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0999B -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0999B
CN102780999B CN201110121364.1A CN201110121364A CN102780999B CN 102780999 B CN102780999 B CN 102780999B CN 201110121364 A CN201110121364 A CN 201110121364A CN 102780999 B CN102780999 B CN 102780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management center
service management
core ne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13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0999A (zh
Inventor
郭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213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099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5270 priority patent/WO20121522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0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0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0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09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在服务器需要与用户设备通信时,再通过服务器对目标用户设备发出触发请求,来触发用户设备的临时IP分配、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临时承载或者其它数据连接的建立,实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临时通信,而在服务器以及用户设备不通信的多数时间里,用户设备没有专属的IP地址、承载或者其它数据连接,从而有效节省网络开销。

Description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已广泛应用于机器对机器的无线通信,广义上来说M2M的主要应用方式有机器对机器、机器对移动电话(如用户远程监视)以及移动电话对机器(如用户远程控制)。
初步预计,未来用于人对人通信的终端可能仅占整个终端市场的几分之一,而更大数量的通信就是M2M通信业务。事实上,目前机器的数量已至少是人类数量的4倍,因此M2M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因为M2M是无线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它可用于双向通信,如远距离收集信息、设置参数和发送指令,因此M2M技术可有不同的应用方案,如安全监测、自动售货机、货物跟踪等。
从设备特点的角度来看,M2M和我们传统的H2H(Human to Human,人对人)式的通讯方式在存在的不同有:1)、M2M终端之间传递的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些自动控制功能,不需要人为参与;2)、参与M2M通讯的潜在终端数量非常庞大,而每一个终端的交互流量可能非常小,而且交互可能是突发的;3)、M2M终端所实现的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只需要完成特定的一些信息传输交互;4)、有些M2M终端的位置可能是相对固定的,或者很少移动;5)、一个特定应用下的M2M的终端行为是一致的,例如,电子抄表业务,所有的终端都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向某一特定服务器上传数据。
H2H的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机器类型通讯)应用的架构中主要包含MTC Device(MTC设备)、MTC Server(MTC服务器)、网络部分(接入网网元、核心网网元、HSS等逻辑功能体),MTC服务器上面存储MTC设备或者群相关的数据或者信息,用以提供MTC服务或相关信息,如水电表抄表处理服务器。MTC设备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动通信设施如自动售货机、煤气读表器、水电读表器等。MTC服务器到MTC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主要是3GPP网络(如GSM或UMTS或SAE系统)。
当前MTC设备或用户设备(UE)的标识有IMSI(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临时移动用户标识)、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ntegrated ServiceDigital network Number,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其中IMSI和MSISDN都是网络纪录用户设备标识,记录在HSS和核心网节点(2G/3G的MSC/SGSN,SAE/LTE的MME)中,而TMSI是临时分配的标识,也记录在核心网节点中。TMSI是临时标识的总的称呼,具体地,在2G/3G CS域也叫做TMSI,在2G/3G PS域叫做P-TMSI,在SAE/LTE系统叫做GUTI(Global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全球唯一临时标识)。IMSI是用户设备在网络中的内部标识,用来唯一索引一个用户设备,具有一定的保密性。MSISDN主要用于CS域,是一个外部可见的标识,其它用户可通过拨打该号码来呼叫用户设备,建立通话。这个号码也可以用于短消信(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业务)通信。网络内部,MSISDN主要用于7号信令路由,寻找用户设备所在的HSS,从而找到用户设备所在的核心网节点。
而对于PS域,用户设备如果要实现通信,无论主动通信还是被动通信,必须先分配IP并建立承载之后,才能与对端节点通信。对端节点如果要和用户设备通信,也要了解用户设备的IP地址,才能向向用户设备的IP地址发送IP数据,IP数据到达网络后延建立好的承载发送数据给对端。如果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数据到达S-GW或SGSN后,没有更下的数据承载,就会触发网络寻呼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响应后建立RAB(Radio Access Bearer,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起了到达用户设备的更下的承载,这样才能打通了、整个网络的承载,使MTC服务器可以将数据发送给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一般走的是PS数据业务,M2M的很多业务是下行业务触发,如水表公司触发水表上报当前读数。这种随机的触发需要MTC Device随时可达。根据数据业务类型,用户设备的触发方式可以是通过短消息触发或者通过IP数据触发。
然而,如果通过短消息触发是需要MTC Device具有MSISDN的,M2M终端的数量很多,未来可能达到数倍于当前的UE数量。如果给每个MTCDevice分配一个MSISDN,那么MSISDN的数量可能很快就会耗光,然后不得不升级增加MSISDN的位数,而升级MSISDN的位数不仅耗时耗力,也将导致运营商开销大大增加。
如果通过IP数据触发需要在通信前先给MTC Device分配IP地址和建立承载。首先,IP地址的数量是受限的,在IPv4的场景下,给每个MTC Device预先分配一个IP,会消耗大量的IP地址,当然,采用IPv6或者私有地址,可以缓和IP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其次,MTC Device事先建立承载会占用网络大量资源,例如,一个SAE系统的MME,S-GW,P-GW一般可以建立一百万的承载,假设北京地区有一千万台MTC Device(水表、电表、汽车等),而每个MTC Device在开机附着时就建立了两个承载,那么北京地区仅仅为MTCDevice就要准备20个MME/S-GW/P-GW,但是这些MTC Device并不是时刻和同时进行通信,比如每个MTC Device一天只会通信10分钟,而且最多有五十万MTC Device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通信。也就是说,实际上,MTC Device并非时时刻刻通信,也不会集中一起发起通信,正常情况本来只需要一个MME/S-GW/P-GW既可满足通信要求,但是网络却不得不为了不知什么时候可能发起的通信而一直保持MTC Device的IP和承载,并不得不购买很多设备,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而且,建立的承载随着MTC Device的移动,会不断进行承载的更新,也造成了大量的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用户设备需要有固定的承载或IP来实现触发通信而造成网络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种业务通信方法,包括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分配请求,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用于触发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还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建立承载并获得IP地址;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IP地址的消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以及IP地址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定位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分配请求,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用于触发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还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建立承载并获得IP地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IP地址的消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以及IP地址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核心网节点以及业务管理中心,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通信前,所述服务器向业务管理中心发送用户设备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并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分配请求;