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3741B - 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3741B
CN102713741B CN200980162873.XA CN200980162873A CN102713741B CN 102713741 B CN102713741 B CN 102713741B CN 200980162873 A CN200980162873 A CN 200980162873A CN 102713741 B CN102713741 B CN 102713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circuit boar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28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3741A (zh
Inventor
裵承春
金胜世
许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13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3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3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3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02B6/0078Side-by-side arrangements, e.g. for large area displays
    • G02B6/008Side-by-side arrangements, e.g. for large area displays of the partially overlapping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本发明的背光单元的厚度能够减小并且能够按模块部分地驱动背光单元并且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由于根据上述结构使得多个背光单元模块的组装变得容易,因此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显示装置当中,LCD(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各种应用,从电视机到膝上计算机、用于台式计算机的监视器以及蜂窝电话。
由于LCD自身不能够发射光,因此为了显示图像信息,要求发光装置以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照明。
由于用于LCD的发光装置耦合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侧,因此发光装置被称为背光单元,其形成用于将光提供到液晶显示面板的面光源。
通常的背光单元设置有光源、光板、扩散片、棱镜、保护片等等。作为光源,能够使用诸如汞冷阴极荧光灯的荧光灯、发光二极管等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对于薄LCD来说,应该减小背光单元的厚度。并且如果背光单元变成各个模块,则能够通过按模块部分地驱动背光单元并且背光单元能够提供高对比度。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这样的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包括:多个模块;框架,该框架上布置有多个模块;至少一个驱动单元,该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布置在框架的后表面上,其中,该多个模块分别包括:电路板;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该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布置在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光入射部分和光发射部分,光入射部分包括接收从LED光源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并且光发射部分向上发射光,并且其中连接孔形成在框架中以将电路板连接到驱动单元。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LCD包括:多个模块;框架,该框架上布置有多个模块;至少一个驱动单元,该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布置在框架的后表面上,其中,该多个模块分别包括:电路板;多个LED光源,该多个LED光源布置在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光入射部分和光发射部分,光入射部分包括接收从LED光源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并且光发射部分向上发射光,并且其中多个连接孔和多个凹陷部分形成在框架中,该多个连接孔用于将电路板电连接到驱动单元并且多个凹陷部分用于在其中放置电路板。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由于根据所描述的结构使得多个背光单元模块的组装变得容易,因此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此外,通过使用导光板的背光单元可以使得能够减少背光单元的厚度,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总厚度的减小。
因此,通过利用导光板的突出在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形成空气层的间隙,能够减小在相邻的导光板的边界处发生的光学不均匀性。
此外,通过以倾斜方式连接导光板和反射板,能够改进大尺寸背光单元的可靠性,并且能够进行根据图像部分地驱动光源的局部调光,使得能够产生高对比度的图像。
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的背光单元来使性能最大化。
因此,在通过并排连接多个模块来制造背光单元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减少互连的部分处的光学奇异点来形成基本上均匀的光。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背光单元的分解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组装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背光单元的组装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分解图。
图6示出了从A看的图5中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从B看的图5中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导光部分的截面。
图9和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导光部分的耦合的步骤。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模块的耦合的分解透视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14至图21示出了均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22至图27示出了均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28至图33示出了均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3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LCD的LED背光单元的截面图;
图35是示出图34中所示的LED背光单元的LED背光模块和LED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图;
图36是示出构成LCD的框架的两个示例的平面图;
图37是示出构成LCD的框架的平面图;
图3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包括LED背光单元的LCD的分解图;
图39是示出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截面图;以及
图40是示出包括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LCD的LCD TV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关于本发明的元件的术语“模块”、“部分”和“部件”是仅考虑撰写本申请的方便性而彼此一起使用,并且在它们之间不存在定义或功能上的区别。
尽管本发明具有变化和修改,但是将利用附图示出其特定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意在将本发明限制到这里公开的特定范围,并且与此相反地,本发明包括根据通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方面的所有修改、替换、等价物。
在描述例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的情况下,能够理解的是,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在这两个元件之间可以存在另外的中间元件。
