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4504B - 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4504B
CN102714504B CN201080061781.5A CN201080061781A CN102714504B CN 102714504 B CN102714504 B CN 102714504B CN 201080061781 A CN201080061781 A CN 201080061781A CN 102714504 B CN102714504 B CN 1027145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remaining
parity
parity check
additional pa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17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4504A (zh
Inventor
郑鸿实
尹圣烈
金宰烈
梁贤九
李学周
明世澔
郑晋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0/00815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1062424A2/en
Publication of CN102714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4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4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4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03M13/116Quasi-cyclic LDPC [QC-LDPC] codes, i.e. the parity-check matrix being composed of permutation or circulant sub-matr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 H03M13/25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wit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04B1/7115Constructive combining of multi-path signals, i.e. RAKE re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改善通信系统中分集效应的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k+s)帧上传送包括代码字的信息字;基于通过编码信息字获得的奇偶校验位来生成s个组;以及以分布式方式在第(k+s)帧之前的s个帧上传送s个组。

Description

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获得分集效应的传送和接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链路性能由于各种噪声和信道衰减以及码元间干扰(ISI)而显著地降低。因此,为了实现提供高数据吞吐量和可靠性的高速数字通信系统,如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广播系统以及移动互联网系统,开发用于克服噪声、衰减以及ISI的技术是很重要的。近来,已经研究纠错码以通过高效地恢复信息失真来改善通信可靠性。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最初在1960年代被提出,由于其实施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技术水平而从未普遍地实施。然而,由于在1993年发现的turbo码显示出接近Shannon信道能力的性能,因而已经对迭代解码和基于图形的信道编码进行了许多研究同时已经对turbo码的性能和特性进行了许多解释。藉由这个机遇,在1990年代末对LDPC码继续了再次研究,证明了如果通过在与LDPC码相对应的Tanner图(因子图的具体例子)上的基于加-乘算法的(sum-product algorithm-based)迭代解码来对LDPC码进行解码,则LDPC码也具有接近Shannon信道能力的性能。
LDPC码通常通过奇偶校验矩阵来定义,并且能够用被称为Tanner图的二分图(bipartite graph)来表示。通过接收和LDPC编码包括Kldpc位或码元的信息字,LDPC码被用来生成包括Nldpc位或码元的代码字。为了方便描述,这里只考虑通过接收和LDPC编码包括Kldpc位的信息字而生成的包括Nldpc位的代码字。也就是说,通过接收和LDPC编码包括Kldpc输入位的信息字 I = { i 0 , i 1 , i 2 , . . . , i K ldpc - 1 } 来生成代码字
也就是说,代码字是包括多个位的位流(bit stream),并且代码字位意味着代码字的位。类似地,信息字是由多个信息位组成的位流,并且信息位意味着信息字的位。
对于系统码,代码子被生成为其中,表示奇偶校验位,并且奇偶校验位的数量是Nparity=Nldpc-Kldpc
因为TLPC码通过奇偶校验矩阵来定义,所以满足公式(1)的序列c成为LDPC码的代码字。
H·cT=0...(1)
在公式(1)中,奇偶校验矩阵H包括Nldpc列,并且是指第i列与第i个代码字ci相关联。
如上所指出,LDPC码可以基于奇偶校验矩阵由二分图来表示。二分图是指由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的顶点(vertexes)。LDPC码由包括Nldpc顶点的二分图来表示,所述Nldpc顶点被称为可变节点和校验节点(checknode)。可变节点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应于编码位(encoded bits),这意味着第i个可变节点对应于第i个代码字位。
图1示出了包括四行和八列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H的示例。
参考图1,奇偶校验矩阵H因为其具有八列而生成长度为8的LDPC代码字,所述八列分别对应于八个编码位。
图2示出了对应于如图中所示的奇偶校验矩阵H的Tanner图。
参考图2,LDPC码的Tanner图包括八个可变节点x0 202、x1 204、x2 206、x3 208、x4 210、x5 212、x6 214和x7 216以及四个校验节点218、220、222和224。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H中的第i列和第j行分别对应于第i个可变节点xi和第j个校验节点。此外,在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H中、第i列和第j行交叉的点处的值1,即非零值,意味着在如图2中所示的Tanner图上、在第i个可变节点xi和第j个校验节点之间存在边(edge)。
通常,LDPC码使用Tanner图解码。也就是说,可变节点和校验节点生成消息,并且通过它们的边交换消息,由此执行迭代的解码。因此,在连接到一个校验节点的可变节点之间存在相关性(correlations),并且所述相关性在缩短(shortening)和删余期间应当被考虑。
在LDPC码的Tanner图中,可变节点和校验节点的等级(degrees)指示所连接的边的数量,并且等于对应于它们在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中的节点的列或行中的非零项(entries)的数量。例如,在图2中,可变节点x0 202、x1 204、x2 206、x3 208、x4 210、x5 212、x6 214和x7 216的等级分别为4、3、3、3、2、2、2和2,而校验节点218、220、222和224的等级分别为6、5、5和5。对应于图2中可变节点的、图1的奇偶校验矩阵H的列中的非零项的数量同样分别是4、3、3、3、2、2、2和2,而对应于图2中校验节点的、图1的奇偶校验矩阵H的行中的非零项的数量同样分别是6、5、5和5。可变节点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应于代码字位。因此,如果第i个可变节点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应于第i个代码字位,则第i个可变节点的等级可以被视为第i个代码字位的等级。
密度“1”随着奇偶校验矩阵中Nldpc的增加而降低。通常,因为LDPC码的非零项的密度与代码字长度Nldpc成反比,具有较大值Nldpc的LDPC码具有很低的密度。LDPC码的名称中使用的“低密度”就是从这个原理得出的。
因为LDPC码通过奇偶校验矩阵来定义,系统存储奇偶校验矩阵,以便应用LDPC码。通常,为了存储LDPC码,存储奇偶校验矩阵中权重1的位置信息。但是,因为在实际系统中使用的LDPC码的代码字长度的范围从几百位到几十万位,所以如果LDPC码的代码字长度很长,则存储权重1的位置信息所需的存储器的容量很大。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已经对具有特定结构的各种LDPC码进行了研究。对于具有特定结构的LDPC码,因为权重1的位置根据特定条件而限制在其奇偶校验矩阵中,所以权重1的位置能够被更有效地存储。
图3示出了具有特定结构的LDPC码的示例。这里假设LDPC码具有系统的结构(systematic structure),其中代码字包括信息字。
参考图3,奇偶校验矩阵包括信息部分(或信息字部分)和奇偶校验部分(parity part)。信息部分包括Kldpc列,而奇偶校验部分包括Nparity=Nldpc-Kldpc列。奇偶校验矩阵中行的数量为Nldpc-Kldpc,这与奇偶校验部分中列的数量相同。
这里,Nldpc表示LDPC代码字的长度,Kldpc表示信息字的长度,Nldpc-Kldpc而表示奇偶校验部分的长度。代码字的长度是指包括在代码字中的位的数量。类似的,信息字的长度是指包括在信息字中的位的数量。此外,整数M和Qldpc被确定为满足并且也是整数。M和Qldpc根据代码字长度和代码率(code rate)而改变。
在图3中所示的奇偶校验矩阵中,在对应于奇偶校验位的部分的、第Kldpc列到第(Nldpc-1)列中权重1的位置具有双对角(dual diagonal)结构。因此,可以注意到,除了第(Nldpc-1)列的等级为1以外,对应于奇偶校验位的列的等级均为2。
参考图3,在奇偶校验矩阵中,第0列到第(Kldpc-1)列、即对应于信息字部分的结构,可以根据以下规则构造。
规则1:在奇偶校验矩阵中,通过在M列的基础上对与信息字相对应的Kldpc列进行分组,以生成总共列组。每个列组中的列是根据以下规则2生成的。
规则2:确定第i(i=1,...,)列组中第0列中1的位置。假设在每个第i列组中第0列的等级由Di来表示,如果具有1的行的位置为...,则第i列组中第j(j=1,2,...,M-1)列中具有1的行的位置(k=1,2,...,Di)被定义为以下公式(2)中所示。
R i , j ( k ) = R i , ( j - 1 ) ( k ) + q mod ( N ldqc - K ldqc )
k=1,2,...,Di,i=1,...,j=1,...,M-1
...(2)
根据规则1和规则2,第i(i=1,...,)列组中列的等级都等于Di
为了更好地理解根据以上规则存储关于奇偶校验矩阵的信息的LDPC码的结构,以下将描述更加详细的示例。在下面的详细示例中,对于Nldpc=30,Kldpc=15,M=5,以及Qldpc=3,在三个列组的每一个中的第0列中具有1的行的位置信息可以以称为“权重1位置序列”的序列来表示,如下所示。
R 1,0 ( 1 ) = 1 , R 1,0 ( 2 ) = 2 , R 1,0 ( 3 ) = 8 , R 1,0 ( 4 ) = 10 ,
R 2 , 0 ( 1 ) = 0 , R 2 , 0 ( 2 ) = 9 , R 2,0 ( 3 ) = 13 ,
R 3,0 ( 1 ) = 0 , R 3,0 ( 2 ) = 14 .
