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0506A - 扫描仪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扫描仪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0506A
CN102750506A CN2012100867402A CN201210086740A CN102750506A CN 102750506 A CN102750506 A CN 102750506A CN 2012100867402 A CN2012100867402 A CN 2012100867402A CN 201210086740 A CN201210086740 A CN 201210086740A CN 102750506 A CN102750506 A CN 102750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view data
reads
symbol
differenti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67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0506B (zh
Inventor
北川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50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0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0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0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6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including quality enhancement ste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扫描仪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本发明的扫描仪装置具备:扫描仪部,其扫描符号来取得图像数据;判别部,其判别从所述扫描仪部到所述符号的读取距离是否为近距离;以及解码部,其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近距离时,设定增大图像数据相对于用于判定所述符号的尺寸的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减少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远距离时,设定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增加所述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所述设定来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解码。

Description

扫描仪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仪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使用激光扫描1维条形码的扫描仪装置。该扫描仪装置使用预定的阈值,对横向摆动地射出激光并接收由条形码反射的反射光而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由此来扫描条形码。
在条形码的读取中,要求提高读取响应使其成为高速,以及提高解码的正确性。为了提高解码的读取响应,在具有防止二次读取功能的扫描仪装置中,已知在由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变化到预定值时故意地判断为二次读取,进行图像数据的解码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147403号公报)。
此外,已知为了提高解码的读取响应,将图像数据变更为比特数少的BCD码来进行解码的扫描仪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7-49919号公报)。
此外,已知为了提高解码的正确性,针对每个字符(character)修正阈值,并使用修正后的阈值来对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的扫描仪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9-6885号公报)。
此外,已知为了提高解码的正确性,在条(bar)宽度小于预定宽度、读取距离远时不进行图像数据的解码的扫描仪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6-12514号公报)。这是由于当读取距离远时,解码的正确性降低。
但是,在现有的扫描仪装置中,无法对应于符号的读取距离,使读取响应以及解码的正确性变得恰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对应于符号的读取的距离,使读取响应以及解码的正确性变得恰当。
本发明的扫描仪装置具备:扫描仪部,其扫描符号来取得图像数据;判别部,其判别从所述扫描仪部到所述符号的读取距离是否为近距离;以及解码部,其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近距离时,设定增大图像数据相对于用于判定所述符号的尺寸的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减少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远距离时,设定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增加所述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所述设定来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解码。