将理解的是,词语意在包括除了在附图中描述的其它方向之外的其它方向。最终,词语“直接”意味着之间没有布置任何其它元件。这里所使用的词语“和/或”包括所撰写的条目的一个或所有组合之外的一个或多个组合。
将理解的是,虽然这里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并且图2示出了图1中的背光单元的分解图。
参考图1和图2,背光单元100A包括:导光板111、位于导光板111的下侧上的反射板112和光源113。光源113、导光板111和反射板112可以统称为导光部分110、LED背光模块110或者模块110。
包括导光部分110、LED背光模块110或者模块110的单元可以在下面称为LED背光单元。
发光二极管(LED)可以用作光源113并且导光板111包括在导光板111的入射有来自LED 113的光的部分处形成的光入射部分111A以及形成台阶的另一侧(与光入射部分111A相反的)边缘111B。
参考图1和图2,光入射部分111A在侧方向上从导光板111突出,并且如果光入射部分111A这样在侧方向上从导光板111突出,则光源113能够在光入射部分111A的边缘处布置在电路板114上。
位于导光板111上的反射板112位于导光板111的下侧和光入射部分111A的另一边缘111B的下侧上。除此之外,反射板112可以覆盖导光板111的侧面。
光源113和电路板114可以位于是导光板111的光入射部分111A侧的第一侧上,或者位于第一侧和基本上垂直于第一侧的第二侧上从而光在两个方向上从LED113入射到导光板111。
多个图1和图2中所示的均包括导光板111和反射板112的导光部分110可以如图3和图4中所示地进行布置以形成背光单元100A1或100A2的完整组。
为了方便起见,参考图3和图4,右侧背光单元100A将被称为第一模块A1,并且左侧背光单元100A将被称为第二模块A2
参考图3和图4,第一模块100A1和第二模块100A2耦合为与第一模块A1的光入射部分相反的另一边缘111B覆盖第二模块A2的光入射部分111A。
这用于防止第一模块100A1的光入射部分111A处的LED 113的光泄漏到背光单元的外部。
通过布置耦合到第二模块100A2的光入射部分111A的第一模块100A1的另一边缘111B,能够执行导光板111的功能以及覆盖第二模块100A2的LED 113的功能。即,没有直接暴露来自第二模块100A2的LED 113的光。
由于上述构造,使得来自第二模块100A2的光沿着第二模块A2的导光板111的侧面行进并且均匀地离开导光板111的外表面。
第二模块100A2的反射板112能够因此改进离开导光板111的外表面的光的光效率。即,来自第二模块A2的LED 113的光沿着导光板111A的侧面行进并且在光入射部分111A上面的与光入射部分111A相邻的第一模块100A1的反射板112辅助光的这样的行进。
通过以倾斜方式布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均具有导光板111和反射板112的背光单元100A,能够制造大尺寸的背光单元100A,其能够用于电视机、具有灯的指示牌等等。
因此,通过使光入射部分111A从光转发表面延伸突出,能够减少由每个LED 113之间的间隙引起的部分上的相对较暗的部分,并且能够防止或者实质性地减少来自LED 113的光通过各个导光板111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直接泄漏。
虽然光能够从一个导光板111通过光入射部分111A的另一边缘111B透射到相邻的导光板111,但是通过没有在相邻的导光板111之间布置反射板112以完全地遮挡光透射并且相反地通过允许光透射通过相邻的导光板111,能够防止或者实质性地减少由光入射部分111A和相邻的导光板111的边缘111B之间的台阶引起的相对较暗的部分(阴影图像)的形成。
图5至图7更详细地示出了背光单元,图5至图7均示出了电路板114上的LED113与导光板111接触的状态。
参考图6和图7,反射板112不仅布置在导光板111的下侧上,而且布置在导光板111的侧面上作为反射板112的缘112a从而导光板111的一部分被暴露并且导光板111的其余部分由缘112a覆盖。即,获得了图8中所示的截面。
或者,根据情况,反射板112可以在导光板111的侧面处折叠超过一次。
能够如图9和图10中所示地进行到模块100A1和100A2的耦合。
即,在第二模块A2的LED 113耦合到导光板111的光入射部分111A并且LED 113与光入射部分111A接触的状态下,第一模块A1的边缘111B耦合到与其相邻的第二模块A2的光入射部分111A。
根据此,其上附着有反射板112的第一模块100A1的边缘111B位于第二模块A2的LED 113上面,从而来自第二模块A2的LED 113的光没有暴露到上侧,而是入射在光入射部分111A上,透射通过导光板111并且离开导光板111。
在该情况下,光入射部分111A的另一边缘的下侧上的反射板112B和从其延伸的反射板112B的边缘112C能够光学地遮挡导光板111的至少一部分。
换言之,虽然第一模块A1和第二模块A2光学地耦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光能够从第二模块100A2透射到第一模块A1,并且反之亦然,但是能够遮挡光的一部分。
即,能够通过第一模块100A1的反射板的边缘112c遮挡从第二模块A2到第一模块A1的边缘111B的光的一部分,从而至少部分地防止了在模块A1和A2的边界处形成较亮的线。然而,相邻的模块被使得利用反射板的边缘112c上的连接部分A光学地连接,从而能够防止或者减少相对暗的线的形成。
参考图11,通过布置均具有导光板111和反射板112的多个模块100A1、100A2、100A3和100A4,能够制造背光单元100A。
电路板114和LED 113布置在导光部分110以及均具有导光板111和反射板112的多个模块100A1、100A2、100A3和100A4的一侧或两侧上,以制造背光单元100A。
具有多个模块100A1、100A2、100A3和100A4的背光单元100A或者与其连接的多个LED可以由驱动单元410根据情况独立地或者在背光单元100A被划分为预定数目的LED的组的情况下成组地驱动,从而使得能够显著地减少功耗。
即,驱动单元410独立地控制每个导光部分110的光源(LED)113的亮度。
即,可以独立地控制构成LED背光模块100A1、100A2、100A3和100A4中的每一个的光源的电路板,换言之,可以分别地驱动构成LED背光模块100A1、100A2、100A3和100A4中的每一个的光源的电路板或者可以分别地驱动安装在单个电路板上的LED中的每一个。
而且,限定每个模块的单侧的整个LED中的单元被分组为单元组并且被驱动到该组单元。或者,构成每个模块的单侧的预定数目的LED被分组为子组并且被驱动到该子组单元。
这样的分别操作可以允许更大的对比度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减小电力消耗。
根据与光源113关联的图像数据控制导光部分110中的每一个的光源113的亮度。图像数据与在诸如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相关。例如,如果图像数据具有暗图像,则与该暗图像相关的一组光源113能够被关闭或者调暗,并且如果图像数据具有亮图像,则与该亮图像相关的一组光源113能够被驱动为更亮。结果,图像的对比度得到增加或者提高。
在该情况下,通过控制器410驱动的单元可以是单个模块中的所有LED、单个LED或者每个模块内分组的LED(逻辑组)。
即,LED可以以沿着每个模块的一侧布置的所有LED的组G1为单元来驱动或者以组G1内的LED的子组G2为单元来驱动。在一些情况下,该单元能够是逻辑组G3(作为驱动的单元),其包括位于模块100A1中的LED和位于相邻的模块100A2中的LED。
换言之,导光部分110的光源113包括LED的组(G1、G2或G3),并且控制器410独立地控制LED 113的每个组的亮度。
因此,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中,形成了小尺寸的导光板,并且LED附接到每个导光板的一侧,以确保光量并且进行散热,特别地,能够光学地隐藏位于导光板的该侧的LED。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允许将LED布置在导光板之间同时显示器的整个区域能够由小尺寸的导光板模块覆盖,并且允许使用相同的导光板而不考虑显示器的尺寸。
同时,由于能够通过仅改变模块的数目来将相同的部件应用于各种尺寸的电视机,因此通过以倾斜方式连接制造为各个模块的导光板来制造大尺寸的显示器使得能够实现部件的标准化。
<第二实施方式>
参考图1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100B包括:导光板121、位于导光板121下面的背面板(或者框架)125以及光源123。
第二实施方式的均具有导光板121的多个模块100B1和100B2布置在平面上以形成整个背光单元100B。
为了方便起见,右侧的模块100B将称为第一模块100B1,并且左侧的模块100B将称为第二模块100B2
即,第一模块100B1的导光板121的背光部分121B在覆盖与其相邻的第二模块100B2的光入射部分121A的位置耦合到光入射部分121A。这用于防止位于与其相邻的第二模块100B2的光入射部分121A处的LED 123的光泄漏到背光单元的外部。
为了以倾斜方式连接第一模块100B1的导光板12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模块100B2的导光板121,LED 123位于连接部分的下侧上,即位于导光板121的边缘121B的下侧上。
因此,确保了用于放置LED 123的空间,可以根据导光板121的结构的光学特性来选择该空间。
即,参考图12,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导光板121的边缘121B是三角形的,并且LED 123可以布置在边缘121B的下侧上。在该情况下,导光板121和LED 123可以安装到其上形成有电路的一个框架125,而不是安装到各个电路板。