为了方便,仅基于列组示出了每个列组中的第0列中具有1的行的位置的权重1位置序列,如下所示。
1 2 8 10
0 9 1 3
0 14
也就是,第i个权重1位置序列顺序地表示第i列组中具有1的行的位置信息。
LDPC码实现了对于给定数量Kldpc的信息位和给定数量Nldpc的代码字位的编码和解码。奇偶校验位的数量Nparity为Nldpc-Kldpc。如果给定数量Kldpc的信息位大于输入到编码器的数量Ki的信息位,则信息位在被传送之前被缩短Kldpc-Ki。此外,如果所要求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Ntx-parity=Ntx_ldpc-Ki少于奇偶校验位的数量Nparity,则奇偶校验位在被传送之前被删余Nparity-Ntx-parity。Ntx-parity表示实际使用的奇偶校验位的长度,并且能够基于输入的信息字的长度Ki和传送的代码率来计算。由于缩短和删余的实际操作为直接涉及以下将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关于缩短和删余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在一些情况下,当携载编码的数据时,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Gaussian Noise,AWGN)信道可以保证很好的性能,但是衰减信道(fadingchannel)则不能获得足够的分集(diversity)。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
图4示出了第二代地面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the 2ndGeneration Terrestrial,DVB-T2)系统和下一代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Video Broadcasting Next Generation Handheld,DVB-NGH)系统中的OFDM帧。
参考图4,多个帧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OFDM码元。一个帧包括P1/P2码元部分和数据部分。信令(signaling)信息被映射到P1/P2码元部分,并且经映射的信息在P1/P2码元部分上传送。除了信令信息以外的数据被映射到数据部分,并且经映射的数据在多个OFDM码元上传送。因此,数据信号在多个码元上传送,使其能够获得足够的分集增益(diversity gain)。然而,信令信息则不能获得足够的分集增益,这导致性能的恶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被设计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下述优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用于以足够的分集增益传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用于以足够的分集增益生成奇偶校验位组(parity group)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k+s)帧上传送包括在代码字中的信息字;基于通过编码信息字获得的奇偶校验位生成s个组;以及以分布式方式在第(k+s)帧之前的s个帧上传送s个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优先地(preferentially)在第(k+s)帧上传送包括在代码字中的信息字以及在通过编码信息字获得的奇偶校验位中除了根据预定删余模式删余的位以外的剩余位;通过以根据删余模式或删余模式的反向次序(reverseorder)的顺序选择删余位来生成s个组;以及以分布式方式在第(k+s)帧之前的s个帧上传送s个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编码器,用于根据预定方法编码信息字;删余器,用于根据预定的删余模式对编码器编码的代码字进行删余;奇偶校验位组生成器,用于通过优先地从编码器输出的代码字中选择由删余器删余的奇偶校验位来生成s个组;以及传送器,用于分别在第(k+s)帧上传送包括在代码字中的信息字以及以分布式方式在第(k+s)帧之前的s个帧上传送奇偶校验位的组。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示出了长度8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
图2示出了与长度8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相对应的Tanner图;
图3示出了在DVB-T2系统中使用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
图4示出了用于DVB-T2/NGH系统的形式的帧结构;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规则3的帧结构;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在Qldpc组中的奇偶校验位;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规则4的帧结构;
图8A到图8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规则5的帧结构;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DVB-T2/NGH系统的帧结构;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DVB-T2/NGH系统的帧结构;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DVB-T2/NGH系统的帧结构;
图12到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方法的示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送和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送装置的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送装置的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各种帧结构的示图;以及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方法的示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参考标号将被理解为指代相同的元素、特征以及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具体的细节,诸如详细的配置和组件,仅仅被提供来帮助对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总体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将被省略。
此外,虽然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将基于DVB-T2系统和DVB-NGH系统,即典型的欧洲数字广播标准,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系统。而且,虽然本发明将结合传送信令信息来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信令信息的传送。
以下描述的代码字包括两部分,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包括实际信息字的信息部分,而第二部分为包括通过接收和编码信息字而获得的附加信息的奇偶校验部分。如上所述,如果需要,代码字能够通过删余和缩短从数据中创建。
为了描述方便,这里假设术语“代码字”是指通过编码信息字而获得的全部信息字和奇偶校验位。也就是,奇偶校验位包括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和删余的奇偶校验位两者。
如果在代码字的传送期间不能获得足够的分集增益,则可以通过在多个帧上传送数据来获得额外的分集增益。
方法1
信息字在第z帧中传送。并且,基于能够通过编码信息字而获得的信息字和奇偶校验位来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所述附加奇偶校验位通过s个帧来传送。与帧相关联地传送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用G(0)、G(1)、……、G(s-1)来表示,而组中的位的数量为......、所述附加奇偶校验位根据特定规则进行分组。
术语“附加奇偶校验位”是指与在与信息字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相分离的、在与信息字不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
如上所述,基于(Nldpc,Kldpc)代码生成代码。从而,能够计算适于所述代码的奇偶校验位的删余模式。然而,对用于计算删余模式的方法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以免模糊本发明的主题。
术语“奇偶校验位的删余模式”是指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的索引的次序。也就是,如果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为Npunc=2,则Npunc=2个元素被按照删余模式顺序地选择,并且以所选择的值作为其索引的奇偶校验位被删余。假设删余模式集合,或者删余次序,为A={1,5,2,6,4,0,3,7},如果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为2,则按照删余模式集合A顺序地选择两个索引1和5。结果,p1和p5被从奇偶校验位p0、p1、p2、p3、p4、p5、p6和p7中删余,而剩余的奇偶校验位p0、p2、p3、p4、p6和p7被选择作为奇偶校验部分并传送。
对于信息字和奇偶校验位,附加奇偶校验位能够使用规则3来创建,如下所述。
规则3
附加奇偶校验位可以从奇偶校验位和信息位中选择。从奇偶校验位中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次序基于删余次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不然的话,从信息位中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并且按次序选择能够保证良好性能的信息位。
通常,按照删余模式的次序串接(concatenated)的位被创建为具有较低的相关性。也就是,确定删余模式的次序,从而即使全部两个串接的位都遭受深度衰减并且不容易恢复,也可以通过使用其它位来容易地实现恢复。例如,当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串接的位被映射到相同组并在相同帧上传送时,即使所有的帧都遭受深度衰减,也可以通过其它奇偶校验位容易地实现恢复。因此,如规则3中所述,通过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可以容易地实现恢复。
在规则3中,通过首先确定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的次序,然后在选择非删余位之后选择删余位,来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
在规则3中,当在删余位全部被选择之后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时,可以使用贪心算法(greedy algorithm)从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中选择能够保证良好性能的位。贪心算法在初始(primarily)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时选择代码字位中的最佳性能位,并且在二次(secondarily)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时,将首先选择的位固定为先前选择的位,而选择剩余位中的最佳性能位。
1)与代码字位相对应的可变节点的等级
2)与代码字位相对应的可变节点的最小循环
3)代码字位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
虽然下面将描述使用贪心算法的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两个实施例,但是其它方法也是可用的。
另外,以下描述假设在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的元素的数量为...,而这些值的总和为 N total = N add _ parit y 0 + . . . + N add _ p arity s - 1 .
实施例1
N total = N add _ parit y 0 + . . . + N add _ parity s - 1 < N ldpc - K ldpc
如果奇偶校验部分的长度大于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元素的数量的总和,则根据删余模式的次序、基于代码字的奇偶校验位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规则3的帧结构。
参考图5,代码字包括信息部分和奇偶校验部分。作为示例,在图7中,信息部分的长度在经过缩短之后为7位,I={i0,i1,...,i6},奇偶校验部分的长度为8位,P={p0,p1,p2,...,p7},而表现删余次序的删余模式为A={1,5,2,6,4,0,3,7}。
对于Npunc=2,s=3,以及 N add _ parity 0 = N add _ parity 1 = N add _ parity 2 = 2 (其中,Npunc为删余位的数量,s为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帧的数量,而以及为在它们的相关联的帧上传送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被如下创建。
因为删余位的数量为2,所以根据删余模式集合A,p1和p5被删余。
因为包括在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的元素是根据正常的删余次序,从位p0、p2、p3、p4、p6和p7中、而不是从位p1和p5中确定的,所以第一组为G(0)={p2,p6},第二组为G(1)={p4,p0},而第三组为G(2)={p3,p7}。第一组在第(k+2)帧上传送,第二组在第(k+1)帧上传送,而第三组在第k帧上传送。
相反地,如果包括在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的元素是根据反向删余次序,从除了删余位以外的位中确定的,则第一组为G(0)={p7,p3},第二组为G(1)={p0,p4},而第三组为G(2)={p6,p2}。第一组在第(k+2)帧上传送,第二组在第(k+1)帧上传送,而第三组在第k帧上传送。
虽然所确定的组被顺序地传送,但是组的传送次序可以进行改变。
实施例2
N total = N add _ pa rity 0 + . . . + N add _ parity s - 1 &GreaterEqual; N ldpc - K ldqc
如果奇偶校验部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的元素的数量的总和,则基于代码字的奇偶校验位和信息位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
再有,代码字包括信息部分和奇偶校验部分。使用上述相同示例,信息部分的长度在进行缩短之后为7位,I={i0,i1,...,i6},奇偶校验部分的长度为8位,P={p0,p1,p2,...,p7},而表现删余次序的删余模式集合为A={1,5,2,6,4,0,3,7}。
对于Npunc=2,s=3,以及 N add _ parity 0 = N add _ parity 1 = N add _ parity 2 = 3 (其中,Npunc为删余位的数量,s为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帧的数量,而以及为在它们的相关联的帧上传送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被如下创建。
因为删余位的数量为2,所以根据删余模式集合A,p1和p5被删余。
因为包括在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的元素是根据正常的删余次序确定的,所以第一组为G(0)={p2,p6,p4},第二组为G(1)={p0,p3,p7},而第三组为G(2)={p1,p5,i0}。显然,第三组包括先前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p1和p5,以及代码字位中的一位i0。第一组在第(k+2)帧上传送,第二组在第(k+1)帧上传送,而第三组在第k帧上传送。
相反地,如果包括在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的元素是根据反向删余次序确定的,则第一组为G(0)={p7,p3,p0},第二组为G(1)={p4,p6,p2},而第三组为G(2)={p5,p1,i0}。同样的,第三组包括先前删余的奇偶校验位p5和p1,以及代码字位中的一位i0。第一组在第(k+2)帧上传送,第二组在第(k+1)帧上传送,而第三组在第k帧上传送。
虽然所确定的组被顺序地传送,但是组的传送次序可以进行改变。
下面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根据规则3的基于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来生成多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方法。