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承载并获取IP地址;所述核心网节点通过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服务器回应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IP地址信息的消息;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以及IP地址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信方法,用于触发目标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临时通信,其中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触发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所述回应消息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定位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触发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所述回应消息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核心网节点以及业务管理中心,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通信前,服务器向业务管理中心发送用户设备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并通过所述核心网节点寻呼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接入后,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核心网节点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发送回应消息;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回应消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信方法,用于触发目标用户设备与服务器的通信,其中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所述建立承载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在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接入后请求用户设备建立由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绑定并沿所述承载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沿所述承载回应的消息并将所述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定位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所述建立承载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后请求用户设备建立由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沿所述承载回应的消息并将所述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核心网节点以及业务管理中心,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通信前,所述服务器向业务管理中心发送用户设备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在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请求用户设备建立由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核心网节点的请求建立所述承载;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承载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绑定并沿所述承载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沿所述承载回应的消息并将所述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上述实施例的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可以在服务器需要与用户设备通信时,再通过服务器对目标用户设备发出触发请求,来触发用户设备的临时IP分配、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临时承载或者其它数据连接的建立,实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临时通信,而在服务器以及用户设备不通信的多数时间里,用户设备没有专属的IP地址、承载或者其它数据连接,从而有效节省网络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业务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业务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用户设备外部标识转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确定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的流程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业务通信方法的补充流程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业务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六以及九的业务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业务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业务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确定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并通过所述核心网节点寻呼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业务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业务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业务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确定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并通过所述核心网节点寻呼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业务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业务通信方法,用于在M2M通信中,标识并触发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等终端设备为复杂终端,具有多种业务,而且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QoS要求,用户设备与对端,如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必须使用IP协议栈,而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并没有预先向服务器注册IP的相关IP地址信息。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用户设备没有专有IP地址以及承载的情况下,所述业务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步骤102、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步骤103、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分配请求,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用于触发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还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建立承载并获得IP地址;
步骤104、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IP地址的消息;
步骤105、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以及IP地址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上述步骤101中,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内部标识,也可以是外部标识。如果是外部标识,需要转换成内部标识以便网内识别,所述转换主要通过IMF(identity mapping function,标识映射功能实体)来完成,此时IMF与业务管理中心有接口或IMF合并于业务管理中心内,如图3所示,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以下外部标识转换:
步骤201a、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根据服务器的地址信息获取对应的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信息;
步骤202a、根据所述APN信息找到对应的IMF;
步骤203a、向所述IMF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外部标识对应的内部标识;
步骤204a、所述IMF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内部标识返回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
如果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则此时IMF与服务器有接口或IMF合并于服务器内,步骤101的请求消息直接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内部标识,因为在发送触发请求之前,所述服务器可以向IMF查询与所述服务器外部标识对应的内部标识,所述IMF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内部标识返回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再直接用内部标识发起触发请求。
