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2062B -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2062B
CN102752062B CN201210206484.6A CN201210206484A CN102752062B CN 102752062 B CN102752062 B CN 102752062B CN 201210206484 A CN201210206484 A CN 201210206484A CN 102752062 B CN102752062 B CN 1027520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frequency correction
correction channel
ratio
pea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64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2062A (zh
Inventor
付杰尉
邓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64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2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2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2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考虑到检测频率校正信道容易受到噪声和多径干扰的影响,利用不容易受噪声和多径干扰影响的功率谱特性进行分析检测,提高了频率校正信道检测的漏警和虚警性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适于检测频率校正信道时采用。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SM协议里包括了FCCH(Frequency Correction Channel频率校正信道,),该信道主要用于使得终端的本地时钟频率同步到基站的精确频率上。
FCCH具有独特的数据突发格式,对应于FB(频率校正突发,Frequency Correction Burst),在时隙0中传输,它包含148个全0比特。对于GMSK(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调制来说,FB是一段标准的正弦波。GSM系统的比特率为T=270.833kbps,因此FB的频率为T/4,即67.7KHz。FCCH位于控制复帧的第一帧,并恒定占用T0时隙,并在复帧里每10帧就重复发送。
在实际应用中,移动台或其它相关设备有的需要引入侦听功能,通过小区搜索、BCH系统信息解析,获得邻近或者本小区的相关信息。侦听过程中首先即要捕获FCCH,进而完成下行同步解析SCH及BCH。
FCCH检测方法通常可分为三类型:频率、相位及幅度。由于频率通常不容易被噪声干扰,所以经常使用频率检测方法,而FCCH具有的单峰特性为该种方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相位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接收信号中各样本的相位,如果相位是线性增加,可判断接收到信号为正弦波,通过正弦波来判定是否是FCCH,但是该方法受噪声和多径对相位的影响比较大,运算复杂度也比较高。信号幅度很容易被外在环境因素而干扰,因此采用包络检测方法不常被应用中检测FCCH的突发。
美国专利US20050207517A1给出一种基于相位差检测的FCCH搜索和频偏估 计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中,噪声和多径对相位的影响比较大,在低噪声比条件下其准确性比较差。
中国专利CN200710117630给出的FCCH检测方法是对接收信号进行相位翻转,对翻转的信号进行多点连续采样点累加,得到子相关值,对子相关进行FFT运算,第一相关峰的峰值高于捕获门限,则捕获FCCH,该方法中,对盲搜的最大检测要求的80个时隙进行处理计算量大,此外其漏警仍旧比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就是容易受到噪声和多径干扰的影响,FCCH检测的虚警和漏警都比较高,迫切需要一种更高效的FCCH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考虑到检测频率校正信道容易受到噪声和多径干扰的影响,利用不容易受噪声和多径干扰影响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检测,提高了频率校正信道检测的漏警和虚警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包括:
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
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装置,包括:
功率谱计算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
初始判决模块,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优化判决模块,用于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根据所述功率谱进 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现有技术检测FCCH时,容易受到噪声和多径干扰的影响,FCCH检测的虚警和漏警都比较高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考虑到检测频率校正信道容易受到噪声和多径干扰的影响,利用不容易受噪声和多径干扰影响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检测,提高了频率校正信道检测的漏警和虚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装置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频率校正突发功率谱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常规突发的功率谱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 率谱;
可选的,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转换到频域,获得频域信号;其中,所述FFT变换的变换区间长度取值为使得FFT变换的数据在一个时隙突发内。
根据P(K)=|FFT(x(K),N)|2/N2,K=1,2…,N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其中,P(K)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x(K)为FFT变换区间内第K个接收采样信号,N为FFT变换区间长度。
步骤102,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可选的,根据所述功率谱,确定第一功率峰值和第二功率峰值;具体的,当P(K-1)<P(K),并且P(K+1)<P(K)时,根据P-Peak(I)=P(K)确定所述功率谱中所有的功率峰值,其中,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Peak(I)为第Ⅰ个所述功率峰值;确定所述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一功率峰值;确定除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之外的所述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二功率峰值。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峰值和所述第二功率峰值,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具体的,计算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峰值的比值;当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当所述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取值范围为[2,64]。
步骤103,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可选的,根据常规突发既有的凹型功率谱特性和高斯白噪声既有的均匀功率谱特性,将所述功率谱划分为三个频谱区,并计算各个所述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根据R1=P1/P2确定第一比值,其中,R1为所述第一比值,P1为第1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P2为第2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根据R2=P3/P2确定第二比值,其中,R2为所述第二比值,P3为第3个频谱 区的平均功率;
