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1634A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1634A
CN102761634A CN2012101271020A CN201210127102A CN102761634A CN 102761634 A CN102761634 A CN 102761634A CN 2012101271020 A CN2012101271020 A CN 2012101271020A CN 201210127102 A CN201210127102 A CN 201210127102A CN 102761634 A CN102761634 A CN 102761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hinge
actuating
recessed
inve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71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1634B (zh
Inventor
安成浩
朴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61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1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在该铰链装置中,第一主动凸轮通过锁止装置固定到铰链轴的一端,用于旋转,第二主动凸轮设置在铰链轴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主动凸轮一起旋转并沿着铰链轴作线性往复运动,从动凸轮置于第一主动凸轮和第二主动凸轮之间,用于随着与第一主动凸轮和第二主动凸轮的凸轮运动而沿着铰链轴作线性往复运动,弹性构件置于铰链壳体和第二主动凸轮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更具体地说,本公开是针对于一种用于接入终端的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便携式终端通常涉及便携式信息装置,诸如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PC等。便携式终端执行语音呼叫功能以及消息传输和接收功能。正在开发其他更多样化的功能,诸如传输和接收多媒体。例如,便携式终端正逐步发展为能够进行TV广播、播放电影和浏览互联网等。
便携式终端根据其外观可以被分类为直板型、折叠型和滑动打开型。折叠型便携式终端需要装备有用于打开和闭合电话的铰链。
铰链装置通过凸轮构件在期望的角度将止动力提供给便携式终端。铰链还具有旋转轴线。例如,笔记本电脑或折叠型便携式终端需要包括铰链装置,以使两个主体可旋转地彼此连接。
折叠型便携式终端包括(例如)主体、折叠器和用于将折叠器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的铰链装置。铰链装置具有弹性构件和两个凸轮构件。当折叠器处于闭合状态时,铰链装置将闭合力提供给主体。铰链还在等于或小于第一旋转角度的角度下将旋转力提供给主体。铰链还在大于第一旋转角度的角度下将打开力提供给主体,并在第二旋转角度下将止动力提供给折叠器。在第二旋转角度下,用户可以方便地观看在固定的折叠器上的显示器。
然而,传统的铰链装置没有将各种止动角度提供给折叠构件,并在满足用户的需求上存在限制。此外,重复的打开操作和闭合操作使铰链装置的寿命减小。
因此,需要一种为折叠器提供各种止动角度并具有增加的寿命的铰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方面在于至少解决所述问题和/或缺陷,并至少提供下面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用于使大量重复的打开操作和闭合操作稳定。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用于将止动力提供给处于各种角度的第二壳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一种适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壳体;铰链轴,位于铰链壳体中;凸轮构件,围绕铰链轴装配并具有多个凸轮构件,其中,所述多个凸轮构件形成凸轮旋转运动;弹性构件,围绕铰链轴的一部分,弹性构件用于使所述多个凸轮构件彼此接触。铰链装置具有:第一主动凸轮,通过锁止装置固定到铰链轴的一端;第二主动凸轮,位于铰链轴的与所述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一主动凸轮用于使第二主动凸轮旋转,第二主动凸轮用于与第一主动凸轮一起旋转并沿着铰链轴作线性往复运动;从动凸轮,位于第一主动凸轮和第二主动凸轮之间,从动凸轮用于随第一主动凸轮和第二主动凸轮的凸轮旋转运动一起沿着铰链轴作线性往复运动;弹性构件,位于铰链壳体和第二主动凸轮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壳体;铰链轴,容纳在铰链壳体中;凸轮构件,围绕铰链轴装配并具有多个凸轮构件,所述多个凸轮构件用于作凸轮运动;弹性构件,围绕铰链轴装配,用于使所述多个凸轮构件彼此紧密接触。在凸轮构件中,第一凸轮构件设置在铰链轴的一端,第二凸轮构件设置在铰链轴的另一端,弹性构件设置在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之间。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作凸轮旋转运动,并关于弹性构件彼此相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壳体;铰链轴,容纳在铰链壳体中;凸轮构件,围绕铰链轴装配并具有多个凸轮构件,所述多个凸轮构件用于作凸轮运动;弹性构件,围绕铰链轴装配,用于使所述多个凸轮构件彼此紧密接触。在凸轮构件中,主动凸轮设置在铰链轴的一端,用于旋转,第一从动凸轮面对主动凸轮,第一从动凸轮用于随着与第一主动凸轮的旋转一起进行的凸轮运动而沿着铰链轴作线性往复运动或者围绕铰链轴旋转,第二从动凸轮面对第一从动凸轮,用于随着与第一从动凸轮的凸轮运动而沿着铰链轴作线性往复运动,弹性构件置于铰链壳体和第二从动凸轮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壳体;铰链轴,容纳在铰链壳体中;凸轮构件,围绕铰链轴装配并具有多个凸轮构件,所述多个凸轮构件用于作凸轮运动;弹性构件,围绕铰链轴装配,用于使所述多个凸轮构件彼此紧密接触。在凸轮构件中,主动凸轮设置在铰链轴的一端,用于旋转,从动凸轮面对主动凸轮,用于随着与主动凸轮的凸轮运动而沿着铰链轴作线性往复运动,弹性构件置于铰链壳体和从动凸轮之间。主动凸轮具有单个凸轮突起,从动凸轮具有多个凸轮凹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上述特点和优点将会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具有铰链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在闭合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具有铰链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在打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具有铰链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在打开状态下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没有铰链壳体的铰链装置的装配透视图;
图6是图5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主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铰链装置中的主动凸轮的透视图;
图7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铰链装置中的从动凸轮的透视图;
图8A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0°旋转角度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8B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60°旋转角度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8C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180°旋转角度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8D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220°旋转角度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图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在没有铰链壳体时的装配透视图;
图11是图10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主视图;
图12A是图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中的主动凸轮的透视图;
图12B是图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中的从动凸轮的透视图;
图13A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0°旋转角度时,图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3B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60°旋转角度时,图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3C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180°旋转角度时,图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3D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220°旋转角度时,图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图1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在没有铰链壳体时的装配透视图;
图16是图15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主视图;
图17A是图1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中的主动凸轮的透视图;