这里没有描述的部件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参考图1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100D包括:具有导光板131和位于导光板131的下侧上的反射板132的光源部分130、光源133和其上安装有光源133的电路板134。
参考图13,均具有导光板131的多个模块100C1和100C2布置在平面上以形成整个背光单元100C。
参考图13,为了方便起见,右侧的背光单元100C将称为第一背光单元100C1并且左侧的背光单元100C将称为第二背光单元100C2
为了将第一背光单元100C1的导光板131以倾斜方式连接到第二模块100C2的导光板131,LED 133位于连接部分的下侧上,即位于边缘131B的下侧上。
根据此,通过根据导光板131的结构的光学特性选择空间,确保了其中放置LED133的空间。
该结构可以具有与第二模块C2接触的第一模块100C1的倾斜背光部分131B。在该情况下,LED 133安装到单独的电路板,并且反射板132和框架136可以位于导光板131下面。
如图13中所示,多个导光板可以设置在单个反射板上而不是设置在对应于该多个反射板131的各个反射板上。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到LCD的LED背光单元可以包括:X(X>1)个电路板;光源,该光源包括布置在电路板134上的多个LED光源133;K(K=1,2,3,…,N)个导光板131,其具有接收LED 133发射的光的第一侧表面以及面对第一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以及P个反射板132,其设置在导光板131下面,该P(N>P>=1)个反射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布置在其上的多个导光板。
即,导光板131的数目(N)小于反射板132的数目(P)。结果,多个导光板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反射板上。
<第四实施方式>
参考图14至图17,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100D包括:导光板141、光源143和反射板144。这里没有解释的部件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描述。
导光板141和反射板144可以统称为导光部分140或者导光板模块140。
导光板141具有平坦的上侧、倾斜的下表面,并且一侧上形成有光入射部分142。
导光板141具有相反的第一侧141a和第二侧141b以及相反的第三侧141c和第四侧141d。第三侧141c和第四侧141d是基本上垂直于光入射部分142的侧面。导光板141具有与光转发表面141e和反射板144隔开或者接触的下侧表面141f。
导光板141的厚度从第一侧141a到第二侧141b变薄,从而使导光板141的下侧部分地或者整体地形成为斜面。
导光板141的第一侧141a处的光入射部分142可以具有比导光板141的第一侧141a的厚度薄的厚度。根据此,光入射部分142的上侧和导光板141的上侧141e位于彼此不同的平面上。
根据情况,为了在整个导光板141上充分均匀地透射光,光入射部分142的下侧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是不均匀的。
耦合到光入射部分142的下侧的光源143的电路板143b的上侧也可以形成为在相同的位置是不均匀的。
反射板144具有基本上垂直于光源143的缘147,其可以耦合到导光板141的第三侧141c和第四侧141d的至少一部分。
导光板141可以具有从下侧外围突出的至少一个紧固突出145作为用于紧固到反射板144的上侧144a的紧固构件。
紧固突出145布置在反射板144的上侧中的紧固凹陷144e中,以甚至针对外部冲击或者振动保持位置。
作为将导光板141紧固到反射板144的构件,导光板141可以具有从第二侧141b突出的补充(或辅助)突出145a并且反射板144可以具有形成为与补充突出145a一致的切除部分144g。
同时,位于光入射部分142的一侧处的用于将光发射到光入射部分142的光源14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LED 143a和电路板143b。
LED 143a位于光入射部分142的一侧处以生成光并且将光发射到光入射部分142。电路板143b可以耦合到并且支撑LED 143a和光入射部分142的下侧。
因此,通过使光入射部分142从导光板141的一侧突出,能够消除或者减少LED143a之间的相对较暗的部分,并且能够防止通过模块100D之间的连接部分直接泄漏光。
反射板144耦合到导光板141的下侧141f以将光反射到导光板141,并且可以覆盖导光板141的第二至第四侧141b、141c和141d的至少一部分以至少部分地防止光从导光板141透射到相邻的导光板或者背光单元的外部。
参考图16,反射板144的上侧144a具有与导光板141的下侧141f的斜率相反的斜率。
因此,如果反射板144布置在导光板141上从而反射板144的上侧144a耦合到导光板141的下侧141f,则反射板144的下侧和导光板141的上侧141e彼此平行。
即,反射板144具有相反的第一和第二侧,并且其厚度从第一侧到第二侧变得更厚。
光源143位于反射板144的第一侧处,并且盖突出144c形成在反射板144的第二侧处以容纳和覆盖光源143。
当组装多个背光单元模块时,盖突出144c接收光源143以覆盖相邻模块的光源143的上侧,并且可以防止导光板141的光输入突出142处的LED 143a显示在显示屏幕上。
如上所述,反射板144具有基本上垂直于光源143的缘147,其可以耦合到导光板141的第三侧141c和第四侧141d的至少一部分,从而至少部分地防止光从导光板141通过导光板141的第三侧141c和第四侧141d透射到相邻的导光部分140。
此外,如果通过将背光单元形成为模块来组装多个导光部分130或者背光单元模块,则当反射板144中的侧钩凹陷144d布置在相邻模块的侧钩148(参见图15)上并且反射板144的侧钩148布置在相邻模块中的侧钩凹陷144d中时,模块能够耦合在一起。
侧钩148和侧钩凹陷144d实现了在第一方向(例如,横向(或从另一侧看时为纵向)方向)上的多个模块的容易的对齐和组装。
作为用于紧固背光单元的框架(未示出)的紧固构件,反射板144具有位于下侧周围的用于耦合到框架(未示出)的至少一个下侧钩146。
下侧钩146使得能够在没有螺丝的情况下容易地将导光板模块紧固到框架。
图18示出了是多个图14中的背光单元模块的组装件的大尺寸背光单元的平面图。
因此,在将背光单元制造为模块之后,第一模块100D1的侧钩148布置在与其相邻的第二模块的侧钩凹陷144d中,以将第一和第二模块耦合在一起。
因此,通过将其它背光单元模块连接到一个背光模块的左侧和右侧,能够在平面上的第一方向(横向方向;参见图14)上紧固多个模块。
参考图19,将在第二方向(纵向方向;参见图14)上耦合的模块被耦合为每个模块的反射板144的盖突出144c覆盖与其相邻的背光单元模块的LED 143a的上侧。
在该情况下,模块之间的边界中的至少一些(图19示出了纵向方向边界)可以用于光学地耦合光的一部分。即,第一模块100D1的光入射部分142和第二模块100D2的边缘侧的一部分能够至少部分地由反射板144的盖突出144c光学地遮挡。
即,反射板144的盖突出144c被构造为减少从对应的模块(第二模块100D2)进入相邻模块(第一模块100D1)的光。
因此,相邻模块的边界的“B”部分能够被光学地耦合,并且通过调整盖突出144c的厚度或者边缘侧的形状,能够调整模块的光学耦合的程度。因此,“B”部分是允许与相邻模块的光学耦合的光透射部分。
通过调整或者调节光学耦合的程度,能够至少部分地防止其光强于来自导光板141的光输出表面141e的光的亮线或者其光弱于来自导光板141的光输出表面141e的光的相对暗的线。根据此,如果通过并排连接多个模块来制造背光单元,则能够通过减少相邻模块之间的互连的部分或者光转发表面处的光学奇异点来形成基本上均匀的光。
图20和图21示出了均具有导光板141和反射板144的导光部分的耦合状态以及并排耦合的模块的横向方向耦合状态的截面。
如上所述,当导光板141的耦合突出141g位于缘147的上侧147b之上时,尽管导光板141的下侧141f的大部分区域耦合到反射板144的上侧144a的大部分区域,但是反射板144的缘147耦合到导光板141的第三侧141c和第四侧141d。
即,缘147可以具有内侧147a、上侧147b和外侧147c,其中内侧147a耦合到第三侧141c和第四侧141d,并且上侧147b耦合到耦合突出141g。外侧147c可以布置为与相邻模块的外侧147c接触。
因此,在模块之间的边界当中,横向方向边界的一部分也能够光学地耦合。换言之,横向方向边界的其它部分也能够被反射板144的缘147光学地遮挡。
因此,彼此相邻的模块的边界的C部分能够被使得光学地耦合,并且通过调整耦合突出141g的厚度或者缘147的高度,能够调整模块的光学耦合的程度。因此,C部分是允许与相邻模块的光学耦合的另一光透射部分。
这样的在C部分处的光学耦合的调整也使得能够抑制在整个背光单元的光输出表面处的相对亮的线和暗线的形成。
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耦合的多个背光单元模块因此适合于用作大尺寸的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
由于能够根据想要的结构容易地进行多个背光单元模块的组装,因此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此外,通过使用导光板制造背光单元可以使得能够减小背光单元的厚度,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总厚度。
<第五实施方式>
参考图22至图27,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100E包括:导光板151、光源153、反射板154和至少一个空间保留部件157。导光板151和反射板154可以统称为导光部分150或者导光板模块150。未解释的部分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描述。
导光板151具有平坦的上侧和倾斜的下侧,并且光入射部分152从一侧的一部分突出。
