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4703A -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4703A
CN102724703A CN2011100784104A CN201110078410A CN102724703A CN 102724703 A CN102724703 A CN 102724703A CN 2011100784104 A CN2011100784104 A CN 2011100784104A CN 201110078410 A CN201110078410 A CN 201110078410A CN 102724703 A CN102724703 A CN 102724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packet
gateway
packet data
data gat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84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4703B (zh
Inventor
郭雅莉
张万强
胡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784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470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2669 priority patent/WO20121300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4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4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包括:当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服务网关根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所在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随后所述服务网关指示分组数据网关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的空闲状态;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上述实施例的服务网关在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再向分组数据网关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使分组数据网关可以在收到后续数据包后直接丢弃,从而减少数据在服务网关与分组数据网关等核心网设备间的无效传输从而降低网络负担的同时减少网络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网络通信中,有一些业务发送源端,如机器类型通讯(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通常在是一个或者多个网元之间在不需要人为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网络通讯,如在交通控制与管理、远程抄表、远程监控、移动支付、定位跟踪、医疗监护等应用领域方面。
此类业务发送源端通常具有时延容忍的特征,也就是说此类业务发送源端发出业务数据后,并不关心业务数据是否能实时到达对方,可以接受较长时间的时延,例如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时延。
MTC等业务发送源端在当今主流通信网络如SAE(system architecture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等通信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如图1所示,在SAE(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通信系统中,终端通过演进基站(eNodeB)接入到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e Management Entity)以及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并经过服务网关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PDN(Packet Data Network)Gateway]。当移动管理实体负载过重时,移动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指示丢包比例和丢包时段。在该丢包时段内,当有数据包到达服务网关,且该数据包的接收用户出于空闲态,则服务网关按照承载的优先级按比例丢弃数据包,对于丢弃的数据包,服务网关不必向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下行数据通知消息触发移动管理实体寻呼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所以减轻了MME的负载。
然而,当移动管理实体负载过重并通知服务网关后后,服务网关丢弃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但是业务发送源端,如MTC server,并不知道数据因为用户设备处于非连接态而被丢弃,MTC server根据应用层长时间无回应而重复发送数据包,而数据包又会经分组数据网关传输到服务网关才被丢弃,造成网络资源的大量浪费。
在其它通信系统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图2所示,在WCDMA通信系统中,终端经过3G基站(NodeB)到达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再接入核心网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服务节点[SGSN,Serving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Support Node],并通过SGSN连接到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网关节点[GGSN,Gateway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Support Node]。MTC等业务发送源端在WCDMA的应用中,NodeB加RNC具有SAE通信系统中演进基站的功能,而SGSN实现移动管理实体以及服务网关的功能。在WCDMA系统中,业务发送源端如MTC server同样会由于不知道数据因为用户设备处于非连接态而被丢弃,而不断向用户设备发送不可达的数据,所述数据包又需经GGSN后到SGSN才被丢弃,造成网络资源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以缩短无效数据包的传输路径而减少网络资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服务网关根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所在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所述服务网关指示分组数据网关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的空闲状态;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发送源端、一分组数据网关、一服务网关和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服务网关根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所在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所述发送源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并且指示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状态,所述分组数数据网关收到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后,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上述实施例的服务网关在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再向分组数据网关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使分组数据网关可以在收到后续数据包后直接丢弃,从而减少数据在服务网关与分组数据网关等核心网设备间的无效传输从而降低网络负担的同时减少网络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由空闲状位连接状态的处理流程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由空闲状位连接状态的处理流程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3所示,对于一些具有延时容忍特征的用户设备或业务,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01a、当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服务网关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具体来说,用户设备从连接态转为空闲态后,如果发送源端发送数据包给用户设备,数据包经由分组数据网关发送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再根据用户设备时延容忍特征或数据包所在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以及用户设备此时所处于的空闲状态,而丢弃收到的数据包。