图17B是图1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中的从动凸轮的透视图;
图18A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0°旋转角度时,图1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8B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60°旋转角度时,图1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8C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180°旋转角度时,图1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8D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220°旋转角度时,图1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图1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在该铰链装置不具有铰链壳体时的装配透视图;
图21是图20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主视图;
图22A是图1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中的主动凸轮的透视图;
图22B是图1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中的从动凸轮的透视图;
图23A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0°旋转角度时,图1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23B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130°旋转角度时,图1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23C是示出当第二壳体处于180°旋转角度时,图19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5是图2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在该铰链装置不包括铰链壳体时的装配透视图;
图26是图25中示出的铰链装置的主视图;
图27A是如图2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中的主动凸轮的透视图;
图27B是如图24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中的从动凸轮的透视图。
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号将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下面的描述仅给出对于理解本公开所需要的部件和/或操作,其他背景技术将不进行描述,以免使本公开的主题模糊。
图1、图2和图3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的具有铰链装置的便携式接入终端。参照图1、图2和图3,便携式终端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铰链装置。铰链装置用于以第二壳体20可以绕铰链轴线A相对于第一壳体10旋转的方式将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接合。信息输入单元/信息输入/输出(I/O)单元110被设置在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101上。终端还具有设置在第二壳体20的内表面201上的信息输出单元/信息I/O单元210。信息输入单元可包括QWERTY键盘,信息输出单元可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信息I/O单元包括触摸屏。
铰链装置包括铰链模块30、铰链虚设(hinge dummy)32和多个铰链臂。其中,两个铰链臂设置在第一壳体10的侧部,三个铰链臂设置在第二壳体20的侧部。铰链模块30和铰链虚设32分别设置在铰链轴线A上的侧部。当第二壳体20闭合时,铰链模块30应该提供力以使第二壳体20保持闭合。铰链模块30还在等于或大于第一旋转角度的角度下或者小于第二旋转角度的角度下将打开力提供给第二壳体20。铰链模块30还在第二旋转角度下将止动力提供给第二壳体20。多个第二旋转角度也是可能的。例如,铰链模块30可将止动力提供给处于60°、120°、180°、220°等角度下的第二壳体20。将止动力提供给旋转后的第二壳体20的角度可根据形成在凸轮上的凸轮凹入和突起的位置而变化(将在此进行描述)。
现在,将参照图4至图27B给出对用作便携式终端的铰链模块的铰链装置的各种构造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4至图7B,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40的构造。参照图4、图5和图6,铰链装置40包括铰链壳体41、铰链轴42、包括两个或多个凸轮(即,第一主动凸轮和第二主动凸轮以及从动凸轮)43、44和45的凸轮构件以及弹性构件46。
铰链壳体41容纳铰链轴42的一部分、凸轮构件(第二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44和45的一部分以及沿着铰链轴线A被示出的弹性构件46。利用容纳在铰链壳体41中的这些部件,弹性构件46在铰链壳体41的内部被张紧。另外,穿过其插入铰链轴42的第二主动凸轮44随稍后描述的第一主动凸轮43的旋转一起旋转,从动凸轮45随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的旋转一起沿着铰链轴42线性地前后运动。
铰链轴42插入到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从动凸轮45以及弹性构件46中。铰链轴42被分成两部分,或者铰链轴42被分成区域420和区域421。弹性构件46、第二主动凸轮44和从动凸轮45大体上位于铰链轴42的一个区域420中。第一主动凸轮43大体上被固定在铰链轴42的另一区域421中。紧固凹槽422形成在铰链轴42的一端。紧固凹槽422用于与紧固件(诸如,E形环47)接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区域420沿其外周被切成D形。形成D切割部分和穿过其插入锁止销48的开口423。在一个实施例中,D切割部分和开口位于铰链轴42的另一端。
弹性构件46围绕铰链轴42的一个区域420装配。弹性构件46用于提供力,以使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与从动凸轮45紧密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凸轮旋转运动。弹性构件46的一端与铰链壳体41的一侧表面紧密接触。弹性构件46的另一端与第二主动凸轮44紧密接触。弹性构件46围绕铰链轴42的一个区域420装配。弹性构件46在接触在凸轮构件上时在铰链壳体41内部被压缩或拉伸,并随着凸轮构件的凸轮运动而运动。弹性构件46可以是压缩螺旋弹簧。
凸轮构件包括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以及单个从动凸轮45。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指的是随第二壳体的旋转一起旋转的凸轮。从动凸轮45指的是沿着铰链轴42前后运动并随着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的旋转而运动的凸轮。
参照图4和图7A,第一主动凸轮43通过锁止装置被锁止到铰链轴42的端部。因为第一主动凸轮43被固定到图3中示出的第二壳体且被示出为位于铰链壳体41的外部(如图5和图6所示),所以第一主动凸轮43随第二壳体的旋转一起旋转。第一主动凸轮43是中空构件。第一主动凸轮43还被示出为位于铰链轴42的端部,铰链轴42被插入到第一主动凸轮43的内部空间中。如上所述,第一主动凸轮43通过锁止装置被固定到铰链轴42的端部。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止销48、形成于第一主动凸轮43中的第一锁止开口434。锁止销48插入在所述开口434中。所述锁止装置还具有位于铰链轴42的另一端的穿过其插入锁止销48的第二锁止开口423。所述两个锁止开口434和423以相对垂直于铰链轴线A的方式开通。当将锁止销48插入到两个锁止开口434和423中时,第一主动凸轮43被固定到铰链轴42的另一端。
第一主动凸轮43包括凸轮主体430和从凸轮主体43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突出的第一中空部分431。第一主动凸轮43还具有从第一中空部分431沿着铰链轴线A突出且直径比第一中空部分431的直径小的第二中空部分432。凸轮主体430、第一中空部分431和第二中空部分432相对于彼此一体地形成。第二中空部分432朝向第一中空部分431。单个凸轮突起433形成在第一中空部分431的面对从动凸轮45的一个表面上,并产生旋转或凸轮旋转运动。所述单个凸轮突起433被成形并在第一中空部分431的所述一个表面上从外周朝着中央延伸,从而单个凸轮突起433接触第二中空部分432的外周表面。
第二主动凸轮44包括凸轮主体440和中空部分441。中空部分441从凸轮主体44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随着第二壳体的旋转,第二主动凸轮44与第一主动凸轮43一起旋转。第二主动凸轮44被固定在铰链轴42的一个区域420中,并被构造为沿着铰链轴42的长度方向前后运动。为了实现前后运动,第二主动凸轮44是中空的且内部空间与铰链轴42的区域420相关联地成形。随着铰链轴42的一个区域420被插入到第二主动凸轮44中,第二主动凸轮44可沿着铰链轴42的长度方向前后运动。因此,第二主动凸轮44随铰链轴42的旋转一起旋转。单个凸轮突起442形成在第二主动凸轮44的凸轮主体440的一个表面上。所述单个凸轮突起442具有与第一主动凸轮43的单个凸轮突起433的形状相似的形状,且可从凸轮主体440的外周朝着凸轮主体440的中央延伸。第二主动凸轮44的单个凸轮突起442与单个凸轮突起433一起形成凸轮旋转运动,且单个凸轮突起442面对单个凸轮突起433。
参照图4和图7B,从动凸轮45是设置在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之间的凸轮构件。从动凸轮45用于作凸轮运动。从动凸轮45是中空的。从动凸轮45的一个凸轮表面451面对第一主动凸轮43,而从动凸轮45的另一凸轮表面450面对第二主动凸轮44。因为从动凸轮45形成为中空的圆柱体,所以铰链轴42被插入到从动凸轮45中。因此,随着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的旋转,从动凸轮45沿铰链轴42的长度方向线性地前后运动。多个第一凸轮凹入453形成在从动凸轮45的所述一个凸轮表面451上。第一凸轮凹入453与第一主动凸轮43的单个凸轮突起433产生凸轮旋转运动。多个第二凸轮凹入452形成在从动凸轮45的所述另一凸轮表面450上,以与第二主动凸轮44的单个凸轮突起442产生凸轮旋转运动。虽然第一凸轮凹入453和第二凸轮凹入452被形成为形状相同且总体上被设置为彼此对称,但为第二壳体提供各种打开角度和闭合角度的其他形状也是可行的。
