例如未接来电、短信、彩信或电子邮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显示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这种方式对用户的干扰也较小,不会影响用户的工作。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浏览通信业务,例如未接来电、短信、彩信或电子邮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静音、屏幕闪烁且显示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这种方式对用户的干扰较小,不会影响用户的工作。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浏览通信业务,例如未接来电、短信、彩信或电子邮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通过判断来电或来信的电话号码是否为已存储的电话号码,可以智能地调整当前提醒模式,屏蔽垃圾短息和电话推销,同时不会影响用户正常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
下面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200。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200包括存储模块210、通信模块220、判断模块230和提醒模块240。
通信模块220接收由其他移动发送的通信业务,例如: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或电话。通信模块220根据接收到的通信业务,获取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然后由判断模块230将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与存储模块210中存储的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进行比较,判断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是否包含在存储模块210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存储模块210可以为移动终端200的内存和/或用户身份识别(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中。例如,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可以存储在移动终端本地的地址薄中。这些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可以认为是可以信任的号码。
当判断模块230判断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包含在存储模块210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可以获知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为可以信任的号码,提醒模块240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铃声模式和/或振动模式,即以铃声、振动等方式提醒用户有通信业务到达,例如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或电话。
当判断模块230判断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没有包含在存储模块210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可以获知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为陌生号码,则提醒模块240可以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不以铃声、振动等方式提醒用户,从而不会干扰移动终端200的用户的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判断模块230判断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没有包含在存储模块210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提醒模块240可以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对于新的通信业务不做任何提醒。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浏览通信业务,例如未接来电、短信、彩信或电子邮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判断模块230判断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没有包含在存储模块210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为了同时兼顾不打扰用户和提醒用户有新的通信业务到达,提醒模块240可以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和屏幕闪烁方式提醒用户。这种方式对用户的干扰较小,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浏览通信业务,例如未接来电、短信、彩信或电子邮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判断模块230判断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没有包含在存储模块210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提醒模块240还可以通过显示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这种方式对用户的干扰也较小,不会影响用户的工作。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浏览通信业务,例如未接来电、短信、彩信或电子邮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判断模块230判断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没有包含在存储模块210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提醒模块240还可以通过静音、屏幕闪烁且显示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这种方式对用户的干扰较小,不会影响用户的工作。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浏览通信业务,例如未接来电、短信、彩信或电子邮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通过判断来电或来信的电话号码是否为已存储的电话号码,可以智能地调整当前提醒模式,屏蔽垃圾短息和电话推销,同时不会影响用户正常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移动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移动终端的通信业务;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并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是否包含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
当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包含在所述接收方移动终端存储的用户手机号码中时,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铃声模式和/或振动模式以提醒用户,否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或电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存储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内存和/或用户身份识别卡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不包含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静音和屏幕闪烁方式提醒用户。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不包含在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存储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显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
6.一种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有的用户手机号码;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移动终端的通信业务,并获取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是否包含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和
提醒模块,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包含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时,所述提醒模块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铃声模式和/或振动模式以提醒用户;否则所述提醒模块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提醒模式设置为静音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包括来自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或电话。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和/或用户身份识别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不包含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所述提醒模块通过静音和屏幕闪烁方式提醒用户。
10.如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具有免打扰功能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不包含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已有用户手机号码中时,所述提醒模块通过显示所述其他移动终端的用户手机号码的方式提醒用户。
CN2011101102066A 2011-04-26 2011-04-26 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2761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02066A CN102761650A (zh) 2011-04-26 2011-04-26 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02066A CN102761650A (zh) 2011-04-26 2011-04-26 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1650A true CN102761650A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55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02066A Pending CN102761650A (zh) 2011-04-26 2011-04-26 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165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653A (zh) * 2013-01-23 2013-06-0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来电的提示方法及数字电视终端
CN105100364A (zh) * 2014-04-28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讯设备上进行来电拦截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92596A (zh) * 2017-03-14 2017-05-3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信息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8848258A (zh) * 2018-06-06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971746A (zh) * 2018-09-29 2020-04-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防短信轰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491A (zh) * 2006-01-26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免打扰方法
CN101163277A (zh) * 2007-11-14 2008-04-1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1404684A (zh) * 2008-11-10 2009-04-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用户别名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491A (zh) * 2006-01-26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免打扰方法
CN101163277A (zh) * 2007-11-14 2008-04-1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1404684A (zh) * 2008-11-10 2009-04-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用户别名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653A (zh) * 2013-01-23 2013-06-0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来电的提示方法及数字电视终端
CN105100364A (zh) * 2014-04-28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讯设备上进行来电拦截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92596A (zh) * 2017-03-14 2017-05-3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信息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8848258A (zh) * 2018-06-06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848258B (zh) * 2018-06-06 2020-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971746A (zh) * 2018-09-29 2020-04-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防短信轰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8498B (zh) 显示联系人信息方法、处理未接通呼叫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1860984B (zh) 一种通信业务信息的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237641B (zh) 一种业务终端处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KR100690706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단문메시지 관리방법
US20050170854A1 (en) Network support for multi-line mobile device
CN102098628A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信息通知方法
CN1276669A (zh) 无线应答和保持特征
JP2008217731A (ja) 携帯端末装置のおよびその着信通知方法
CN102857634A (zh) 接听来电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1415041A (zh) 一种自动拒接来电的方法
US8121627B2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outputting automatic response message with implementation of schedule management function
CN103716461A (zh) 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02529A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回复短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61650A (zh) 移动终端的免打扰方法及具有该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202583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来电应急处理方法
CN105635494A (zh) 一种基于dtmf实现通话双方状态交换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1521702B (zh) 多媒体个性化呼叫方法及通信终端
US20080146199A1 (en) Automated mailbox triggers and messaging
US20070201626A1 (en) Non-linear voicemail
CN103259940A (zh) 通信终端以及留言数据传输方法
KR20060049705A (ko) 다중-라인 모바일들과의, 다이얼링된 번호 식별을 위한네트워크 지원
CN103179534A (zh) 一种语音接续结果下发方法、设备和系统
JP5166914B2 (ja) 携帯通信端末
US8135387B2 (en) Dynamic handling of urgent cal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1742720A (zh) 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语音留言的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