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0461A -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0461A
CN102740461A CN201210124350XA CN201210124350A CN102740461A CN 102740461 A CN102740461 A CN 102740461A CN 201210124350X A CN201210124350X A CN 201210124350XA CN 201210124350 A CN201210124350 A CN 201210124350A CN 102740461 A CN102740461 A CN 102740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indication
radio
indication channel
radio net
downconvert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43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0461B (zh
Inventor
T·克勒福恩
H·达维德
B·贡策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740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0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12Inter-network not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一种用于多无线电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包括RF单元,该RF单元被配置成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以及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另外,所述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包括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该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并且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Description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接收和处理来自多个网络的寻呼(paging)的技术。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中的接收机的一个新特征是双卡双待(DSDS)。其意味着UE(用户设备)包含(至少)两个SIM(用户身份模块)卡并且在(至少)两个网络中注册。如果UE处于空闲/待机状态,那么其能够接收来自这两个网络的寻呼,即对到来的呼叫或消息的通知。
避免漏掉寻呼的直接方式是增加到UE的第二接收路径。但是,这意味着额外的硬件,从而暗示了额外的芯片面积和功耗。
出于这些及其他原因,存在对本发明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无线电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包括:RF单元,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并且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以及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所述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并且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中对多个无线电网络的寻呼进行解调的方法,其包括: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以及使用同一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并且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无线电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包括:RF单元,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并且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暂时地存储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使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存储器输出相对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暂时地被延迟;以及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所述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并且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存储器输出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中对多个无线电网络的寻呼进行解调的方法,其包括: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将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至少一部分暂时地存储在存储器中;读出所述存储器以获得相对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被延迟的、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存储器输出;以及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并且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存储器输出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而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被用于解释实施例的原理。其他实施例及实施例的许多预计的优点将容易地被领会,因为将通过对以下详细说明的参考使它们变得更好地被理解。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对应的类似部分。
图1是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的第一多网络场景的图示。
图2是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的第二多网络场景的图示。
图3是示出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4是作为示例示出寻呼指示信道及与其相关联的控制信道的可能结构的示图。
图5是由两个无线电网络传送的寻呼指示信道帧和寻呼信道的时序图。
图6是侦听由多个无线电网络传送的寻呼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的实施例的电路的框图。