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由在扫描仪装置中使用的计算机读取,对执行计算机处理的命令进行编码,所述计算机处理包含以下步骤:扫描步骤,其扫描符号来取得图像数据;判别步骤,其判别从所述扫描仪部到所述符号的读取距离是否为近距离;以及解码步骤,其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近距离时,设定增大图像数据相对于用于判定所述符号的尺寸的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减少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远距离时,设定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增加所述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所述设定来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解码。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应于符号的读取距离,使读取响应以及解码的正确性变得恰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扫描仪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扫描仪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3后续的第一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条形码开始位置解析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条形码结束位置解析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最小单元宽度解析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解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解码处理的4值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扫描仪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第二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按顺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扫描仪装置10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扫描仪部18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扫描仪装置10是读取管理作为读取对象物的符号、即一维条形码的手持终端。扫描仪装置10例如在仓库或小商店的店铺中使用。例如对在仓库或店铺等中排列的商品附加了条形码。
扫描仪装置10具备判别部、作为解码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1、操作部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3、显示部14、ROM(ReadOnly Memory)15、无线通信部16、闪速存储器17、扫描仪部18、报知部19、电源部20。除了电源部20以外的扫描仪装置10的各部经由总线21相互连接。
CPU11控制扫描仪装置10的各部。CPU11从ROM15中读出各种程序中的指定的程序然后将其在RAM13中展开,通过与展开的程序的协作来执行各种处理。
CPU11按照第一扫描程序151判别从扫描仪部18到条形码的读取距离是否为近距离,在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近距离时,提高图像数据相对于用于判定所述条形码的单元(element)宽度的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并且减少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此外,CPU11在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远距离时,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并且增多所述对照次数。然后,CPU11根据所述设定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解码。
操作部12具备由文字输入键等各种键构成的键组,向CPU11输出与用户对各键进行的按动输入相对应的操作信息。操作部12至少具有使用扫描仪部18的条形码扫描的触发键。
RAM13是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存储各种数据以及各种程序的工作区域。
显示部14是具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EL(Electro Luminescent)显示器等显示面板的显示部,根据从CPU11输入的显示信息在显示面板上进行各种显示。
ROM15是存储各种数据以及各种程序的只读的半导体存储器。在ROM15中存储了扫描程序151。
无线通信部16是移动电话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部。无线通信部16具有天线、调制部、解调部、信号处理部等,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部16通过信号处理部对要发送的信息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通过调制部对其进行调制后从天线作为无线电波发送给基站。该基站经由通信网络与通信目的地的设备连接。此外,无线通信部16通过解调部对通过天线从基站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通过信号处理部进行信号处理来得到接收信息。如此,无线通信部16经由基站与通信目的地的设备进行通信。无线通信部16可以采用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方式的无线通信部,经由接入点与通信目的地的设备进行通信。