上述空闲状态是指当用户设备附着到网络时,由于较长时间内不使用而转为沉寂状态,需要被移动管理实体重新唤醒后才能接受数据信息。由于具有延时容忍特征的用户设备或业务的优先级较低,移动管理实体通常不会唤醒用户设备,因此,用户设备此时处于信息不可达状态。
上述服务网关获取用户设备特征(包括时延容忍特征)的主要途径是在用户设备附着到网络时,用户设备通过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消息将用户设备的特征发送给移动管理实体或者移动管理实体直接从HSS(Home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获取用户设备的特征,再通过移动管理实体将用户设备特征发送给服务网关;上述服务网关获取承载特征(包括时延容忍特征)的主要途径是当为用户设备建立承载时,分组数据网关将相同业务特征的业务聚合在相同承载,服务网关在承载建立或承载修改流程中从分组数据网关获知所述用户设备的承载是否具有时延容忍特征,从而获得承载的特征。所述承载特征可以是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也可以是承载的优先级。
步骤102a、所述服务网关指示分组数据网关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状态。
具体来说,在丢弃发送给空闲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所述服务网关向传输该数据包的承载对端,也就是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该状态指示可使用一个特殊定义的数据包信息或者使用一个特定的控制面消息;所述服务网关向对应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状态指示的同时记录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相关寻址信息,所述寻址信息包括分组数据网关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对应承载的寻址信息或者为对应的承载上下文打上的标记。
步骤103a、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具体来说,对于具有时延容忍的用户设备,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该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包;对于承载,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仅对具有时延容忍特征或优先级较低的承载执行丢弃后续收到的数据包的操作;
上述实施例的服务网关在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再向分组数据网关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使分组数据网关可以在收到后续数据包后直接丢弃,从而减少数据在服务网关与分组数据网关等核心网设备间的无效传输从而降低网络负担的同时减少网络资源浪费。
如图4所示,对于一些具有延时容忍特征的用户设备或业务,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01b、当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服务网关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具体来说,用户设备从连接态转为空闲态后,如果发送源端发送数据包给用户设备,数据包经由分组数据网关发送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再根据用户设备或数据包所属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以及用户设备此时所处于的空闲状态,而丢弃收到的数据包。
步骤102b、所述服务网关指示分组数据网关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状态。
具体来说,在丢弃发送给空闲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所述服务网关向传输该数据包的承载对端,也就是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该状态指示可使用一个特殊定义的数据包信息或者使用一个特定的控制面消息;所述服务网关向对应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状态指示的同时记录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相关寻址信息,所述寻址信息包括分组数据网关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对应承载的寻址信息或者为对应的承载上下文打上的标记。
步骤103b、所述分组数据网关通知所述发送源端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
具体来说,对于具有时延容忍的用户设备,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从后续收到的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包中提取发送该数据包的发送源端地址,并丢弃发给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对于承载,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仅对具有时延容忍特征或者优先级较低的承载执行从数据包提取发送源端地址以及丢弃数据包的操作;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记录发送源端的地址并通过该地址向发送源端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
上述发送源端为MTC服务器或其它对端设备。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向发送源端发送的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可以采用特殊定义的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包。
步骤104b、所述发送源端停止对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
具体来说,所述发送源端在收到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后,停止对该不可达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
上述实施例的服务网关在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再通过分组数据网关将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传递给对应的发送源端,使所述发送源端及时获知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状态,不再重复发送无效数据包,从而降低网络负担的同时减少网络资源浪费。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设备由空闲状态转为连接状态后的一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当所述用户设备转为连接状态后,所述服务网关向发送过该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
具体来说,当用户设备转为连接状态后,所述服务网根据在上述发送对应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的时候记录的分组数据网关寻址信息,向对端的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可以使用一个特殊定义的数据包指示或使用一个特定的控制面消息。
步骤202、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后,向对应发送过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的发送源端发送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
具体来说,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后,根据分组数据网关在收到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后记录的发送源端地址,向所述发送源端发送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向用户设备发送的可达状态指示可为特殊定义的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Protocol)包。
步骤203、所述发送源端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后,恢复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发送。
如图6所示,对于一些具有延时容忍特征的用户设备或承载,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301、当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服务网关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步骤302、所述服务网关指示分组数据网关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的空闲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网关在丢弃发送给空闲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向传输该数据包的承载对端,也就是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但是不再记录分组数据网关的寻址信息。