对于图3中所示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其具有代码字长度Nldpc和信息字长度Kldpc,奇偶校验位能够表示为{p0,p1,...,pNldpc-Kldpc-1},并且能够生成Qldpc组奇偶校验位。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在Qldpc组中的奇偶校验位。
表示包括在Qldpc组中的第j组中的奇偶校验位的索引值的索引组能够如以下公式(3)中所示来表达。
I(j)={k|k mod Qldpc=j,0≤k<Nldpc-Kldpc}for0≤j<Qldpc...(3)
基于公式(3),对于表现删余次序的删余模式的奇偶校验位的索引组能够如以下公式(4)中所示来计算。
A360×j+i=Iip(j))for0≤i<359,0≤j<Qldpc...(4)
也就是,在指示删余次序的删余模式集合A中的第(360×j+i)个元素与I(π(j))索引组中的第i个元素相同。π(j)for0≤j<Qldpc被定义为如下表1。
表1
表1可以改变,例如,根据系统要求而改变。
如果删余位的数量由Npunc表示,而组l(for0≤l<s)中元素的数量由表示,则组l(for1≤l<s)中奇偶校验位的索引组能够使用下面公式(5)计算。
C ( l ) = { A N punc + N add _ parity 0 + . . . + N add _ parity l - 1 , . . . , A N punc + N add _ parity 0 + . . . + N add _ parity l - 1 }
C ( l ) = { A N punc + ( N grou p 0 + . . . + N groupl 1 ) , A N punc + ( N grou p 0 + . . . + N groupl 1 + 1 ) , . . . , A N punc + ( N grou p 0 + N grou p 1 - 1 ) } 1 &le; l < s
...(5)
也就是,除了与删余模式集合A中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相对应的索引以外,顺序地选择包括在第l组附加奇偶校验位中的奇偶校验位的个索引。
可替换地,可以按照删余模式的反向次序来选择包括在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的奇偶校验位的索引。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用以下公式(6)来计算组l中奇偶校验位的索引组。
C ( 0 ) = { A N parity - 1 , A N parity - 2 , . . . , A N parity - N add _ parity 0 - 1 }
C ( l ) = { A N parity - ( N add _ parity 0 + . . . + N add _ parity l - 1 ) , A N parity - ( N add _ parity 0 + . . . + N add _ parity l - 1 - 1 ) , . . . , A N parity - ( N add _ parity 0 + . . . + N add _ parity 1 - 1 ) }
1≤l<s
...(6)
在公式(6)中,Nparity=Nldpc-Kldpc表示奇偶校验位的数量。
也就是,按照指示删余次序的删余模式集合A的反向次序,从最后一位开始,来选择包括在第l组附加奇偶校验位中的奇偶校验位的个索引。
基于使用公式(5)或(6)计算的索引的组,通过多个帧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的组中的元素能够如以下公式(7)中所示来表达。
G ( l ) = { p k | &ForAll; k &Element; C ( l ) } for 0 &le; l &le; s . . . ( 7 )
在公式(7)中,pk表示奇偶校验矩阵中第k个奇偶校验位。使用公式(7),具有属于在公式(6)中计算的第l组C(l)索引的值的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l组C(l)附加奇偶校验位中。
因此,公式(7)生成满足规则3的组。
规则4
通过顺序地选择奇偶校验位并将它们按照次序映射到组G(0)、G(1)、……、G(s-1),基于奇偶校验位和信息位,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对于信息位来说,顺序地选择更可能提供更好性能的信息位。
在根据规则4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时,也可以从剩余位中确定附加奇偶校验位将被创建的次序,即,非删余位。但是,在所有的非删余位都被选择之后,可以选择删余位。
在规则4中,如果应当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那么即使在删余位和非删余位都被选择之后,也可以使用贪心算法从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中选择更可能提供更好性能的位。贪心算法被提供来在初始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时选择代码字位中的最佳性能位,并在二次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时,将首先选择的位固定为先前选择的位,而选择剩余位中的最佳性能位。应当在选择高性能位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与代码字位相对应的可变节点的等级
2)与代码字位相对应的可变节点的最小循环
3)代码字位的误码率性能
在包括具有双对角结构的奇偶校验部分的奇偶校验矩阵中,因为串接的位被连接到相同的校验节点,所以在串接的位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最好不在同一信道上传送串接的位。所以,奇偶校验位被按顺序映射到不同的组,以便经历不同的信道。
实施例3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规则4的帧结构。
参考图7,代码字包括信息部分和奇偶校验部分。使用如上相同示例,信息部分的长度在进行缩短时候为7位,I={i0,i1,...,i6},奇偶校验部分的长度为8位,P={p0,p1,p2,...,p7},而表现删余次序的删余模式集合为A={1,5,2,6,4,0,3,7}。
对于Npunc=2,s=3,以及 N add _ parity 0 = N add _ parity 1 = N add _ parity 2 = 2 (其中,Npunc为删余位的数量,s为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帧的数量,而以及为在它们的相关联的帧上传送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被如下所述创建。假设与奇偶校验部分相对应的奇偶校验矩阵为双对角线矩阵结构。
因为删余位的数量为2,所以根据删余模式集合A对p1和p5进行删余。
因为奇偶校验位根据规则4被顺序地映射到多组,所以在位p0、p2、p3、p4、p6和p7中,即,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中,p0被映射到第一组,p2被映射到第二组,p3被映射到第三组,p4被映射到第一组,p6被映射到第二组,p7被映射到第三组。结果,第一组为G(0)={p0,p4},第二组为G(1)={p2,p6},而第三组为G(2)={p3,p7}。第一组在第(k+2)帧上传送,第二组在第(k+1)帧上传送,而第三组在第k帧上传送。虽然所确定的组被顺序地传送,但是组的传送次序可以进行改变。
实施例4
再有,信息部分的长度在经过缩短之后为7位,I={i0,i1,...,i6},奇偶校验部分的长度为8位,P={p0,p1,p2,...,p7},而表现删余次序的删余模式为A={1,5,2,6,4,0,3,7}。
对于Npunc=2,s=3,以及 N add _ parity 0 = N add _ parity 1 = N add _ parity 2 = 3 (其中,Npunc为删余位的数量,s为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帧的数量,而以及为在它们的相关联的帧上传送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被如下所述创建。假设与奇偶校验部分相对应的奇偶校验矩阵为双对角矩阵结构。
因为删余位的数量为2,所以根据删余模式集合A,p1和p5被删余。
因为形成组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 N add _ parity 0 = N add _ parity 1 = N add _ parity 3 = 9 大于奇偶校验位的数量,即8,所以从信息位中选择包括在最后一组中的位。也就是,第一组为G(0)={p0,p4,p1},第二组为G(1)={p2,p6,p5},而第三组为G(2)={p3,p7,i0}。
第一组在第(k+2)帧上传送,第二组在第(k+1)帧上传送,而第三组在第k帧上传送。虽然所确定的组被顺序地传送,但是组的传送次序可以进行改变。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生成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方法。
通过在相同帧上传送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和信息字,并在其它帧上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来获得额外的分集增益,能够在降低实际代码率的同时获得分集增益。
为了方便描述,这里假设术语“代码字”是指通过编码信息字而获得的全部信息字和奇偶校验位。也就是,奇偶校验位包括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和删余的奇偶校验位两者。
方法2
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在与信息字相同的第z帧上传送,并且通过s个帧传送从信息字和奇偶校验位中获得的附加奇偶校验位,所述附加奇偶校验位根据具体规则被包括在组G(0)、G(1)、……、G(s-1)中。
除了在与信息字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以外,附加奇偶校验位是在先前帧上传送的位,而非在与信息字相同的帧上传送。G(0)、G(1)、……、G(s-1)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
规则5
附加奇偶校验位是从奇偶校验位和信息位中选择的,并且没有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被首先选择。没有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为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当从奇偶校验位中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时,根据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确定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次序。对于信息位,顺序地选择更可能具有更好的性能的信息位。
在根据规则5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时,没有在传送信息位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即,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首先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当这些奇偶校验位全都被选择之后,来自代码字的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在规则5中,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必须选择的话,则在所有删余的奇偶校验位都被选择了之后,可以使用贪心算法从代码字的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中选择更可能提供更好的性能的位。如上所述,当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时,贪心算法被提供用来选择代码字位中的最佳性能位,并且当二次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时,将首先选择的位固定为先前选择的位,而选择剩余位中的最佳性能位,并且在选择高性能位时考虑以下几点。
1)与代码字位相对应的可变节点的等级
2)与代码字位相对应的可变节点的最小循环
3)代码字位的BER性能
实施例5
图8A到图8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规则5的帧结构。
参考图8A,代码字包括信息部分和奇偶校验部分。信息部分的长度,在进行缩短之后,为7位,I={i0,i1,...,i6},奇偶校验部分长度为8位,P={p0,p1,p2,...,p7},而表现删余次序的删余模式集合为A={1,5,2,6,4,0,3,7}。
如果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为5,那么对于Npunc=3,s=3以及 N add _ parity 0 = N add _ parity 1 = N add _ parity 2 = 2 (其中,Npunc是删余位的数量,s是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帧的数量,而以及是在它们相关联的帧上传送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如下所述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
因为Npunc=3,所以删余p1、p5以及p2,并且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是p0、p3、p4、p6以及p7
在根据规则5以删余次序将位映射到组时,通过选择奇偶校验位p1和p5来创建第一组G(0)={p1,p5},其以删余模式中的第一元素1和第二元素5作为它们的索引值。对于第二组,选择以删余模式中的第三元素2作为其索引的奇偶校验位p2。因为所有删余的奇偶校验位都被选择,所以第二组通过选择信息位和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之一来创建。如果选择第一信息位,则第二组为G(1)={p2,i0}。如果从信息位和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中选择i1和i2和来创建第三组,则第三组为G(2)={i1,i2}。第一组在第(k+2)帧上传送,第二组在第(k+1)帧上传送,而第三组在第k帧上传送。
参考图8B,如果按照删余模式的反向次序将位映射到组,则通过从最后一位开始,在删余模式集合A的元素中、在删余的奇偶校验位{p1,p5,p2}中选择位,来创建第一组G(0)={p2,p5},第二组G(1)={p1,i0},以及第三组G(2)={i1,i2}。第一组在第(k+2)帧上传送,第二组在第(k+1)帧上传送,而第三组在第k帧上传送。
参考图8C,为了便于容易地选择在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在进行置换(permutation)之后,按照删余模式的反向次序顺序地传送奇偶校验位。也就是,因为删余模式为A={1,5,2,6,4,0,3,7},所以按照删余模式的反向次序,奇偶校验位被排列为p7、p3、p0、p4、p6、p2、p5以及p1,并且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是p7、p3、p0、p4以及p6,因为这五个位是从排列的奇偶校验位中顺序地选择的。因此,对于G(0),选择p2和p5。对于G(1),选择p1,并且从信息位中选择一位。对于G(2),根据贪心算法,从信息位中选择两位。
虽然所确定的组被顺序地传送,但是组的传送次序可以进行改变。
实施例6
信息部分的长度在进行缩短之后为7位,I={i0,i1,...,i6},奇偶校验部分的长度为8位,P={p0,p1,p2,...,p7},而表现删余次序的删余模式集合为A={1,5,2,6,4,0,3,7}。
对于Npunc=3,s=3,以及 N add _ parity 0 = N add _ parity 1 = N add _ parity 2 = 4 (其中,Npunc是删余位的数量,s是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帧的数量,而以及是在它们的相关联的帧上传送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如下所述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
因为Npunc=3,所以删余p1、p5以及p2,并且p0、p3、p4、p6以及p7是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
通过根据规则5按照删余次序将剩余的奇偶校验位,即,删余的奇偶校验位,映射到组,第一组为G(0)={p1,p5,p2,i0},第二组为G(1)={i1,i2,i3 i4},以及第三组为G(2)={i5,i6,p6,p4}。在创建第三组G(2)时,因为根据删余模式,奇偶校验位被排列为i1、i5、p2、p6、i4、i0、p3以及p7,并且在其中,i1、i5以及p2被选择用于第一组G(0),则p6和i4被选择用于第三组G(2)。