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为[4,64],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为[4,64]。
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为[4,64],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为[1,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通过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通过利用不容易受噪声和多径干扰影响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检测,提高了频率校正信道检测的漏警和虚警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功率谱计算模块201,初始判决模块202,优化判决模块203;
功率谱计算模块201,用于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
可选的,所述功率谱计算模块201中的变换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获得频域信号;
所述功率谱计算模块201中的功率谱计算单元,用于根据P(K)=|FFT(x(K),N)|2/N2,K=1,2…,N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其中,P(K)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x(K)为FFT变换区间内第K个接收采样信号,N为FFT变换区间长度。
初始判决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初始判决模块202中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谱,确定第一功率峰值和第二功率峰值;所述初始判决模块202中的判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峰值和所述第二功率峰值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优化判决模块203,用于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优化判决模块203中的计算单元,根据常规突发既有的凹型功率谱特性和高斯白噪声既有的均匀功率谱特性,将所述常规突发的功率谱划分为三个频谱区,并计算各个所述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203中的第一比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R1=P1/P2确定第一比值,其中,R1为所述第一比值,P1为第1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P2为第2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203中的第二比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R2=P3/P2确定第二比值,其中,R2为所述第二比值,P3为第3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203中的第一判决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203中的第二判决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203中的第三判决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203中的第四判决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装置,通过功率谱计算模块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初始判决模块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以及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优化判决模块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通过利用不容易受噪声和多径干扰影响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检测,提高了FCCH检测的漏警和虚警性能。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可选的,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获得频域信号;具体的,根据y(K)=FFT[x(K),N],K=1,2…N,确定频域信号;其中,y(K)为第K个频域信号,FFT(.)为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x(K)为FFT变换区间内第K个接收采样信号,N表示FFT变换区间长度,例如,N可以为128。
步骤302,根据所述频域信号,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
功率谱用于描述信号功率随频率变化的函数。如图4所示为频率校正突发功率谱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功率谱。可选的,根据P(K)=|y(K)|2/N2,K=1,2…N,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其中,P(K)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从图4可以看到频率校正突发功率谱具有 明显的单峰特性,因此可以利用单峰特性来判断是否检测到FCCH频率校正信道。
步骤303,根据所述功率谱,确定第一功率峰值和第二功率峰值;
可选的,当P(K-1)<P(K),并且P(K+1)<P(K)时,根据P-Peak(I)=P(K)确定所述功率谱中所有的功率峰值,其中,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Peak(I)为第Ⅰ个所述功率峰值。
确定所述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一功率峰值;具体的,根据Pfirst-Pest=max[P-Peat(I)]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峰值,其中,Pfirst-Pest为所述第一功率峰值,max[P-Peat(I)]表示取所有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
确定除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之外的所述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二功率峰值。具体的,根据Psecond-Pest=max[P-Peat(I)′]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峰值,其中,Pfsecond-Pest为所述第二功率峰值,max[P-Peat(I)′]表示取除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之外的所有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
步骤304,计算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峰值的比值;
具体的,根据R′=Pfirst-Pest/Psecond-Pest计算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峰值的比值;其中,R′为所述比值;
步骤305,当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
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64]。
步骤306,当所述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FCCH检测的漏警和虚警性能,进行初次检测FCCH后,进一步的,可以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进行优化分析判定,获得最终的检测结果,具体参见下面步骤。
步骤307,根据常规突发既有的凹型功率谱特性和高斯白噪声既有的均匀功率谱特性,将所述常规突发的功率谱划分为三个频谱区,并计算各个所述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例如,如图5所示,常规突发的功率谱具有凹状频谱特性,因此可以根据此特性将功率谱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频谱区,各频带区间长度为L1,L2,L3,功 率谱的区间长度为L=L1+L2+L3,其中,L=N,即功率谱的区间长度与FFT变换的变换区间长度相同。各频谱区的平均功率分别为:
P 1 = 1 L 1 Σ k = 1 L 1 P ( k ) ; P 2 = 1 L 2 Σ k = L 1 + 1 L 1 + L 2 P ( K ) ; P 3 = 1 L 3 Σ k = L 1 + L 2 + 1 L P ( K ) .