参照图5和图6,当铰链装置的部件通过紧固件(例如,E形环47)被连接在铰链壳体中时,那时从动凸轮45被设置在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之间,并通过弹性构件46与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紧密接触。第一主动凸轮43设置在铰链壳体的外部。
图6示出了当便携式终端处于闭合状态时的铰链装置。参照图6,为了提供力以在预定程度上使第二壳体保持闭合到第一壳体,单个凸轮突起433和单个凸轮突起442大约有一半被放置在从动凸轮45的选择的凸轮凹入453和凸轮凹入452中,而不是完全被放置在从动凸轮45的选择的凸轮凹入453和凸轮凹入452中。
将参照图8A至图8D非常详细地描述铰链装置的操作。图8A示出了便携式终端处于闭合状态时铰链装置的操作。在该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的第二壳体(在图1、图2和图3中示出),具体为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处于0度旋转角度。当如图8A所示的第二壳体旋转60°时,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一起同时地旋转,从而将铰链装置置于图8B中示出的位置。此外,第一主动凸轮43的单个凸轮突起433和第二主动凸轮44的单个凸轮突起442运动接近从动凸轮45的凸轮凹入,而后被完全放置在从动凸轮45的选择的凸轮凹入中。因此,止动力被施加到处于大约60°角度的第二壳体,从而以固定的方式保持第二壳体。因此,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以及从动凸轮45也被固定。
当第二壳体在图8B的位置进一步旋转120°时,那时铰链装置被置于图8C中示出的位置。如图8C所示的铰链装置从图8A的位置旋转大约180度。第一主动凸轮43的单个凸轮突起433和第二主动凸轮44的单个凸轮突起442完全位于与图8A中示出的从动凸轮45的凸轮凹入相对的凸轮凹入内。如果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在图8C的位置进一步旋转40°,则铰链装置被置于图8D中示出的位置。即,图8D中示出的铰链装置是铰链装置相对于图8A中示出的视图旋转大约220度的形式。在该位置,第一主动凸轮43的单个凸轮突起433和第二主动凸轮44的单个凸轮突起442被完全放置于从动凸轮45的凸轮凹入中。在铰链装置的上述操作中,根据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的旋转,从动凸轮45沿着铰链轴线A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并且弹性构件46被压缩或拉伸。第二主动凸轮44也沿着铰链轴线A前后运动。
如上所述,可提供止动力。根据单个凸轮突起433和单个凸轮突起442的位置或从动凸轮45的凸轮凹入452和453的位置,可在第二壳体以各种预定角度旋转的过程中将所述力施加到第二壳体。在借助铰链装置的凸轮旋转运动期间,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关于从动凸轮45对称地设置,这些凸轮构件43、44和45可形成旋转或凸轮运动。因此,凸轮构件43、44和45能够稳定地操作,且可使铰链装置的寿命变长。
铰链装置40可将止动力提供给处于0°(闭合状态)和180度的第二壳体。根据凸轮突起433和442与凸轮凹入452和453的相对位置,铰链装置40可将止动力提供给处于0°、60°和180°、处于0°、70°和210°或处于0°、60°、180°和220°的第二壳体。通过改变凸轮突起433和442的位置以及凸轮凹入452和453的位置,可将止动力提供给处于更多不同的预定旋转角度的第二壳体。
将参照图9至图12B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50的构造。参照图9、图10和图11,铰链装置50包括铰链壳体51、铰链轴52、包括三个或更多凸轮(第一主动凸轮和第二主动凸轮以及第一从动凸轮和第二从动凸轮)53、54、55和56的凸轮部分(或凸轮构件)。铰链装置还具有弹性构件57。更具体地说,铰链装置50具有位于弹性构件57的一侧的第一凸轮部分(或第一凸轮构件)和位于弹性构件57的另一侧的第二凸轮部分(或第二凸轮构件)。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总体上被设置为关于弹性构件57彼此相对。第一凸轮部分包括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一从动凸轮55。第二凸轮部分也包括第二主动凸轮54和第二从动凸轮56。
铰链壳体51容纳铰链轴52的一部分和凸轮构件(第二主动凸轮以及第一从动凸轮和第二从动凸轮)54、55和56的一部分,铰链壳体51还容纳沿着铰链轴线A的弹性构件57。利用容纳在铰链壳体51中的这些部件,弹性构件57在铰链壳体51内部被压缩或拉伸。铰链轴52被设置为穿过第二主动凸轮54,当穿过第二主动凸轮54插入铰链轴52时,第二主动凸轮54随稍后描述的第一主动凸轮53的旋转一起旋转。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随着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的旋转而沿着铰链轴52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
铰链轴52插入到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中。铰链轴52还可被插入到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以及弹性构件57中。铰链轴52被分成两部分520和521。第二主动凸轮54大体上位于铰链轴52的一个区域520中。第二主动凸轮54还相对于第二从动凸轮56和弹性构件57定位。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一主动凸轮53大体上位于铰链轴52的另一区域521中。紧固凹槽522形成在铰链轴52的一端。紧固凹槽522可用于与紧固件(诸如,E形环59)接合,铰链轴52的一个区域520沿其外周被切成D形。铰链轴52的另一区域521呈圆柱形。在一个实施例中,D切割部分和穿过其插入锁止销58的开口524形成在铰链轴52的固定有第一主动凸轮53的另一端523。
弹性构件57围绕铰链轴52的所述另一区域521装配,弹性构件57可以用于提供力,以使第一主动凸轮53与第一从动凸轮55以及第二主动凸轮54与第二从动凸轮56紧密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凸轮旋转运动。弹性构件57的一端紧密地接触第二从动凸轮56,而弹性构件57的另一端接触第一从动凸轮55。弹性构件57围绕铰链轴52的另一区域521装配。弹性构件57可以关于凸轮构件的凸轮运动而在铰链壳体51的内部被压缩或拉伸。弹性构件57可以是压缩螺旋弹簧。
第一凸轮构件包括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一从动凸轮55,第二凸轮构件包括第二主动凸轮54和第二从动凸轮56。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指的是随第二壳体(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旋转一起旋转的凸轮,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示出为在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旋转期间沿着铰链轴52前后运动的凸轮。
参照图9和图12A,第一主动凸轮53通过锁止装置被固定到铰链轴52的端部523。因为第一主动凸轮53被固定到图3中示出的第二壳体且位于铰链壳体51的外部(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以第一主动凸轮53随第二壳体的旋转一起旋转。第一主动凸轮53是中空的,铰链轴52的所述另一端523被插入到第一主动凸轮53的内部空间535中。如上所述,第一主动凸轮53通过锁止装置被固定到铰链轴52的所述另一端523。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止销58和第一锁止开口534。第一锁止开口534形成于第一主动凸轮53中,穿过第一锁止开口534插入锁止销58,第二锁止开口524被示出为位于铰链轴52的所述另一端523,穿过第二锁止开口524插入锁止销58。所述两个锁止开口534和524以总体上垂直于铰链轴线A的方式开通。当将锁止销58插入到所述两个锁止开口534和524中时,那时,第一主动凸轮53被锁止到铰链轴52的所述另一端523。
第一主动凸轮53包括凸轮主体530、从凸轮主体53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突出的第一中空部分531。第一主动凸轮53还具有从第一中空部分531沿着铰链轴线A突出的第二中空部分532。第二中空部分532还具有比第一中空部分531的直径小的直径。凸轮主体530、第一中空部分531和第二中空部分532相对于彼此一体地形成。第二中空部分532相对于第一中空部分531布置。单个凸轮突起533形成在第一中空部分531的一个表面上,且面对第一从动凸轮55。单个凸轮突起533用于产生凸轮旋转运动。单个凸轮突起533被成形为预定形状,并可在第一中空部分531的一个表面上从外周朝着中央延伸。以这种方式,单个凸轮突起533接触第二中空部分532的外周表面。
第二主动凸轮54包括凸轮主体540和中空部分542。中空部分542从凸轮主体54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随着第二壳体的旋转,第二主动凸轮54与第一主动凸轮53一起旋转。第二主动凸轮54被固定在铰链轴52的预定区域520中。第二主动凸轮54具有与铰链轴52的一个区域520形成的内部空间。即,随着铰链轴52的一个区域520被插入到第二主动凸轮54中,第二主动凸轮54随铰链轴52的旋转一起旋转,且接触铰链壳体的表面。单个凸轮突起541形成在第二主动凸轮54的凸轮主体540的一个表面上。所述单个凸轮突起541具有与第一主动凸轮53的单个凸轮突起533的形状相似的形状,且可从凸轮主体540的外周沿朝着凸轮主体540的中央的方向延伸。第二主动凸轮54的单个凸轮突起541与单个凸轮突起533形成凸轮旋转运动,且单个凸轮突起541还面对单个凸轮突起533。
参照图9和图12B,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是具有相似的形状的凸轮构件,且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设置在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之间。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可与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形成旋转运动。