闪速存储器17是以能够读出以及写入的方式存储信息的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
扫描仪部18是按照CPU11的控制信号扫描一维条形码,取得条形码的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输出给CPU11的激光扫描仪部。如图2所示,扫描仪部18具备发光部181、振镜182、受光部183、增益电路184和二值化电路185。
发光部181发出激光L并射出。振镜182按照CPU11的控制信号,通过电动机(省略图示)等进行振动,由此反射从发光部18射出的激光L使其向左右扩展。受光部183是接受通过振镜182反射的激光L实际照射到读取对象物(条形码)而产生的反射光,将其变换为电信号的模块。
增益电路184放大通过受光部183接受的反射光的电信号来使波形最佳化。二值化电路185把通过增益电路184最佳化的电信号变换为作为条形码的图像数据的二值数据,然后输出给CPU11。CPU11对从二值化电路185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
报知部19是根据CPU11的控制来输出蜂鸣音的报知部。控制报知部19以便在条形码扫描成功时输出蜂鸣声。
电源部20是锂电池等二次电池,对扫描仪装置10的各部供给电源。
电池部20也可以是碱性电池等一次电池。
然后,参照图3至图9说明扫描仪装置10的动作。
图3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3后续的第一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条形码开始位置解析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条形码结束位置解析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最小单元宽度解析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一扫描处理的解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解码处理的4值化处理的流程图。
扫描仪装置10执行的第一扫描处理是扫描作为读取对象的条形码来读取信息的处理。预先由用户调整扫描仪装置10的位置以及姿势,以便将读取对象的条形码对准扫描仪部18的激光的射出方向。更具体地说,将扫描仪部18的激光的振幅方向对准条形码的长度方向。
在此,说明读取条形码中包含的各字符由6条单元(3条黑条(black bar)以及3条空白(white space))构成的标准、即Code128的条形码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可以读取在条形码中包含的各字符由Code128以外的6条单元构成的标准、或各字符由6条以外的条数的单元构成的标准的条形码。
在扫描仪装置10中,以用户按下了操作部12的条形码扫描的触发按钮为触发,CPU11通过与从ROM15读出并在RAM13中展开的第一扫描程序151协作来执行第一扫描处理。CPU11在开始第一扫描处理的同时,开始计时器的计数。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首先,CPU11根据计时器的计数值判别是否从扫描处理开始经过了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而超时(步骤S11)。该预定时间是用于结束扫描处理的超时的时间。在超时的情况下(步骤S11:是),第一扫描处理结束。
在没有超时的情况下(步骤S11:否),CPU11从扫描仪部18完成条形码的图像数据的取得(步骤S12)。设图像数据具有从条形码的图像的左侧向右侧排列的黑条以及空白的各数据宽度的数组(array)Dat[0],Dat[1],Dat[2]......。例如,条形码的左侧的空白的数据宽度成为数组Dat[0],条形码最左侧的黑条的数据宽度成为数组Dat[1]。
然后,CPU11关于在步骤S12中取得的条形码的图像数据,开始进行条形码开始位置解析处理(步骤S13)。
在此,参照图5进行步骤S13的条形码开始位置解析处理的说明。首先,CPU11对图像数据的条形码开始位置(条形码的左端的黑条位置)的变量Pos1设定1(步骤S41)。
然后,CPU11判别变量Pos1+1是否小于图像数据的全部单元的条数DatNum(步骤S42)。在步骤S42中,判别变量Pos1+1是没有超过图像数据的条形码的右端从而正常,还是超过图像数据的条形码的右端从而异常。
在Pos1+1<DatNum时(步骤S42:是)为正常,CPU11判别数组Dat[Pos1+1]×10是否小于数组Dat[Pos1-1](步骤S43)。在步骤S43中,判别是否数组Dat[Pos1+1]的10倍的值小于与其相同颜色的左邻的数组Dat[Pos1-1],且该相同颜色左邻的数组Dat[Pos1-1]为图像数据的条形码的左邻的大的空白部分。
在Dat[Pos1+1]×10≥Dat[Pos1-1]时(步骤S42:否),数组Dat[Pos1-1]不是大的空白部分,CPU11使变量Pos1加1(步骤S44),转移到步骤S42。
在Dat[Pos1+1]×10<Dat[Pos1-1]时(步骤S43:是),数组Dat[Pos1-1]是大的空白部分,CPU11设定取得了条形码开始位置的主旨(步骤S45),结束条形码开始位置解析处理。
在Pos1+1≥DatNum时(步骤S42:否)为异常,CPU11设定未取得条形码开始位置的主旨(步骤S46),结束条形码开始位置解析处理。
然后,返回图3,CPU11根据步骤S13的取得结果判别是否成功取得了条形码开始位置Pos1(步骤S14)。在条形码开始位置Pos1取得失败时(步骤S14:否),转移到步骤S11。
在成功取得条形码开始位置Pos1时(步骤S14:是),CPU11执行条形码结束位置解析处理(步骤S15)。
在此,参照图6进行步骤S15的条形码结束位置解析处理的说明。首先,CPU11对图像数据的条形码结束位置(条形码的右端的黑条位置)的变量Pos2设定条形码开始位置Pos1+2(步骤S51)。Pos1+2成为条形码开始位置的黑条的右邻的黑条的位置。
然后,CPU11判别变量Pos2+1是否小于条数DatNum(步骤S52)。在步骤S52中,判别变量Pos2+1是没有超过图像数据的条形码的右端从而正常,还是超过图像数据的条形码的右端从而异常。
在Pos2+1<DatNum时(步骤S52:是)为正常,CPU11判别数组Dat[Pos2-1]×10是否小于数组Dat[Pos2+1](步骤S53)。在步骤S53中,判别是否数组Dat[Pos2-1]的10倍的值小于与其相同颜色的右邻的数组Dat[Pos2+1],且该相同颜色的右邻的数组Dat[Pos2+1]为图像数据的条形码的右邻的大的空白部分。