通过按照反向删余次序将删余的奇偶校验位映射到组,第一组为G(0)={p2,p5,p1,i0},第二组为G(1)={i1,i2,i3,i4},而第三组为G(2)={i5,i6,p7,p3}。在创建第三组G(2)时,因为按照删余模式的反向次序,奇偶校验位被排列为i7、i3、p0、p4、i6、i2、p5以及p1,在其中,i2、i5以及p1被选择用于第一组G(0),则在按照反向删余次序排列的奇偶校验位中的第一和第二奇偶校验位的p7和i3被选择用于第三组G(2)。
第一组在第(k+2)帧上传送,第二组在第(k+1)帧上传送,而第三组在第k帧上传送。
虽然所确定的组被顺序地传送,但是组的传送次序可以进行改变。此外,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选择信息位的各种其它方法。
以下将描述基于在第二代卫星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he 2nd Generation Satellite,DVB-S2)、DVB-T2、第二代有线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the 2nd Generation Cable,  DVB-C2)、以及DVB-NGH系统中使用的奇偶校验矩阵执行编码和解码时,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方法。
在以下描述中,假设奇偶校验矩阵的代码率为R=4/9,信息位的数量为Kldpc=7200,代码字位的数量为Nldpc=16200,以及奇偶校验位的数量为Nparity=Nldpc-Kldpc=9000。
如上所述,对于LDPC码的信息部分,在360列的基础上生成块。在奇偶校验矩阵中,通过在360列的基础上对与信息字相对应的7200列进行分组来生成总共20列组。奇偶校验部分可以表示Qldpc组,每一组包括如公式(2)中所示的360个元素,并且代表奇偶校验位的索引。对于4/9的代码率R,Qldpc=25。此外,表1中的任何删余模式都可以使用。
为了描述方便,信息部分的列组中所包括的索引的集合可以如以下公式(8)中所示来表达。
X ( j ) = { k [ k 360 ] = j , 0 &le; k &le; K bch } 其中0≤j<Ninfo...(8)
在公式(8)中,[k/360]表示小于k/360的整数。例如,如果k/360=0.2,则[0.2]=0,如果k/360=11.8,则[11.8]=11。此外,Ninfo表示信息部分中列组的数量,而对于R=4/9,Ninfo=20。此外,当LDPC码和BCH码通过串接来使用时,Kbch表示BCH码的信息位的数量。
以下将描述用于根据长度创建最佳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次序。以下描述假设附加奇偶校验位能够按照删余的反向次序从奇偶校验位中选择。
如果输入的信息字的数量为7200,那么首先按照删余的反向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因为不需要删佘和缩短。也就是,通过按照以下次序选择索引值,选择与索引值相对应的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在以下描述中,I(a)表示公式(3)中定义的奇偶校验位的索引的集合,而X(a)表示公式(8)中定义的信息位的索引的集合。换句话说,I(a)表示具有元素I(a)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它们的索引,而X(a)表示具有元素X(a)的信息位被选择作为它们的索引。
I(11)→I(7)→I(19)→I(21)→I(0)→I(14)→I(1)→I(23)→I(16)→I(3)→I(12)→I(22)→I(10)→I(24)→I(2)→I(17)→I(5)→I(20)→I(15)→I(8)→I(13)→I(9)→I(18)→I(4)→I(6)
I(9)→I(26)→I(3)→I(15)→I(30)→I(13)→I(6)→I(19)→I(34)→I(16)→I(1)→I(23)→I(4)→I(17)→I(22)→I(24)→I(7)→I(11)→I(31)→I(10)→I(8)→I(2)→I(35)→I(28)→I(20)→I(18)→I(25)→I(33)→I(0)→I(21)→I(12)→I(5)→I(32)→I(29)→I(14)→I(27)
当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时,按照以下次序选择位。
I(11)→I(7)→I(19)→I(21)→I(0)→I(14)→I(1)→I(23)→I(16)→I(3)→I(12)→I(22)→I(10)→I(24)→I(2)→I(17)→I(5)→I(20)→I(15)→I(8)→I(13)→I(9)→I(18)→I(4)→I(6)→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0)→X(1)→X(2)→X(3)→X(4)
X(4)→X(5)→I(9)→I(26)→X(6)→X(7)→X(8)→I(3)→I(15)→I(30)→I(13)→I(6)→I(19)→I(34)→I(16)→I(1)→I(23)→I(4)→I(17)→I(22)→I(24)→I(7)→I(11)→I(31)→I(10)→I(8)→I(2)→I(35)→I(28)→I(20)→I(18)→I(25)→I(33)→I(0)→I(21)→I(12)→I(5)→I(32)→I(29)→I(14)→I(27)
之后,如果需要再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以相同方式重复上述两个传送次序。
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输入的信息字的数量为3600,则对10个信息块进行缩短,以及对12个奇偶校验块进行删余。结果,非删余块的数量为25-12=13,而首先按照以下次序来选择非删余块。
I(11)→I(7)→I(19)→I(21)→I(0)→I(14)→I(1)→I(23)→I(16)→I(3)→I(12)→I(22)→I(10)
I(9)→I(26)→I(3)→I(15)→I(30)→I(13)→I(6)→I(19)→I(34)→I(16)→I(1)→I(23)→I(4)→I(17)→I(22)→I(24)→I(7)→I(11)→I(31)→I(10)→I(8)→I(2)→I(35)→I(28)→I(20)→I(18)→I(25)→I(33)→I(0)
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以下次序选择位。
X(5)→X(6)→X(7)→X(8)→X(9)→X(19)→X(0)→X(1)→I(11)→I(7)→X(2)→X(3)→I(19)→I(21)→I(0)→I(14)→I(1)→I(23)→I(16)→I(3)→I(12)→I(22)→I(10)→I(24)→I(2)→I(17)→I(5)→I(20)→I(15)→I(8)→I(13)→I(9)→I(18)→I(4)→I(6)
I(21)→I(12)→I(5)→I(32)→I(29)→I(14)→I(27)→X(4→X(5→X(6)→I(9)→X(8)→I(26)→I(3)→I(15)→I(30)→I(13)→I(6)→I(19)→X(4)→I(34)→I(16)→I(1)→I(23)→I(4)→I(17)→I(22)→I(24)→I(7)→X(5)I(11)→I(31)→I(10)→I(8)→X(6)→I(2)→I(35)→I(28)→I(20)→I(18)→I(25)→I(33)→I(0)→I(21)→I(12)→I(5)→I(32)→I(29)→I(14)→I(27)
之后,如果还需要再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代码字位开始重复地传送位。
从前述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根据输入的信息位,选择具有最佳性能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次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如以下将描述的那样选择位,则可以达成最佳性能和最佳系统效率。
更具体地,因为方法1没有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奇偶校验位,所以可以按照以下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1)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2)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3)如果还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具有等级3的信息位开始选择位。
4)如果还需要再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奇偶校验位。
5)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选择具有等级12的信息位。
6)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步骤1)开始重复上述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按照以下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1)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2)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3)如果还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具有等级3的信息位开始选择位。
4)如果仍然需要再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选择具有等级12的信息位。
5)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奇偶校验位。
6)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步骤1)开始重复上述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按照以下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1)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2)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3)如果还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奇偶校验位。
4)如果还需要再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具有等级12的信息位开始选择位。
5)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选择具有等级2的信息位。
6)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步骤1)开始重复上述程序。
因为如上所述方法2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奇偶校验位,所以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按照以下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1)如果需要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2)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具有等级3的信息位开始选择位。
3)如果还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奇偶校验位。
4)如果还需要再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选择具有等级12的信息位。
5)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6)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步骤1)开始重复上述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按照以下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1)如果需要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2)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具有等级3的信息位开始选择位。
3)如果还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选择具有等级12的信息位。
4)如果还需要再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和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5)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步骤1)开始重复上述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按照以下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1)如果需要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删余的奇偶校验位。
2)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选择奇偶校验位。
3)如果还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具有等级3的信息位开始选择位。
4)如果还需要再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选择具有等级12的信息位。
5)如果需要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则从步骤1)开始重复上述程序。
虽然在用于DVB-S2、DVB-T2、DVB-C2以及DVB-NGH系统的LDPC代码中,已经基于具有1/2代码率的代码描述了上述方法,但是相同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它的代码率。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VB-T2/NGH系统的帧结构。
参考图9,在DVB-T2/NGH系统中使用的信令信息字包括可配置信息部分和动态信息部分。配置信息部分包括对于若干帧保持不变的信息,相反,动态信息部分包括对于每个帧都改变的信息。重点在于没有错误地接收配置信息部分和动态信息部分,因为它们包括关于当前帧的数据的信息。例如,当出现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错误时,可能接收不到相关帧的数据信息。
在配置信息部分中,因为在若干帧上接收相同的信息,所以如果所接收的信息被存储,则可以通过使用所存储的信息获得分集增益来校正错误。然而,因为动态信息部分不被重复地传送,所以可能不能获得足够的分集增益,并且可能发生纠错能力的显著恶化。
因此,如图9中所示,通过应用方法1在多个帧上将附加奇偶校验位,如上所述,传送到动态信息部分。也就是,在通过特定方法对动态信息部分编码之后创建附加奇偶校验位,并且附加奇偶校验位被划分为多个组G(0),G(1),...,G(s-1),其元素数量为
并在s个帧上传送。虽然在图9中s=3,但是显然s可以随机确定。每组中的位在相同的帧上传送。规则3和4可以应用到将奇偶校验位划分为多个组的方法。虽然在图9中G(0),G(1),...,G(s-1)被顺序地映射到帧,但是将组映射到帧的方法可以进行改变。
通过CRC校验可以检测信令信息中错误的出现。如果通过CRC校验检测到错误,则G(0),G(1),...,G(s-1)被接收,并且动态信息进行附加解码。在执行解码操作之后,再次执行对信令的CRC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错误。
如果在信令信息部分中的附加奇偶校验位中出现错误,则即使动态信息通过附加解码而恢复,CRC校验错误也可能连续地发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动态信息中使用附加CRC。
图10示出了其中附加CRC被用于动态信息的帧结构。具体地说,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DVB-T2/NGH系统的帧结构。
如果动态信息在第(k+3)帧上传送,则用于动态信息的CRC可以在在其上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帧中的一个帧上传送。如图10中所示,在第(k+2)帧上传送CRC。当以上述方法编码动态信息时,CRC可以包括在、也可以不包括在信息字中。
在DVB-T2/NGH系统中,包括可配置信息、动态信息、扩展部分、CRC、以及填充位的信令信息被编码为信息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如图9和图10中所示传送信息时,当用于信令信息的CRC错误出现时,传送器对动态信息执行附加编码,并且接收器对动态信息执行附加解码过程。此外,如果用于动态信息编码的删余和缩短模式不同于用于信令的删余和缩短模式,则可能需要另外的模块用于动态信息的编码和解码。
使用如图9和图10中所示的帧结构,对于信令信息,编码和解码被执行两次。也就是说,信令被划分成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一种是配置(conf)信息,其不会在每个帧发生改变,而另一种是动态(dyn)信息,其在每个帧发生改变。这两种类型的信息被作为一个信息字输入,并进行编码。在它们中,只有dyn信息被分开地编码,并且其奇偶校验位被在先前的帧中传送。因此,首先,conf和dyn被作为信息字输入并编码,其次,dyn被输入和编码。然而,通过使用方法2,编码只能执行一次,并且因为不需要附加的删余和缩短模式,所以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可以最小化附加的模块。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DVB-T2/NGH系统的帧结构。具体地说,图11示出如上所述应用到DVB-T2/NGH系统的方法2。