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102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是MME(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或者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的动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b、如果业务管理中心已经知道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则通过所述地址信息直接确定当前所述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步骤202b、如果业务管理中心不知道所述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则需要先向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通过所述地址信息确定当前所述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上述步骤202b中,所述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为注册的核心网节点标识,因此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找到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核心网节点。
上述步骤103中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分配请求,其中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携带有所述服务器对应的APN信息,以便所述用户设备后续建立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PDN(Packet DataNetwork,分组数据)连接和APN的承载。
上述步骤103中,如果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失败,则后续步骤变为核心网节点直接向业务管理中心回应发送失败的上行消息,再通过业务管理中心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触发失败,其中触发失败的是由于网络堵塞、异常而导致用户设备未被寻呼到,导致本次触发异常结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须建立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
上述步骤103中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的携带所述服务器对应的APN信息,所述用户设备再向核心网节点发起建立到所述服务器对应的APN的承载,所述承载在本实施例中为所述用户设备到业务管理中心之间的PDN或PDP(Packet Data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数据连结,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对应所述服务器APN的P-GW(PDN-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在建立所述承载的过程中,直接由AAA Server(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或者P-GW给所述用户分配地址。在实际应用中,无论在名义上是由谁给用户设备分配地址,都可以视为是由AAA Server分配的而且核心网节点都能知道所述用户设备被分配的地址。因为,所述AAA Server逻辑实体是一个RADIUS(Remote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服务器或DHCP服务器,用于给用户设备分配IP地址,记录IP地址与用户设备内部标识的对应关系,可合并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或P-GW内,合并后变成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或P-GW给所述用户设备分配地址。
上述步骤104中,如果所述用户设备被分配有私有IP地址,也就是说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不在一个地址空间域内,而需要做NAT(Network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地址转换时,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不仅要给所述服务器返回所述用户设备的私有IP地址,还会返回NAT实体的外部地址以及端口号等信息,以通过NAT实现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设备在内外网之间的通信。
上述步骤105中,所述服务器收到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后,便可根据该IP地址将数据传递给所述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数据来源以及承载回应所述服务器需要的信息,从而在服务器预先不知道用户设备IP地址的情况下,完成与指定用户设备的触发与信息的交互。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业务通信方法在上述步骤104之后还包括:
步骤106、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服务器完成信息交互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释放IP地址的通知;
步骤107、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知所述服务器删除所述IP地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对应关系。
上述步骤107中,所述用户设备释放IP地址的同时,撤销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以节约IP地址以及网络开销。
上述释放IP地址的通知,由核心网节点得知后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再由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知所述服务器。
上述触发和标识用户设备的方法,用户设备平时可以没有专属的IP地址和承载,只有在用户设备或者服务器要向对端发送数据时,才进行触发,通过再分配IP和建立承载来实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信息交互,从而在服务器以及用户设备不通信的多数时间里,有效节省IP地址空间和网络开销。
此外,网络大部分节点只需保存用户设备的内部标识,而不必保存其外部标识,外部标识只有对应的服务器和IMF实体保存。外部标识的格式可以是FQDN,URI,甚至MSISDN等格式,不同服务器可以有不同的格式,针对同一个用户设备,不同的服务器可以设置不同的外部标识或格式,而且不同的实体只需要保存必要的信息即可,不必保存其它不必要信息,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与实施例一业务通信方法对应的一种业务通信装置,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定位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分配请求,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用于触发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并且还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建立承载并获得IP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IP地址的消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以及IP地址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收模块将所述外部标识转换为内部标识。
所述装置还包括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服务器完成信息交互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释放IP地址的通知;
通知模块,通知所述服务器删除所述IP地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业务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20、核心网节点40以及业务管理中心30。所述服务器20与用户设备10通信前,所述服务器20向业务管理中心30发送用户设备10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所在的核心网节点40,并向所述核心网节点40发送所述用户设备10的IP地址分配请求;所述核心网节点40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10;在所述用户设备10接入后,根据所述地址分配请求给所述用户设备10分配地址并建立承载;所述核心网节点40通过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向所述服务器20回应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10IP地址信息的消息;所述服务器20根据所述用户设备10的IP地址信息以及建立的承载与所述用户设备10建立通信。
上述触发请求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内部标识,也可以是外部标识。如果是外部标识,需要转换成内部标识以便网内识别。本实施例业务通信系统还包括一IMF50,所述转换主要通过IMF50来完成。
上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找到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所在的核心网节点40,须先知道所述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业务通信系统业务通信系统还包括一HSS60,如果业务管理中心30已经知道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则通过所述地址信息直接找到与所述用户设备10对应的核心网节点40;如果业务管理中心30不知道所述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则需要先向HSS60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所在核心网节点的地址信息,所述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为用户设备注册的核心网节点的标识。
上述IP地址分配请求携带有携带所述服务器20对应的APN信息,以便所述用户设备10根据所述地址分配请求中携带的所述服务器20对应的APN信息,建立到所述APN对应的业务管理中心30的承载。