图8是示出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9是侦听由多个网络传送的寻呼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1是处理由多个无线电网络传送的寻呼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12是示出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3是侦听由多个网络传送的寻呼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对附图进行参考,附图构成所述详细说明的一部分,并且在附图中通过示意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实践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号一般被用于贯穿整个说明指示相似的元件。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大量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透彻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采用更少程度的这些具体细节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以简化表示示出已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有助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因此,下面的说明不应在限制的意义上来理解,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所总结的各个方面可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下面的说明通过示意的方式示出了所述各个方面可以在其中实践的各种组合和配置。应理解的是,所描述的方面和/或实施例仅是示例,而可以使用其他方面和/或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特别地,应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文所描述的各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耦合”和/或“电耦合”并不意味着元件必须直接耦合在一起;可以在“耦合”或“电耦合”的元件之间设置居间元件。
本文所描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将被称为“UE”(用户设备),并且可以被用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中,特别是在移动电话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中。
作为示例,图1示出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UE)的第一多网络场景。UE被配置成在两个网络NW1和NW2中注册。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不同的频带f1和f2上操作网络NW1和NW2。因此,由于UE必须可用于接收来自NW1运营商的寻呼和来自NW2运营商的寻呼,所以UE必须能够调谐到频带f1和f2。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网络NW1和NW2可以使用不同的基站B1、B2(即不同的小区(cell))。但是,网络NW1和NW2也有可能使用公共的基站,其中B1=B2(即相同的小区)。
图2示出UE的第二多网络场景。UE被配置成在两个网络NW1和NW2中注册。与图1所示的场景对比,在同一频带fl上操作网络NW1和NW2。因此,如果调谐到频带fl,那么UE 1可用于接收来自NW1运营商的寻呼和来自NW2运营商的寻呼。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网络NW1和NW2可以使用不同的基站B1、B2(即不同的小区)。但是,网络NW1和NW2也有可能使用公共的基站,其中B1=B2(即相同的小区)。
图3是示出UE 100的实施例的框图。UE 100包括RF单元1、耦合于RF单元1的一个寻呼指示信道(PICH)解调器2以及控制单元3。RF单元1从接收自网络NW1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S1并且从接收自网络NW2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S2。
第一下变换信号S1和第二下变换信号S2可以被馈送到PICH解调器2中。PICH解调器2被配置成基于第一下变换信号S1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NW1的第一PICH进行解调并且基于第二下变换信号S2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NW2的第二PICH进行解调。由控制单元3控制解调阶段(phase)的时序(即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控制单元3生成耦合于PICH解调器2的控制输入的控制信号C。控制信号C指示PICH解调器2在其中对第一下变换信号S1进行解调的第一时间段以及PICH解调器2在其中对第二下变换信号S2进行解调的第二时间段。作为示例,控制信号C可以控制选择器开关(未在图3中示出),选择器开关选择信号S1和S2中的一个由PICH解调器2进行解调。这样的选择器开关可以被布置在PICH解调器2的外部和/或布置在RF单元1与PICH解调器2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的任何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是连续的时间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UE 100可以相对于连续的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交替地侦听第一PICH和第二PICH。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第一PICH和第二PICH的寻呼指示符(PI)重叠并且因此这些同时存在的PI中的一个不能够被检测,这两个信道的PI也通常在每个信道上的PI传输的一个重复循环之后被检测。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和/或第二时间段是第一PICH的寻呼间隔,或者至少具有与第一PICH的寻呼间隔相同的长度。另外,第一PICH和第二PICH的寻呼间隔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
图4是作为示例示出PICH以及与PICH相关联的控制信道的可能结构的示图,所述控制信道被称为SCCPCH(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ICH和SCCPCH被用于一般的WCDMA系统中的寻呼。
PICH通过长度为例如10ms,即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帧的长度的无线帧被反复地传送。PICH被用于携载PI。PICH始终与PCH(寻呼信道)映射到其的SCCPCH相关联。在PICH帧和与PICH帧相关联的SCCPCH帧之间存在时间差TPICH。设定在PICH帧中的PI意味着寻呼消息将在SCCPCH帧中的PCH上被传送。换句话说,SCCPCH帧在PICH帧结束后TPICH时被传送。PICH帧与SCCPCH帧之间的时间间隙TPICH可以在2ms(3个时隙)与20ms(30个时隙)之间。
UE 100可以使用空闲模式下的非连续接收(DRX)以减少功耗。在本说明书中,同义地使用术语“空闲模式”和“待机模式”。当使用DRX时,UE 100仅需在寻呼间隔(所谓的DRX循环)期间的一个已知时间(所谓的寻呼时刻)监测PICH。
图5是两个网络NW1和NW2的PICH帧和PCH(映射到SCCPCH)在通过两个小区A和B被传送时的时序的一般图示。时间t意指在UE 100上处理这些信道的时间。另外,作为示例,在图5中仅描绘了重复的寻呼间隔(DRX循环)中的一个。寻呼间隔的持续时间可以例如在80ms与5120ms之间(对应于UMTS中的DRX循环的可变长度)。NW1和NW2的寻呼间隔可以具有一致的长度。由于图5考虑两个小区A和B,所以NW1和NW2的PICH帧之间的时间偏差(Toff)可以例如由于UE 100的移动而变化。如果考虑同一小区中的NW1和NW2传输,则时间偏差Toff可以是任意的(因为NW1和NW2传输不相关),但却是固定的(如果NW1和NW2使用相同的DRX循环长度)。
一般来说,当NW1和NW2的PI不重叠时,PICH解调器2能够被控制单元3控制为在NW1的(已知)寻呼时刻期间基于S1对NW1的PICH进行解调,并且能够进而被切换为在NW2的寻呼时刻期间基于S2对NW2的PICH进行解调。但是,如果NW1上的PI和NW2上的PI的时间情况(time instance)重叠,那么UE仅能够侦听网络NW1或NW2中的一个的寻呼。注意,如果NW1上的PI和NW2上的PI的时间情况(即网络中可能的寻呼情况)重叠,那么它们通常始终重叠。