可配置信息和动态信息被接收和LDPC编码(LDPC-encoded)。一般,因为信令是可变的,所以其经过缩短和删余以便根据可变的长度被适应性地编码。
在NGH系统中,因为可配置信息和动态信息被独立地编码,所以图11中的L1信令是指所有类型的L1信令信息,而不限于可配置信息和动态信息。
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在第(k+3)帧上传送,这与图11的传送信令位的帧相同。通过规则5计算并且元素数量为以及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G(1)以及G(2)被分别在第(k+2)帧、第(k+1)帧以及第k帧上传送。
虽然在图11中假设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帧的数量为3,但是如上所述,也可以使用其它数量的帧。而且,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G(1)以及G(2)的位置是可变的。也就是说,附加奇偶校验位可以在P1/P2码元上、或在辅助流(auxiliary stream)上传送。而且,附加奇偶校验位可以使用一般数据流来传送。
虽然如上所述,附加奇偶校验位在第(k+2)帧、第(k+1)帧以及第k帧上传送,即,在随后的(subsequent)帧上传送,但是可替换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可以在s个先前帧上传送。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各种帧结构的示图。具体地说,图22A和图22B示出了其中附加奇偶校验位在s个先前帧上传送的帧结构。
图22A示出了在先于(preceding)串接帧的帧上传送的附加奇偶校验位。例如,在DVB-NGH系统中,NGH帧使用DVB-T2中的将来的扩展帧(FutureExtension Frames,FEF)来传送。因此,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并不限于在s个串接帧上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而是可以应用到在先于携载信息位的帧的s个帧上进行传送。
图22B示出了附加奇偶校验位可以在其它RF频带上传送。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加奇偶校验位并不限于在相同RF频道中传送的帧。
在DVB-T2系统中使用的信令被分类为两类:L1预信令(pre-signaling)和L1后信令(post-signaling),包括可配置部分、动态部分以及扩展部分。虽然已经基于在图2中的T2类型信令的L1后信令描述了方法2,但是其也可以应用到另一类型的L1预信令,例如,DVB-NGH。
如在方法2中,在信令信息被编码之后,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并且包括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在先前帧上传送。对于附加奇偶校验位,首先选择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并且这些位按照删余模式的正常次序或反向次序来选择。
(Nldpc-Kldpc)个奇偶校验位可以划分到Qldpc个组中,并且第j个奇偶校验位组Pj可以表达为如公式(9)中所示。
Pj={pk|kmod Qldpc=j,0≤k<Nldpc-Kldpc}其中0≤j<Qldpc...(9)
使用以下公式(10),基于图3中所示的M、Nldpc以及Kldpc,可以计算Qldpc
Qldpc=(Nldpc-Kldpc)/M...(10)
在公式(10)中,奇偶校验位被划分为Qldpc个组,并且每个组包括M个位。
对于给定数量的Npunc的删余位,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可以如以下步骤1-3中所描述的进行计算。
步骤1:其中所有奇偶校验位都被删余的组的数量Npunc_group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1)来计算,其中,算子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例如,以及
其中0≤Npunc<Nldpc-Kldpc...(11)
步骤2:对于Npunc_group个奇偶校验位组...,组中所有的奇偶校验位都被删余。代表奇偶校验位组的索引的πp(j)还表示删余的次序,例如,表1中所定义的。例如,在BPSK调制中,由于πp(0)为6,
所以奇偶校验位组中的奇偶校验位被首先删余。
步骤3:对于从组中的第一个奇偶校验位开始删余(Npunc-M×Npunc_group)个位。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
实施例7
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被如下所述计算。为了方便描述,本描述假设方法从已经执行了如上所述步骤1到3之后的以下步骤4开始执行。
步骤4:使用公式(12)来计算其中所有元素都被选择来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奇偶校验位组的数量。
在公式(12)中,表示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
步骤5:对于个奇偶校验位组,组中的所有奇偶校验位都包括在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并且在先于传送信息位的帧的帧上传送。如上结合图22所描述的,即使在其它的RF信道中,也可以应用在先的帧。
步骤6:对于组从组中的第一奇偶校验位开始的个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
存在若干可能用于确定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的位的次序的方法。例如,如图12A和图12C中所示,以奇偶校验位的组为单位,
按照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次序排列位。而且,如图12B中所示,对于G(0)选择的奇偶校验位可以在逐位的基础上按照奇偶校验位的索引的次序来排列。
步骤7:在组中,可以使用公式(13)计算没有包括在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x和y的定义在图12A到图12C中示出。
y = min ( M - ( N add _ parity 0 - M &times;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 N add _ parity 1 )
...(13)
因此,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可以从组中的第位开始被创建。术语“第几位”是指当组中的第一位被定义为第0位时,位于第几位置的位。此外,min(a,b)代表选择a和b中最小值的一个的函数。例如,对于a≤b,min(a,b)=a,而对于a>b,min(a,b)。
步骤8:对于所有元素都被选择来选择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奇偶校验位组的数量使用以下公式(14)来计算。
步骤9:
…,中的所有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
步骤10:在组中,个奇偶校验位被创建为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
步骤11:在组中,没有包括在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中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y可以使用公式(15)来计算。
x = N add _ parity 1 - y - M &times; N add _ parity 1 _ group
y = min ( M - x , N add _ parity 2 ) . . . ( 15 )
因此,从组中的x位开始的y个位可以包括在第三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2)中,
步骤12:对于元素全部被选择来选择第三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奇偶校验位组的数量使用公式(16)来计算。
步骤13:
P &pi; p (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N add _ parity 1 _ group + 2 )
P &pi; p (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N add _ parity 1 _ group + 3 )
P &pi; p (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N add _ parity 1 _ group + N add _ parity 2 _ group + 3 ) 中的所有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三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中。
步骤14:在组中,个奇偶校验位被创建为第三附加奇偶校验位。
确定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中的位的次序的方法等于确定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的位的次序的方法。
实施例8
以下将参考图13A到图13C描述按照删余模式的反向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方法。
如上所述,计算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的方法对应于步骤1到3。
用以下方法计算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
步骤4:对于在组中的组G(0)所选择的位的数量y可以使用公式(17)来计算。
y = min ( N punc - M &times; N punc _ group , N add _ parity 0 ) . . . ( 17 )
步骤5:从组中的第一位开始的y个位被选择作为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
如果在步骤3中,从组中最后一个奇偶校验位开始的(Nldpc-M×Npunc_group)个位被删余,并且非删余位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则在步骤5中,从组中的最后一个奇偶校验位开始的y个位被选择
作为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
如果大于y,则执行以下步骤6-8。
步骤6:其中所有位都被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组的数量使用公式(18)来计算。
步骤7:在个奇偶校验位组 ...,中的所有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并且在先于传送信息位的帧的帧上传送。
步骤8:从组中第一奇偶校验位开始的个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
存在若干可能用于确定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的位的次序的方法。例如,如图13A和图13C中所示,以奇偶校验位组为单位,按照奇偶校验位的组的反向次序排列位。而且,如图13A中所示,在逐位的基础上按照奇偶校验位的索引的次序排列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奇偶校验位。
如果步骤9-12创建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
步骤9:对于在组中的组G(1)所选择的位的数量y使用公式(19)来计算。
x = N add _ parity 0 - M &times;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y
y = min ( M - x , N add _ parity 1 ) . . . ( 19 )
步骤10:从组中第一位开始选择y个位。
如果大于y,则执行以下过程。
步骤11:其中所有位都被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组的数量使用公式(20)来计算。
步骤12:在个奇偶校验位组 ...,中所有的奇偶校验位都被包括在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中,并且在先于传送信息位的帧的帧上传送。
步骤13:从组中第一奇偶校验位开始的个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中。
确定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中的位的次序的方法等于确定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的位的次序的方法。
实施例9
以下将参考图14A到图14D描述通过交织(interleaving)奇偶校验位来更加有效地计算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方法。
根据公式(21)对通过LDPC编码而获得的奇偶校验位进行交织。
其中M×Qldpc=Nparity,0≤s<M,0≤t<Qldpc
Dj={dk|j×M≤k<(j+1)×M}其中0≤j<Qldpc    ...(21)
奇偶校验位组基于πp(j)进行组交织(group-interleaved),并且可以表现为如公式(22)中所示。
如果通过公式(21)进行交织,则如图14A中所示构建的LDPC代码字被以多个奇偶校验位组Pa(0≤a<Qldpc)为单位来排列,如图14B中所示。
Z i = D &pi; p ( Q ldpc - 1 - i ) . . . ( 22 )
组交织,或逐组交织,意味着组中的位被相等地交织,并且组Zi中的位等于的位。代表删余次序的值的πp(j)意味着对于0≤j<Qldpc的删余模式,这已经在表1中进行了描述。
如果通过公式(22)进行交织,如图14B中所示的LDPC代码字被排列,从而多组奇偶校验位如图14C中所示按照删余模式的反向次序排列。
以下描述计算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的方法。
步骤1:其中所有奇偶校验位都被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组的数量Ntx_group可以根据公式(23)基于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来计算。
其中0≤Ntx<Nldpc-Kldpc...(23)
步骤2:在Ntx_group个奇偶校验位组Z0,Z1,…,中的所有奇偶校验位都被传送。
步骤3:从组中的第一奇偶校验位开始的(Ntx-M×Ntx_group)个位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
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使用步骤4-8来计算。
步骤4:对于在组中的组G(0)所选择的位的数量y可以根据公式(24)来计算。
y = min ( ( N tx - M &times; N tx _ group ) , N add _ parity 0 ) . . . ( 24 )
步骤5:从组中第一位开始的y个位被选择作为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
如果大于y,则执行步骤6和7。
步骤6:其中所有位都被传送的组的数量使用公式(25)来计算。
步骤7:在个奇偶校验位组...,中的所有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并且在先于传送信息位的帧的帧上传送。
步骤8:从组中第一奇偶校验位开始的个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中。
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如图14D中所示进行构建。
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使用步骤9-13来创建。
步骤9:对于在组中的组G(1)所选择的位的数量y可以
使用公式(26)来计算。
x = N add _ parity 0 - M &times;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y
y = min ( M - x , N add _ parity 1 ) . . . ( 26 )
步骤10:从组中第一位开始选择y个位。
如果大于y,则执行步骤11到13。
步骤11:其中所有位都被传送的组的数量使用公式(27)来计算。
步骤12:在个奇偶校验位组 ...,中的所有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中,并且在先于传送信息位的帧的帧上传送。
步骤13:从组中第一奇偶校验位开始的个奇偶校验位被包括在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中。
公式(22)的组交织可以表达为如公式(28)中所示。