上述业务通信系统还包括一AAA Server70,所述AAA Server70用于给用户设备10分配IP地址,记录IP地址与用户设备10内部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业务通信系统的服务器20收到所述用户设备10的IP地址后,便可根据该IP地址将数据传递给所述用户设备10,所述用户设备10根据数据来源以及承载回应所述服务器20需要的信息,从而在服务器20预先不知道用户设备10IP地址的情况下,完成与指定用户设备的触发与信息交互。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业务通信方法,用于在M2M通信中,标识并触发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等终端设备为简单终端,具有单一业务,用户设备与对端,如服务器之间的可以进行固定格式的通信,例如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通过短消息等特定格式的数据进行交互。
如图8和9所示,所述业务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触发请求触发请求;
步骤302、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步骤303、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触发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触发请求;
步骤304、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所述回应消息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
步骤305、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上述步骤步骤301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可以是内部标识,也可以是外部标识。如果是外部标识,则需要转换成内部标识以便网内识别,具体转换过程是先根据所述服务器地址信息获取对应的APN信息;再根据APN信息找到对应的IMF;然后通过向对应的IMF查询所述外部标识对应的内部标识并由IMF完成转换后将对应的内部标识返回给业务管理中心;如果是内部标识则业务管理中心直接使用而无需转换。
如图10所示,上述步骤302和303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是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或者SGSN(Serving GPRS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用户设备所在的核心网节点,并触发所述核心网节点寻呼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动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步骤402、将所述触发请求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
步骤403、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触发请求中的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
上述步骤401中,如果业务管理中心已经知道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则通过所述地址信息直接找到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节点;如果业务管理中心不知道所述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则需要先向HSS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
如果步骤403中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失败,则后续步骤变为核心网节点直接向业务管理中心回应发送失败的上行消息,再通过业务管理中心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触发失败,其中触发失败的是由于网络堵塞、异常而导致用户设备未被寻呼到。
上述所步骤304中,先由所述用户设备给核心网节点发送回应数据,再由所述核心网节点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所述回应消息包括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以及回应数据,也就是所述核心网节点在收到用户设备的回应数据后,添加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设备标识再返回给业务管理中心,而且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
上述服务器可以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建立信令连接通信,使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与服务器之间为面向连接的信令通信,也可以建立无信令连接通信,使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与服务器之间为无信令通信。
当所述服务器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之间为无信令连接通信时,上述步骤305中,所述回应消息携带用户设备标识和回应数据,所述回应数据的格式与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格式一致,而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也与所述触发中的用户设备标识一致,都同时是外部标识或者同时是内部标识。因此,在步骤305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回应消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之前,如果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收到来自核心网节点的回应消息包含的用户设备标识与触发请求中的用户设备标识不一致,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对应的IMF将所述回应消息中的用户设备标识进行转换;如果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收到来自核心网节点的回应消息包含的回应数据的格式与所述服务器发出的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格式不一致,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回应数据的转换成与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格式一致,以便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通过特定格式的数据消息进行简单的信息交互。
当所述服务器与业务管理中心之间为面向连接的信令通信时,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响应服务器的消息中可以不携带任何标识,而是服务器根据所述信令连接信息获取响应的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通过上述触发和标识用户设备的方法,可以只在用户设备或者服务器要向对端发送数据时,才通过用户设备标识找到并触发用户设备回应触发请求中携带的数据,实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信息交互,而在服务器以及用户设备不通信的多数时间里,用户设备可以没有专属的IP地址和承载,从而有效节省网络开销。
实施例五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与实施例四业务通信方法对应的一种业务通信装置,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
定位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触发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所述回应消息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业务通信的系统,包括服务器20、核心网节点40以及业务管理中心30。
所述服务器20与用户设备10通信前,所述服务器20向业务管理中心30发送用户设备10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找到用户设备10所在的核心网节点40,并通过所述核心网节点40寻呼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所述用户设备10接入后,所述核心网节点40向所述用户设备10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所述用户设备10通过核心网节点40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发送回应消息;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将所述回应消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20。
本实施例业务通信系统还包括一IMF50,
上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内部标识,也可以是外部标识。如果是外部标识,则需要转换成内部标识以便网内识别,具体转换过程是先根据所述服务器20地址信息获取对应的APN信息;再根据APN信息找到对应的IMF50;然后通过向对应的IMF50查询所述外部标识对应的内部标识并由IMF50完成转换后将对应的内部标识返回给业务管理中心30;如果是内部标识则业务管理中心30直接使用而无需转换。
上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找到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所在的核心网节点40,须先知道所述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业务通信系统还包括一HSS,如果业务管理中心30已经知道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如服务器下发的触发请求中还携带用户设备位置信息,则通过所述地址信息直接找到与所述用户设备10对应的核心网节点40;如果业务管理中心30不知道所述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则需要先向HSS60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