作为示例,在图6中示出NW1和NW2的PICH中的PI随时间t的时序。NW1的PICH中的PI用PI1(NW1)、PI2(NW1)、PI3(NW1)、...表示,并且NW2的PICH中的PI用PI1(NW2)、PI2(NW2)、PI3(NW2)、...表示。图6示出NW1和NW2的PI同时出现的情况,即PI1(NW1)和PI1(NW2)在t1出现,PI2(NW1)和PI2(NW3)在t2出现,并且PI3(NW1)和PI3(NW2)在t3出现。换句话说,图6示出当在空闲模式(DSDS模式)下操作UE 100时,由UE 100接收的两个网络NW1和NW2中的PI重叠的情况。注意,在DSDS下,在网络NW1和NW2中的任何一个上都没有与UE 100的活动连接(即呼叫)。
在下文中,NW1和NW2的PI重叠的情况将被称为“碰撞”。另外,在更一般的意义上,如果NW1和NW2的PICH帧在时间上重叠,那么术语“碰撞”将已经被使用。
另外,图6示出其中PICH解调器2被控制单元3控制为对S1进行解调的第一控制时间段[C1(NW1),C2(NW1)]和[C3(NW1),C4(NW1)],以及其中PICH解调器2被控制单元3控制为对S2进行解调的第二控制时间段[C2(NW1),C3(NW1)]。注意,这一系列的控制时间段可以延续以包括未在图6中示出的更多的第一控制时间段[C5(NW1),C6(NW1)]、[C7(NW1),C8(NW1)]、...以及第二控制时间段[C4(NW1),C5(NW1)]、[C6(NW1),C7(NW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时间段和第二控制时间段可以是在时间上连续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时间段和第二控制时间段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即持续时间)。该长度可以与NW1的寻呼间隔(DRX循环)的长度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控制时间段和第二控制时间段可以对应于NW1的寻呼间隔。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时间段的起始C1(NW1)、C2(NW1)、C3(NW1)、C4(NW1)、..对应于NW1中的寻呼间隔或DRX循环边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时间段和第二控制时间段可以对应于NW2的寻呼间隔。在这种情况下,NW2中的寻呼间隔或DRX循环边界C1(NW2)、C2(NW2)、C3(NW2)、...对应于控制时间段的起始。
根据一个实施例,PICH解调器2被控制单元3控制为在第一控制时间段(例如NW1的寻呼间隔)期间对NW1的PICH进行解调以及在下一个控制时间段(例如NW1的下一个寻呼间隔)期间对NW2的PICH进行解调。因此,在控制时间段[C1(NW1),C2(NW1)]期间,UE100可能漏掉NW2上的PI(这样的被漏掉的PI在图6中用PI1(NW2)表示)。但是,由于PICH解调器2在下一个控制时间段[C2(NW1),C3(NW1)]期间被控制为对NW2的PICH进行解调,所以在该下一个控制时间段[C2(NW1),C3(NW1)]期间通常检测到出现在NW2上的下一个PI-NW2上的这个被检测到的PI在图6中用PI2(NW2)表示。注意,UE 100在其期间侦听NW1的时间和UE 100在其期间侦听NW2的时间在图6中用画阴影线的区域标记。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利用了下面的事实:寻呼PI被网络NW1、NW2重复若干次,并且与在NW1和NW2中所使用的寻呼间隔的长度相比,PI和TPICH的长度通常较小。将在下文中通过数值示例对此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假定NW1和NW2中的寻呼间隔长度为1000ms,那么PI重叠的概率大约为(2*PI长度)/(寻呼间隔长度)=(2*10ms)/(1000ms)=2%。这里,因子2是由于两个网络NW1、NW2将通常不是时间对齐的这一事实以及还有仅部分重叠的PI不能够被同时被接收这一事实。另外,应注意的是,尽管PI的实际长度要短得多,在这个示例中,PI的长度被假定为10ms,即设定为PICH的长度。因此,在上面提出的数值示例中,图6所示的PI重叠(或者至少PICH重叠)的情形在2%的情况中出现。
利用所提出的在连续的控制时间段(即寻呼间隔)期间交替地侦听两个(或更多个)网络NW1、NW2的方案,两个(所有)网络上的PI能够始终被接收。作为示例,如果假定寻呼重复三次,即PI在四个连续的寻呼间隔期间在网络NW1、NW2中的每一个上被传送,那么由UE100交替地侦听两个网络NW1、NW2将具有两次(而不是原来的四次)读取来自一个网络NW1或NW2的PI的机会。假定对于PI的漏检率为1%,那么漏掉寻呼的可能性为(1%)2=0.01%,这是可忽略的。应注意的是,即使是对于相当差的无线电条件(Ior/Ioc=-3dB),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全球认证论坛(GCF)测试也仅虑及结合的PI和PICH检测的最大1%的错误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始终达到0.01%或更低的漏寻呼率。
另一个要考虑的评价参数是方法的虚警率。NW1上的虚警可能由于必须读取与NW1上的PI检测相关联的NW1上的PCH以检测虚警而阻碍NW2上的PI接收。如果对NW1的PCH的读取没有产生有效的寻呼数据,则检测到虚警。NW2上的PI与NW1上的PCH重叠的概率大约为(PI长度+PCH长度)/(寻呼间隔长度)=(10ms+30ms)/(1000ms)=4%。同样地,假定PI长度被夸大为10ms(即PICH长度)。如果假定虚警率为1%(与漏检率类似),这对于现实场景而言是相当高的,那么NW1上的虚警阻碍对NW2上的PI的检测的概率为0.01*4%=0.04%。
因此,假定寻呼间隔长度为1000ms并且控制时间段具有一致的长度,那么所提出的方案产生可忽略的0.01%的漏寻呼概率和可忽略的0.04%的虚警PI阻碍概率。接收NW2上的PI的时延通常是例如80ms到5120ms的范围内的一个寻呼间隔。通常,这样的时延将不被UE 100的用户注意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PICH解调器2被控制单元3控制为在连续的第一控制时间段和第二控制时间段期间交替地从NW1切换到NW2以及从NW2切换到NW1,所述连续的第一控制时间段和第二控制时间段可以对应于NW1的连续的寻呼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PI读取在网络NW1与NW2之间的切换不是严格地交替的,而是利用不均匀的优先级来完成的。作为示例,PICH解调器2可以被控制单元3控制为在两个连续的寻呼间隔[C1(NW1),C2(NW1)]和[C2(NW1),C3(NW1)]内侦听NW1的PICH,在下一个寻呼间隔[C3(NW1),C4(NW1)]期间侦听NW2的PICH,并且进而重复这个2∶1优先级方案。一般来说,所有的n1∶n2的优先级设定都是可行的,其中n1是用于侦听NW1的连续寻呼间隔的数量,而n2是用于侦听NW2的连续寻呼间隔的数量,并且其中n1可以与n2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操作UE 100的终端用户来设定优先级。终端用户可以通过耦合于控制单元3的UE 100的键盘来设定所需要的网络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诸如举例来说分别为S1和S2的SNR(信噪比)数据的信道质量信息来设定优先级。S1的SNR与S2的SNR相比越差,则UE 100应越经常地监测NW1。因此,例如在这种情况下,n1可以被选择为大于n2。另一方面,S2的SNR与S1的SNR相比越差,则UE 100应越经常地监测NW2。因此,例如在这种情况下,n2可以被选择为大于n1。在一个实施例中,优先级设定可以由控制单元3在没有任何用户交互的情况下确定。
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可以评价在空闲模式下UE 100向其注册的多个网络NW1、NW2、...的PI重复的数量。基于每个PI重复数量,控制单元3可以决定优先级n1、n2、...以确定PICH解调器2在其期间被切换到UE 100向其注册的网络NW1、NW2、...中的每一个的每个时间长度。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优先级设定可以由控制单元3在没有任何用户交互的情况下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关于用于发信号通知消息或呼叫的PI传输的重复数量的网络信息来设定优先级。作为示例,如果NW1比NW2更频繁地重复PI以发信号通知消息或呼叫,那么可以比NW1的PICH更频繁地监测NW2的PICH。因此,在这种情况下,n2可以被选择为大于n1。