在Dat[Pos2-1]×10≥Dat[Pos2+1]时(步骤S53:否),数组Dat[Pos2+1]不是大的空白部分,CPU11使变量Pos2加2(步骤S54),转移到步骤S52。
在Dat[Pos2-1]×10<Dat[Pos2+1]时(步骤S53:是),数组Dat[Pos2+1]是大的空白部分,CPU11设定取得了条形码结束位置的主旨(步骤S55),结束条形码结束位置解析处理。
在Pos2+1≥DatNum时(步骤S52:否)为异常,CPU11设定未取得条形码结束位置的主旨(步骤S56),结束条形码结束位置解析处理。
然后,返回图3,CPU11根据步骤S15的取得结果判别是否成功取得了条形码结束位置Pos2(步骤S16)。在条形码结束位置Pos2取得失败时(步骤S16:否),转移到步骤S11。
在成功取得了条形码结束位置Pos2时(步骤S16:是),CPU11执行最小单元宽度解析处理(步骤S17)。在此,参照图7说明步骤S17的最小单元宽度解析处理。首先,CPU11对单元位置的变量s代入条形码开始位置Pos1(步骤S61)。然后,CPU11对最小单元宽度的变量Min代入数组Dat[s](步骤S62)。
然后,CPU11判别变量s是否在条形码结束位置Pos2以下(步骤S63)。在s≤Pos2时(步骤S63:是),CPU11判别数组Dat[s]是否在变量Min以下(步骤S64)。
在Dat[s]≤Min时(步骤S64:是),CPU11向变量Min代入数组Dat[s](步骤S65)。然后,CPU11使变量s加1(步骤S66),转移到步骤S63。在Dat[s]>Min时(步骤S64:否),转移到步骤S66。
在s>Pos2时(步骤S63:否),结束最小单元宽度解析处理。
然后,返回图3,CPU11判别最小单元宽度Min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步骤S18)。步骤S18的基准值是用于判别扫描仪部18的条形码读取距离是远距离还是近距离的基准值,其包含在第一扫描程序中或者存储在ROM15中。
在最小单元宽度Min<基准值时(步骤S18:是),CPU11向变量T代入0.25,向执行对照的次数的变量C代入3(步骤S19)。变量T是表示条(bar)的比率误差允许到何种程度的参数,变量T越小,允许越大误差来进行解析。在最小单元宽度Min≥基准值时(步骤S18:否),CPU11向变量T代入0,向变量C代入1(步骤S20)。
然后,CPU11向循环次数的变量i代入0来进行清除(步骤S21)。然后,CPU11执行解码处理(步骤S22)。
在此,参照图8说明步骤S22的解码处理。
首先,CPU11向变量Pos中代入条形码开始位置Pos1(步骤S71)。然后,CPU11判别变量Pos+6的值是否小于DatNum(步骤S72)。在步骤S16中相加的6是条形码的1字符的黑条和空白的数量。
在Pos+6<DatNum时(步骤S72:是),CPU11执行4值化处理。(步骤S73)。在此,参照图9说明步骤S73的4值化处理。
在Code128的标准中,黑条和空白的数据宽度设定了4种值(粗细)。4值化处理是在1字符的图像数据中,使用阈值以及变量T判定3条黑条中的各个黑条以及三条空白中的各个空白的数据宽度是4种值中的哪一种的处理。但是,并非限定于黑条以及空白的数据宽度为4种的条形码的标准。
如图9所示,首先,CPU11将数组Dat[Po s]、Dat[Pos+1]、Dat[Pos+2]、Dat[Pos+3]、Dat[Pos+4]、Dat[Pos+5]相加,计算一个字符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宽度的变量Char(步骤S81)。
首先,CPU11把变量Char除以11后的值设为变量M(步骤S82)。在Code128的标准中,1字符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宽度恒定为11值。在步骤S82中,通过将1字符的变量Char除以11(值),作为变量M计算出与1值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宽度。
然后,CPU11将变量M的0.5倍的值设定为变量B05,将变量M的1.5倍的值设定为变量B15,将变量M的2.5倍的值设定为变量B25,将变量M的3.5倍的值设定为变量B35,将变量M的4.5倍的值设定为变量B45(步骤S83)。变量B05、B15、B25、B35、B45按照顺序是与1值的0.5、1.5、2.5、3.5、4.5倍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宽度的变量。在4值化处理中,变量B05、B15、B25、B35、B45作为用于判定(4值化)黑条以及空白的数据宽度的阈值而使用。
然后,CPU11对循环计数器j设定变量Pos(步骤S84)。然后,CPU11判别循环计数器j是否小于变量Pos+6(步骤S85)。在j<Pos+6时(步骤S85:是),CPU11判别数组Dat[j]是否小于变量B15(步骤S86)。
在Dat[j]<B15时(步骤S86:是),CPU11对与循环计数器j对应的黑条或空白的数据宽度的4值的数组R[j]设定1(步骤S87)。然后,CPU11把从数组Dat[j]减去变量B05后的值设定为变量W1,把从变量B15减去数组Dat[j]后的值设定为变量W2(步骤S88)。变量W1是数组Dat[j]与数组Dat[j]的左侧的阈值(变量B05、B15、B25或B35)之间的距离的变量。变量W2是数组Dat[j]的右侧的阈值(变量B15、B25、B35或B45)与数组Dat[j]之间的距离的变量。
在Dat[j]≥B15时(步骤S86:否),CPU11判别数组Dat[j]是否小于变量B25(步骤S89)。在Dat[j]<B25时(步骤S89:是),CPU11对数组R[j]设定2(步骤S90)。然后,CPU11把从数组Dat[j]减去变量B15后的值设定为变量W1,把从变量B25减去数组Dat[j]后的值设定为变量W2(步骤S91)。
在Dat[j]≥B25时(步骤S89:否),CPU11判别数组Dat[j]是否小于变量B35(步骤S92)。在Dat[j]<B35时(步骤S92:是),CPU11对数组R[j]设定3(步骤S93)。然后,CPU11把从数组Dat[j]减去变量B25后的值设定为变量W1,把从变量B35减去数组Dat[j]后的值设定为变量W2(步骤S94)。
在Dat[j]≥B35时(步骤S92:否),CPU11对数组R[j]设定4(步骤S95)。然后,CPU11把从数组Dat[j]减去变量B35后的值设定为变量W1,把从变量B45减去数组Dat[j]后的值设定为变量W2(步骤S96)。
在执行步骤S88、S91、S94、S96后,CPU11判别变量W1是否小于变量M乘以变量T所得的值(步骤S97)。在W1≥M×T时(步骤S97:否),比率误差处于允许范围内,CPU11判别变量W2是否小于变量M乘以变量T所得的值(步骤S98)。