导光板151具有相反的第一侧151a和第二侧151b以及相反的第三侧151c和第四侧151d。
导光板151的厚度从第一侧151a到第二侧151b逐渐变薄,从而可以整体地将导光板151的下侧形成为是倾斜的。
位于导光板151的第一侧151a处的光入射部分152可以具有比导光板151的第一侧151a的厚度薄的厚度。
根据此,导光板151的上侧和光入射部分152的上侧位于彼此不同的平面上。
根据情况,为了在整个导光板151上均匀地透射光,光入射部分152的下侧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是不均匀的。
耦合到光入射部分152的下侧的光源153的电路板153b的上侧也可以形成为在相同的位置是不均匀的。
导光板151可以额外地具有从下侧周围突出的至少一个紧固突出155作为用于耦合到反射板154的上侧的紧固构件。
紧固突出155布置在反射板154的上侧中的紧固凹陷154a中,以甚至针对外部冲击或者振动保留位置。
导光板151具有位于上侧上的至少一个空间保留部件157。
空间保留部件157是至少一个突出,用于支撑图27中所示的光学片250以在导光板151和光学片250之间保留空气层的间隙。
在突出157的表面当中,与导光板151接触的表面是平坦的,并且与光学片250的表面接触的表面可以形成为半圆形以具有曲率。
优选的是,与光学片250的表面接触的突出157的曲率半径为大约0.1~1mm。
这是因为如果曲率半径低于大约0.1mm或者超过大约1mm,则由于在突出157处的折射或反射导致的光的损失会变得较大。
因此,有利的是,通过适当地调整突出157的曲率从而入射在突出157上的光没有损失而是尽可能多地在光学片250的方向上前进来制造突出157。
此外,有利的是,突出157具有大约1~2mm的高度“h”,原因之一在于:如果突出157的高度“h”低于大约1mm,则空气层的间隙对于入射光的扩散来说太小,使得空气层间隙的效率很差,并且如果突出157的高度“h”超过大约2mm,则背光单元100E的总厚度变厚,使得背光单元的效率很差。
有利的是,相邻突出157之间的距离“d”为从导光板151的光输入表面(光入射部分152)到光输出表面(光转发表面)的距离的大约1/3。
即,有利的是,相邻突出157之间的距离“d”为大约2~3mm。这是因为,如果相邻突出157之间的距离“d”低于大约2mm,则在导光板151的表面上形成的突出157的数目增加,使得由于入射光的反射和折射导致光损失,并且如果相邻突出157之间的距离“d”超过大约3mm,则由突出157支撑的光学片250会悬垂或下垂,导致光的不正确的扩散。
因此,有利的是,相邻突出157相对于导光板151的表面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并且形成在适当的距离处并且形成为适当的数目。
根据情况,有利的是,突出157由透明的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低表面张力从而突出157能够容易地粘附到导光板151。
例如,突出157可以由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环烯烃共聚物等等形成,或者根据情况,可以由与导光板151相同的材料形成。
同时,光源153位于光入射部分152的一侧以将光入射到导光板151,并且可以包括至少一个LED 152a和电路板153b。
位于光入射部分152一侧的LED 153a生成光并且将光发射到光入射部分152。
电路板153b支撑并且耦合到LED 153a和光入射部分152的下侧。
光入射部分152从导光板151的一侧突出以减少LED 153a之间的相对较暗的部分并且至少部分地防止来自LED 153a的光通过背光单元之间的互连的部分的直接泄漏。
反射板154耦合到导光板151的下侧以将光反射到导光板151,并且覆盖导光板151的第二至第四侧151b、151c和151d以调整光从导光板151到背光单元或者相邻模块的外部的透射。
反射板154的上侧具有与导光板151的下侧的斜率相反的斜率。
因此,如果反射板154布置在导光板151上从而反射板154的上侧耦合到导光板151的下侧,则反射板154的下侧和导光板151的上侧彼此平行。
即,反射板154具有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并且其厚度从第一侧到第二侧逐渐变厚。
光源153位于反射板154的第一侧处,并且盖突出154b形成在反射板154的第二侧处。
当组装多个背光单元时,盖突出154b覆盖相邻背光单元的光源的上侧,并且可以防止导光部分151的光入射部分152处的LED 153a显示在显示屏幕上。
作为用于耦合到导光板151的紧固构件,反射板154可以具有位于上侧周围处的至少一个紧固凹陷154a。
如上所述,导光板151的紧固突出155布置在反射板154中的紧固凹陷154a中以甚至针对外部冲击或振动保持位置。
此外,反射板154具有相反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第三侧具有侧钩凹陷154c作为在组装多个背光单元时耦合到与其相邻的背光单元的紧固构件,并且第四侧具有侧钩158作为用于耦合到与其相邻的背光单元的构件。
如果背光单元被制造为模块并且对多个背光单元进行组装,则当反射板154中的侧钩凹陷154c布置在与其相邻的背光单元的侧钩上并且反射板154的侧钩158布置在与其相邻的背光单元中的侧钩凹陷中时,背光单元能够耦合在一起。
侧钩158和侧钩凹陷154c使得能够在横向(或者当从另一侧看时在纵向)方向上容易地对齐和组装多个背光单元。
作为用于紧固背光单元的背盖(未示出)的紧固构件,反射板154具有位于下侧周围处的至少一个下侧钩156以耦合到背盖(或者框架;未示出)。
下侧钩156使得能够在没有如现有技术那样使用螺丝的情况下容易地将反射板154紧固到背光单元的后盖。
图26示出了具有被制造为模块并且组装在一起的多个图22中所示的背光单元的大尺寸的背光单元。
参考图26,在将具有导光板151和位于导光板151下面的反射板154的导光部分150制造为模块之后,一个模块的侧钩158可以布置在与其相邻的另一背光单元中的侧钩凹陷154c中以将该一个模块耦合到该另一背光单元。
通过在背光单元的相反侧上连接背光单元,能够在横向方向上对齐多个背光单元。
参考图27,在布置在纵向方向上的背光单元中,背光单元的反射板154的盖突出154b覆盖与其相邻的背光单元的LED 153a的上侧,以至少部分地防止位于导光板151的光入射部分152处的LED 153a显示在显示屏幕上。
由于背光单元具有下侧钩156,以紧固到背光单元的背盖(未示出)。
导光板151的上侧上的突出157支撑光学片250,以在导光板151和光学片250之间保留空气层的间隙。
该空气层利用折射率差如现有技术的扩散板那样扩散来自导光板151的光。
在空气层处扩散的光入射在显示面板上从而在光通过光学片250时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显示面板上,使得显示面板能够获得比较均匀的亮度。
作为示例,光学片250具有连续堆叠的扩散片250a、棱镜片250b和保护片250c,其中扩散层250a散射来自导光板151的光以使光的亮度分布均匀,棱镜片250b将光聚集到显示面板,并且保护片250c保护棱镜片250b。
因此,通过利用导光的突出在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形成空气层的间隙,能够减少在相邻的导光板的边界处发生的光学不均匀性。
<第六实施方式>
参考图28和图29,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100F包括:导光板161、光源163、反射板164和框架165。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描述能够应用于这里没有解释的部件。导光板161和反射板可以统称为导光部分或者导光模块160。
导光板161具有平坦的上侧、倾斜的下侧和位于一侧的一部分处用于接收来自光源163的光的光入射部分162。
导光板161具有离光入射部分162越远而越薄的厚度,使得导光板161的下侧整体上为斜面。
光源163包括其上安装有LED 163a的电路板163b。
导光板161的光入射部分162可以具有薄于导光板161的厚度并且从导光板161突出。即,由于光入射部分162从有效屏幕突出,因此光入射部分162能够减少由光源163之间的间隙引起的比较暗的部分,并且防止来自光源163的光通过导光板161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直接泄漏。
反射板164耦合到导光板161的下侧,例如,借助于导光板161的紧固突出161a耦合到反射板164中的紧固孔164b。
在该情况下,反射板164可以具有缘164a,从而导光板161的至少一侧能够牢固地耦合到反射板164。
参考图28和图29,缘164a示出为与反射板164的相反边缘向上成角度并且从其延伸,同时导光板161布置在其间。
至少一个紧固孔164b可以形成在缘164a中,使得导光板161上的紧固突出161a能够更牢固地紧固到紧固孔164b。
导光板161可以具有沿着导光板161的相反边缘的与缘164a的边缘接触的突出161b以相对于反射板164定位导光板161。
由于突出161b位于缘164a的边缘上并且连接到相邻导光板161上的突出161b,因此缘164a能够防止光中断并且能够调整耦合到相邻导光部分160的光的程度。
在并排地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的背光单元100F的情况下,能够使得缘164a在从光输出侧看时是不可见的。
缘164a也可以包括反射板164的功能,以覆盖导光板161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不包括突出161b的部分),从而当彼此相邻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作为模块耦合在一起时,调整到相邻背光单元的光的透射,从而使得能够调整在模块的边界处形成的相对较亮的线或者暗线。
由于导光板161的光入射部分162和与其相反的边缘没有被缘164a覆盖,因此能够减少由光入射部分162的台阶引起的导光板161的边界处的相对较亮/较暗的线和光入射部分162处的相对较暗的部分的形成,从而显著地改进了来自多个导光板161的光的均匀性。