第一从动凸轮55设置在第一主动凸轮53和弹性构件57之间,面对第一主动凸轮53,并可形成旋转运动。第一从动凸轮55是中空的。第一从动凸轮55的一个凸轮表面551面对第一主动凸轮53,而第一从动凸轮55的另一凸轮表面552面对弹性构件57。因为第一从动凸轮55成形为中空的圆柱体,所以铰链轴52被插入到第一从动凸轮55中。因此,随着第一主动凸轮53的旋转,第一从动凸轮55沿铰链轴52的长度方向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凸轮凹入553形成在第一从动凸轮55的一个凸轮表面551上,以与第一主动凸轮53的单个凸轮突起533产生凸轮运动。可以通过改变凸轮凹入553在第一从动凸轮55上的位置来设定各种旋转角度。
第二从动凸轮56是置于第二主动凸轮54和弹性构件57之间的凸轮构件。第二从动凸轮56面对第二主动凸轮54,用于产生凸轮旋转运动。第二从动凸轮56是中空的。第二从动凸轮56的一个凸轮表面561面对第二主动凸轮54,而第二从动凸轮56的另一凸轮表面562面对弹性构件57。第二从动凸轮56被形成为中空的圆柱体,且铰链轴52被插入到第二从动凸轮56中。因此,随着第二主动凸轮54的旋转,第二从动凸轮56沿铰链轴52的长度方向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凸轮凹入563形成在第二从动凸轮56的一个凸轮表面561上,凸轮凹入563与第二主动凸轮54的单个凸轮突起541形成旋转或凸轮运动。可以通过改变凸轮凹入563的位置来提供各种旋转角度。
参照图10和图11,当铰链装置的部件通过紧固件(例如,E形环59)被固定在铰链壳体51中时,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被设置在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之间,且凸轮55和56通过弹性构件57分别紧密接触凸轮53和54,第一主动凸轮53设置在铰链壳体51的外部。
将参照图13A至图13D非常详细地描述铰链装置的操作。图13A示出了当便携式终端闭合时,即,当便携式终端的第二壳体(在图1、图2和图3中示出)以及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处于0°旋转角度时铰链装置的操作。当第二壳体在图13A中示出的位置旋转60°时,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一起同时地旋转,从而将铰链装置置于图13B中示出的位置。另外,第一主动凸轮53的单个凸轮突起533运动接近第一从动凸轮55的凸轮凹入,且第二主动凸轮54的单个凸轮突起541运动接近第二从动凸轮56的凸轮凹入,然后,单个凸轮突起533完全位于第一从动凸轮55的选择的凸轮凹入中,且单个凸轮突起541完全位于第二从动凸轮56的选择的凸轮凹入中。因此,止动力被施加到处于大约60°的角度下的第二壳体,并使第二壳体处于固定位置。
当第二壳体在图13B的位置进一步旋转120°时,图13C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从图13A的位置旋转大约180°。第一主动凸轮53的单个凸轮突起533完全位于与如图13A中示出的第一从动凸轮55的凸轮凹入相对的凸轮凹入中,且第二主动凸轮54的单个凸轮突起541完全位于与如图13A中示出的第二从动凸轮56的凸轮凹入相对的凸轮凹入中。如果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在图13C的位置进一步旋转40°,则铰链装置置于图13D中示出的位置,那么,在图13D中示出的铰链装置就是在图13A中示出的铰链装置旋转大约220度的形式。在该位置,第一主动凸轮53的单个凸轮突起533完全位于第一从动凸轮55的凸轮凹入中,且第二主动凸轮54的单个凸轮突起541完全位于第二从动凸轮56的凸轮凹入中。根据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的运动,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沿着铰链轴线A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并且弹性构件57被压缩或拉伸。
根据第一主动凸轮53的单个凸轮突起533的位置和第二主动凸轮54的单个凸轮突起541的位置(或者第一从动凸轮55的凸轮凹入553的位置和第二从动凸轮56的凸轮凹入563的位置),可在第二壳体以各种角度旋转的过程中将止动力提供给第二壳体。在铰链装置操作时产生凸轮运动的过程中,第一主动凸轮53和第二主动凸轮54相对于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对称地设置。在这种方式下,四个凸轮构件53、54、55和56形成旋转或凸轮运动。因此,凸轮构件53、54、55和56可在铰链装置的寿命期间稳定地操作,且可补偿凸轮运动的不稳定性,以提高耐久性。
根据凸轮突起533和541的位置以及凸轮凹入553和563的位置,铰链装置50可向处于各种旋转角度,例如,处于0°(闭合状态)和180°、处于0°、60°和180°、处于0°、70°和210°或者处于0°、60°、180°和220°的第二壳体提供止动力。止动力可被提供给处于更多不同的旋转角度的第二壳体,这可通过改变凸轮突起533和541的位置以及凸轮凹入553和563的位置来实现。
将参照图14至图18B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60的构造。参照图14、图15和图16,铰链装置60包括铰链壳体61、铰链轴62及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具有两个或多个凸轮(主动凸轮以及第一从动凸轮和第二从动凸轮)63、64和65,且铰链装置60还具有弹性构件66。
铰链壳体61容纳铰链轴62的一部分(不包括插入到主动凸轮63中的区域)以及凸轮构件(第一从动凸轮和第二从动凸轮)64和65的一部分,且铰链壳体61还容纳沿着铰链轴线A的弹性构件66。利用容纳在铰链壳体61中的这些部件,弹性构件66在铰链壳体61内被压缩或拉伸,示出了第一从动凸轮64,铰链轴62穿过第一从动凸轮64被插入,第一从动凸轮64还随稍后描述的主动凸轮63的旋转一起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或旋转。第二从动凸轮65随主动凸轮63的旋转一起沿着铰链轴62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
铰链装置60与铰链装置40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对凸轮突起632形成在主动凸轮63的凸轮表面上。根据主动凸轮63的旋转区域,第一从动凸轮64沿着铰链轴62前后运动或者绕铰链轴62旋转。这是可能的,因为凸轮凹入不对称地形成在第一从动凸轮64的两个凸轮表面上。稍后将非常详细地描述凸轮运动。
铰链轴62被插入到主动凸轮63中并被插入到第一从动凸轮64和第二从动凸轮65及弹性构件66中。铰链轴62呈圆柱形。在铰链轴62的一端设置有接合部分620。该接合部分620用于将主动凸轮63固定在铰链壳体中,在铰链轴6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紧固件(诸如,E形环67)接合的紧固凹槽(未示出)。
弹性构件66围绕铰链轴62装配,且被示出为用于施加力,以使主动凸轮63与第一从动凸轮64接触,并因此能够实现凸轮旋转运动。弹性构件66的一端接触铰链壳体61的一侧表面,而弹性构件66的另一端接触第二从动凸轮65。弹性构件66在铰链壳体61的内部被压缩或拉伸。弹性构件66根据凸轮构件的凸轮旋转运动而运动。优选地,弹性构件66是压缩螺旋弹簧。
凸轮构件包括主动凸轮63以及第一从动凸轮64和第二从动凸轮65。主动凸轮63指的是随第二壳体的旋转一起旋转的凸轮构件。第一从动凸轮64和第二从动凸轮65指的是在主动凸轮63的旋转过程中一起运动的凸轮构件。与仅旋转的主动凸轮63以及仅作线性运动的第二从动凸轮65相比,第一从动凸轮64既作线性往复运动又作旋转运动。
参照图14和图17A,主动凸轮63是最外面的凸轮构件,主动凸轮63固定到铰链轴62的接合部分620。由于主动凸轮63固定到如图3中所示的第二壳体20且位于铰链壳体61的外部(如图15和图16所示),因此主动凸轮63随着第二壳体的旋转一起旋转。主动凸轮63是中空的,铰链轴62的接合部分620被插入到主动凸轮63的内部空间中。
主动凸轮63包括凸轮主体630和中空部分631,中空部分631可从凸轮主体63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突出。凸轮主体630和中空部分631相对于彼此一体地形成。一对凸轮突起632均形成在中空部分631的一个表面上,并可面对第一从动凸轮64。凸轮突起632被成形为任何预定的形状,并可在中空部分631的一个表面上从外周朝着中央延伸。凸轮突起632关于铰链轴线A彼此对称地面对。
参照图14和图17B,第一从动凸轮64具有凸轮主体642,凸轮主体642具有第一凸轮表面640和第二凸轮表面641。第一从动凸轮64随着主动凸轮63的旋转一起线性地前后运动,并与主动凸轮63一起旋转预定的角度或更大的角度。第一从动凸轮64是中空的。第一从动凸轮64的一个凸轮表面641面对主动凸轮63并与主动凸轮63紧密接触,而第一从动凸轮64的另一凸轮表面640面对第二从动凸轮65。当呈中空圆柱形的第一从动凸轮64运动时,铰链轴62被插入到第一从动凸轮64中。因此,随着主动凸轮63的旋转,第一从动凸轮64沿着铰链轴62的长度方向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或旋转。第一凸轮凹入643形成在第一从动凸轮64的一个凸轮表面641上,以与主动凸轮63的凸轮突起632产生凸轮运动。第二凸轮凹入644形成在第一从动凸轮64的另一凸轮表面640上,以与第二从动凸轮65的一对凸轮突起651产生凸轮运动。第一凸轮凹入643和第二凸轮凹入644在不同的位置不对称地形成。在不同的位置形成第一凸轮凹入643和第二凸轮凹入644的原因在于:允许第一从动凸轮64与主动凸轮63形成逐步的凸轮运动。改变第一凸轮凹入643的位置和第二凸轮凹入644的位置改变了与主动凸轮63的凸轮运动,结果,也改变了在第二壳体的旋转过程中第二壳体的止动角度。
参照图15和图16,当通过紧固件(例如,E形环67)将铰链装置的部件连接在铰链壳体61中时,第一从动凸轮64通过弹性构件66与主动凸轮63和第二从动凸轮65紧密接触。主动凸轮63设置在铰链壳体61的外部。
将参照图18A至图18D描述铰链装置的操作。图18A示出了当便携式终端闭合时,即,当便携式终端的第二壳体(在图1、图2及图3中示出)及主动凸轮63处于0°旋转角度时铰链装置的操作。在图18A中示出的位置,主动凸轮63的凸轮突起632容纳在第一从动凸轮64的一个凸轮表面641上的第一凸轮凹入643中。第二从动凸轮65的凸轮突起651位于第一从动凸轮64的另一凸轮表面640上的第二凸轮凹入644中。主动凸轮63的凸轮突起632被定位为靠近第二从动凸轮65的凸轮突起651,凸轮突起632被示出为面对凸轮突起651。
当第二壳体在图18A的闭合位置旋转60°时,主动凸轮63旋转,将铰链装置置于如图18B中示出的位置。随着主动凸轮63旋转,第一从动凸轮64和第二从动凸轮65后退然后一起前进,如图18B中所示。主动凸轮63的凸轮突起632运动接近第一从动凸轮64的凸轮凹入643,同时第二从动凸轮65的凸轮突起651保持在第一从动凸轮64的凸轮凹入644中。