在W2≥M×T时(步骤S98:否),比率误差处于允许范围内,CPU11使循环计数器j加1(步骤S99),并转移到步骤S85。在W1<M×T时(步骤S97:是),CPU11设定与变量Pos对应的1字符的黑条以及空白的4值化失败的主旨(步骤S100),结束4值化处理。在W2<M×T时(步骤S98:是),转移到步骤S100。
在变量W1、W2小时,1值和2值的差或2值和3值的差等本来应成为不同等级的数据宽度的差异小,比率不明确,误读的危险性升高,所以在步骤S100中设定了4值化失败的主旨。
在j≥Pos+6时(步骤S85:否),CPU11设定与变量Pos对应的1字符的黑条以及空白的4值化成功的主旨(步骤S101),并结束4值化处理。
返回图8,CPU11根据步骤S73(步骤S100、S101)的4值化处理的结果,判别与变量Pos对应的1字符的黑条以及空白的4值化是否成功(步骤S74)。在4值化成功时(步骤S74:是),CPU11把通过步骤S73的4值化处理而得到的字符的数组R[j]变换为字符代码(步骤S75)。然后,CPU11判定在步骤S75中变换后的字符代码是否为表示条形码的右端的停止代码(步骤S76)。
在不是停止代码时(步骤S76:否),CPU11使变量Pos增加6(步骤S77),转移到步骤S74。在是停止代码时(步骤S76:是),CPU11设定图像数据的解码成功的主旨(步骤S78),结束解码处理。
在Pos+6≥DatNum时(步骤S72:否),设定图像数据的解码失败的主旨(步骤S79),结束解码处理。在4值化失败时(步骤S74:否),转移到步骤S79。在是停止代码时(步骤S76:是),CPU11使用在步骤S75中变换后的字符代码进行检验数位(check digit)等校验处理,根据其校验结果判别解码最终是否成功,在解码成功时转移到步骤S78,在解码失败时转移到步骤S79。
然后,返回图4,CPU11判别在步骤S22中解码是否成功(步骤S23)。在解码失败时(步骤S23:否),转移到步骤S30。在解码成功时(步骤S23:是),CPU11判别变量i是否大于0(步骤S24)。
在0<j时(步骤S24:是),CPU11执行在RAM13中存储的之前的解码结果与最新的解码结果的对照(步骤S25)。在0≥i时(步骤S24:否),没有作为对照源的解码结果,CPU11将步骤S22中得到的解码结果作为对照源,存储在RAM13中(步骤S26)。
然后,CPU11判别步骤S25的对照是否取得一致(步骤S27),在对照不一致时(步骤S27,否),转移到步骤S11。在对照一致时(步骤S27,是),CPU11判别变量i是否小于变量C+1(步骤S29)。在i<C+1时(步骤S29:是),CPU11等待从扫描仪部18输入下一个图像数据,取得所输入的下一个图像数据(步骤S30),转移到步骤S22。
在i≥C+1时(步骤S29:否),CPU11在显示部14中显示包含在步骤S23中取得的字符代码的解码结果,并使报知部19输出蜂鸣音(步骤S31),结束第一扫描处理。在步骤S31中,例如把解码结果存储在闪速存储器17中。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扫描仪装置10的CPU11判别从扫描仪部18到条形码的读取距离是否为近距离,在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近距离时,提高图像数据相对于用于判定所述条形码的单元宽度的阈值(变量B05、B15、B25、B35、B45)的误差的允许度(减小变量T),并且减少地设定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变量C)。此外,CPU11在判别为所述读取距离为远距离时,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增大变量T),并且增多地设定所述对照次数(变量C)。然后,CPU11根据所述设定来进行图像数据的解码。
因此,扫描仪装置10在符号的读取距离为近距离时提高读取响应,在符号的读取距离为远距离时提高解码的正确性,所以可以根据符号的读取距离,使读取响应以及解码的正确性变得恰当。
此外,扫描仪装置10在上述图像数据的最小单元宽度为基准值以上时,判定所述读取距离为近距离,在所述图像数据的最小单元宽度小于基准值时,判定所述读取距离为远距离。因此,因为不设置测定读取距离的部件,所以能够简化扫描仪装置10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扫描仪装置10A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第二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所示的扫描仪装置10A除了扫描仪装置10的各部之外,还具备测距部22。与扫描仪装置10通用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测距部22射出红外线并接收来自扫描对象物(条形码)的反射光,由此测定从扫描仪装置10A(扫描仪部18)至条形码的读取距离,将该读取距离信息输出给CPU11。
此外,ROM15存储第二扫描程序152来取代第一扫描程序151。
然后,参照图11说明扫描仪装置10A的动作。在扫描仪装置10A中,以用户按下了操作部12的条形码扫描的触发按钮为触发,CPU11通过与从ROM15读出并在RAM13中适当展开的第二扫描程序152的协作,执行第二扫描处理。CPU11在开始第二扫描处理的同时,开始计时器的计数。
如图11所示,步骤S111、S112与图3以及图4的第一扫描处理的步骤S11、S12相同。然后,CPU11通过测距部22测定到条形码的读取距离d(步骤S113)。然后,CPU11判别读取距离d是否大于基准值(步骤S114)。步骤S114的基准值是用于判别读取距离d是近距离还是远距离的基准值,包含在第二扫描程序中或者存储在ROM15中。
在d>基准值时(步骤S114:是),转移到步骤S115。在d≤基准值时(步骤S114:否),转移到步骤S116。步骤S115~步骤S127与图3以及图4的第一扫描处理的步骤S19~S31相同。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扫描仪装置10A的CPU11与扫描仪装置10相同,可以根据条形码的读取距离,使读取响应以及解码的正确性变得恰当。此外,扫描仪装置10A在通过测距部22测定的读取距离为基准值以下时,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近距离,在所述测定的读取距离大于基准值时,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远距离。因此,不进行图像数据中的与读取距离对应的单元宽度的解析,就可以容易地得到读取距离。