同时,通过在导光板161的光入射部分162的另一边缘处额外地提供连接部分161c以紧固到反射板164,导光板161能够被更牢固地耦合到反射板164。
当导光板161与反射板164耦合到一起时,光入射部分162的相反侧上的反射板164的边缘164c具有台阶,从而边缘164c位于相邻的光入射部分162之上,例如,如图29中所示。
如果反射板164的边缘164c因此位于相邻的光入射部分162之上,则能够防止光从光源163处的LED 163a直接发射到背光单元的外部。
即,通过将LED 163a布置在形成为小尺寸的反射板164和导光板161的一侧,能够确保足够的光量,能够发散来自LED 163a的热,并且特别地,能够光学地隐藏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的该侧处的LED 163a。
参考图30,由于能够通过耦合彼此相邻的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来制造大尺寸的背光单元,因此有利的是,保持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的相对位置恒定。
即,当均具有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的多个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100F耦合在一起时,能够将背光单元的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的尺寸变化保持为较小。
因此,当多个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100F耦合在一起以形成大尺寸的背光单元时,背光单元100F包括用于将具有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的导光部分160耦合到框架165的导光部分连接部件167。
导光部分连接部件167紧固到框架165处的框架连接部件166。
在该情况下,参考图31至图33,导光部分连接部件167能够可滑动地紧固到框架连接部件166。
即,导光部分连接部件167具有突出167a,并且框架连接部件166具有滑动槽166a,用于在其中放置突出167a并且使突出167a在其上滑动直到该突出被紧固。
参考图32,滑动槽166a具有用于在其中放置突出167a的第一槽166a1和从第一槽166a1延伸并且比第一槽166a1窄的第二槽166a2
因此,通过将导光部分连接部件167紧固到框架连接部件166,能够容易地将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耦合到框架165。
即,在没有额外的螺丝紧固的情况下,能够将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耦合到框架165,可滑动紧固的紧固方向(图32中的箭头方向)能够是上/下、左/右方向中的任何方向。
此外,参考图33,导光部分连接部件167可以额外地具有补充(或辅助)突出167b并且框架连接部件166可以额外地具有插入孔(开口)166b以在其中插入补充突出167b。
通过使得补充突出167b和插入孔166b在突出167a和滑动槽166a紧固在一起的位置处紧固在一起,在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可滑动地耦合到框架165之后,能够牢固地保持耦合状态。
同时,如所示的,可以有利的是,导光部分连接部件167位于反射板164处。
因此,彼此相邻地耦合的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能够在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上耦合,并且通过连接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以及光源163,能够制造大尺寸的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
此外,通过以倾斜方式连接导光板161和反射板164,能够改进大尺寸的背光单元的可靠性,并且能够进行根据图像部分地驱动的光源163的局部调光,从而使得能够产生高对比度的图像。
<第七实施方式>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LED背光单元的各种实施方式。具体地,图34A和图34B分别是基于图3和图13中所示的LED背光单元的应用示例。因此,将省略与图3和图13相关的重复描述。
一般来说,LCD型显示器包括位于LED背光单元下面的框架和布置在框架的背侧上的具有各种驱动电路或者功率电路的驱动单元(未示出)。
此外,可以在框架(fr)和导光板之间设置辅助反射板或者如果框架被涂覆有反射材料则可以不提供反射板。
根据反射板112、132和174,可以对应于单个导光板提供单个反射板或者可以对应于单个反射板布置至少两个导光板。在图34B的情况下,可以在反射板132上布置多个导光板。
驱动单元可以安装到框架的背侧以驱动或控制LED背光单元或者液晶面板。
结果,LCD包括:液晶面板;设置在LCD面板下面的光学片;LED背光单元,其具有X(X>=1)个电路板、具有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LED的光源、K(K=1,2,3,N)个导光板(其第一侧表面接收从光源的LED发射的光并且第二侧表面面对第一侧表面)和设置在导光板下面的P(N>P>=1)个反射板,其中至少一个反射板上具有多个导光板;设置在背光单元下面的框架;设置在框架的背侧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单元;覆盖LCD面板的前表面的前盖;和覆盖LED背光单元的后表面的后盖。光源的电路板或者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多个LED可以分别地操作并且多个连接孔可以在框架中彼此分隔预定距离以将光源的电路板连接到驱动单元。
如上所述,LED背光单元包括:X(X>=1)个电路板143;光源,该光源具有布置在电路板143上的多个LED;K(K=1,2,3,N)个导光板131,其具有接收入射到其上的从LED 133发射的光的第一侧表面以及面对第一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以及设置在导光板131下面的P(N>P>=1)个反射板。至少一个反射板可以具有布置在其上的多个导光板。
即,导光板131的数目(N)小于反射板132的数目(P)。因此,多个导光板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反射板上。
图34A和图34B示出了由反射板和电路板限定的下表面保持平面。结果,设置在反射板下面的框架(fr1和fr2)可以是平面框架。
然而,根据图34A中所示的实施方式,LED背光单元100G和导光板171具有下述特性。
如图34A中所示,导光板171设置在LCD面板下面并且从直接安装到电路板173b而无需任何辅助安装构件的LED 173a发射的光入射在其上的光入射部分172可以包括突出的第一侧表面171a和面对第一侧表面171a的第二侧表面171b。导光板的朝向第二侧表面171b的末端与另一相邻导光板171的第一侧表面171a相邻。第二侧表面171b厚于第一侧表面171a并且导光板中的每一个具有从第一侧表面171a朝向第二侧表面171b逐渐变化的厚度。
此外,导光板171被分为光入射部分和光发射部分,导光板171可以被分为具有接收从LED 173a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的光入射部分172和光发射部分,导光板的除了光入射部分之外的其它部分(光发射部分)向上发射入射的光。
电路板173b包括布置在电路板173b上的多个LED以利用相对于预定第一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这里,预定第一方向是指发射从LED 172a发射的光所沿着的方向,特别地,是指从第一侧表面171a朝向第二侧表面171b的方向。
即,从LED 173a发射的光被朝向第一方向发射,即,朝向光入射部分的入射表面发射。即,优选的是,从LED 173a发射的光的方向被限制为朝向光入射部分的入射表面。
光入射部分172的入射表面是指光入射部分172的面向接收从LED 173a发射的光的表面的侧表面。
结果,光发射部分的上表面是光输出表面并且反射板可以设置在光发射部分的下表面下面。然后,导光板171可以包括由光入射部分172的上表面和光发射部分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台阶。
如图34C中所示,光入射部分172的厚度(t)可以等于或小于该台阶的高度(h)并且该台阶的厚度(t)等于或大于光发射部分的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末端部分的厚度。
LED 173a的厚度可以等于或小于光入射部分172的厚度。由于上述构造,从LED173a发射的光的大部分可以入射在光入射部分的入射表面上。
即,多个导光板171可以具有光输出表面以形成相同的平面表面。导光板可以确保彼此隔开的距离(即,不接触)以减少热变形。图34A示出了反射板设置在导光板111之间并且图34B示出了导光板131物理地彼此隔开。图34C示出了导光板彼此隔开预定距离,并且在其间设置有反射板。
光入射到其上的光入射部分172可以从每个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171a的下部突出。安装在水平地布置在光入射部分172下面的电路板上的LED 173a可以与光入射部分172的侧部分相邻。
而且,LED 173a的高度可以对应于光入射部分172的高度并且第一侧表面171a的除了光入射部分172之外的其它部分可以基本上垂直于光入射部分172的侧部分。
光入射部分172的厚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侧表面171a的厚度的一半。
导光板171可以包括由光入射部分172的上表面和光发射部分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台阶。