当第二壳体在图18B的状态下旋转120°时,主动凸轮63也旋转120°。第一从动凸轮64随着主动凸轮63的旋转一起旋转,第二从动凸轮65仅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第一从动凸轮64的旋转是足够的,且凸轮突起632和凸轮凹入643之间的接合力比凸轮突起651和凸轮凹入644之间的接合力相对大。
在图18C中示出的铰链装置从图18A的位置旋转大约180°。由于主动凸轮63已经与第一从动凸轮64一起旋转,所以主动凸轮63的凸轮突起632与第一从动凸轮64的一个表面上的凸轮凹入643接合,然后,第二从动凸轮65的凸轮突起651位于第一从动凸轮64的另一表面上的凸轮凹入644中。当铰链装置置于图18C中示出的位置时,主动凸轮63的凸轮突起632再次靠近第二从动凸轮65的凸轮突起651。
如果主动凸轮63在图18C的位置进一步旋转40°,则铰链装置置于如图18D中示出的位置。在图18D中示出的铰链装置是在图18A中示出的铰链装置旋转大约220度的形式。在该位置,第一从动凸轮64和第二从动凸轮65在主动凸轮63的旋转过程中仅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即,第一从动凸轮64和第二从动凸轮65随着主动凸轮63的旋转一起后退和前进。
如前所述,根据主动凸轮63的一对凸轮突起632的位置以及第一从动凸轮64的第一凸轮凹入643的位置和第一从动凸轮64的第二凸轮凹入644的位置,或者根据第二从动凸轮65的凸轮突起651的位置,可在第二壳体以各种角度旋转的过程中将止动力提供给第二壳体。
根据凸轮突起632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以及凸轮凹入643和644的一个或多个位置,铰链装置60可向处于预定旋转角度(例如,处于0°(闭合状态)和180°、处于0°、60°和180°、处于0°、70°和210°或者处于0°、60°、180°和220°)的第二壳体提供止动力。可通过改变凸轮突起632的位置以及凸轮凹入643和644的位置而将止动力提供给处于更多不同的旋转角度的第二壳体。
将参照图19至图23C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70的构造。铰链装置70在除了凸轮部分的结构之外的构造方面与图9中示出的实施例类似。
参照图19、图20及图21,铰链装置70包括铰链壳体71、铰链轴72、包括三个或更多凸轮(第一主动凸轮和第二主动凸轮以及第一从动凸轮和第二从动凸轮)73、74、75和76的凸轮部分(或凸轮构件)以及弹性构件77。更具体地说,铰链装置70具有位于弹性构件77的一侧的第一凸轮部分以及位于弹性构件77的另一侧的第二凸轮部分。第一凸轮部分和第二凸轮部分被设置为关于弹性构件77彼此相对。第一凸轮部分包括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一从动凸轮75。第二凸轮部分也具有第二主动凸轮74和第二从动凸轮76。
铰链壳体71容纳铰链轴72的一部分,并容纳第二主动凸轮74、第一从动凸轮75和第二从动凸轮76以及弹性构件77。弹性构件77在铰链壳体71内被压缩或拉伸,第二主动凸轮74与第一主动凸轮73一起旋转。第一从动凸轮75和第二从动凸轮76随着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的旋转一起沿着铰链轴72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
铰链轴72被插入到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第一从动凸轮75和第二从动凸轮76以及弹性构件77中。铰链轴72被分成两部分720和721。第二主动凸轮74大体上位于铰链轴72的一个区域720中,第二从动凸轮76、弹性构件77、第一从动凸轮75以及第一主动凸轮73大体上位于铰链轴72的另一区域721中。紧固凹槽722形成在铰链轴72的一端。紧固凹槽720用于与紧固件(诸如,E形环79)接合。铰链轴72的一个区域720沿着其外周被切成D形。铰链轴72的另一区域721呈圆柱形。D切割部分和穿过其插入锁止销78的开口724形成在铰链轴72的固定有第一主动凸轮73的另一端723。
弹性构件77围绕铰链轴72的另一区域721装配,并用于提供力,以使第一主动凸轮73与第一从动凸轮75紧密接触并使第二主动凸轮74与第二从动凸轮76紧密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凸轮旋转运动。弹性构件77的一端接触第二从动凸轮76的一侧表面,而弹性构件77的另一端接触第一从动凸轮75。围绕铰链轴72的另一区域721装配的弹性构件77在铰链壳体71的内部被压缩或拉伸。优选为压缩螺旋弹簧的弹性构件77相对于凸轮构件的凸轮运动而运动。
第一凸轮构件包括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一从动凸轮75,第二凸轮构件具有第二主动凸轮74和第二从动凸轮76。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指的是随着图1、图2及图3中示出的第二壳体的旋转一起旋转的凸轮。第一从动凸轮75和第二从动凸轮76指的是在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旋转时沿着铰链轴72前后运动的凸轮。
参照图19和图22A,通过锁止装置将第一主动凸轮73固定到铰链轴72的另一端723。由于第一主动凸轮73固定到图3中示出的第二壳体20并位于铰链壳体71的外部,因此第一主动凸轮73随着第二壳体的旋转一起旋转。第一主动凸轮73是中空的,铰链轴72的另一端723被插入到第一主动凸轮73的内部空间735中。如描述的那样,通过锁止装置将第一主动凸轮73连接到铰链轴72的另一端723。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止销78、形成于第一主动凸轮73中的第一锁止开口734。锁止销78穿过第一锁止开口734被插入。所述锁止装置还具有第二锁止开口724,第二锁止开口724位于铰链轴72的另一端723,锁止销78穿过第二锁止开口724被插入。这两个锁止开口734和724以垂直于铰链轴线A的方式开通。当将锁止销78插入到这两个锁止开口734和724中时,第一主动凸轮73被固定到铰链轴72的另一端723。
第一主动凸轮73包括凸轮主体730和第一中空部分731,第一中空部分731被示出为从凸轮主体73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突出。第一主动凸轮73还具有第二中空部分732,第二中空部分732从第一中空部分731沿着铰链轴线A突出,且第二中空部分732的直径小于第一中空部分731的直径。凸轮主体730、第一中空部分731以及第二中空部分732相对于彼此一体地形成。第二中空部分732相对于第一中空部分731布置。一对凸轮突起733形成在第一中空部分731的一个表面上,面对第一从动凸轮75并用于产生凸轮运动。凸轮突起733在第一中空部分731的所述一个表面上从外周朝着中央延伸,从而凸轮突起733接触第二中空部分732的外周表面。
第二主动凸轮74包括凸轮主体740和中空部分741,中空部分741从凸轮主体74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随着第二壳体的旋转,第二主动凸轮74与第一主动凸轮73一起旋转。第二主动凸轮74固定在铰链轴72的一个区域720中,并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成形为与铰链轴72的所述一个区域720对应或者匹配。即,随着铰链轴72的一个区域720被插入到第二主动凸轮74中,第二主动凸轮74就随铰链轴72的旋转一起旋转,并与铰链壳体的一侧表面接触。一对凸轮突起742形成在第二主动凸轮74的凸轮主体740的一个表面上。凸轮突起742具有与第一主动凸轮73的凸轮突起733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可被制造成从凸轮主体740的外周朝着凸轮主体740的中央延伸。第二主动凸轮74的凸轮突起742在面对凸轮突起733的同时与凸轮突起733一起作相似的旋转运动。
参照图19和图22B,第一从动凸轮75和第二从动凸轮76是设置在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之间的凸轮构件,并用于与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产生旋转运动。
第一从动凸轮75是设置在第一主动凸轮73和弹性构件77之间的凸轮构件,面对第一主动凸轮73并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第一从动凸轮75是中空的。第一从动凸轮75的一个凸轮表面751面对第一主动凸轮73,而第一从动凸轮75的另一凸轮表面752面对弹性构件77。铰链轴72被插入到第一从动凸轮75中。因此,随着第一主动凸轮73的旋转,第一从动凸轮75沿着铰链轴72的长度方向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凸轮凹入753成对地形成在第一从动凸轮75的一个凸轮表面751上,以与第一主动凸轮73的一对凸轮突起733产生旋转运动。可提供各种旋转角度。
第二从动凸轮76是设置在第二主动凸轮74和弹性构件77之间的凸轮构件,第二从动凸轮76被布置为面对第二主动凸轮74,并用于产生旋转运动。第二从动凸轮76是中空的。第二从动凸轮76的一个凸轮表面761面对第二主动凸轮74,而第二从动凸轮76的另一凸轮表面762面对弹性构件77。铰链轴72被插入到第二从动凸轮76中。因此,随着第二主动凸轮74的旋转,第二从动凸轮76沿着铰链轴72的长度方向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凸轮凹入763成对地形成在第二从动凸轮76的一个凸轮表面761上,以与第二主动凸轮74的一对凸轮突起742产生旋转运动。
参照图20和图21,当通过紧固件(例如,E形环79)将铰链装置的部件固定在铰链壳体(未示出)中时,第一从动凸轮75和第二从动凸轮76设置在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之间,并通过弹性构件77分别与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接触。第一主动凸轮73设置在铰链壳体的外部。
将参照图23A、图23B及图23C非常详细地描述铰链装置的操作。图23A示出了当接入终端闭合时,即,当便携式终端的第二壳体(在图1、图2及图3中示出),具体为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处于0°旋转角度时铰链装置的操作。凸轮突起733位于凸轮凹入753中,且凸轮突起742位于离开凸轮凹入763的位置。
当如图23A中所示的第二壳体旋转130°时,铰链装置置于图23B中示出的位置。凸轮突起733从凸轮凹入753中移开,且凸轮突起742位于凸轮凹入763中。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一起旋转,第一从动凸轮75和第二从动凸轮76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且弹性构件77被压缩。