在以上的说明中,公开了作为本发明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而使用ROM15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
作为其他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可以应用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CD-ROM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
此外,作为经由通信线路提供本发明的程序的数据的介质,在本发明中还应用了载波(carrier wave)。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只不过是本发明的扫描仪装置以及程序的一个例子,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仪装置10为手持终端,但是不限于此。作为扫描仪装置10,可以使用具有激光方式的扫描仪部的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与ECR(Electronic Cash Register)连接的扫描仪装置等其他扫描仪装置。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图像数据中的符号的单元宽度是否小于基准值,判别从扫描仪部到符号的读取距离是近距离还是远距离,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图像数据的符号宽度(条形码宽度)是否小于基准值,判别从扫描仪部到符号的读取距离是近距离还是远距离。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测定从扫描仪部到符号的读取距离的测定部22是使用红外线的测距部22,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使用摄像部的自动对焦机构将焦距作为读取距离的测距部等其他的测距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仪装置10、10A的CPU11,在判别读取距离为近距离时,提高图像数据相对于用于判定条形码的单元宽度的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并且减少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在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远距离时,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并且增多所述对照次数,但是不限于此。CPU11在判别读取距离为近距离时,可以设定提高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减少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在判别读取距离为远距离时,可以设定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增多所述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仪部18是读取作为符号的条形码的激光方式的扫描仪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扫描仪部可以是拍摄作为符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来进行读取的图像扫描仪。
此外,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扫描仪装置10、10A的各构成要素的细部结构以及细部动作,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请求专利保护的范围中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扫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扫描仪部,其扫描符号来取得图像数据;
判别部,其判别从所述扫描仪部到所述符号的读取距离是否为近距离;以及
解码部,其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近距离时,设定增大图像数据相对于用于判定所述符号的尺寸的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减少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远距离时,设定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增加所述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所述设定来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别部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述符号的尺寸在基准值以上时,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近距离,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述符号的尺寸小于基准值时,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远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别部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述符号的单元宽度在基准值以上时,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近距离,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所述符号的单元宽度小于基准值时,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远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测距部,其测定从所述扫描仪部到所述符号的读取距离,