上述用户设备10通过核心网节点40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发送回应消息是先由所述用户设备10给核心网节点40发送回应数据,再由所述核心网节点40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返回所述回应消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之间为无信令连接通信,所述回应消息包括用户设备10的用户设备标识以及回应数据,也就是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在收到用户设备10的回应数据后,添加所述用户设备10对应的用户设备标识再返回给业务管理中心30。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之间可以为面向连接的信令通信,所述回应消息包括用户设备10的回应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响应服务器的回应消息中可以不携带任何标识,而是服务器根据所述信令连接信息获取响应的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总之,上述业务管理中心30回应消息是否携带用户设备10的标识,取决于是否业务管理中心与服务器建立了特定用户设备的信令连接,如服务器向业务管理中心发送触发请求时,建立了特定用户设备的信令连接,那么业务管理中心返回消息时,在该信令连接上回复的消息就可以不携带任何用户设备标识,而是通过信令连接和用户设备对应起来。否则,在业务管理中心与服务器没有建立特定用户设备的信令连接的情况下,在业务管理中心返回的消息中需要携带用户设备标识。而携带用户设备内部标识还是外部标识,取决于服务器在触发消息中携带的标识是内部标识还是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中的用户设备标识是外部标识,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还需要通过对应的IMF50将所述内部标识转换为外部标识,以上描述也适用于其它实施例,而为了便于描述,在其它实施例均以业务管理中心与服务器没有建立特定用户设备的信令连接且触发请求中携带外部表识为例,不再赘述各种不同情况。如果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收到来自核心网节点40的回应消息包含的回应数据的格式与所述服务器20发出的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格式不一致,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将所述回应数据的转换成与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格式一致,以便所述服务器20与用户设备10通过特定格式的数据消息进行简单的信息交互。
通过上述触发和标识用户设备的装置,可以只在用户设备10或者服务器20要向对端发送数据时,才通过用户设备10标识找到并触发用户设备10回应触发请求中携带的数据,实现服务器20与用户设备10的信息交互,而在服务器20以及用户设备10不通信的多数时间里,用户设备10可以没有专属的IP地址和承载,从而有效节省网络开销。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业务通信方法,用于在M2M通信中,标识并触发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等终端设备为简单终端,具有单一业务,用户设备与对端,如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可以在需要通信时,再通过触发请求,临时搭建承载来实现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信息交互。
如图12以及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业务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
步骤602、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步骤603、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所述建立承载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在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接入后请求用户设备建立由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
步骤604、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绑定并沿所述承载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
步骤605、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沿所述承载回应的消息并将所述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上述步骤步骤601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可以是内部标识,也可以是外部标识。如果是外部标识,则需要转换成内部标识以便网内识别,具体转换过程是先根据所述服务器地址信息获取对应的APN信息;再根据APN信息找到对应的IMF;然后通过向对应的IMF查询所述外部标识对应的内部标识并由IMF完成转换后将对应的内部标识返回给业务管理中心;如果是内部标识则业务管理中心直接使用而无需转换。
如图14所示,上述步骤602和603中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当前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并通过所述核心网节点寻呼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动作包括:
步骤701、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注册核心网节点;
步骤702、将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
步骤703、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
上述步骤701中,如果业务管理中心已经知道所述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则通过地址信息直接找到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节点;如果业务管理中心不知道所述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则需要先向HSS60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
上述核心网节点可以是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或者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
上述步骤702中在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传达服务器的触发请求以及触发对象的用户设备标识时,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同时将其APN信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
如果步骤703中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失败,则后续步骤变为核心网节点直接向业务管理中心回应发送失败的上行消息,再通过业务管理中心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触发失败,其中触发失败的是由于网络堵塞、异常而导致用户设备未被寻呼到。
上述步骤603中,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的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而所述核心网节点向用户设备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携带有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
上述步骤603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核心网节点的请求中的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建立到APN信息对应的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而不必分配用户设备IP地址。
上述步骤604中,在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承载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绑定并沿所述承载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后,所述用户设备沿所述承载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数据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回应数据以及所述用户设备标识返回给所述服务器,从而完成服务器对指定用户设备的触发与信息交互。
通过上述触发和标识用户设备的方法,可以只在用户设备或者服务器要向对端发送数据时,才通过用户设备标识找到并触发用户设备建立临时承载,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沿临时承载可进行临时信息交互,而在服务器以及用户设备不通信的多数时间里,在用户设备平时可以没有专属的IP地址和承载,从而有效节省网络开销。
实施例八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与实施例七业务通信方法对应的一种业务通信装置,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
定位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所述建立承载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后请求用户设备建立由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沿所述承载回应的消息并将所述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在所述定位单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后,将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所述核心网节点在向用户设备的建立承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建立到APN信息对应的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
实施例九
如图6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一种业务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20、核心网节点40以及业务管理中心30。
所述服务器20与用户设备10通信前,所述服务器20向业务管理中心30发送用户设备10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用户设备10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40;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向所述核心网节点40发送建立承载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40在寻呼所述用户设备10接入后请求用户设备10建立由所述用户设备10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的承载;并通过所述核心网节点40寻呼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所述用户设备10根据所述核心网节点40的请求建立所述承载;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将所述承载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绑定并沿所述承载向所述用户设备10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接收所述用户设备10沿所述承载回应的消息并将所述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0。