步骤308,根据R1=P1/P2确定第一比值,其中,R1为所述第一比值,P1为第1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P2为第2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以及根据R2=P3/P2确定第二比值,其中,R2为所述第二比值,P3为第3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步骤309,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可选的,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4,64],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取值范围可以为[4,64]。
步骤310,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步骤311,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4,64],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4]。
步骤312,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通过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通过利用不容易受噪声和多径干扰影响的 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检测,提高了FCCH检测的漏警和虚警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功率谱计算模块601,变换单元6011,功率谱计算单元6012,初始判决模块602,确定单元6021,功率峰值确定子单元60211,第一功率峰值确定子单元60212,第二功率峰值确定子单元60213,判决单元6022,计算子单元60221,第一判决子单元60222,第二判决子单元60223,优化判决模块603,计算单元6031,第一比值确定单元6032,第二比值确定单元6033,第一判决单元6034,第二判决单元6035,第三判决单元6036,第四判决单元6037;
功率谱计算模块601,用于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谱计算模块601中的变换单元6011,用于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获得频域信号。
所述功率谱计算模块601中的功率谱计算单元6012,用于根据P(K)=|FFT(x(K),N)|2/N2,K=1,2…,N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其中,P(K)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x(K)为FFT变换区间内第K个接收采样信号,N为FFT变换区间长度。
初始判决模块602,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功率谱,所述初始判决模块602中的确定单元6021,用于确定第一功率峰值和第二功率峰值;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峰值和所述第二功率峰值进行单峰特性判决,所述初始判决模块602中的判决单元6022,用于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具体的,确定第一功率峰值和第二功率峰值时,所述确定单元6021中的功率峰值确定子单元60211,用于当P(K-1)<P(K),并且P(K+1)<P(K)时,根据P-Peak(I)=P(K)确定所述功率谱中所有的功率峰值,其中,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Peak(I)为第Ⅰ个所述功率峰值;
所述确定单元6021中的第一功率峰值确定子单元60212,用于确定所述功 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一功率峰值;
所述确定单元6021中的第二功率峰值确定子单元60213,用于确定除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之外的所述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二功率峰值。
具体的,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时,所述判决单元6022中的计算子单元60221,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峰值的比值;
所述判决单元6022中的第一判决子单元60222,用于当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其中,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64];
所述判决单元6022中的第二判决子单元60223,用于当所述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
优化判决模块603,用于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优化判决模块603中的计算单元6031,根据常规突发既有的凹型功率谱特性和高斯白噪声既有的均匀功率谱特性,将所述常规突发的功率谱划分为三个频谱区,并计算各个所述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603中的第一比值确定单元6032,用于根据R1=P1/P2确定第一比值,其中,R1为所述第一比值,P1为第1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P2为第2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603中的第二比值确定单元6033,用于根据R2=P3/P2确定第二比值,其中,R2为所述第二比值,P3为第3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603中的第一判决单元6034,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可选的,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4,64],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取值范围可以为[4,64]。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603中的第二判决单元6035,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 频率校正信道;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603中的第三判决单元6036,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4,64],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4]。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603中的第四判决单元6037,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装置,通过变换模块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初始判决模块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以及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优化判决模块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通过利用不容易受噪声和多径干扰影响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检测,计算量较小并且提高了FCCH检测的漏警和虚警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
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所述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包括:
根据常规突发的凹型功率谱特性和高斯白噪声的均匀功率谱特性,将所述功率谱划分为三个频谱区,并计算各个所述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根据R1=P1/P2确定第一比值,其中,R1为所述第一比值,P1为第1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P2为第2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根据R2=P3/P2确定第二比值,其中,R2为所述第二比值,P3为第3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包括:
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获得频域信号;
根据P(K)=|FFT(x(K),N)|2/N2,K=1,2…,N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
其中,P(K)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x(K)为FFT变换区间内第K个接收采样信号,N为FFT变换区间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功率谱,确定第一功率峰值和第二功率峰值;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峰值和所述第二功率峰值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功率谱,确定第一功率峰值和第二功率峰值包括:
当P(K-1)<P(K),并且P(K+1)<P(K)时,根据P-Peak(I)=P(K)确定所述功率谱中所有的功率峰值,其中,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Peak(I)为第I个所述功率峰值;
确定所述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一功率峰值;
确定除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之外的所述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二功率峰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峰值和所述第二功率峰值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峰值的比值;
当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
当所述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
6.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谱计算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
初始判决模块,根据所述功率谱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优化判决模块,用于利用常规突发及噪声的功率谱特性,对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进行优化分析,确定目标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所述优化判决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常规突发既有的凹型功率谱特性和高斯白噪声既有的均匀功率谱特性,将所述功率谱划分为三个频谱区,并计算各个所述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第一比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R1=P1/P2确定第一比值,其中,R1为所述第一比值,P1为第1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P2为第2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第二比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R2=P3/P2确定第二比值,其中,R2为所述第二比值,P3为第3个频谱区的平均功率;