z l &times; M + s = d &pi; p ( l ) &times; M + s , 0≤l<Qldpc,0≤s<M...(28)
在这种情况下,奇偶校验位可以表示为z=z0,z1,z2,…,
因此,即使在不使用附加奇偶校验位时也选择的奇偶校验位可以基于在公式(23)中计算的、代表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的值Ntx以及附加奇偶校验位来选择。
公式(29)表示在与信息字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的组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以及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
P ^ = { z 0 , z 1 , . . . , z N tx - 1 }
G ( 0 ) = { z N tx , z N tx + 1 , z N tx + 2 , . . . , z N tx + N add _ parity 0 - 1 }
G ( 1 ) = { z N tx + N add _ parity 0 , z N tx + N add _ parity 0 + 1 , z N tx + N add _ parity 0 + 2 , . . . , z N tx + N add _ parity 0 + N add _ parity 1 - 1 }
...(29)
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总数大于Npunc,则根据公式7和8选择Npunc个附加奇偶校验位。所需要的超过Npunc的更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可以从代码字中选择,并且最简单的方式是在重复的基础上,顺序地选择信息字、在与信息字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以及所选择的附加奇偶校验位,这在图23中简要地示出。
实施例10
以下描述了按照删余模式的反向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方法,其中,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总数大于Npunc
如上所述,这种计算在与信息位相同的帧上传送的奇偶校验位的方法对应于步骤1到3。
第一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0)在步骤4中计算。
步骤4:对于对于组G(0)选择Npunc个位,并且对于组G(0)从代码字位中选择个位。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在重复的基础上顺序地选择代码字位和附加奇偶校验位,如图23中所示。
对于以相同的方式执行实施例8的步骤4到8。
按照以下方法创建第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G(1)。
步骤9:对于步骤4中的从代码字位中选择G(1)。最简单的方法是顺序地选择先前传送的位。
对于从代码字位中选择G(1)。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在重复的基础上顺序地选择信息位、奇偶校验位以及附加奇偶校验位,如图23中所示。
对于以相同的方式执行实施例8的步骤9到13。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送和接收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15,传送器1500包括编码器1502、调制器1504以及成帧器(framer)1506。消息u在通过信道1508传送之前,通过编码器1502编码,通过调制器1504调制,以及通过成帧器1506成帧(framed)。所传送的信号在接收器1510处接收,该接收器1510包括去成帧器(de-framer)1516、解调器1514以及解码器1512。所接收的信号r通过去成帧器1516去成帧,并且信号y被输入到解调器1514。解码器1512从通过解调器1514解调的信号z中计算消息的估计。
编码器1502通过根据消息的大小以预定的方式执行删余和缩短来生成奇偶校验位。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缩短的LDPC码的传送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16,传输器件包括编码器1602、控制器1604、删余器1606、附加的奇偶校验位组生成器1608以及成帧器1610。可选地,传送装置可以包括缩短应用单元1600。
控制器1604根据信息字的长度确定缩短应用单元1600将缩短的位的数量。缩短应用单元1600在与所缩短的位相对应的位置插入具有0值的位,或者从给定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中去除与所缩短的位相对应的列。用于确定缩短模式的方法包括,使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缩短模式,使用序列生成器(未示出)生成缩短模式,或者通过使用对于奇偶校验矩阵和给定信息字长度的密度进化分析算法(density evolution analysis algorithm)来获得缩短模式。
LDPC编码器1602基于由控制器1604和缩短应用单元1600缩短的LDPC码执行编码。此外,需要删余,删余被删余器1606应用到所生成的LDPC代码字。删余器1606应该删余的位的数量和位置由控制器1604根据删余模式来确定。也就是说,知道删余模式或删余次序,控制器1604根据删余次序选择要被删余的位。删余模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可以使用序列生成器(未示出)来生成。
附加奇偶校验位组生成器1608接收控制器1604和编码器1602的输出数据,以及来自删余器1606的数据,并且基于这些数据,根据上述规则生成附加奇偶校验位组。
如上所述,成帧器1610生成对应于方法1和2的帧。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应用了附加奇偶校验位组的LDPC码的接收装置的框图。具体地说,图17中所示的接收装置的示例使用附加奇偶校验位组接收从通信系统传送的信号,并且当从所接收的信号中获取关于组成附加奇偶校验位组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信息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用户期望的数据。
参考图17,接收装置包括控制器1700、缩短/删余处理器1702、解调器1704、附加奇偶校验位组处理器1706以及解码器1708。解调器1704接收并解调LDPC码,通过控制器1700重建(reconstruct)帧,并基于所接收的信号估计到图16中LDPC编码器的输入值。解调器1704将解调的信号递送到缩短/删余处理器1702、解码器1708以及附加奇偶校验位组处理器1706。
缩短/删余处理器1702在控制器1700的控制下基于由解调器1704解调的信号确定关于LDPC码的缩短/删余位的信息,并将缩短/删余位的位置信息递送到解码器1708。
解码器1708使用解调器1704的输出值以及从缩短/删余处理器1702接收的缩短/删余代码的长度信息和缩短/删余位的位置信息,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用户期望的数据。解码器1708通过从附加奇偶校验位组处理器1706接收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置信息和解调值来执行解码。
附加奇偶校验位组处理器1706在控制器1700的控制下处理附加奇偶校验位和解调数据的位置信息,并将处理的数据递送到解码器1708。处理经解调的数据可以在含义上有所变化。例如,可以添加在相同位被接收到若干次时解调的值。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缩短的LDPC码的传送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18,传送装置包括编码器1802、控制器1804、删余器1806、附加奇偶校验位组生成器1808、成帧器1810以及奇偶校验交织器1812。可选地,传送装置可以包括缩短应用单元1800。
控制器1804根据信息字的长度确定缩短应用单元1800将缩短的位的数量。缩短应用单元1800在与所缩短的位相对应的位置插入具有0值的位,或者从给定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中去除与所缩短的位相对应的列。用于确定缩短模式的方法包括,使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缩短模式,使用序列生成器(未示出)生成缩短模式,或者通过使用对于奇偶校验矩阵和给定信息字长度的密度进化分析算法来获得缩短模式。
LDPC编码器1802基于由控制器1804和缩短应用单元1800缩短的LDPC码执行编码。如上述实施例9中所述,编码器1802的输出值由奇偶校验交织器1812基于组或基于位进行奇偶校验交织。
如上所述,奇偶校验交织器1812在控制器1808的控制下根据删余模式执行交织。此外,如果需要删余,则删余被删余器1806应用到所生成的LDPC代码字。删余器1806应该删余的位的数量和位置由控制器1804根据删余模式来确定。也就是说,知道删余模式(或删余次序),控制器1804选择根据删余模式删余的位。删余模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否则可以使用序列生成器(未示出)来生成。
附加奇偶校验位组生成器1808接收控制器1804和编码器1802的输出数据,以及来自删余器1806的数据,并且基于这些数据,根据上述规则生成附加奇偶校验位组。
如上所述,成帧器1810生成对应于方法1和2的帧。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应用了附加奇偶校验位组的LDPC码的接收装置的框图。具体地说,图19中所示的接收装置的示例使用附加奇偶校验位组接收从通信系统传送的信号,并且当从所接收的信号中获取关于组成附加奇偶校验位组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信息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用户期望的数据。
参考图19,接收装置包括控制器1900、缩短/删余处理器1902、解调器1904、附加奇偶校验位组处理器1906、解码器1908以及奇偶校验交织器1910。解调器1904接收并解调LDPC码,并且将解调的信号递送到缩短/删余处理器1902、解码器1908以及附加奇偶校验位组处理器1906。
缩短/删余处理器1902在控制器1900的控制下从由解调器1904解调的信号中获取关于LDPC码的缩短/删余位的信息,并将缩短/删余位的位置信息递送到解码器1908。
对应于在图18中所示的奇偶校验交织器1812的奇偶校验交织器1910使用解调器1904的输出值、从缩短/删余处理器1902接收的缩短/删余代码的长度信息和缩短/删余位的位置信息来重建奇偶校验位,并对其执行奇偶校验交织。
解码器1908使用奇偶校验交织器1910的输出值以及从缩短/删余处理器1902接收的缩短/删余代码的长度信息和缩短/删余位的位置信息,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用户期望的数据。解码器1908从附加奇偶校验位组处理器1906接收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置信息和解调值,并对其执行解码。
附加奇偶校验位组处理器1906在控制器1900的控制下处理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置信息和解调数据,并将处理数据递送到解码器1908。处理解调数据可以在含义上有所变化。例如,可以添加在相同位被接收到若干次时解调的值。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20,在步骤2000,控制器1604(或1804)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和规则,确定用于删余和缩短的位的数量、携载奇偶校验位的帧的数量以及在每个帧上传送的位和组的数量。
在步骤2002,缩短应用单元1600(或1800)按需执行缩短。在步骤2004,编码器1602(或1802)使用确定的参数执行LDPC编码。在步骤2006,删余器1606(或1806)缩短/删余编码的位。在步骤2008,附加奇偶校验位组生成器1608(或1808)根据规则3到5使用代码字位和奇偶校验位生成多个附加奇偶校验位组。步骤2008还可以包括奇偶校验交织过程。在步骤2010,成帧器1610(或1810)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根据多种方法,在多个帧上传送代码字和附加奇偶校验位组。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21,在步骤2100,接收装置接收代码。在步骤2102,解调器1704(或1904)解调所接收的信号。其后,在步骤2104,缩短/删余处理器1702(或1902)对解调的信号执行缩短/删余。
如果没有缩短/删余位,则解码器1708(或1908)在步骤2108执行解码,跳过步骤2106。然而,如果存在缩短/删余位,则在步骤2106,缩短/删余处理器1702(或1902)递送缩短/删余位的位置信息到解码器1708(或1908),而附加奇偶校验位组处理器1706(或1906)递送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置信息到解码器1708(或1908)。
在步骤2108,考虑到缩短位的值将为0的概率是1,基于缩短/删余位的位置信息,解码器1708(或1908)在确定删余位是擦除的位之后执行LDPC解码。
如前述描述中清楚看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在多个帧上传送奇偶校验位可以获得额外的分集增益。
此外,通过在多个帧上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在编码/解码过程中最小化附加模块的使用,同时增加分集增益。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一定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这里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8)

1.一种用于传送编码数据的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信息字的奇偶校验位;
通过使用所生成的奇偶校验位编码所述信息字来生成代码字;
删余代码字的部分奇偶校验位;
传送包括所删余的代码字的帧;以及
生成用于获得信息字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并在一个或多个其它帧中传送附加奇偶校验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删余包括根据特定的删余模式对部分奇偶校验位进行删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奇偶校验位基于特定删余模式的删余次序或该删余次序的反向次序来选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首先选择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来生成附加奇偶校验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全部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的次序或其反向次序来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全部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其它帧是先于包括信息字的帧的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首先选择删余位来生成附加奇偶校验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删余位全部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附加奇偶校验位在数据流或辅助流中传送,或者在前导码元或其它射频(RF)中传送。
12.一种用于传送编码数据的装置,包括:
编码器,用于生成用于信息字的奇偶校验位,并通过编码信息字生成代码字;
删余器,用于删余由编码器编码的代码字的部分奇偶校验位;以及
成帧器,用于生成包括所删余的代码字的帧,以及包括用于获得信息字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删余器根据特定删余模式删余部分奇偶校验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基于特定删余模式的删余次序或删余次序的反向次序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首先选择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全部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控制器选择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删余的奇偶校验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基于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的次序或者其反向次序来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被全部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控制器选择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删余的奇偶校验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其它帧是先于包括信息字的帧的帧。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首先选择删余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删余位被全部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控制器选择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附加奇偶校验位在数据流或辅助流中传送,或者在前导码元或其它射频(RF)中传送。