本发明实施例业务通信系统还包括一IMF50。
上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可以是内部标识,也可以是外部标识。如果是外部标识,则需要转换成内部标识以便网内识别,具体转换过程是先根据所述服务器20地址信息获取对应的APN信息;再根据APN信息找到对应的IMF50;然后通过向对应的IMF50查询所述外部标识对应的内部标识并由IMF50完成转换后将对应的内部标识返回给业务管理中心30;如果是内部标识则业务管理中心30直接使用而无需转换。
上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找到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40,须先知道所述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
本实施例业务通信系统还包括一HSS60,具体来说,如果业务管理中心30已经知道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则通过所述地址信息直接找到与所述用户设备10对应的核心网节点40;如果业务管理中心30不知道所述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则需要先向HSS60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10的地址信息。
上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在找到对应的核心网节点40后,在向所述核心网节点40传达服务器20的触发请求以及触发对象的用户设备标识的同时,将与其对应的APN信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40。所述核心网节点40向用户设备10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携带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的APN信息。
上述用户设备10在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将所述承载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绑定并沿所述承载向所述用户设备10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后,可沿所述承载将所述用户设备10的回应数据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所述业务管理中心30将所述回应数据以及所述用户设备标识返回给所述服务器20,从而完成服务器20对指定用户设备10的触发与信息交互。
上述触发和标识用户设备的装置,可以只在用户设备10或者服务器20要向对端发送数据时,才通过用户设备标识找到并触发用户设备10建立临时承载,所述服务器20与用户设备10之间沿临时承载可进行临时信息交互,而在服务器20以及用户设备10不通信的多数时间里,在用户设备10平时可以没有专属的IP地址和承载,从而有效节省网络开销。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主要涉及用户设备的单触发的情况,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组触发,此时触发请求将携带多个用户设备地址信息,而不是用户设备的标识,表明服务器要触发该地址信息对应的所有用户设备,再通过业务管理中心通过小区广播或者多播广播的形式直接下发数据,也可以向下变成多个单触发,根据APN的绑定关系,分别向属于该APN的用户设备的承载下发数据,或者触发建立承载后下发数据。
此外,不管用户设备是简单终端,还是复杂终端,由于用户设备在一个APN内只有服务器一个通信对端。那么当用户设备要发送数据时,或者附着时,可以直接建立用户设备到P-GW,然后P-GW到业务管理中心和到业务管理中心到服务器的隧道,用户设备或服务器均可沿该隧道给对端发送或回应数据。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为M2M通信中的MTC Device,所述服务器可以为M2M通信中的MTC Server,而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可以为M2M业务管理中心(MSMC,M2M Service Management Centre),或Proxy等逻辑实体。
此外,本发明描述以SAE/LTE网络为例进行描述,实际实施中,可以使用其它网络(如2G/3G或WiMAX/3GPP2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实施实体有所不同,如使用2G/3G网络时,MME会被替代为SGSN作为核心网实体,HSS会被替代为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家乡寄存器),P-GW会被替代为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
在M2M通信应用中,由于在多数时间里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并不通信,因此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均可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完成后,就释放用户设备的IP或者解除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承载,从而有效节约网络资源开销。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41)

1.一种业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分配请求,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用于触发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还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建立承载并获得IP地址;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IP地址的消息;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以及IP地址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外部标识转换为内部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外部标识转换为内部标识包括: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服务器的地址信息获取对应与所述服务器的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信息;
根据所述APN信息确定对应的IMF(identity mapping function,标识映射功能实体);
向所述IMF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外部标识对应的内部标识;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IMF发送的所述内部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的步骤包括: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根据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确定当前所述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再通过所述地址信息确定当前所述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携带有所述服务器对应的APN信息,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服务器对应的APN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并建立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器对应的APN的承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为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PDN(Packet Data Network,分组数据)或PDP(Packet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为所述用户设备到与所述服务器的APN对应的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DN或PDP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所述承载的过程中,由AAA Server(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给所述用户设备分配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2、3、4和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为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或者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和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结束后,还包括: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释放IP地址的通知;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知所述服务器删除所述IP地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释放IP地址的通知是先由所述用户设备通知所述核心网节点,再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
12.一种业务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
定位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分配请求,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用于触发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还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建立承载并获得IP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IP地址的消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以及IP地址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收模块将所述外部标识转换为内部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服务器完成信息交互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释放IP地址的通知;