LED 173a安装在具有朝向光入射部分172的下部延伸的预定部分并且因此电路板可以布置在光入射部分172下面。导光板具有从第一侧表面171a朝向第二侧表面171b减小的厚度并且导光板的上光输出表面是水平的。由于导光板的厚度变化以及电路板的厚度,使得LED背光单元的背表面呈现具有以预定间隔连续形成的突出和凹陷的形状。
在图34C中,框架可以具有对应于导光板和电路板这两者的下表面的形状,这与图34A和图34B中所示的框架不同。
结果,根据图34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设置在LED背光单元100G下面的框架可以包括对应于电路板和光入射部分172的突出的多个凹陷(g)。
具有上述导光板的LCD可以包括多个模块100G1和100G2,其包括电路板173b、布置在电路板173b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的多个LED 173a和包括具有接收从LED 173a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的光入射部分172和向上发射光的光发射部分的多个导光板。模块100G1和100G2同时安装在框架fr3上以构成单个LED背光单元100G。
根据图34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多个模块包括第一模块100G1和与第一模块100G1相邻的第二模块100G2。第一模块100G1包括:第一电路板;布置在第一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的多个LED光源;以及第一导光板,其包括具有来自LED光源的光入射在其上的入射表面的光入射部分和向上发射入射的光的光发射部分,并且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布置在第二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的多个LED光源;以及第二导光板,其包括具有来自LED光源的光入射在其上的入射表面的光入射部分和向上发射入射的光的光发射部分,并且第一模块的导光板的光发射部分的预定部分覆盖第二模块的导光板的上部。即,来自LED的光入射在其上的每个光入射部分的预定部分具有与相邻的导光板的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末端重叠的部分。根据图34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导光板的朝向该部分的具有减小的厚度的末端部分延伸到第二模块100G2的LED和光入射部分以对其进行封闭。
而且,反射板172可以设置在导光板171下面并且可以截断朝向LED的延伸方向发射的光。
这里,第一模块的导光板的光发射部分可以与第二模块100G2的光发射部分隔开预定距离以最小化导光板等等的热变形。
图35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构成LED单元的LED背光模块和构成该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截面图。
具体地,图35A是示出LED背光模块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并且图35B和图35C分别是示出构成光源的电路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透视图。
图35A中所示的LED背光模块100G3的导光板具有从第一侧表面171a朝向第二侧表面171b减小的厚度,这与图34C中所示的LED背光单元100G的LED背光单元100G1类似,并且LED背光模块100G3包括设置在第一侧表面171a的下端中的光入射部分172以使得光入射在其上。光源的LED 173a具有使得光侧入射在光入射部分172上的结构并且其上布置有LED的电路板可以水平地设置在光入射部分172下面。
光源具有布置在光入射部分172的一侧的LED 173a并且电路板设置在光入射部分172下面。由于导光板具有逐渐减小的厚度,因此框架中的导光板和光源的安装可以是简单的并且导光板和光源可以通过辅助中间模180和下盖190的中间来调节。
中间模180支撑光源的LED 173a和光入射部分172的上表面并且下盖190支撑电路板的预定部分和设置在光入射部分172下面的反射板。
下盖190形成为凹陷以容纳从电路板突出的部分并且下盖的下表面的突出部分位于上述框架的凹陷(g)上。
凹陷的宽度大于电路板的宽度并且凹陷(g)的长度预先确定为足以同时接收多个电路板。
而且,在多个电路板位于单个凹陷中的情况下,构成每个包括电路板的LED背光模块的电路板可以连续地布置为其相反的末端与相邻的电路板的紧挨着的相反的末端相邻。
即,如果LED背光模块可以不包括中间模180或下盖190,则电路板可以直接位于框架的凹陷(g)中并且如果使用中间模180和下盖190,则下盖190的突出部分可以位于电路板的凹陷(g)中。
如图35B中所示,LED 173a布置在电路板上并且彼此隔开预定距离。LED 173a在沿着电路板的纵向方向隔开的状态下安装在电路板上。LED 173a可以通过安装在框架的背侧上的包括驱动电路或功率电路的驱动单元来控制或者驱动。
结果,可以使用线缆或FPCB来将光源连接到驱动单元。连接端子173c可以设置在与图35C中所示的电路的下表面相反的表面上。
这里,连接端子173c可以设置在电路板的上表面中并且驱动单元可以设置在框架背侧以驱动光源。因此,连接端子173c设置在电路板的下表面中并且其将电路板经由将在下面描述的框架的连接孔(h)连接到驱动单元。
结果,连接端子可以布置为对应于在框架中形成的连接孔。
提供了其上安装有LED 173a的多个电路板,在没有连接电路板114和驱动电路的连接孔(h)的情况下,难以将电路板通过导光板之间的曲折部分连接到驱动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LCD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构成每个模块的电路板经由连接孔电气地连接到驱动单元的线缆。
结果,如果连接端子173c设置在电路板的背侧中,则可以在下盖190中形成对应于连接端子173c的通孔(未示出)。
图36示出了安装到LCD的框架的LED背光单元100G或者LED背光模块100G3。
LED背光单元100G或者构成LED背光单元的每个LED背光模块可以安装到框架。为了方便起见,可以根据图34C或者图34A安装LED背光单元100G或者LED背光模块。
框架包括具有预定间隔的多个长凹陷(g)。凹陷(g)将接收下盖190或者电路板的突出部分。
因此,电路板的位置可以对应于凹陷(g)的位置。单个凹陷(g)可以对应于多个LED背光模块。如图36中所示,单个凹陷(g)具有对应于框架的整个宽度的预定长度并且对应于框架的整个宽度的预定数目的LED背光模块牢固地布置到单个凹陷。
如图34中所示,多个连接孔(h)形成在框架中并且它们用作将光源的电路板连接到设置在框架的背侧中的驱动单元的连接通道。
如果通过使电路板在LED背光单元100G下面突出的结构在框架中形成凹陷(g),则连接孔(h)可以形成在凹陷(g)中。如果连接孔(h)形成在凹陷(g)中,则设置在电路板的下表面中的连接端子173c可以经由连接孔(h)连接到驱动单元。
光源的电路板173b的连接端子173c可以布置为电路板173b的位置对应于框架(fr3)的连接孔(h)。即,连接端子173c通过连接孔(h)从框架的背侧暴露,从而电路板的连接端子173c可以平滑地连接到在框架的背侧中形成的驱动单元。然后,电路板的连接端子173c可以经由线缆连接到框架的驱动单元。
可以提供对应于光源的每个电路板的预定数目的连接孔(h)或者多个电路板可以经由单个连接孔(h)连接到驱动单元。
如图36中所示,LED背光模块不限于水平地进行安装并且其可以垂直地进行安装。在后一情况中,凹陷(g)的方向也可以是垂直的。
图37是示出LCD的框架的平面图。图37A示出了仅具有多个连接孔(h)而不具有接收电路板的凹陷(g)的框架并且图37B示出了具有形成为对应于LED背光单元100G的下表面形状以接收电路板和光的多个凹陷(g)和在凹陷(g)中形成的连接孔的框架。
多个驱动单元可以安装到图37中所示的框架的背侧。如图37中所示,凹陷(g)形成为具有预定间隔并且能够同时接收每个LED背光单元的多个LED背光模块。在框架中形成的凹陷(g)可以具有根据LED背光模块的安装方向确定的形成方向。
由于上述用于在框架中形成凹陷(g)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构成LED背光单元100G的LED背光模块的位置并且可以防止由施加到制造的产品的外部冲击引起的分离。
参考图38和图39,能够通过使用前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附图标记100A至100G,下面用附图标记100来表示)和液晶显示面板200来制造液晶显示装置400。
参考图38,本发明的背光单元100上的液晶显示面板200包括:上基板200a、下基板200b和插入在上基板200a和下基板200b之间的液晶层200c。
在液晶显示面板200的一侧上,布置有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器(未示出)。
参考图38,覆盖背光单元100的下盖260位于背光单元100下面并且覆盖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前面的上盖270位于液晶显示面板200上。
液晶显示面板200包括:液晶盒的矩阵,以通过根据来自驱动器的图像信号的信息控制液晶盒的光透射率来形成图像。
驱动器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安装到FPC的驱动器芯片和连接到FPC的另一侧的印刷电路板PCB。
同时,参考图38,背光单元100可以位于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后面并且多个光学片250可以设置在背光单元100上。
光学片(参考图27)位于液晶显示面板200的背侧上并且可以包括扩散片250a、棱镜片250b和保护片250c。