步骤303、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不可达状态指示时,启动一定时器并在定时器到期前执行丢包操作。
在所述定时器启动之后到期之前,对于具有时延容忍的用户设备,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从后续收到的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包中提取发送该数据包的发送源端地址,并丢弃发给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对于承载,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仅对具有时延容忍特征或优先级较低的承载执行从数据包提取发送源端地址以及丢弃数据包的操作。
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后,所述分组数据不再丢弃由所述发送源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步骤304、所述分组数据网关通知所述发送源端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
上述定时器启动之后,分组数据网关根据步骤303中获取的所述发送源端的寻址信息,向所述发送源端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不可达状态指示。
步骤305、所述发送源端停止对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
步骤306、所述发送源端向HSS签约用户可达状态报告。
步骤307、所述HSS发送用户可达报告指示给移动管理实体。
如7所示,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设备由空闲状态转为连接状态后的一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当用户设备从空闲状态转为连接状态后,移动管理实体向HSS报告所述用户设备转为连接状态。
因为在上述发送源端停止发送数据包后,同时向HSS签约用户可达状态报告,而HSS再给移动管理实体配置用户设备可达报告。所以,当用户设备从空闲状态转为连接状态后,移动管理实体直接向HSS报告所述用户设备转为连接状态。
步骤402、HSS收到该指示后向签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报告的发送源端发送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
步骤403、发送源端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后,恢复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发送。
如图8所示,对于一些具有延时容忍特征的用户设备或业务,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501、当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服务网关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步骤502、所述服务网关指示分组数据网关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的空闲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网关在丢弃发送给空闲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向传输该数据包的承载对端,也就是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但是不再记录分组数据网关的寻址信息。
步骤503、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不可达状态指示时,启动一定时器并在定时器到期前执行丢包操作。
在所述定时器启动之后到期之前,对于具有时延容忍的用户设备,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从后续收到的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包中提取发送该数据包的发送源端地址,并丢弃发给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对于承载,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仅对具有时延容忍特征或优先级较低的承载执行从数据包提取发送源端地址以及丢弃数据包的操作。
在所述定时器到期之后,所述分组数据不再丢弃由所述发送源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步骤504、所述分组数据网关通知所述发送源端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
上述分组数据网关启动定时器之后,从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中获取发送源端的寻址信息,通过该寻址信息向所述发送源端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不可达状态指示。
步骤505、所述发送源端停止对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并同时启动一定时器,在定时器过期后恢复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发送。
本实施例在用户设备由空闲状态转为连接状态后,不再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可达状态指示发送给发送源端,而是通过定时器控制发送源端。在定时器过期后,无论所述用户设备状态如何,所述发送源端将自动恢复发送,如果用户设备仍然处于空闲的不可达状态,则重复上述501-505的步骤。
如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发送源端、一分组数据网关、一服务网关和一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时延容忍特征或者所述发送源端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具有时延容忍特征。
上述数据传输系统的服务网关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以及所述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丢弃所述发送源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并且指示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状态,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进而通知发送源端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状态,使所述业务源端停止给所述用户设备重复发送不可达的数据包。
具体来说,用户设备从连接态转为空闲态后,如果发送源端发送数据包给用户设备,数据包经由分组数据网关发送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再根据用户设备的时延容忍特征以及用户设备此时所处于的空闲状态,而丢弃收到的数据包。
上述丢包抑制重传系统还包括一移动管理实体和一HSS(Home Subscriber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上述服务网关获取用户设备特征(包括时延容忍特征)的主要途径是在用户设备附着到网络时,用户设备通过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消息将用户设备的特征发送给移动管理实体或者移动管理实体直接从HSS获取用户设备的特征,再通过移动管理实体将用户设备特征发送给服务网关;上述服务网关获取承载特征(包括时延容忍特征)的主要途径是当为用户设备建立承载时,分组数据网关将相同业务特征的业务聚合在相同承载,服务网关再通过承载建立流程中获知对应用户设备的承载是否具有时延容忍特征,从而提取承载的特征。
在丢弃发送给空闲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所述服务网关向传输该数据包的GTP(GPRS隧道协议)隧道的对端,也就是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该状态指示可使用一个特殊定义的数据包信息或者使用一个特定的控制面消息;所述服务网关向对应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状态指示的同时记录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相关寻址信息,所述寻址信息包括分组数据网关的地址和端口信息、对应的GTP隧道信息或为对应的GTP隧道打上标记。
上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从后续收到的发给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中提取发送源端地址,并丢弃发给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所通过获得的地址向发送源端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
上述发送源端为MTC server或其它对端设备。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向发送源端发送的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可以采用特殊定义的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包。