第一判决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第二判决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二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三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第三判决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第四判决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为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以及所述第一比值不大于预设第四单峰门限值,并且所述第二比值不小于预设第五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所述频率校正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谱计算模块包括:
变换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采样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获得频域信号;
功率谱计算单元,用于根据P(K)=|FFT(x(K),N)|2/N2,K=1,2…,N计算所述频域信号的功率谱;其中,P(K)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x(K)为FFT变换区间内第K个接收采样信号,N为FFT变换区间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判决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谱,确定第一功率峰值和第二功率峰值;
判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峰值和所述第二功率峰值进行单峰特性判决,确定初始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功率峰值确定子单元,用于当P(K-1)<P(K),并且P(K+1)<P(K)时,根据P-Peak(I)=P(K)确定所述功率谱中所有的功率峰值,其中,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K+1)为所述功率谱中第(K+1)个频率分量的功率谱,P-Peak(I)为第I个所述功率峰值;
第一功率峰值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一功率峰值;
第二功率峰值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除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之外的所述功率峰值中最大的功率峰值为所述第二功率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决单元包括:
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功率峰值与所述第二功率峰值的比值;
第一判决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
第二判决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值不大于预设第一单峰门限值时,则没有检测到频率校正信道。
CN201210206484.6A 2012-06-20 2012-06-20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752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6484.6A CN102752062B (zh) 2012-06-20 2012-06-20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6484.6A CN102752062B (zh) 2012-06-20 2012-06-20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062A CN102752062A (zh) 2012-10-24
CN102752062B true CN102752062B (zh) 2015-04-29

Family

ID=47031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6484.6A Active CN102752062B (zh) 2012-06-20 2012-06-20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20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525B (zh) * 2013-07-18 2015-04-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超外差接收分析仪器通道输出电平的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0471018B (zh) * 2019-09-19 2021-12-24 中南大学 一种频谱校正方法
CN113253214B (zh) * 2021-04-23 2022-07-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信道间的相位校正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04C (zh) * 1995-06-27 2003-01-08 索尼公司 具有校准误差的控制信号检测方法及其用户单元
CN101330315A (zh) * 2007-06-20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频率校正信道捕获方法、装置及频偏估计方法、装置
CN100534007C (zh) * 2001-03-20 2009-08-26 萨基姆公司 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56272A (zh) * 2009-11-11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频率搜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2971B2 (en) * 2006-07-21 2010-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lse channel det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045120B (zh) * 2010-10-29 2013-11-13 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周界系统的振动信号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04C (zh) * 1995-06-27 2003-01-08 索尼公司 具有校准误差的控制信号检测方法及其用户单元
CN100534007C (zh) * 2001-03-20 2009-08-26 萨基姆公司 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30315A (zh) * 2007-06-20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频率校正信道捕获方法、装置及频偏估计方法、装置
CN102056272A (zh) * 2009-11-11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频率搜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062A (zh) 201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iang et al. Transparent cross-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over data traffic
CN101473620B (zh) Ofdm通信系统中利用同步信道获得邻近小区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US8457162B2 (en) Packet detection
EP1210803B1 (en) Determination of data rate, based on power spectral density estimates
CN104661287A (zh) 一种支持多模的并行多通道快速扫频方法及系统
US2014007892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798675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initial synchronization of termi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752062B (zh) 一种检测频率校正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17361A (zh) 基站间干扰检测方法及基站
US7555090B2 (en) Communication channel detector and channel detection method
KR20040082043A (ko) 재차 상관과 2차 첨두치 비교로 심볼 시간을 동기화 하는무선 랜 시스템의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수신기 및 그심볼 동기화 방법
US11070246B2 (en)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
CN1953609A (zh) Td-scdma系统中小区初始搜索时的精准接入方法
CN102123431B (zh) 应用于gsm系统的时隙同步和时隙功率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869091B (zh) 一种确定定位参考信号到达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42384A (zh) 干扰定位及处理方法、系统
CN114630268A (zh) 一种基于tdoa与css技术的测距方法
US2014000346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026390A (zh) 一种准确判定下行同步时隙的方法
CN100574482C (zh) 一种下行同步导频时隙的搜索方法
CN101198139B (zh) Td-scdma终端及其进行同频干扰小区信息实时检测的方法
US7720131B2 (en) Iterative pilot-aided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and C/I measurement for TDMA signal with offset larger than nyquist frequency of the reference symbol rate
CN104333443B (zh) 一种捕获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41462A (zh) 一种信号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17979423B (zh) 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6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5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Shenzhou Road, No. 10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