通知模块,通知所述服务器删除所述IP地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对应关系。
14.一种业务通信的系统,包括服务器、核心网节点以及业务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通信前,所述服务器向业务管理中心发送用户设备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并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分配请求;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承载并获取IP地址;所述核心网节点通过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服务器回应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IP地址信息的消息;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以及IP地址信息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通信;
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外部标识转换为内部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所述系统还包括一IMF,所述IMF与所述服务器的APN信息对应,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外部标识转换为对应的内部标识并返回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HSS,用于为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提供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所在核心网节点的地址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地址分配请求携带有所述服务器对应的APN信息,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服务器对应的APN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并建立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服务器对应的APN的承载。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为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PDN或PDP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AAA Server,用于在建立所述承载的过程中,给所述用户设备分配IP地址。
21.一种业务通信方法,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触发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所述回应消息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服务器所在的IMF转换为内部标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与服务器之间为非信令连接通信,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核心网节点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回应的数据;
所述核心网节点将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所述回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回应的数据以及所述用户设备标识。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与服务器之间为面向连接的信令通信,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核心网节点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回应的数据;
所述核心网节点将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所述回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回应的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信令连接信息获取响应的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为MME或者SGSN。
26.一种业务通信装置,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
定位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触发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寻呼所述用户设备并且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所述回应消息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业务管理中心;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通过所述服务器所在的IMF转换为内部标识。
27.一种业务通信系统,括一服务器、一核心网节点以及一业务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通信前,服务器向业务管理中心发送用户设备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并通过所述核心网节点寻呼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接入后,所述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核心网节点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发送回应消息;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回应消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服务器所在的IMF转换为内部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与服务器之间为非信令连接通信,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核心网节点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发送回应消息的过程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先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回应的数据;所述核心网节点再将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其中所述回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回应的数据以及所述用户设备标识。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与服务器之间为面向连接的信令通信,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核心网节点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发送回应消息的过程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先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回应的数据;所述核心网节点再将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其中所述回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回应的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信令连接信息获取响应的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31.一种业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所述建立承载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在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接入后请求用户设备建立由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用户设备建立的承载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绑定并沿所述承载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
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沿所述承载回应的消息并将所述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外部标识转换为内部标识。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的步骤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在向用户设备的建立承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建立到APN信息对应的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
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为MME或者SGSN。
36.一种业务通信装置,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
定位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所述建立承载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在所述用户设备接入后请求用户设备建立由所述用户设备到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沿所述承载回应的消息并将所述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完成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通过所述服务器所在的IMF转换为内部标识。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单元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当前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后,将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发送给所述核心网节点,所述核心网节点在向用户设备的建立承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建立到APN信息对应的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