当第二壳体进一步旋转50°时,铰链装置置于图23C中示出的位置。图23C的铰链装置从图23A的位置旋转大约180°,并因此处于图23A的状态下。
在铰链装置的上述操作中,根据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的旋转,第一从动凸轮75和第二从动凸轮76沿着铰链轴线A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并且弹性构件77被压缩。
如前所述,在第二壳体以各种角度旋转的过程中,可将止动力提供给第二壳体。这可取决于第一主动凸轮73的凸轮突起733的位置和第二主动凸轮74的凸轮突起742的位置或者取决于第一从动凸轮75的凸轮凹入753的位置和第二从动凸轮76的凸轮凹入763的位置。在铰链装置操作时产生凸轮运动的过程中,第一主动凸轮73和第二主动凸轮74关于第一从动凸轮75和第二从动凸轮76对称地设置,这四个凸轮构件73、74、75和76作凸轮运动。因此,凸轮构件73、74、75和76可稳定地操作,并可提高铰链装置的耐久性。
根据凸轮突起733和742的位置以及凸轮凹入753和763的位置,铰链装置70可向处于各种旋转角度(例如,处于0°(闭合状态)、60°和180°)的第二壳体提供止动力。另外,可通过改变凸轮突起733和742的位置以及凸轮凹入753和763的位置而将止动力提供给处于更多不同的旋转角度(在0°和180°之间)的第二壳体。
将参照图24至图27B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80的构造。参照图24、图25及图26,铰链装置80包括铰链壳体81、铰链轴82、主动凸轮83、从动凸轮84以及弹性构件85。
铰链壳体81沿着铰链轴线A容纳铰链轴82、从动凸轮84以及弹性构件85。主动凸轮83设置在铰链壳体81的外部。利用容纳在铰链壳体81中的这些部件,弹性构件85在铰链壳体81内被压缩或拉伸,从动凸轮84随主动凸轮83的旋转一起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
铰链轴82被插入到主动凸轮83、从动凸轮84以及弹性构件85中。
弹性构件85围绕铰链轴82装配,用于供应力,以使主动凸轮83与从动凸轮84紧密接触,并因此能够实现凸轮旋转运动。弹性构件85的一端接触铰链壳体81的一侧表面,弹性构件85的另一端接触从动凸轮84。优选为压缩螺旋弹簧的弹性构件85基于凸轮运动在铰链壳体81的内部被压缩或拉伸。
主动凸轮83是随第二壳体的旋转一起旋转的凸轮,从动凸轮84是根据主动凸轮83的旋转沿着铰链轴82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的凸轮。
参照图24和图27A,主动凸轮83是中空的,铰链轴82的一端被插入到主动凸轮83的内部空间中。主动凸轮83具有凸轮主体830和中空部分831,中空部分831从凸轮主体83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突出。凸轮主体830和中空部分831相对于彼此一体地形成。单个凸轮突起832形成在中空部分831的一个表面上,面对从动凸轮84并用于作凸轮运动。单个凸轮突起832在中空部分831的所述一个表面上从外周朝着中央延伸。
参照图24和图27B,从动凸轮84是中空的凸轮构件,从动凸轮84作凸轮旋转运动并面对主动凸轮83。从动凸轮84的一个凸轮表面841面对主动凸轮83并与主动凸轮83紧密接触,而从动凸轮84的另一凸轮表面842面对弹性构件85。随着主动凸轮83的旋转,从动凸轮84沿着铰链轴82的长度方向以线性往复运动的方式前后运动。多个凸轮凹入843形成在从动凸轮84的一个凸轮表面841上,以与主动凸轮83的单个凸轮突起832产生凸轮运动。单个凸轮突起832容纳在凸轮凹入843中或者从凸轮凹入843中移开。如果单个凸轮突起832完全容纳在凸轮凹入843中,则给第二壳体提供止动力。单个凸轮突起832和多个凸轮凹入843可形成在除了图27A和图27B中示出的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
参照图25和图26,从动凸轮84通过弹性构件85与主动凸轮83紧密接触。随着主动凸轮83的旋转,从动凸轮84前进或后退,并且弹性构件85被压缩或拉伸。
根据凸轮突起832和凸轮凹入843的位置,铰链装置80可向处于各种旋转角度的第二壳体提供止动力。例如,可将止动力提供给处于0°(闭合状态)和180°、处于0°、60°和180°、处于0°、70°和210°或者处于0°、60°、180°和220°的第二壳体。如上所述,可通过改变凸轮突起832和凸轮凹入843的位置而将止动力提供给处于更多不同的旋转角度(在0°和360°之间)的第二壳体。
从本公开的上面的描述清楚的是,尽管无限制地重复便携式终端的打开操作和闭合操作,但是本公开的铰链装置仍更加稳定地操作。特别地,铰链装置具有增加的寿命,从而提高了便携式终端的质量。
虽然已经参照本公开的实施例具体地显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21)

1.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40)包括:
铰链壳体(41);
铰链轴(42),容纳在铰链壳体(41)中;
凸轮部分,围绕铰链轴(42)装配并具有多个凸轮构件(43、44和45),所述多个凸轮构件用于作凸轮运动;
弹性构件(46),围绕铰链轴(42)装配,用于使所述多个凸轮构件(43、44和45)彼此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凸轮部分包括:
第一主动凸轮(43),通过锁止装置连接到铰链轴(42)的一端,用于旋转;
第二主动凸轮(44),位于铰链轴(42)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主动凸轮(44)用于与第一主动凸轮(43)一起旋转并沿着铰链轴(42)作线性往复运动;
从动凸轮(45),设置在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之间,其中,从动凸轮(45)用于随着与第一主动凸轮(43)和第二主动凸轮(44)的凸轮旋转运动而沿着铰链轴(42)作线性往复运动,
弹性构件(46)设置在铰链壳体(41)和第二主动凸轮(4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动凸轮(45)的一个凸轮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凸轮凹入(453),在从动凸轮(45)的另一凸轮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凸轮凹入(4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轮凹入(453)与第二凸轮凹入(452)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动凸轮(43)包括:
中空的凸轮主体(430);
第一中空部分(431),从中空的凸轮主体(43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
第二中空部分(432),从第一中空部分(431)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第二中空部分(432)的直径小于第一中空部分(431)的直径;
第一单个凸轮突起(433),形成在第一中空部分(431)的一个表面上,能够容纳在从所述多个第一凸轮凹入(453)中选择的相应的第一凸轮凹入(453)中或者从所述第一凸轮凹入(453)中移开,
其中,第二主动凸轮(44)包括:
中空的凸轮主体(440);
中空部分(441),从凸轮主体(44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
第二单个凸轮突起(442),形成在凸轮主体(440)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并且能够容纳在从所述多个第二凸轮凹入(452)中选择的相应的第二凸轮凹入(452)中或者从所述第二凸轮凹入(452)中移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便携式终端处于闭合位置,则第一单个凸轮突起(433)和第二单个凸轮突起(442)关于从动凸轮(45)总体上对称地设置在选择的第一凸轮凹入(453)和选择的第二凸轮凹入(452)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
第一锁止开口(434),形成于第一主动凸轮(43)的凸轮主体(430)中,以垂直于铰链轴线(A)开通;
第二锁止开口(423),形成于铰链轴(42)的所述一端,以垂直于铰链轴线(A)开通;
锁止销(48),被插入到第一锁止开口(434)和第二锁止开口(423)中,其中,锁止销(48)用于将第一主动凸轮(43)固定到铰链轴(42)的所述一端。
7.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包括:
铰链壳体(51);
铰链轴(52),位于铰链壳体(51)中;
凸轮部分,围绕铰链轴(52)装配并具有多个凸轮构件(53、54、55和56),其中,所述多个凸轮构件用于作凸轮运动;
弹性构件(57),围绕铰链轴(52)装配,其中,所述弹性构件(57)用于使所述多个凸轮构件(53、54、55和56)彼此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凸轮部分包括:
第一凸轮构件(53和55),设置在铰链轴(52)的一端;
第二凸轮构件(54和56),位于铰链轴(52)的另一端,
弹性构件(57)设置在第一凸轮构件(53和55)和第二凸轮构件(54和56)之间,第一凸轮构件(53和55)和第二凸轮构件(54和56)作凸轮旋转运动,并关于弹性构件(57)彼此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轮构件(53和55)与第二构件凸轮(54和56)关于弹性构件(57)基本上对称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轮构件(53和55)包括:
第一主动凸轮(53),通过锁止装置固定到铰链轴(52)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主动凸轮(53)用于旋转;
第一从动凸轮(55),面对第一主动凸轮(53),其中,第一从动凸轮(55)用于随着与第一主动凸轮(53)的旋转一起进行的凸轮运动而沿着铰链轴(52)作线性往复运动,
其中,第二凸轮构件(54和56)包括:
第二主动凸轮(54),连接到铰链轴(52)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主动凸轮(53)一起旋转;
第二从动凸轮(56),面对第二主动凸轮(54),用于随着与第二主动凸轮(54)的旋转一起进行的凸轮运动而沿着铰链轴(52)作线性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从动凸轮(55)具有多个第一凸轮凹入(553),所述多个第一凸轮凹入(553)位于第一从动凸轮(55)的面对第一主动凸轮(53)的表面上,第二从动凸轮(56)具有多个第二凸轮凹入(563),所述多个第二凸轮凹入(563)位于第二从动凸轮(56)的面对第二主动凸轮(54)的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轮凹入(553)与第二凸轮凹入(563)关于弹性构件(57)对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凸轮(53)包括:
中空的凸轮主体(530);
第一中空部分(531),从中空的凸轮主体(53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
第二中空部分(532),从第一中空部分(531)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第二中空部分(532)的直径小于第一中空部分(531)的直径;
第一单个凸轮突起(533),形成在第一中空部分(531)的一个表面上,其中,第一单个凸轮突起(533)能够容纳在从所述多个第一凸轮凹入(553)中选择的相应的第一凸轮凹入(553)中或者从所述第一凸轮凹入(553)中移开,
其中,所述第二主动凸轮(54)包括:
中空的凸轮主体(540);
中空部分(542),从凸轮主体(54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
第二单个凸轮突起(541),形成在凸轮主体(540)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单个凸轮突起(541)能够容纳在从所述多个第二凸轮凹入(563)中选择的相应的第二凸轮凹入(563)中或者从所述第二凸轮凹入(563)中移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便携式终端处于闭合位置,则第一单个凸轮突起(533)和第二单个凸轮突起(541)关于第一从动凸轮(55)和第二从动凸轮(56)总体上对称地设置在选择的第一凸轮凹入(553)和选择的第二凸轮凹入(563)中。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从动凸轮(55)具有成对的多个第一凸轮凹入,所述成对的多个第一凸轮凹入位于第一从动凸轮(55)的面对第一主动凸轮(53)的表面上,第二从动凸轮(56)具有成对的多个第二凸轮凹入,所述成对的多个第二凸轮凹入位于第二从动凸轮(56)的面对第二主动凸轮(54)的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凸轮(53)包括:
中空的凸轮主体(530);
第一中空部分(531),从中空的凸轮主体(53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
第二中空部分(532),从第一中空部分(531)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第二中空部分(532)的直径小于第一中空部分(531)的直径;
一对第一单个凸轮突起(533),形成在第一中空部分(531)的一个表面上,并且能够容纳在从所述成对的多个第一凸轮凹入中选择的相应的第一凸轮凹入中或者从所述第一凸轮凹入中移开,
其中,第二主动凸轮(54)包括:
中空的凸轮主体(540);
中空部分(542),从凸轮主体(54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
一对第二单个凸轮突起(541),形成在凸轮主体(540)的所述一个表面上,能够容纳在从所述成对的多个第二凸轮凹入中选择的相应的第二凸轮凹入中或者从所述第二凸轮凹入中移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
第一锁止开口(534),形成于第一主动凸轮(53)的凸轮主体(530)中,以垂直于铰链轴线(A)开通;
第二锁止开口(524),形成于铰链轴(52)的所述一端,以垂直于铰链轴线(A)开通;
锁止销(58),被插入到第一锁止开口(534)和第二锁止开口(524)中,其中,锁止销(58)用于将第一主动凸轮(53)固定到铰链轴(52)的所述一端。
17.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包括:
铰链壳体(61);
铰链轴(62),容纳在铰链壳体(61)中;
凸轮部分,围绕铰链轴(62)装配并具有多个凸轮构件(63、64和65),所述多个凸轮构件(63、64和65)用于作凸轮运动;
弹性构件(66),围绕铰链轴(62)装配,用于使所述多个凸轮构件(63、64和65)彼此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凸轮部分包括:
主动凸轮(63),位于铰链轴(62)的一端,用于旋转;
第一从动凸轮(64),面对主动凸轮(63),用于沿着铰链轴(62)作线性往复运动或者围绕铰链轴(62)旋转;
第二从动凸轮(65),面对第一从动凸轮(64),用于随着与第一从动凸轮(64)的凸轮运动而沿着铰链轴(62)作线性往复运动,
弹性构件(66)设置在铰链壳体(61)和第二从动凸轮(65)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从动凸轮(64)具有至少一对第一凸轮凹入(643),所述至少一对第一凸轮凹入(643)位于第一从动凸轮(64)的面对主动凸轮(63)的表面上,第一从动凸轮(64)还具有至少一对第二凸轮凹入(644),所述至少一对第二凸轮凹入(644)位于第一从动凸轮(64)的面对第二从动凸轮(65)的表面上,第二凸轮凹入(644)与第一凸轮凹入(643)不对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凸轮(63)包括:
中空的凸轮主体(630);
中空部分(631),从中空的凸轮主体(630)的一个表面沿着铰链轴线(A)延伸;
一对凸轮突起(632),形成在中空部分(631)的一个表面上,并且能够容纳在从所述至少一对第一凸轮凹入(643)中选择的相应的第一凸轮凹入(643)中或者从所述第一凸轮凹入中移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便携式终端处于闭合状态,则主动凸轮(63)与第二从动凸轮(65)关于第一从动凸轮(64)不对称地设置。
21.一种便携式终端中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包括:
铰链壳体(81);
铰链轴(82),容纳在铰链壳体(81)中;
凸轮部分,围绕铰链轴(82)装配并具有多个凸轮构件(83和84),所述多个凸轮构件(83和84)用于作凸轮运动;
弹性构件(85),围绕铰链轴(82)装配,用于使所述多个凸轮构件(83和84)彼此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凸轮部分包括:
主动凸轮(83),设置在铰链轴(82)的一端,用于旋转;
从动凸轮(84),面对主动凸轮(83),用于随着与主动凸轮(83)的凸轮运动而沿着铰链轴(82)作线性往复运动,
弹性构件(85)置于铰链壳体(81)和从动凸轮(84)之间,
其中,主动凸轮(83)具有单个凸轮突起(832),从动凸轮(84)具有多个凸轮凹入(843)。
CN201210127102.0A 2011-04-26 2012-04-26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 Active CN102761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39241 2011-04-26
KR1020110039241A KR101804576B1 (ko) 2011-04-26 2011-04-26 휴대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1634A true CN102761634A (zh) 2012-10-31
CN102761634B CN102761634B (zh) 2016-12-21

Family

ID=4705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7102.0A Active CN102761634B (zh) 2011-04-26 2012-04-26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01249B2 (zh)
KR (1) KR101804576B1 (zh)
CN (1) CN10276163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8043A (zh) * 2018-10-30 2019-03-29 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门铰链组件的冷柜
TWI683953B (zh) * 2017-11-24 2020-02-01 日商菅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
CN112888867A (zh) * 2018-12-28 2021-06-01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铰链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75155B1 (ko) * 2010-12-01 2017-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의 스위블 힌지 장치
KR101856780B1 (ko) * 2011-07-13 2018-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이축 힌지 장치에서 기어 캠 장착 장치
AU2013245560B2 (en) * 2012-10-25 2016-01-07 Lg Electronics Inc. Laundry treatment machine
JP2015032065A (ja) * 2013-07-31 2015-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US9910465B2 (en) 2014-11-11 2018-03-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vered radius hinge
US9625954B2 (en) 2014-11-26 2017-04-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ivot hinge
US9851759B2 (en) 2014-12-31 2017-12-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ivot hinge cover
US10174534B2 (en) 2015-01-27 2019-01-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ivot hinge
US10162389B2 (en) 2015-09-25 2018-12-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vered multi-axis hinge
US11794650B2 (en) * 2016-06-10 2023-10-24 SMR Patents S.à.r.l. Folding joint for rear view display device
TWM536198U (zh) * 2016-08-24 2017-02-01 First Dome Corp 雙軸式傳動裝置及傳動模組
US10437293B2 (en) 2016-09-23 2019-10-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axis hinge