更具体地,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可以评价在空闲模式下UE 100向其注册的多个网络NW1、NW2、...中的每一个的PI重复的数量。基于每个PI重复数量,控制单元3可以决定优先级n1、n2、...以确定PICH解调器2在其期间被切换到UE 100向其注册的网络NW1、NW2、...中的每一个的每个时间长度。优先级设定可以由控制单元3在没有任何用户交互的情况下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信道质量信息来设定优先级。这样的信息可以由在UE中对信道质量的测量来生成并且可以被用于在没有任何用户交互的情况下确定优先级n1、n2、...。
图7示出RF单元1和开关SW1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开关SW1被用于基于由控制单元3提供的控制信号C来选择S1或S2。这里,RF单元1包括两个RF级1.1和1.2。RF级1.1和1.2可以被调谐到不同的频带。RF级1.1提供来自从网络NW1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第一下变换信号S1,而RF级1.2提供来自从网络NW2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第二下变换信号S2。因此,RF单元1可以被用在使用不同频带来传送网络NW1和NW2的双小区/双频带环境中。
基于控制信号C来操作开关SW1。在一个切换位置上,信号S1被路由到PICH和PCH(SCCPCH)解调器,并且在另一个切换位置上,信号S2被路由到PICH和PCH(SCCPCH)解调器。控制信号C可以基于如前所述的参量在控制单元3(见图3)中生成(例如根据用户设定、网络运营商设定、网络PI重复信息、信道质量信息等等)。
图8示出UE 100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对于上述实施例的说明进一步地,图8示出UE 100包含主接收机20和信道解码器30。主接收机20可以是UMTS Rel99接收机,其包括数个解调器,例如用于导频解调的CPICH(公共导频信道)解调器21、在PI被PICH解调器2检测到的情况下用于PCH解调的PCH(SCCPCH)解调器22、第二SCCPCH解调器23、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解调器24、DPCH1/FDPCH(专用物理信道/部分专用物理信道)解调器25、两个附加的DPCH解调器26、27以及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解调器28,其中HSUPA 28对相应的RGCH(相对授权信道)、HICH(混合ARQ指示信道)和AGCH(绝对授权信道)进行解调。应注意的是,本文所描述的每个实施例都可以采用这些解调器21-28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应注意的是,UE 100可以仅包含单一一个主接收机20。
信道解码器30可以包括用于每个经解调的信道信号的相应的信道解码器。信道解码器30在本领域中也被称为外部接收机(ORX),其可以包括数个信道解码器(未详细示出),其中每个信道解码器被配置成对从主接收机20的一个信道解调器21-28接收的特定信道信号进行解码。这种多信道解码器配置在图8中由进出ORX信道解码器30的多个信号(箭头)指示。如本领域所公知的那样,主接收机也被称为内部接收机(IRX),并且可以例如由RAKE接收机来实现。
如果在UE 100向其注册的无线电网络NW1、NW2中的一个的PICH上检测到PI,那么PCH/SCCPCH仅需要在DSDS模式下被接收。在这种情况下,与所考虑的无线电网络的PICH相关联的PCH/SCCPCH被读取。如果PI是正确的,那么在这个网络上建立呼叫和/或在这个网络上接收消息,并且无需侦听其他网络,因为DSDS模式那时已被终止。
与配置成仅在一个无线电网络中注册的常规UE相比,在所有实施例中,UE 100都不需要任何硬件改变或仅需要非常小的硬件改变。特别地,可以在UE 100中仅设置单个PICH解调器2。用于在不同无线电网络之间切换PICH解调器2的控制单元3可以用固件或专用硬件来实现。
图9是侦听由多个无线电网络传送的寻呼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在A1处的第一步骤中,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NW1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S1。进一步地,在A2处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NW2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S2。
在A3处,第一下变换信号S1被耦合于PICH解调器2的输入以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第一无线电网络NW1的PICH进行解调。进而,在A4处,PICH解调器的输入被切换成耦合于第二下变换信号S2,以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第二网络NW2的PICH进行解调。因此,同一PI处理硬件,即同一PICH解调器2被用于对第一无线电网络NW1的PICH和第二无线电网络NW2的PICH进行解调。
图10是示出UE 200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UE 200包括RF单元1、PICH解调器2、存储器4以及控制单元30。
RF单元1的生成信号S1和S2的设计和操作与在前述实施例中针对UE 100所描述的相同,而为了简洁起见,免除了对应描述的重复。在UE 200中,从接收自NW2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的第二下变换信号S2被暂时地存储在存储器4中。信号S2d从存储器4输出并且被耦合于PICH解调器2的输入。信号S2d是RF单元1所产生的信号S2的延迟版本。
为了检测NW1的PICH上的PI和NW2的PICH上的PI,UE 200使用检测到NW1的PICH上的PI和相关联的PCH/SCCPCH帧的起始之间的时间间隙来读取寻呼消息。如前面结合图4所提及的那样,这个时间间隙至少为TPICH,即2ms或更大。
2ms的时间间隙足以检测NW2的PICH上的PI。应注意的是,PICH上的PI仅使用PICH帧的具有例如10ms的持续时间的特定部分。两个UMTS时隙,即大约1.3ms的时间段足以进行NW2的获取和信道估算,以至少处理第二下变换信号S2的可能包含NW2的PI的部分。因此,换句话说,对通过NW2传送的PI的处理适应于NW1的PICH帧与相关联的PCH/SCCPCH帧之间的时间间隙TPICH
同样地,考虑结合图6所描述的冲突场景,其中NW1的PICH上的PI与NW2的PICH上的PI重叠或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存储器4,那么PICH解调器2仅可以对NW1的PI进行解调,或者替代地,对NW2的PI进行解调,如前面相对于图3至图6所解释的那样。但是,在UE 200中,来自RF单元1的第二下变换信号S2在存储器4中被延迟,即存储器4的延迟第二下变换信号S2d输出被馈送到PICH解调器2中。由存储器4产生的写-读时延被设定成使得NW2的PICH上的PI将在NW1的PICH上的PI的读取与NW1的相关联的PCH/SCCPCH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隙中被处理。
信号S2的时延和PICH解调器2的操作在图11中示出。图11示出NW1和NW2的PICH帧中的重叠或重合的PI。NW1的PICH帧上的PI与NW1的相关联的SCCPCH帧的起始之间的时间间隙为TGAP。TGAP的最小持续时间为大约TPICH
另外,在图7中示出NW2的PICH帧上的PI的两个延迟版本。第一延迟版本PId1被延迟时延d1以在NW1的TPICH内被PICH解调器2接收。第二延迟版本PId2被延迟时延d2以在NW1的TGAP内被PICH解调器2接收。