23.一种用于接收编码数据的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帧;以及
通过解码多个帧其中之一获得信息字,其中,使用奇偶校验位编码信息字并且部分奇偶校验位被删余;
其中,包括所述信息字的帧之外的一个或多个帧包括用于获得信息字的附加奇偶校验位。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附加奇偶校验位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生成用于所述信息字的奇偶校验位;
通过使用生成的奇偶校验位编码信息字来生成代码字;以及
删余代码字的部分奇偶校验位。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删余包括根据特定删余模式删余部分奇偶校验位。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特定删余模式的删余次序或删余次序的反向次序来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被首先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被全部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的次序或其反向次序来选择附加奇偶校验位。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被全部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帧是先于包括信息字的帧的帧。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删余位被首先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删余位被全部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34.一种用于接收编码数据的装置,包括:
解调器,用于接收和解调多个帧;以及
解码器,用于通过解码多个帧其中之一获得信息字;
其中,使用奇偶校验位编码信息字并且部分奇偶校验位被删余,
其中,包括所述信息字的帧之外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帧包括用于获得信息字的附加奇偶校验位。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在使用为信息字生成的奇偶校验位编码的代码字的部分奇偶校验位被删余时,生成所述附加奇偶校验位。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中,部分奇偶校验位被根据特定删余模式删余。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基于特定删余模式的删余次序或删余次序的反向次序获得关于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信息。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确定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被首先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确定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全部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控制器确定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4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基于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的次序或其反向次序获得关于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信息。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除了删余位以外的剩余位被全部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控制器确定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42.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其它帧是先于包括信息字的帧的帧。
43.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确定删余位被首先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删余位被全部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则控制器确定全部或部分信息位或者全部或部分非删余的奇偶校验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45.一种用于传送编码数据的方法,包括:
通过编码信息字生成代码字;
在生成的代码字中删余部分奇偶校验位;
传送包括删余的代码字的帧;以及
在先于所述帧的一个或多个帧中,传送用于获得信息字的附加奇偶校验位。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奇偶校验位形成在一个或多个奇偶校验位组中。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奇偶校验位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确定从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的数量;
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大于所选择的位的数量,则确定在奇偶校验位组中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选择与预定数量的组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位组中的全部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以及
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大于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则选择一个奇偶校验位组中的部分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位的数量包括根据以下等式确定在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删余位的数量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中较小的一个:
y = min ( N punc - M &times; N punc _ group , N add _ parit y 0 ) ,
其中,Npunc表示删余位的数量,Npunc_group表示全部奇偶校验位被删余的组的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组的数量基于以下等式:
其中,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y表示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部分位基于以下等式:
( N add _ parity 0 - M &times;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y ) ,
其中,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y表示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表示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51.一种用于传送编码数据的装置,包括:
编码器,用于通过编码信息字生成代码字;
删余器,用于删余所生成的代码字中的部分奇偶校验位;
成帧器,用于生成包括经删余的代码字的帧;
其中,所述成帧器生成先于包括经删余的代码字的帧的一个或多个帧,该一个或多个帧包括用于获得信息字的附加奇偶校验位。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奇偶校验位形成在一个或多个奇偶校验位组中。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附加奇偶校验位生成器,用于生成附加奇偶校验位;
其中,所述附加奇偶校验位生成器包括;
确定从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的数量;
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大于所选择的位的数量,则确定在奇偶校验位组中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选择与预定数量的组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位组中的全部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以及
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大于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则选择一个奇偶校验位组中的部分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中,根据以下等式确定从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的数量是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删余位的数量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中较小的一个:
y = min ( N punc - M &times; N punc _ group , N add _ parit y 0 ) ,
其中,Npunc表示删余位的数量,Npunc_group表示全部奇偶校验位被删余的组的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
55.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中,基于以下等式确定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其中,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y表示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
56.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中,基于以下等式确定在一个奇偶校验位组中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部分位的数量:
( N add _ parity 0 - M &times;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y ) ,
其中,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y表示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表示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57.一种用于接收编码数据的方法,包括:
接收其中一部分奇偶校验位被删余的多个帧;
获得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的位置;以及
考虑到所获得的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的位置,通过解码所接收的多个帧的数据来获得信息字;
其中,多个帧中的一个帧包括删余的代码字,所述多个帧中的一个帧之外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帧包括用于获得信息字的附加奇偶校验位。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奇偶校验位形成在一个或多个奇偶校验位组中。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中,附加奇偶校验位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确定从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的数量;
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大于所选择的位的数量,则确定奇偶校验位组中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选择与预定数量的组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位组中的全部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以及
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大于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则选择一个奇偶校验位组中的部分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以下等式确定位的数量包括确定在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的删余位的数量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中较小的一个:
y = min ( N punc - M &times; N punc _ group , N add _ parit y 0 ) ,
其中,Npunc表示删余位的数量,Npunc_group表示全部奇偶校验位被删余的组的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
61.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组的数量基于以下等式:
其中,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y表示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
62.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以下等式选择部分位:
( N add _ parity 0 - M &times;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y ) ,
其中,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y表示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表示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63.一种用于接收编码数据的装置,包括:
解调器,用于接收和解调其中一部分奇偶校验位被删余的多个帧;
删余处理器,用于获得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的位置;以及
解码器,用于考虑到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的位置,通过解码所接收的多个帧的数据来获得信息字;
其中,多个帧中的一个帧包括删余的代码字,所述多个帧中的一个帧之外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帧包括用于获得信息字的附加奇偶校验位。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装置,其中,奇偶校验位形成在一个或多个奇偶校验位组中。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附加奇偶校验位处理器,用于获得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置;
其中,附加奇偶校验位处理器包括;
确定从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的数量;