所述判别部在通过所述测距部测定的读取距离在基准值以下时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近距离,在所述测定的读取距离大于基准值时判别所述读取距离为远距离。
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能够由在扫描仪装置中使用的计算机读取,对执行计算机处理的命令进行编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处理包含以下步骤:
扫描步骤,其扫描符号来取得图像数据;
判别步骤,其判别从所述扫描仪部到所述符号的读取距离是否为近距离;以及
解码步骤,其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近距离时,设定增大图像数据相对于用于判定所述符号的尺寸的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减少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远距离时,设定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增加所述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所述设定来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解码。
6.一种扫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摄像部,其拍摄符号来取得图像数据;
判别部,其判别从所述摄像部到所述符号的读取距离是否为近距离;以及
解码部,其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近距离时,设定增大图像数据相对于用于判定所述符号的尺寸的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减少解码结果的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读取距离被判别为远距离时,设定降低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阈值的误差的允许度和增加所述对照次数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所述设定来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解码。
CN201210086740.2A 2011-03-28 2012-03-28 扫描仪装置以及扫描仪装置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027505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9436 2011-03-28
JP2011069436A JP5223940B2 (ja) 2011-03-28 2011-03-28 スキャナ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0506A true CN102750506A (zh) 2012-10-24
CN102750506B CN102750506B (zh) 2014-12-10

Family

ID=4692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6740.2A Active CN102750506B (zh) 2011-03-28 2012-03-28 扫描仪装置以及扫描仪装置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57492B2 (zh)
JP (1) JP5223940B2 (zh)
CN (1) CN1027505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9063B1 (en) 2012-11-30 2013-10-15 Atiz Innovation Co., Ltd. Document scanning and visualization system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10402661B2 (en) 2013-07-22 2019-09-03 Opengate Development, Llc Shape/object recognition using still/scan/moving image optical digital media processing
JP5768260B2 (ja) * 2014-04-09 2015-08-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処理装置及びシンボル読取方法
JP7230652B2 (ja) * 2019-04-05 2023-03-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シンボル評価装置、および評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1949A (en) * 1991-06-12 1995-03-28 American Neurologix, Inc. Fuzzy logic barcode reader
JP2003108915A (ja) * 2001-09-28 2003-04-11 Sharp Corp バーコード認識装置
US20050067494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Kunihiko It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ly reading information from object based on control of optical path length
US20060113390A1 (en) * 2002-12-17 2006-06-01 Takeharu Muramatsu Barcode recognition apparatus