扩散片250a扩散来自背光单元100的光并且将光提供到液晶显示面板200。
棱镜片250b在上侧具有三角形棱镜的阵列,以覆盖在垂直于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平面的方向上在位于棱镜片250b上的扩散片处扩散的光。
棱镜片250b上的微棱镜具有预定角度。通过棱镜片250b的光的大部分垂直于棱镜片250b前进以提供均匀的亮度分布。
位于最上侧的保护片250c保护容易被刮伤的棱镜片250b。
参考图39,在液晶显示面板200的下基板200a上形成有选通线和数据线的矩阵以及位于选通线和数据线的每个交叉点处的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TFT 200d。
通过薄膜晶体管200d施加到液晶显示面板200的信号电压通过像素电极提供给液晶层200c,并且根据信号电压对液晶层200c进行配向以固定光透射率。
在上基板200b上形成有用于在光从其通过时产生预定颜色的具有R、G、B像素的滤色器200g和诸如ITO(铟锡氧化物)或者IZO(铟锌氧化物)的透明导电材料的公共电极200f。
配向膜可以位于液晶层200c的上/下侧上。
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中的一个的背光单元来使性能最大化。
<第八实施方式>
图4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电视机的框图。
液晶电视机具有如图36中所示的系统,用于通过处理器520、解码器530和A/V输出单元540将广播数据流从调谐器510传输到液晶显示装置400并且进行显示。
通过控制单元550控制调谐器510或者处理器520,并且控制器550可以额外地包括存储器560。
如果用户通过操作液晶电视机500选择并且设置广播信道,则控制器550控制调谐器510和处理器520,以选择用户因此设置的广播信道,并且处理器520将通过广播信道提供的广播节目的数据流分为音频和视频数据并且转发因此分离的音频和视频数据。
然后,解码器530对由处理器520分离为音频和视频信号的数据进行解码以将音频和视频信号通过A/V输出单元540转发给液晶显示装置400或者诸如扬声器单元的音频输出单元570。
在该情况下,通过背光单元控制器410驱动背光单元100,以根据转发给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图像进行发光。
同时,处理器520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广播数据流。
因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背光单元100、具有背光单元100的液晶显示装置400和具有液晶显示装置400的液晶电视机500。
在本发明的背光单元100中,光入射部分的上侧宽度形成为小于光入射部分的下侧宽度,从而整体地移动了反射的光的光路径,以增加从导光板向上转发的光的光量。
位于导光板的一侧的LED的布置允许减少背光单元的总厚度,从而使得能够减少诸如LCD的显示面板的厚度。
将具有导光板和耦合的LED的背光单元制造为模块并且通过以倾斜方式连接模块来组装多个模块允许提供适合于大尺寸的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
制造为模块的背光单元的反射板上的紧固钩和紧固构件不仅允许与相邻的背光单元的容易且简单的组装而且允许与背光单元的背盖的容易且简单的组装。
导光板上的用于在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形成空气层间隙的突出减少了在相邻的导光板的边界处发生的光学不均匀性。
在导光板模块处形成紧固构件允许与相邻模块的容易且简单的组装并且还允许与框架的容易且简单的组装。
进行根据图像部分地驱动光源的局部调光允许产生高对比度的图像。
相邻模块的边界的一部分能够被使得光学地耦合,并且能够调整模块的光学耦合的程度。通过调整或调节光学耦合的程度,能够防止或者减少相邻模块之间的互连的部分上或者光转发表面上的相对较亮或者较暗的线。

Claims (19)

1.一种液晶显示器LCD,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
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分别包括:电路板;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布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以及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光入射部分和光发射部分,所述光入射部分包括接收从所述LED光源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所述光发射部分向上发射光;
框架,所述框架上布置有所述多个模块;
至少一个驱动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后表面上,
其中,连接孔形成在所述框架中以将所述电路板连接到所述驱动单元,并且
其中,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且所述连接端子被布置为对应于在所述框架中形成的所述连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模块包括布置为彼此相邻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并且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布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的多个LED光源;以及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包括具有接收从所述LED光源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的光入射部分和向上发射光的光发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布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的多个LED光源;以及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导光板包括具有接收从所述LED光源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的光入射部分和向上发射光的光发射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发射部分的预定部分覆盖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部分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布置有所述LED光源的一侧的相反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括:
线缆,所述线缆将所述电路板经由所述连接孔连接到所述驱动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由所述光入射部分的上表面和所述光发射部分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台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光入射部分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台阶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台阶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光发射部分的末端部分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光源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光入射部分的厚度。
9.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
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分别包括:电路板;多个LED光源,所述多个LED光源布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以及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光入射部分和光发射部分,所述光入射部分包括接收从所述LED光源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所述光发射部分向上发射光;
框架,所述框架上布置有所述多个模块;
至少一个驱动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后表面上,