上述丢包抑制重传系统的服务网关在根据用户设备或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再通过分组数据网关将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传递给对应的发送源端,使所述发送源端及时获知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状态,不再重复发送无效数据包,从而降低网络负担的同时减少网络资源浪费。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其所包括的各网元与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网元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的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适用于各种网络系统,不同网络系统可进行等同或类似网元替代。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以LTE通信系统为例,其中服务网关为SGW,分组数据网关为PDN GW,移动性管理实体为MME,其它通信系统可以进行类似网元替代,例如对于UMTS系统,用SGSN代替MME,用GGSN代替PDN GW,用HLR代替HSS,而其它系统也类似如此进行等同网元替代,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服务网关根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所在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服务网关指示分组数据网关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状态;
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之后,还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关通知所述发送源端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
所述发送源端停止对用所述户设备发送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指示分组数据网关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状态的步骤包括:所述服务网关向发送数据包的承载对端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发送不可达状态指示的同时记录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寻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对于具有时延容忍的用户设备,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丢弃后续收到的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对于具有时延容忍的承载,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仅对具有时延容忍特征的承载执行丢弃数据包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通知所 述发送源端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的步骤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所述服务网关的指示后,从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中提取发送源端的地址并通过所述地址向发送源端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4、5和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后记录所述发送源端的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转为连接状态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网关向发送过该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
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后,向对应的发送源端发送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
所述发送源端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后,恢复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2、3、5和6任意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组数据网关通知所述发送源端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不可达状态指示时,启动一定时器并在定时器到期前执行丢包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源端停止对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的同时启动一定时器,在定时器过期后恢复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源端停止对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发送源端向HSS签约用户可达状态报告;
所述HSS发送用户可达报告指示给移动管理实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由空闲状态转为连接状态后,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向HSS报告所述用户设备转为连接状态;
所述HSS收到该指示后向签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报告的发送源端发送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
所述发送源端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可达状态指示后,恢复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通过移动管理实体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特征,而所述用户设备在附着网络时通过非接入层消息将用户设备特征发送给所述移动管理实体,而所述移动管理实体直接从HSS获取用户设备特征。
15.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承载时,将相同业务特征的业务聚合在相同承载,再在所述承载的建立或修改流程中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获知承载的特征。
16.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一发送源端、一分组数据网关、一服务网关和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服务网关根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所在承载的时延容忍特征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时延容忍特征,丢弃所述发送源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并且指示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状态,所述分组数数据网关收到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后,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所述数据包后,进而通知发送源端所述用户设备处于不可达状态,使所述业务源端停止给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不可达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向GTP隧道对端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状态指示,同时记录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相关寻址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的动作包括:
对于具有时延容忍的用户设备,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丢弃后续收到的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包。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丢弃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不可达用户设备的数据包的动作包括:
对于具有时延容忍的承载,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指示后,仅对具有时延容忍特征的承载执行丢弃数据包的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通知所述发送源端所述用户设备不可达的步骤包括:
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所述服务网关的指示后,从后续收到的发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包中提取发送源端的地址并通过所述地址向发送源端发送用户设备不可达的状态指示。 