换而言之,UE 200完成其对NW1的第一下变换信号S1的常规(regular)PI处理,但是将例如预期PI在其中的NW2的下变换信号S2的两个时隙的必要信息存储在存储器4内。当在PICH解调器2中检测NW1的PICH帧上的PI的处理完成时,取得NW1上是否有PI的肯定或否定的判定。如果NW1上的PI判定是否定的(即没有检测到PI),那么同一PI处理硬件,即PICH解调器2被用于处理来自NW2的第二下变换信号S2d的存储信号采样,以对NW2的PICH帧上的任何PI进行解码。如果NW2上的这个PI检测是肯定的,那么仍然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始NW2上的PCH/SCCPCH帧的解码。
在同时确定无线电网络NW1和NW2两者上的肯定的PI检测的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可以被配置成作出NW1或NW2中哪一个的PCH/SCCPCH将被读取的优先级决定。这个决定可以基于用户设定、网络设定、PI检测可靠性或信道质量等作出。如前面结合UE 100所提及的那样,优先级决定设定可以在有或没有用户交互的情况下作出。
作为示例,可以假定的是NW1的PCH/SCCPCH的处理被列为优先。在列为优先的网络NW1上有虚警的情况下,有若干选择。在一个实施例中,另一个无线电网络NW2可以在下一个或后续的寻呼间隔中被列为优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列为优先的网络NW1上有虚警的情况下,能够将NW2的PICH上的肯定的PI检测对于下一个PI检测设定为默认,以避免在下一个寻呼间隔中对NW2的PICH上的PI的漏检。
控制单元30可以被配置成由控制信号C1来控制存储器4以及由控制信号C2来控制PICH解调器2。控制信号C1可以控制读出操作的时序,即信号S2的读出信号部分S2d相对于信号S1的时延。这样的时延在图11中被描绘并且用d1和d2表示。
另外,控制信号C2被用于将PICH解调器2从NW1上的PI检测切换到NW2上的PI检测以及从NW2上的PI检测切换到NW1上的PI检测。因此,控制信号C2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信号C。这里,与图6所示的UE 100中的处理对比,在空闲模式(DSDS)下UE200向其注册的两个(所有)无线电网络NW1、NW2、...的PI在NW1或NW2的一个(例如每个)寻呼间隔(DRX循环)期间被处理。因此,图11所示的UE 200的处理虑及在每个寻呼间隔中完全并行地接收DSDS下的两个(所有)寻呼而没有漏检或虚警率的任何降低。
应注意的是,第二下变换信号S2或包含其部分的PI在存储器4中的暂时存储可以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或软件支出或者仅需要可忽略的额外的硬件或软件支出。可以重新使用例如存在于UE 200中但是在寻呼状态下没有被使用的存储器。因此,信号S2的其中包含NW2的PI的部分可以被存储于在UE 200的寻呼状态下不使用的RAM中,并且进而如已解释的那样在PI与SCCPCH/PCH之间的时间间隙中被处理。
图12示出UE 200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对于上述实施例的说明进一步地,图12示出UE 200包含主接收机20和信道解码器30。主接收机20可以是UMTS Rel99接收机,其可以包括数个解调器,例如已结合图8所描述的解调器21-28。另外,信道解码器30可以包括与前面描述的信道解码器30类似的用于每个经解调的信道信号的相应的信道解码器。
对于图12进一步地,来自NW1的下变换信号S1包括NW1的PI和PCH数据,并且来自NW2的下变换信号S2包括来自NW2的PI和PCH数据。NW1的PI和PCH数据被耦合于主接收机20的PICH解调器2和PCH(SCCPCH)解调器22。NW2的PI和PCH数据如上文所解释的那样在存储器4中被延迟,并且其延迟版本被耦合于同一PICH解调器2并且可以被耦合于同一PCH(SCCPCH)解调器22,它们分别被用于对包含在S1中的NW1的PI和PCH数据进行解调。
信道解码器30可以是具有用于每个经解调的信道信号的相应的信道解码器的ORX信道解码器,如前面结合图8所描述的那样。
图13是侦听由多个网络传送的寻呼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在B1处的第一步骤中,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NW1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S1。进一步地,在B2处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NW2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S2。进而,在B3处,第二下变换信号的至少一部分被暂时地存储在存储器中。
在B4处,通过从存储器中读出第二下变换信号而提供相对于第一下变换信号S1被延迟的第二下变换信号S2d。
第一下变换信号S1被耦合于PICH解调器2的输入以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第一无线电网络NW1的PICH进行解调。进而,在B5处,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基于存储器4的延迟第二下变换信号S2d输出为PI检测对第二网络NW2的PICH进行解调。
另外,对于本文所描述的所有实施例,应注意的是,很多现今的UE已设有两个(或多个)RF单元,这在图1的其中在不同频带f1和f2上操作NW1和NW2的场景的情况下被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图3、图8、图10和图12的RF单元1实际上通过两个单独的RF单元来实现,其中第一RF单元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S1,而第二RF单元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S2。例如,最近的UMTS版本采用像双频带HSDPA这样的特征。在双频带HSDPA接收机中,相应的RF硬件能够调谐到两个不同的频带fl、f2。对于双频带HSDPA,这些频带将从同一网络或运营商被传送。但是,相应的RF硬件可以在不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被用作UE 100或UE 200中的RF单元1以在两个不同的网络NW1、NW2中进行双寻呼检测,因为HSDPA在DSDS寻呼模式下是不活动的。
因此,在两个实施例100和200中,实现了在没有额外的硬件或仅有最少硬件改变的情况下对来自具有DSDS特征的两个网络的PI的改进接收。仅是控制以及UE 200中的数据路由必须被改动以实现增强的功能。
此外,虽然可能已仅相对于若干实现中的一种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特定特征或方面,但如可能对于任何给定或特定应用所需要和有利的那样,这样的特征或方面可以与其他实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或方面结合。本申请意在覆盖本文所论述的具体实施例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并且本发明意在仅受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限制。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多无线电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包括:
RF单元,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并且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以及
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所述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并且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对应于所述第一寻呼指示信道的两个连续的寻呼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所述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被配置成在连续的时间段期间交替地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以及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对应于所述第一寻呼指示信道的n1个连续的寻呼间隔,并且所述第二时间段对应于所述第一寻呼指示信道的n2个连续的寻呼间隔,其中n1和n2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所述RF单元还包括:
被配置成生成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的第一RF下变换器;以及
被配置成生成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第二RF下变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所述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是WCDMA接收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映射到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的第一寻呼指示符与映射到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的第二寻呼指示符在时间上重叠。
8.一种在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中对多个无线电网络的寻呼进行解调的方法,其包括:
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
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以及
使用同一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并且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对应于所述第一寻呼指示信道的两个连续的寻呼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第一下变换频率从接收自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使用第二下变换频率从接收自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并且所述第一下变换频率与所述第二下变换频率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在连续的时间段期间交替地被解调,其中每个时间段对应于所述第一寻呼指示信道的寻呼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映射到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的第一寻呼指示符与映射到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的第二寻呼指示符在时间上重叠。
13.一种用于多无线电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包括:
RF单元,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并且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暂时地存储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使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存储器输出相对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暂时地被延迟;以及
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所述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并且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存储器输出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符和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与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相关的控制信道的帧的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隙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暂时地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部分是与寻呼指示符在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中出现的时间段相关联的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所述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是WCDMA接收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中所述寻呼指示信道是PICH,并且所述控制信道是由所述WCDMA接收机接收的物理信道的SCCPCH。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其还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寻呼指示符在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上被检测到的情况下作出是解调与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相关联的控制信道还是解调与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相关联的控制信道的优先级决定。
19.一种在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中对多个无线电网络的寻呼进行解调的方法,其包括:
从接收自第一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一下变换信号;
从接收自第二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信号生成第二下变换信号;
将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至少一部分暂时地存储在存储器中;
读出所述存储器以获得相对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被延迟的、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存储器输出;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下变换信号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并且基于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存储器输出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符和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与所述第一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相关的控制信道的帧的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隙内对所述第二无线电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进行解调。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下变换信号的暂时地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部分是与寻呼指示符在所述第二网络的寻呼指示信道中出现的时间段相关联的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是WCDMA接收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寻呼指示信道是PICH,并且所述控制信道是由所述WCDMA接收机接收的物理信道的SCCPCH。