EP3521646B1 (en) * 2016-09-30 2021-12-22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Rotating part hinge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220094803A1 (en) * 2019-05-15 2022-03-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inge assemblies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es
CN112738308B (zh) * 2020-12-30 2023-05-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EP4207144A4 (en) 2021-01-13 2024-03-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003068A1 (en) * 2021-07-01 2023-01-05 Austin Hardware & Supply, Inc. Counterbalance hinge assembly
JP7425154B1 (ja) 2022-10-19 2024-01-30 株式会社オリジン ヒンジ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4913A (zh) * 2000-11-10 2004-02-11 �����Ƹ���ʽ���� 包括多个转矩产生部分的单轴铰接装置
CN1589534A (zh) * 2001-11-21 2005-03-02 Phoenixkorea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
US20090320239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fold hinge assembli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00162526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889428A (zh) * 2007-11-02 2010-11-17 英资莱尔德无线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蜂窝式电话的自动铰接模块
CN201657053U (zh) * 2010-01-06 2010-11-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折叠型便携式终端的任意停顿铰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747A (en) * 1905-05-13 1905-11-07 Albert G Elvin Car-axle box.
FR2771769A1 (fr) * 1997-11-28 1999-06-04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eil telephonique en deux parties reliees par une charniere
TW566817U (en) * 2003-03-11 2003-12-11 Benq Corp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assembly thereof
US7127911B2 (en) * 2003-04-26 2006-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Kimchi refrigerators
JP4079833B2 (ja) * 2003-06-03 2008-04-23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回転規制機構付2軸ヒンジ
KR100735974B1 (ko) * 2003-11-05 2007-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김치냉장고의 도어용 힌지구조
JP4306436B2 (ja) * 2003-12-11 2009-08-05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配線が可能な2軸ヒンジ機構
US7406608B2 (en) * 2004-02-05 2008-07-29 Micron Technology, Inc. Fast and compact circuit for bus inversion
KR200374143Y1 (ko) * 2004-11-08 2005-01-26 한상구 힌지어셈블리
KR100717476B1 (ko) * 2005-10-13 2007-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김치냉장고용 힌지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4913A (zh) * 2000-11-10 2004-02-11 �����Ƹ���ʽ���� 包括多个转矩产生部分的单轴铰接装置
CN1589534A (zh) * 2001-11-21 2005-03-02 Phoenixkorea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
CN101889428A (zh) * 2007-11-02 2010-11-17 英资莱尔德无线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蜂窝式电话的自动铰接模块
US20090320239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fold hinge assembli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00162526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1657053U (zh) * 2010-01-06 2010-11-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折叠型便携式终端的任意停顿铰链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3953B (zh) * 2017-11-24 2020-02-01 日商菅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
US11767694B2 (en) 2017-11-24 2023-09-26 Sugatsune Kogyo Co., Ltd. Hinge
CN109538043A (zh) * 2018-10-30 2019-03-29 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门铰链组件的冷柜
CN112888867A (zh) * 2018-12-28 2021-06-01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铰链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01249B2 (en) 2014-04-22
CN102761634B (zh) 2016-12-21
KR20120121321A (ko) 2012-11-05
KR101804576B1 (ko) 2017-12-04
US20120272481A1 (en) 201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1634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
KR200439610Y1 (ko) 휴대단말기용 힌지식 덮개 개폐장치
CN109871067B (zh) 转轴模块与电子装置
US9069531B2 (en) Portable device and mobile phone with double hinge torsion bar
US8240007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0685388B1 (ko) 곡형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슬라이딩 장치
US8432677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938855B2 (en) Gear hinge device for portable apparatus
US20050235458A1 (en) Hinge mechanism for foldable radiotelephone
US20070101541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338783B (zh)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JP2005147401A (ja) スライディング/回転タイプ携帯端末機のスライディング/ヒンジ装置
US20100162526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050028776A (ko) 트위스트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힌지장치
US7565717B2 (en) Hinge assembly
KR20120000197A (ko) 2축 힌지 모듈 및 이것이 장착된 휴대단말기
US8520378B2 (en) Swing-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hinge mechanism thereof
KR101833544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슬라이딩/회전 힌지 장치
CN1917524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
US8634548B2 (en) Free-stop hinge apparatus for folding-type mobile phone
US20120162926A1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101004408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자동 힌지장치
KR20070033679A (ko) 휴대폰용 슬라이드/회전 힌지 모듈
US20100064478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034578B1 (ko) 힌지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