其中,多个连接孔和多个凹陷部分形成在所述框架中,所述多个连接孔用于将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驱动单元,所述多个凹陷部分用于在其中放置所述电路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形成在所述框架中的所述连接孔形成在所述凹陷部分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凹陷部分具有大于宽度的长度,并且所述多个凹陷部分形成为以预定间隔相互平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电路板在纵向方向上位于一个凹陷部分中。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位于一个凹陷部分中的电路板被连续地布置,使得相邻的两个电路板的两端彼此相邻。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LED光源被布置为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部分的一侧相邻,并且所述LED光源直接安装在水平布置的所述电路板上。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模块包括被布置为彼此相邻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并且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布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的多个LED光源;以及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包括具有接收从所述LED光源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的光入射部分和向上发射光的光发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布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用于以相对于预定方向的取向角发射光的多个LED光源;以及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导光板包括具有接收从所述LED光源发射的光的入射表面的光入射部分和向上发射光的光发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发射部分的预定部分覆盖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部分的上部。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由所述光入射部分的上表面和所述光发射部分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台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光入射部分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台阶的厚度。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台阶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光发射部分的末端部分的厚度。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光源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光入射部分的厚度。
CN200980162873.XA 2009-10-16 2009-10-16 液晶显示器 Active CN102713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09/005992 WO2011046242A1 (en) 2009-10-16 2009-10-16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3741A CN102713741A (zh) 2012-10-03
CN102713741B true CN102713741B (zh) 2015-04-15

Family

ID=4387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2873.XA Active CN102713741B (zh) 2009-10-16 2009-10-16 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488914B1 (zh)
CN (1) CN102713741B (zh)
WO (1) WO2011046242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5932A (zh) * 2007-11-15 2009-05-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耦合装置和使用该耦合装置的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6916A (ja) * 2002-12-24 2004-07-22 Yoshihiro Sakai 面状光源
JP4442304B2 (ja) * 2004-04-30 2010-03-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ユニットの放熱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4735849B2 (ja) * 2006-10-26 2011-07-2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JP2008192395A (ja) * 2007-02-02 2008-08-21 Seiko Instruments Inc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0038520A1 (ja) * 2008-09-30 2010-04-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1660721B1 (ko) * 2009-06-15 2016-09-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디스플레이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5932A (zh) * 2007-11-15 2009-05-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耦合装置和使用该耦合装置的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46242A1 (en) 2011-04-21
EP2488914A4 (en) 2013-10-30
EP2488914A1 (en) 2012-08-22
EP2488914B1 (en) 2018-02-07
CN102713741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7174B (zh) Led背光单元以及使用该led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22098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 plurality of modules
CN1881035B (zh) 液晶显示设备
US7515220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1661711B (zh) 背光单元、显示装置和显示动态图像的方法
CN101660689B (zh) 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0374933C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设备
US8330708B2 (en) Display device
US9262971B2 (en) Optical assembly,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backlight unit
CN102102833B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US872115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712124A (zh) 背光单元
JP2005322645A (ja) 構造を単純化した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ー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1852945A (zh) 包括led光源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5425334A (zh) 显示设备
KR20070070711A (ko) 엘이디 발광유닛 및 엘이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와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WO2011152148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990516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2713741B (zh) 液晶显示器
KR20220075846A (ko) 표시 장치
KR20150062796A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92116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129974B1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658145B1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의 조립방법
KR20050112289A (ko) 평판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