CN201210124350.XA 2011-04-15 2012-04-13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 Active CN1027404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087529 2011-04-15
US13/087,529 US9148870B2 (en) 2011-04-15 2011-04-15 Mobile communications radio receiver for multiple network ope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0461A true CN102740461A (zh) 2012-10-17
CN102740461B CN102740461B (zh) 2016-06-01

Family

ID=46935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4350.XA Active CN102740461B (zh) 2011-04-15 2012-04-13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48870B2 (zh)
CN (1) CN102740461B (zh)
DE (3) DE102012025710B3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7037A (zh) * 2012-11-29 2014-06-11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无线设备和操作方法
CN103889068A (zh) * 2012-12-19 2014-06-25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装置和用于控制接收器的方法
CN105940758A (zh) * 2014-01-30 2016-09-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订阅通信设备中促成经优化的调谐离开操作的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097B (zh) * 2010-08-26 2012-12-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寻呼信息的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US8738021B2 (en) * 2011-06-20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tune away periods
US9106341B2 (en) 2011-12-12 2015-08-11 Intel Deutschland Gmbh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HUE057546T2 (hu) * 2012-02-24 2022-05-28 Deutsche Telekom Ag Eljárás felhasználói készülék személyhívására egy elsõ nyilvános földi mobilhálózatról és egy második nyilvános földi mobilhálózatról, felhasználói készülék, program és számítógépes programtermék
US9157939B2 (en) * 2012-08-09 2015-10-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electric voltages
US9042491B2 (en) * 2013-01-17 2015-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s by creating fat paths in fast fading scenarios
US9554361B2 (en) 2013-03-01 2017-01-24 Intel Deutschland Gmbh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US9282536B2 (en) 2013-08-13 2016-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paging channel arbitration in multi-SIM architectures
DE102015000922B4 (de) * 2015-01-27 2022-08-04 Mercedes-Benz Group AG Frontmodul für einen Personenkraftwagen
WO2017011976A1 (en) * 2015-07-20 2017-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ponent carrier selection for tune-away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70093745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of shared hardware for dual network operation
CN114501614A (zh) * 2019-07-12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2531A1 (en) * 2002-08-28 2004-03-04 Orhan Arik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DMA communications
CN1668128A (zh) * 2004-03-10 2005-09-14 株式会社东芝 移动无线电终端设备
US20090213827A1 (en) * 2006-02-09 2009-08-27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Dual-Function Wireless Data Terminal
CN101621865A (zh) * 2009-07-31 2010-01-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及对应的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3902A (en) 1990-04-27 1992-10-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ulti-exchange paging system for locating a mobile telephone in a wide area telephone network
TW561757B (en) 2002-03-20 2003-11-11 Quanta Com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station to handle resource collision between tasks
KR100480048B1 (ko) 2002-04-25 2005-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단말 시스템의 페이징 분석 장치
EP1530395A2 (en) * 2003-11-07 2005-05-11 Lg Electronics Inc. Paging technique to support point-to-multipoint (P-T-M) data transmissions
US20070086437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ception of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s at a mobile station
US8160001B2 (en) * 2006-05-25 2012-04-17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Multi-function wireless terminal