38.一种业务通信系统,包括一服务器、一核心网节点以及一业务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通信前,所述服务器向业务管理中心发送用户设备的触发请求,所述触发请求携带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注册的核心网节点;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在寻呼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网络后请求用户设备建立由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核心网节点的请求建立所述承载;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承载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绑定并沿所述承载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触发请求中的数据;所述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沿所述承载回应的消息并将所述回应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内部标识或者外部标识,如果所述触发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设备标识为外部标识,则所述业务管理中心通过所述服务器所在的IMF转换为内部标识。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管理中心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建立承载的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以及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向用户设备的建立承载请求中携带有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建立承载请求中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APN信息建立到APN信息对应的业务管理中心的承载。
CN201110121364.1A 2011-05-11 2011-05-11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0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1364.1A CN102780999B (zh) 2011-05-11 2011-05-11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CT/CN2012/075270 WO2012152221A1 (zh) 2011-05-11 2012-05-10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1364.1A CN102780999B (zh) 2011-05-11 2011-05-11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0999A CN102780999A (zh) 2012-11-14
CN102780999B true CN102780999B (zh) 2015-02-25

Family

ID=47125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136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0999B (zh) 2011-05-11 2011-05-11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0999B (zh)
WO (1) WO20121522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11418A1 (fr) * 2013-09-30 2015-04-03 Orange Technique d'administration a distance d'un dispositif appartenant a un reseau prive
CN107133661B (zh) * 2016-02-29 2020-06-0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生成有源卡的外部标识码的方法
CN106255161B (zh) * 2016-08-09 2019-10-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pdn连接建立的方法、控制面cp及用户设备ue
CN109644335B (zh) 2016-09-05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数据库控制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10035422B (zh) * 2018-01-12 2021-01-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临时处理隧道表的上行数据处理方法、mme和sgw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680A (zh) * 2004-04-23 2005-11-0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给无线设备分配网络地址的系统和方法
CN1835475A (zh) * 2005-03-14 2006-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络侧激活的方法
WO2010062093A3 (en) * 2008-11-25 2010-08-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ocal breakout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it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680A (zh) * 2004-04-23 2005-11-0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给无线设备分配网络地址的系统和方法
CN1835475A (zh) * 2005-03-14 2006-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络侧激活的方法
WO2010062093A3 (en) * 2008-11-25 2010-08-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ocal breakout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it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0999A (zh) 2012-11-14
WO2012152221A1 (zh)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1295B2 (en)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terminal accessing 5G network on non-3GPP access
CN102264036B (zh) 激活离线终端的方法、系统及机器类通信终端
US8661137B2 (en) Network-bas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EP3566509B1 (en)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terminal accessing 5g network on non-3gpp access
CN102668489B (zh) 获取用户的ip地址的方法和网络实体
CN102780999B (zh) 业务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2111255A1 (ja) ページング方法、ページングシステム、通信デバイス及び通信相手ノード
KR101813058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가입자의 단말들의 시그널링 처리방법
CN103534960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mtc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40826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33500A (zh) 临近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477690A (zh) 通过移动网络通知用户设备来自网络应用服务器的ue应用触发请求
CN103491527A (zh) 一种检索终端外部标识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111883A1 (en) Paging towards multiple devices in a group of devices
WO2012130098A1 (zh) 一种获取机器类型通信设备ip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84380A (zh) 一种机器类通信事件的上报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1541081B (zh) 一种停止重复寻呼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108377A (zh) 一种mtc终端的通信方法、系统及中心控制节点
CN102238617B (zh) 机器类通信事件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03716753A (zh) 一种小数据发送方法、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02158828B (zh) 短消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3369712A (zh) 一种连接建立的方法及网关单元
CN101500220A (zh) 通知网络释放资源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1018023A1 (zh) 终端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远程管理系统
CN102742323B (zh) 获取用户ip地址的方法和网络实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