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大于所选择的位的数量,则确定奇偶校验位组中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选择与预定数量的组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位组中的全部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以及
如果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大于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则选择一个奇偶校验位组中的部分位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中,根据以下等式确定从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位的数量是奇偶校验位组中只有一部分被删余的奇偶校验位组中删余位的数量和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中较小的一个:
y = min ( N punc - M &times; N punc _ group , N add _ parit y 0 ) ,
其中,Npunc表示删余位的数量,Npunc_group表示全部奇偶校验位被删余的组的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
67.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中,基于以下等式确定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其中,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y表示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
68.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中,基于以下等式确定在一个奇偶校验位组中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部分位的数量:
( N add _ parity 0 - M &times; N add _ parity 0 _ group - y ) ,
其中,表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预定数量,M表示每个奇偶校验位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y表示所确定的附加奇偶校验位的数量,表示全部位被选择作为附加奇偶校验位的组的数量。
CN201080061781.5A 2009-11-18 2010-11-18 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7145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90111489 2009-11-18
KR10-2009-0111489 2009-11-18
KR20090119207 2009-12-03
KR10-2009-0119207 2009-12-03
KR20100001007 2010-01-06
KR10-2010-0001007 2010-01-06
KR1020100112601A KR20110055410A (ko) 2009-11-18 2010-11-12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0-0112601 2010-11-12
PCT/KR2010/008155 WO2011062424A2 (en) 2009-11-18 2010-11-1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4504A CN102714504A (zh) 2012-10-03
CN102714504B true CN102714504B (zh) 2015-09-16

Family

ID=4436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1781.5A Active CN102714504B (zh) 2009-11-18 2010-11-18 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12699B2 (zh)
KR (2) KR20110055410A (zh)
CN (1) CN102714504B (zh)
AU (1) AU2010322598B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1477B1 (ko) 2011-10-10 2017-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방송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9294247B2 (en) 2013-07-05 2016-03-2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WO2015046885A1 (en) * 2013-09-25 2015-04-0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KR102264848B1 (ko) * 2013-09-26 2021-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WO2015142076A1 (en) 2014-03-19 2015-09-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interlea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76272B1 (ko) * 2014-03-19 2017-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인터리빙 방법
US9800269B2 (en) 2014-05-21 2017-10-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interlea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75704B1 (ko) * 2014-05-21 2017-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인터리빙 방법
US9602245B2 (en) * 2014-05-21 2017-03-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interleaving method thereof
US9780808B2 (en) * 2014-05-21 2017-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er apparatus and bit interlea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800423B1 (ko) * 2015-02-13 2017-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부가 패리티 생성 방법
WO2016129975A2 (en) * 2015-02-13 2016-08-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er and additional parity gen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10277250B2 (en) 2015-03-02 2019-04-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er and parity permut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2426419B1 (ko) * 2015-03-02 2022-07-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패리티 퍼뮤테이션 방법
KR101800414B1 (ko) * 2015-03-02 2017-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부가 패리티 생성 방법
CA3207618A1 (en) 2015-03-02 2016-09-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dditional parity thereof
CN106158046B (zh) * 2015-05-15 2021-03-30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用于turbo乘积码的误校正避免
CN108574552B (zh) * 2017-03-08 2020-10-09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广播系统的信令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365918B (zh) * 2018-01-04 2020-08-2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有效集中准则的多元ldpc码译码方法
CN113285724B (zh) * 2021-05-19 2022-06-1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码率自适应的小型化ldpc编码器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6409A (en) * 1991-07-18 1996-08-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rror correction encoding and decoding system
CN1937479A (zh) * 2006-09-28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控制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01523734A (zh) * 2006-08-16 2009-09-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turbo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1918B2 (ja) * 1997-06-04 2004-09-29 株式会社東芝 符号伝送方法、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3629241B2 (ja) 2002-01-30 2005-03-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レートマッチング装置及び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法
JP4350750B2 (ja) * 2004-04-28 2009-10-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再送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KR100966043B1 (ko) * 2005-10-31 2010-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저밀도 패리티 검사 부호를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72393B1 (ko) * 2006-02-08 2007-11-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에러 정정 블록, 에러 정정 블록의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에러 정정 방법
JP4648255B2 (ja) * 2006-06-26 2011-03-09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080064927A (ko) * 2007-01-06 2008-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73646B1 (ko) * 2007-06-01 2014-03-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Ldpc코딩된 데이터를 포함하는 ofdm 심볼을송수신하는 ofdm 송수신 장치와, 그 방법
KR101528647B1 (ko) * 2007-11-14 2015-06-12 톰슨 라이센싱 코드 개선된 스태거캐스팅
KR20090064290A (ko) * 2007-12-14 2009-06-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상이한 천공 패턴을 이용한 데이터 패킷 반복 송/수신 장치및 그 방법
US7995578B2 (en) * 2007-12-14 2011-08-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epeti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eatedly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packet using different puncturing patterns
JPWO2009131094A1 (ja) * 2008-04-22 2011-08-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6409A (en) * 1991-07-18 1996-08-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rror correction encoding and decoding system
CN101523734A (zh) * 2006-08-16 2009-09-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turbo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937479A (zh) * 2006-09-28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控制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511237A (ja) 2013-03-28
KR20110055410A (ko) 2011-05-25
AU2010322598B2 (en) 2014-08-14
KR20120096510A (ko) 2012-08-30
KR101723258B1 (ko) 2017-04-05
CN102714504A (zh) 2012-10-03
JP5612699B2 (ja) 2014-10-22
AU2010322598A1 (en) 201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4504B (zh) 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04252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165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US878249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broadcasting system
KR10119938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저밀도 패리티 체크 코드를 이용한 부호화, 복호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25576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RU253780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матрицы проверки четности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линейных блочных код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этого
US108870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ing system
US2023042117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ncoding/decoding in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ing system
KR20170060562A (ko) 통신 또는 방송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060574A (ko) 통신 또는 방송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060600A (ko) 통신 또는 방송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