CN201110078410.4A 2011-03-30 2011-03-30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Active CN102724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8410.4A CN102724703B (zh) 2011-03-30 2011-03-30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PCT/CN2012/072669 WO2012130064A1 (zh) 2011-03-30 2012-03-21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8410.4A CN102724703B (zh) 2011-03-30 2011-03-30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703A true CN102724703A (zh) 2012-10-10
CN102724703B CN102724703B (zh) 2016-08-03

Family

ID=4692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8410.4A Active CN102724703B (zh) 2011-03-30 2011-03-30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4703B (zh)
WO (1) WO201213006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6013A (zh) * 2014-03-14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2636877A (zh) * 2020-12-18 2021-04-09 深圳市微网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6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9007B (zh) * 2017-01-10 2022-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955A (zh) * 2007-09-14 2008-01-30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城域以太网中基于抖动检测的拥塞控制方法
CN101494848A (zh) * 2008-01-25 2009-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挂起的方法、业务恢复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742452A (zh) * 2008-11-10 201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管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1741918A (zh) * 2008-11-25 2010-06-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mac接入管理方法及管理单元
WO2010144833A2 (en) * 2009-06-12 2010-12-16 Cygnus Broadb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discar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5512A (ja) * 1993-11-11 1995-05-23 Hitachi Ltd ルー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955A (zh) * 2007-09-14 2008-01-30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城域以太网中基于抖动检测的拥塞控制方法
CN101494848A (zh) * 2008-01-25 2009-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挂起的方法、业务恢复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742452A (zh) * 2008-11-10 201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管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1741918A (zh) * 2008-11-25 2010-06-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mac接入管理方法及管理单元
WO2010144833A2 (en) * 2009-06-12 2010-12-16 Cygnus Broadb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discar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6013A (zh) * 2014-03-14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WO2015135219A1 (zh) * 2014-03-14 2015-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4186013B (zh) * 2014-03-14 2019-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US10237825B2 (en) 2014-03-14 2019-03-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687283B2 (en) 2014-03-14 2020-06-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tatus chan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2636877A (zh) * 2020-12-18 2021-04-09 深圳市微网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6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2636877B (zh) * 2020-12-18 2021-07-06 深圳市微网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6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703B (zh) 2016-08-03
WO2012130064A1 (zh)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3547B (zh) 在无线设备中控制多个无线接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56112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0896484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무선통신방법 및 무선통신장치
CN101076979B (zh) 为核心网络节点提供移动台相关信息的系统和方法以及核心网络节点
EP2768251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1828364B (zh) 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装置的通信系统
CN101370283B (zh) 演进网络中切换过程中非接入层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33390B (zh) 通过sae/lte网络的电路交换服务
CN101534566B (zh) 一种寻呼用户的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及终端
US7970423B2 (en) Context linking scheme
CN102264036A (zh) 激活离线终端的方法、系统及机器类通信终端
CN102118700A (zh) 机器类通信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883393A (zh) 分组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60060091A (ko) 페이징 방법,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통신 시스템
WO2011134336A1 (zh) 机器类通信事件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19804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control
CN103517324A (zh) 一种ip小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730062A (zh) 一种非相邻节点间异常处理方法
CN101998347B (zh) 本地ip访问计费信息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02724703A (zh)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CN101541081B (zh) 一种停止重复寻呼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028637A1 (zh) 网关的恢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80999B (zh)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EP280666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valid time of trigger message
CN102170675A (zh) 控制接入时间的方法和核心网控制实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