US8175621B2 (en) 2008-02-27 2012-05-08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providing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s with reduced paging collision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2217275A (zh) * 2008-11-18 2011-10-12 思达伦特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选择性寻呼
CN101800975B (zh) * 2009-02-05 2015-01-14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具有多重订制的移动站的寻呼机制
CN102204378A (zh) * 2009-11-03 2011-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td-scdma多模终端中调度寻呼监视区间的方法和装置
EP2352353A1 (en) 2010-01-28 2011-08-03 ST-Ericsson SA Optimizing block reception for simultaneous use of at least two sim cards
US20110217969A1 (en) * 2010-03-05 2011-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with multiple subscriptions that utilize a single baseband-radio frequency resource chain
US8862161B2 (en) * 2010-10-12 2014-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idle operation in a dual-SIM CDMA 1X mobile station
US8725145B2 (en) 2011-01-25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requests of non-communication time period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2531A1 (en) * 2002-08-28 2004-03-04 Orhan Arik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DMA communications
CN1668128A (zh) * 2004-03-10 2005-09-14 株式会社东芝 移动无线电终端设备
US20090213827A1 (en) * 2006-02-09 2009-08-27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Dual-Function Wireless Data Terminal
CN101621865A (zh) * 2009-07-31 2010-01-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及对应的终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7037A (zh) * 2012-11-29 2014-06-11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无线设备和操作方法
CN103889068A (zh) * 2012-12-19 2014-06-25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装置和用于控制接收器的方法
US10064209B2 (en) 2012-12-19 2018-08-28 Intel Deutschland Gmbh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ceiver
CN103889068B (zh) * 2012-12-19 2019-01-22 英特尔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装置和用于控制接收器的方法
CN105940758A (zh) * 2014-01-30 2016-09-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订阅通信设备中促成经优化的调谐离开操作的设备和方法
CN105940758B (zh) * 2014-01-30 2019-06-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订阅通信设备中促成经优化的调谐离开操作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025796B3 (de) 2023-07-20
US20120264390A1 (en) 2012-10-18
DE102012102953A1 (de) 2012-10-18
US9148870B2 (en) 2015-09-29
DE102012102953B4 (de) 2014-12-04
CN102740461B (zh) 2016-06-01
DE102012025710B3 (de) 2017-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0461B (zh)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
CN102781121B (zh)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
US9743343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RU2390936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риемниками с разнесением в устройств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8493900B2 (en) Idle mode 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574112B1 (en) Power saving mechanism for mobile terminal
CN103518330B (zh)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器
US20070026860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8843123B1 (en) Techniques for accelerating cellular measurements
US20130242828A1 (en) Optimized wakeup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131444B2 (en) Optimized page matching
US9106341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CN106879081B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
CN110768705B (zh) 配置天线通道的方法、接收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958042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业务恢复方法
US20100329124A1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a method of network accessing for th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Patentee after: INTEL MOBILE COMM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 GmbH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Patentee after: INTEL MOBILE COMM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