JP2006201921A (ja) * 2005-01-19 2006-08-03 Nec Infrontia Corp バーコードリーダ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4924A (en) * 1992-05-11 1994-06-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Bar code decoder with changeable working ranges
JPH0749919A (ja) 1993-08-06 1995-02-21 Fuji Electric Co Ltd バーコードリーダ
JP2725617B2 (ja) 1994-11-21 1998-03-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ハンドスキャナ
JP3550807B2 (ja) 1995-06-16 2004-08-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ーコード復号方式
JP3658972B2 (ja) * 1998-02-13 2005-06-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バー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1147987A (ja) * 1999-11-24 2001-05-29 Denso Corp 光学情報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1949A (en) * 1991-06-12 1995-03-28 American Neurologix, Inc. Fuzzy logic barcode reader
JP2003108915A (ja) * 2001-09-28 2003-04-11 Sharp Corp バーコード認識装置
US20060113390A1 (en) * 2002-12-17 2006-06-01 Takeharu Muramatsu Barcode recognition apparatus
US20050067494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Kunihiko It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ly reading information from object based on control of optical path length
JP2006201921A (ja) * 2005-01-19 2006-08-03 Nec Infrontia Corp バーコードリー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0506B (zh) 2014-12-10
JP2012203776A (ja) 2012-10-22
JP5223940B2 (ja) 2013-06-26
US8757492B2 (en) 2014-06-24
US20120248191A1 (en)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4974U (zh) 高动态范围的标记读取系统
EP2495685B1 (en) Imager reader with hand gesture interface
US9626544B2 (en) Removable modul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P0645728B1 (en) Remote controller and telephone incorporating bar code reading facilities
CN104392196B (zh) 使用激光器光探测唤醒的远距离选择性的rfid
CN100587798C (zh) 具有用于显示已存储的符号图像的屏幕的信息读取装置
CN102750506B (zh) 扫描仪装置以及扫描仪装置的使用方法
KR20120001164A (ko) 휴대용 바코드 및 rfid 무선리더기
US200502484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 time-varying code to a handheld termina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roval authentication processing by using the same
US20110068177A1 (en) Composite Label with History Feature
JP5071064B2 (ja) 携帯型リーダライタ
KR100801647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 고유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장치
US9477861B2 (en) Encoded information reading terminal including multiple encoded information reading devices
EP2795530B1 (en) Encoded information reading terminal using external token
KR100827289B1 (ko) 다기능 판독기
JP5768260B2 (ja) イメージ処理装置及びシンボル読取方法
CN102682262B (zh) 条形码读取装置
JP5532163B2 (ja) イメージ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80000975A1 (en) Audible pattern switching indicator
JP4019905B2 (ja) 情報端末
JP5673208B2 (ja)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80000980A1 (en) Audible scan indicator
JP2002216073A (ja) 可読文字等の読取り装置及び可読文字等の読取り方法
JP2006285862A (ja) Simリーダライタ及びユーザ認証システム
KR20040102457A (ko) 바코드정보처리장치용 바코드스캐너, 바코드정보처리장치,바코드스캐너의 바코드판독 및 처리방법과바코드정보처리장치의 바코드정보처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